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某经济开发区给水厂初步设计-给水工程课程设计

    时间:2021-02-04 15:12:12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经济开发区 水厂 给水

     第 1 章 设计任务书...................................................................................................... 2 1.1 城市概述......................................................................................................... 4 1.2 工程设计......................................................................................................... 7 第 3 章 设计水量.......................................................................................................... 8 2.1 用水量计算...................................................................................................... 8 2.2

     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曲线............................................................................. 10 2.3

     水塔和清水池............................................................................................. 10 第 4 章

     水厂工艺设计与计算.................................................................................. 12 3.1

     给水处理厂规模及流程............................................................................. 12 3.2

     药剂选择及投加方式................................................................................. 12 3.3

     水处理构筑物的选择................................................................................. 14 3.4

     机械搅拌澄清池设计计算......................................................................... 15 3.5

     V 型滤池工艺设计与计算.......................................................................... 27 3.6

     清水池工艺设计与计算............................................................................. 40 3.7 加药间和加氯间工艺设计与计算............................................................... 42 3.8

     水厂布置..................................................................................................... 43 第 5 章 工程概预算.................................................................................................... 45 4.2 清水池造价................................................................................................... 45 4.3 建筑直接费.................................................................................................... 45 4.4 建筑间接费.................................................................................................... 45 4.5 建筑工程总造价............................................................................................ 45 4.6

     常年运转费................................................................................................. 46 第 6 章

     个人设计总结.............................................................................................. 47 第 7 章 参考资料........................................................................................................ 48

     第1 1章 章 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题目

      某经济开发区给水厂初步设计

     二、课程设计内容

     1.给水厂设计的用水量与总用水量计算,或由教师给定的水量作设计水量。

      2.根据取水河床断面水位,设计吸水井和一级泵房。

      3.根据所给水质情况,进行工艺比选,确定处理工艺流程。

     4.根据混凝实验结果选用混凝剂并决定其投量(也可参考设计手册比照相似情况选用),设计计算溶药池、溶液池的溶积、设计投药系统及药库并进行相应的平面布置。

      5.设计计算混合池(混合器)、絮凝池、沉淀池(或澄清池),并在设计说明书中绘出它们的工艺流程图(单线图)。并绘出其中一个单体构筑物工艺图(3号工程图,根据设计时间需要,如果设计时间不够,可以不画)。

      6.设计计算滤池(包括根据筛分资料,将滤料改组成所需 d 10 =0.50mm, K 80 =1.8 或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的要求),并绘出工艺图(3 号工程图)。

      7.设计计算加氯间、氯库。清水池的容积按最高日用水量 15%计算。

      8.水厂平面图的布置,设计计算各构筑物之间的联接管道(包括水头损失 值)及高程图的设计。

      9.绘出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图(3 号工程图)。

      10.水厂的工程概预算及经营成本分析。

      11.设计说明书与计算书的编制。

     三、用水资料 :

     ①居民生活用水变化曲线 时段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用水百分数% 2 2 1.5 3.5 4 6 6 5 时段 9~10 10~11 11~12 12~13 13~14 14~15 15~16 16~17 用水百分数% 4 4 5 5 4 4 4 5 时段 17~18 18~19 19~20 20~21 21~22 22~23 23~24 24~1

     用水百分数% 6 6 5 5 4 3 3 3

     注:居民生活最高日用水定额为 250L/cap.d。

      ②公共建筑、生产企业等集中用水量 该乡镇经济发展属典型农作物耕种为主,粮棉兼作,水产养殖,农副加工,今年又新建了工业园区以纺织业为主。畜牧用水按生活用水 10%计算,工业园区各工企业及公共建筑按生活用水量 30%计算。(另单独增加工业企业用水量 1 万 m 3 /d)。

      ③配水管网漏损及未预见水量按 15%计;

      ④给水普及率按 100%计算;

      注:水厂设计水量应按城市最高日用水量加上水厂的自用水量计算,自用水量按最高日用水 量的 5%算。

      四、河床断面图(见下图)

     9.450m

     6.950m

     -7.950m

      -15.550m

      五、进度安排 1.污水厂的设计步骤,设计要求,设计原则。

      0.5 天 2.污水厂的工艺流程和处理构筑物选择及计算。

     7 天 3.污水厂污水厂平面布置以及高程计算。

      2.5 天 4.绘图。

     4 天 六、基本要求 1.设计深度为初步设计。

     2.图中文字一律用仿宋体书写;图例的表示方法应符合一般规定和制图标 准;图纸应注明图标栏及图名;图纸应清洁美观,主次分明,线条粗细有别;图幅宜采用 3 号图,必要时可选用 2 号图。

     3.说明书、计算书内容简要,论证充分、文字通顺、字迹端正。

     七、设计步骤 1.明确设计任务及基础资料,复习有关知识及设计计算方法。

     2.在平面图上布置构筑物及管道,进行工艺计算。

     3.设计图纸绘制。

     第 第 2 章

     概述 1.1 城市概述

     1.1.1 概述 该开发区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紧邻长江最大支流-汉江,

      两

     条省级公路干线贯穿境内,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我省乡镇发展较快

     的乡镇之一,自新农村建设以来,全镇工农业生产、乡镇建设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根据上级市总体规划,近期规划该镇人口 3 万人,远期人口 6 万人,规划建筑为3 层混合式,室内均有给排水卫生设备和淋浴设备。由于该地区紧邻汉江且地下水丰富,规划水源为汉江。

     1.1.2

     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东经 113°57′

     北纬 30°52′ 2)地形地貌

     开发区地形较平坦,设计地面标高为 9.45m。

     3)气象资料

      气温:

      历年最高气温

     41℃

     历年最低气温

     -7℃

      常年平均气温

     16℃

      气候: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侯温和,四季分明

      降雨量:

     多年平均 1200 毫米,最高 1600 毫米,最低 100 毫米,集中在 6-8 月

      冬季冰冻期:

     最冷月平均气温为 3.1-3.6℃,冰冻期短,土壤冰冻深度:0.1 米 4)土壤地质资料

      土壤承载力

      2.4 kg/cm2

     浅层地下水离地面 1-4 米 1.1.3

     水源状况:

     1)河流概述:汉江流经庙头全镇,流长 17.8 千米,河槽平均宽度 400m,水深最深 18m,水源水量丰富,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源水质标准,因河道航运繁忙,取水构筑物不得影响航运。

     2)河流特征:

      表

     1 1

     水位 水面标高 m 流量 m3/s 流速 m/s 设计频率 % 保证率 % 最高水位 6.950 8500 2.63 2

     常水位 -7.950 3000 1.8

      最低水位 -15.550 198 0.08

     95

     3)河床断面图(见下图)

     9.450m

     6.950m

     -7.950m

      -15.550m

      4)水质资料

     表

     2 2

      编号

     项目

     单位 分 析 结 果 备注 最高

     最低

     月平均 最高 月平均 最低 1 水 温 ℃ 25 14 23 5

     2 臭和味

     少

      许

     3 色

     度

     ﹤5

     4 浑浊度 毫克/升 800 30 400 80

     5 PH

     7.2 7.5 6.8

     6 总硬度 毫克当量/升 280 20 220 150

     7 细菌总数 个/毫升 88

     8 大肠菌群 个/升 ﹤2

     9 COD mg/L 1.4

     饮用水经处理后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

      5)用水资料 :

     ①居民生活用水变化曲线

     表

     3 3 时段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用水百分数% 2 2 1.5 3.5 4 6 6 5 时段 9~10 10~11 11~12 12~13 13~14 14~15 15~16 16~17 用水百分数% 4 4 5 5 4 4 4 5 时段 17~18 18~19 19~20 20~21 21~22 22~23 23~24 24~1 用水百分数% 6 6 5 5 4 3 3 3 注:居民生活最高日用水定额为 250L/cap.d。

     ②公共建筑、生产企业等集中用水量 该乡镇经济发展属典型农作物耕种为主,粮棉兼作,水产养殖,农副加工并举,今年又新建了工业园区以纺织业为主。畜牧用水按生活用水 10%计算,工业园区各工企业及公共建筑按生活用水量 30%计算。(另单独增加工业企业用水量 3 万 m 3 /d)。

     ③配水管网漏损及未预见水量按 15%计; ④给水普及率按 100%计算; 注:水厂设计水量应按城市最高日用水量加上水厂的自用水量计算,自用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 5%算。

     1.1.4

     水处理用材料与药剂资料

     1)

     混凝剂 硫酸铝、三氯化铁(45%)、碱式氯化铝(10%) 2 2)

     )

     混凝剂投加量参考值(也可参考设计手册比照相似情况选用)

     表

     4 4

      其他指标

     合

      格

     3)

     当地所产滤料 石英砂、无烟煤、铁矿石等均有供应。

     4)

     滤料(石英砂)筛分试验 表

     5 5

     筛孔直径 mm

     留在筛上的砂重( (g g) )

     通过该号筛的砂重 (%)

     2.362 0.3 99.7 1.652 12.4 87.3 0.991 31.7 55.6 0.589 38.2 17.4 0.246 16.3 1.1 0.208 0.7 0.4 筛底盘 0.4 / 合计 100.0 1 注: :也可按设计要求提供。

     5)

     用于消毒的药剂 液氯、漂白粉、臭氧、二氧化氯等均有供应,其他材料可按设计要求采购。

     1.1.5

     设计成果 1.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2.设计图纸:废水处理站总平面布置图、高程图、主要构筑物工艺构造图(1~2 个)各一张。

     1.2 工程设计

     1.2.1

     设计内容 原水浊度

     <=100 200 300 400 600 800 1000 混凝剂 硫酸铝 12.5 11.2 29.5 37.6 52.5 67.3 82.5 投加量(mg/L) 三氯化铁 11.0 13.6 20.2 26.4 30.9 36.8 40.9

     碱式氯化铝 10.0 11.8 16.4 21.0 25.8 28.6 31.7

     1.给水厂设计的用水量分析与总用水量计算,或由教师给定的水量作为本设计的设计水量。

     2.根据取水河床断面水位,设计吸水井和一级泵房。

     3.根据所给水质情况,进行工艺比选,确定处理工艺流程。

     4.根据混凝实验结果选用混凝剂并决定其投量(也可参考设计手册比照相似情况选用),设计计算溶药池、溶液池的溶积、设计投药系统及药库并进行相应的平面布置。

     5.设计计算混合池(混合器)、絮凝池、沉淀池(或澄清池),并在设计说明书中绘出它们的工艺流程图(单线图)。并绘出其中一个单体构筑物工艺图(3号工程图,根据设计时间需要,如果设计时间不够,可以不画)。

     6.设计计算滤池(包括根据筛分资料,将滤料改组成所需 d 10 =0.50mm, K 80 =1.8 或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的要求),并绘出工艺图(3 号工程图)。

     7.设计计算加氯间、氯库。清水池的容积按最高日用水量 15%计算。

     8.水厂平面图的布置,设计计算各构筑物之间的联接管道(包括水头损失值)及高程图的设计。

     9.绘出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图(3 号工程图)。

     10.水厂的工程概预算及经营成本分析。

     11. 设计说明书与计算书的编制。

     第 第 3 3 章

     设计水量

     1 2.1 用水量计算

     2.1.1

     最高日用水量:

     城市用水量包括综合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消防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未预见水量、管网漏失水量。

     根据设计地点所处的分区、住房条件、室内给排水设备的完善程度、水资源和气候条件、居民生活习惯等,并且适当考虑远期发展,参照《室外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之规定,取居民生活用水定额为 q=200L/(cap·d)自来水普及率为 100%. 1、居民生活用水量1Q :

      1Q

     =qNf

     ( d m /3)

      式中:q——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查《 给水工程》附表具名生活用水定额,取 200L/cap·d;

     N——设计年限内计划人口数,近期规划 3 万人,远期 6 万

     人;

      f——自来水普及率(100%)。

     近 1Q = 6000 d m /3= L/s

      远 1Q = 12000 d m /3= L/s 2、生产企业(工业)用水2Q :

      近 2Q = 30000 3m /d = L/s

     3、各工业园区及公共建筑用水量3Q

     :

     由设计任务书,按生活用水量 30%计算 近 3Q =1800 d m /3

     4、 畜牧用水:

      据任务书上,畜牧用水按生活用水 10%计算

      近 4Q =600 d m /3 5、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量4Q :

     近 5Q =2%(近 近 近 3 2 1Q Q Q   +近 4Q )=768 d m /3

      6、未预见水量和漏失水量:

     近 6Q =15%(近 近 近 3 2 1Q Q Q   +近 4Q )=5760 d m /3

     所以最高日用水量近 dQ 为:

      近 dQ =(近 1Q +近 2Q +近 3Q +近 4Q +近 5Q +Q 6 近 )

      =44928 d m /3=0.52m 3 /s

      远 dQ =(远 1Q +远 2Q +远 3Q +远 4Q +远 5Q )

     = 50928 d m /3 二、最高时用水量:

     近 hQ =近 hK近 dQ /24=2093.808 d m /3

      远 hQ =远 hK远 dQ /24= d m /3 2.2

     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曲线

      根据任务书中所给的居民生活用水变化曲线,绘制用水量变化曲线,可以比较明显的看到整个城市的用水变化情况。

     时变化系数hK = ThQQ

      hQ ——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

     TQ ——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 经计算得近 hK =1.439

      2.3

     水塔和清水池

     2.3.1

     方案比较(管网中是否设置水塔):

      水塔的作用在于调节二级泵站供水量和用水量之间的不平衡;保证用水水压等。大中城市用水量比较均匀,通常二级泵站变频泵调节管网用水量,多数可不用专门设置水塔。

      至于本设计中是否设置水塔见表 2-3

     表 2-3 方案比较 方案 优点 缺点 管网中设置水塔 方案一

     能够较好的调节二泵供水量和用水量之间的不平衡、保证供水水压

      增加管网工程造价和运行费用,易造成管网中水二次污染 管网中不设水塔 方案二

     通过二级泵站变频工作来调节供水水量,避免二次污染

      管理要求高

      经过以上比较,并且结合小时变化系数hK =1.23 知城市用水量比较均匀,据城市地理位置,近远期结合,确定采用方案二,即管网中不设水塔。既节省工程造价,又减少了维修费用,并且大大减小管网中水二次污染几率,用水安全、稳定、可靠性得到大大提高。

     2.3.2

     近期清水池调节容积

      1W =4.9%dQ

     2.3.3 近期清水池容积计算 清水池容积 W=1W +2W +3W +4W

     式中1W —— 调节容积(3m ),由清水池容积计算表知1W =4.9%dQ

     2W ——消防贮水量(3m ),按两小时火灾延续时间计算,据《室外给排水消防规范》城镇居住区室外的消防用水量标准:“城市人口 N≦20 万——同一时间内灭火次数为 2 次——一次灭火用水量 45L/s”知 2W =2×25×2×3600=3603m

     3W ——水厂冲洗滤池和沉淀池排泥等生产用水(3m ),3W =(5%~10%)dQ ,取 5%. 4W ——安全贮水量,根据设计手册,为避免清水池抽空,

     威

     胁供水安全,清水池可以保留一定水深的容量作为安全储量,体积估计为 8003m .

     所以清水池容积

      W=4.9%dQ +360+5%dQ +800==5607.0723m

      考虑到检修时放空而不中断供水,清水池为两座,则每座清水池容积为 W = W/2 =28043m

     2.3.4 清水池容积确定 B×L ×H= 25×30×(4.0+0.5)(0.5m 为超高)

     第 第 4 4 章

     水厂工艺设计与计算

     3 3 .1

     给水处理厂规模及流程

     3.1.1

     给水处理厂的设计规模

      给水处理厂的设计规模按近期最高日设计流量计算,为(1+5%)44928=47174.43m /s=0.546m 3 /s(其中 5%为水厂自用水量)

     3.1.2 处理厂工艺流程的选择 给水处理厂工艺流程的确定,应根据水源水质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及《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水厂所在地区的气候情况、设计水量、设计规模等因素,通过调查研究,参考相似水厂的设计运行经验,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1、地表水常用处理工艺:

      (1)原水——混合——絮凝沉淀或澄清——过滤——消毒——用户

      (2)原水——混合——过滤——消毒——用户

      适用于原水浊度低(一般在 50 度以下,短时间内一般不超过 100 度),且水源未受污染的情况。此种情况下,滤料应采用双层或多层,并且考虑适当采用高分子混凝剂。

      (3)原水——预沉池或沉砂池——混合——絮凝沉淀或澄清——过滤——消毒——用户

      当原水浊度较高、含砂量较大时,宜采用此种方法,用以减少混凝剂用量而增设预沉池或沉砂池。

      (4)原水——生物氧化——混合——絮凝沉淀或澄清——过滤——消毒——用户

      适用于微污染水源,采用生物氧化预处理工艺,以去除水中有机物及氨氮。

     3.2

     药剂选择及投加方式

     3.2.1 混凝剂

     1、混凝剂的选择:

     应用于水处理的混凝剂应符合以下要求:混凝效果好;对人体健康无害;使用方便;货源充足,价格低廉。

      据设计资料中提供的混凝剂:硫酸铝、三氯化铁(45%)、碱式氯化铝(10%),以及表 3-2-1 常用混凝剂性质比较,选择碱式氯化铝(   mn n ClOH Al 6 2) ( )(10%)作为水处理用混凝剂,另外碱式氯化铝本身无害,据全国各地使用情况,净化后的生活用水一般符合国家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所以选择碱式氯化铝作为水处理

     混凝剂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2

     混凝剂投加量的确定 据原水浑浊度最高值 800 mg/L 及混凝剂投加量参考值(表 3-2-2)确定设计投加量为 28.6 mg/L

      表 表 3-2-2 混凝剂投加量参考值

     3 混凝剂的投加方式

      混凝剂的投加设备包括计量设备、药液提升设备、投药箱、必要的水封箱以及注入设备等,投药设备由投加方式确定。

     (1)计量设备:主要有转子流量泵、电磁流量泵、苗嘴、计量泵等,其中苗嘴适用于人工控制,其他既可人工,也可自控。

     (2)投加方式:主要有泵前投加、高位溶液池重力投加、水射器投加、计量泵投加等方式。

      本设计选用计量泵投加:计量准确,可以实现自控。

      3.2.2

     消毒剂 1、 消毒剂的选择

      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本设计选择液氯为消毒剂:其在国内外应用最广,除消毒外,还起氧化作用;加氯操作简单,价格低,且在管网中有持续消毒杀菌作用。

      2.

     加氯装置——加氯机

     加氯机用以保证消毒安全和计量准确。加氯机台数按最大加氯量选用,至少安装 2 台,备用台数不少于一台。

     在氯瓶与加氯机之间宜有中间氯瓶,以沉淀氯气中的杂质,万一加氯机发生事故时,中间氯瓶还可以防止水流入氯瓶。

     原水浊度

     <=100 200 300 400 600 800 1000 混凝剂 硫酸铝 12.5 11.2 29.5 37.6 52.5 67.3 82.5 投加量(mg/L) 三氯化铁 11.0 13.6 20.2 26.4 30.9 36.8 40.9

     碱式氯化铝 10.0 11.8 16.4 21.0 25.8 28.6 31.7

     3.3

     水处理构筑物的选择

     3.3.1

     混合设施

      混合设施应根据混凝剂的品种进行设计,使药剂与水进行恰当、急剧充分的混合。一般混合时间 10~30s,混合方式基本分为两大类:水力混合和机械混合。水力混合简单,但不能适应流量的变化;机械混合可进行调节,能适应各种流量的变化。具体采用何种混合方式,应根据水厂工艺布置、水质、水量、投加药剂品种及维修条件等因素确定。

     表 表 3 3- -3 3- - 1 常用混合方式的主要特点及使用

     本设计的混合设施采用“管式静态混合器”,管式静态混合器有其独特的优点,构造简单、安装方便、维修费用低。又由于水厂运行稳定,并不存在“流量降低,混合效果下降”的情况,所以选用管式静态混合器(图 3-2)。

     管道混合单元体加药水流方向 方

     式 特 点 及 使 用 条 件 管式混合 管道混合 混合简单,无需另建混合设施,混合效果不稳定,流速低时,混合不充分 静态混合器 构造简单,无运动设备,安装方便,混合快速均匀;当流量降低时,混合效果下降 水泵混合 混合效果好,不许增加混合设施,节省动力,但使用腐蚀性药剂时,对水泵有腐蚀作用。适用于取水泵房与水厂间距小于 150m 的情况 机械混合 混合效果好,且不受水量变化影响,适用于各种规格的水厂,但需增加混合设备和维修工作

     图 3-3-1

     管式静态混合器

     管式静态混合器工作原理:

     混合器内安装若干混合单元,每一混合单元有 若干固定叶片按一定角度交叉组成。水流和药剂通过混合器时,将被单元体多次分割,改向并形成涡流,达到混合目的。

     3.3.2

     澄清池

      设计中选择机械搅拌澄清池代替絮凝沉淀设备。

      因为机械澄清池有以下优点:

     1、比水力澄清池更能适应流量变化处理效果较稳定; 2、处理效率高,单位面积产水量大; 3、适用于处理浊度低于 50000 度的水,而原水浊度最大为 800 度,大大减小了水厂面积。

     3.4

     机械搅拌澄清池设计计算

     本设计按照不加斜板进行,考虑以后加斜板,计算过程中对进水、出水。集水等案 2Q 进行校核。机器设置两座,则每座

      Q=2%) 5 1 (近 dQ =244928 05 . 1 d m /3=982.83m /h=0.2733m /s

      其中 5%为水厂自用水量。. 3.4.1

     第二絮凝室

      第二絮凝室流量为

     Q= 5Q = 5×0.273 =1.3653m /s

      设第二絮凝室导流板截面积1A =0.035 ㎡,流速1u =0.04m/s(给水工程 P311)

      则第二絮凝室截面积 1 =Q/1u =04 . 0365 . 1=34.125 ㎡

      第二絮凝室内径:

     1D = ) ( 41 1A  =6.595m,取 6.60m

      絮凝室壁厚:

      1 =0.25m 则第二絮凝室外径为

      1D =1D +21 =6.60+0.50=7.10m

     停留时间1t 取 60s(给排水设计手册 P549),则第二絮凝室高度为:

     1H =Q1t /1 =260 . 6460 365 . 1 =2.394m,取 2.40m. 53.4.2

     导流室

     导流室内导流板截面积取为:2A =1A =0.035 ㎡

     导流室面积:2 =1 =34.125 ㎡ 则导流室内径为

      2D =  ) 4 ( 42 22"1A D  = ) 035 . 0 125 . 34 4 095 . 7 ( 42 =9.55m

     导流室壁厚2 =0.1m,则导流室外径为

      2D =2D +22 =9.75m

     第二絮凝室出水窗高度

      2H =21 2D D=21 . 7 55 . 9 =1.225m,取 1.23m

     导流室出口流速6u =0.04m/s 则导流室出口面积为

     3A =Q/6u =1.365/0.04=34.125 ㎡

     出口断面宽为3H =) (22 13D DA=) 1 . 7 55 . 9 (125 . 34 2=1.305m,取 1.3m

      出口垂直高度3H =32H =1.414  1.30=1.80m

      3.4.3

     分离室

      取分离室流速2u =0.001m/s(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三册 P549),则分离室面积为:

      3 =Q/2u =001 . 0273 . 0=273 ㎡

      澄清池总面积为:

       =3 +224D=273+4×275 . 9 =347.66 ㎡

      澄清池直径为 D= 4=66 . 347 4=21.039m,取 21 米 3.4.4

     池深

     取水停留时间取为 T=1.5h(给水工程 P310),则池子有效容积为 :

      V=QT=982.8×1.5=1474.23m

      考虑增加 4%的结构容积,则池子计算总容积:

     V=(1+4%)V=1533.1683m

     取池子超高0H =0.30m

      池子直壁部分高度4H =1.8m

      池子直壁部分容积为

     1W =424H D=625.83m

     HH 6 H 5 H 4 H 0W 2W 3W 1 图 3-4-1

     池深计算示意图

      2W +3W = V-1W =1533.168-625.8=9073m

     取圆台高度为:5H =3.8m;池子圆台斜边倾角为 45°;则底部直径为

      TD =D-25H =21-2×3.8=13.4m

      澄清池底部采用球壳式结构,取球冠高度6H =1.15m

      圆台容积:

     2W =   2 252 2 2 2 3T TD D D D H 

      =    2 224 . 1324 . 1322122138 . 3  =897.33m

      球冠半径:

     R=626284HH D T =15 . 1 815 . 1 4 4 . 132 2 =20.1m

     球冠容积:

     3W = )3(626HR H    = )315 . 11 . 20 ( 15 . 12   =81.893m

      池子实际有效容积:

     V=1W +2W +3W =625.8+897.3+81.89=16053m

      V=V/1.04=1605/1.04=1543.263m

      实际总停留时间:

     T=1543.26×1.5/1474.2=1.57h

     池子总高度:

     H=6 5 4 0H H H H   

     =0.30+1.80+3.8+1.15=7.05m 3.4.5

     配水三角堰

     进水流量增加 10%的排泥量,槽内流速取3u =0.5m/s(来自给水工程P311),则三角堰直角边长为1B =310 . 1uQ=5 . 0273 . 0 10 . 1 =0.77m,取 B 1

     =0.8m

      三角堰采用孔口出流,孔口流速同3u (给排水手册第三册 P549),则出水孔总面积为

      1.10Q/3u =1.10×0.273×2=0.6006 ㎡

      取孔口直径为 0.10m,每孔面积为 0.007854 ㎡,出水孔总数为 76.47个;为施工方便,采取沿三角堰,每 4°设置一孔,共 90 个。

      孔口实际流速为

      3u =2210 . 09010 . 1Q=2210 . 090273 . 0 10 . 1=0.425m/s 3.4.6

     第一絮凝室

      取第二絮凝室底板厚度3 =0.15m,则第一絮凝室上端直径为

     3D =1D +21B +23 =7.10+2×0.80+2×0.15=9.0m

     第一絮凝室高度为

     7H =4H +5H -1H -3 =1.80+3.80-2.40-0.15=3.05m

     伞形板延长线交点处直径为:

     4D =23D D T +7H =20 . 9 4 . 13 +3.05=14.25m

     取泥渣回流量为Q =4Q,回流速度4u =0.15m/s(给排水手册 P550),回流缝宽度2B =4 44u DQ=15 . 0 25 . 14273 . 0 4=0.163m,取 B 2 为 0.18m。

     设裙板厚度为4 =0.06m(给排水手册 P550),则伞形板下端圆柱直径

     为:

      5D =4D -2( 22B +4 )=13.62m

     按照等腰三角形计算,伞形板下端圆柱体高度为:

     8H =4D -5D =14.25-13.62=0.63m

      伞形板离池体高度为:

     10H =(5D -TD )/2=(13.62-13.4)/2=0.11m

      伞形板锥部高度为:

      9H =7H -8H -10H =3.05-0.58-0.11=2.31m 3.4.7

     容积计算

      第一絮凝室:

     V 1 =       2525 1082525 5 323 92 2 2 2 3 4 2 2 2 2 3T TD D D D HH DD D D D H   

      =     2 2262 . 13262 . 1320 . 920 . 9331 . 2    63 . 0 62 . 1342 

         2 224 . 1324 . 13262 . 13262 . 13311 . 0 

      = 342.86m 3

      第二絮凝室:

      2V = ) )( (4 41 12122 121B H D D H D    

      = ) 8 . 0 394 . 2 ( ) 595 . 6 55 . 9 (4394 . 2 595 . 642 2 2      

      =81.779+59.7274=141.51m 3

     分离室:

      3V =V-(1V +2V )

      =1543.26-(342.86+141.51)

      =1058.89m 3

     实际各室容积之比:

     第二反应室:第一反应室:分离室=2V :1V :3V

      =141.51 :

     342.86 :

     1058.89

     =1:2.423:7.48

      澄清池内各室停留时间:

      第二反应室:T 2 =141.51×90/1474.2=8.64min

     第一反应室:T 1 =8.64×2.423=20.92min

     分离室:

      T 3 = 8.64×7.48=64.63min

      第一反应室和第二反应室停留时间总和为

     T 1 +T 2 =8.64+21=29.56min

      总停留时间为

     94.19min 3.4.8

     进水系统

      取进水流速为6v =1.0m/s

      进水管管径 d=vQ4=0 . 1273 . 0 4=0.59

      设计中取进水管管径为 DN600,则实际进水流速为:

     6v =24dQ=26 . 0273 . 0 4=0.97m/s

      据此设计出水管管径为 600mm 3.4.9

     集水系统

      本池因池径较大,采用辐流式集水槽和环形集水槽集水,设计时,辐射槽、环形槽、总出水槽之间按水面连接考虑。见图 3-4 考虑加斜板的可能,对集水系统除了按设计流量计算外,还以 2Q 进行校核,决定槽断面尺寸。

     h 2h kiL h 112341--辐射集水槽

     2--环形集水槽

     3--淹没出流

     4--自由出流 图 3-4-2

      辐射槽计算示意 1

     辐流式集水槽:

     全池共设 12 根辐流式集水槽,每根集水槽

     q 1 =Q/12=12273 . 0=0.022753m /s

      设辐射槽宽1b =0.25m,槽内水流速度51u =0.4m/s,槽内坡降 iL=0.1m,

      槽内终点水深为:2h =1 511b uq=25 . 0 4 . 002275 . 0=0.2275m

      槽临界水深:

     kh =312121gbq =312225 . 0 81 . 902275 . 0 1=0.0945m

      槽起点水深为:

      1h = iL iL hhh k32) 3 / (22223   = 1 . 032) 3 / 1 . 0 2275 . 0 (2275 . 00945 . 0 223   

     =0.135m

      按 2 1 q 校核,取水槽内流速51u =0.6m/s,则

      2h =25 . 0 6 . 002275 . 0 2=0.30m

      kh =31212) 1 2 (gbq =312225 . 0 81 . 90455 . 0 1=0.15m

      1h = 1 . 032) 3 / 1 . 0 3 . 0 (3 . 015 . 0 223   =0.24m

     设计槽内起点水深 0.25m,终点水深 0.35m,出水孔前水位 0.05m,孔口出流跌落 0.07m,槽超高 0.2m,则

      槽起点断面高:

      0.25+0.07+0.05+0.2=0.57m

      槽终点断面高:

      0.35+0.07+0.05+0.20=0.67m 50 70 h

     图 3-4-3

     槽高计算示意图

     2 环形集水槽:环q =Q/2=0.273×0.5=0.13653m /s

     取52u =0.6m/s,槽宽2b =0.5m,考虑到施工方便,槽底为平底,即 iL=0.

     则

     槽内终点水深为:

     4h =0.1365/(0.60×0.5)=0.455m

     槽内临界水深为:

      kh =31222 gbQ = 31225 . 0 81 . 91365 . 0 1=0.197m

     槽内起点水深为:

     3h = 24432hhh k= 23455 . 0455 . 0197 . 0 2=0.49m

     按 2辐q 校核,设槽内流速52u

     =0.8m/s,则

      4h =0.273/(0.80×0.5)=0.6825m

      kh =31222) " 2 (gbQ =31225 . 0 81 . 9273 . 0 1=0.312m

      3h =24432hhh k=236825 . 06825 . 0312 . 0 2=0.87m

     设计环形槽内水深为 0.90m,环形槽超高 0.30m,则环形槽断面高为:

     0.90+0.07+0.05+0.30=1.32m. 3 总出水槽 设计流量 Q=0.2733m /s 取槽宽 b 3 =0.7m,总出水槽按矩形渠道计算,槽内水流速度53u =0.8m/s 槽内坡降为 0.20m,槽长 6.0m 槽内终点水深为:h 6 =Q/(53u ·b 3 )=0.273/(0.8×0.7)=0.4875m

      n=0.013 A=Q/53u =0.273/0.8=0.3413 ㎡ R=A/ρ=0.3413/(2×0.4875+0.7)=0.2038m y=2.5 n -0.13-0.75 R ( n -0.10)

     (n=0.013)

     =2.5 013 . 0 -0.13-0.75 2038 . 0 ( 013 . 0 -0.10)

     =0.1503

     C=n1R y =0.0131×1503 . 02038 . 0 =60.5662 i=253u /(RC 2 )=0.8 2 /(0.2038×60.56622 )=0.000854

     槽内起点水深:

     h 5 =h 6 -iL+0.000854×6.0=0.4875-0.20+0.000854×6.0=0.2926m

      4

     流量增加 1 倍时校核

     总出水槽内流量为Q=0.273×2=0.5463m /s

     槽宽 b 3 =0.7m,槽内流速取为53u =0.9m/s,则 槽内终点水深为:6h =3 53 buQ=7 . 0 9 . 0546 . 0=0.87m

     A=Q/53u =0.546/0.9=0.607 ㎡ R=A/ρ=0.607/(2×0.87+0.7)=0.2486m y=2.5 n -0.13-0.75 R ( n -0.10)

     (n=0.013)

     =2.5 013 . 0 -0.13-0.75 2486 . 0

     ( 013 . 0 -0.10)

     =0.1498

      C=n1R y =0.0131×1498 . 02486 . 0 =62.4457 i=253 u /(RC 2 )=0.9 2 /(0.2486×62.6132 )=0.0008356

     槽内起点水深:

     5h =6h -iL+0.0008356×6.0=0.87-0.20+0.008356×6.0=0.675m 设计取用槽内起点水深为 0.75m,槽内终点水深为 0.95m,超高 0.3m 按照设计流量计算得:从辐射槽起点到终点的水面坡降为:

     △h=(2 11 . 0 h h   )+(4 3h h  )+(6 52 . 0 h h   )

     =(0.135+0.1-0.2275)+(0.49-0.455)+(0.2926+0.2-0.4875)

     =0.0475m 流量增加 1 倍时的坡降为:

     △h=( 2 11 . 0 h h )+(4 3h h )+( 6 52 . 0 h h )

     =(0.24+0.1-0.30)+(0.87-0.6825)+(0.675+0.2-0.87)

     =0.2325m 5

      集水槽选孔口集水,面积为

     ∑0f =ghq2 =05 . 0 81 . 9 2 62 . 0 12273 . 0  =0.03705 ㎡ 孔眼直径设计为 25mm,则单孔面积0f =0.0004912,则每槽孔眼总数为:

     N 1 =∑0f /0f =0.03705/0.000491=75.47 个 辐射集水槽孔口出流,取孔口前水位高 0.05m,流量系数  =0.62.在辐射集水槽双侧及环形集水槽外侧预埋设 DN=25 塑料管作集水孔,若安装斜板,可将塑料管剔除,集水孔改为 DN=32mm。每侧孔口数目

     N 2 =22df=37.73 个 安装斜板后,流量为 2q,孔口面积增加一倍,每侧孔口数为

     N 3 =2032 . 003705 . 0 2 2 =46.92 个 3.4.10

     排泥及排水的计算 1 .污泥浓缩室:污泥浓缩室的总容积根据经验按池总容积的 1%考虑

     V 4 =1%V =1%×1543.26=15.43263m

      分设 4 斗,则每斗容积 V 斗 = V 4 /4=3.863m

     h 斗

     图 3-4-4

      排泥斗计算示意图

     斗h =R 1 -22128 . 2R  =8.55-2 24 . 1 55 . 8  =0.12m

      污泥斗上底面积:

     上S =2.8×2.03+2.8×斗h ×2/3

      =2.8×2.03+2.8×0.12×2/3=5.91 ㎡

      污泥斗下底面积:

     下S =0.45×0.45=0.2025 ㎡

      污泥斗容积:

      V 斗 =3h(上S +下S +下 上 SS )

     =37 . 1(5.91+0.2025+ 0.2025 5.91 )

     =4.083m

     四斗总容积:

     V 4 =4.08×4=16.323m

     则污泥斗总容积为池容积的1543.2632 . 16×100%=1.06% 2 排泥周期

     本池在重力排泥时,进水悬浮物含量 S 1 =一般≤1000mg/L,出水悬浮物含量 S 4 一般≤10mg/L,污泥含水率 P=98%,又浓缩污泥容重  =1.023m t ,所以排泥周期:

     0T =Q S SP V) () 100 ( 104 144 =289 . 0 ) ( 6002 . 1 ) 98 100 ( 32 . 16 104 14     S S=) (192004 1S S min

     (S 1 -S 4 )mg 90 190 290 390 490 590 690 790 890 990 0T min 213.3 101.1 66.2 49.2 39.2 32.5 27.8 24.6 21.6 19.4 3 排泥历时

      设污泥管直径 Dg100,其断面面积01 =21 . 04=0.007854 ㎡

     电磁排泥阀适用水压 h≤4.0m

      取λ=0.03(给排水设计手册 P827),管长 L=5m

      局部阻力系数:进口  =1×0.5=0.5

      丁字管  =1×0.1=0.1

     出口  =1×0.1=0.1

      45°弯头  =1×0.1=0.5

     闸阀  =0.15+4.3=4.45(闸阀、截至阀各一个)

     则∑  =6.45

      流量系数:  =  d11L=45 . 60.15 03 . 011=0.33

     排泥流量: 1q = gh d 242 =0.33× 4 81 . 9 2 1 . 042 =0.02293m /s

     排泥历时:0t =4.08/0.229=178.16s 4 放空时间

      设池底中心排空管直径 Dg250,其断面面积02 =23 . 04=0.07069 ㎡

      本池开始放空时,水头为池运行水位,至池底中心高 H 2 ,

      取  =0.03,管长 L=15m

      局部阻力系数:进口  =1×0.5=0.5

      出口  =1×1=1

      进口  =1×0.1=0.1

      闸阀  =2×0.2=0.4

      丁字管  =1×0.1=0.1

     则∑  =2.0 流量系数:  =  d11L= 0 . 225 . 015 03 . 011=0.46

     瞬时排水量: q= 2 022gH  =0.47×0.07086× 95 . 6 2  g =0.3893m

      图 3-7

      放空管计算示意图

     放空时间

      t=2 1t t 

     = ) cot54cot34( 2 ) ( 2225123112212 1  H H D H D K H H KT T   

     式中

     1K =g dD222=g 2 25 . 0 46 . 02122=3462.99

     2K =g d 212=g 2 25 . 0 46 . 012=7.85  =45° TD =13.4m 所以 t=2 × 3462.99 × ( 15 . 5 95 . 6  )

     +2 × 7.85 ×(

      2523215 . 55415 . 5 4 . 133415 . 5 4 . 13      )=12707.383=3.53h

     V 3.5

     V 型滤池工艺设计与计算

     3.5.1

     设计数据

      设计水量 Q d =44928 d m /3

     计算水量 Q = 47174.4 d m /3=0.546m 3 /s(水厂自用水量占 5%)

     滤速 V=10m/h (滤速可在 7~20m/h 范围内选用 来自给水工程 P356)

     总冲洗时间 12min

     冲洗周期 T‘ =48h

     反冲横扫强度 1.8L/(s·㎡)(一般为 1.4~2.0 L/(s·㎡))

     表 3-5-1 滤池冲洗时间

      冲洗强度(L/s·㎡)

     冲 洗 时 间(min)

     第一步(气冲)

     15 3

     第一步(气水同时冲洗)

     空气 15

     4

     水 4

     第一步(水冲)

     5 5

     3.5.2

     滤池主要尺寸

      1、池体设计

      (1)滤池实际工作时间 T

     T=24-t×24/T’ =24-6012×24/48 = 24-0.1 = 23.9h (式中只考虑反冲洗停留时间,未考虑排放初滤水时间)

     (2)滤池面积 F

     滤池总面积 F=VTQ=10 9 . 234 . 47174=197.38m 2

     (3)滤池的分格

      为节省占地,选双格 V 型滤池,滤池底板用混凝土,由双格 V 型滤池组合尺寸,选取单格宽单B =3.5m,长单L

     =8.18m,,单格面积 28.5m 2,, 共分 4 座,左右对称布置,实际每座面积 f=57 ㎡,实际总面积 228 ㎡

     (4)校核强制滤速 V’

      V’=1  NNV=4×10/3=13.33m/h

     (满足 7m/h≦V≦20 m/h 的要求)

     (5)滤池高度的确定

     滤池超高5H

     =0.3m

      滤池口水深4H

     =1.5m

     滤层厚度3H

     =1.0m(0.95~1.5m) 滤板厚2H

     =0.13m

     滤板下布水区高度1H

     =0.8m(0.7~0.9m)

      其中冲洗时形成的气垫层厚度为(0.1~0.2m)

      滤池总高度

      H =1H

     + 2H

     + 3H

     + 4H + 5H

      =0.8+0.13+1.0+1.5+0.3

      =3.73m (6) 水封井的设计

     滤池采用单层加厚均粒滤料,粒径 0.95~1.50 ㎜,不均匀系数 k 80 =1.2~1.4

      均粒滤料清洁滤料层的水头损失按下式计算

        V Ld mmg    02030201 1180 H清

     式中:

      清H 

     —水流通过清洁滤料层的水头损失,㎝;

       —水的运动黏度,

     2cm /s;

      20℃时为 0.01012cm /s;

      g—重力加速度,

     981 ㎝/2s ;

     0m —滤料孔隙率; 取 0.5;

      0d —与滤料体积相同的球体直径,㎝, 根据厂家提供数据为 0.1 ㎝ 0L —滤层厚度, 0L =H 3 =100 ㎝

     V—滤速,㎝/s,v=10m/h=0.28 ㎝/s;

       —滤料粒径球度系数,天然砂粒为 0.75~0.8,取 0.8;

      清H =180×9810101 . 0×325 . 0) 5 . 0 1 ( ×2) 1 . 0 8 . 0 (1×100×0.28

      =19.11 ㎝

      根据经验,滤速为 8~10m/h 时,清洁滤料层的水头损失约为 30~40 ㎝,计算 值比经验值低,取经验值的低限 30 ㎝为清洁滤料层的过滤水头损失,正常过滤时通过长柄滤头的水头损失△h≦0.22m,忽略其他水头损失,则每次反冲洗后刚开始过滤时,水头损失为

     △H 开始 =0.3+0.22=0.52m

      为保证滤池正常过滤时池内的液面高出滤料层,水封井出水堰顶标高与滤料层相同.

      设计水封井平面尺寸 1.5m×1.5m,堰底板比滤池底板低 0.3m.

      水封井出水堰总高:

      水封H

     = 0.3 + 1H

     + 2H

     + 3H

      =0.3+0.8+0.13+1.0=2.23m

      因为每座滤池过滤水量:

     单Q = V·f=10×57=570m 3 /h=0.1583 m /s

      所以水封井出水堰上水头由矩形堰的流量公式

     Q=1.84bh23 计算得:

     水封h =[单Q/(1.84单b )]32 =[0.1583/(1.84×1.5)]32 =0.1487m, 取 0.15m。则反冲洗完毕,清洁滤料层过滤时滤池液面比滤料层高

     水封h +开始H =0.15+0.52=0.67m

      2、反冲洗管渠系统

      (1)长柄滤头配水配气系统

      ①长柄滤头安装在混凝土滤板上,滤板固定在梁上,滤板用 0.05 厚预制板,上面浇注 0.08m 厚混凝土层,滤板下的长柄部分浸没于水中,长柄上端有小孔,下端有竖向条缝,气水同时反冲洗时,约有 2/3 空气有上缘小孔进入,1/3 空气由缝隙进入柄内,长炳下端浸没部分还有一个小孔,流进冲洗水,这部分气水在柄内混合后由长柄滤头顶部的条缝喷入滤层冲洗.

      ②长柄滤头固定板下的气水室高度为 0.7~0.9m,其中冲洗时形成的气垫层厚度为 0.1~0.2m.

      ③长柄滤头固定板下气水室配气的出口应该紧贴滤头固定板的底面,由配水干管向气水室配水的支管出口应该紧贴池底。

      ④长柄滤头配气系统的滤帽缝隙与滤池过滤面积之比在 1.2%~2.4%之间,取1.25%,每平方米的滤头数量为 49~64 个。

      ⑤冲洗水和空气同时通过长柄滤头的水头损失按产品的实测资料确定。

      ⑥长柄滤头配水配气系统气水室配气的干管进口流速为 5m/s 左右,配气支管或孔口流速为 10m/s 左右。配水干管进口流速为 1.5m/s 左右;配水支管或孔口流速为 1~1.5m/s.

      (2)反冲洗用水量反水Q的计算:

     反冲洗用水流量按水洗强度最小时计算。单独水洗时反冲洗强度最大,为 5L/(s·㎡)

     反水Q =水q·f = 5×57=285L/s=0.285m 3 /s

     V 型滤池反冲洗时,表面扫洗同时进行,取流量为 1.8L/(s  m 3 ),其流量

     表水Q =表水q·f=0.0018×57=0.1026m3 /s

      (3)反冲洗配水系统的断面计算.

     配水干管进口流速为 1.5 m/s 左右,配水干管的截面积

      , 水干A=反水Q / 水干v

     = 0.286/1.5 = 0.19 ㎡

      反冲洗配水干管用钢管 DN450,流速 v=1.57m/s. 反冲洗水由反冲洗配水干管输送至气水分配渠,由气水分配渠底侧的布水方孔配水至滤池底部布水区,反冲洗水通过配水方孔的流速按反冲洗配水支管的流速取值, 配水支管流速或孔口流速为 1~1.5m/s 左右,

      本设计中取水支v =1 m/s

     则配水支管(渠)的截面积:

      方孔A

     = 反水Q

     / 水支v

     =0.285/1=0.285 ㎡

      此即配水方孔总面积.沿渠长方向两侧各均匀布置 16 个配水方孔.共 32 个,孔中心 间距 0.4m,每个孔口面积:

      小A = 0.285/32=0.00890633 ㎡

     每个孔口尺寸取 0.09m×0.09m,方孔实际总面积为 0.09 2 

     32=0.2592m 2

      3、反冲洗用气量的计算:

      反冲洗用气流量按气冲强度最大时的空气流量计算.这时气冲的强度为 15 L/(s·㎡)

     反气Q

     =气q· f=15×57=855 L/s=0.855 3m

     / s

      (1)配气系统的断面计算.

      配水干管(渠)进口流速应为 5m/s 左右,则配水干管的截面积

      气干A =

     反气Q/ 气干v = 0.855/ 5 = 0.171 ㎡

      反冲洗配气干管用钢管.DN450,流速 4.62m/s.反冲洗用空气有反冲洗配气干管输送至气水分配渠,由气水分配渠两侧的布气小孔配气到滤池底部布水区,布气小孔紧贴滤板下缘,间距与布水方孔相同,共计 32 个,反冲洗用空气通过配气小孔的流速按反冲洗配气支管的流速取值.

      反冲洗配气支管流速或孔口流速为 10m/s 左右,则配气支管的截面积:

     气支A = 反气Q / 气支v

     = 0.855/10 = 0.0855 ㎡

     每...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