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专题09,,相似与图形位似变换,考察题型,(解析版)

    时间:2020-11-05 12:09:15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题型 变换 图形

      专题 09

     相似与图形的位似变换 考察题型

      【考查题型思维导图】

     ◉题型一 、比例线段的基本性质

     例 例 1 .(2019· 泰州市智堡实验学校初三月考)段 已知线段 a=4cm ,线段 b=9cm ,线段 c 是线段 a 、b 的比例中项,则段 线段 c 等于(

     )

     A. .5cm B. .6cm C. .13cm D. .36cm 【答案】B 【解析】由 c 是线段 a,b 的比例中项,根据比例中项的定义,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解:∵c 是线段 a,b 的比例中项,a=4cm,b=9cm, ∴c 2 =ab=36, ∴c=6cm.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比例中项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记比例中项的定义. 练习 1 .(2018· 山东长清初三期中)若 若 3x=5y ,则xy=_______ ;已知2a c eb d f  且 且 b+d+f ≠0 则 则a c eb d f  =__________. 【答案】53

     2

      【解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即可求解;根据等比性质求解即可. 【详解】若 3x=5y,则xy=53 ; ∵2a c eb d f  且 b+d+f≠0 ∴a c eb d f  =2 故答案为:53;2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比例的基本性质及等比性质,熟练掌握两个性质是关键. 练习 2 .(2019· 洪雅县实验中学校初三期中)为 比例尺为 1 ∶4000000 的地图上,两城市间的图上距离为 3cm ,则这两城市间的实际距离为________km. 【答案】120 【解析】

     试题解析:根据比例尺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得到: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即:

     13 3 4000000 12000000cm=120km.4000000   

     故答案为 120.

     练习 3 .(2020· 安徽无为初三月考)

     如图:

     / / AD BC , AC , BD , EF 点 相较于点 G, , DEG △ , AGE , BFG ,FGC △ 为 的面积分别记为 a ,b ,c ,d ,若 2 AE DE  ,则24a cb d  的值为__________ .

     【答案】12 【解析】根据题意△AGE 和△DEG 高相等,底是两倍关系所以面积也是两倍关系,即 b=2a,同理 d=2c,将代数式中的 b 和 d转换成 a 和 c即可解出. 【详解】∵AE=2DE, ∴S △ AGE =2S △ DEG , 又∵AD∥BC,

      ∴1= =2BFG DEGFGC AGES SS S△ △△ △, ∴b=2a,d=2c,  2 2 2 14 2 2 4 2 2 2a c a c a cb d a c a c            . 故答案为12. 【点睛】本题考查相似比的应用,关键在于通过线段比转换成面积比. 练习 4 .(2019· 四川南江初三期末)

     已知:已知2 3 5x y z  ≠0 ,求2 23 22x xy zxy yz 的值. 【答案】﹣12. 【解析】设比为 k,将 x,y,z 均用 k 表示,代入所求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设2x=3y=5z=k,则 x=2k,y=3k,z=5k, ∴ 原式=2 2 22 24 18 5012 15k k kk k =22363kk =-12. 【点睛】本题考查比的性质,设参数 k,将 x,y,z 用 k 表示代入是解决此类求比问题的常用方法. ◉题型二 、黄金分割

     例 例 1 .(2020· 全国初三课时练习)

     如图,已知点

     P 是线段

     AB 的黄金分割点,且

     PA>PB ,若

     S S 1 1

      表示以

     PA 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S S 2 2 表示长

     为

     AB 、宽为

     PB 的矩形的面积,则(

     )

     A .S S 1 1 =S 2 2

     B .S S 1 1 >S 2 2

     C .S S 1 1 <S 2 2

     D . 无法确定

     S S 1 1 和

     S S 2 2 的大小 【答案】A 【解析】根据黄金分割的概念知:AP BPAB AP ,

     变形后求解. 【详解】由题意得:AP BPAB AP , 即2. AP AB BP  

     ∴2121.S APS AB PB 

     即:S 1 =S 2

     故选:A.

      【点睛】考查黄金分割的定义,根据黄金分割的定义得到AP BPAB AP , 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 1 .(2020· 全国初三课时练习)点 已知点 C 在线段 AB 上,且点 C 是线段 AB 的黄金分割点(AC >BC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AB 2 =AC•BC B. .BC 2 =AC•BC C. .AC=5 12BC D. .BC= 3 52AB 【答案】D 】

     【解析】【详解】∵点 C 是线段 AB 的黄金分割点且 AC>BC, ∴5 12BC ACAC AB  ,即 AC 2 =BC•AB,故 A、B 错误; ∴AC=5 12AB,故 C 错误; ∴BC=5 12AC=3 52-AB,故 D正确; 故选 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黄金分割,黄金分割的定义是:“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使较大部分与全长的比值等于较小部分与较大的比值,则这个比值即为黄金分割.其比值是5 12,近似值为 0.618”. 练习 2 .(2020· 全国初三专题练习)知 已知 P 是线段 AB 的黄金分割点,且 AP>BP ,那么下列比例式能成立的是(

     ) A .AB APAP BP

     B .AB BPAP AB

     C .BP ABAP BP

     D .5 12ABAP 【答案】A 【解析】由于点 P是线段 AB 的黄金分割点,且 AP>BP,故有 AP 2 =BP×AB,那么AB APAP BP . 【详解】∵点 P是线段 AB 的黄金分割点,且 AP>BP, ∴AP 2 =BP×AB, 即AB APAP BP ,故 A正确,B、C 错误; 5 12BP APAP AB  ,故 D错误; 故答案为 A. 【点睛】本题考查了黄金分割的知识,把线段 AB 分成两条线段 AC 和 BC(AC>BC),且使 AC 是 AB 和 BC的比

      例中项,叫做把线段 AB 黄金分割.

      练习 3 .(2020· 山东莱州初二期末)

     宽与长的比是黄金比的矩形,称为黄金矩形. 从外形看,它最具美感. 现在想要制作一张 “ 黄金矩形 ”为 的贺卡,如果较长的一条边的长为 20cm ,那么与其相邻的一条边的长为__________cm (结果保留根号). . 【答案】

     10 5 10 

     【解析】由宽与长的比为5-12计算即可. 【详解】解:设与长边相邻的一条边的长为 x cm, ∵矩形的长为 20cm, ∴5 -120 2x , 解得:

     10 5-10 x  , 故填:

     10 5 -10 . 【点睛】本题考查黄金比的数值5-12,牢记黄金分割比,列比例式时注意是短边与长边之比. 练习 4 .(2020· 全国初三课时练习)为 如图,以长为 2 的线段 AB 为边作正方形 ABCD ,取 AB 的中点 P ,连接 PD, ,在 在 BA 的延长线上取点 F ,使 PF =PD ,以 AF 为边作正方形 AMEF ,点 M 在 在 AD 上. ( (1 )求 AM ,DM 的长; ( (2 )求证:AM 2 = =AD·DM; ; ( (3 )根据(2 )的结论你能找出图中的一个黄金分割点吗?

     】

     【答案】(1)

     5 -1,3- 5 ;(2)证明见解析;(3)图中的点 M为线段 AD 的黄金分割点 】

     【解析】(1)由勾股定理求 PD,根据 AM=AF=PF-PA=PD-PA,DM=AD-AM 求解; (2)由(1)计算的数据进行证明;

      (3)根据(2)的结论得:AM DMAD AM ,根据黄金分割点的概念,则点 M 是 AD的黄金分割点. 【详解】解:(1)∵P 为边 AB 的中点, ∴AP=12AB=1, ∴PD=2 2AP AD =2 21 2 = 5 , ∴PF=PD= 5 ,从而 AF=PF-AP= 5 -1,∴AM=AF= 5 -1, ∴DM=AD-AM=3- 5 . (2)证明:∵AM 2 =(5 -1) 2 =6-2 5 , AD·DM=2(3- 5 )=6-2 5 , ∴AM 2 =AD·DM. (3)图中的点 M 为线段 AD的黄金分割点.理由如下:

     ∵AM 2 =AD•DM, ∴5 12AM DMAD AM  , ∴点 M 是 AD的黄金分割点. 【点睛】此题综合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和黄金分割的概念.先求得线段 AM,DM 的长,然后求得线段AM 和 AD,DM 和 AM 之间的比,根据黄金分割的概念进行判断. ◉题型三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例 例 1 .(2020· 全国初三课时练习)

     如图,DE ∥FG ∥BC ,若 DB=4FB ,则 EG 与 与 GC 的关系是(

     )

     A. .EG=4GC B. .EG=3GC C. .EG=52GC D. .EG=2GC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DE∥FG∥BC,DB=4FB,

      ∴31EG DFGC FB= = =3. 故选 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理解及运用.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解答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 1 .(2020· 全国初三期末)知 如图,已知 AB ∥CD ∥EF ,它们依次交直线 l 1 、 、l 2 点 于点 A 、D 、F 和点 B 、C 、E, ,果 如果 AD :DF =3 :1 ,BE =10 ,那么 CE 等于(

      )

     A .103 B .203 C .52 D .152 【答案】C 【解析】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到 3AD BCDF CE  ,得到 BC=3CE,然后利用 BC+CE=BE=10 可计算出 CE的长,即可. 【详解】解:∵AB∥CD∥EF, ∴ 3AD BCDF CE  , ∴BC=3CE, ∵BC+CE=BE, ∴3CE+CE=10, ∴CE=52. 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练习 2 .(2020· 全国初三课时练习)

     如图,在 ABC 中,若 AB =24 ,AE =6 ,EC =10, ,ADBD=AEEC. ( (1 )求 AD 的长; ( (2 )试说明AB ACBD EC .

     】

     【答案】(1)9;(2)见解析

      】

     【解析】(1)设 AD=x,则 BD=24-x,根据题意,列出比例方程即可求出结论; (2)根据题意,分别求出ABBD和ACEC,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1)设 AD=x,则 BD=24-x. 由ADBD=AEEC, 得24xx =610,解得 x=9. 经检验,x=9 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AD=9. (2)由 AB=24,AD=9,得 BD=15. ∵ABBD=2415=85,ACEC=6 1010=85, ∴ABBD=ACE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比例线段,掌握比例线段的定义和比例的性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练习 3 .(2020· 全国初三单元测试)

     如图,点 D 、 E 分别在 ABC  的边 AB 、 AC 上, DE BC ∥ . ( (1 )若 2ADES   , 7.5BCES   ,求BDES  ; ( (2 )若BDES m ,BCES n ,求ABCS  . (用 m , n 表示)

     】

     【答案】(1)

     3BDES   ;(2)2ABCnSn m 【解析】

     【解析】(1)首先设BDES x ,然后根据三角形的性质同高的三角形面积比等于底的比,和三角形平行线定理得出AD AEDB EC ,列出分式方程,解得即可; (2)首先设ADES y ,由(1)中的面积比等式列出等式,求出ADES  ,然后即可求出ABCS .

      【详解】(1)设BDES x , 根据题意可得ADEBDES ADS DB,ABEBCES AES EC, DE BC ∥ ,  AD AEDB EC, 2ADES   , 7.5BCES   , 2 27.5xx  , 解得:15 x   (舍),23 x  , 3BDES    ; (2)由(1)知ADE ABEBDE BCES SS S  . 设ADES y , ∵BDES m ,BCES n , y y mm n  , 解得2myn m, 2 2ABCm nS m nn m n m    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平行线的性质,解题关键是根据比例关系列出等式. 练习 4 .(2020· 全国初三课时练习)

     已知:平行四边形 ABCD , E 是 BA 延长线上一点, CE 与 AD 、 BD 交于 G 、F .求证:2CF GF EF  .

     【答案】详见解析 【解析】由平行四边形对边互相平行,可得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得出比例式进行等比代换即可得证. 【详解】解:∵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 AD BC ∥ , AB CD ∥ . ∴GF DFCF BF ,CF DFEF BF

     ∴GF CFCF EF , 即2CF GF EF  . 【点睛】本题考查证明线段乘积关系,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得到比例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练习 5 .(2019· 全国初三单元测试)

     已知如图,E E 为平行四边形 D ABCD 的边 B AB 的延长线上的一点,E DE 分别交 AC 、 BC于 于 G G 、F F ,试说明:G DG 是 是 GE 、F GF 的比例中项.

     【答案】答案见解析 【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边平行,得到两对相似三角形,写出对应边成比例,得到两个比例式中各有两条线段的比相等,根据等量代换得到比例式,再转化成乘积式,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DC∥AE, ∴DG CG=GE AG ∵AD∥BC, ∴GF CG=DG AG ∴DG GF=GE DG ∴DG2 =GE•GF,

      ∴DG 是 GE、GF 的比例中项.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用到的知识点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用到两次等量代换是本题的关键. ◉题型四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综合

     例 例 1 . (2019·)

     无锡市南长实验中学初三月考), 如图,E ,F 是平行四边形 ABCD 对角线 AC , 上两点,AE=CF=14AC .连接 接 DE ,DF 并延长,分别交 AB ,BC 于点 G ,H ,连接 GH ,则ADGBGHSS△△的值为(

     )

     A .12 B .23 C .34 D. .1 【答案】C 【解析】

     【解析】首先证明 AG:AB=CH:BC=1:3,推出 GH∥AC,推出△BGH∽△BAC,可得2 23 92 4ADC BACBGH BGHS S BAS S BG( )

     ( )

        ,13ADGADCSS,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四边形 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DC=AB, ∵AC=CA, ∴△ADC≌△CBA, ∴S △ADC =S △ABC , ∵AE=CF=14AC,AG∥CD,CH∥AD, ∴AG:DC=AE:CE=1:3,CH:AD=CF:AF=1:3, ∴AG:AB=CH:BC=1:3, ∴GH∥AC, ∴△BGH∽△BAC, ∴2 23 92 4ADC BACBGH BGHS S BAS S BG( )

     ( )

        ,

      ∵13ADGADCSS, ∴9 1 34 3 4ADGBGHSS  . 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高模型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选择题中的压轴题. 练习 1 .(2020· 全国初三期末)为 如图,现有测试距离为 5m 的一张视力表,表上一个 E 的高 AB 为 为 2cm ,要制作测为 试距离为 3m 的视力表,其对应位置的 E 的高 CD 为____cm. .

     【答案】1.2 【解析】证明△OCD∽△OAB,然后利用相似比计算出 CD即可. 【详解】解:OB=5m,OD=3m,AB=2cm, ∵CD∥AB, ∴△OCD∽△OAB, ∴CD ODAB OB ,即32 5CD , ∴CD=1.2, 即对应位置的 E 的高 CD为 1.2cm. 故答案为 1.2.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常常构造“A”型或“X”型相似图,利用三角形相似的性质求相应线段的长. 练习 2 .(2020·)

     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初三期末)△ △ABC 中,E, ,F 分别是 AC, ,AB 的中点,连接 EF ,则 S △ AEF :S △ ABC=_____ .

      【答案】14 【解析】

     【解析】由 E、F分别是 AB、AC 的中点,可得 EF是△ ABC的中位线,直接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即可求得 BC=2EF,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ABC 中,E、F 分别是 AB、AC 的中点,EF=4, ∴EF 是△ABC 的中位线, ∴BC=2EF,EF∥BC, ∴△AEF∽△ABC, ∴S △ AEF :S △ ABC =(EFBC)

     2 =14, 故答案为:14.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三角形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三角形中位线是对应边的一半,所以得到相似比是 1:2. 练习 3 .(2020· 江西吉安初三其他)形 如图,在矩形 ABCD 中,AD =2AB =2 ,E 是 是 BC 边上的一个动点,连接 AE, ,点 过点 D 作 作 DF ⊥AE 于 于 F ,连接 CF,当 ,当△ △CDF 为等腰三角形时,则 为等腰三角形时,则 BE 的长是____.

     【答案】1 或 3 或 2﹣ 3 . 【解析】

     【解析】过点 C 作 CM⊥DF,垂足为点 M,判断△CDF 是等腰三角形,要分类讨论,①CF=CD;②DF=DC;③FD=F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求解. 【详解】①CF=CD时,过点 C 作 CM⊥DF,垂足为点 M, 则 CM∥AE,DM=MF, 延长 CM 交 AD于点 G, ∴AG=GD=1, ∵AG∥EC,AE∥CG, ∴四边形 AECG 是平行四边形, ∴CE=AG=1, ∴当 BE=1时,△CDF是等腰三角形. ②DF=DC 时,则 DC=DF=1,

      ∵DF⊥AE,AD=2, ∴∠DAE=30°, ∴∠AEB=30° 则 BE= 3

     ∴当 BE= 3 时,△CDF 是等腰三角形; ③FD=FC 时,则点 F 在 CD的垂直平分线上,故 F 为 AE 中点. ∵AB=1,BE=x, ∴AE=21 x , AF=212x , ∵△ADF∽△EAB, ∴AD AFAE EB , 221221xxx, x 2 ﹣4x+1=0, 解得:x=2﹣ 3 或 2+ 3 (舍弃), ∴当 BE=2﹣ 3 时,△CDF 是等腰三角形. 综上,当 BE=1、 3 、2﹣ 3 时,△CDF 是等腰三角形. 故答案为 1或 3 或 2﹣ 3 .

     【点睛】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练习 4 .(2020· 全国初三专题练习)点 如图,将三角形纸片的一角折叠,使点 B 落的 AC 边上的 F 处,折痕为 DE, ,知 已知 AB =AC =8 ,BC =10 ,若以点 E ,F ,C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ABC 相似,那么 相似,那么 BE 的长是___ .

     【答案】409或 5 【解析】根据折叠与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分当∠CEF=∠B时,当∠CEF=∠A时,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即可. 【详解】设 BE=x,则 EC=10﹣x, ∵△DEF是△ DEB折叠所得, ∴EF=BE=x, ①当∠CEF=∠B 时, ∵△FEC∽△ABC, ∴FE ECAB BC ,即108 10x x  , 解得 x=409; ②当∠CEF=∠A时, ∵△ECF∽△ABC, ∴EF ECAC AB ,即108 8x x  , 解得 x=5, 综上,BE=409或 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折叠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此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其知识点. 练习 5 .(2020· 山东省日照实验高级中学初二月考)如图,已知 如图,已知△ △ABC 中, 中,AC=BC ,点 D 、E 、F 分别是线段 AC、 、BC 、AD 的中点,BF 、ED 的延长线交于点 G ,连接 GC. .

      ( (1 )求证:AB=GD; ; ( (2 )当 CG=EG 时,且 AB=2 ,求 CE. .

     】

     【答案】(1)见解析;(2)CE= 3 . 】

     【解析】(1)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到 DE∥AB,AB=2DE,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BF=∠DGF,证明△ABF≌△DG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结论; (2)证明△GEC∽△CBA,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出比例式,计算即可. 【详解】解:∵D,E 是 AC,BC 的中点, ∴DE 为△ ABC 的中位线, ∴DE∥AB,AB=2DE, ∴∠ABF=∠DGF, ∵F为 AD中点, ∴AF=DF, 在△ ABF和△ DGF中, ABF= DGFAFB= DFGAF=DF    ∴△ABF≌△ DGF(AAS), ∴AB=GD; (2)∵AB=2, ∴CD=2,DE=1, ∴GE=3, ∵CA=CB, ∴∠CAB=∠CBA, ∵CG=EG,

      ∴∠GEC=∠GCE, ∵DE∥AB, ∴∠GEC=∠CBA, ∴△GEC∽△CBA, 设 CE=x, 则 BC=2x, ∴CE GE=AB BC,即3=2 2xx, 解得:

     = 3 x ,(负值舍去)

     ∴CE=3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相似三角形的考查,熟练掌握中位线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题型五 、相似证明中的比例式题型

     例 例 1 .(2020· 山东泰安初三二模)形 如图,在正方形 ABCD 中,点 M 是边 BC 上的一点(不与 B 、C 重合),点 N 在 在CD 边的延长线上,且满足∠ ∠MAN =90° ,联结 MN 、AC ,MN 与边 AD 交于点 E. .

     ( (1 )求证:AM =AN; ; ( (2 )如果∠ ∠CAD =2 ∠NAD ,求证:AM 2 = =AC•AE; ; ( (3 )MN 和 和 AC 相交于 O 点,若 BM =1 ,AB =3 ,试猜想线段 OM ,ON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

     【答案】(1)见详解;(2)见详解;(3)ON=2OM,理由见详解 【解析】

     【解析】(1)由正方形的性质可得 AB=AD,由“ASA”可证△ABM≌△ADN,可得 AM=AN; (2)由题意可得∠CAM=∠NAD=22.5°,∠ACB=∠MNA=45°,即可证△AMC∽△AEN,即可证 AM 2 =AE•AC; (3)先求出 AM,进而求出 MF=NF=BF= 5 ,再判断出△ABM∽△AFO,进而求出 FO,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证明(1)∵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AB=AD,∠CAD=45°=∠ACB,∠BAD=90°=∠CDA=∠B, ∴∠BAM+∠MAD=90°,

      ∵∠MAN=90°, ∴∠MAD+∠DAN=90°, ∴∠BAM=∠DAN, ∵AD=AB,∠ABC=∠ADN=90°, ∴△ABM≌△ADN(ASA)

     ∴AM=AN; (2)∵AM=AN,∠MAN=90° ∴∠MNA=45°, ∵∠CAD=2∠NAD=45°, ∴∠NAD=22.5° ∴∠CAM=∠MAN﹣∠CAD﹣∠NAD=22.5° ∴∠CAM=∠NAD,∠ACB=∠MNA=45°, ∴△AMC∽△AEN, ∴AM ACAE AN , ∴AM•AN=AC•AE, ∵AN=AM, ∴AM 2 =AC•AE; (3)ON=2OM,理由:如图,

     在 Rt△ABM中,AM=1,AB=3, 根据勾股定理得,BM=2 2AM AB = 10 , 过点 B 作 BF⊥MN 于 F, ∴∠OFB=∠A=90°, 由(1)知,AM=AN, ∵∠MBN=90°,

      ∴FB=NF=MF=102= 5 ,∠MBF=45°, ∵AC 是正方形 ABCD 的对角线, ∴∠ABC=45°=∠MBF, ∴∠ABM=∠FBO, ∴△ABM∽△FBO, ∴AB AMFB FD , ∴3 1F0 5, ∴FO=53, ∴OM=MF﹣FO=2 53,ON=NF+FO=4 53, ∴ON=2OM. 【点睛】此题是相似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判断出△ABM∽△FBO 是解本题的关键. 练习 1 .(2019· 全国初三单元测试)

     已知:如图,点 D 、 F 在 ABC 的边 AB 上,点 E 在边 AC 上,且 / / DE BC ,/ / EF DC . 求证:2AD AF AB  .

     【答案】证明见解析 【解析】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可以得到AD AEAB AC , AF AEAD AC

     则根据等量代换可以推知AF ADAD AB ,即2AD AF AB  . 【详解】∵

      / / DE BC

     ∴

      AD AEAB AC .

      ∵

      / / EF DC , ∴

      AF AEAD AC , ∴

      AF ADAD AB ,即2AD AF AB  .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注意找准对应关系,以防错解. 练习 2 .(2019· 江西广丰初三月考)(1) 已知抛物线26 y ax x c    的图象经过点(-2 ,-1 ),其对称轴为 x=-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

     如图,在△ △ABC 中,AB=AC ,点 D ,E 分别是 BC ,AB 边上的点,且∠ ∠ADE= ∠C. . 求证:

     BD CD BE AC 

      】

     【答案】(1)23 6 1 y x x     ;(2)详见解析. 】

     【解析】( (1)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抛物线的解析式; (2)由 AB=AC 可得∠B=∠C,由已知条件∠ADE=∠C 可证∠BDE=∠CAD,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证△BDE∽△CAD,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结论. 【详解】(1)解:由题意得,4 12 1612a ca       ,解得31ac  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3 6 1 y x x    

      (2)证明:∵AB=AC

     ∴∠B=∠C ∵∠ADB=∠C+∠DAC

     ∠ADE=∠C.

      ∠ADB=∠ADE+∠BDE ∴∠DAC=∠BDE ∴△BDE∽△CAD

     ∴AC CDBD BE

     ∴ · · BDCD BE AC  .

      故答案为:(1)23 6 1 y x x     ;(2)详见解析. 【点睛】本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所学知识. 练习 3 .(2019· 青岛西海岸新区外国语学校(青岛市黄岛区外国语学校)初三月考)

     如图所示,在矩形 ABCD 中,E 是 BC 上一点, AF DE  于点 F . .

       1 求证:

     DF CD AF CE    . .   2 若 4 AF DF  , 12 CD ,求 CE 的长. 【答案】(1)详见解析;(2)3. 【解析】(1)根据四边形 ABCD是矩形可得出∠ADC=∠C=90°,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得出△ADF∽△DCE,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即可得出结论; (2)由(1)可知 DF:AF=CE:DC,再结合已知条件即可求出 CE 的长. 【详解】

       1 证明:

     ∵四边形 ABCD 是矩形,

     ∴ 90 ADC C    , ∴ 90 ADF CDE    , ∵ AF DE  , ∴ 90 AFD DAF FDA     , ∴ FAD CDE   , 又∵ 90 C AFD    , ∴ ADF DCE ∽ ; ∴DF AFCE DC , 即 DF CD AF CE    ;

        2 ∵ ADF DCE ∽ ; ∴DF AFCE DC , ∴DF CEAF DC , 又∵ 4 AF DF  , 12 CD , ∴4 12DF CEDF , ∴ 3 CE  .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与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矩形与三角形的性质.

      ◉题型六 、相似证明中的动点问题

     例 例 1 .(2020· 全国初三期末)形 已知,在平行四边形 OABC 中,OA =5 ,AB =4, ,∠ ∠OCA =90° °点 ,动点 P 从 从 O 点出发线 沿射线 OA 方向以每秒 2 个单位的速度移动,同时动点 Q 从 A 点出发沿射线 AB 方向以每秒 秒 1 个单位的速度移动.设为 移动的时间为 t 秒. ( (1 )求直线 AC 的解析式;

      ( (2 )试求出当 t 为何值时,△ △OAC 与 与△ △PAQ 相似.

     】

     【答案】(1)4 203 3   y x ;(2)当 t=256或 203时,△OAC 与△APQ相似. 】

     【解析】(1)要求直线 AC 的解析式,需要求出点 A、点 C的坐标,可以利用等积法求得 C 点的纵坐标,利用勾股定理求得横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直线的解析式; (2)对于相似要分情况进行讨论,根据对应线段成比例可求得 t 的数值. 【详解】解:(1)过点 C作 CE⊥OA,垂足为 E,

     在 Rt△OCA中,AC=2 25 4 =3,

      ∴5×CE=3×4, ∴CE=125, 在 Rt△OCE中,OE=221245   =165, ∴C(165,125),A(5,0), 设 AC 的解析式为 y=kx+b, 则16 125 55 0k bk b  , 解得:43203kb  , ∴4 203 3   y x ; (2)当 0≤t≤2.5 时,P在 OA 上, 因为∠OAQ≠90°, 故此时△OAC 与△PAQ 不可能相似. 当 t>2.5 时, ①若∠APQ=90°,则△APQ∽△OCA, 故AQAP=OAOC=54, ∴2 5tt =54, ∴t=256, ∵t>2.5, ∴t=256符合条件. ②若∠AQP=90°,则△APQ∽△OAC, 故 AQAP=OCOA=45, ∴2 5tt =45,

      ∴t=203, ∵t>2.5, ∴t=203符合条件. 综上可知,当 t=256或 203时,△OAC 与△APQ相似. 【点睛】本题考查了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关于动点的问题要注意对问题进行分类讨论. 练习 1 .(2020· 四川米易初三期末)形 如图,在矩形 ABCD 中,AB=12cm ,BC=6cm ,点 P 沿 沿 AB 边从点 A 开始向点B 以 以 2cm/s 的速度移动,点 Q 沿 沿 DA 边从点 D 开始向点 A 以 以 1cm/s 的速度移动,如果 P 、Q 同时出发,用 t (s )表示移 动的时间(0≤t≤6 ),那么:

     ( (1 )当 t 为何值时, 为何值时,△ △ QAP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2 )当 t 为何值时,以点 Q 、A 、P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 ABC 相似? 相似?

     】

     【答案】(1)t=2s;(2)t=1.2s 或 3s. 】

     【解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 QA=AP,从而可以求得结果; (2)分QA APAB BC 与QA APBC AB 两种情况结合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讨论即可. 【详解】(1)由 QA=AP,即 6-t=2t, 得 t=2 (秒); (2)当QA APAB BC 时,△ QAP~△ ABC,则6 212 6t t  ,解得 t=1.2(秒) 当QA APBC AB 时,△ QAP~△ ABC,则6 26 12t t  ,解得 t=3(秒) ∴当 t=1.2 或 3 时,△ QAP~△ ABC. 练习 2 .(2020·宁夏永宁初三月考)如图,在 宁夏永宁初三月考)如图,在 Rt△ △ ABC 中, 中,∠ C=90° ,AC=4cm ,BC=3cm .动点 M ,N 从点 C 同时出发,均以每秒 1cm 的速度分别沿 CA 、CB 向终点 A ,B 移动,同时动点 P 从点 B 出发,以每秒 2cm 的速度沿 BA 向终点 A 移动,连接 PM ,PN ,设移动时间为 t (单位:秒,0 <t <2.5 ).

     (1 )当 t 为何值时,以 A ,P ,M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 ABC 相似? 相似? (2 )是否存在某一时刻 t , 使四边形 APNC 的面积 S 有最小值?若存在,求 S 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答案】(1)32;(2)当32t  时,四边形 APNC 的面积 S有最小值,其最小值是215. 【解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得 AB=5cm. (1)分△ AMP∽△ABC和△ APM∽△ABC 两种情况讨论: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来求 t 的值. (2)如图,过点 P作 PH⊥BC于点 H,构造平行线 PH∥AC,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求得以 t 表示的 PH的值;然后根据“S=S △ABC ﹣S △BPH ”列出 S与 t 的关系式 24 3 21S= 0 2.55 2 5t t      ,则由二次函数最值的求法即可得到S的最小值. 【详解】解:∵如图,在 Rt△ ABC中,∠C=90°,AC=4cm,BC=3cm. ∴根据勾股定理,得2 2AB AC BC 5cm   . (1)以 A,P,M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ABC 相似,分两种情况:

     ①当△ AMP∽△ABC 时,AP AMAC AB ,即5 2 44 5t t   ,解得32t  ; ②当△ APM∽△ABC 时,AM APAC AB ,即4 5 24 5t t   ,解得 t=0(不合题意,舍去). 综上所述,当32t  时,以 A、P、M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ABC 相似. (2)存在某一时刻 t,使四边形 APNC 的面积 S有最小值.理由如下:

     假设存在某一时刻 t,使四边形 APNC 的面积 S有最小值. 如图,过点 P作 PH⊥BC于点 H.则 PH∥AC,

     ∴PH BPAC BA , 即24 5PH t . ∴85tPH  . ∴ABC BPNS S S  △ △  1 1 83 4 32 2 5t t       

      24 3 21= 0 2.55 2 5t t      . ∵405 , ∴S有最小值. 当32t  时,S 最小值 =215. 答:当32t  时,四边形 APNC 的面积 S有最小值,其最小值是215. 练习 3 .(2020·)

     广东茂名初三期末)

     如图所示,在 ABC 中, 8 AB cm  , 16 BC cm  ,动点 P 从点 A 开始沿边 AB以 1 cm/s 的速度向点 B 运动,动点 Q 从点 B 开始沿边 BC 以 2 cm/s 的速度向点 C 运动,如果 P , Q 两点同时出发,经过多长时间, PBQ △ 与 ABC 相似?

     【答案】

     4 s 或8 s5; 【解析】分两种情况:PBQ ABC △ ∽△或 PBQ CBA △ ∽△ ,设经过

     s t ,然后分别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建立关于

      t 的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解:①设经过

     s t ,PBQ ABC △ ∽△, ∴BP BQAB BC

     即8 28 16t t  , 解得 4 t  . ∴经过 4 s ,PBQ ABC △ ∽△. ②设经过

     s t 后, PBQ CBA △ ∽△ , ∴BP BQBC AB

     即8 216 8t t  , 解得85t  , ∴经过8 s5, PBQ CBA △ ∽△ . 综上,经过 4 s 或8 s5, PBQ △ 与 ABC 相似.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并分情况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题型七 、一线三等角模型

     例 例 1 .(2019· 山东沂水初二期中)形 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AD ∥BC ,AB ⊥BC ,点 E 在 在 AB 上,AD =1 ,AE =2 ,BC =3 ,BE =1.5 .求证:∠ ∠DEC =90° .

     【答案】见解析 【解析】由AD=1,AE=2,BC=3,BE=1.5,可得AE=BE BCAD,△ADE∽△BEC , 可证得∠DEC=90°. 【详解】证明:

     ∵AB⊥BC, ∴∠B=90°. ∵AD∥BC, ∴∠A=∠B=90°, ∵AD=1,AE=2,BC=3,BE=1.5, ∴1 2=1.5 3. ∴AE=BE BCAD, ∴△ADE∽△BEC, ∴∠3=∠2, ∵∠1+∠3=90°, ∴∠1+∠2=90°, ∴∠DEC=9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四边形的综合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ADE∽△BEC 是解题的关键 . 练习 1 . (2020·)

     广西蒙山初三学业考试)形 如图,在正方形 ABCD 中,点 E、 、F、 、G

     分别在 AB、 、BC、 、CD 上,且 EF FG 于 于 F. . ( (1 )求证:△ △BEF ∽△CFG; ; ( (2 )若 AB= =12 ,AE= =3 ,CF= =4 ,求 CG 的长.

     】

     【答案】(1)见解析

     (2)329 】

     【解析】(1)证明∠BEF=∠CFG,结合∠B=∠C= 90 可证得△BEF∽△CFG;

      (2)由△BEF∽△CFG,可得BF CFCGBE ,代入数据可得 CG. 【详解】解:(1)∵ABCD是正方形, EF FG  于 F ∴∠B=∠C=∠EFG= 90

      ∴∠BEF+∠BFE=∠BFE+∠CFG= 90

     ∴∠BEF=∠CFG ∴△BEF∽△CFG (2)解: ∵△BEF∽△CFG ∴BE BFCF CG

     ∴(12 4) 4 3212 3 9BF CFCGBE     .

     【点睛】本题考查了在正方形中进行一线三角形相似的证明,并利用相似进行线段长度的计算,熟知以上模型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 2 .(2019· 河北泊头初三期中)

     如图,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4 ,E 是 BC 的中点,点 P 在射线 AD 上,过点 P 作 PF ⊥AE ,垂足为 F. . ( (1 )求证:

     PFA ABE ∽ △ △ ; ( (2 )当点 P 在射线 AD 上运动时,设 PA=x ,是否存在实数 x ,使以 P ,F ,E 为顶点的三角形也与 ABE △ 相似?若存在,求出 x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

     【答案】(1)见解析;(2)存在,满足条件的 x的值为 2 或 5. 】

     【解析】(1)利用正方形的性质证明∠PAF=∠AEB, , AFP B   从而可得结论; (2)分情况讨论,若 EFP ABE ∽ △ △ ,再证明 // PE AB 即可,若 PFE ABE ∽ △ △ ,再证明 PE PA  ,再求解 EF ,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答案.

      【详解】(1)证明:∵正方形 ABCD, 

     AD∥BC, 90 , B   

      ∴∠PAF=∠AEB. , PF AE 

      90 , AFP B    

      ∵∠PFA=∠ABE=90°, ∴ PFA ABE ∽ △ △ . (2)若 EFP ABE ∽ △ △ ,则∠PEF=∠EAB. ∴PE∥AB. ∴四边形 ABEP为矩形. ∴PA=EB=2,即 x=2. 若 PFE ABE ∽ △ △ ,则∠PEF=∠AEB. ∵∠PAF=∠AEB, ∴∠PEF=∠PAF. ∴PE=PA. ∵PF⊥AE, ∴点 F为 AE 的中点. ∵AE=2 22 5 AB BE  , ∴EF=12AE=5 . 由 PFE ABE ∽ △ △ 得:

     PE EFAE EB ,即52 2 5PE , ∴PE=5,即 x=5. ∴满足条件的 x 的值为 2 或 5.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与性质,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 3 .(2020· 辽宁台安初三二模)点 如图,点 B 在线段 AC 上,点 D ,E 在 在 AC 同侧,∠ ∠A= ∠C=90° ,BD ⊥BE, ,AD=BC. . (1)求 求 证:AC=AD+CE; ; (2)若 若 AD=3 ,CE=5 ,点 P 为线段 AB 上的动点,连接 DP ,作 PQ ⊥DP ,交直线 BE 于点 Q; ; (i) 当点 P 与 与 A ,B 两点不重合时,求DPPQ的值; (ii) 当点 P 从 从 A 点运动到 AC 的中点时,求线段 DQ 的中点所经过的路径( 线段) 长.( 直接写出结果,不必写出解答过程)

      【答案】(1)证明见解析;(2)(i)DP 3PQ 5;(ii)线段 DQ 的中点所经过的路径(线段)长为2343. 【解析】

     【解析】(1)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求出∠1=∠E,再利用“角角边”证明△ ABD和△ CEB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 AB=CE,然后根据 AC=AB+BC 整理即可得证; (2)(i)过点Q作QF⊥BC于F,根据△BFQ和△BCE相似可得BF QFBC CE ,然后求出QF=53BF,再根据△ADP和△FPQ相似可得AD APPF QF,然后整理得到(AP-BF)(5-AP)=0,从而求出 AP=BF,最后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得DP APPQ QF,从而得解;

      (ii)判断出 DQ的中点的路径为△BDQ的中位线 MN.求出 QF、BF的长度,利用勾股定理求出 BQ的长度,再根据中位线性质求出 MN的长度,即所求之路径长. 【详解】(1)如图,∵BD⊥BE,∴∠1+∠2=180°﹣90°=90°, ∵∠C=90°,∴∠2+∠E=180°﹣90°=90°,∴∠1=∠E, ∵在△ ABD和△ CEB 中,∠1=∠E,∠A=∠C=90°,AD=BC, ∴△ABD≌△CEB(AAS),∴AB=CE, ∴AC=AB+BC=AD+CE; (2)(i)如图,过点 Q作 QF⊥BC 于 F,则△BFQ∽△BCE, ∴BF QFBC CE , 即3 5BF QF , ∴QF=53BF, ∵DP⊥PQ, ∴∠ADP+∠FPQ=180°-90°=90°, ∵∠FPQ+∠PQF=180°-90°=90°, ∴∠ADP=∠FPQ, 又∵∠A=∠PFQ=90°, ∴△ADP∽△FPQ, ∴AD APPF QF, 即35APAP BF QF , ∴5AP-AP 2 +AP•BF=3•53BF, 整理得,(AP-BF)(AP-5)=0, ∵点 P与 A,B 两点不重合, ∴AP≠5, ∴AP=BF, 由△ADP∽△FPQ得,DP APPQ QF,

      ∴35DPPQ;

      (ii)线段 DQ的中点所经过的路径(线段)就是△ BDQ的中位线 MN,

     由(2)(i)可知,QF=53AP, 当点 P运动至 AC 中点时,AP=4,∴QF=203, ∴BF=QF×35=4, 在 Rt△ BFQ中,根据勾股定理得:BQ=2 2BF QF =2220 44 343 3    , ∴MN=12BQ=2343.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1)求出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E 是解题的关键,(2)(i)根据两次三角形相似求出 AP=BF 是解题的关键,(ii)判断出路径为三角形的中位线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 4 .(2020· 辽宁营口初三二模)△ △ABC 和 和△ △DEF , 是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BAC= ∠EDF=90° ° ,△ △EDF点 的顶点 E 与 与△ △ABC 的斜边 BC 的中点重合,将△ △DEF 绕点 E 旋转,旋转过程中,线段 DE 与线段 AB 相交于点 P, ,段 线段 EF 与射线 CA 相交于点 Q. .

      ( (1 )如图 ①点 ,当点 Q 在线段 AC 上,且 AP=AQ 时,求证:△ △BPE ≌△CQE; ; ( (2 )如图 ②点 ,当点 Q 在线段 CA 的延长线上时,求证:△ △BPE ∽△CEQ; ; ( (3 )在(2 )的条件下,BP=2 ,CQ=9 ,则 BC 的长为_______. . 】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

     6 2

     】

     【解析】(1)由 AB=AC,AP=AQ可得 BP=CQ,又因 BE=CE,∠B=∠C=45°,利用“SAS”判定△BPE≌△CQE; (2)如下图,连接 PQ,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可得∠BEP+∠DEF=∠EQC+∠C,所以∠BEP=∠EQC;再由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得△BPE∽△CEQ; (3)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P BECE CQ,把 BP=2,CQ= 9 代入上式可求得 BE=CE,进而求得 BC 的长. 【详解】(1)∵△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C=45°,AB=AC, ∵AP=AQ, ∴BP=CQ, ∵E 是 BC 的中点, ∴BE=CE, 在△BPE 和△CQE 中, ∵BE CEB CBP CQ   , ∴△BPE≌△CQE(SAS); (2)如下图,连接 PQ,

     ∵△ABC 和△DEF是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B=∠C=∠DEF=45°,∵∠BEQ=∠EQC+∠C, 即∠BEP+∠DEF=∠EQC+∠C, ∴∠BEP+45°=∠EQC+45°, ∴∠BEP=∠EQC, ∴△BPE∽△CEQ; (3)∵△BPE∽△CEQ ∴BP BECE CQ ∵BP=2,CQ=9,BE=CE ∴29CECE

     ∴BE=CE= 3 2

     ∴BC= 6 2 . 【点睛】本题考查证全等和相似,第(3)问解题关键是根据相似比的关系,得出 CE 的长度. ◉题型八 、旋转相似模型

     例 例 1 .(2020· 富顺第三中学校初三三模)如图,在 如图,在 Rt△ △ABC 中, 中,AC =BC =4, ,∠ ∠ACB =90° ,正方形 BDEF 的边长为 为 2 ,将正方形 BDEF 绕点 B 旋转一周,连接 AE 、BE 、CD. .

      (1)请找出图中与 请找出图中与△ △ABE 相似的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相似的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 (2) 求当点 点 E 在线段 AF 上时 CD 的长; (3)设 设 AE 的中点为 M ,连接 FM ,试求 FM 长的取值范围. 【答案】(1)证明见详解;(2)14 2 ; (3)2 3 2 FM  . 】

     【解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可以判断△ABE∽△CBD. (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 AB=2 BC= 4 2 ,根据勾股定理得 AF=2 2AB BF =2 2(4 2) 2 = 2 7 ,如图 1,E 在线段 AF上,AE=AF-EF= 2 72  ,从而求出 CD的长.

      (3)如图 2,延长 EF到 G,使 FG=EF,连接 AG,BG,求得△ BF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 BG=2 BF= 2 2 ,设 M 为 AE的中点,连接 MF,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到 AG=2FM,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1)△ABE∽△CBD, ∵在 Rt△ABC 中,AC=BC=4,∠ACB=90°, ∴∠ABC=∠EBD=45°, ∴∠ABE=∠CBD, ∵ABBC=2 ,BEBD=2 , ∴AB BEBC BD

     , ∴△ABE∽△CBD; (2)∵△ABE∽△CBD, ∴AECD=BEBD=2

     , ∴CD=22AE, ∵AC=BC=4,∠ACB=90°, ∴AB=2 BC= 4 2

     , ∵当点 E 在线段 AF上时 CD的长, ∵∠AFB=90°, ∴AF=2 2AB BF =2 2(4 2) 2 = 2 7 , 如图 1,AE=AF﹣EF= 2 7 ﹣2,

      ∴CD=14 ﹣ 2 ; 所以 CD的长为14 ﹣ 2 .

     (3)如图 2,延长 EF 到 G使 FG=EF,连接 AG,BG,则△BF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G=2 BF= 2 2 , 设 M 为 AE的中点, 连接 MF, ∴MF 是△AGE的中位线, ∴AG=2FM, 在△ABG中,∵AB﹣BG≤AG≤AB+BG, ∴ 2 2 ≤AG≤ 6 2 , ∴2 ≤FM≤ 3 2 .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综合内容,这涉及到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能正确做出相关的辅助线是解决本体的关键. 练习 1 .(2020·)

     辽宁铁西初三二模)( (1 )如图 1 ,在△ △ABC 和 和△ △ADE 中,AB =AC, ,AD =AE, ,∠ ∠BAC= =∠ ∠DAE =30° ° ,接 连接 CD ,BE 交于点 F. .BECD=

     ;∠ ∠BFD= =

     ; ( (2 )如图 2 ,在矩形 ABCD 和 和△ △DEF 中,AB= =33AD, ,∠ ∠EDF =90° ° ,∠ ∠DEF =60° °接 ,连接 AF 交交 CE 的延长线点 于点 G .求AFCE的值及∠ ∠AGC 的度数,并说明理由.

      ( (3 )在(2 )的条件下,将△ △DEF 绕点 D 在平面内旋转,AF ,CE 所在直线交于点 P ,若 DE =1 ,AD= =21 ,求点 出当点 P 与点 E 重合时 AF 的长.

     】

     【答案】(1)1,150°;(2)

     3AFCE ,∠AGC=90°,见解析;(3)6 】

     【解析】(1)利用 SAS判断出 △ △ , CAD BAE  得出 CD=BE,再用数据线的外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2)先判断出 ,AD DFCD DE 进而判断出△ ADF∽△CDE,即可得出结论. (3)先求出 EF=2,设出 CE,进而表示出 AE,分两种情况:用勾股定理求出 CE,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1)∵∠BAC=∠DAE=30°, ∴∠BAC+∠BAD=∠DAE+∠BAD, ∴∠CAD=∠BAE, ∵AC=AB,AD=AE, ∴△CAD≌△BAE(SAS), ∴CD=BE, ∴BECD=1, ∵△CAD≌△BAE(SAS), ∴∠ACD=∠ABE, ∴∠BFD=∠DCB+∠CBE=∠DCB+∠ABE+∠ABC=∠DCB+∠ACD+∠ABC=∠ACB+∠ABC=180°﹣∠BAC=150°, 故答案为 1,150°; (2)如图 2,∵四边形 ABCD 是矩形, ∴∠ADC=90°,AB=CD, ∵AB=33AD,

      ∴ADCD= 3 , 在 Rt△DEF中,∠DEF=60°, ∴tan∠DEF=DFDE, ∴DFDE= 3 , ∴AD DFCD DE , ∵∠EDF=90°=∠ADC, ∴∠ADF=∠CDE, ∴△ADF∽△CDE, ∴ 3AF ADCE CD  ,∠DAF=∠DCE, AD与 CD的交点记作点 O, ∵∠DCE+∠COD=90°, ∴∠DAF+∠AOG=90°, ∴∠AGC=90°; (3)如备用图, 连接 AC,在 Rt△ADC 中,AD=21 , ∴AB=33AD= 7 , 根据勾股定理得,AC=27 , 由(2)知, 3AFCE , ∴AF= 3 CE, 设 CE=x.则 AF= 3 x, 在 Rt△DEF中,∠DEF=60°,DE=1, ∴EF=2, ∴AE=AF﹣EF= 3 x﹣2, 由(2)知,∠AEC=90°, 在 Rt△ACE中,AE 2 +CE 2 =AC 2 ,

      ∴( 3 x﹣2)

     2 +x 2 =28, ∴x=﹣ 3 (舍)或 x=2 3 , ∴AF= 3 x=6.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图形综合应用,结合勾股定理进行求解. 练习 2 .(2020· 河南镇平初三一模)在 如图,在 Rt △ABC 中,∠ ∠BAC =90° °, ,AB =AC .在平面内任取一点 D ,连结AD (AD <AB ),将线段 AD 绕点 A 逆时针旋转 90°°段 ,得到线段 AE ,连结 DE ,CE ,BD. . ( (1 )直线 BD 和 和 CE 的位置关系是

      ; ; ( (2 )猜测 BD 和 和 CE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 (3 )设直线 BD ,CE 交于点 P ,把△ △ADE 绕点 A 旋转 ,当∠ ∠EAC =90° °, ,AB =2 ,AD =1 时,直接写出 PB . 的长.

     】

     【答案】(1)BD⊥CE;(2)BD=CE,证明见解析;(3)2 55或6 55. 】

     【解析】(1)依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 AB=AC,AD=AE,依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到∠DAB=∠CAE,然后依据SAS 可证明△ADB≌△AEC,最后,依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结论;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3)分为点 E 在 AB 上和点 E 在 BA 的延长线上两种情况画出图形,然后再证明△BPE∽△BAD,最后依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证明即可. 【详解】解:(1)BD⊥CE,

      理由:延长 CE 交 BD于 P,

     ∵将线段 AD绕点 A 逆时针旋转 90°,得到线段 AE, ∴AD=AE,∠DAE=90°, ∵∠BAC=90°,AB=AC, ∵∠DAB+∠BAE=∠CAE+∠BAE=90°, ∴∠DAB=∠EAC, ∴△DAB≌△EAC(SAS), ∴∠ABD=∠ACE, ∵∠ABC+∠ACB=∠ABP+∠ABC+∠PCB=90°, ∴∠BPC=90°, ∴BD⊥CE, 故答案为:BD⊥CE; (2)BD和 CE 的数量是:BD=CE; 由(1)知△ABD≌△ACE, ∴BD=CE; (3)①当点 E 在 AB 上时,BE=AB﹣AE=1.

     ∵∠EAC=90°, ∴CE=2 2AE AC = 5 , 同(1)可证△ADB≌△AEC. ∵∠AEC=∠BEP, ∴∠BPE=∠EAC=90°,

      ∵∠PBE=∠ABD, ∴△BPE∽△BAD, ∴BPAB=BEBD, ∴BP2=15, ∴BP=2 55. ②当点 E 在 BA 延长线上时,BE=3,

     ∵∠EAC=90°, ∴CE=2 2AE AC = 5 , 由△BPE∽△BAD, ∴BPAB=BEBD, ∴BP2=35, ∴PB=6 55, 综上所述,PB 的长为2 55或6 55. 【点睛】本题通过旋转图形的引入,综合考查了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直角三角形性质知识点. 练习 3 .(2020· 山东广饶初三其他)(1) 问题发现 图 如图 1 ,在 Rt △ABC 和 和 Rt △CDE 中,∠ ∠ACB= ∠DCE=90°, ,∠ ∠CAB= ∠CDE=45° ,点 D 是线段 AB 上一动点,连接 接 BE.

     填空: ① ①BEAD的值为

      ; ; ②∠DBE 的度数为

     . (2) 类比探究 图 如图 2 ,在 Rt △ABC 和 和 Rt △CDE 中,∠ ∠ACB= ∠DCE=90°, ,∠ ∠CAB= ∠CDE=60° ,点 D 是线段 AB 上一动点,连接 接 BE. 请判断BEAD的值及∠ ∠DBE 的度数,并说明理由.

     (3) 拓展延伸 面 如面 3 ,在(2) 的条件下,将点 D 改为直线 AB 上一动点,其余条件不变,取线段 DE 的中点 M ,连接 BM 、CM, ,若 若 AC=2 ,则当△ △CBM 是直角三角形时,线段 BE 的长是多少? 请直接写出答案.

     】

     【答案】(1)1,90°;(2)

     3 ,90°,理由见解析;(3)3+ 3 或 3- 3

     【解析】

     【解析】(1)易得△ABC 和△CD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 AC=BC,CD=CE,通过证明△ ACD≌△ BCE,可得AD=BE 和∠CAD=∠CBE=45°,进而得出答案; (2)通过证明△ ACD∽△BCE,可得BEAD的值,∠CBE=∠CAD=60°,即可求∠DBE 的度数; (3)分点 D在线段 AB 上和 BA延长线上两种情况讨论,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证 CM=BM=6 ,即可求 DE= 2 6 ,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E=90°,BE=3 AD,由勾股定理可求 BE 的长. 【详解】解:(1)∵∠ACB=∠DCE=90°,∠CAB=∠CDE=45°,

      ∴∠ABC=∠CAB=45°,∠CDE=∠CED=45° ∴AC=BC,CD=CE ∵∠ACD+∠BCD=∠BCE+∠BCD=90°, ∴∠ACD=∠BCE,

     在△ ACD和△ BCE 中, ∵AC=BC,∠ACD=∠BCE,CD=CE ∴△ACD≌△BCE(SAS), ∴AD=BE,∠CAD=∠CBE=45° ∴BEAD=1,∠DBE=∠ABC+∠CBE=90° 故答案为:1,90°; (2)BEAD=3 ,∠DBE=90°,理由如下:

     ∵∠ACB=∠DCE=90°,∠CAB=∠CDE=60°, ∴∠ACD=∠BCE,∠CED=∠ABC=30°, ∴tan∠ABC=tan30°=ACBC=33. ∵∠ACB=∠DCE=90°,∠CAB=∠CDE=60°, ∴Rt△ ACB∽Rt△ DCE, ∴ACCD=BCCE,且∠ACD=∠BCE, ∴△ACD∽△BCE, ∴BEAD=BCAC=3 ,∠CBE=∠CAD=60°, ∴∠DBE=∠ABC+∠CBE=90°; (3)若点 D在线段 AB 上,如图,

     由(2)知:BEAD=BCAC=3 ,∠ABE=90°,

      ∴BE=3 AD, ∵AC=2,∠ACB=90°,∠CAB=60°, ∴AB=4,BC=23 . ∵∠ECD=∠ABE=90°,且点 M 是 DE 中点, ∴CM=BM=12DE, 且△ CBM 是直角三角形, ∴CM 2 +BM 2 =BC 2 =(23 )

     2 , ∴BM=CM=6 , ∴DE=26 , ∵DB 2 +BE 2 =DE 2 , ∴(4-AD)

     2 +( 3 AD)

     2 =24, ∴AD=3 +1, ∴BE=3 AD=3+ 3 ; 若点 D在线段 BA延长线上,如图,

     同理可得:DE=26 ,BE= 3 AD, ∵BD 2 +BE 2 =DE 2 , ∴(4+AD)

     2 +( 3 AD)

     2 =24, ∴AD=3 -1, ∴BE=3 AD=3- 3 . 综上所述:BE 的长为 3+3 或 3- 3 .

      【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动点问题和三角函数,熟练掌握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数值,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进行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 4 .(2020· 山东安丘初三三模)

     将矩形 ABCD 绕点 B 顺时针旋转得到矩形1 1 1ABC D ,点 AC D 、 、 的对应点分别为1 1 1A C D 、 、

     ( (1 )当点1A 落在 AC 上时 ①图 如图 1 ,若 60 CAB    ,求证:1AC B D

     ②图 如图 2, ,1AD 交 CB 于点 O .若 60 CAB    ,求证:

     DOAO  ; ( (2 )若 15, 9 BC CD   , ①图 如图 3 ,当1 1AD 点 过点 C 时,则1A A 的长=_____. . ② 当145 ABA    时,作1AE AB  ,1AEB △ 绕点 B 转动, 当直线1A E 经过 D 时,直线1A E 交边 AB 于 N ,ANEN的值=______. .

     【答案】(1)①见解析,②见解析;(2)①9105,②523 【解析】(1)①首先证明△A 1 B 是等边三角形,可得∠AA 1 B=∠A 1 BD 1 =60°,即可解决问题. ②首先证明 Rt△BCD 1 ≌RtD 1 A 1 B(HL),得到四边形 ABD 1 C 是平行四边形,推出 OC=OB,再证明△DCO≌△ABO(SAS)即可解决问题. (2)①如图 3 中,作 A 1 E⊥AB 于 E,A 1 F⊥BC 于 F.利用勾股定理求出 AE,A 1 E 即可解决问题; ②分两种情况,当△A 1 BE 旋转到图 4位置时以及当△A 1 BE 旋转到图 5 位置时,分别证明△DAN∽△BEN即利用相似比得到5 23ANEN . 【详解】(1)证明:①∵∠CAB=60°, 由旋转可知,BA=BA 1 ,

      ∴△ABA 1 是等边三角形, ∴∠AA 1 B=60°, ∵∠A 1 BD 1 =∠CAB =60°, ∴∠AA 1 B=∠A 1 BD 1 , 1AC B D ; ②如图 2 中,连接 BD 1 ,BD,DD 1 . 由旋转可知:BA=BA 1 ,BD=BD 1 ,∠ABA 1 =∠DBD 1 , ∴∠BAA 1 =∠BDD 1 , ∵在矩形 ABCD中,∠BAA 1 =∠ABD=∠BDC, ∴∠BDC=∠BDD 1 , ∴D,C,D 1 共线, ∵∠BCD 1 =∠BA 1 D 1 =90°, ∴在中 Rt△BCD 1 与 RtD 1 A 1 B 中 BD 1 =D 1 B,BC=A 1 D 1 , ∴Rt△BCD 1 ≌RtD 1 A 1 B(HL), ∴CD 1 =BA 1 , ∵BA=BA 1 , ∴AB=CD 1 , ∵AC=BD 1

     ∴四边形 ABD 1 C 是平行四边形, ∴OC=OB ∵CD=BA,∠DCO=∠ABO=90°, ∴△DCO≌△ABO(SAS), ∴DO=OA.

     (2)①如图 3 中,作 A 1 P⊥AB 于 P,A 1...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