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学习雷锋精神主题党课材料精选4篇

    时间:2023-09-15 12:00:50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雷锋精神 主题党课材料 学雷锋活动

      学习雷锋精神主题党课材料精选4篇

    “雷锋同志是平凡的,任何人都可以学到;雷锋同志是伟大的,任何人都要努力才能学到。”以下是蒲公英阅读网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雷锋精神主题党课材料一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更好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这一重要指示为新时代开展学雷锋活动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向全国人民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至今已经整整61年了。61年时光流逝,61年沧桑巨变,雷锋的青春模样在人们心中却从未远去,雷锋精神在岁月的长河里永远闪亮。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雷锋精神超越时空、价值非凡。从政治维度看,雷锋精神与我们党的初心使命相一致,与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相契合,必将巍然屹立、化作永恒。从历史维度看,雷锋精神与中华文明同根同宗、与传统美德同属同源,必将积厚流光、源远流长。从发展维度看,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是紧跟时代浪潮同频共振的精神坐标,必将永不褪色、永放异彩。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必须深刻认识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永恒意义,赋予学雷锋活动持久动力,让雷锋精神绽放新的光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加有力的精神动能。

      雷锋精神意蕴深厚、常学常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在雷锋的身上,信念的能量就是“坚决听党的话,一辈子跟党走”,大爱的胸怀就是“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忘我的精神就是“当祖国和人民处在最危急的关头,我就挺身而出,不怕牺牲”,进取的锐气就是做“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滋养;民族的复兴,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奋斗新时代、开启新征程,需要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积蓄向善向上的力量,让雷锋精神常学常新,成为推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强劲动力。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我们今天学雷锋,不只是对61年前那些“好人好事”的简单模仿,也不是用“不计报酬、忘我奉献”的道德标准要求所有人。今天的中国社会,雷锋精神有更为丰富多元的内涵。学习雷锋要与时俱进,紧跟强国复兴新步伐,把传承雷锋精神引向深入。我们要立足新的实践、立足本职岗位,把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道德追求融入日常工作、转化为具体行动,在本职岗位创先争优、建功立业;要更广泛地参与、更深入地拓展,让学雷锋、做好事活动春风化雨,洒遍大街小巷、乡村田野,在群众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要长计划、常安排,给雷锋上“常住户口”,让每天都是“学雷锋日”,使雷锋精神发扬光大、永驻人间。

      “雷锋同志是平凡的,任何人都可以学到;雷锋同志是伟大的,任何人都要努力才能学到。”雷锋没有远去,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走近雷锋,与雷锋同行,在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中彰显价值、作出贡献,让学习雷锋榜样、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新时代雷锋在祖国大地上蔚然成风。

      学习雷锋精神主题党课材料二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1周年。61年来,中国经历了深刻的社会变革,雷锋不仅没有随时代的发展被淡忘,而且已从一个典型人物衍生为一种社会文化,成为社会主义中国的道德标识、精神标杆,雷锋精神始终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61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回顾61年来学雷锋活动的发展历程,总结学雷锋活动的丰富经验,有助于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本质和时代内涵,为新征程上更好弘扬雷锋精神,更好开展学雷锋活动提供启示和借鉴。

      学雷锋活动的兴起

      雷锋于1940年底出生,在旧社会饱尝苦难,受尽阶级压迫;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送他进学校读书,在党和人民军队的培育下逐渐成长,因此,他信仰共产主义,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刻苦学习、奋发图强、勤俭节约、乐于奉献。他在日记中写道:“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甘心做革命和建设需要的“傻子”,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他干一行爱一行,刻苦钻研,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雷锋的模范行为使社会主义的道德理想具象化、人格化,是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典范。

      1961年11月,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部开展了“学雷锋、赶雷锋运动”。12月1日,沈阳军区《前进报》摘发了雷锋的15篇日记,这是雷锋日记首次公开发表,为各部队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提供了宝贵的材料。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1963年1月7日,国防部批准命名雷锋生前所在部队运输连四班为“雷锋班”。2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发出通知,号召全军广泛开展宣传和学习雷锋的活动。1963年2月,《解放军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报刊对雷锋英雄事迹和学雷锋活动进行了持续报道。

      1963年3月2日,《中国青年》雷锋专辑刊发了由毛泽东同志题写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3月5日,《人民日报》等各大报纸都转载了这一题词,此后每年的3月5日就成为“学雷锋纪念日”。毛泽东同志赋予了雷锋精神丰富的内涵,强调要“学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学习他长期一贯地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指明了学习雷锋活动的实质与学雷锋的方向。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纷纷题词。周恩来同志把雷锋精神概括为“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邓小平同志题词:“谁愿当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就应该向雷锋同志的品德和风格学习。”

      由于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积极倡导,学雷锋活动很快从军队向全国各行各业发展,迅速兴起了全国性学雷锋热潮。各大报刊以大量篇幅报道和宣传雷锋的先进事迹。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共青团中央联合举办的“雷锋模范事迹展览”,仅三个月就有来自全国各地80多万人参观。在雷锋生前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抚顺、长沙雷锋纪念馆相继建成,开展文物保护和革命教育工作。从1961年到1966年,《雷锋日记》及其衍生出版物有50余种。以雷锋为题材的文艺作品有贺敬之的《雷锋之歌》、臧克家的《想一想生命的意义》等;以话剧、电影等形式呈现雷锋的事迹不断出现;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接过雷锋的枪》《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等广为传唱。这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党员干部和青少年进行了生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雷锋鲜活、感人的光辉形象深入人心。各条战线上涌现出大批学习雷锋的模范人物和先进集体。雷锋精神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战胜困难的信心,社会上形成了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学雷锋活动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粉碎“四人帮”后,为实现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1977年3月5日,《人民日报》重新发表了1963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同志学习雷锋的题词,还发表了华国锋、叶剑英同志的题词。《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联合发表了社论《向雷锋同志学习》。1978年12月24日,首都青少年举行“学雷锋树新风活动日”,上百万青少年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由此揭开了学雷锋、树新风活动的序幕。

      改革开放之初,学雷锋活动成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与载体。1980年3月5日,《人民日报》转发《中国青年报》社论《新长征需要千千万万新雷锋》,认为新长征路上“更需要雷锋那样憎爱分明、言行一致、公而忘私、奋不顾身的精神,也需要有雷锋那样刻苦钻研、勤奋学习、对业务精益求精的精神”。1981年2月,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九家单位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学雷锋、树新风”等活动纳入“五讲四美”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礼貌活动。1983年继续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组织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开展“雷锋就在我身边”“争做八十年代的雷锋”等活动,推动了学雷锋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

      这一时期的雷锋精神已经成为雷锋和雷锋式的先进人物崇高思想和优秀品质的结晶,已经成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发展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的象征。广泛开展“学雷锋做好事”“学雷锋见行动”等活动,各种“学雷锋小组”“为民服务队”等相继成立,亿万民众争相学雷锋,涌现出“军营里的好战士,校园里的好学员”张华、“80年代新雷锋”张海迪等学雷锋的模范和典型。学雷锋活动和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对凝聚社会价值共识,推动社会道德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学雷锋活动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载体

      1989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的通知》发布,对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作出指示,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提供了指引。1990年3月,在毛泽东同志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27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大报刊刊登了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号召向雷锋学习的题词。3月3日至5日,党中央在京召开全国学雷锋先进代表座谈会。1990年10月,江泽民同志在接见“雷锋团”干部战士时指出,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这为新形势下推动雷锋精神深深扎根群众提供了指引。

      20世纪90年代,学雷锋活动重点是“在岗位上体现出奉献精神”,表现为“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全国各地、各条战线、各个岗位涌现了一批雷锋式的先进典型。援藏干部孔繁森、抗洪英雄李向群、勇斗歹徒的军人徐洪刚、水电维修工徐虎、售票员李素丽等,让人们见证了雷锋就在身边。随着志愿服务概念引入中国,志愿精神与“学雷锋做好事”契合,雷锋精神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延续和弘扬。1993年,共青团组织开展了“青年志愿者学雷锋奉献日”活动。2000年,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将“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定在3月5日。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发展迅速,参与到扶弱助残、文化文艺、教育科技、卫生环保、法治宣传等各领域,成为推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这一阶段,党中央把学习雷锋精神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进一步夯实学雷锋活动的群众基础。学雷锋活动强化价值引领和思想共识,着眼于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提升。201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把雷锋精神概括为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鞍钢职工郭明义是这一时期学习践行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被授予“当代雷锋”称号。社会上广泛掀起“跟着郭明义学雷锋”的热潮。

      学习雷锋精神主题党课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雷锋精神高度重视,多次就弘扬雷锋精神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论述,强调“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新时代从构建国民崇德向善的价值体系、铸造中国精神等视角,加强了学雷锋活动的顶层设计,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2014年,中央文明委发布《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要求加强志愿服务领导,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制度,积极搭建志愿服务活动平台,不断拓展志愿服务领域,扩大覆盖面,同时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2016年,《关于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实施意见》发布,深入推进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科技馆和革命纪念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学雷锋志愿服务,重点在社会教育、专业服务、辅助管理三个方面发挥作用。

      大力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从2015年开始,中宣部每年向社会公布50个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50名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覆盖了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同年起,每年开展一次推选学雷锋志愿服务“100个最美志愿者、100个最佳志愿服务组织、100个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和100个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的“四个100”先进典型活动,作为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培育中国特色志愿文化、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的重要举措,推荐群众认可的典型,让人们真切感到典型就在身边、榜样就在眼前,进一步彰显了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鲜明价值导向,在全社会发挥了模范传承雷锋精神、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引领作用。

      把学雷锋志愿服务与公民道德建设结合。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学雷锋志愿服务作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实践,引导人们把学雷锋和志愿服务作为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扩建和新建了雷锋学院、雷锋纪念馆、雷锋学校等雷锋教育基地,挖掘雷锋文化资源,打造雷锋红色文化品牌,进行党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2021年,雷锋精神被列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中,有效激励党员干部传承雷锋精神、赓续红色血脉。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蓬勃发展,各地纷纷建设学雷锋网络平台,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学雷锋活动和志愿者在抗击疫情、扶贫救灾、敬老救孤、恤病助残、北京冬奥会、乡村振兴等领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一批批“当代雷锋”的光荣事迹得到广泛宣传,致敬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雷锋精神产生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实践中,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雷锋精神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相一致,体现了共产党员的特殊品格;雷锋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良传统,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纵观61年来的发展历程,学雷锋活动蓬勃开展、持续深入,雷锋精神赓续传承,历久弥新,根本就在于能够紧随时代需要、解决时代问题、促进时代发展,是引领文明道德风尚、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精神力量和传播崇高道德理念、提升公民道德水平的重要载体。历史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学习雷锋精神主题党课材料四

      “雷锋精神”作为新时代中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曾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新时代重新挖掘雷锋精神并加以弘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雷锋作为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同时又超越个体成为整个社会构建的甘于奉献的精神。“雷锋精神”既是现实时代生活的写照,同时又超越了现实生活时代,成为时代精神文化价值发展和建设的灵魂。因此,“雷锋精神”既是一种“形而下”的存在,同时也一种“形而上”的存在。“雷锋精神”这两个向度在新时代应保持一定张力,才能在现实生活世界中得到践行。新时代,为使“雷锋精神”深入人心、净化社会风气,则需要特定的弘扬手段和路径。

      一、“雷锋精神”时代内涵之解析

      在新时代要做好“雷锋精神”的种子,首先就要深刻全面地阐释清楚“雷锋精神”的内涵。新时代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它体现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格、锲而不舍的人生境界和坚定的理想信念。“雷锋精神”的内涵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即“雷锋钉子精神”。对待工作精益求精,本着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这种敬业精神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题中之义,抑或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每个人应当按照“雷锋爱岗敬业精神”来要求自己,树立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的意识和决心,以达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的目标。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爱国精神。雷锋心中只有人民,他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这种无私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是一种“爱国”的集中体现。第三,锲而不舍的人生境界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无论雷锋是敬业爱岗还是心系祖国、人民,都表明了他是一个有理想和有追求的人。从长远来说,这种理想就是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理想,就当时目标来说是为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奉献自我、牺牲自我。

      二、“雷锋精神”“形而下”向度之求证

      雷锋出生在一个平凡的人家,饱受了家庭的不幸和特定社会历史时期的苦难。他年幼丧父丧母成为一个孤儿,在亲戚的帮助下成长起来。家庭的遭遇和生活的艰辛磨炼了他的意志,锻造了他敢于正视困难和不向困难低头的勇气。当旧社会走向瓦解新社会向他走来时,他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这可从他短短22年生活经历中得到印证。为了摆脱这种苦难的生活,只有9岁的他立志参军,并在1959年如愿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56年,年满16岁的他参加了工作,他在乡政府做通信员,次年被评为“机关模范工作者”。1958年春天,雷锋来到团山湖农场当了一名拖拉机手,同年9月,雷锋来到鞍钢做了一名推土机手。在其工作期间,获得了“红旗手”“劳动模范”等各种荣誉称号,尤其是在鞍钢,他3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5次被评为“红旗手”,18次被评为“标兵”。这些荣誉称号彰显了他工作的态度,同时更是他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真实写照。对待工作,他干一行爱一行,这种爱岗敬业的精神也彰显了他的爱国精神。他能够发自内心地把“爱岗”和“爱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这与他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密切的关系。面对生活的不幸和苦难,他能以“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的人生观去加以战胜,这种人生观在现代社会中可能只是一种“名言”,但在雷锋那里却是他生命和生活的写照。这种永不退缩、积极奋发的人生观,不是大思想家或伟人生命的写照,而是一个弱小的平凡的雷锋生命的写照,这是让世人震撼的。一个小小的身躯承载着一个时代内涵和精神;这是让世人敬畏的,这种人生观与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密不可分的。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了高度一致,使得他个人生活价值在社会集体中得到实现。雷锋是一颗永远发光的“螺丝钉”,这颗螺丝钉找到了他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毋庸置疑,“雷锋”作为一个个体,他是真实存在的,这是“雷锋精神”得以真实存在的基础。在此意义上,“雷锋精神”正如雷锋本人一样也不是社会虚构,它是社会真实存在的精神,可以说“雷锋精神”也是一种“形而下”的存在。因此研究雷锋精神必须正视这种“形而下”的向度。只有让众人了解知晓这一“形而下”的精神才能建构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实际的“形而上”的“雷锋精神”。

      由此而知,“雷锋精神”“形而下”的向度主要体现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就雷锋本人而言,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他的生活经历磨砺了他的坚强品格,他生活的社会奠定了他人生的发展轨迹,他个人的生活日记记载了他对新社会的热爱和奉献精神,这是最“形而下”的向度。二是就“雷锋精神”而言,“雷锋精神”已超越了他个人的界限,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整个社会塑造和追求的精神,在社会中真实存在并将继续存在。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雷锋精神”不断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紧密结合,与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学雷锋活动开展已经制度化常态化,进一步推动了红色文化的弘扬发展。

      三、“雷锋精神”“形而上”向度之诠释

      虽然雷锋是真实的存在,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但是社会中仍然有一部分人并没有按照“雷锋精神”来塑造自身以达到“雷锋”无私奉献的品质,因而也没有达到雷锋那样的精神境界,社会上仍然存在自私自利的人、唯利是图的人,甚至损人利己的人。就“雷锋精神”在社会存在现状或落实而言,它确实是一种“形而上”的存在。为了把“雷锋精神”这一“形而上”的向度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转化为一种“形而下”的存在,需要加强思想政治的教育,这是新时代社会重新倡导“雷锋精神”的现实基础。“雷锋精神”“形而上”的这一向度就是其内涵深层次的理论表达。其实“雷锋精神”“形而上”的向度另一深层内涵是其时代内涵。雷锋及其精神是一个历史性存在,他必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和内容,并剔除滞后的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内容。在物质丰富的时代,不能刻意打造雷锋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苦难以磨砺人的意志,这种“复古”的做法在现实社会中是行不通的。因此,弘扬“雷锋精神”应与时代需求相结合,弘扬符合时代需求的助人为乐精神、爱岗奉献精神和崇高爱国精神。确切地说,在新时代“雷锋精神”“形而上”向度方面建构更多体现在每个个人的生活境界上的“形而下”的存在,由于每个个体受教育程度、文化程度和生活阅历不同,对雷锋精神理解和体悟也不同,因此就境界而言,“雷锋精神”也会呈现出不同层次和境界,即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境界与爱岗敬业的“雷锋精神”境界,爱国奉献的高尚的“雷锋精神”境界,不论处在哪一层次或境界的雷锋精神本身都是其“形而上”向度的一种弘扬。

      新时期的“雷锋精神”的内涵一般给予这样的界定:“它是一种人生价值观,也是一种世界观,其核心内容就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具体表现在爱岗敬业、助人为乐、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上。”这一概念的界定更体现出“雷锋精神”形而上的向度,这种“形而上”向度彰显了“雷锋精神”作为一种社会价值理想在不断地牵引着社会向前发展。

      四、新时代弘扬“雷锋精神”途径之探析

      “雷锋精神”的“形而下”和“形而上”的向度及其关系,表明了它在现实社会中实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现实社会道德以及人际关系的一些不良现象需要倡导“雷锋精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的支持,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社会风气必然导致人们道德信念的削弱,提高了社会交易的成本,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改变不良的社会风气,需要政府出台一系列的方针政策,遏制社会生活中见利忘义的社会现象,需要通过法律条文规范人们的行为,但也需要道德生活旗帜的引导。“雷锋精神”是中国道德生活的一面旗帜,弘扬“雷锋精神”,增强人们的道德信念,使人际关系和谐,能更好地推动社会风尚的改善,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描绘美好的图景。

      第一,通过文化道德教育途径弘扬“雷锋精神”。在研究“雷锋精神”的过程中,更多地从“雷锋精神”由来追溯其内在的文化道德根源,“雷锋精神”传承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顺应了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体现着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仁爱精神”和“艰苦奋斗、助人为乐”的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宽广的胸怀以及兼爱思想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和“自己活着是为了使别人活的更好”,雷锋这些话语印证了他身上朴实的传统文化精神。“雷锋精神”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人相互善待的“仁”的思想。“仁者爱人”,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的思想与雷锋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大公无私”的品质高度契合。因此弘扬“雷锋精神”必须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精髓,以不断丰富和充实“雷锋精神”的内涵。

      第二,通过“典型模范”的示范力量感染众人,对“雷锋精神”产生深厚的情感。“时代需要道德榜样就像在黑暗的海面上航行需要灯塔一样。我们适逢一个物质丰富、思想多元的社会,‘雷锋精神’中的许多优秀特质,如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等理应得到传承。”其实当代中国并不缺少榜样的力量,问题是怎样保护和推广这种榜样的力量,使“榜样”变为一种“共识性”的存在,这样“榜样”才能到处开花,以彰显“榜样”的力量。“雷锋精神”本身就是一种“榜样”的力量,社会大众媒体和宣传机构等都应该加强从“小榜样”到“大榜样”的宣传。所谓的“小榜样”就是在平凡岗位做出一般性的贡献的,因为每个人的能力和天资不同,在各种岗位发挥的力量是不同的,这一群体在社会占大多数,往往被忽视或不重视。所谓“大榜样”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这只是极个别的人才能做到,社会往往比较关注这一榜样,这是无可厚非的,但要把“榜样”变成一种“普遍性”的存在,就更要关注“小榜样”,只有这样“雷锋精神”才能在不同层次上得到体现,“雷锋精神”“形而下”与“形而上”向度才能得到很好的契合。

      第三,通过社会法律制度落实“雷锋精神”。传统文化道德和榜样力量的宣传和教育虽然是落实“雷锋精神”的必要途径,但是这毕竟是一种“软”的约束力,单纯靠这一途径很难在社会整体层面上来落实“雷锋精神”,造成当代社会“雷锋精神”落实的困境。这证明,单一说教和榜样示范很难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约束”并不是对人性的一种侵蚀,恰恰相反,“约束”能够规范人的行为进而到达“行为自觉”,“不立规矩无以成方圆”,当代中国“雷锋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对它的落实更多缺失相应法律机制,有人认为只要法律涉及的地方就缺少道德和精神成分,好似法律就只解决现实的实际问题,不关涉精神层面问题,其实不然,法律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和谐正义的象征,它更具有社会价值使命的特征。如果从法律制度的层面来推行“雷锋精神”的话,那么更能推动社会对雷锋精神的建构,或者说以法律这一路径更能实现“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是博大的、丰富的、永恒的,又是与时俱进的。新世纪、新阶段,“雷锋精神”所蕴涵的价值、理念、理想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雷锋精神”所凝聚和发挥的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力量。这个价值指向是明确的,关键怎样以法律制度方式来推进和落实它,从而使它成为人们的行为自觉。

      学习雷锋精神厚植爱国情怀

      雷锋在湖南长沙的故居,依然保存着泥墙草舍的风貌。1940年出生的雷锋,年仅7岁就成了孤儿。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党的关怀下走进明亮的课堂,戴上鲜艳的红领巾。入伍后,他在部队的大熔炉中百炼成钢,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向上的力量,源自祖国;火红的初心,注满感恩。至今仍被广为传诵的《雷锋日记》,诉说着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远大理想,跃动着蓬勃不息的时代脉搏——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凡常中铸就的伟大,激励人们更加自觉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信仰所散发的光热,感召一代代共产党人接续奋斗。

      有人落水,他跳进湖中;隧道塌方,他舍己救人。义务赡养孤寡老人,好似亲生儿女。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新雷锋”朱伯儒;

      面对数千户居民水电维修和房屋养护需求,他“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一干几十年。这是上世纪90年代上海弄堂中的“活雷锋”徐虎;

      送医送药、倾情奉献,把雷锋精神传播到天山南北,架起党同边疆群众“连心桥”。这是扎根新疆的好军医、有“当代雷锋”之称的庄仕华……

      雷锋精神——永垂不朽

      “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六十周年”座谈会2月23日在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的重要指示。

      习近平强调,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更好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

      学雷锋活动——薪火相传

      从号召各地兴起以“学雷锋,送温暖”为主题的关爱活动,到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半个多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将弘扬雷锋精神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引领越来越多的人追寻雷锋的脚步,感动身边的你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弘扬雷锋精神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论述。

      雷锋精神在精神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中,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成为构筑中国精神、提升文化自信、强健民族气魄的丰厚滋养,在新时代绽放出成风化人的璀璨光芒。

      雷锋在青少年时期就自觉把个人前途命运和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

      积小善为大德,新时代的建设者们,应学习并发扬雷锋精神,从小事做起。

      时代雷锋——学习楷模

      马班邮路上的乡邮员王顺友,一个人、一匹马,孤独坚守30多年,哪怕被马踢破肠子,也要把邮件送到乡亲们手中。在那些艰辛行走的日夜里,王顺友经常会唱起自编的山歌:“党的领导指引我,要学雷锋一个样,为人民服务要到底,我和人民心连心”。

      老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后回到家乡云南施甸植树造林,在曾经山秃水枯的大亮山播撒一片绿洲。“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这是杨善洲生前说过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人民英雄”张定宇,疫情发生后,身患渐冻症的时任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踩着高低不平的脚步在病房里穿梭,时刻准备着“为党和人民的卫生健康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

      扫雷英雄杜富国。“你退后,让我来!”在西南边陲的雷场上,他奋不顾身地一扑,护住了身后的战友,却失去了自己的双眼双手。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