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范文大全
  • 古典文学
  • 职场知识
  • 中国文学
  • 公文书信
  • 外国名著
  • 寓言童话
  • 百家讲坛
  • 散文/诗歌
  • 美文欣赏
  • 礼仪知识
  • 民俗风情
  • 谜语大全
  • 名言警句
  • 对于我县民俗村提升改造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2020-10-23 15:02:35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我县 民俗 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民俗村提升改造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县委、县政府安排,近期,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会同凤鸣镇和周公庙风景名胜民俗区管委会、县工商局、药监局、工信局、质监局等部门,召集民俗村接待户、食品企业代表及相关村组负责人,通过召开座谈会、汇报会和查阅资料对照分析等方式,对我县民俗村提升改造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岐山县是周文化的发祥地,素有“周礼之乡”“青铜器之乡”“转鼓之乡”“陕菜之乡”的美誉,有着得天独厚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资源,是全国文化先进县和全省文物大县、旅游名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历史文化、休闲度假、农家体验”的主题定位,全力打造周公庙与民俗村地域相连、内涵融合、传承有序的乡村旅游示范区,初步形成了集古迹游览、田园观光、民俗体验、名吃品鉴、休闲度假、产业开发于一体的岐山乡村旅游新格局。西岐民俗村自 1998 年创建以来,通过编制产业规划、制定帮扶政策和开展技术培训等措施做大做强,目前已形成一定规模。北郭、堰河等民俗村接待户已达到 160 多家,日餐饮接待能力5000 人次,住宿床位 800 多张,直接从业人员 1200 人,带动发展臊子肉、手工挂面、食醋、锅盔等加工户 320 多户。近年来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最具魅力休闲乡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陕西十大热点乡村旅游地”、首批“陕西乡村旅游示范点”“陕西省一村一品农家乐明星村”“宝鸡市十大最美乡村”等荣誉称号。今年 1-11 月份,民俗村共接待国内外游客 155.2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9.37 亿元,经营农家乐已经成为民俗村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二、存在问题

     我县民俗村发展虽然起步较早,规模也逐步扩大,但从总体趋势来看,民俗村的整体提升改造力度不大,民俗接待质量和水平没有明显提高,发展速度和综合收入同步出现了下降趋势,特别是与周边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1。

     、认识不足,市场观念薄弱。部分民俗接待户对民俗村发展存在错误认识,只顾自己单打独斗,互抢生意,甚至恶意竞争,小富即安,缺乏大局意识,没有形成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市场观念。民俗村发展方向目标不明确,内容形式、经营项目多有雷同,市场营销理念滞后。

     2 、设施不全,承载功能单一。由于缺乏统一组织管理,资金投入有限等原因,一些接待户只停留在卖几桌臊子面的初始发展阶段,原有接待户仅靠自己的住宅区域分散经营,规模小、品位低,在旅游住宿、餐饮、购物等服务设施和厕所、污水、垃圾等卫生设施建设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3 、特色不亮,产品档次偏低。大部分民俗接待户设施简陋、活动单一、服务水平较低,缺乏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观赏性、体验性旅游项目。许多旅游产品只是表层开发,缺乏创新设计和深度加工,文化品位不高,特色不明显。

     4 、管理不力,服务体系滞后。县上编撰了具体规划,但缺乏对民俗接待户的统一有效管理,目前民俗村发展仍然处于无序发展的状态。管委会管理职能薄弱,精细化管理不够,有些管理机制和措施落实不力,没有形成部门联动、联手帮扶发展的合力。

     三、建议对策

     加快推进全县民俗村提升改造工程,对于加快建设周文化大景区,提升我县周文化旅游产业水平,把岐山打造成关天经济区文化旅游名片、全国知名的周易体验与寻根问祖圣地、关中饮食文化与民间艺术品基地,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为此建议:

     1 、更新思想观念,个性化定位发展思路。一要突出文化主题。把民俗村做为我县发展乡村旅游的典型品牌来抓,坚持以周文化为背景,以西岐民俗文化为核心,以美食休闲、生态农业、民俗风情和文化观光四大旅游产品为依托,发掘自身优势和特色,走差异化、个性化发展道路,倾力打造既具有周文化内涵,又充分体现民俗风情的“西北民俗第一村”。二要科学编制规划。修编完善《岐山县西岐民俗村旅游总体规划》,对基础设施建设作出计划安排,对产品开发进行细

     致谋划,对景观设计加以规范,着力打造农业观光型、休闲度假型、民俗文化型和美味佳肴型农家乐,逐步形成“统一规划、特色鲜明、行业规范、一村一貌、一家一艺”的有序发展格局。三要注重市场营销。坚持因时、因地制宜,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利用“岐山臊子面”地理标志证明、“百年美阳”等省、市著名商标、擀面皮等地方名小吃品牌,积极引导民俗村经营户运用商标战略开拓市场,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画册、广告等各种传媒,有目的、有计划、分步骤开展各类促销活动,力争塑造个性鲜明的旅游形象,切实提高我县民俗村的知名度。

     2 、完善基础设施,一体化构筑发展格局。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抓住岐山西周文化景区列为全省十大文化旅游景区项目之首的有利时机,认真学习借鉴福建省沙县、长安区上王村、礼泉县袁家村的发展经验,健全完善扶持民俗村发展的政策措施,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扶贫资金、项目资金等政策性资金,策划一批符合投向、有利于招商引资的基础设施项目,切实改善我县民俗村基础设施条件。二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宝鸡市西岐生态园堰河及北郭片区旅游发展详细规划》要求,融合生态、人文景观和乡风民俗等元素,开发特色民俗古镇、古街、古楼,完善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加快建设集浓郁文化、古香古色、传统民族于一体的新型民俗村。三要做好综合环境整治。按照“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的要求,以村庄规划为龙头,以治理污染为重点,建立政府支持、群众参与的环境管理机制和村、户卫生检查评比、奖罚制度,重点实施住宅规范化建设、道路硬化、污水垃圾处理和绿化美化工程,不断提升民俗村环境卫生水平。

     3 、突出特色品牌,市场化开发民俗产品。一要抓特色。紧密结合周文化元素把“乡味”和“土味”做足,对餐饮菜肴深度开发,在服饰礼仪设计上体现周文化特色,对民俗用具(如拴马桩、饮马槽、石磨、碾子等)、民间艺术(剪纸、泥塑、木雕、民间脸谱等)、民俗生活场景(可通过泥塑、雕塑等形式)进行展示和再现,进一步增强民俗村文化内涵。二要抓精品。深度挖掘西岐周文化底蕴,成立民俗村演艺中心,通过组建秦腔自乐班,用战车或轿子在村口迎客,在重点户外区域设置“周文王返西岐”“陕西十大怪”等历史典故的雕塑和壁画,开展花轿迎亲、剪纸、刺绣、传统酿醋、臊子面制作等民俗文化展演活动,提高民俗活动

     的娱乐性和游客的参与性。三要创品牌。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大力开发能适应和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民俗旅游项目和产品,积极倡导绿色健康饮食文化,重点对西岐臊子面、臊子肉、农家食醋、油酥锅盔、擀面皮等陕西名小吃进行深度开发,制定科学化标准,设计多元化产品,明确走大众化、绿色化、便利化、产业化之路,打响“美食之源”品牌,着力增强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

     4 、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化运作文化产业。一要狠抓招商引资。依托西岐饮食旅游观光园、生态花卉观光园、西府古镇建设、凤凰山遗址公园、中华周文化城等核心项目的规划建设,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工商企业、旅游企业投资开发休闲旅游农业项目,发展休闲旅游农业配套产业,特别要建好引进项目储备库,力争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对我县民俗村进行整体打造。二要注重多元投入。树立“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收益”的理念,构建以政府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通过转让股权、出让冠名权、拍卖经营权等方式,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参与民俗村建设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带动乡村旅游向集约型、规模化方向发展。三要创新发展模式。鼓励和支持村民以股份制形式组成专业旅游公司,积极探索和创新实施公司+农户、公司+旅游点、公司+乡村旅游协会+旅行社的发展模式,支持农户以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快引进资金、品牌和专业化经营管理团队,逐步挖掘、整合分散的乡村旅游资源,提高民俗村组织化程度和投资实力。

     5 、创新体制机制,优质化搞好服务管理。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建议县上加强周公庙风景名胜民俗区管委会组织力量,建立完善党政领导,部门参与的民俗村统筹协调机制,对全县民俗村发展规划、招商引资、环境整治等工作进行服务指导,从政策上大力支持民俗村提升改造工程。二要健全运行管理机制。建议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主体作用和协会组织的前沿阵地作用,由有关接待大户牵头或招引有实力的民俗食品龙头企业,成立民俗村管理协会或民俗接待服务中心,按照统一的准入标准,吸收接待户加盟。同时,积极引入动态管理制、达标命名制、等级评审制、复核摘牌制等工作机制,制定完善“农家乐接待户自律公约”等行业规则,努力打造统一规范、有序经营、服从管理的经营格局。三要强化规范培训。加强与省、市旅游院校的合作,充分利用我县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先进县”

     的优势,结合西岐民俗风情和乡土文化成果,重点抓好农家乐从业人员烹调、消防、安保、食品卫生、礼仪等方面的培训,进一步提高我县民俗村的文化内涵和服务档次。民俗村提升改造是一项复杂工程,可选择示范户或一条街进行试点推开,以确保此项工作健康稳步推进。

     20xx 年 12 月 10 日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