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终极笔记

    时间:2021-03-10 12:07:47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国际关系 战后 终极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终极笔记 本文关键词:国际关系,战后,终极,复习,笔记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终极笔记 本文简介:说明:以下笔记分为八个部分,本笔记适合于专业课的最后一轮复习。今后我还将整理并公布一些笔记,专业课试题和相关资料,希望大家继续关注。目录:一楼第一部分战后初期格局的确立二楼第二部分美国三楼第三部分苏联四楼第四部分西欧五楼第五部分日本六楼第六部分中国七楼第七部分第三世界国家八楼第八部分新时代的国际关系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终极笔记 本文内容:

    说明:以下笔记分为八个部分,本笔记适合于专业课的最后一轮复习。今后我还将整理并公布一些笔记,专业课试题和相关资料,希望大家继续关注。

    目录:

    一楼

    第一部分

    战后初期格局的确立

    二楼

    第二部分

    美国

    三楼

    第三部分

    苏联

    四楼

    第四部分

    西欧

    五楼

    第五部分

    日本

    六楼

    第六部分

    中国

    七楼

    第七部分

    第三世界国家

    八楼

    第八部分

    新时代的国际关系

    同时欢迎大家到国关论坛来交流sinoir.com/bbs/index.asp

    第一部分

    战后初期格局的确立

    1.伦敦第一届外长会议的争执焦点

    2.巴黎第二届外长会议的妥协

    3.盟国对德政策的分歧(如何建设新德国?)―――美苏对德政策首次公开破裂(对德赔偿问题的不同)―――“捕鸟猎犬行动”,即货币改革―――准备成立西德政府―――第一次柏林危机

    4.美国对日的独占(体现在四个方面)

    5.战后日本的民主改革

    6.美国对日政策的改变及原因

    第二部分

    美国(1945-1995)

    一.美国全球霸权的确立(1945-1949)

    1.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

    2.杜鲁门主义及其实质

    3.英国的三环外交和《英法同盟互助条约》及其意义

    4.马歇尔计划及其意义

    5.《布鲁塞尔条约》及其意义

    6.北约的建立及其意义

    7.《里约热内卢条约》的分歧、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8.美洲国家组织建立的意义

    9.“第四点计划”的实施(“国际开发法案”)及其意义

    二.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及在亚洲的侵略(1950-1959)

    1.朝鲜战争的胜利的伟大意义

    2.《旧金山对日和约》

    3.《日美安全条约》

    4.《日台和约》

    5.《日美共同防御援助协定》

    三.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1960-1969)

    1.U-2飞机事件―――四国首脑会议流产―――对赫鲁晓夫的影响

    2.肯尼迪的“和平战略”(美国原先遏制战略的基础及“和平战略”实施的可能性)的内容

    3.美苏维也纳首脑会晤(无果而终)

    4.第二次柏林危机―――柏林墙的建立及意义

    5.美国对古巴的敌视政策(四点)及原因影响

    6.古巴导弹危机的结果及意义

    7.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8.第三次中东战争(六·五战争、六天战争)的意义

    9.葛拉斯堡罗会谈

    四.美苏在缓和中争夺(1970-1979)

    1.尼克松主义提出的背景内容措施及意义

    2.《关于柏林问题的四方协定》的内容及意义―――东方条约的签定(执行“新东方政策”)及其意义

    3.美苏首脑会谈

    4.美苏关于限制进攻性武器谈判(SALT)的两个阶段及其意义

    5.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讨论的主题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6.中欧裁军会议的分歧及其原因

    五.美苏争夺的新态势及世界的多极化发展(1980-1989)

    1.卡特主义及措施

    2.里根的新遏制政策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及实质

    3.“星球大战”计划出台背景内容及原因和相应措施

    4.美苏首脑会谈及其意义

    5.里根主义的背景内容实质及同杜鲁门主义的共同之处

    6.美苏中程导弹协议的签署的分歧主要内容及意义

    7.布什的“超越遏制”战略及背景和举措意义

    六.转化中的世界格局(1990-1995)

    1.美苏签定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SALT的继续和发展)原因主要内容及意义

    2.布什的“世界新秩序”及为什么不可能实现

    3.冷战的影响及结束

    4.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的成立及其原因

    5.美俄首脑会晤

    6.北约东扩―――和平伙伴关系

    第三部分

    苏联(1945-1991)

    一.苏联成为世界大国及同东欧的关系(1945-1949)

    1.苏联成为两极之一的原因及表现

    2.战后初期的苏联对外政策的依据及举措和总评

    3.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建立的不同方式

    4.东欧国家政权巩固的措施

    5.经互会的成立原因及意义

    6.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建立的背景任务意义

    7.苏南关系破裂的原因及影响

    二.对外政策出现新变化(1950-1959)

    1.斯大林逝世后的苏联外交:A、对奥和约的缔结(意义)B、日内瓦四国首脑会议的召开C、同日本恢复外交关系D、美苏戴维营会谈

    2.华沙条约组织建立的背景主要内容及意义

    3.苏联与东欧国家的新情况:苏南关系的改善―――波兹南事件(原因)―――匈牙利事件(原因)―――苏南关系再度破裂

    三.苏联加强对东欧的控制(1960-1969)

    1.“布拉格之春”的原因“行动纲领”的主要内容及苏联的对策

    2.勃列日涅夫主义的主要内容及表现

    四.苏联的缓和政策(1970-1979)

    1.缓和战略得以推行的条件内容及实质采取的举措及意义

    2.苏联在“缓和”下的对外扩张:A、在南亚的渗透(表现)B、对非洲事务的干涉C、支持越南反华和侵略柬埔寨D、占领阿富汗

    五.苏联走向没落及世界的多极化(1980-1991)

    1.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和具体实施

    2.苏联解体的原因及苏联的历史地位

    3.独联体成立的原因及展开的合作

    第四部分

    西欧(1945-1995)

    一.战后初期的西欧(1945-1949)见第二部分(一)中的3-6条

    二.西欧联合趋势的出现及发展(1950-1959)

    1.西欧联合的设想及相关理论、代表人物―――联合的障碍:对德政策―――舒曼计划及意义―――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2.重新武装西德―――普利文计划―――一般性条约(德国条约/波恩条约)标志德国主权的恢复―――欧洲防务集团条约未被法国批准―――各方谈判、妥协―――“伦敦-巴黎协定”及意义

    3.《罗马条约》签定及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

    4.实施关税同盟和共同农业政策的四个特点

    5.实施共同农业政策的措施及意义

    6.戴高乐施政时的国际背景及戴高乐的外交政策

    三.西欧力量的增长和外交政策的调整(1960-1969)

    1.欧洲经济共同体在60年代的主要成就:A、关税同盟实施的意义B、“伏歇方案”及“空椅子”事件发生的根源及解决

    2.英国发起建立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及急于加入欧共体的原因

    3.法国对美国霸权的挑战:A、拒绝美国的“多边核力量计划”B、签定《法德合作条约》C、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D、中法建交

    4.西德政策的转变:从哈尔斯坦主义到新东方政策及其背景

    四.西欧联合趋势的加强(1970-1979)

    1.欧共体的扩大与发展的成就及政治合作的成绩

    2.欧共体对外政策的协调:A、“用一个声音说话”―――B、大西洋关系宣言的内容及意义―――C、对苏联的缓和政策的应对―――D、西欧对第三世界政策的改变(原因)

    五.多极化的发展和东欧巨变(1980-1989)

    1.欧共体的进一步扩大和发展:A、对《罗马条约》的修改B、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的表现C、“尤里卡”计划的背景内容意义D、西欧防务联合的进展

    2.东欧巨变的原因及对西欧的影响

    3.“德洛尔计划”的提出

    六.新时代的欧洲(1990-1995)

    1.美国“新大西洋主义”提出的背景及目标及《欧共体-美国关系宣言》的签定

    2.德国的统一标志雅尔塔格局终结及其步骤

    3.欧安会会议及《新欧洲巴黎宪章》标志冷战结束:美、苏、欧的各自计划―――《新》的内容―――欧安会首脑会议总评

    4.《欧洲联盟条约》产生的背景及两个具体条约

    5.“欧洲经济区”设想的产生、成立、内容、意义

    6.南斯拉夫解体的原因及波黑冲突

    第五部分

    日本(1945-1995)

    一.战后初期的日本(1945-1949)见第一部分4~5条

    二.日本追随美国的政策(1950-1959)见第二部分(二)的2~5条

    三.日本对外政策的调整(1960-1969)

    1.美国对日本经济复兴的政策

    2.日本经济起飞的特点

    3.美日矛盾的发展

    4.岸信介的外交三原则

    5.美日改约的原因及日本的要求内容和新约的特点意义

    6.日本人民反对美日改约的斗争

    四.日本的“多边自主外交”(1970-1979)

    1.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2.美日的“平等伙伴关系”的提出

    3.“多边自主外交”的开展(田中角荣)

    4.三木武夫的“等距离外交”

    5.福田赳夫的“全方位和平外交”

    6.日本对东盟的新认识

    7.“福田主义”的提出及意义

    五.日本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1980-1989)

    1.综合安全保障战略的内容及背景

    2.中曾根的“战后政治总决算”与综合安保的结合及采取的措施意义

    3.大平正芳时代的日本环太平洋经济合作的设想及提出的依据

    4.铃木时代的“铃木主义”

    5.中曾根的“太平洋合作四原则”

    6.环太平洋合作的意义及问题

    7.日本追求政治大国的背景及表现出的特点

    8.中曾根时代的外交总特征

    六.日本走向政治大国的外交实践(1990-1995)

    1.《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合作法》的通过

    2.美日贸易摩擦激化的原因

    3.日俄关于北方领土问题的斗争及日俄关系的发展

    4.冷战后日本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

    5.宫泽喜一提出日本对亚洲的四原则(宫泽主义-福田主义)

    6.日本亚洲外交的难点

    第六部分

    中国(1945-1995)

    一.中美关系

    1.中国革命胜利的影响

    2.“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及“一边倒”的外交三大政策

    3.对帝国主义特权的肃清政策

    4.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5.中美三个公报:《上海公报》(1972)、《中美建交公报》(1978)和《八·一七公报》(1982)

    6.中美关系中存在的困难与障碍

    7.中美矛盾

    二.中苏(俄)关系

    1.《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内容及意义

    2.苏联“三和路线”与中国的分歧

    3.戈尔巴乔夫访华及《中苏联合公报》签定意义

    4.中国同中亚地区国家关系的四点原则

    三.中国同其他西方国家的关系

    1.中日恢复邦交的过程:中国对日恢复邦交的基本政策中日恢复邦交的障碍

    2.《中日联合声明》及意义

    3.《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及其意义

    4.中日关系四原则:和平友好、平等互利、长期稳定、相互信赖

    5.中日关系的摩擦

    6.1989年后中国与西欧关系的改善与发展

    四.中国与第三世界的关系

    1.中国与部分邻国边界问题解决的意义

    2.中国与阿拉伯、非洲国家的相互关系五原则

    3.中国同非洲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四原则

    4.中国同拉美国家的八点相同与六点合作的有利条件

    5.中国同东盟国家发展关系的四原则

    6.中国的亚太合作原则和措施

    7.中国的亚太合作三项目标

    第七部分

    第三世界国家(1945-1995)

    一.亚非地区

    1.亚非会议的目的成果十项原则及意义

    2.50年代中期以后的国际关系变化及不结盟国家五项标准和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正式形成

    3.“77国集团”的出现及一系列经济合作集团的兴起

    4.朝鲜半岛的新局势

    5.中亚、外高加索地区在苏联解体后的热点问题

    6.非洲统一组织建立的背景和主要工作

    7.南部非洲反对种族主义斗争的进展

    8.西南非洲问题得以解决的原因

    9.南非民主进程的三个阶段

    10.非洲的动荡及其原因

    二.中东地区

    1.以色列复国的历史及以色列国的建立

    2.第一次中东战争及其结果

    3.关于苏伊士运河的争夺和第二次中东战争及结果

    4.美国针对中东的“艾森豪威尔主义”

    5.第三次中东战争

    见第二部分(三)的第八条

    6.第四次中东战争(十月战争)

    7.两伊战争的原因

    8.第五次中东战争

    三.拉美地区及其他第三世界的问题

    1.美国对多米尼加革命的干涉及针对拉美的“约翰逊主义”

    2.拉美国家反对海洋霸权的斗争

    3.拉美国家70年代争取经济独立的表现

    4.拉美80年代帐务危机的原因及“失去的十年”的教训

    5.里根政府的中美洲政策

    6.冷战后美国干预下的拉美民主化重大事件

    7.拉美经济一体化的四大组织

    8.南北关系不平等的表现

    9.关于联合国改革的主要意见及困难

    10.联合国进入新时期开展的工作及困难

    第八部分

    新时代的国际关系(1991至今)

    一.冷战后各国关于建立国际关系新秩序的建议:

    1.美国:布什提出的“国际新秩序”

    2.西欧:西欧国家的“国际秩序三原则”

    3.日本:日本的“国际秩序建立的三项基础”

    4.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议

    5.第三世界国家: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设想及为实现其设想而做的努力

    二.冷战后的国际关系新特点:

    1.多极化

    2.经济因素

    3.相互依存和合作

    4.缓和

    篇2:国际关系史总结

    国际关系史总结 本文关键词:国际关系

    国际关系史总结 本文简介:1、欧洲“三十年战争”时间:1618-1648导火索:“掷出窗外事件”体系上:奥地利,西班牙的哈布斯堡家族构成对法国的包围。新兴的瑞典与俄国对东欧霸权的争夺内部:神圣罗马帝国内部矛盾,本质为教派冲突,表现为皇帝、天主教与新教诸侯的矛盾。直接原因:捷克人民起义导致皇帝的镇压。“三十年战争”是欧洲在中世

    国际关系史总结 本文内容:

    1、欧洲“三十年战争”

    时间:1618-1648

    导火索:“掷出窗外事件”

    体系上:奥地利,西班牙的哈布斯堡家族构成对法国的包围。

    新兴的瑞典与俄国对东欧霸权的争夺

    内部:神圣罗马帝国内部矛盾,本质为教派冲突,表现为皇帝、天主教与新教诸侯的矛盾。

    直接原因:捷克人民起义导致皇帝的镇压。

    “三十年战争”是欧洲在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时期所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性战争。战争的起因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企图加强中央集权联合天主教诸侯同新教诸侯进行的一场内战。欧洲主要国家借机干预德意志事务,以便扩疆拓土、争夺霸权,都先后卷入战争,致使这场以天主教同盟同新教同盟开始的德国内部的战争演变为广泛国际战争。(一方以法为首,包括瑞典、丹麦以及德意志新教诸侯;另一方以神圣罗马帝国为首,包括西班牙、奥地利以及德意志天主教诸侯。战争绵延三十年,历经四个阶段,最后法国、瑞典占优势。战争的结局,破除了中世纪以来形成的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神权政治体制,确立了主权平等和独立的民族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社会,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状态的政治格局。)结束战争的威斯特伐里亚和会及合约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标志着由主权民族国家构成的国际关系史真正开始。

    2、遗产战争

    路易十四在执政期间,推行法国的“天然疆界”政策,企图把法国边界扩展至比利牛斯山,阿尔卑斯山,地中海,大西洋,北海及莱茵河,为此,发动多场战争。“遗产战争”是使用武力的尝试之一,是企图夺取西属尼德兰之战。1665年,西班牙国王死亡,路易十四要求继承西属尼德兰,战争由此而起。1667年开始,法国节节胜利,荷兰为自保,与嫉妒法国过于强大的英、瑞结盟,联合干涉。1668年,法国迫使西班牙媾和,缔结了亚琛合约。法国退出法兰斯孔泰,但保留弗兰德斯边境设防城市12处。

    3、北方战争

    1700-1721年,实力逐渐强大的俄国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和霸权与瑞典进行了北方大战。彼得一世利用波罗的海沿岸诸国与瑞典的矛盾,以及西欧各国忙于准备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无暇东顾的有利时机,同丹麦、波兰等结成“北方同盟”,最终打败瑞典。战争历时21年,以俄瑞战争为主角开始,规模不断扩大,整个欧洲几乎都卷入其中,同盟分化组合多,外交活动复杂。1721年俄国与瑞典签订了《尼斯塔得和约》。通过此和约俄国在波罗的海获得了出海口及沿岸地区,使俄国从一个内陆国家扩张成为一个濒海国家,开始发展海上力量,俄国步入欧洲强国行列。

    4、七年战争

    奥地利战争后的《亚琛条约》不仅没能解决英法间和普奥间的旧有矛盾,而且还平添了许多新矛盾。奥地利为夺回西里西亚展开积极外交活动,欧洲发生外交大改组,法奥、英普分别结盟。1756,腓特烈二世先发制人,奥迎战。爆发后迅即形成两个集团,是英普集团和法奥俄瑞集团,双方发生了历时七年的混战,最后以1763年《巴黎和约》和《胡贝尔图斯堡和约》的签订而告终,史称“七年战争”。战争的实质是普奥争夺德意志领导权,英法争夺殖民地和海上霸权

    这次战争在欧洲没有引起疆界的变化,但对列强的地位和未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奥地利地位削弱,普鲁士地位上升,成为日后称霸德意志的第一步。两国的仇恨和争霸更加激烈;(2)战争为俄国进一步向欧洲扩张创造了条件,在东北欧的未来事务中,俄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3)法国失去大量殖民地,也失去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英国最终确立了海上霸权;(4)国际政治的中心从西欧开始转向东欧。战争对欧洲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是深远的。战争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形成了列强争夺欧洲霸权的新格局。

    5、波兰萨克森问题

    维也纳会议上,俄皇提出,拿破仑占领波兰时成立的华沙大公国与俄占波兰领土合并,建立一个在俄国统治下的波兰王国;为了补偿普、奥两国的损失,把萨克森王国的领土划归普鲁士,让奥地利恢复在意大利北部的统治。奥不愿普、俄强大,在此问题上坚决反对;英国希望维持欧洲均势亦反对普、俄的行动;法国站在英、奥一边,扬言均势原则和正统主义都不容许把萨克森让给普鲁士。最终,俄、普、奥各自妥协,瓜分了波兰。俄国得到了绝大部分;普鲁士得到了萨克森北部和莱茵河左岸。

    6、神圣同盟

    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由俄皇亚历山大一世发起,得到普、奥两国君主赞同,而后除英国、教皇、和土耳其外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加入的一个松散的政治组织。标榜根据基督教教义处理相互关系,维护宗教和平、正义。实质是由封建贵族把持,维持旧秩序,反对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运动的反动同盟。19世纪20年代,先后镇压了意大利革命和西班牙革命,还曾企图干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招致美国的反对抛出“门罗主义”。后因欧洲革命蓬勃发展,列强间矛盾加剧,1822年后名存实亡。在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和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冲击下,同盟瓦解。

    7、四国同盟

    1815年11月,英、俄、普、奥四国为保证

    1815年巴黎条约的实施,进一步采取措施对付法国,根据英国的建议,签定《四国同盟条约》,缔结四国同盟。旨在维持欧洲均势的同盟。同样具有维持旧秩序,反对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性质。在内部冲突和外部革命的冲击下,于7年后的维罗约会议后瓦解。它规定定期举行会议,为以后的一系列国际会议和“欧洲协调”奠定基础。

    8、东方问题

    东方问题是指奥斯曼帝国衰落后,欧洲列强开始入侵,特别是沙俄的南下政策,于是在争夺其领土和属地的过程中引起了一系列复杂的国际问题,称为“东方问题”,多集中在巴尔干半岛与黑海通往地中海的两海峡(达达尼尔、博斯普鲁斯)的通行权问题上。其中,巴尔干半岛是列强争夺的目标,也是东方问题的核心。矛盾重重,包括,奥斯曼帝国与列强间的矛盾,土耳其内部民族矛盾,以及列强之间因争夺土耳其而引起的矛盾,尤以沙俄与英法奥和英法间的矛盾最尖锐。具体表现为列强对希腊起义、两次土埃战争的干预,《伦敦条约》和《海峡公约》的签订,沙俄的扩张,俄土战争以及土耳其内部各民族反抗的民族解放运动。东方问题肇始于18世纪末,逐渐成为19世纪欧洲外交的主题之一,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远因。

    9、克里米亚战争(东方战争)

    因沙俄的扩张计划所导致的沙俄与英法在近东为争夺土耳其权益,尤其是君士但丁堡和黑海两海峡控制权而进行的一场争霸战争,是非正义侵略性质的。战争的导火线是圣地保护权问题。1853年,在英法怂恿下,土对俄宣战,俄国在战争中失败。1856年签订《巴黎和约》。这次战争使俄国失去了在欧洲的优势,英法加强了在地中海和土耳其的力量;土耳其虽为战胜国,反被剥夺了在黑海拥有舰队的权利,并在经济上成为英法的附庸。

    克里米亚战争充分暴露了沙俄专制和农奴制度的腐朽无能,加快了国内革命形势的高涨。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正意味着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的崩溃,从而促成了俄国农奴制的改革。克里米亚战争是继拿破仑战争之后的又一次大国争霸战争,将所有欧洲大国都直接、间接地卷了进去。欧洲政治格局也暂时由英、俄居优势转变为英、法占主导的均势。由于未能阻止大国战争的重新爆发,维也纳体系也走到了尽头。

    10、柏林会议

    19世纪70年代东方问题发展,列强反对俄在《圣斯蒂法诺条约》中得到太多,俄奥矛盾激化。安德拉西征时提议召开讨论东方问题的柏林会议,英国要求将这项条约交给大会审阅。1787年6月13日,会议召开,与会国有德、英、俄、奥、法、意、土。最后协议是保加利亚被瓜分,这也是土耳其被瓜分的开始。俄国被迫让出战争所得的部分果实,英国趁火打劫,三皇同盟在会后解体。柏林会议是英、俄、奥在近东又一次权力再分配,使东方问题缓和,避免大国战争爆发,大国争斗却更明朗。德开始与别国秘密结盟,建立欧洲联盟体系,柏林开始成为国际事务的中心。

    11、大陆政策

    大陆政策是“俾斯麦时代”德意志帝国总的对外政策。

    核心内容:建立以德国为中心的大陆联盟体系,孤立和打击法国。避免法俄联手夹击德国,集中全力巩固和保障的德国在欧洲大陆上业已取得的霸权地位。

    外交战略布局是联奥、拉俄、亲英、反法,集中精力对付法国,其中联奥是建立其体系的关键。

    体现:

    1、第一次三皇同盟

    1873-1878

    德奥俄

    2、第二次三皇同盟(恢复)1881-1887

    中立协定(彼此在安全保障方面应尽善意中立义务)

    3、德奥意三国同盟

    1882.5

    4、德奥罗马尼亚三国同盟

    1883.10

    5、《第一次地中海协定》1887.2-3

    英意奥

    《第二次地中海协定》1887.12

    意义:维持近东现状,保护海峡;

    德虽未参加,却通过意奥而间接实现与英的非同盟性联合,但有限。

    6、《再保险条约》德俄

    1887-1890

    内容:反法

    意义:防治法俄反德;三国同盟:奥不帮法,现在;俄不帮法——再保险)

    12、三国同盟

    1882年德、奥、意在维也纳结成的秘密同盟,矛头指向俄、法。德与奥结盟后,俾斯麦为进一步孤立法国,又利用法国与意大利在突尼斯问题上的矛盾,拉拢意大利加盟。三国同盟的建立标志着欧洲列强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一方初告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5年5月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作战,三国同盟随之瓦解。

    主要内容:①如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两国应全力援助,如德国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②缔约国的一国或两国遭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国(指法、俄)进攻,则缔约

    3国应协同作战。意大利对此附有一个保留条件:如英国攻击德国或奥匈,意大利将不负援助自己盟国的义务。③当一大国(指俄国)攻击缔约国一方时,其他两缔约国应取善意的中立,即一旦发生俄、奥战争,意大利将保守中立。

    13、三国协约

    因为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英德矛盾成为欧洲主要矛盾。英德矛盾远较英法矛盾尖锐,德国操纵的三国同盟称霸欧洲的态势让法俄十分不安

    ,1893签订《法俄同盟条约》。为了对付德国,英国调整了战略布局,在欧洲大陆开始与法国接近,1904年两国签订《英法协定》。因为英俄矛盾失去了尖锐性,1906年两国签订了《英俄协约》。三条约把英法俄联结成一个反德的军事联盟,三国协约的成立标志了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局面的正式形成,国家间的外交失去了过去的灵活性,于是战争便不可避免了。

    14、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帝国主义国家矛盾空前激化,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为了对塞尔维亚进行军事恫吓,奥匈选定6月28日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举行军事演习,以示其侵略野心。塞尔维亚民族主义人员在当日刺杀了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成为一战导火线,也是奥塞矛盾冲突不断上升所必然出现的结果,是二十世纪世界历史和国际关系史的一个转折点。

    15、威尔逊的“十四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总统威尔逊认为,造成战争的原因是传统的均势体系的不稳定性,于是他提出了十四点原则,提出解决战后问题的全面方案,着意体现“和平”、“自由”、“民主”,并把这些原则带到巴黎和会进行讨论。十四点原则的宗旨是建立集体安全机制,维持世界和平。其实际目的在于夺取战后欧洲的领导权;加强和巩固美国在拉美的地位;谋取远东地区和太平洋地区的优势,流露出美国称霸的野心。十四点原则成为后来的国际联盟的宗旨,其纲领基本为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安排战后世界秩序的一个重要参考。十四点原则在当时的社会是不切实际的,威尔逊也为此被人们称为理想主义的国际关系学者。

    16、国际联盟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其中建议成立一个国际组织,即国际联盟。1919年4月28日在巴黎和会上通过了国联盟约,被列为《凡尔赛和约》的一部分,1920年1月10日《凡尔赛和约》正式生效,也标志了国际联盟的正式成立,会址设于瑞士日内瓦。1945年联合国成立后,国际联盟宣告解散。是第一次国际(世界性)组织,形式上为“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创立,实际上由英法把持,成为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是大国强权政治的体现。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和国际联盟对九一八事变的调查报告都说明其在侵略面前几乎完全不起作用,虚设;为联合国积累了宝贵经验。

    缺陷:不具有世界代表性(美德苏未参加)

    表决机制不现实(全通过才通过)

    制裁侵略是空话,裁军规定含糊,委任统治制度;

    17、《四国条约》

    因为美日在亚太地区的矛盾,美国希望打破英、日同盟。英国代表在华盛顿会议上提议建立美、英、日同盟以代替英、日同盟,美国认为拉进法国可以增加美国在同盟中的地位,于是于1921年12月13日签订《四国条约》,提出相互尊重在太平洋的权利,十年,建立美、英、日、法四国同盟。

    评价:调整了美英日在太平洋的关系,缓和了太平洋地区的紧张局势,是美、英、法、日勾结妥协的产物,在形式上建立了反对苏俄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新联盟。但是由于矛盾没有消除,这种妥协只能是暂时的,不稳定的。拆散英日同盟,美外交胜利;是实力外交的体现,美对日既遏制又合作。

    18、五国《海军军备条约》

    时间:1921-1922

    主题:限制海军军备问题

    结果:美英日法意,美外交胜利,英一强标准,日在太平洋有利地位

    因为战后远东、太平洋地区形势的变化,各国疯狂进行海军军备竞赛。在华盛顿会议上,美、英、日、法、意签订了五国《海军军备条约》,五国按5:5:3:1.75:1.75的比例限制了海军舰艇吨位。在此条约中,英国的海上优势被打破,美国获得了与英国同等的海军吨位,外交胜利,日本得到了海军第二大国的地位,于是,英国在亚太地区原有的优势不复存在。

    评价:暂时解决海军实力的分配问题,不能真正缓和海上竞争与军备竞赛。

    19、和平法令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1917年11月8日第二届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和平法令》,是苏维埃政权颁布的第一个对外政策文件。《和平法令》谴责了帝国主义战争,号召各国签订停战协议,结束战争。同时还阐述了苏维埃国家对和平和兼并的根本立场。宣布废除秘密外交,强调在国际关系中重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对各国人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增强了各国人民为争取和平而斗争的决心,得到了各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苏维埃国家以国内立法的方式提出了和平民主的国际法原则,使国际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表明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区别,掀开了国关史上的新篇章。

    20、《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

    《和平法令》颁布后,苏维埃俄国建议所有交战国在各个战线停战,开始和平谈判,但协约国不理睬苏维埃政府的照会。苏俄不得不利用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与德国进行单独谈判,希望能够达成和平。德为避免两线作战,也希望单独媾和。德国在谈判僵持时进攻俄国。为了保卫革命果实,苏维埃与德国签订了非常苛刻的掠夺性的《布列斯特和约》,苏俄失去了大量的土地和工业区。但和约的签订使苏维埃国家摆脱了战争,赢得了必要的和平环境来巩固苏维埃政权,恢复经济,加强国防。1918年11月,德国爆发革命,推翻了威廉二世的君主政体,苏维埃政府立即宣布废除这一条约。

    21、《拉巴洛条约》

    1922年4月,热那亚会议上苏维埃代表团利用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与德国代表团在热那亚郊区的拉巴洛签订。条约规定立即恢复两国的外交关系,并按最惠国待遇原则发展两国的经济关系;双方放弃对战争费用以及因战争损失而要求的赔偿。《拉巴洛条约》是第一个在事实上肯定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的国际条约,它是西方资本主义大国第一次在法律上承认了苏维埃俄国,并在完全平等与和平共处的基础上同苏维埃俄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的条约,在列强的反苏阵线中打开一个缺口,打破了外交的困境,是苏维埃俄国和平外交的一次重大胜利,为以后苏俄与各国进行经济交往打下了基础。同时,沉重的打击了协约国帝国主义的霸权政策,并加深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22、鲁尔危机

    1923年1月11日,法国利用它在赔偿委员会中的有利地位,以德国蓄意不履行供煤义务为由,伙同比利时,出兵占领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德国垄断集团在英美的支持下,采取“消极抵抗”政策,政府号召矿山、企业、铁路运输部门的职工,对占领当局的各项措施进行抵制。德国工业产量迅速下降,整个经济陷入混乱,失业人数激增,生活条件恶化,工人运动高涨,革命运动处于一触即发之势,对法、德两国统治集团都造成了威胁。法国为占领这一地区支付了大量军费,而从鲁尔区运出的煤炭却不值军费的开支,经济上也遭到严重损失。而英美,担心经济崩溃和革命危机,要求尽快结束。在各国的干涉下,9月26日,法军撤离鲁尔区,危机结束。法同意召开国际专家委员会,德宣布停止一切消极抵抗。两败俱伤。法丧失在德赔款问题上的主导权,英美获主动权。

    23、道威斯计划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围绕德国赔偿问题列强一直斗争不休。特别是在1923年,爆发了“鲁尔危机”,将法德两国都陷入了危机之中。英美提议召开国际会议解决问题,法面对财政危机,以无法抗拒干预。1924年4月9日美国人道威斯领导评估团对德国经济进行评估后,拟定一项解决赔款问题的计划,史称道威斯计划。同年8月,通过生效。该计划企图用恢复德国经济的办法来保证德国偿付赔款。根据道威斯计划,大大削减了德国的赔款额,通过对赔款来源的规定将重担转嫁到人民身上,确定可从英美获得贷款。计划规定:法、比立即从鲁尔撤兵,德国财政经济应接受由美国人任职的赔偿事务总管的监督,取消原由法国人任主席的赔偿委员会的监督权。

    道威斯计划的通过和实行,标志着法国政策的失败,同时也使英美之间的矛盾暴露出来,该计划是对凡尔赛和约的一次重大修改,标志着凡尔赛体系所确立的国际关系已经开始动摇了。由于规定赔款数目逐年上升,但没有规定最高数目,由此造成了矛盾,1928

    年德国声称财政濒于破产,无力执行该计划。1930年为扬格计划所取代。

    意义:1、德:利于恢复工农业,经济实力恢复,为重整军备打下基础;为进一步摆脱《凡》提供物质基础,垄断资本很快成为欧美劲敌,为希特勒法西斯上台播下灾祸的种子。

    2、法:丧失主导权,国际地位急剧下降,政策失败

    3、英:实际抑法扶德,目标均势

    4、美:建立“贷款---赔款---还战债”的循环;打入欧洲经济;政治上对欧洲事务有较大发言权。

    24、杨格计划

    道威斯计划开始实施后不久,德国即借口经济困难,要求修改道威斯计划,要求重新确定赔偿总额和赔偿年限,以减轻其赔偿负担,并要求取消外国对德国财政的监督,撤退莱茵河西岸的外国占领军等。1929年,在美国支持下,成立以美国银行家杨格为主席的“审议道威斯计划”专家委员会,通过了新方案杨格计划。计划对德国的赔款做出了最高限制,且总额减少,赔偿期限分为两个阶段,分为无条件和有条件两种,逐渐取消货物抵交赔款的数量,以减轻来自德的商品竞争压力;取消财政监督,并规定从莱茵区撤退占领军。另外,由美英法意比五国各设一个国际清算银行,负责将得支付给四国的赔款及时划转给美国,偿还战债。1933年德国在支付国最后一批款项后停止了杨格计划。

    意义:1、德又一次胜利(减少赔款,撤销财政监督)

    2、从莱茵撤军,结束占领状态,为进一步摆脱《凡》创造条件。

    3、美:通过对国际清算银行的操纵,进一步扩大其对欧洲政治和经济事务的影响。

    25、《洛迦诺公约》

    1925年10月,英法德意比波捷七国在瑞士的洛迦诺举行会议,签订了《洛迦诺公约》。

    德比法英意五国签订相互保证公约《莱茵保证公约》,德国分别与比法、波、捷签订仲裁条约,法国与波、捷签订相互保证条约,德加入国联,并任国联理事会的常任理事。暂时调整了西欧各国的关系,恢复了德国在欧洲的大国地位,削弱了法国的霸权地位。公约对德波、德捷之间的边界不予保证,鼓励了德国向东扩张。西方沉浸于“以和解代替强制”、“洛迦诺精神”中,实际上是“绥靖先驱”,纵容德。希特勒上台后,1936年3月7日德军毁约开进莱茵非武装区。1939年4月,德国宣布废止《洛迦诺公约》。

    意义:1、英:利用鲁尔危机以来法力量削弱的机会,扶德抑法,一定程度上实现军事外交。

    2、法:扩大了它在中东欧的影响;丧失对德任意处置的能力,政治上同德完全平等;自身安全受别国保证,军队无法用军事手段。

    3、德:是斯特莱斯曼“和平攻势”的具体成果;恢复政治大国地位,为进一步摆脱《凡》创造条件;加入国联,重整军备;《洛》经不起推敲,为德向东扩张埋下伏笔。

    26、《非战公约》

    起因:法:希望加强美法关系,使国联不瘫痪;对美债务有利条件;巩固法在欧洲日渐衰落的军事政治地位。

    美:稳定欧洲局势,投资有利;多边条约,实现对欧洲以至世界的领导权

    内容:1、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2、用和平方法解决争端,但战争不包括“国联制裁”和“自卫战争”

    意义:1、各国有保留,说明帝国主义存在不可调和的利害冲突,不可能放弃用战争作为执行政策的工具。

    2、目的:掩盖侵略和战争政策

    3、一纸空文,虚伪和欺骗

    4、严重缺陷:否定正义战争的合法性;没有制裁的具体措施。

    5、仍不失为重要国际文件:宣布放弃以战争作为执行国家政策工具,树立了不侵犯原则的法律基础,成为德日审判依据。

    1928年-1933年,陆续由63个国家参加签订的“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的条约,又称《百里安—凯洛格公约》,是在一战后,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渴望和平的强大压力下签订的。它反映了帝国主义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也反映了当时出现的资本主义国家中高涨的和平主义倾向。存在缺陷,它没有从性质上划分正义与非正义战争的界限,这在实际上是否定了正义战争的合法性;同时,没明确规定制裁侵略的具体措施。既不能解决任何国际纠纷,更不能废除帝国主义战争。但该公约在国际关系中对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斗争有一定的作用,树立了不侵犯原则的法律基础,在国际法上也有一定的意义。

    27、绥靖政策

    指二战前英法统治集团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集团扩张所采取的姑息、退让、以牺牲弱小民族利益换取大国间的“和平”,避免武力冲突和对抗的一种外交政策。目的是维护和争夺世界霸权,反对社会主义和人民革命。历史证明,绥靖政策是一种纵容战争、挑拨战争、扩大战争的政策。它无法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却鼓励了侵略者冒险,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历史根源:

    1、英法衰落对安全战略所造成的限制与影响是根本原因。

    2、和平主义思潮是社会根源。

    3、均势格局的变化和不稳定的国际形势是其外交的外在因素。

    4、英法政局不稳定是内部原因。

    5、对苏联的敌视、猜疑以及祸水东引的愿望是重要原因。

    表现:1931年“九一八事变”,容忍日本侵略中国东北。

    1935年3月容忍.希特勒重整军备。

    1935年

    10月容忍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936年3月放任希特勒武装进占莱茵区。

    1936年

    8月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采取“不干涉”政策。

    1937年

    7月纵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938年

    3月默许希特勒兼并奥地利。

    1938年

    9月的慕尼黑会议和《慕尼黑协定》。

    28、慕尼黑阴谋

    内容: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

    苏台德与捷南部同奥地利接壤地区割让给德国

    意义:1、导火线

    2、捷:丧失国土、人口、生产能力、国防工事遭破坏,第二年被吞并。

    3、德:加强经济和军事能力,提高希特勒个人声望

    4、英法:表面上避免了战争,相反,会议后,德就决定“清算捷”

    5、苏:加深了对英法猜疑,考虑原来的集体安全政策,制定新政策。

    希特勒对苏德台地区的领土要求导致了战争的可能,为了抑制这种可能,维持大国间的和平,英法决定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以谋取和平,将祸水东引。1938年9月29日,德、意、英、法四国政府首脑在德国慕尼黑会晤,在没有捷克代表出席的情况下签订《慕尼黑协定》,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德台区和与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划给德国,史称慕尼黑阴谋。是英法绥靖政策的顶峰,同时造成了苏联的不信任,后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加速了欧洲战争的爆发。

    29、中立主义

    在欧亚两周形成了两个战争策源地以后,国际局势急剧紧张,战争危机日益加剧。美国的孤立主义势力利用了美国人民普遍反对卷入新的战争的和平主义情绪,鼓吹美国不应卷入欧洲纠纷。因为经济危机尚未度过,多数美国人的注意力集中在国内经济的恢复、就业等切身问题,对国际事务不感兴趣。这些思想发展成为中立主义。

    通过三个中立法案,禁止由美国或其属地之任何地点把武器、弹药及军事装备输往交战国港口,或输往中立国以转运至交战国者,并禁止美国船舶运载军用品至交战国和美国公民乘搭交战国船只旅行,禁止向交战国提供贷款的条款。但不禁止其他物资包括战略物资出口。后废除武器禁运条款,但实行“现购自运”原则。1941年

    3月11日国会通过罗斯福提出的《租借法案》。中立法至此名存实亡。12月,美国对德意日宣战后,中立法正式废除。

    中立主义表面上不干涉各国间的纠纷,但是在实际中纵容、支持、鼓舞了法西斯侵略者,起到了和绥靖政策相同的作用。

    30、东方公约

    1934年2月就职的法国外交部长巴都主张借助苏联的力量抑制德国,建议建立一系列欧洲国家共同对付侵略的互助体系。这一建议得到了苏联的支持。1934年5月举行的法苏会谈中,巴都建议订立包括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的《东方洛加诺公约》,作为1925年《洛加诺公约》的补充;法国将对《东方洛加诺公约》提供保证;苏联对《洛加诺公约》提供保证。

    德国反对这一公约,波兰也拒绝加入,1934年巴都被德策划刺杀,目的为阻止公约实现,阻挠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东方洛加诺公约》随即搁置。1935年法俄签订《法苏互助条约》。同年,苏捷签订《苏捷互助条约》。

    31、“东方战线”

    苏联在意识到集体安全机制构成的不可能后,只有通过自己的力量保证自己的安全。英法的绥靖政策使得苏联对英法更加不信任,于是苏联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其秘密约定中对东欧进行了瓜分。之后,苏联吞并了波兰的一部分、波罗的海三小国、芬兰等国,在其与德国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地带,称为“东方战线”。

    32、《租借法案》

    法西斯在世界的侵略导致美国逐渐放弃中立主义。在新中立法案中,美国规定可以由各国现金支付,自己负责运输的方式购买武器,这是对海运发达的英国的有力支持。但是随着战争的发展,英国的外汇储备逐渐枯竭,使得其无力购买武器。于是美国又在1941年颁布《租借法案》,规定总统有权向“对于美国防务至关重要”并且能“给美国带来好处的”国家“出售、交换、租借或转让任何军需产品。”《租借法案》首先是为了维护美国利益(防线置在美洲以外,推动经济繁荣,干预受援国),其次是美国走向参战的有决定意义的步骤,同时,是对反法西斯各国的有力支持,保障了各国的斗争。

    33、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941年日本在亚太地区面临选择:北进攻苏,南进攻东南亚,还是西进攻美。考虑到东南亚的战略资源和美国在此地区的实力,日本决定主动攻击美国太平洋舰队以保证其在东南亚的扩张。1941年12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对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的珍珠港实施突袭,以极小的损失获得了极大的战果。随后,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

    34、诺曼底登陆

    苏联提议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苏美英三国在德黑兰会议达成协议。1944年6月6日,盟军在法国西北部诺曼底海滩登陆,突破希特勒的“大西洋堡垒”,成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这次代号“霸王行动”的计划由美国的艾森豪威尔指挥。虽然为时稍晚,并含有争夺欧洲地盘的帝国主义意图,但迫使德国在两线作战,极大的鼓舞了欧洲各国人民的斗争,加速了战争的胜利。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