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范文大全
  • 古典文学
  • 职场知识
  • 中国文学
  • 公文书信
  • 外国名著
  • 寓言童话
  • 百家讲坛
  • 散文/诗歌
  • 美文欣赏
  • 礼仪知识
  • 民俗风情
  • 谜语大全
  • 名言警句
  •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我们小点儿声》评课稿

    时间:2022-11-11 11:28:15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二年级 道德与法治 《我们小点儿声》 评课稿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我们小点儿声》评课稿

    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决定了课堂的内容是否丰富多彩,对课程资源的挖掘,也体现了教师理解教材的水平。以下是蒲公英阅读网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们小点儿声》是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关于公共生活的课题,是一节关于规则教育的课,由40位学生和一个中年女教师共同完成。本课教学任务设计明确,学生主体地位突出,学生参与度高,目标达成度好,是一节较成功的优秀课例。

      一、在沟通学生生活的情境中,引领儿童丰富情感认知。

      课标指出,儿童生活是道德养成的基础,德育离不开生活。已故道德与法治总主编鲁洁先生说:道德的高度只能是生活的高度。本课教师很注重对儿童生活的联系,把它们典型化为教学情境,方法多种多样。比如利用录像展示教室安静学习的场景和课间学生玩乐的热闹场景,这样就把学生在校日常的两个瞬间,概括为两个教学情境。通过对它们的辨别,引导学生说出更喜欢哪个场景,从而导出两个不同场景的不同意义。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课程的意义建构,旨在强调学生生活对道德情感认知的作用,只有扎根于学生生活的课堂,才有可能完成课程的目标,实现课程意义。再比如,课堂上请学生示范轻手轻脚关门和搬椅子的动作,这既是生活再现,也是直接的情境创设,这样有助于儿童理解、模仿、学习,是直观形像的,也是可操作的。在课的末尾,还播放了大自然美妙的音乐,让学生体会到只有我们小点儿声,才能听到和谐的声音,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这种借助想像和课堂实践的情境代入,直接刺激儿童的听觉,展开情境想像,对于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认知,是大有好处的。正因为有间接的情境再现和直接的实践体验,随着道德情感的融入和道德认知的丰富,学生的道德行为才有可能进步。

      二、在认知冲突的思辨中,引领儿童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的提升。

      有认知冲突,才会有更强烈的对比,并在对比中获得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的提升。所以在课堂中创设认知冲突,既是教师的功夫,也是达成目标的关键。本课针对低年级学生言语表达较浅显,丰富度不够的固有特点,教师仍不失时机进行思辨活动,显得特别难得。比如,教师在出示了电影院要小点儿声的事例,学生回答要小点儿声的基础上,教师不放过思辨的好时机,追问学生:电影那么好看,大声谈论下不是更愉快吗?我们看电影不就是为了快乐吗?这个问题把个人的快乐和他人的需求结合在一起,制造认知冲突,通过看视频、引讨论、做对比、小结等环节,最后引导学生做出道德判断和选择:个人的快乐不能影响别人的观影,所以我们在电影院要“小点儿声”。学生展示作品的环节,既是本课效果的体现,同时也是一种评价方法,即作品分析,教师有意引导学生剖析自己的作品,比如,你为什么要画这样的画?为什么要这样概括?说说你的理由?等等,这种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度的做法,其实就是激起学生认知冲突,强化对比,达到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的提升。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也会起到促进的作用。

      三、在课程资源的拓展中,促进学生德性成长。

      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决定了课堂的内容是否丰富多彩,对课程资源的挖掘,也体现了教师理解教材的水平。本课中,教学时空从课堂到课外,从校内生活向校外生活的拓展,并将社区生活做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对学生的德性成长大有帮助,因为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社区生活的浸染。所谓德性生长,即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等综合成长,它是学生道德生长的概括,亦是品德课程追求的根本目标。本课中,教师把活动视角延伸到儿童所能到达的各种社会场所,比如电影院、公园、宾馆、酒店、餐厅、音乐会、图书馆、电梯、小区等等,这既是学生生活领域的扩大,也是对课程资源的充分挖掘,课程标准指出:充分开发、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对于丰富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和教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正是有如此体量巨大的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德性成长的指导意义才可能成为现实。然而,教师仅仅罗列这些地名,是否就是挖掘课程资源呢?显然不是。教师在教学中,始终把握一点,即:为什么在这些地方要“小点儿声”?学生通过举例、讨论、交流、作品展示、观看视频、唱儿歌等多种方式方法,较深刻地理解了道德行为背后的合理逻辑性。也就是说,只有把道德行为及其背后的认知、情感综合在一起,才有可能形成较为稳固的道德实体,才有可能促进学生德性成长。虽然德性成长不是靠一节课就能达成,但教师的课堂努力,是促进目标达成的重要力量。

      本节课也有几处值得商榷的地方,下面略作陈述:一是课堂的生成性不够。课堂还是单向的线性发展较多,师生预设的较多,虽然有认知冲突的设计,但“冲突度”显然还比较低。建议在“电影院”要小点儿声环节,可以继续探讨:你看到别人的眼神或者听到别人的不满时,你会怎样的感受?别人被你影响之后,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如果因为双方不满引起争执怎么办?如果能这样较为深入地挖掘,将“冲突度”提高,是不是更会促进道德行为和选择能力的发展?第二、课堂的活动性不够。教师虽然设计了各式各样的活动,但更多的是口头答问和作品展示,能不能创设更为生动有趣的现场活动,让学生更加加深直接的认识,比如开展角色扮演活动。第三、课程评价上以卡片奖励为主,能否有更新意的评价?

      总之,本课重视生活情境的创设、认知冲突的引入、课程资源的拓展,达到了丰富情感认知、提升道德选择和判断能力、促进德性成长的目的,是一堂值得我认真学习的课。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