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范文大全
  • 古典文学
  • 职场知识
  • 中国文学
  • 公文书信
  • 外国名著
  • 寓言童话
  • 百家讲坛
  • 散文/诗歌
  • 美文欣赏
  • 礼仪知识
  • 民俗风情
  • 谜语大全
  • 名言警句
  • 2022年四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5篇

    时间:2022-06-06 16:14:57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四年级 数学 说课稿

      2022年四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5篇

      说课稿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只说“怎样教”,说课稿则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以下蒲公英阅读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2022年四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一

      一、说教材、学情

      本次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是学生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它也是小数的化简、改写和四则运算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2)数学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意识以及简单的推理能力。使学生学会主动思考问题。

      (3)问题解决:通过直观推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推理的能力。

      (4)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经历小数的性质探究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针对上述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定位如下:

      1、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2、教学难点:探究小数性质的知识形成过程。

      四、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

      本节课我准备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多媒体辅助法等教法。让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可探索”的环境里,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发现小数的性质。

      2、学法

      预设的学习方法是:观察发现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练习法等。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主动探究,主动发现,主动提高,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辅助课堂教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具、学具上我准备了米尺,正方形方格纸,多媒体课件等。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了切实落实教学目标,有效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分别是:创设情境、激趣引思;体验操作、探究新知;巩固深化、学以致用;课堂总结、回顾反思和作业布置。

      (一)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引思

      1、多媒体出示超市情境图,将学生带入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老师昨天想去买一只中性笔,可是两家超市的标价不一样,我要去哪家买更便宜一些呢?(出示中性笔价格图片:一家是2.5元,一家是2.50元)

      2、学生会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回答:去哪家买都一样。

      教师在这时追问为什么,并引导学生说出:因为2.5元表示2元5角,2.50元表示2元50分,5角=50分,所以2.5元=2.50元(教师板书)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小数的区别,学生会发现:小数的'末尾多了一个0,大小还没变。

      4、教师提出质疑:

      那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有这样的特点呢?这节课让我们共同来探究一下吧,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开始新知识的探究。

      设计理念:

      通过超市价格标签的具体生活情境引出小数性质的教学,利用学生熟悉的人民币直观感知相等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对知识的好奇心走进知识的殿堂。

      (二)体验操作,探究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以下3个教学层次:

      1、小组合作,初步感知

      课件出示:0.1m,0.10m,0.100m这三个长度,让学生进行大小比较。

      (1)我为每个学习小组都准备了米尺,让学生在尺上先找一找0.1m,0.10m,0.100m这三个长度,并与小组成员说说你是怎么找的,然后在纸上画出来,比较他们的大小。(教师进行随堂指导)

      (2)小组探究完成后进行展示交流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别展示他们找到的0.1m,0.10m,0.100m的长度,并说说是怎么找的,也就是小数的意义。

      学生们得出探究结果:因为这三个长度都相等,所以这3个小数的大小是一样的。

      (3)教师让学生观察0.1m,0.10m,0.100m这3个小数,引导学生发现三个小数的区别:三个小数末尾的0不一样多,但是大小一样。

      看来像这样大小相等但末尾0不一样多的小数的确存在。

      设计理念:

      借助长度单位初步体会小数的性质,让学生动手在米尺上找出0.1m/0.10m/0.100m的长度,使学生直观感受到0.1m,0.10m,0.100m的长度相等,所以大小相等,初步感知小数的性质。

      2、大胆猜想,独立验证

      教师板书0.3和0.30这两个小数,让学生猜一猜这两个小数有什么关系?学生根据刚才的探究会说“相等”。

      (1)这时我为学生准备了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10份,另一张正方形平均分成了100份,让学生独立验证自己的猜想。(教师进行随堂指导)

      (2)学生独立验证后进行汇报展示

      找学生投影展示涂方格的方法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说出小数的意义,因为涂的面积相同,所以两个小数相等)

      设计意图:

      利用直观图比较0.3和0.30的大小,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借助小数的意义发现0.3和0.30的异同点,进而脱离具体的量,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性质。

      3、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3组算式:我们先从左往右看,小数的末尾有什么变化?从右往左看呢?他们的大小呢?你有什么发现?

      (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板书)

      (教师强调并解释:末尾指的是小数点后面最后一个非0的数。帮助学生区分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3)教师强调课题:我们把这个小数所共有的特点叫做小数的性质(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探究验证之后,尝试自己总结规律,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概括能力。

      (三)巩固深化、学以致用

      1、对口令游戏:教师说一个小数,学生对出相等的小数。

      2、哪些数可以去掉末尾的0(重点区分小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整数与小数的区别,强化小数的性质)

      3、连线

      设计理念:

      注重练习设计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体现新课标中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要求。

      (四)课堂总结,回顾反思

      俗话说“千金难买回头看”。课的结尾,通过提问: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是怎样获得新知的?你还有什么疑惑?来回顾所学知识,梳理知识。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方法进行总结和反思。

      (五)作业布置

      小游戏:你能只动三笔,使5,50,500,5000四个数相等吗?既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带有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在课下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素有“微型教案”之称,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艺术性和指导性的特征。本节课的板书是随着教学进度依次呈现的,它能体现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对学生整堂课的学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小数的性质

      2.5元=2.50元

      0.1m=0.10m=0.100m

      0.3=0.30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注重引导学生沿着“实例——猜想——验证——总结——应用”的轨迹去探索、去发现,使学生体验探索、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策略和方法。我相信学生能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此节课的教学内容,基本达到教学目标。我的说课完毕,请评委老师们指正,谢谢!

      2022年四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二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八册第四单元的“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的比较”第一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小数,形成了一定的概念。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原有的小数基础上建立小数性质这个概念,为今后继续学习小数知识打下基础。

      2、教材地位:本节是让学生正确掌握小数、加深对小数的理解,为后面学习小数四则计算做了必要的准备,起铺垫作用。

      3、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

      (2)能力目标: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教学中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教学重难点

      A、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掌握小数的性质,并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B、教学难点: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

      5、教具、学具准备:直尺(10厘米以上)

      多媒体课件(以辅助教学)

      二、说教法

      1、采用创设故事法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

      2、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联系旧知,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3、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参与到探索新知的旅程中来

      三、说学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以教导学生学会怎么学习为己任,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要教导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

      1、学会借助直观图理解、掌握新知的方法。

      2、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概括知识及联想的方法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趣揭题

      同学们,喜欢《蜡笔小新》吗?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关于小新的故事:有一天,小新跟妈妈一起到超市买东西,小新跑到熊仔饼的货架上拿熊仔饼,突然,小新叫起来了:“妈妈,妈妈,快来啊!熊仔饼怎么涨价了?”小新妈妈,跑过来一看,哈哈大笑起来。原来,标价上写着“5.00元/盒”,可是之前买的时候是5元钱一盒。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小新妈妈为什么哈哈大笑吗?

      学习了这节课,我们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了。”

      (二)主动参与、探索新知

      1、出示例1,比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

      (1)复习:首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直尺(10厘米以上),比比1分米、10厘米、100毫米的大小,引领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是同一距离,说明: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板书并出示课件)

      (2)请同学们看着课件仔细观察思考:

      A、1分米是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米)

      B、10厘米是10个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0米)

      C、100毫米是100个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00米)

      (3)根据学生回答,我会出示上面三道题的答案,并与同学们共同推导出0.1米=0.10米=0.100米。

      2、观察0.1米、0.10米、0.100米,概括小数的性质

      ①从左往右观察、比较这三个数,你们发现了什么?(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②从右往左观察、比较这三个数,你们发现了什么?(在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引导学生归纳)

      小数的末尾添上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小数的性质。

      ④为了进一步证明小数性质的可靠性,出示做一做:比较0.3和0.30的大小。

      教师指导,学生按要求涂色并前后四人一组讨论问题:

      ◆左图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10份)涂色部分占几分之几?()

      ◆右图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100份)涂色部分占几分之几?()

      ◆提问:从图上可以看出0.3是三个,0.30是30个,也是3个,那么0.3和0.30是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回答:0.3=0.30

      ◆这里运用了什么规律?

      3、呼应课始,引导学生揭示奥秘:

      (出示课件,唤起学生的记忆)由于小新妈妈掌握了小数的性质,知道5元=5.00元,所以才会哈哈大笑的。

      提问:那么小数的性质是什么呢?(让学生运用知识)

      4、联系生活,再现新知:

      同学们在商场看到货物的标价如:这本书标价:4.50元/本。

      设问:“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这样写,不但没有改变小数的大小,而且让顾客很清楚地知道是几元几角几分。

      提问:4.50元中的“0”可以去掉吗?3.05呢?

      引导学生再次说出小数的性质。

      这时我让学生尝试做题(出示例题,从旁提示、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知,获取新知):

      (1)把小数化简

      0.70=0.7 105.0900=(105.09)

      提示:根据小数的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地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2)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三位小数。

      0.2=0.200 4.08=_ 3=_

      提示:整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0。

      (三)巩固深化,扩展思维

      按要求说出一个数

      ①所有“0”都不能去掉

      ②所有“0”都能去掉

      ③既有能去掉的“0”,又有不能去掉的“0”。

      (四)全课小结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

      2、我们是怎样探索小数的性质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整理总结所学知识,达到及时整理思路、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的目的。

      五、作业布置

      练习十第一题

      【设计意图】:这一道题能让学生充分运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更进一步加深对小数的性质的理解。

      六、说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例1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 0.1米=0.10米=0.100米

      做一做: 0.3=0.30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022年四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三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P100例1、2。

      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它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有零的小数化简,也可以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是教学的难点。

      3、教学目标:

      (1)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2)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以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3)在教学中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说教法

      1、通过直观、图示,让学生充分感知,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2、采用引探教学法,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对例题进行加工调整,在探求知识规律处适当给予启发、引导,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从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三、说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1、学会通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通过指导独立看书,汇报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四、说教学程序

      (一)情景导入激趣揭题

      (课件出示)唐僧师徒一起去西天取经,有一天,他们口渴了,唐僧要把三根甘蔗分给三个徒弟吃,事先他把甘蔗分别装进三个袋子里,上面标注着长度:0.l米、0.10米、0.100米,馋嘴的八戒抢先一步说:“我的肚子大,我吃长的。”说着拿回了注有“0.100米”的袋子。沙和尚好不服气,上前对师傅说:“八戒好吃懒做,长的应该让给大师兄悟空吃。”悟空笑了笑说:“两位徒弟别吵了,无论哪个袋子都一样呀!”唐僧听了悟空的话,微笑着点了点头。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师傅对悟空的话点头微笑呢?这是因为大师兄悟空掌握了小数很重要的性质,学习了这节课,我们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了”。(板书:小数的性质)

      这样的设汁,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学生喜闻乐道的故事中,引发起学主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 望的火花,从而进入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调整例题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米尺投影图

      (2)引导学生观察米尺图,提问:

      A、0.1米是几分之几米(1/10米)?用整数表示就是多少分米?(l分米)

      B、0.10O米是几个几分之1米?(10个1/100米)1/100米用整数表示是几厘米(1厘米)?10个1/100米就是多少毫米?(10厘米)

      C、0.100米就是几个几分之1米(100个1/1000米)?1/1000米用整数表示是几毫米(1毫米)?那么100个1/1000米就是多少毫米?(100毫米)

      结合学生回答,例1图上的标注应改为:

      0.1米是1/10米,就是1分米

      0.10米是10个1/100米,就是10厘米

      0.100米就是10个1/1000米,就是100毫米

      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l米=0.10米=0.100米

      这样,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主动从“0.l米、0.10米、0.100米”出发研究问题。在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运用已有知识解答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这样教学,也正是使本节课牢牢地扎根于小数意义的基础上,是小数意义的运用,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因而是有意义学习。

      接着教师指着“0.l米=0.10米=0.100米"这个等式,并标上思考符号“→”,先让学生从左往右观察、比较,提问三个小数0.1、0.10、0.100有什么不同?(小数的位数不同,但在0.l米的末尾添上一个“0”或两个“0”,表示的实际长度不变,板书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再标出思考箭头“→”,让学生从右往左观察,发现什么规律,补充板书小数的末尾去掉“0”。

      这样教学,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动态的求知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深刻,记忆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事物本质属性的能力。

      2.教学例2

      在例1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探求新知的方法。所以例2的教学,教师出示自学提纲,提倡学生先独立看书,然后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1)左图把1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2)右图把同样的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分页标题#e#

      (3)从左图到右图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份数变了,正方形的大小和阴影面积的大小没变)

      (4)怎样比较0.30和0.3的大小?(0.30是30个1/100,0.3是3个1/10,因为10个1/100是1个1/10,30个1/100也就是31/10,所以两个小数的大小相等)。

      这样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同时,通过看书交流,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两道例题,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规律,全面概括出小数的性质。

      3.呼应课始,揭示奥秘:由于悟空掌握了小数的性质,所以他面对两位师弟的争执说:“无论哪一袋都一样”。

      4.联系生活,再现新知:还有同学们在商场看到货物的标价为2.50元、3.00元,这样写,不但没有改变小数的大小,而且让顾客很清楚地知道是几元几角几分。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这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这一阶段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过程。在这一阶段,特别是抓住学生的求胜心理进行了练习、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学习任务的圆满完成。

      1.判断下面小数哪些0去掉是对的,哪些0去掉是错的?

      8.080 8.088 0.008 0.80800

      2.判断下面各组两个数是否相等?为什么?

      0.25和0.2500 0.25和0.205 0.7和0.07 3和300 3和3.00

      3.闭眼听判:

      “小数点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这样设计、让学生对新知识的各种误解进行辨析、判断,使得所学知识真正转化为能力。

      (四)全课小结(完)

      2022年四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四

      一、说教材

      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第38-39页的“文具店”―――小数乘法意义。该内容的呈现与过去的教材呈现有区别,没有细分为“小数乘以整数,小数乘以小数”两个部分,而是删繁就简,重点体会“小数乘整数”的意义。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元、角、分与小数”、“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加减法”和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在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纵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剖析,我确立了该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技能目标:通过具体情况和实践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能从多角度想出简单小数乘法的结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渗透类推、迁移、转化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新大纲倡导对概念性的内容不下准确的定义,而是通过系列探究活动,让学生感知、理解其内涵所在,能用自己的话表述即可。因此,让学生感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和利用已学的知识基础计算其结果就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如何突破重难点,完成上述三维目标呢?根据教材的特点,本节课采用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以讨论交流、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较丰富、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在复习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自主研究发现小数乘法意义,用已有知识来求解简单小数乘整数的结果,并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整个教学按以下四个环节组织进行:

      ①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②合作探究,明理获知。

      ③深化运用,巩固新知。

      ④回顾小结,质疑问难。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在这个环节中,我分两步组织教学。一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情境,拉近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体会到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我首先出示课件

      ①,即欣欣文具店全景图。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提问“如果你来买某种文具,怎样才能知道你该付多少钱呢?”旨在让学生明白要知道购物中需要付多少钱,必须知道物品的单价和所购的数量。待学生回答后,紧接着出示课件

      ②,即文具专柜。在学生观察中提问“你从这个文具柜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二是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从学生提的数学问题中,选择“买3支钢笔需要多少元?”让学生自主解答,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列式,算式2×3表示什么意义?从而为后面小数乘法意义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合作探究,明理获知

      首先是在合作交流中,初步感知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在学生回顾整数乘法意义之后,提问“买三块橡皮需要多少元?”,学生自主思考如何解决,学生这时应该不难就能列出算式0.2×3,随即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在学生充分回答的基础上初步感知0.2×3表示的意义。紧接着设问“0.2×3的结果是多少?”,放手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指导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计算0.2×3的方法。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又增强了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学会了运用已学的小数意义、小数加法和将小数转化整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随机渗透了类推、迁移、转化的数学思想,也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小数乘法意义的理解。

      再就是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能用自己的话阐明小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几是多少?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揭示课题并板书。

      (三)深化运用,巩固新知

      在这个环节,我设计四组闯关题。第一关是试一试:①买3支铅笔需要多少元?②买两把直尺需要多少元?这关是模仿性练习,让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二关是涂一涂,即根据算式涂涂得出结果。第三关是填一填,即根据加法算式写乘法算式和根据乘法算式写加法算式,这两关是提高性练习。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小数乘法意义的理解。第四关是想一想:0.2×3=0.6,3×0.2=?这关是深化性练习,一是让学生明白整数乘法的交换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二是让学生体会一个整数乘小数的意义也是求几个几是多少。

      通过这样闯关练习,不仅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层次练习中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体会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喜悦。

      (四)回顾小结,质疑问难

      帮助学生整理,解决疑惑问题。

      总之,本节课这样设计是基于让学生能够实实在在从课堂学习中感受到、体验到、领悟到、思考到新知的获取,建立数学模型。能否达到效果,关键在于教师在课堂中对“生成”和“开发”的关注如何,把握如何,调控如何。

      2022年四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五

      一、说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内容是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对小数有进一步的认识,掌握小数的比较方法,并在有趣的数学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特别提倡所学数学内容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本单元的主题是初步的认识小数,小数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基于对教材的认识以及对编写者意图的理解,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将本课设计如下:

      1.掌握比较小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小数的'大小。

      2.感受小数的意义,发展数感,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获取、提炼信息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本节课的活动重点是比较小数的大小的方法,活动难点是熟练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活动的准备材料有:多媒体等。

      二、说教法与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大胆探索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这种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我将教材中较枯燥的数学问题转化成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实际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会、理解并掌握知识,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三、说过程设计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实践活动”的教学建议,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与学法的基础上,我对本节课的活动过程设计如下,具体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复习导入,探索新知

      比较大小,应用知识

      总结回顾,解决问题

      下面我就这四个活动过程做具体的阐述: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男同学都喜欢跳远这项体育活动,体育组<王>老师给男同学测跳远为引子,针对学生争强好胜的心里特点,跳远成绩排名引入新题。 这一环节的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中。

      (二)复习导入,探索新知

      本环节主要通过复习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导入小数的大小的比较。

      (1)出示几道练习题,请学生回答,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2)总结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三)比较大小,应用新知

      本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入手,通过列举四种物品不同的价格进行比较,其中包含三个知识点,即整数部分的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上数的比较,百分位上数的比较,从而总结出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教师给学生创设了实实在在的探究空间,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最后得出比较方法,初步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了探究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提高继续探索的兴趣。

      (四)总结回顾,解决问题

      本环节主要是做一些练习题,回过头来解决开始设计的问题:男同学跳远成绩的排名。这样能使新知识学以志用。

      在本节课即将结束时,进行总结,问学生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师生共同总结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最后的总结与交流,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反思和总结一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引导学生思考并初步尝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从而提升数学学习的实际价值。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