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实施方案

    时间:2021-02-13 11:10:29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城乡建设 实施方案 品质

     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实施方案

      为落实省委会部署,进一步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功能,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为“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重点任务 (一)居住品质提升 1. 老旧小区改造。全省完成改造 15 万户 2000 年以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启动 2000 年至 2005 年间建成、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老旧小区改造。鼓励各地推进连线成片改造,统筹布局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建设成“完整社区”。

     2. 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对建成时间长、整体环境差、结构安全等级低的棚户区(危旧房),推动成片区改造;推广安置型商品房建设模式,全省新开工60 个征迁改造项目。对零星危旧房,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建、适当补助的原则,推进综合整治和改造。

     3. 房屋安全专项治理。完善全省房屋安全管理平台,所有房屋建立“一楼一档”“健康绿码”。推动暂时清人封房的重大安全隐患房屋长效处置,及时消除经营性农村自建房安全隐患,基本建立房屋安全常态化管理体系。

     (二)交通品质提升 4. 城市道路。各地市推进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修编,优化城市道路功能和路网结构,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加快编制完善城市快速路建设方案并尽快启动建设,推进国省干线城镇过境段与城市快速路的融合衔接。在城市周边高速公路增设一批互通口,提高交通疏散能力。

     5. 农村公路。加快“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重点实施县道三级公路、县乡道“单改双”等建设,有序推进连通较大自然村公路建设,全省新改建农村公路1000 公里。

     6. 公共交通。地铁 6 号线首通段、地铁 3 号线首通段开通试运营,地铁 5 号线一期首通段轨通。开展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推进公交首末站和枢纽站、公交专用道建设,推广新能源车辆,全省新增公交线路 50 条,延伸优化 100 条。巩固村村通客车成果,推动城镇公交线路向周边重点乡镇延伸,引导具备条件的

     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各地市至少改造完成 1 条。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建设,整合交通运输、邮政快递、供销、商务等农村物流资源,培育农村物流服务品牌。

     7. 公共停车设施。重点针对居住区、公园景区、历史街区、医院、中小学、地铁站点等区域加大公共停车场建设力度,盘活现有停车资源,新建成一批立体停车库。启动建设 5 处大型换乘停车场。全省新增 2 万个以上路外公共停车泊位。

     8. 慢行系统。开展人行道、街道的全要素整理,构建遮阳避雨、安全舒适、盲道等无障碍设施完善的步行系统,形成连接绿道,串联山水、景点、商圈的城市慢行示范区,各市、县各推进 1 个以上慢行示范区建设。

     9. 交通整治。实施道路微循环、路口微改造、信号灯优化等整治,提升通行效率,全省推进 50 条以上主次干道“微整治”。依托地铁站点、大型公建、商业综合体,全省推进 30 处具有公交换乘、停车等功能的交通“微枢纽”。开展电动自行车及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放专项整治。推动开展车路协同试点。推进跨江跨河、技术复杂桥梁的智能监控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三)水环境品质提升 10. 排水防涝。各地市各选择 1 处易涝低洼区域,结合滞洪整治,建设雨洪公园。强化城市易涝点隐患整治和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全省新改建雨水管网(渠)750 公里。推进高水高排等大型防洪工程建设。推动排水管网排查、疏浚、修复、建档等工作。

     11. 城市供水。推进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完善,全省新改建供水管网 800 公里,各地市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 10%以内。所有市、县完成双水源或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有条件的市、县推进江河湖库水系连通,提升水源可靠度。

     12. 农村饮用水。积极推进县(市、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在基本完成“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专项整治的基础上,同步推进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摸底排查、保护区(或保护范围)划定、边界标志设立、生态环境问题清理整治工作,基本完成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整治。

     13.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继续推进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进一步提高收集率和处理率,巩固提升地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成效,全省新建改造修复市县

     生活污水管网 900 公里,各设市城市完成省级下达的污水集中收集率和进水 BOD浓度目标。推进 5 个污水处理厂扩容及提升改造,增加污水处理能力 40 万吨/日。市县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90%以上。

     14.。

     乡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全面推行以县域为单位,将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提升、管网铺设和运行管护整体打捆打包进行市场化运营管理,流域 50%的县(市、区)实行市场化运营管理,全省新建乡镇污水配套管网 750 公里以上。

     15.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推进 500 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

     (四)风貌品质提升 16. 城市园林绿化。以城镇周边森林、水系、苗圃、农田为载体,全省新建、改造提升 9 平方公里以上郊野公园和公园绿地 900 公顷、福道 1000 公里。每个县(市、区)分别各完成 5 处“串珠公园”“口袋公园”和 5 处立体绿化建设。实施拆墙透绿工程,推动临路临街实体围墙改为开放式空间或透空围栏。启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全省再创建一批国家园林城市(县城)。

     17. 城乡建筑风貌。推进城市中心区、滨水地带等重点区域城市设计,每个地市至少启动 1 项设计工作。落实农民建房用地保障,规范宅基地审批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所有县(市、区)完成具有地域风貌的建筑立面图集编制,新建农房审批按图集管控。开展 10 个县(片区)“崇尚集约建房”建设,全省再整治既有裸房 10 万栋。

     18. 魅力休闲空间。鼓励市县大力挖掘海湾岛礁、江水区域、沙滩、湿地、地质地貌、古树名木、山体植被等具有独特风貌的资源,推进魅力空间建设。充分利用河道沿岸现有公园、步道等设施,建设亲水步道、运动慢跑道或休闲骑行道。在街头绿地、社区公园等开放空间,合理配建儿童、全民健身设施。加强滨海岸线环境整治提升,启动若干滨海风景观光道建设前期工作。

     19. 城市夜景照明。强化和提升重要节点、走廊夜景照明品位,有序清理城市中心区主次干道霓虹灯、LED 走字屏等。实施城区道路路灯节能化改造工程,全省推进 LED 节能改造 2 万盏以上。

     20. 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各地市本级和各县(市)分别至少推进 1 条历史文化街区或传统街巷保护和整治提升。各地市各至少推进 6 个名镇名村或传统村落保

     护和整治提升。各地市再认定公布一批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完成一批历史建筑修缮和活化利用。

     (五)管理品质提升 21.。

     城市网格化管理。各地市整合或共享城市管理相关部门数据资源,建成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鼓励市级平台向县(市、区)延伸,形成“一张网”。健全巡查移送监督考核机制,各县(市、区)建立健全网格员巡查队伍,以城市规划区内镇街、村居、路网等划定网格单元,将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市政设施、“打非治违”、建筑垃圾、亮化绿化、消防安全等纳入网格巡查范围。

     22. 杆线设施整治。加快推进各类杆(塔)共杆建设,重要节点推广多功能智慧杆,全省更新主干道路灯杆 1 万根。制定公共空间“多杆合一”建设改造标准,各地市中心城区主次干道实施杆线、箱柜专项清理。推进村庄杆线规整,拔除、清理村庄废弃杆塔、线路,引导合理共杆。

     23.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省建成 15 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成餐厨垃圾处理厂,建成大件垃圾处理厂。建成集垃圾焚烧、飞灰处置和餐厨垃圾等处理设施为一体的垃圾协同处置基地。未启动垃圾焚烧厂建设的县(市),启动区域联建焚烧厂或通过外运周边处置等方式,加快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24.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各地市各新增 1 个县(市、区)以县域为单位,将村庄保洁、垃圾转运、农村公厕管护等打捆打包进行市场化运营管理。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各县(市、区)推动 1 个乡镇全镇域落实分类机制,不断扩大分类覆盖面。

     25. 村庄清洁行动。拓展优化“三清一改”内容,由“清脏”向“治乱”拓展,由村庄面上清洁向屋内庭院、村庄周边拓展。结合“厕所革命”、污水垃圾治理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工作和爱国卫生运动,健全长效保洁机制。

     26. 绿盈乡村建设。梯次推进富有绿化、绿韵、绿态、绿魂的乡村生态振兴村建设。加大专业指导服务力度,帮助基层找准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短板弱项,统筹项目资金,加快实施一批提升工程,全省建成 1500 个绿盈乡村。

     (六)启动建设一批样板工程 27.10 个新区(组团)建设样板。各地市各集中谋划建设 1 个新区(组团)区域,建立工作联盟,创新建设模式与机制,优先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民生工程、

     海绵城市、绿化花化等一批重大项目,突出产城融合和品质提升,打造城乡建设新标杆。

     28.10 个地市老城更新样板。各地市在城市中心区域各抓 1 个老城更新样板,在推进老旧小区、老旧街区片区改造的同时,对建成时间长、整体环境差、公共配套弱、街景街貌脏乱差的老城街区片区和棚户区开展城市更新。

     29.10 个县城品质提升样板。各地市各抓 1 个县城品质提升样板,重点选择老旧县城中心地区,包括传统商业街区、棚户区和零星危旧房及周边环境开展整治。

     30.10 个集镇环境整治样板。各地市各选择 1 个乡镇所在地集镇开展环境整治,打造人文气息浓厚、地域特色彰显、社区治理有序的宜居集镇。精选一定规模、资源良好的集镇居民集中区,进行微整治、微改造。完善生活污水垃圾治理,配套建设居民交流休闲空间,植入地域特色文化,活化利用老旧建筑,提升既有建筑风貌,推动共建共治共享。

     31.10 个新时代农村社区建设样板。各地市各抓 1 个以上新时代农村社区建设样板,精选依山傍水、周边风景资源良好的新增建设用地,适度降低容积率,突出地域建筑风貌,配套建设休闲交流公共空间,传承创新传统文化,打造宜居农村社区。

     32.10 个花漾街区建设样板。各地市各选择 1 个商业集中、人流密集老城区的重要节点,推进街道、广场、零星杂地、街头小绿地等综合整治,强化绿化花化彩化和休闲绿地广场建设。

     33.10 条特色园 林风情道路建设样板。各地市各启动 1 条特色园林风情道路建设,在新建和改造道路工程中,多用市树、乡土树种和适生树种,突出植物特色,打造舒适出行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34.10 条城市主干道整治样板。各地市各抓 1 条城市主干道整治样板,推进道路平整度提升、井盖治理、路口微改造和辅道改造、绿波通行、街巷微循环改造等。

     35.10 个水环境综合治理区域样板。各地市各推进 1 个以水环境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区域整治,重点以海绵城市建设为抓手,结合防洪排涝、滞洪区整治等,建设雨洪公园。

     36.10 个城市精细化管理街区样板。各地市各抓 1 条城市精细化管理街区,健全街区管理体制机制,围绕环境卫生、生活垃圾分类、广告牌匾、车辆停放、秩序管理、道路交通设施管护、公共空间治理、立面整治、工地管理、绿化亮化等方面进行创建。

     二、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省级成立城乡建设品质提升总指挥部,由省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下设城市建设和农村建设两个分项指挥部,由省分管领导牵头负责、任指挥长,办公室分别挂靠省住建厅、农业农村厅,抽调相关单位人员集中办公,负责推进日常具体工作。两个分项指挥部要加大统筹协调推进力度,每月通报进展,每季度召开现场会或交流会。各市、县(区)政府要落实属地责任,按照“难、硬、重、新”行动要求,细化制订工作计划,定期协调推动,解决突出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二)加快项目建设。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审批前置条件,压减报建审批时间。加快规划选址、用地、用海、环评、水土保持等前期工作,加大征地拆迁、市政配套、水电接入、资金落实等推进力度,加快项目建设。对进度落后的项目,要明确责任单位,研究落实解决问题的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

     (三)落实资金保障。各地要结合发展基础和财力状况,多渠道加大投入,合理保障建设运维资金。省级调整优化专项支出结构,按轻重缓急,分年度在省级部门预算中统筹安排,并在原有基础上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重点加强对县(市)的正向激励,各地市也要加大激励资金投入。在省级下达的专项债务限额内,各地可申请专项债券资金用于城乡建设项目。

     (四)培育壮大城建融资平台。成立省级融资专家团队,为各地提供咨询服务。支持各地政府盘活现有存量闲置资产,支持对已建成且具备收益的基础设施,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筹集新项目资本金。发挥保险资金优势,通过债权、股权、股债结合、基金等多种形式,积极为城乡建设项目提供融资。

     (五)加强人才和技术 保障。支持部门与高校、金融机构、企业等单位建立人才双向交流机制,组织一批熟悉工程建设、投融资等业务的技术人才赴县(市、区)挂职服务。支持各地引进高层次人才,在置业、落户、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

     优惠政策。建立专家顾问团,指导项目设计、施工、管理、评估,编制相关技术导则和标准。

     (六)加强督导考核。全省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工作纳入省政府年度督查检查考核计划、省对地市绩效考评指标内容,省住建厅、农业农村厅要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日常督查,省政府督查室、省效能办要组织开展专项督查督办和察访核验。建立考核与奖励相挂钩机制,对典型示范项目,省级财政给予正向激励奖励。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