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范文大全
  • 古典文学
  • 职场知识
  • 中国文学
  • 公文书信
  • 外国名著
  • 寓言童话
  • 百家讲坛
  • 散文/诗歌
  • 美文欣赏
  • 礼仪知识
  • 民俗风情
  • 谜语大全
  • 名言警句
  • 课文《雷电颂》教学设计新编版

    时间:2022-07-08 10:36:35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课文 《雷电颂》 教学设计

    课文《雷电颂》教学设计新编版

      【设计突破】

      《雷电颂》作为一篇诗剧的高潮部分,诵读是教学的最主要手段。本文的主题也非常明确,就是歌颂光明、痛斥黑暗。但要让学生将主题与文本联系起来,我们不可避免地面对两个难点:一是学生与郭沫若的时代相距太远,无法真正感受到屈原内心的痛苦;二是文中所表现的狂飙突进式的情感具有五四时代浪漫文学的激情,今天的学生又如何表达出这种情感。我采取以下三种方式进行设计突破:

      一、直入主题,把握背景

      我没有在上课伊始就将大量的时代背景堆砌出来,而是充分发挥了课文后面剧情简介的作用,让学生发现全剧的高潮所在,从而把握住全剧的核心矛盾冲突,再联系文章中的主要形象,这样就能了解全剧最主要的情感脉络,从而为后面的朗读与体悟奠定基础。

      二、化繁为简,循序渐进

      体悟本文的情感,必须从朗读着手。我没有从一开始就要求学生朗读大段文字,而是挑选文中最能代表主人公屈原情感的两个短句(一表现赞美,一表现批判),要求学生从语调高低,语速快慢来体现语气的变化,进而表现出主人公的情感。再由这两个语句延伸至整个自然段,让学生通过朗读来表现出文中热烈的情感。

      三、读悟结合,拓展主题

      在学生已经能够通过朗读体会出全文的情感的基础上,我再补充一些屈原的代表作品中的语句,结合相关的背景,让学生更进一步地体会作者借屈原之中所表达出的内心的愤怒之情。此时,再来朗读文中剩余的语段,学生的情感就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朗读的同时,学生也会对作者的时代背景有着更加深刻的了解。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剧情、时代背景了解本文的主题。

      2.通过朗读体会文章的写作手法及抒情方式。

      预习要求:

      1.流畅地朗读全文,初步感受文章的赞扬及批判对象。

      2.仔细阅读课后剧情梗概,了解文章的出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薄暮雷电,归何忧?厥严不奉,帝何求?”(《天问》节选,译文:“傍晚时分雷鸣电闪,想要归去有何忧愁?国家庄严不复存在,对着上帝有何祈求?”)两千多年前,一位伟大的诗人向着世界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在这疑问中铭刻着他对于身处危机中的祖国深深的忧虑。1942年,同样感受到祖国的内忧外患,另一位诗人郭沫若以这几个诗句为基础,在话剧《屈原》中书写了一首有关风、雷、电的慷慨激昂的颂歌。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悲壮的诗歌,就是要感受这些先辈的情感,并用我们的声音再现那个时刻的场景。

      二、检查预习,感悟情感

      (学生根据预习内容及补充材料回答)

      1.大家已经阅读过课后的话剧《屈原》的剧情梗概,本课选自五幕话剧的哪一幕?(第五幕)屈原为何被囚?(遭受了以南后郑袖、上官大夫靳尚的诬陷)郑袖为何要与秦相张仪勾结,出卖自己的祖国呢?

      补充材料1:当时战国的形势是秦国最强、楚国最大、齐国最富。因此齐楚联盟对秦国威胁最大,秦国自然处心积虑要拆散两国联盟。秦相张仪扬言要送中原的美女给楚王,早已人老珠黄的郑袖担心失宠,张仪乘机提出不送美女的条件就是让郑袖出力拆散齐楚联盟。这一联盟的倡导者屈原自然就是他们最大的障碍,郑袖就设计让楚王相信屈原“调戏”自己,进而诬陷屈原。

      由此可见,郑袖陷害屈原完全是出于个人的私利,为此出卖祖国她在所不惜。

      2.郑袖的计谋实际上非常荒谬,因为她在上演这出闹剧时舞台上还有许多扮演《九歌》中诸神的演员在场。可楚王没有想过屈原平时的行为,也没有询问其它人,轻易相信屈原已“疯”,这并不符合历史,但却体现出了生活的荒谬,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屈原内心爆发出如此剧烈的愤怒。作者将舞台的场景安排雷电交加而有阴森昏暗的殿宇中,就是为了让其内心的情感与自然界的种种形象结合起来。默读全文,归纳一下文中出现的形象,并根据屈原的对其的不同态度将之分类。

      提示:⑴为什么把雷比作车轮滚动的声音?为什么要到洞庭湖、长江、东海以及那个小岛上去?

      ⑵屈原用什么来称呼那些只会产生黑暗的诸神?

      归纳:

      风、雷、电:追求光明、打破黑暗的变革力量(歌颂)

      洞庭湖、长江、东海、小岛:美好的理想世界(向往)

      土偶木梗:黑暗势力的代表(痛斥)

      ⑶本文的主题是什么?(歌颂光明,痛斥黑暗)这一主题是如何表达的,就需要通过我们的朗读来体会。

      三、指导朗读,品读语句

      1.我们唯有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才能真正体会到屈原内心的情感。老师从两个段落中各选取了一个典型的语句,我们就从此开始,看看如何读出不同的情感:

      A “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B “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

      提示:在朗读这两句时可以通过语气的变化体现出情感的不同,而语气的变化具体来说就是声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大家思考一下,两个语句,一表现热烈地呼唤,一表现愤怒地斥责,声调语速应当如何变化呢?特别是语句中几个重复的词语,应当读出什么样的变化呢?

      (A 由低而高,由快而慢,表达迫切的渴望之情。B 由高而低,由慢而快,表达轻蔑和痛恨)

      (学生先小声读,由个别学生示范读,再齐读)

      2.我们再来读这两句话所在的小节,也请大家读出语气的变化。

      提示:这两个小节中,是否所有的语句语气都一样,有哪些语句要变化语气,有哪些语句要语气要更加强调?

      “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语气应低沉,表现出一种低沉、沉痛的心情。

      “我要把你烧毁,烧毁,烧毁你的一切,特别要烧毁你那匹马”应强调。为什么要烧毁他的马?

      补充材料:古代神话中,凡是有马的民族都让太阳神骑着马。因为太阳东升西落,古人认为太阳在围绕地球不断地运行。东君是太阳神,可他不仅没有带来光明,反而产生黑暗,他的马就成为了他最大的讽刺,因此“特别要烧毁你那匹马”。

      (学生朗读)

      ⑶大家在朗读段落时,注意了语气的变化,在一段话中读出了高低变化,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抑扬顿挫。请大家再来试着读一读第6节,看看如何读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提示:全段的语气应当体现热烈的追求,但是哪些语句应有所变化?

      “我的长剑是被人拔去了”“虽然你劈它如同劈水一样,你抽掉了,它又合拢了来”这里的语调同样应当是低沉的,这里表现的是屈原在现实在感受到的痛苦。黑暗无处不在,人民也被欺骗,认为他“疯了”,无意中成了黑暗的帮凶,因此在这里屈原表达了深深的痛苦。

      除了文中的几处反复外,哪些地方还应强调?

      “无形的长剑”“我心中的剑”。屈原虽然生活在黑暗之中,但他没有屈服于黑暗,依然要用这“暂时的一瞬的”光明来对抗黑暗,他就是这敢于划破黑暗的长剑,他也在渴望着让自己的生命迸射出光明。

      (朗读第6节,再读第7节,进一步体会这种追求的热烈)

      四、联系背景,拓展内涵

      1.屈原没有写出过《雷电颂》这样的作品,但是作者郭沫若借屈原之口来歌颂光明是有其道理的。屈原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具有坚贞不屈的伟大人格,一直在感召着有正义感的中国人。

      补充材料2:在屈原的笔下,当时的时代是这个样子:“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译文“大家都竞争着在以酒食为征逐,贪财好利的心事全然不知满足。大家都宽恕着自己而猜忌别人,大家都在斗着心机而互相嫉妒”)而在郭沫若的时代,他所看到的也是同样一幕场景。1942年,抗战正处于艰苦的阶段,国民党一面在自己的统治区内,在红灯绿酒中醉生梦死,一面又在疯狂地排斥异己,制造了同室操戈的皖南事变。正是目睹了这荒谬的一幕,才激发了诗人内心的愤怒,写出了《屈原》这部伟大的作品。

      (读9-11,体会作者内心的愤怒)

      2.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屈原高声朗诵出《雷电颂》这篇慷慨激昂、悲壮豪迈的赞歌时,东皇太一庙内外是什么样子?伴随着他的朗诵的又是什么?

      补充布景:时间:午夜已过,黎明未到最黑暗的时候。地点:东皇太一庙正殿,殿中神像林立,阴森黑暗。环境:雷电交加,风雨大作。

      此刻在他的内心中,充满了哪些情感与精神?(不懈的追求,猛烈的愤怒、不屈与反抗)

      (朗读全文,通过语气的变化读出这些情感与精神)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