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范文大全
  • 古典文学
  • 职场知识
  • 中国文学
  • 公文书信
  • 外国名著
  • 寓言童话
  • 百家讲坛
  • 散文/诗歌
  • 美文欣赏
  • 礼仪知识
  • 民俗风情
  • 谜语大全
  • 名言警句
  • 家乡的惊喜与感动散文范文

    时间:2022-04-26 10:26:59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家乡 惊喜 感动 散文

    家乡的惊喜与感动散文范文

      近日,应么兰成老师邀请,有幸参加了东古城镇“乡村记忆”编写组,任务就是深入到各村庄,搜集整理村庄发展历程、村庄往事、村庄人物、村庄故事等。通过短短几天的了解,真没想到在自以为生活了几十年、非常熟悉的家乡还有太多不为人知的事情,使得我对家乡有了新的认识,收获了许多的惊喜和感动。

      一个重视村史的好书记

      对东古城南村党支部郎保兴书记认识已久,知道他是个干事创业的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多次被评为市县级劳模、优秀共产党员,并荣任多届市县级人大代表,是附近村庄德高望重的一位老领导、老前辈。以前和他交集不多,最多就是见面打个招呼,一直没机会深谈过。这次“乡村记忆”编写组由他带队,他不顾自己年高体弱,发挥自己人际关系熟、对村庄历史了解多等优点,每天都早早地到达目的村庄。他为人谦和,平易近人,不摆老资格,和我们几个平等相处,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郎书记很重视村庄历史的挖掘和村庄文物的保护。早在2019年,他就筹资兴建了高标准的村史馆,这个村史馆无论是规模上或者质量上在全县也是名列前茅的。馆内墙壁上展示着村庄基本情况、近年来涌现出的优秀人物、历届党支部成员名单、村内善行义举等图版,并陈列着一些老农具、老纺织工具、老家具等几十年前的老物件。郎书记还深情地给我们讲述了村内老革命在战争年代中发生的动人故事,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

      东古城历史上曾为郡、州、县三级政府所在地,历史遗存和历史典故较多,但由于年代久远,太多的遗迹都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城内原有“七十二眼井,八十二座庙”的传说,如今只留下一眼古井,郎书记想法设法把它保护起来,并刻碑纪念,留待后人参观凭吊。村内还有一棵相传数百年历史的古槐,郎书记同样予以保护,并开发为村内健身娱乐场所。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好多好多。

      两位将军

      通过本次走访,发现我们东古城还真是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北么庄的么培珍,曾为民国少将,生前任吉林省第五混成旅旅长、中东铁路警备部副司令,1919年去世后葬于故乡。当时葬礼场面十分隆重,墓前立的墓碑有五米多高,并用碑文记载其显赫的生平事迹。可惜该墓碑在文革中遭到破坏,现仅存两米多高残碑一座。

      说起么将军的残碑,该村支部书记么广军现在还痛心疾首。他说:“在那个疯狂的年代,全国各地的珍贵文物都遭了殃,我村的么将军墓碑也不例外。当年造反派把墓碑推倒,砸成数段,要拉走烧石灰,幸亏家族中深明大义的几个人冒着被批斗的风险,将墓碑的下半部深埋在地下,要不连这残碑也见不到了。”

      在后田庄,当向村民了解村内出现的重要人物时,一位村民说,他们村有一位少将,名叫张士华,现年85岁。开始我们还有点不相信,因为有时候村民由于信息来源不准确,经常有夸大其词的现象,比如,有时候可能会把在外地某局工作的副科长说成是局长。村民看我们有点半信半疑,就说,你们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下,他是个大人物,网上一定有。我们就在网上搜索,你别说,不但有他的职务、事迹,还有他的照片。我们让村民辨认,村民说,就是他,前几年他还回来过呢,说话可亲热了。真没想到,我们家乡还有做将军的高级将领呢。老将军退休前任海军装备部总工程师,为国家的军队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书法还写的非常好,他是我们家乡的骄傲,向老将军致敬!

      两部老家谱

      在东古城南村村委会,我们见到了珍藏多年的郎氏家谱,该家谱续修于1955年。翻开古色古香的纸张,家谱上工整美观的毛笔小楷字让我们自叹不如。家谱记载了郎氏先民自明朝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民以来数百年的历史进程,真是一本研究民俗学的好史料。

      么姓在全国人数较少,大约只有几万人,可是在我们东古城么姓比较集中。么氏家谱记载,么姓先祖么从善明初自山西洪洞县迁东馆陶立村,然后开枝散叶,么氏才分布到全国各地的,么从善是全国么姓公认的先祖之一。么氏家谱还记载着么氏先祖历年来的光辉业绩,特别是在康熙九年,么显名高中进士,全族人为之欢欣鼓舞,没想到传说中的进士就出现在我们身边的这块土地上!

      郎氏家谱和么氏家谱在文化大革命中都遭到破坏,多部珍贵的藏本遭焚烧,幸亏族人千方百计予以保护,有的将家谱藏在被子里,有的将家谱砌进墙中,才使这两部珍贵史料得以重见天日。

      两件革命文物

      这次走访中,还发现两件难得的革命文物,一件是民国三十五年即1946年的复员证,一件是1951年的革命军人残疾证。复员证是晋冀鲁豫军区第二纵队签发的,当时的司令员为陈再道,政治委员为宋任穷。证书最中间是毛主席头像,头像背景是鲜红的党旗,在党旗右上角是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标志,显示了那个时代的独有印记。革命军人残疾证上盖有中央人民政府印章,并有毛主席的签名,显示出国家对伤残军人的重视。这两件革命文物历经七十余年的风雨,保存基本完好,可见主人对它们的细心苛护之至。

      一个感人的故事

      在北么庄,当向支部书记询问该村的善行义举时,么书记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该村村民么化民收废品时,收到南面某村的一宗物品。回家清点时,发现了夹杂物品中的3000元钱。么化民虽家庭极度贫困,仍拾金不昧,不顾年高体弱,骑三轮车来回三十余里把钱给人家送回去。

      “你们想想,农村收废品的有家庭条件好的吗?这3000元钱有可能是么化民老人一年甚至几年的收入,他却能毫不犹豫地给人送回去。再说他身体不好,平时骑三轮车速度和我们走路快不了多少,那三十几里路程他得走两个多小时,他能做到这一步真是太不容易啊!”

      听着么书记的话,我们的眼里不由得涌出敬佩和感动的泪花。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