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赴川渝油橄榄考察报告

    时间:2021-03-02 06:04:20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油橄榄 考察报告 赴川渝

    赴川渝油橄榄考察报告 本文关键词:油橄榄,考察报告,赴川渝

    赴川渝油橄榄考察报告 本文简介:赴川渝油橄榄考察报告2012年11月29日—12月9日,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油橄榄研究所全体职工在副院长、所长邓煜的带领下赴四川、云南两省进行为期11天的油橄榄产业考察交流活动。先后深入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中泽油橄榄开发公司、成都市大堂油橄榄公司、绵阳市华欧油橄榄开发公司、广元市大朝油橄榄开发公司、云南

    赴川渝油橄榄考察报告 本文内容:

    赴川渝油橄榄考察报告

    2012年11月29日—12月9日,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油橄榄研究所全体职工在副院长、所长邓煜的带领下赴四川、云南两省进行为期11天的油橄榄产业考察交流活动。先后深入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中泽油橄榄开发公司、成都市大堂油橄榄公司、绵阳市华欧油橄榄开发公司、广元市大朝油橄榄开发公司、云南省丽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楚雄州永仁县万亩油橄榄基地,实地参观了他们的油橄榄种植基地、育苗基地、加工车间,并与当地的政府主管领导、企业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充分的学习和交流。通过这次的考察,将对我们借鉴发展经验、启迪开发思路、坚定发展信心,为做强陇南油橄榄产业提供科技支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四川、云南两省油橄榄产业发展概况

    196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第一次来到地中海北岸的阿尔巴尼亚,阿政府为回报中方长期对阿的大量无私援助,当即决定赠送周总理5个品种,共10000余株油橄榄苗木。1964年3月3日,周恩来总理在云南省昆明市海口林场亲手栽下第一株油橄榄,掀开了我国油橄榄发展的历史篇章。四川、云南两省都是我国油橄榄产业发展的主要省份,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四川的油橄榄主要栽植在广元市、达州市、绵阳市、凉山州,截止2011年,全省发展油橄榄基地面积总共27万亩,鲜果产量9000吨。四川正式引种始于1964

    年,并在西昌等地建立了油橄榄品种试验园。达州市的开江、达县自1974

    年引种。仅开江,先后从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南斯拉夫等国家引种132

    个品种,生产栽培最多时发展到5350亩,定植达40万株,并建立起了红花山川东北油橄榄品比试验园和明月水库油橄榄管理站。通过近30

    年的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132

    个品种中能够正常开花结实并保持稳定产量的品种有13

    个,其它的品种大多不能开花结实或产量极低。试验选育出了抗逆性强、稳产高产的4个优良品种,即科拉蒂、莫拉约、皮削利和贺吉。这4个品种,进入盛果期后单株平均产果量达50kg以上,最高单株产量达到81kg。另外,选育出了中泽6号、中泽8号、华欧5号、华欧9号等9个实生选育的结实表现较好的品种。全省已有数家实力雄厚的橄榄油加工企业,如天源油橄榄有限公司、华欧油橄榄开发有限公司、中泽新技术开发公司,并成功注册了

    “绿升”、“华欧”等橄榄油驰名商标。

    云南省油橄榄的主要栽植区域为金沙江干热河谷凉冬地区,主要有楚雄州永仁县、丽江市玉龙县和永胜县、迪庆州德钦县和香格里拉县等5个县,目前全省新造油橄榄林面积有1.7万亩,(其中:楚雄州0.2万亩,丽江市0.5,迪庆州1万亩)。油橄榄种植总面积2.5万亩,鲜果产量30吨。新发展的油橄榄基本为2004年后种植的,目前部分植株已进入生产期。

    在云南引种的油橄榄品种中,表现较好的品种有佛奥、皮削利、软阿斯、城固32、鄂植8号、九峰6号、配多灵这几个,其生长良好,抗病虫害,能正常开花结果,丰产。目前,云南省内还没有专门的油橄榄加工企业。据调查,目前昆明市和迪庆州德钦县有几家从事油橄榄加工的小型作坊,油橄榄也仅仅只是其兼营的产品之一,其主要产品为橄榄油和油橄榄罐头。销售主要以本省市场消化为主,产品销售情况良好。

    二、学习收获

    通过这次赴川滇考察学习油橄榄,我们深入油橄榄基地的田间地头、加工车间,了解各地油橄榄发展的概况、学习力油橄榄产业发展的办法举措,使我们受益匪浅,很有收获。

    1、创新机制体制,促进油橄榄基地建设。云南省永仁县是云南油橄榄生长的最佳适生区,但人少地广。为了做大油橄榄产业,充分发挥产业优势,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当地政府解放思想,紧密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土地流转政策,提出了“五动”措施,即产业带动、干部带动、乡村发动、群众行动、企业示范带动。允许、鼓励干部买卖荒山荒坡,依靠自己的技术种植、发展油橄榄。政府利用土地整理项目,改造好土地,配套好基础设施,解决好路、水、电,制定优惠的政策,通过招商引资,使企业落地投资建设油橄榄基地,并进行橄榄油的生产加工。适生区乡(镇)政府加大宣传力度,正确引导群众结合当地气候、土地等有利条件改变种植模式,提供技术和种苗,大力发展油橄榄。通过干部、企业对油橄榄园的建设,对群众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同时搞好群众的技术培训工作,使他们树立发展信心,带动他们发展油橄榄,形成全县上下互动,“点线面”结合发展油橄榄的良好局面。

    2、搞好良种壮苗繁育工作,奠定产业发展的基础。两省在油橄榄产业发展中,一直把解决品种混杂和盲目用种问题作为科学发展油橄榄的首要任务。一是加强种苗生产和供应的监管,控制盲目用种用苗。四川严格实行种苗“一签两证”(种苗标签、质量检验证、检疫证)制度,控制了生产用苗的盲目外购,加强种苗质量监管,从源头上保证了油橄榄的质量。二是加快繁殖基地建设,提供良种壮苗。四川省财政拨出专项资金,分别在广元、达州、凉山各建一个育苗良种繁育基地,并于2007年建成投产。云南省永仁县今年通过招商引资,建立了1个占地100亩的现代化油橄榄苗木繁育基地。在苗木培育上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由几年前从武都引进混合苗、裸根苗已经转变到以公司和科研单位为依托,建立标准化、集约化大苗圃,实行统育统供,再不提倡千家万户育苗走数量化扩张的道路,而是严格执行育苗技术规程,采取苗期修剪、立支柱绑扶干、利用尖叶木樨榄嫁接育苗等措施,培育良种苗、嫁接苗、大规格容器苗,使培育的油橄榄苗木达到国际标准。三是四川的华欧公司、中泽公司在国家、省和地方各级科研技术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运用先进的育种技术,做了大量艰辛的、极为宝贵的试验工作,选育了华欧9号、中泽6号等速生、早实、抗性强的品种,并申报了国家级林木良种,真正拥有了自己的当家品种。

    3、注重人才的培养,技术的培训,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活力。两省都注重人才的培养,近几年来,培养了油橄榄硕士、博士数名,培养了自己的领军人才,如四川的韩华柏、云南的宁德鲁、陆斌,都是国内的大专家。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学习,国外油橄榄先进的管理与栽培技术。两省林业部门邀请了以色列、西班牙、希腊等国油橄榄专家进行理论培训和现场技术指导;组织省、市专家、企业技术骨干赴西班牙、以色列考察学习油橄榄栽培、加工和管理技术。在加强对生产者和管理者进行科技培训的基础上,出台优惠政策诚招人才。省市联合采取一系列技术培训和指导措施,支撑油橄榄产业的健康发展。两省组织省、市专家编制、录制影片、电视播放带、DVD光盘等现代传媒设施,在电视上反复播放,种植户不出家门就能得到培训,并举办油橄榄专题理论现场培训班,面对面,手把手地传授油橄榄管理和栽培技术。

    4、产学研结合推动产业发展。油橄榄科研部门建立和完善各类专业性和科技服务标准体系,加强与省内高等院校、公司的科技联姻与协作,形成产学研一体发展模式,使得油橄榄产业快速、健康地发展。四川省林业厅组织省林科院、广元市油橄榄研究所、四川农大等科研、教学单位制定油橄榄种植和加工的技术标准,力求把油橄榄产业发展建立在标准化基础上。开江的天源公司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合作,投资建厂,利用橄榄叶研发提取“精华素”、“苦苷”,并配套开发了7个系列产品,目前正转入工业化试生产阶段,大大延伸了油橄榄产业链。

    三、对我们的启示

    1、两省竞相发展的态势,使我们感到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压力和紧迫感。

    云南、四川两省是我国油橄榄主产省之一,是我国油橄榄引种栽培发展的先驱,1964年3月3日周恩来总理在云南海口林场栽下第一株油橄榄苗,自此拉来开了中国油橄榄发展的序幕,40年来,几经起伏,现在两省在总结过去油橄榄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重新又把油橄榄作为木本粮油的重要组成,确立了重要地位,出台了发展规划,云南规划100万亩、四川80万亩。建立了示范基地,成立了研发中心,培养了领军人才,引进了战略投资商,为油橄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两省创新机制体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为油橄榄产业的发展创造宽松、良好的环境,多渠道筹集资金,抢抓机遇,充分利用林业发展项目,争取财政扶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招商引资;充分利用各种贷款;制定优惠政策,广纳社会资金。并紧密结合林权制度改革,在土地流转、征用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以吸引社会各界的资金投入,扶持培育实力雄厚、辐射面广的油橄榄产业龙头企业,使龙头企业得以快速发展壮大,从而加快油橄榄基地的建设,促使油橄榄产业实现产业化经营及“贸、工、林一体化”发展。这种做法使我们感到进一步推进陇南油橄榄产业发展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机制体制,紧密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土地流转是促进产业发展的动力。

    3、两省建立油橄榄科技支撑创新体系的超前做法,使我们在进一步加快油橄榄产业发展,促进产业提质增效上要有更大作为。

    (1)开展实验研究,选育了结实早、抗性强、表现好的自己品种,四川中泽公司选育的中泽1-6号品种;华欧公司选育的华欧1-9号品种,

    (2)拥有自主科研成果。云南、四川油橄榄公司或基层油橄榄科技服务机构都与本省农业大学建立了产学研联合体,共同出成果、育人才。

    (3)培养了自己的领军人才。现阶段国内知名的年轻油橄榄专家人才都集中在两省,特别是四川做的更好,培养了韩华柏等油橄榄博士、硕士,还正在希腊培养了两名油橄榄博士。云南林业推广站陆斌、云南林科院宁德鲁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大专家。

    (4)建立了联合科研基地。四川省林业病虫害防治站把有害生物防治实验室建立在华欧油橄榄公司,促进了院企合作,形成了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联合体,优化了资源配置。油橄榄公司成为大学名符其实的实训基地,大学也实实在在地为企业服务。

    (5)定期互访交流培训。四川依靠华欧等油橄榄公司与原产地油橄榄专家形成了定期互访交流培训机制。各企业主要生产技术人员都到过原产地培训,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

    4、政府支持是油橄榄产业加快发展的先决条件。油橄榄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产业链长,前期投入较大,油橄榄产业从全国来看处在恢复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级政府部门要在整体规划布局、政策信息引导、协调利益关系、规范市场竞争、维护经济秩序等方面充分发挥支持、引导、服务和调控等职能,为油橄榄产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应增加政府资金的投入,资金安排要按照适当集中、扶优扶强、扶成长性项目的原则,主要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贷款贴息和新技术的开发,用于各类原料基地建设的必要补助。这一轮发展如果得不到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仅靠农民自身发展,产业高投入农民无法完成,势必影响产业持续快速高效发展。

    5、找准了突破点,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强大带动力。广元市政府投资一亿元打造油橄榄生态游乐园,具有非常好的示范、推动、展示作用。绵阳华欧油橄榄示范园,成为全市培训、科研、交流、实训基地。云南海口林场建成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云南永仁油橄榄园区建设成为全市对外招商的名片。这些好的做法彰显了两省各级政府发展油橄榄产业决心。

    四、几点建议

    1、建议市委市政府制定陇南市进一步加快油橄榄产业发展意见。创新机制体制,找准关键环节、完善政策措施,增加经费投入,形成加快发展的强大政策。抓紧抓牢省政府支持陇南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意见出台和秦巴山区扶贫攻坚、生态示范市建设、“两江一水”生态治理、欧元贷款项目实施的政策机遇,整合项目建设资金,形成强劲的投资态势,筹集建设资金。对群众栽植和大户发展的油橄榄基地,经主管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后,实行以奖代补的鼓励政策,补助形式以农药、化肥、种苗等物资形式兑现。种苗政府提供,补助复合肥或油橄榄专用肥50公斤,广谱性农药或预防性农药根据需求量补助。并优先纳入退耕还林、生态示范市、两江一水生态治理等重大项目扶持,对发展大户优先解决上水,安排加工项目,提供金融服务,落实技术指导。

    2、建议加快油橄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事求是的说,陇南发展油橄榄产业由于受气候、土壤、地形地貌、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要把陇南油橄榄产业做到全国最大不可能,也不现实。陇南油橄榄产业做到全国最强最有利的条件就是我们拥有30万亩基地,也一批多年从事油橄榄科研、推广技术人才队伍。但我们没有成果,不能不说是我们的失误。现在努力跟上,为时不晚。以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油橄榄研究所为依托,加快建立甘肃油橄榄科技创新体系。

    (1)加快领军人才培养。在原产地培养2-3名油橄榄博士,培养油橄榄领军人才,我们引进落后,不采取切实措施,油橄榄在甘肃的发展就可能失去在全国的地位。

    (2)及时开展适生品种选育。我们有30万亩的基地,有如此众多的种质材料,我们具有得天独厚、外省市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我们完全能走在全国前面。市经济林研究院油橄榄研究所要加大高抗性油橄榄新品种引进和繁育工作力度,力争在较短的时间选育出适宜陇南半山地区、寒冷气候地带大面积发展的陇南油橄榄品种,为我市油橄榄产业挖潜扩能做好品种储备。

    (3)建成全国有影响的四个中心,抢占制高点。加大力度重点建设油橄榄种质资源中心、油橄榄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国内油橄榄人才培训中心和全国油橄榄产品集散中心,扶持科技支撑能力建设。一是积极争取立项建设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综合实验大楼,配齐实验室及实验仪器设备,近期经济林研究院要集中财力、物力、技术力量,加快油橄榄质量控制检测实验室的建设,力争明年榨季开始为产区群众和油橄榄企业服务;二是选派中青年科技人员赴地中海国家的油橄榄科研机构、加工企业、种植园进行一个生产周期的长期技术培训,培养一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适用型人才,在全国占领技术制高点。三是用国际先进技术和工艺装备陇南的油橄榄产业,引进先进的育苗设施和“二相法“橄榄油加工设备,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推陈出新,改进产品外观包装,精心培育陇南油橄榄品牌,创造条件申报甘肃名牌产品和中国名牌产品。四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支撑油橄榄产业。通过与国家科技部门、国内外相关大学、科研院所加强同甘肃省陇南市的科技合作,共同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形成产学研联合体,合作开展区域试验,继续探索寻找远景发展区域;开展品种选引研究,选育和引进耐旱、耐寒、含油率高、采收期长的新品种;开展集约栽培、无公害栽培和有机栽培技术试验研究与推广。五是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加强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栽培管理水平。六是继续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经常开展引智活动,引进借鉴、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管理经验,为陇南油橄榄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3、及时开展“一城两带三园四中心十基地”建设。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要把油橄榄做到全国最强”的奋斗目标,在更高的层次上科学定位,在更大的空间加快发展,着力打造“一城两带三园四中心十基地”,点、线、面合理布局,田、林、路综合治理,在现有30万亩的基础上,每年发展4万亩,5年共新发展20万亩,到2017年底总面积达到50万亩,到2020年产鲜果1亿公斤,年加工初榨油1500万公斤,产值30亿元;通过引进抗寒品种,扩大种植区域,力争总面积达到100万亩,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努力把甘肃省陇南市建设成为全国油橄榄生产基地。

    (1)以武都为核心打造“中国油橄榄城”。

    一是以武都区南、北两山及万象洞景区为载体,按照山、水、园、林、路、景综合配套的原则,修订和完善武都城市建设规划和绿化方案,从建筑风格、装饰风貌、景观造型、景点设置、绿化树种配置等方面入手,建设现代油橄榄栽培展示观光园,把休闲、娱乐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在东江新区“5.12主题公园”以西、东江水沟以东把原绿化用地改建成油橄榄主题公园,初步计划至西向东分别建设地中海油橄榄风情园、世界油橄榄品种展示园、现代油橄榄栽培示范园和陇南市油橄榄博物馆为主体的“三园一馆”景观结构。把油橄榄主题公园建设成为油橄榄文化传播园、产业成就宣传园、先进科技展示园、科研项目实施园、技术培训示范园和合作交流友谊园。三是对白龙江流域10万亩油橄榄低产园加强综合管理、品种改良。把武都建成中国油橄榄良种繁育中心、栽培技术培训交流中心、橄榄油加工包装中心、新产品研发中心、橄榄油贸易和物流配送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发布中心。把“中国油橄榄城”做成全国最亮的一张名片。

    (2)建设白龙江、白水江河谷两条“液体黄金”带。一条是沿白龙江河谷从宕昌县两河口镇至文县尖山乡,全长120公里,总面积18万亩,涉及宕昌、武都、文县3县12个乡镇。另一条是沿白水江河谷从文县石鸡坝乡至中庙乡,全长113公里,总面积16万亩,涉及文县10个乡镇。主要任务是:①以省道212线为主线,在其两侧1500米海拔以下建设油橄榄林带,点、线、面结合,实现适生区全覆盖。②在已栽植的区域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实施以高接换优为主的科技措施,大幅度提高产量和效益。③通过启动“引白(龙江)上水工程”,整体解决这一区域的人饮及产业、生态用水问题。一期工程在宕昌县两河口谢村(海拔1316米)附近建设取水口,分别延白龙江北岸和南岸海拔1300米—1200米等高线,根据地形和地质结构不同,因地制宜地采取输水管道、隧道、渡槽、明渠等方式,引水至文县尖山乡河口村,估计南线长95公里,北线长110公里,南北引水线总长约205公里,并配套节水灌溉工程。二期工程以此为总干渠,再向1300米以上区域配套提灌工程,灌溉面积进一步扩大。重点补助扶持油橄榄园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示范项目;④解决上园农机道路,对目前面积大于100亩的182处橄榄园配套农机路182公里,解决果实运输、肥料拉运和机耕道路。通过造林、良种、上水、修路,加强基础设施综合配套,形成产业长廊。

    (3)重点建设良种繁育园、丰产示范园和中国油橄榄产业园。①良种繁育圃建设:一是由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油橄榄研究所负责建设亚洲最大、收集种质资源最多的“中国油橄榄种质资源基因库”,引进国外新品种50个,收集国内品种50个,选育市内优良无性系30个,入库基因材料达到130个以上;二是开展品种选育工作,选择中国本土适宜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抗性、高含油率的油橄榄品种;三是在武都建设规模为300亩的油橄榄标准化苗圃,年产良种容器苗100万株。②丰产示范园建设:一是新建丰产园,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规划建设10个万亩油橄榄丰产示范园,总面积达到10万亩,其中武都5万亩、宕昌1万亩、文县4万亩;二是将低产园改造成丰产园,对立地条件较好,但由于品种不良、管理不善造成的低产园,通过改良品种,加强土、肥、水综合管理,将10万亩低产园改造成高产园,其中武都8.5万亩、宕昌0.5万亩、文县1万亩。③以武都工业园区为依托,加快建设“中国油橄榄产业园”。一是把分散的加工企业集中到产业园区,变分散为集中,变弱小为强大,实现资源的布局调整和共享配置;二是资源整合。对现有9家加工企业进行战略重组,资源整合,形成陇南油橄榄产业战略联盟,改造扩容,在稳步提升初榨橄榄油的生产能力,力争两年内突破1000吨大关;二是强化新产品研发。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节能减排型、精细加工型、循环经济型的道路,延长产业链条,扩大制药中间体、保健胶囊、化妆品、洗涤用品、保健茶、营养酒等6个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能力,在产品深加工更广的领域实现突破;三是打造品牌。统一注册陇南橄榄油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宣传,加入超市连锁经营物流链,注重建立网购和加盟代理等新型销售模式,提高市场占有率和产业的整体效益。四是在武都统一建设经营陇南橄榄油及其产品展销交易大厅。五是扶持建设特级初榨橄榄油低温储藏库、充氮灌装车间和中国橄榄油检测中心,实现统一冷链仓储,进一步提高“中国自产橄榄”品质。④适度发展餐用橄榄生产加工体系,进一步拓展油橄榄发展空间,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和生活习俗。引进餐用橄榄新品种5个,建设示范基地1000亩,改造油橄榄加工企业2

    家,新建餐用橄榄加工生产线2条,实现餐用橄榄生产加工突破。

    (4)建成全国有影响的四个中心,抢占制高点。加大力度重点建设油橄榄种质资源中心、油橄榄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国内油橄榄人才培训中心和全国油橄榄产品集散中心,扶持科技支撑能力建设。一是积极争取立项建设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综合实验大楼,配齐实验室及实验仪器设备,近期经济林研究院要集中财力、物力、技术力量,加快油橄榄质量控制检测实验室的建设,力争明年榨季开始为产区群众和油橄榄企业服务;二是选派中青年科技人员赴地中海国家的油橄榄科研机构、加工企业、种植园进行一个生产周期的长期技术培训,培养一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适用型人才,在全国占领技术制高点。三是用国际先进技术和工艺装备陇南的油橄榄产业,引进先进的育苗设施和“二相法“橄榄油加工设备,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推陈出新,改进产品外观包装,精心培育陇南油橄榄品牌,创造条件申报甘肃名牌产品和中国名牌产品。四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支撑油橄榄产业。通过与国家科技部门、国内外相关大学、科研院所加强同甘肃省陇南市的科技合作,共同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形成产学研联合体,合作开展区域试验,继续探索寻找远景发展区域;开展品种选引研究,选育和引进耐旱、耐寒、含油率高、采收期长的新品种;开展集约栽培、无公害栽培和有机栽培技术试验研究与推广。五是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加强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栽培管理水平。六是继续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经常开展引智活动,引进借鉴、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管理经验,为陇南油橄榄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5)以“十河流域”为重点建设20万亩生态——经济型油橄榄种植基地。以白龙江、白水江两条干流的八大流域为重点,把生态环境建设与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结合起来,建设武都区境内的拱坝河、苟坝河、姚寨河、福津河、北峪河和文县境内的洋汤河、中寨河、丹堡河、范坝河、团鱼河“十大流域”生态——经济型油橄榄基地。涉及18个乡镇280个行政村,该区域人口20万人,其中武都区8个乡镇120个行政村,12万人口,文县10个乡镇160个行政村,8万人口。主要任务:一是与秦巴山地特困片带整体扶贫开发结合,扶持适生区5万贫困户每户种植5亩油橄榄3年后户均油橄榄鲜果收入达到1500元,通过发展油橄榄产业脱贫;二是与生态文明示范市建设结合,优先扶持文县建设20万亩油橄榄丰产优质基地,每年发展4万亩,5年共新发展20万亩,再造一个“中国油橄榄之乡”。三是与“两江一水”综合治理结合,把油橄榄列入小流域水土保持和土地复垦、生态植被恢复的首选树种,每个小流域建设1万亩油橄榄水保生态叶用林。通过多项措施综合发展,到2017年底总面积达到50万亩,到2020年产鲜果1亿公斤,年加工初榨油1500万公斤,产值30亿元。

    4、加强技术指导,普及培训油橄榄。全市要掀起技术培训的热潮,市县区油橄榄技术服务机构按年度建设任务对规划建设的乡镇村社,争取每户培训1名油橄榄技术明白人,每村建设10户油橄榄科技示范户,筹建起乡镇油橄榄协会,发挥协会会员在油橄榄城建设中的纽带和桥梁作用。采取群众乐意接受的形式,把油橄榄作业年历、油橄榄技术手册等科普资料印发到户。经常性地举办骨干师资培训班,为三县区培训骨干力量,扩大培训覆盖面。

    5、设立高规格的领导机构。由市长牵头主抓。市上成立油橄榄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市长孙雪涛任组长,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李东新、副市长曹成章任副组长,武都、文县、宕昌3县县长、市林业、水保、水利局局长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林业局,市林业局副局长、市经济林研究院院长梁彦朝任办公室主任,市经济林研究院副院长油橄榄研究所所长邓煜、副所长张正武任办公室负责,负责日常工作。三县区和相关建设乡镇都要成立工作机构,抽调专人专抓油橄榄产业发展工作。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