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范文大全
  • 古典文学
  • 职场知识
  • 中国文学
  • 公文书信
  • 外国名著
  • 寓言童话
  • 百家讲坛
  • 散文/诗歌
  • 美文欣赏
  • 礼仪知识
  • 民俗风情
  • 谜语大全
  • 名言警句
  • 读《儿童立场》:走近儿童才是良好教育的开端

    时间:2021-09-23 10:51:25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儿童立场》 教育 读后感

      读《儿童立场》:走近儿童才是良好教育的开端

     

      《童年立场》,与其说是在教大家如何走进儿童、认识儿童,在儿童的视角教育好儿童,让儿童“变成他自己”,还不如说是作者在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阿德勒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成尚荣先生是在用他幸福的童年告诉大家:如何去培养更多幸福的儿童,如何为孩子创造更多的幸福童年。

      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回归到教育立场的三条准线便是:教育是为了谁(儿童)?教育依靠谁来展开和进行(儿童)?教育应从哪里出发(儿童)?

      成年人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为了孩子的名义,要求孩子,教育孩子,但结果却是伤害了孩子,迫害了孩子。我们该如何站在儿童的立场,去践行自己的教育?

      首先,要具备儿童视角

      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儿童对成人世界的态度、方式与成人对儿童世界的态度、方式是迥异的。

      可是,成人却不大愿意到儿童的世界去走一走、看一看。他们很自信:我们都是从童年走来,最了解孩子;整天和孩子在一起,最懂得孩子。其实,这样的自信有点儿夸大和盲目,成人并未真正走进儿童世界。

      罗慕洛是精信广告公司的首席设计师。一天,他有一个重要发现:当他懒懒地躺在沙发上,无意间扫了一眼电视屏幕,只看到暗暗的一片,图像非常模糊。他以为是自己的眼睛出了问题,揉了揉眼睛,还不管用;但他立马坐起来之后,他终于看清楚了。原来,这是视觉高度引起的视觉差异。于是他得到一个重要启发:成人和儿童之间的最大区别就是身高不同,既然如此,他们看海报时的视觉肯定也不相同。他觉得,如果设计师以儿童的视觉在海报里添加求助信息,成人就不容易看到,而儿童则一目了然。

      于是他用光栅印刷技术,结合两张图像设计出了一张特殊的海报,站立的人只看到一个忧伤的男同和一句宣传语——“有时候,虐待儿童的行为只有受害者才看得到。”而坐着的人却能看到男同嘴边有一块淤青,以及另一句话:“如果有人伤害你,你打电话给我们,我们会帮助你。”这句话的反面,正是援助基金会的求助热线。

      这个故事的标题是《只有孩子才看得懂的广告》,成尚荣先生给他取个正标题:儿童视角。

      儿童视角,我们常常很模糊,这是因为我们站着,比儿童站着时的身高高出好多,当你坐着或蹲着的时候,和儿童站的时的身高是差不多的。而这种差距更不是一个纯粹的数字,一切都在心理。教师应在自然界中和儿童使用同一个视角,使用同一种方式。

      可见,课堂教学中教师行为的变化常常带来视觉的变化,最重要的就是“放下身段”。当你有意和儿童变得一样高的时候,你就变成了一个儿童;当你和儿童坐在地上,和儿童一起观看巴西足球世界杯的时候,你看懂了他脸上的表情,你又变成了一个儿童;当你和儿童一起做游戏的时候,你能读懂他心里所想的一切,你也变成了一个儿童……

      立场的变化实际上是心灵的变化、思想的变化。当我们心中始终装着儿童,才能真正的让我们发现儿童,拥有儿童视角。而教师走进儿童世界,亲近他们,了解他们,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要释放儿童天性

      儿童应当有自己的生活。生活对于儿童来说,意味着快乐,意味着自由,意味着生长。当下的儿童是“被忙碌”的,那是大人把自己过高的期待投射在了儿童的生活中。

      儿童需要忙碌——积极的快乐的智力生活、精神生活。而“被忙碌”打乱了儿童生命成长的节律,挤压了儿童的快乐、自由和生长。

      为了完整儿童发展,要进一步解放儿童、真正解放儿童,让儿童快乐起来、自由起来,自然成长;让儿童站到课程、教学和管理的正中央,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要从儿童出发,注重兴趣、培养爱好、发展特长。

      最后,要允许儿童犯错

      《我们要什么样的孩子》一文中说,有个中国儿童在日本上学,他的日语不好,但上课发言非常积极。最后儿童的父母问他怎么就不怕出错,他回答说:“不怕,老师说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

      出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让出错。不让出错就是不让发展和成功。因为孩子还不成熟,容易出错,出错是正常的,因为出错才会有点拨、引导、解惑,才会有教育的敏感、机智和智慧,才会有对学生巨大的宽容、乐观的期待,以及真正的爱护和保护。

      我们只有多听听儿童的声音,多看看儿童的脸,才会真正走进儿童的心灵,和儿童一起找到美好,找到幸福,这就是真正良好的教育。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