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第2版)知识点总结笔记课后答案

    时间:2020-09-16 11:41:36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文学批评 知识点 课后

     第一编 先秦两汉

     绪 论

     0.1 复习笔记

     一、文学、言、辞、文章 (一)先秦两汉时代 1.

     “文学”的含义 (1)

     今天文学的定义: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作为物质手段而具有审美价值、能给人以美感的作品。

     (2)

     古代“文学”的定义:“文学”一语泛指学问、文教、文化修养等。“文学”亦指从事于学问,提高文化修养。汉代依然如此。“文学”也包括了各方面的学问、制度等。而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各种学问中地位最高、影响最大者,于是给人一种印象,即“文学”一语常常指儒学而言。

     (3)

     先秦两汉的“文学”,“文学”一语与今日“文学”的含义不一样,它不但不是就审美而言,而且也不包含运用语言文辞进行写作的意思 2.

     “言”、“辞”的含义 先秦典籍中有论及“言”、“辞”的资料。言、辞当然与运用语言有关。以文字记录语言,便是文章。典籍中论及言、辞之处,虽然还不能说等同于今日之论文学,但至少可以作为论文章写作的资料看待。

     (二)先秦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代 1.

     “文章”的含义 (1)

     汉代写作能力日益受到重视的原因 ① 这一方面是由于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各类应用性文字日益显示其重要性; ② 再一方面也是由于辞赋等受到帝王、上层人士的喜爱,实际上被作为审美欣赏的对象。

     (2)

     先秦两汉的“文章”的含义 ① “文章”一语先秦时就有,但只是泛指文采彰明之意; ② 汉代则在沿用其旧义的同时,赋予新义,用以指写作,“文章”一语指用文字写下来的东西,或指具有写作才能。有时也说成“文辞”、“文词”。

     2.

     “文章”与今天的“文学”的关系 “ 文章 ” 既指写作,则与今日 “ 文学 ” 有关系,但仍不等于今日之 “ 文学 ” 。因为当时 “ 文章 ” 所指范围甚

      广,富于审美性质的辞赋、诗歌固然在内,而一切实用性文字也都包含在内。

     3.

     文章的范围:学术性著述也好,审美性强的作品(辞赋类)也好,成部的著作也好,单篇制作也好,都在“文章”范围之内。

     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章”与“文学” (1)

     “文章”的含义仍然宽泛,指一切用文字写下来的作品。

     (2)

     “文学”也仍泛指学问、文教、文化修养,但与先秦两汉相比,又有重要的变化:由于在知识分

     子中,写作渐渐成为极普遍的事,写作能力几乎成为士人文化修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而“文学”自然而然地常常包括了写作之意,而可以理解为常兼指文章与博学两方面的意义。

     5.

     以今天的眼观来看先秦两汉时期的文学观念 (1)

     用今天的眼光看来,先秦时人们的文学观念还十分薄弱。当时人议论作品时,几乎不是从审美的角度出发的。

     (2)

     汉代的情况则有所不同:一方面,仍然用很强的功利性的眼光评论文学作品,甚至因此而轻 视、排斥文学的审美性质;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包含审美因素的言论,也有人从审美娱悦的角度肯定文学作品。因而当时的文学批评呈现出复杂的状况。

     (3)

     先秦时诗歌与音乐紧密配合,诗、音乐、舞蹈往往三位一体。因而人们对于诗与音乐的见解, 也常是相互联系,有时不易分别。但诗论与乐论毕竟不完全等同,人们应看到其间的联系和影响,也注意其区别。事实上,先秦乐论的审美因素多于诗论,而逐渐影响及于诗论。

     二、儒、墨、道、法诸家的文学观 (一)历史背景 在春秋战国这一社会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涌现出许多思想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政治、经济、哲学等方面的主张,形成了诸子争鸣、思想活跃、学术繁荣的局面。

     (二)儒、墨、道、法诸家的文学观 1.

     儒家的文学观 (1)

     孔子:儒家的创始者孔子很重视文化、学术。他的言谈中有关文学者,一是论“诗三百”,二是论言辞。

     (2)

     孟子:孟子在阅读、理解作品方面,提出了“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主张。

     (3)

     荀子:荀子非常重视言辞、辩论。他是最早对儒家圣人和经典作崇高评价的学者,他这方面的言论可以视为后世文学批评中明道、征圣、宗经说的先声。《荀子·乐论》和总结孔子后学音乐思想的 《礼记·乐记》,都非常重视“乐”。一方面指出了乐产生的基础、乐对社会的反映及其认识作用,另一方面强调乐对人们的教化意义。先秦儒家的乐论谈到了乐与人们情感、心理的关系,比起先秦时纯粹的诗歌理论来,较多地具有审美的因素。

     (4)

     评价:不论孔子还是孟子、荀子,都很重视诗歌、言辞、音乐的社会功能,强调利用它们为教化服务。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儒家的文艺思想适合于统治阶级对文学艺术的要求,而其中某些观点又能触及文学的基本规律方面的问题,故在文学批评史上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墨家的文学观 (1)

     墨家从实用、功利的目的出发,重视言辞辩论。

     (2)

     对于人们的艺术审美活动,墨子采取排斥态度。

     3.

     法家的文学观 (1)

     法家学派形成于战国时期。商鞅奠定了法家理论的基础,韩非则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2)

     法家崇尚耕战,主张君主独裁,厉行法制,对于传统文化学术和儒、墨、名、纵横诸家学说, 认为不切实用,而且妨碍其愚民政策的实施,故加以全面排斥。

     4.

     道家的文学观 (1)

     道家主要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他们都有要求回归上古简质淳朴时代的倾向,因而对音乐、言

     辞、辩论等都持否定态度,提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认为美丽的色彩、音乐使人“失性”。

     (2)

     《老子》、《庄子》却对后世的文艺思想,包括文学理论批评,具有深远的影响。

     ① 道家崇尚自然无为,那原本不是论文学。但当文学创作、鉴赏实践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这种崇尚自然的主张被运用到文学批评上,成为反对雕琢、提倡自然之美的理论根据。

     ② 《老》、《庄》书中关于语言局限性、言与意的关系的论述,启发了后世作家、批评家对于含蓄之趣、意在言外那种艺术表现的体会、认识和追求。

     ③ 《老》、《庄》书中对于虚静、“坐忘”心态的论述,原是就体认“道”而言的,但也被借用、引申,用以论述文艺家、作家的思维特点。

     5.

     屈原的发愤抒情之说 (1)

     屈原的《九章·惜诵》云:“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指出自己的作品乃是在愁思郁结、愤懑无告、“愿陈志而无路”的情况下倾吐而出。

     (2)

     《九章·抽思》云:“道思作颂,聊以自救兮。”更说到凭借写作以舒泄忧思、暂时获得解脱的情况。

     (3)

     屈原的发愤抒情之说,比《尚书·尧典》“诗言志”之说更突出了情感因素,可说是后世发愤著书、不平则鸣以及借作文以自慰诸说的先声。

     三、汉代文学批评的演进

     (一)两汉时期文学创作的发展 1.

     韵文方面,产生了不少优秀的乐府诗歌,奠定了五言诗的基础 (1)

     辞赋在《楚辞》和纵横家辩说的影响下,产生了很多作家作品,《史记》、《汉书》都为擅长辞赋的作家立了专传。

     (2)

     刘向、刘歆编校图书,在《七略》中特立“诗赋略”登录并论述诗赋,就是诗赋作品大量涌现的实际情况的反映。

     2在散文方面,除一部分学术、历史著作中具有文学价值的篇章外,各种体裁的单篇文章逐渐多起来了,论说、书序、奏议、书启等等,不一而足。此外还有韵文体和韵散结合的文体颂、赞、箴、铭、哀文、诔、碑文等等。这许多体裁的文章,大多属于社会、政治生活中实用的文体,但同时人们也注重它们的写作艺术、审美因素。

     (二)汉代的文学批评与政治情况、学术思想的关系 1.

     汉初统治者慑于农民起义的威力和秦朝短期覆灭的教训,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剥削,与民“休养生息”。学术方面,则提倡黄老,人们的思想还没有受到严格的限制。

     2.

     从武帝到宣帝,是西汉帝国政权最巩固、国势最强大的时期。在学术思想方面,武帝采取了独尊儒学的政策。于是在文学批评中,儒家文学思想取得了统治地位。

     (三)汉代文学批评的内容 以论述、解释《诗经》、评论屈原及其作品、评论汉赋三者较为集中。

     1.

     对《诗经》的论述、解释 (1)

     汉人非常重视诗歌的政教作用,强调美刺,要求诗歌为封建政治服务。

     (2)

     在艺术表现上,要求委婉含蓄、风格温厚。

     (3)

     他们解释诗篇时,常附会政治,多穿凿之说。汉代的《诗经》学是过去长时期来儒家诗论的总结,对当时和后代文学批评都有重大影响。

     2.

     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评价 (1)

     综观汉人对《楚辞》的评价,他们都认为屈原作《离骚》等作品有讽刺之意,具有政治意义。

     (2)

     对于《楚辞》的艺术性,汉朝人也都给以充分的肯定,他们都指出,《离骚》运用了比兴寄托的手法,认为这是学习《诗经》的结果。

     (3)

     另一方面,汉人对于屈原的执著而终于自沉,在同情的同时,又多有表示不理解者。贾谊、司马迁已流露此意,扬雄、班固更为明显。特别是班固,指责屈原“露才扬己”,贬损了自己的高明清洁。

     3.

     对汉赋的评论 (1)

     赋是汉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也获得了最高统治者的爱好。

     (2)

     对赋给以肯定评价的有司马迁、班固等人。扬雄早年爱好作赋,后来则施以激烈的抨击。而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都是从赋是否能达到讽谏目的、实现政教目的的角度立论的。这也反映出汉代文学批评的功利性,反映出儒家文学思想的局限。

     (3)

     汉宣帝却在承袭功利观念的同时,正面肯定了赋的审美愉悦作用。虽然仍依经立论,但毕竟肯定了文学作品“辩丽可喜”、“虞说耳目”即审美作用的正当合理,因此值得注意。

     一、《诗经》、《尚书》、《国语》、《左传》中所反映的文学观念 (一)美刺和言志 1.

     《诗经》是我国诗歌的第一部总集 在《诗经》的少数诗篇中,有些作者表达了自己写诗的目的和态度,对于文学的社会作用,表现出朴素的认识。

     (1)

     在我国,很早就有将文学创作与社会和政治相联系的观念。这种通过创作诗歌对政治情况和人物进行赞美和讽刺的观念,在以后的《诗大序》中,就发挥成为“美刺”说。

     (2)

     在很早的时代,人们就把诗歌看作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发露。这种观念,在理论上的概括,就是“诗言志”。

     (3)

     “诗言志”的说法,与《诗经》中所体现的观念相一致。即使这一说法正式提出较晚,也还是可以视为西周、春秋之际人们对于诗歌性质、功能的认识的一种概括性表述。

     2.

     美刺和言志都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诗歌的一种认识 作者通过诗歌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对于社会中人和事的观点和态度,并且希望诗歌对社会、政治发生影响。这种认识,虽然到汉代才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但其萌芽和成长时期却早在先秦时代。

     (二)观志和观风 1.

     从作诗、赋诗的角度说,是言志,是美刺;从听诗的角度说,就是“观志”和“观风”。

     2.

     “观志” 赋诗者既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断章取义,听诗者所观、所知之志也并非作诗者之志,并非诗歌的原意,而是与原诗无关的赋诗者之“志”。

     3.

     “观风” “观风”见于记载比较晚。虽然周代未必有完备的采诗制度,但可能有过采诗观风的事实。据《左 传》、《国语》记载,西周的开明统治者很重视从诗歌中了解下情,以利于改进政治。《左传》、《国语》所说公卿列士以至盲瞽乐师所献的诗歌,可能有的是自己的创作,有的是别人的作品。不论如何, 可知统治阶级中某些人是重视通过诗歌考察民情的。

     (三)三不朽 1.

     《左传》、《国语》中还记录了一些人们关于言辞的说法,也关系到文学批评。《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所记三不朽之说,就对于后世很有影响。

     2.

     对于三不朽的评价:穆叔的三不朽之说,是当时统治阶级的一种看法,它表明了他们对于言辞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言辞很重要,可以使人不朽,但其地位在德行、功业之下。虽然这里的“言”,主要是指有关德教、政教的言辞而不是泛指,但到了后世,这三不朽的说法常常被用来作为讨论文章著述以至一般文学创作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论根据。

     0.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略)

     第1章 先秦的文学批评 1.1 复习笔记

     二、孔子(附《易传》)

     (一)孔子介绍 1.

     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学说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2.

     生活时代及其思想 (1)

     孔子生活在古代社会发生剧烈变动的时代,生活在奴隶制度解体、封建制度萌芽的时代。他的政治观点和哲学思想是比较复杂的,既有进步的一面,也有消极保守的一面。

     (2)

     孔子非常熟悉前代、特别是周初以来的文化遗产,“诗”、“书”、“礼”、“乐”,大都经过他的整理,并传授给他的门徒们。孔子的文学见解,大都表现在他的教学活动和对于前代文化的评论中间。这些资料主要见于《论语》一书。

     (二)论《诗》 1.

     孔子以《诗》为修身之具 孔门以《诗》为修身之具,与外交场合赋诗言志一样,是可以离开全诗的本来意义而断章取义加以发挥的。

     2.

     孔子从政治、外交说明《诗》的效用 (1)

     孔子认为学《诗》是为了懂得政事和在外交活动中很好地进行应对。这与春秋时代的赋《诗》言志有密切关系。

     (2)

     孔子从言辞应对方面强调学《诗》的效用,认为学《诗》可以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3)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① 兴,就是以诗中所说的事与实际生活中的事相联系比照,从而获得启发。

     ② 观与春秋时以《诗》观志、观风相一致。

     ③ 群,是说《诗》能帮助人们互相切磋砥砺,提高修养,能使人们关系和谐。

     ④ 怨,是说《诗》可用来表达怨情。强调了《诗》批评政治,表达下情的作用。学《诗》既有助于人们事父事君,具有政治功用,还可以让人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增长知识。

     (4)

     孔子还认为学习《诗》三百篇,是要使人归之于正。这话也成为后世一些论者主张诗歌发挥教化作用的理论依据。

     3.

     孔子论诗乐很重视中和之美。

     4.

     重视内容和形式 (1)

     文艺作品要产生良好的作用,必须重视内容和形式。孔子论诗乐,对内容、形式都很注意。

     (2)

     美是从艺术形式说的,善则是指艺术作品的内容而言。孔子把美和善结合起来评价艺术作品, 这一点很值得重视。

     (三)论言辞 1.

     春秋时代,在政治、外交等活动中,言辞显示出重要的作用。就个人而言,善于言辞是具有文化修养的表现。孔子非常重视言辞。

     2.

     孔子教育学生时也重视言辞的表达 (1)

     他曾评述学生的专长,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文学指熟悉典籍、制度等,言语则指善于言辞。

     (2)

     孔子固然重视文化修养,包括语言方面的修养,但尤其重视德行,他是将德放在文之上的。

     3.

     孔子认为言辞表达应恰到好处,既要文饰,又不可过分 (1)

     言辞过分华丽其内容就会被淹没。在这方面,“文质彬彬”的说法,对后世的文学批评,曾经产生良好而深远的影响。

     (2)

     若过于质朴,则显得粗鄙,若过分注重文饰,则给人浮夸不实的感觉;君子应该质文兼备,两者配合得恰到好处。就文辞而言,便是应该有文采、注意修饰,但又不能过分。

     (四)《易传》 1.

     《易》有“十翼”,即《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 卦》和《杂卦》。它们是对《易经》的解释阐发,总称“易传”。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易传》与《易经》合称《周易》,是儒家六经之一,被当作孔子学说尊奉,影响很大,亦及于文学批评家的言论。

     2.

     《易传》中有一些地方论及言辞,常被后人所引用和阐发 (1)

     《易传》非常重视言辞的作用及其社会影响 古人都将“辞“理解为指政令教化;认为《文言》之意,是说统治者为了建功立业,必须慎重对待其言论、教令、必须取信于民。后人或将“辞”引申为指一般的言辞、文章,并且强调为文以诚为本,文辞是“立诚”的手段。

     (2)

     《易传》认为言辞是人们内心活动、品德性格的体现 ① 人们不同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反映到言辞上,便形成各不相同的特色,惭、枝、寡、多、游、屈等等。

     ② 后世文学批评认为作者的气质等主观因素不同,其作品风貌也就相应地不一样。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易传》认为可以从文辞窥测说话者的精神、心态以至推测其遭逢、时代。

     (3)

     《易传》还讨论了言与意的关系 ① 认为有的精深微妙的意思是难以用一般的语言表达的,但通过设立卦象、再在卦下加以文辞说明的方法,便可委曲详尽地予以表达。这一观点曾引起魏晋玄学家很大的兴趣,语言能否尽意,如何才能尽意,成为他们反复讨论的题目。于是也影响及于文学批评。“象”是指卦象,并非艺术形象。

     ② 《易经》中的卦、爻辞(解说卦、爻的话)所说的往往是小而近的事物,但却寓有弘大而深远的意义。后世文学批评常以此来指说作品的表现手法。这其实是一种象征、寄托的手法。此种手法与汉儒解释《诗经》时标举的“兴”是相通的 (4)

     《易传》体现的哲学观点对后世文学批评颇有影响 ① 关于阴阳刚柔的思想,是《易传》的重要内容 用阴阳刚柔解释宇宙万物及其相互关系和种种变化。这种矛盾对立统一的思想深刻影响了后世文人的思想方法,亦体现于文学批评。

     ② 关于“通变”,也是《易传》中具有根本性的思想观点 后世文学批评以此为依据,论证文学创作必须有所变化创新,才能发展而不滞。

     ③ 《易传》中所阐发的天人合一思想,也对后世文论颇有影响 后世文论常以此论证“人文”与天地之“文”并列而且一致,借以抬高文学创作的地位。三、孟子 (一)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孟子是战国时代儒家学派的重要思想家,曾游历诸侯,不被任用,遂退而著书。他的学说,包括有关文学批评的意见,对后来很有影 响。

     (二)以意逆志说 1.

     孟子要求说诗者不要拘泥于个别字句的表面意义,而应当根据全篇去分析作品的内容,去体会作者的意图,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

     2.

     孟子对如何理解诗歌的内容,提出了较好的见解。如“周余黎民,靡有孑遗”这类话,是文学描写的夸张手法,孟子要求读者不要对这类语句从表面上作机械的理解,这是认识到了文学作品的修辞特点的。孟子虽然还没有提出夸饰这类名词,并在理论上作比较具体的论述,但可以说,他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已经接触到文学的夸张问题。

     (三)知人论世说 1.

     要比较正确理解作品的内容,除“以意逆志”以外,还必须对作者的生平思想及其所处时代有一定的认识,结合这些方面来对作品进行考察,这是比较好的方法。

     2.

     孟子理解作品时是结合着作者的遭逢、境遇,结合着作品的背景加以考虑的。这种理解、分析作品的方法,对后世文学批评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3.

     对孟子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的评价:在理论上是可取的,但从《孟子》全书看,他在解释某些具体作品时,仍不乏牵强附会、断章取义之处。同时,知人论世的方法,若运用得合理,确有助于对作品的理解;但若勉强、生硬地与时代背景相牵合,便会流于穿凿。

     (四)知言养气说 1.

     孟子的“知言”和“养气”说,不是谈论文学,但得到后世论文者的重视,常被运用作为他们的理论根据。

     2.

     孟子养气是指人的一种道德修养工夫。“浩然之气”,就是一种昂扬的精神状态,一种因相信自己的言行合乎正义而产生的坚强的自信。它需要“配义与道”,艰苦努力,才能够获得。它表现出孟子关于人格修养的理想境界。

     3.

     孟子的知言是指辨别言辞的能力。他能判断诐、淫、邪、遁四种不正当言辞的错误实质所在。

     4.

     孟子虽然并没有说明养气与知言两者间的关系,但可以体会到知言的能力是植根于养气。人们的道德修养、思想认识提高了,就自然会加强辨别言辞实质的能力。后世的文学批评正是从这样的角度来理解气与言、身心修养和文学的关系的。他们又把孟子的知言联系到立言,这样就为讨论“为人与作文”的关系问题,找到了理论根据。

     四、荀子(附《礼记·乐记》)

     (一)荀子 荀子,名况,又称苟卿或孙卿,赵国人。他是战国末期的儒学大师,对于儒家经典的传授,有重要的贡献。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都曾是他的学生。

     (二)宗经、征圣、明道说的先声 1.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通过后天的修养方能向善。人生而有好利、憎恨之心和各种情欲;若放纵而不加治理,便会发生争夺、残贼、淫乱种种恶行。因此,必须加以修治、引导。

     2.

     荀子非常强调学习的重要,认为人之所以能成为君子、圣人,都是因为自觉地学习、积聚礼义的缘故。而他为学习进修所开列的书目,首先便是记载圣人之道的各种经典。他认为天下之道体现于圣人,而圣人的事迹、举动、情志等等又都见之于经典。

     3.

     对儒家圣人和经典作如此崇高的评价,在先秦时代首见于荀子。这可说是后世文学批评中宗经、征圣、明道等论调的先声。

     (三)关于言辞辩说的议论 1.

     荀子力图对各种学派进行总结性的批判,以自己的学说统一论坛,因此扬言“君子必辩”,认为君子仁人一定是好辩的,辩说是学者的重要修养。当然,荀子认为君子之辩必须合乎礼义。荀子的重视辩说,体现了儒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原则。

     2.

     荀子既重视辩说,也注重辩说之术 (1)

     谈说时必须以严肃诚实的态度对待之,要坚持自己的观点,又加以譬喻、分析,和美愉悦地加以表述。

     (2)

     《荀子》中有《正名》篇,论语词的运用与辩说的关系,强调制定和运用语词表达概念必须确切而统一,不然就会名实淆乱,是非纷争,扰乱人们的思想。这里具有语言规范化的思想。又说积累语词发为言辞,是为了表述心态和事理,与人沟通;足以相通便可,不应故意炫耀其辞。这便与孔子“辞达而已矣”的说法相通,要求以表达的内容为根本,反对徒事华辞。

     (3)

     荀子的这些意见,与他企图统一思想、排斥异说有关,而在文学批评史上也有一定的意义。

     (四)《乐论》 1.

     《荀子》书中有《乐论》一篇,批判墨子的“非乐”思想,认为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政权,必须重视礼乐的社会作用。荀子认为,人的情感、欲望属于自然本性,不能抹杀,只能加以引导和节制,使其有利于统治者而不至于放纵、发生争乱。礼和乐的作用即在于此。

     2.

     乐的产生是由于人们情感上的需要,而先王即因势利导,制乐以感化人心。乐作用于人的情感、打动人心的作用特别深入、迅速,因此,若很好地利用乐,则“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 3.

     不同的乐,会激起不同的心理反应。而不同的心理反应,会造成不同的社会效果。因此圣人、君子非常慎重地对待乐,要以中正平和的乐感化人,而排斥“姚冶以险”的“邪音”。

     4.

     从声乐中可以看出时代、社会的面貌。将奇邪不雅正的声乐视为乱世风俗败坏的表现之一,也反映了荀子对于乐与社会、时代关系的理解。

     5.

     对荀子论乐的评价:荀子论乐,充分重视乐的社会作用,强调利用中正平和的雅正之乐教化人民,辅助政治。其理论继承了前人特别是孔子的主张,并且发展得更细致深入,对后代的音乐和诗歌理论都产生了颇大的影响。

     (五)《礼记 · 乐记》的诗乐理论

     1.

     《礼记 · 乐记》介绍

     (1)

     《礼记·乐记》是专门的音乐理论著作,其论述比较全面。古代音乐与诗歌结合紧密,《乐记》的理论也间接反映出对于诗歌的意见,对诗歌理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2)

     今本《礼记·乐记》分为《乐本》、《乐论》、《乐礼》、《乐施》、《乐言》、《乐象》、 《乐情》、《魏文侯》、《宾牟贾》、《乐化》、《师乙》十一篇。《礼记》虽汇编成书于汉代,但其中多有先秦儒家的言论。

     (3)

     《礼记·乐记》对于乐的教育感染作用的等问题的意见,尊崇雅乐、反对郑卫之声的态度等等,与《荀子·乐论》大体一致,而且有些问题发挥得更加细致 2.

     《礼记·乐记》对古代诗、音乐、舞三位一体的论述 正由于诗与音乐关系密切,因此先秦音乐理论中的一些内容,便被移用到诗论之中。

     3.

     《礼记·乐记》提出的物感说 (1)

     《礼记·乐记》提出了物感说,这是它在音乐理论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对于诗歌理论有重要影响。

     (2)

     它不仅仅把音乐看成是抒发内心感情的必然产物,而且特别强调了外界之物对于情感的感发作用。

     (3)

     人们具有什么样的情感,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声音;而人们的情感又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取决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感受。《荀子·乐论》说明了不同的乐会激发不同的情感,《乐记》则着重说明了不同的情感形成不同的音乐特色。

     4.

     《礼记·乐记》也十分强调乐与社会、政治的关系 (1)

     它认为既然乐是人心为外界事物感动而产生的,那么社会的治乱、国家的兴亡必然在音乐作品中反映出来。

     (2)

     《礼记·乐记》讲到音乐之所以能反映“治”、“乱”是由于在不同的社会政治条件下人们的情感不同的缘故。

     (3)

     《荀子·乐论》强调的是乐对于社会、政治的作用,《礼记·乐记》则在此之外还较多地谈到政治在乐中的反映问题。

     5.

     《礼记·乐记》还指出:因为音乐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真实表现,是内在之“德”发露于外的光华, 所以内心丑恶的人决不能创造美好的作品,不可能弄虚作伪。强调思想感情的真实、作品与作者的内外一致,这也是对后世颇有影响的意见。

     五、老子、庄子 (一)老子和庄子介绍 1.

     老子和庄子是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 (1)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曾为周守藏史。相传孔子曾向他问过礼。

     (2)

     庄子(约前369~前286),与孟子同时而略后。姓庄,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曾为漆园吏。

     2.

     《老子》、《庄子》均为道家学派重要典籍,对后世文人思想影响极大。

     3.

     老子和庄子都强调“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其社会思想都有要求回归上古简质淳朴时代的倾向。他们对于文采、音乐、言辞、辩说,都持否定的态度。

     4.

     虽然《老子》、《庄子》持有反对、贬斥文艺的态度,但是这两部典籍却对后世的文艺思想 (包括文学理论批评)颇有影响。

     (二)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1.

     《老子》、《庄子》书中所体现的哲学观点、生活态度深刻影响了后世文人 老、庄都主张自然的生活态度。《庄子》书中特别体现出要求摆脱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理 想。这样一种生活理想和情趣,在一定的场合,对后世文人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在历代的文学创作中常常可以看到体现此种思想倾向的作品,从而在文学批评和理论中也有所反映。

     2.

     《老子》、《庄子》书中都体现出追求真淳人格、反对虚伪矫饰的精神 (1)

     《老子》以“婴儿”、“赤子”比喻保持自然纯朴本质的得道之人。《庄子》屡屡强调“真”。在崇尚真淳时还把礼俗视为真的对立面予以批判。

     (2)

     《老子》反映的崇尚自然真诚、反对礼俗的精神,也曾获得一些知识分子的共鸣,从而反映在文学批评之中。

     3.

     《老》、《庄》书中,都表现出对于人生忧患的悲哀之情 (1)

     《老》、《庄》主张寡欲、去欲,把多欲视为带来忧患的原因。

     (2)

     老庄认为应摒除欲望,以超脱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求得精神的安宁自由。此种人生哲学对后世文人的影响也很大。

     (三)崇尚自然无为 1.

     《老》、《庄》书的根本观点是崇尚自然无为 (1)

     《老子》认为道产生万物,支配万物,是万物之始,也是万物存在、万物之所以如此的根据。这便是“无不为”。

     (2)

     道本身既不可见、不可闻,它之创生、支配万物也无任何痕迹,可说是一种无意志、无目的的行为。这便是“无为”。无为也就是自然。

     (3)

     顺自然即顺从万物自己如此、本来如此的规律而不加干涉,这是道的根本性质。正因为因循万物之自然,所以才能做到“无不为”。道既如此,人亦应如此。

     (4)

     《老子》较多政治色彩,它反复说明统治者治国治民应遵循自然无为的原则;《庄子》则更多地用这一原则论述其人生哲学,企图以自然无为之道达到精神绝对自由的境界。

     2.

     以道家为源的不见雕琢造作痕迹为美的审美观 经过了漫长历史进程,随着文学创作实践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趣味不断提高,于是以不见雕琢造作痕迹为美的观点逐渐普遍,人们评论诗文时便常借用道家的语言来表述此种审美观。

     3.

     无意为文、因受感动而自然发为文辞是创作的最高境界 与要求作品自然不雕琢相关连,批评家常强调作者不应以有意造作的态度为文,而应在自然而然地受到感动的情况下,为强烈的创作欲望所驱使进行写作。这种无意为文、因受感动而自然发为文辞的状态,被认为是创作的最高境界。

     (四)意之所随不可言传,得意而忘言

     1.

     万物之源、宇宙本体的道

     《老》、《庄》书中作为万物之源、宇宙本体的道,是没有形象、没有声音、感觉不到也无法用语言加以分析说明的。

     (1)

     在表述道方面,语言有很大的局限性

     (2)

     “道”不但不能用语言表述,而且也难以用心意、思虑加以领会、把握。

     (3)

     真正可贵者是道,而道是不可闻见,也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4)

     言与义两者常常并不一致,虽然言是达意的工具,但若拘执于言,往往反而不能真正地领会其意,为了把握意,有时倒必须“忘言”,即不拘执于言 2.

     诗的美在于能传达一种无法说尽却令人吟味不已的悠永意趣 在文学理论批评领域内,大致说来,晋宋时期人们在讨论创作中的言意关系时,还只是叹惋言不能尽意。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诗的特色、诗的美正在于能传达一种无法说尽却令人吟味不已的悠永意 趣。其审美情趣从根本上说来自鉴赏和创作的实践,但在形成和表述此种审美观点时,是受到《庄子》和玄学家言论的影响的。

     (五)虚静、心斋、坐忘 1.

     《老子》认为观物、行事、体道,应该遵循虚静的原则。

     2.

     《庄子》也认为心思虚静,精神清爽,不为外物所乱,不为心知所蔽,才能很好地认识外物, 以至于领会、掌握“道”。庄子还把这种状况称之为心斋、坐忘。主张要虚静到忘却一切、连自己的存在也忘却的程度。

     3.

     《庄子》将虚静夸张、强调到必须排除感觉和心智、忘怀物我的程度。

     4.

     为了说明体道者的境界,庄子讲述了不少关于技艺的寓言故事。他用这些故事,说明理想的人格,应该是充分保有其自然本性,不用智巧思虑,在主观精神上与天地万物为一。

     (六)浪漫风格的表述 1.

     《庄子·天下篇》有一段话论庄子的思想和文章风格,颇为生动。描绘了庄子那种超脱凡俗、泯灭事物的差别、忘怀生死、与天地合(一)在精神上获得绝对自由却又和光同尘、与物无忤的思想境界。

     2.

     与此种思想相适应,其文章亦具有虚诞悠远、广大空廓、无拘无束、似乎不着边际的特色,不直说而多寄托,奇特不凡而大有可观。这可以视为我国文学批评史上最早的对于某种浪漫风格的表述。

      家排斥。此后,凡与雅乐相背的音乐,甚至一般的民间音乐,均为崇“雅”黜“俗”者斥为“郑声”。《论语· 卫灵公》:“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2.

     文学批评[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 答:文学批评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学批评属于文学理论研究的范畴,既是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又是文学活动整体中的动力性、引导性和建设性因素,既推动文学创造、传播与接受,又影响文学思想和理论的发展。其涵盖内容宽泛,从作品评介到理论研究都包含其中,在西方几乎是文学研究的同义语。狭义的文学批评属于文艺学的范畴,是文艺学中最活跃、最经常、最普遍的一种研究形态。它是以文学鉴赏为基础,以文学理论为指导,对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分析、研究、认识和评价的科学阐释活动,是文学鉴赏的深化和提高。

     3.

     春秋笔法[南京大学2010研;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 答:“春秋笔法”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又称“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它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是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不直接表明作家自己的态度,并且在作品中灌注强烈的感情色彩。作为一种使用语言的艺术,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的。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既包括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书的一面,也包括“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曲笔的一面。

     4.

     风、雅、颂[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它是由音乐性质的不同划分而成的。《风》又称《国风》,一共有15组,国风是当时当地流行的歌曲,带有地方色彩。从内容上说,大多数是民歌。《雅》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颂》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治者功德的乐曲,在演奏时要配以舞蹈。《颂》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5.

     赋、比、兴[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 相关试题:赋比兴[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 答: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它是根据《诗经》的创作经验总结出来的。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说“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赋”是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现在的排比修辞方法。“比”是比喻。相当于现在的比喻修辞方 法。“兴”是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相当于现在的象征修辞方法。兴就是以情寓于象中,此象乃是意象也,故兴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6.

     尚书[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 答:《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个部

      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放郑声[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 答:放郑声是指丢弃郑声。郑声原指春秋战国时郑国的音乐。因与孔子等提倡的雅乐不同,故受儒

     分。《尚书》原称《书》,被儒家定为“六经”后,又称《书经》。大体是春秋以前历代史官所收藏的政府重要文件和政治论文的选编。主要是帝王或大臣的誓辞、讲话、训诫、文告等,是研究中国古代早期历史及文化的珍贵资料。同时,也显示着早期历史散文的文学水平及特征。

     7.

     “春秋三传”[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春秋三传”是《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的合称。《左氏春秋传》补充并丰富了《春秋》的内容,不单记鲁国一国的史实,还兼记各国历史;不但记政治大事,还广泛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小事”;一改《春秋》流水账式的记史方法,内容丰富,代之以有系统、有组织的史书编纂方法;不但记春秋时史实,而且引征了许多古代史实,从而提高了《左传》的史料价值。《春秋公羊传》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其起讫年代与《春秋》一致,释史十分简略,而着重阐释《春秋》中的“微言大义”,用问答的方式解经。《春秋谷梁传》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用这种方式来注解《春秋》,它是研究儒家思想从战国时期到汉朝演变的重要文献。

     8.

     《左传》[北京语言大学2010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 答:《左传》是一部成书于战国初期的编年体史书。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 传》,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本书全面记载了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活动,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本书的作者直书无隐,褒贬分明。本书因其记事记言,追载附载、夹叙夹议而体例完备。与《公羊传》《榖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9.

     尽善尽美[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 答:“尽善尽美”是孔子在美善关系问题上提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看法。出自《论语·八佾》:“子谓 《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这里孔子首次将美与善区别开来,看到了美与善的矛盾性。他认为,美不同于善。因为从善的观点看是完满的东西,从美的观点却可能是不完满的。美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尽善”并不等于“尽美”。但孔子又认为,美同善相比,善是更根本的。美虽然能给人以感官的愉快,但美必须符合“仁”的要求,即具有善的内涵,才有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他主张既要“尽美”,也要“尽善”,美与善要实现完满的统一。孔子这一思想对后世的文与道、华与实、情与理等问题讨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10.

     思无邪[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 答:思无邪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评价诗歌总集《诗经》的著名观点。“思无邪”主要有两方面内容:文学创作理论上,孔子强调作者的态度和创作动机。思想上,“思无邪”就是要归于正诚, 如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所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孔子认为这句诗可以包括全部 《诗经》意义。邪和正,必要有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仁”。

     11.

     《诗》可以兴[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研] 答:《诗》可以兴是对诗的美学作用的深刻认识。它开创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源头。出自《论语· 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说明了诗歌欣赏的心理特征与诗歌艺术的社会作用。“兴”是说诗是用比

     兴的方法抒发感情,使读者感情激动,从而影响读者的意志。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是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源头,对后来的现实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和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

     12.

     知人论世[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 答:知人论世是我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著名概念。出自《孟子》:“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 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意思是说,读一个人的文章必须了解作者的个人情况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 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孟子的这一原则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历代文学批评家所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

     13.

     以意逆志[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出自《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以意逆志是指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常常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然后“将心比心”去领会、推测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从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这就是“以意逆 志”的诗歌鉴赏方法。

     二、简答题 1.

     简述《诗经》六义的含义。[北京语言大学2010年研] 答:六义是关于《诗经》分类的一种说法,“六义”说源自《毛诗序》,《毛诗序》因承《周 礼》“六诗”说,提到“诗有六义”的说法。“六诗”,即风、雅、颂、赋、比、兴,源于《周礼》中的一段话。《毛诗序》中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日风,二日赋,三日比,四日兴,五曰雅,六日颂。”其分法与《周礼》相同,只是把“六诗”称作“六义”。“风、雅、颂”是《诗经》按音乐性质的不同而划分出的三类;“赋、比、兴”是指《诗经》的三种基本表现手法。

     (1)

     风、雅、颂 《诗经》所收录的都是曾经入乐的歌曲,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指音乐曲调,国风即不同诸侯国和地区的地方土乐。《诗经》有十五国风.大部分是民歌。“雅”即正,是指周朝京都地区的雅正之乐。“雅”分为大雅、小雅,大雅3l篇,小雅74篇,“雅”诗多数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也有一些民歌。“颂”是祭神祭祖时用的歌舞乐曲,音乐较舒缓,“颂”包括周颂、鲁颂、商颂。

     (2)

     赋、比、兴 赋、比、兴是指《诗经》的三种基本表现手法。关于赋、比、兴的意义,历来说法众多。简言之, 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 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歌创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诗人的情感。朱熹《诗集传》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比、兴”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 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2.

     修辞立其诚。[北京大学2010年研]

     答:(1)“修辞立其诚”的出处及含义 出自《易传》。“修辞”,即立言,指撰文著书等立言行为。《易传》认为言辞是人们内心活动、品德性格的体现。“诚”要求著书者做到真实无妄、不欺骗,还可引申为规律、真理等。“修辞立其诚”对于撰文著书者来说既是一个基本要求,又是一个很高标准。

     (2)“修辞立其诚”的内涵及后世学者对它的理解 ① “修辞立其诚”的内涵 “修辞立其诚”首先要求作者在撰文著书时要有诚心,说心里话、真心话,心里怎样想就怎样写,落在纸上的文字一定是自己心里的真实想法,不能作伪说假话、写谎言。其次,它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 就是要求撰文著书时求真理、立真理。这涉及对“诚”的理解。

     ② 后世学者对它的理解 《中庸》中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这里作为“天之道”的“诚”,在朱熹看来 是“天道之本然也”,也可以说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和法则。从这个意义上说,“修辞立其诚”要求作者在撰文著书时不仅要说心里话、真心话,而且还要保证至少是争取让自己说的心里话、真心话有真知灼见。

     3.

     辞达 [北京大学2010年研] 答:(1)“辞达”的出处及含义 语出孔子《论语·卫灵公》:“子曰:辞,达而已矣。”这里的“辞”,原意主要指辞令,特指“言辞”之辞,而非“文辞”。孔子认为言辞表达应恰到好处,既要文饰,又不可过分。何晏《集解》引孔安国 曰:“凡事莫过于实,辞达则足矣,不烦文艳之辞。”言辞过分华丽其内容就会被淹没。

     (2)“辞达”的内涵及后世学者对它的理解 ① “辞达”的内涵 “辞达”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语言和内容关系的一种观点,主张言辞表达能表达出主观意指即可。

     ② 后世学者对它的理解 后代的文论家根据孔子的意思,把“辞达”运用到文论中。陆机在《文赋》中主张“辞达而理举”。特别是苏轼,他在《与谢民师推官书》中说:“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於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於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苏轼把“辞达”看作是评论家、作品的最高标准。苏轼之后,明清诗人、学者王世贞和金圣叹对“辞达”观提出新解,并丰富其理论内涵。

     4.

     简述“兴观群怨”的基本内涵。[南开大学2011年研] 答:(1)“兴观群怨”的出处 “兴观群怨”是孔子在《论语•阳货》篇里提出来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2)“兴观群怨”的内涵 孔子从“诗教”的观点出发,对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给予了极高的估价。他的“兴观群怨”说对后来的诗学理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① “兴”,是就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而言的,指诗歌的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

     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② “观”,是就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而言的,而孔子所说“观”比较侧重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从诗“可以观”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孔子对文艺与现实关系的理解。他要求文艺能比较具体、比较确切地反映现实的真实状况,体现了孔子文艺思想中的现实主义特征。

     ③ “群”,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孔子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群”,是在“仁者爱人”与“泛爱众”的基础上的群,而不是少数人以某种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小宗派之“群”。

     ④ “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孔子对“怨”的肯定,也是和他提倡的“仁”相联系的。他允许百姓对“不仁”的现象直接通过诗歌来加以揭发,这正是孔子思想中的民主和进步因素的集中表现。

     总之,“兴观群怨”的提出以及其在后世的发展演变过程,集中地反映了古代美学的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表现出中国古代美学中重意味,重社会政治伦理的特点。

     5.

     简要分析评述《孟子》中的重要思想观念。[中山大学2011年研] 答:《孟子》中的重要思想观念主要有:

     (1)

     《孟子》中的生命权意识 ① 孟子仁义思想中的生命观 儒家正统法律思想“贤人之治”的渊源之一是孟子提出的“舍生取义”的人生价值观。同时,作为 对“舍生取义”的一个补充,孟子提出了“权”的范畴。在具体事件中实践“义”...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