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范文大全
  • 古典文学
  • 职场知识
  • 中国文学
  • 公文书信
  • 外国名著
  • 寓言童话
  • 百家讲坛
  • 散文/诗歌
  • 美文欣赏
  • 礼仪知识
  • 民俗风情
  • 谜语大全
  • 名言警句
  • 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校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

    时间:2023-06-13 15:56:03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新中国成立初期 学校 劳动教育 实践探索 经验启示

    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校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级各类学校主要采取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灵活运用各类活动载体以及强化劳动实践教育等多种途径开展劳动教育,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联动,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衔接。以下是蒲公英阅读网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劳动是体现人类本质的一种活动,劳动教育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和全局性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大力宣传劳动模范和其他典型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

      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劳动教育比较关键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国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民生活困难,新旧价值观念之间冲撞激烈。中国共产党迫切需要通过开展学校劳动教育肃清封建剥削思想、树立劳动光荣的价值理念,动员青年一代积极投身国家建设,为促进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努力。这一时期,劳动教育作为学校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手段,被赋予极其重要的地位。宣传部门及教育部门均强调要大力开展劳动教育,各级各类学校结合国情、社情宣传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传授劳动知识与技能,明确劳动纪律,引导青年学生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辛勤劳动。1957年,毛泽东明确提出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认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更加明确了劳动教育的地位及总体教育方向,并为这一时期有效开展学校劳动教育奠定了政策和理论基础。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级各类学校主要采取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灵活运用各类活动载体以及强化劳动实践教育等多种途径开展劳动教育,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联动,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衔接。

      (一)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具有理论性与系统性优势,是开展劳动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系统掌握劳动知识与技能,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新中国成立初期,各级各类学校开设劳动课程的同时,还通过思想政治课以及其他专业课程渗透劳动教育,构建了相对完整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一方面,从1955年开始,教育部要求在小学一到六年级课程设置中增加“手工劳动”科目,1956年起要求在初中三年级增设工农业基础知识课,各地中小学逐步开设了“手工劳动”“农业常识”“机电常识”等劳动相关课程。如辽宁省各中学从1955年初开始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到1957年全省初中三年级均增设了农业基础知识课,16所高中重点试开了机械学、电工实习课。另一方面,内含丰富劳动教育内容的政治课也是加强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渠道。如中学政治课教学内容包括“社会发展简史”“土改问题”“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毕业教育”等多方面专题学习,这些内容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劳动的伟大意义,正确认识国情与社情,树立正确的升学观与劳动就业观,确立了为国家积极劳动的思想。各高校也通过政治理论课教学渗透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培养大学生为祖国劳动、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为实现劳动教育常态化,各级各类学校还通过其他课程贯彻劳动教育思想、传授劳动知识与技能,将劳动教育融入日常课程教学。小学通过语文、历史、自然等课程教学贯彻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相结合。如语文教师通过课文中劳动人民紧张忙碌乐观的形象教育学生,并结合课文内容为学生讲解过渡时期总路线精神以及劳动创造世界等内容,使学生认识到从事农业劳动和其他工作同样有无限光明的前途,从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中学主要在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教学中“密切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劳动教育,使学生掌握农业基本常识、机器学以及电工基础知识与实践操作,为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打下坚实基础。高等学校主要通过专业课程渗透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与劳动态度。

      (二)灵活运用各类活动载体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级各类学校以劳动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组织与劳动教育相关的报告会、座谈会、班会,开展各类参观访问与庆祝活动,以此唤起学生积极正面的情感体验,使“劳动光荣”触动学生心灵。

      各级各类学校以劳动内容、劳动过程以及劳动者的斗争等为题材开展多种文娱活动,实现了文娱活动与教育活动相统一。如组织学生排演“农业互助合作”题材的短剧,编排反映农业劳动过程的舞蹈,教学生唱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歌曲,开展以劳动教育为内容的诗歌朗诵晚会等,学生在文娱活动中产生情感共鸣与心理共振,真正认同了劳动光荣、劳动人民伟大的社会主义劳动观。一些中小学邀请本地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等劳动模范来学校作报告,参加座谈会和讨论会,谈劳动收获,谈农村阶级斗争与生产斗争形势,谈农村发展远景,这些身边的榜样真切、具体、生动有力,对学生的鼓励作用很大。班会、少年先锋队队会以及主题团日也是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组织学生围绕“劳动就是幸福”“不劳动者不得食”“增加国家财富是我们光荣的任务”等主题开展讨论,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努力劳动的觉悟。各级各类学校还组织学生去附近的工厂、国营农场、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地参观访问,如鞍山市第一中学组织学生到鞍山钢铁公司参观,合肥矿业学院组织学生利用暑假参观梅山水库工地,学生在参观中亲身体会到了工人群体的辛勤劳动和祖国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消除了单纯说教“劳动光荣”而使学生产生的心理隔阂,极大地触动了学生的内心世界,他们在实际观察中、在与工农劳动群众的密切接触中真切体会到了劳动的意义。学校还组织学生参加劳动节盛大的庆祝活动。如1957年上海市开展的欢庆“五一”国际劳动节集会和游行中,学生们唱着歌,举着“我们是劳动战线的后备军”“立志成为新中国第一代有知识的农民”等标语牌,欢呼着经过主席台前,表示他们要为祖国建设而努力劳动的决心。由庆祝活动所带来的感染力,提高了学生对社会主义劳动观的认同感。这一时期,各级各类学校灵活有效地将劳动教育内容寓于各类学生活动之中,使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劳动教育。

      (三)强化劳动实践教育

      毛泽东特别重视实践活动,他认为“知识分子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在没有同实践结合的时候,他们的知识是不完全的,或者说是很不完全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注重劳动实践,组织师生参加多种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入到工农群众中切身体会劳动人民的生活,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实现知识分子劳动化;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格,树立起共产主义觉悟。

      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师生参加“土地改革”“扫盲”“爱国卫生运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等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广大青少年为解放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文化水平、提升农村卫生条件与居住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如1950年1—2月,中央戏剧学院、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学校480余名师生参加了北京郊区的“土地改革”,为京郊60万农民翻身做了大量工作;1956年江苏省100多万中学和高小学生在暑假参加扫盲活动,在当地扫盲协会和青年扫盲队等组织的领导下开展扫盲工作。在社会实践中,师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得到了很大锻炼,进一步促使他们树立了为革命事业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的信念,增强了建设国家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生产实习也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马叙伦指出,要加强高等学校及中等技术学校学生的生产实习工作,着重对学生“进行爱护国家财产、保守国家机密以及严格遵守工作制度与劳动纪律的教育”。高等学校及中等专业学校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安排学生去各地企业、工厂、工地实习。如1955年7月,全国高等学校及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奔赴各地开展实习,河川结构、水工建筑等专业的学生来到梅山水库、武汉长江大桥等工地;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来到第一汽车制造厂;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到青海、陕西和甘肃等省的牧区。生产实习中,学生亲身体验祖国各地蓬勃发展的建设生活,极大鼓舞了他们积极投身祖国建设的热情。

      各级各类学校还结合国家建设需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义务劳动与公益劳动,开展植树活动绿化祖国,开展积肥运动支援农业生产,到工厂农村义务帮忙以助力工农业发展,开展建校劳动以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如山东省临沭中学响应团县委“为祖国种植油料作物”的号召,全校学生普遍开展了种植向日葵、蓖麻籽的活动;河南省安阳市师生响应党和国家“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号召,积极参加三秋义务劳动,全市17万师生共组织了“刘胡兰”“黄继光”“邢燕子”等突击队2800多个;湖北省各中小学普遍进行了艰苦建校的劳动实践,组织学生动手修建校舍、采集标本,从事各种农副业生产劳动和手工业生产。为响应党和国家勤工俭学的号召,各级各类学校通过自办工厂、农场或与工厂、农场挂钩等方式组织学生勤工俭学。“一边读书、一边劳动”的做法不仅继承了我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有效满足了学生减轻家庭负担的需求,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与简朴的生活作风,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获得了生产知识与专业技能。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校劳动教育的基本经验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校劳动教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作为教育指导方针,坚持将劳动教育与思想教育密切结合,坚持将大学、中学与小学的劳动教育同步推进,坚持学校、家庭、社会劳动教育相统一,这些宝贵经验为新时代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有益镜鉴。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教育指导方针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为,劳动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至我们在某种意义上必须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创造了人类历史并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通过榨取工人的剩余劳动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导致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痛苦与贫苦,“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列宁继承发扬了马克思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认为对青年的培养与教育要与工农的劳动相结合,使“青年个个都是有文化的,同时又都善于劳动。”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从哲学的高度说明了劳动对于人类、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说明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于“提高社会生产”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头十七年的劳动教育实践中始终坚持的理论遵循。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将“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确立为教育指导方针,各级学校为工农及其子女敞开大门,通过教育提高劳动人民的文化水平,加强和巩固劳动人民的主人翁地位,激发全体社会成员的劳动热情。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进一步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确立为教育指导方针,着重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党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指导下,部署落实学校教育改革,开设劳动教育课程,组织各类劳动实践,教育年轻一代了解劳动的伟大意义与作用,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与封建社会及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的不同,明白劳动是国家财富的来源和个人幸福的基础,社会主义与劳动不可分割。这一时期的学校劳动教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作为教育指导方针,具有鲜明的政治品格,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教育方向和育人导向。

      (二)坚持将劳动教育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以及培养对待公共财物的共产主义态度等都包含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之中。新中国成立初期,各级各类学校将劳动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自觉纪律教育等教育内容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新中国成立前夕,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作为新中国全体人民的公德。五项新社会公德相融相通、浑然一体,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产是爱祖国、爱人民的内在要求,也是爱祖国、爱人民的重要表现。劳动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在社会主义国家,劳动不仅是个人的事,更关乎到国家的发展建设、人民的生活幸福。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董纯才特别强调劳动教育与思想教育密切结合的教育原则。他指出,为保证教育效果,劳动教育要与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政治思想教育紧密联系起来。这一时期的学校劳动教育始终秉持这一原则,各级各类学校坚持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养成集体劳动的习惯,培养学生遵守劳动纪律的自觉性,教育学生立志投身于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而辛勤劳动、英勇奋斗。学生在生产实习与社会实践中了解到的国家建设与发展情况是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学生深入工农群众、下厂下乡劳动锻炼,也是接受鲜活的集体主义教育的过程。学校在开展纪律教育时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自觉遵守纪律、爱护学校财物、服从集体利益的品质,为学生未来参加劳动、成为自觉遵守纪律的劳动者做了必要准备。这一阶段的劳动教育还与社会主义前途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以及勤俭建国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结合,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三)坚持将大学、中学与小学的劳动教育同步推进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坚持将大学、中学与小学的劳动教育同步推进,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思想状况有区别地开展劳动教育,既避免了教育模式与内容的僵化,又提升了思想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自此之后,各级各类学校均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从小学到大学,每一名学生均按要求参加了一定时间的劳动锻炼,不同级别学校的侧重点及内容有所差异,形式与要求也各不相同。中小学在劳动教育中始终围绕着鼓励动员学生从事工农业生产劳动这条主线。中央宣传部于1954年制定了《关于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劳动生产的宣传提纲》,1957年又发布了《中小学校毕业生劳动生产教育的通知》,教育学生无论升学抑或从事劳动,都是为了新中国建设服务,使学生做到“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不能升学时也能愉快地投入到建设新中国的劳动洪流中。在工农业生产知识与技能教育方面,小学偏重手工业劳动和农业生产基础知识教育,而中学则侧重工业生产基础知识教育。在劳动教育途径上,中小学生均参加了勤工俭学活动及各类体力劳动实践,小学生以从事校内实验田劳动及校内服务性劳动为主,中学生则参加校外劳动实践,参加与工厂、农业社挂钩的勤工俭学劳动。

      高校主要针对部分大学生看不起工农群众、缺乏艰苦奋斗精神、不愿从事艰苦工作等思想问题开展劳动教育。时任高等教育部副部长的刘子载曾提到,高等学校有不少学生“存在着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追求个人的安逸、享受、轻视劳动,看不起工农干部和劳动人民,不愿从事艰苦的劳动,因而不安心自己所学的专业。” 劳动观教育方面,高校主要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劳动就业,服从国家分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和岗位去就业。劳动知识与技能教育方面,主要结合专业知识学习,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劳动技能。劳动实践方面,理工科专业学生主要通过生产实习端正劳动观点、锻炼劳动能力,文科专业学生则通过参加与工农大众密切结合的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活动等提升社会主义劳动觉悟。

      (四)坚持将学校、家庭、社会的劳动教育相互统一

      学校与家庭和社会紧密连接,微观上的家庭环境与宏观上的经济与文化环境时刻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校的劳动教育并非孤立进行,而是与家庭劳动教育、社会劳动教育相互统一、形成合力的一种全面教育。

      中小学在进行劳动教育时非常注重通过教师建立起家校联系,保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统一性。教师通过家庭访问、个别谈话以及召开家长座谈会等方式,向家长宣传劳动光荣的思想,使家长明白国家教育的目的,获取家长对于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解、支持与配合,进而发挥家长在劳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用“劳动光荣”的思想教育子女,并督促子女在家从事家庭劳动、进行自我服务劳动。如山东省荣成县东岭后村小学的教师,深入各村召开学生家长会,了解学生在家参加劳动的情况,对家长进行个别教育;南京市钓鱼台小学召开家长座谈会,校长先结合事实讲劳动教育的必要性,接着采用分组漫谈的方式,发动家长中的积极分子对其他家长进行宣传动员。此外,从中央到地方都运用宣传的力量对家长进行了充分的动员,通过广播报纸、学习讨论等多种形式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作用与重大意义,1954年《人民日报》发表权威文章《向学生家长积极进行劳动光荣的教育》,认为劳动教育离不开家长的协助,学校教育必须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密切配合。这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统一性,既使劳动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也使作为社会成员的家长认可了中国共产党的文教政策,认同党倡导的劳动光荣的价值理念,从而构建了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劳动教育主要借助于发扬“劳动光荣”的社会主义文化来实现。1954年9月,国家将鼓励公民在劳动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劳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的事情。”各级干部带头参加体力劳动,各地城市的工业部门如火如荼地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劳动竞赛,整顿劳动纪律,农村进行着轰轰烈烈的爱国丰产以及“大办粮食、大办农业”等运动,社会上掀起一轮又一轮劳动高潮,工农群众在国家建设的各个岗位上,不断创造出新的劳动业绩。同时,党和国家以丰富的宣传形式、多样的宣传渠道和生动的宣传内容向群众传播劳动光荣的价值理念,各地广播电台、广播站、文化馆是劳动教育的重要渠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主流报纸以及地方报纸成为进行劳动教育、宣传劳动思想的重要阵地。党和国家还选树了一批工农业战线的劳动模范,塑造了徐建春、吕根泽、邢燕子、董家耕等一批响应国家号召、积极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知识青年典型。这一时期共开展了四次全国性质的劳动模范表彰大会,表彰了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生产者上万人,各省也选树了地方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这样的社会环境与文化氛围,对于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热爱劳动、用创造性的劳动去建设国家具有良好的熏染作用。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校劳动教育的当代启示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基本构成,是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校劳动教育以其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灵活多样的教育载体和内涵丰富的实践形式,为各级各类学校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指引着未来学校劳动教育的发展方向。新时代背景下,为进一步促进学校劳动教育实现内涵式转型,建立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机制,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劳动教育,坚持以劳动为中心,以育人为目标,推动教育体系、教育方式、教育格局协同发展。

      (一)构建大中小一体化的劳动教育体系

      当前,劳动教育是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部分,系统化的劳动教育课程主要集中在中小学阶段,相较于高校,中小学的劳动实践活动较多,而大学阶段的劳动教育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一项覆盖东、中、西部36所学校的调查显示,仅有1.9%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学校将劳动教育纳入了学分体系。新时代学校推进劳动教育发展应遵循教育规律,科学规范地设置劳动教育目标与内容,探索多元立体的劳动教育方法,坚持劳动教育的连贯性,构建大中小一体化的劳动教育体系。由政策角度观察,党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教育部颁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劳动教育是大中小学都必须要开展的教育活动,上述文件为构建大中小一体化的劳动教育体系提供了政策依据。从理论层面来看,学生成长发展是由若干阶段相互联接构成的,各个阶段之间的教育内容如果分离、割裂,就无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实践层面来看,无论是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的树立、积极的劳动精神的培育、良好的劳动习惯的养成、还是扎实的劳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均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过程。因此,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逐级递进、逐步深入地开展劳动教育。

      构建大中小一体化的劳动教育体系,要根据学校劳动教育发展实际,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一是设定逐级递进的一体化劳动教育目标,即由建立劳动习惯开始,到强化劳动意识,最后形成对劳动价值观的真正认同。小学阶段应注重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着重启发学生的劳动意识,使他们初步树立劳动光荣的价值理念;中学阶段应着重筑牢学生“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思想基础,培养中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同时使他们学会一些基础的劳动知识与技能,注重通过各种职业体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大学阶段应着重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劳动的伟大意义及作用,树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增强他们为国家劳动、为社会服务的情怀,培养大学生的劳动创新能力,为未来成为高素质的劳动人才奠定基础。二是构建渐次衔接的一体化劳动教育内容。劳动教育一般包括劳动价值观教育与劳动知识与技能教育两项最主要的内容。劳动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应从“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等容易理解的思想入手,随着学生理解能力的增强逐步深入到“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人类社会”“异化劳动”等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内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劳动技能教育方面,小学阶段以自我服务性劳动、简单家务劳动和简单手工制作、种植与饲养等手脑并用的劳动为主;中学阶段以金工、木工、电工常识和现代工农业知识的学习为主;大学阶段则以各类专业知识为支撑的劳动技术教育为主。三是完善因材施教的一体化教育方式。劳动教育方式的选择受到学生年龄、身体发育水平与知识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各学段要依据教育目标,纵向衔接开好劳动教育课,同时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劳动教育方式,如小学生劳动教育方式以班级主题教育活动、家庭劳动和校内劳动为主;中学生应适当拓展劳动实践形式,开展职业体验活动,走出校门、迈向社会,参观工厂农场、参加生产劳动、各类志愿服务和公益劳动;高等学校的劳动教育应主要结合学科专业知识,以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及创新创业活动等方式开展。

      (二)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环境、家长的劳动价值观及劳动素养对于学校劳动教育影响甚大,家庭可以为学校劳动教育提供支持性环境。学校劳动教育要取得实效,更离不开社会的全方位参与,社会参与教育治理,可以为学校劳动教育提供资源支持,拓展劳动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当前,学校、家庭、社会的劳动教育尚未形成合力,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不充分,学校与家庭缺乏有效互动,未全面建立起学校与社会联动的劳动教育机制,因此,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方式是促进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发展不可缺少的进路,也是构建科学有效的劳动教育育人体系的内在要求。

      新时代加强学校劳动教育工作,要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方式。各级各类学校是系统推进劳动教育的主体力量。学校应依据国家及教育部门的相关要求做好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劳动实践等方面作出统筹安排,形成长效化的劳动教育机制,这是劳动教育取得长足发展的基础条件。学校应积极探求“家校联动”的劳动教育方式方法。通过布置可行性强的家庭劳动作业、开设家长课堂、开展家访工作,搭建家校互动的桥梁,使家长意识到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自觉配合学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创造崇尚劳动的家庭环境与热爱劳动的家庭氛围,将学校的劳动教育延伸到家庭,以进一步强化教育效果。学校还应积极探索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劳动教育的方式方法,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劳动教育,与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社区青少年之家等联动,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与社区治理提供机会,搭建与福利院、养老院等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合作的平台,为学生开展志愿服务、参加公益劳动创造有利条件。农村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将校田、附近农场等作为劳动实践基地。城镇地区学校可以加强与传统工厂、企业的联系,加强与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新企业的联系,争取开放更多劳动教育实践场地,形成学生定期赴工厂、企业参加劳动锻炼的制度。学校还可以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吸引社会机构为开展劳动教育提供资源支持与服务保障。相关部门要通过各类新媒体平台对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广泛宣传,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的文化氛围,各类工厂、企业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学校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提供资源共享与平台保障。

      (三)推动形成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育人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夯实劳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基础地位,推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是促进学校劳动教育在新时代不断向前发展、构建全面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

      相较于德育、智育和体育,劳动教育的发展比较滞后,很多教师和家长还没有扭转对于劳动教育的陈旧观念,甚至一些学校仍存在把劳动作为惩罚学生手段的现象。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之间具有内在逻辑关系和天然的关联,推动形成五育并举的育人格局可以发挥劳动教育对其他教育的支撑作用:劳动教育既可以培养学生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热爱集体、尊重劳动人民等思想品德,又可以通过手脑并用促进智力发育、以手巧促心灵,还可以促进学生对美的追求、涵育美感、激发创造力。国家从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与接班人的战略高度出发,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并列,是保障劳动教育基础地位的需要,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推动五育并举要从做好劳动教育顶层设计、强化学科教学体系建设、深化实践教育、完善师资队伍、加强效果考核评价等方面入手。其一,学校应根据国家及相关教育部门和各地方的要求,做好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从制度层面推进劳动教育顺利开展;其二,要强化劳动教育学科教学体系建设,开足开好劳动课,组织编订符合新时代教育要求的劳动教育教材,保证劳动课教学目标实现;其三,深化劳动实践教育,打造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用好社会资源,拓展劳动实践途径;其四,完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培养一批懂教学、有技能、有热情的劳动教育教师,并保障劳动教育教师的发展与晋升空间;其五,加强劳动教育效果考核评价,建立学生劳动素养档案,将劳动素养考核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以效果评价促进劳动教育质量提升。此外,习近平关于劳动及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吸收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尊崇劳动、勤勉奋进的精神及劳动育人的合理因素,同时结合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进行了深化与发展。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要以习近平劳动思想理论体系为指导,同时将劳动教育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梦”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不断强化劳动教育在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发挥劳动教育对其他学科的支撑作用,推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育人格局,促进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发展。

      四结语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劳动教育,积累了宝贵的劳动教育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靠各行各业人们的辛勤劳动” 。新时代开展学校劳动教育,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将劳动教育与思想教育密切结合,“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 ,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导向,以激发儿童和青少年的创造力与能动性为着力点,培养未来劳动者的劳动精神与劳动创造能力,引导新时代学生树立“不怕艰苦,下定决心吃苦,老老实实地劳动”的理念,促使他们积极投身到祖国各行各业中去,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