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时间:2021-06-10 10:08:14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第 1 篇: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说明: 《解决问题》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内容。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用图画的形式呈现了连乘的应用题。教学设计中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信息,并提出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 99 页例 1 和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第 1、4 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连乘问题的数量关系,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连乘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数量关系,灵活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复习铺垫。

     1.谈话导入:大家刚参加完学校的大课间检查,三年 1 班的同学都表现得很好。

     2.复习迁移: 我们班在大课间中分组活动,每组 5 个同学,分了 9 组,共有多少个同学参与?怎么算? 3.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教学例 1: ⑴ 创造情景, 师:操场上同学们正在认真训练,体育老师打算按图这样安排,同学们算算要多少人?提出问题“3 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 ⑵ 让学生独立收集数学信息。

     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信息:a:每行有 10 人 ,有 8 行。

     b:每列有 8 人,有 10 列。

     C: 3 个方阵 小结:我们都是观察同样一个方阵,可以从这样一行一行来看,知道了每行有 10 人,有这样的 8 行。也可以这样一列一列来看,知道了每列有 8 人,有这样的 10 列。

     ⑶ 整理数学信息,分析数量关系。明确先求 1 个方阵有多少人,再求 3 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

     要求:3 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你应该怎样思考?请同位同学互相说一说。

     我们抓住每行有 10 人,有 8 行这 2 个数学信息可以先求出 1 个方阵有多少人? 这是一行一行的观察,我们还可以一列一列的看能不能根据这两个信息每列有 8 人,有 10 列要求 3 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你该怎样想呢? 不管用哪种方法,我们都是先求 1 个方阵的人数。还可以写成综合算式。

     2、探寻其他解决问题策略。

     不同的策略:1.先求:3 个方阵的一大行一共有多少人,再求 8 行一共有多少人。

     2.先求:3 个方阵的一列一共有多少人,再求 10 列一共有多少人。

     3.先求:一共有多少行,再求 3 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

     4.先求:一共有多少列,再求 3 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

     例 1 的小结: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思考,得出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结果却是一样的。今天我们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引出课题:解决问题】

     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P.99 做一做 ⑴ 出示题目。

     ⑵ 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⑶ 全班反馈: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先求 1 盒有多少个,再求 8 盒一共有多少个。

     2、练习二十三的第 1 题 ⑴ 出示题目:P.101⑴ ⑵ 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⑶ 分小组交流。每个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重点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

     ⑷ 全班反馈解决该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3、练习二十三的第 4 题 ⑴ 出示题目。P.102⑷ ⑵ 让学生审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⑶ 给出三个算式,由学生选择出正确算式并表述出解决问题 的思路,重点理解“来回”的含义。

     四、全课小结: 强调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五、拓展练习:第一步,先请同学了解一节数学课的上课时间,一个星期在校几天?如果一个学期按 20 周计算,同学们在学校待多少分钟?合多少小时?第二步,根据自己计算出来的结果,你有什么感想?记录下来。第三层次是学生在生活中现实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本题又是一道开放题,所有的信息都需要学生自己去寻找,给学

     生的思维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性,很好地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六、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三的 2、 3、 5、6 题 关于解决问题一课的教学反思 城关二小 周志明 1、收集和整理信息,形成数学思考。

     新教材的解决问题,其题材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用图画、对话、表格等形式呈现现实的生活场景。这一节课的例 1 既是一幅情境图,又是一道应用题。例 1 的图呈现给学生一幅广播操表演的情境图。小精灵明明提出“3 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了解情境,从情境中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收集解决问题的必要信息。这一步要求学生仔细地看,充分的讲,观察同一个方阵既可以横着看找到的信息有“每行有 10 人,有 8 行”,又可以竖着看找到的信息有“每列有 8 人,有 10 列”。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收集和整理信息,让学生形成数学思考。

     2、分析数量关系,构思解决问题的思路。

     应用题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找到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在于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会思考,体会问题里的数量关系,要突出数量关系的分析,帮助学生形成解题思路。我们用不同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方

     法不同。如:抓住“每行有 10 人,有 8 行”这两个信息就可以先求出 1个方阵的人数,再求3个方阵的人数。还能抓住“每列有 8人,有10列”这两个信息也可以先求出 1 个方阵的人数,再求 3 个方阵的人数。分析数量之间的不同组合的关系,就形成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不同。如:抓住“每行有 10 人,3 个方阵”这两个信息可以先求出 3 个方阵一大行一共有多少人,再求 8 行一共有多少人。这里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有所不同了。

     3、正确选择算法,独立解决问题。

     根据解题思路仔细准确地选择相关的条件,正确的选择算法。

     这节课我觉得我可能是急进了点,应该先让学生先从“行”去观察进行列式计算,让后进生理解后再进行“列”的观察从多角度去解决问题可能这样会更好些。而且因为这样导致学生的练习还不够充分。

     第 2 篇: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王素芳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会区别并解决求“两数之积”与“两数之和”的实际问题。

     2.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示题目的意思并分析数量关系。会解释所画的图,能把图转化成正确的算式,选择正确的算法。

     3.在经历画一画、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中,感受画图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和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能体会

     利用画图的方法作为策略的价值,能主动利用这样的策略 解决问题。

     学具准备:学案和彩笔 教学过程:

     一、问题与探索 1.明确条件和问题,理解题意。(1)请同学们大声读题,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2)师示范把题目中的数学条件圈出来,全班交流。① 4 排桌子 每排 5 张 ② 一排 4 张 一排 5张求一共有多少张? 求一共有多少张?(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2.培养画图意识。(1)说一说,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组织学生讨论:你能用什么方法把题目的意思更清楚地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呈现学生不同的观点,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评价。)(3)学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的方法把题目的意思表示出来画图。

     (4)展示学生画的图,说说你为什么这样画。(5)检验:图画得对不对?同学们评一评,和题目的意思一样吗?图示:

     小结:通过检查,大家所用的图形和画图的样式虽然不完全相同,但是都表示出了题目的意思。(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画完之后要有意识地进行验证。)(6)辩一辩:两道题中都有 “4”和“5”,为什么画的不一样?小结:虽然数字一样,但所表示的意思不一样。(7)看来根据图这个好帮手,大家都理解题目的意思了,请列式解答。

     3.列式 计算,解决问题。(1)学生先独立把算式写在练习纸上,然后指名汇报。(2)比一比:两题都是求“一共有多少张?”,为什么列的式子不同?(3)小结:把 4 个 5 加起来用乘法,把 4 和 5 加起来用加法。(4)检查:解答正确吗?a.列式正确吗?你认为该怎样

     检查,同桌讨论。b.交流:解答的时候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小结:我们不仅要检查图画的对不对,还要看看算式能不能正确地表示图的意思,最后算算得数是否正确。(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解答完之后要有意识地进行验证。)c.把这道题的答填完整。

     4.回顾反思,强化解决问题的步骤与策略。借助课件和板书,引导学生梳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我们在解决问题时,①认真读题,弄清知道什么,把数学信息圈出来;②画图能帮助我们理解题目的意思,还能帮助我们思考;③利用所画的图,列出算式解答;④我们还要检查列式、答案是否正确!

     板书:①圈;②画;③列;④查。

     小结:这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接下来,我们就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个问题。(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特别是能把文字题目转化成图形表征帮助理解题目的意思,再把图形表征转化成正确的算式并选择正确的算法。)

     二、运用与巩固 1.做一做。练习十四第 7 题。(1)尝试解答,汇报结果。(2)产生冲突,激发画图的需要。(3)讨论交流,感受画图的好处。(4)检查反思,回顾解题的步骤。

     2.练一练。练习十四第 4 题。(1)画图理解题意。(2)独立完成。

     (3)交流反馈。

     3.互动与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了身边的问题,谁能说一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学到了什么好方法?4.课堂作业。练习十四第

     1、2 题 第 3 篇:《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连除的方法解决相关生活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渗透分析问题的两种一般策略——分析法和综合法,初步体验两种分析策略对解决问题的作用。

     3.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和问题的能力,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4.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策略进行回顾反思的意识与习惯。

     5.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照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连除的方法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2.初步体验分析问题的两种一般策略——分析法和综合法,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策略进行回顾反思的意识和习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首练说。(学生介绍自己在生活中是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一下实际问题的)

     二、设疑自探。

     1.课件出示校操比赛的照片,学生发现信息。

     师:同学们还记得这是什么时候的照片吗?对,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学校要再一次进行校操比赛,郭老师将参加比赛的同学进行了这

     样的安排。

     (课件出示信息:老师将参加比赛的 60 人平均分成 2 队,每队平均分成 3 组。)

     认真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每组有多少人?)

     谁能把数学信息和问题完整的读一读? 3.独立解决,回顾反思。

     先想一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将你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解决完问题后自己进行回顾反思,看解答是否正确。

     三、解疑合探。

     1.同桌交流解题过程与结果。

     2.学生到前面板书解题过程并进行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评价、质疑)

     第一种方法:

     先求出每队有多少人? 列式:60÷2=30(人)

     再根据每队平均分成 3 组,求出每组多少人? 列式:30÷3=10(人)

     第二种方法:

     先求出一共分成了多少组?列式:2×3=6(组)

     再求每组有多少人? 列式:60÷6=10(人)

     3.有没有用综合算式解答的?(生板书)

     4.解决同一个问题,大家想出了不同的解答方法,老师想请教一下:在分析解答时,是题目中那句话最先引起你的思考? 小结:通过你们的讲解老师知道了分析解答问题时可以从信息出

     发,边读边思考;还可以从问题出发进行分析。那如果在信息中没有找到需要的信息呢?(看看可以通过哪些信息求出来)

     5.回顾反思。写“答:每组有 10 人。” 我们的解答正确吗?你是怎样进行回顾反思的? 四、质疑再探。

     五、实践运用。

     1.课本 53 页“做一做”。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做完后再思考:你是从那句话开始思考的?解答时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汇报分析方法及解答,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

     2.连连看。

     3.认真分析,做出正确选择? 六、评价感悟。

     你有什么收获? 第 4 篇: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A)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初步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

     第 19~20 页。

     三、【教具、学具准备】

     农远教育资源课件、教学光盘、图片(例 3 主题图,“做一做”插图),奖品“智慧鸟”(不同颜色和大小)。

     四、【媒体选用】

     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网,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

     ①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以积极的数学活动主动探索圆的特征; ②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让学生直观感受,体会深刻; ③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给予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机会,为学生掌握圆的特征提供强有力的辅助,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④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学生通过操作、观察,解决课前提出问题,促使知识的迁移应用,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提问题的情境,体会提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 提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问题在生活中的存在。

     1.教师: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遇到不懂的事情时,就会向别人提出问题。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还藏着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你能试着提一提吗? 2.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后,问学生:“你提的数...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