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范文大全
  • 古典文学
  • 职场知识
  • 中国文学
  • 公文书信
  • 外国名著
  • 寓言童话
  • 百家讲坛
  • 散文/诗歌
  • 美文欣赏
  • 礼仪知识
  • 民俗风情
  • 谜语大全
  • 名言警句
  • 舌尖上的乡愁散文范文

    时间:2022-10-18 09:20:54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乡愁 散文 家乡

    舌尖上的乡愁散文范文

      年少时,每当看到古代文人游历名山大川,甚至客居异乡一辈子,最终叶落归根的故事,心里总有一种莫名的惆怅袭来。挨到天命之年,这种莫名的惆怅,转变成了一种叫乡愁的情绪——那一刻,我才真正理解了古人的情怀。

      乡愁需要距离,离不开岁月的沉淀。正如人生一般,乡愁每每到了秋色浓烈之时,就尤为珍贵。转眼间,我离开故乡整整40年了。如若要问我,乡愁是什么,我一定会说:乡愁是一种味道。也许你会诧异,乡愁又不是食物,怎么会是一种味道?是的,乡愁就是一种从小母亲就种植在我们味蕾上的一株禾苗。这禾苗,会随着我们的成长而成长,是我们永远枯竭不了的对故土的眷恋。尤其是我们在遭遇挫折,跌入人生低谷之时,这禾苗就会瞬间葱茏我们的灵魂。乡愁一旦萌芽,就会变成一棵原野上的柿子树,变成一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食物——故乡某一种与父辈一起历经了苦难的食品——一种珍贵而又美好的记忆。像韩城的羊肉饸烙之于韩城人,蒲城的面辣子之于蒲城人,大荔的炉齿面之于大荔人,合阳的辣子豆腐之于合阳人,澄城的麦子泡之于澄城人,临渭的豆腐泡之于临渭人一样,经过1500多年的积淀,老潼关肉夹馍这种盛满乡愁的特色小吃,已经超越了地域的局限,成了陕西人的另类名片——人不分男女老少,地不论南方北方,潼关肉夹馍几乎赢得了天下吃货们的青睐——尽管我不是潼关人,但潼关肉夹馍,却是我十分喜爱的一种美食。

      说几个我与潼关肉夹馍的故事。

      二十多年前,我旅居的这座城市,还是一座城乡混居的大堡子。当时我租住在城市中心的一个城中村里,尽管满街道都是各种饭食,可不到半年光景,每到周末想改善一下生活的想法就遇到了尴尬——能吃的饭都吃过了,且大部分饭食都没有再吃的食欲了——左右为难之际,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离我租住的地方不远的一幢旧楼下,我邂逅了潼关肉夹馍——与我家乡的芝麻烧饼口感接近,但那流连于嘴角的肉香,却是其它的烧饼无法比拟的。一个内香外酥的烧饼,加上肥瘦相间的卤肉与浓淡相宜的酱肉汁,几乎让每一个顾客都从其中品砸出了家的味道——乡愁,是人类共同的味道。两个异乡人,围着一个用铁皮大油桶改制的火炉子忙碌着,娴熟的身影,让我仿佛嗅到了故乡的味道。从那以后,我就成了那个窄长的过道的常客了。没多久,知道那个窄长过道的人越来越多了,每次买馍,都要排队等候。可是半年光景,那个让我味蕾灿烂的火炉子不见了,仿佛一夜之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就连挂在过道口的那个写有潼关肉夹馍的木牌子,也被人卸掉了——像当初一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那一刻,一种虚无感陡然浸袭了我的周身。后来,小城最繁华的西岳路先后又开了几家潼关肉夹馍的铺子,但吃过一次后,却再也找不到之前的味道了。自然,这样的铺子,很快也就自行关闭了。时至今日,整座城里也很难再觅得先前那种口感,那种味道的潼关肉夹馍了。曾几何时,小小的老潼关肉夹馍竟然成了我的一个念想。

      那年初秋,到邯郸电台交流之余,谈到了两地的饮食文化。邯郸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革命老区,有着3100年的建城史,在太行东麓,是中国成语典故之都,辖区的涉县的有一个依山而建的娲皇宫,与潼关东山的女娲一样,都是神话传说中女娲氏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地方。话语间,透过如数家珍般的地方小吃,大家都沉浸在了一种浓烈地乡情里——尽管离开渭南只有短短的几日,可如影相随的乡愁竟瞬间氤氲了我的身体,让我一时不能自拔。后来,邯郸电台一个年轻的主持人说,在邯郸老城也有一个卖潼关肉夹馍的地方。翌日,采风归途中陪同的同行特意叮嘱司机绕道,来到了一出行人熙攘的街道。步行几分钟后,一个久违的用铁皮大油桶改制的火炉子,一对腰里系着白围裙正在忙碌的中年夫妻跃入眼帘——多么熟悉的场景呀,熟悉的乡音,火炉子前排队等候的顾客,身后摆置整齐的几张餐桌,一下子让我恍若回到了熟悉的小城——几米外,我闻到了那刚出炉的烧饼带着炭火炙烤后的面香,以及那穿透力极强的炖肉汁的诱惑。此刻,潼关肉夹馍带着秦人的刚烈,关中道泥土的味道,在这座古城默默地传递着一种也许只有乡愁才能释然的情愫。

      我是一个念旧的人,打那以后,我还去过几次邯郸。每次去,我都会吃一个潼关肉夹馍。人还是那人,馍还是那馍,可一次与一次的感觉都不一样,一次比一次的味道也更浓烈。邯郸的同行笑言,我是一个恋家的人,老家的肉夹馍咋也吃不腻……其实,有这种情怀的又何止我一人?

      前几年,大概不到十年吧,我从新闻里得知有几个西安交通大学的学生创业,在北京开了一家叫西少爷肉夹馍的店铺。一个肉夹馍卖到了二十几块钱,排队买馍的人络绎不绝,一时间誉满京城。这则新闻之所以引起我的关注,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我出生的村子叫西少梁村,我猜想这些个创业的学子会不会是我的本村子弟。一个是西交是一座名牌大学,毕业的学子自然是天之骄子了。可这些孩子毕业后,怎么会开一间卖肉夹馍的铺子,用传统的观念考量,多少有些蹊跷。后来,我又得悉,西少爷肉夹馍在北京开了不少的连锁店,生意越做越大。可我心里的疑虑,也在一日一日的长大。直到前年我到北京出差,才弄明白了其中的原委——那天和几个同事,无意间在北京西郊走进了一间开在商城里的西少爷肉夹馍铺子。同事们带着几分夸张的惊诧,吃完了手里的肉夹馍——大家异口同声,说:“这不就是咱潼关的肉夹馍嘛。”

      一样的形式,一样的配料,一样的味道,不同的是少了那一碗碗底放一坨胡椒面的鸭片汤。尽管如此,我还是对那几个从西交走出来的年轻人,心生敬意——尽管他们与我的村庄没有一丁点儿的关系,反而在我们手里的潼关肉夹馍里发现了商机——只能说,后生可畏呀。

      说来也有四五年了,中央电视台的一个剧组到潼关采风,我受邀陪同。午饭就安排在潼关古城的一个农家院子里。站在院子里,我们仿佛能感觉到不远处黄河水的凛冽,还有古城曾经的喧哗与辉煌,在这样的环境里用餐,让几位北京来的客人激动不已。后来,那位央视的编导在车上说,这是一顿难忘的午餐。尽管没有大鱼大肉,没有奢华的铺排,没有山珍海味,但满满一桌子的潼关特色吃食,别说这些几乎尝遍天下美食的央视人赞不绝口,就连我这个本地人也是大开眼界——偌大的圆桌上,摆满了潼关当地最具特色的食物:除了闻名天下的老潼关肉夹馍、鸭片汤、潼关酱笋,还有店家自产的大葱炒线辣子、鸡蛋炒香椿、黄河鲶鱼、山蘑炒土鸡、潼关烩饼、农家蒸馍、肚丝汤、菜麻食,且每一道吃食,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自然了,加上老潼关人淳朴好客、热情周到的服务,如同一味混合作料一般,让我们吃出了一餐唐宫盛宴般的味道与记忆。

      我的家乡在离潼关百十公里的韩城,村子也是那条贯穿韩城南部的澽水河入黄河的地方。也许是因为黄河的缘故,尽管旅居在外几十年,但头一回吃潼关的肉夹馍起,肠胃便记住了这种带着田野油菜花香的吃食,便把这个颇具传奇色彩的老潼关当作了我的故乡。

      乡愁是什么?

      民以食为天。当我们的人生到了暮年,可能让我们津津乐道的恐怕就是那些陪同我们一同走过苦难,一起见证岁月的,寄予着我们的祖辈生活智慧的那些也许不足为道的吃食。翻过一道坎,我们再回看那曾经的岁月,都将是一道道可口的美味,一页页美好的记忆——我们的胃,都是带记忆的,家乡的味道,也终将陪伴我们一生一世——这就是我们普通人的乡愁!

      很多时候,乡愁还是一种美好的心境。

      只有阅历,而没有乡愁的人生,难免有所缺憾。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