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银川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精品例文】

    时间:2020-10-15 12:44:05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银川市 例文 工作报告

     银川市 0 2010 年政府工作报告, , 工作报告

     银川市 2010 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各位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9 年工作回顾

     2009 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也是近年来银川发展最困难、最特殊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市人民政府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依靠全市各族人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不利影响,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化危为机,力促发展,全力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奋力推进“两个最适宜”城市建设,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圆满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经济指标大幅提升。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575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228 亿元,增长 14.3%;地方财政预算总收入 92.53 亿元,增长 43.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44.02 亿元,增长 22.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492.1 亿

     元,增长 3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85.48 亿元,增长 19%。呈现出危机中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城乡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明显增强,特色品位更加彰显,城市化率达65%,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绿化模范城市通过验收。被评为“2009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

     —开放合作成果显著。成功举办 2009 中国市长论坛、陇海兰新经济促进会第二次年会等重大活动,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大幅提升;招商引资实现新跨越,到位资金超过 350 亿元,增长 52%,连续六年领跑全区,华润集团、苏宁电器等 8 家中国 500 强企业落户银川。

     —全民创业蓬勃开展。培养小老板和创业者 1390 人,创办小企业 1003 家,创造就业岗位 9850 多个,涌现出一批创业明星、创业之星,创建创业型城市试点工作走在全区乃至全国前列。

     —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为民办 10 件实事圆满完成,筹资 3.6 亿元解决了历年征地拆迁补偿、失地农民安置等遗留问题,有效解决城市供暖、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市本级投资项目拖欠工程款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

     均纯收入分别达 15910 元和 5410 元,均增长 10%。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力以赴保增长,经济发展回升向好

     面对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的决策部署,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政府工作首要任务,迅速果断行动,着力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强力拉动经济增长。抢抓中央扩大内需一揽子计划和国家部委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利时机,争取中央新增投资项目 184 个,中央和自治区专项资金近 44 亿元,市本级投入重点项目建设资金 37.8 亿元,实施了一批事关全局、事关民生、事关长远的重大项目,带动了民间投资,有效促进了全市经济企稳回升。

     坚持把保工业增长作为重中之重,市财政投入工业发展专项资金 6000 万元,加大政策扶持和服务企业力度,减免、缓交社会保险费 5300 多万元,税务部门落实各项政策,共为企业减免退税 22.6 亿元,帮助企业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推动银政银企合作,出台《关于搞活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意见》,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注入资本金 4500 万元,为企业落实担保贷款 2.24 亿

     元、贴息 500 余万元,着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帮助企业恢复生产、开拓市场、渡过难关。狠抓项目带动,投资 1000 万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60个,完成投资220亿元,增长21%,有力遏制了工业增速大幅下滑态势,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超过240,打赢了工业保增长攻坚战,为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认真落实国家搞活流通、扩大消费政策。完成重点商贸项目投资 35 亿元,命名 27 家商贸“小巨人企业”。推进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新建改造农资、日用品配送中心 7 个,农家店 280 家。深入开展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程,销售额 6100 万元;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拉动农民消费近 1 亿元,全年农村消费增长 67.6%,比城市高 55.8 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完成投资 99.6 亿元,增长 26.7%;商品房销售面积 509 万平方米,增长67.8%。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积极培育消费热点,组织承办银川国际汽车博览会、房车生活文化节等大型展会 15 场次,拉动消费近 30 亿元,汽车零售额增长达 60%,城乡消费需求得到有效释放,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二)化危为机强内功,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

     工业实力加速壮大。充分利用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加快推进

     “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机械装备制造业“铸龙”工程,深入开展企业成长管理咨询服务,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力,45 户“小巨人企业”在保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宁东基地煤炭、电力、煤化工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中电投 27 万吨电解铝等项目建成投产。机械装备制造业配套能力显著提升,建成铸造、热处理、模具等配套中心 7 个。伊品集团 8 万吨赖氨酸等项目投产,伊顺集团清真牛羊肉等项目顺利实施,羊绒产业实现了优化升级,新材料产业产值增长 50%。风电、光伏发电及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快速推进。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实施重点技改项目 34 个,新增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各2 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 3 家,重型铸钢件、镁合金等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强五优”产业在应对危机中不断壮大。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完成农业增加值 33 亿元,增长 7.5%。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发放农业直补资金 8537 万元,增长 14%。“两强多优”产业快速发展,新建设施园艺 4.2 万亩,举办了中国西部设施园艺节、首届中国(宁夏)园艺博览会;沉着应对“三聚氰胺”事件,实施奶产业“铸龙工程”,奶产业发展稳步回升;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达 93.7 万吨、增长 5.8%;葡萄、长红枣、花卉和“适水产业”稳步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提高农村信息化、农业机械化水平,新增自治区级龙头企业 17

     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47 家,累计流转土地面积 15.26 万亩,增长 69%。强化农业科技服务,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23 个,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项目 87 个。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发展小额贷款公司 14 家,村级资金互助组织 37 家。

     服务业迅速发展。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 259 亿元,增长 11.5%。空港物流中心、银川物流港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陆港一期工程、宝丰能源物流中心投入运营,兴庆区物流市场带改造提升步伐加快,开工建设宁夏国际小商品交易中心,积极引进中铁物流等知名第三方物流企业,推动传统货运企业转型升级,现代综合物流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成功举办首届中国(银川)西部总部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中盐集团等 68 家企业总部落户银川。着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与开发银行、建行等银行建立中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引进了石嘴山银行等金融机构,荣获中国最具发展潜力金融生态示范城市。软件、动漫产业加快发展,央视动漫制作基地落户银川。启动建设运动休闲城市,新建、改建运动场所 25 处,向社会开放近 40 所学校体育场馆,成功举办首届端午龙舟赛等大型体育活动,我市代表队进军法国“城市之间”国际版总决赛,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加快推进,西北风情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实现旅游收入 29亿元,增长 30%,荣获 2009 国民休闲特别贡献城市、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城市。“三个中心一个目的地”建设取得新突破。

      (三)积极推进城镇化,城乡建设迈上新台阶

     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加快编制金凤区南部、西夏区北部、贺兰山东麓等重点区域控制性详规,城市规划设计不断提升。实施市级重点建设项目 21 个,“黄河金岸”堤防、北京路地下通道、南郊公交场站等工程竣工,火车站改扩建、职教中心及教育园区基础设施、贺兰山体育场等重点工程顺利推进,启动贺兰山水厂建设,新建、续建城市道路 28 条,改造小街巷 15 条,建成先锋墙、当代名人雕塑和建城 2121 年纪念碑。加大旧城改造和拆迁整治力度,拆迁面积近 210 万平方米。实施了正源街、湖滨街、清和街、长城路等特色街区改造,城市特色和品位进一步彰显。深入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理顺市、区两级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城市卫生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加快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出台《关于促进农民进城稳定就业并安家落户的意见(试行)》,兴庆区统筹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进展顺利。特色小城镇及中心村建设深入推进,新建“塞上农民新居”示范点 14 个,改造农村危房 5642 户,建设农村公路 182 公里,解决了 8 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实施“黄河金岸”沿线田园风光建设、包兰线两侧生态及生产力提升工程,新建高标准农田 45万亩,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四)狠抓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生态文明建设有力推进

     加强园林绿化和生态建设,实施贺兰山路等 16 条林带、新月广场等 15 处景观提升工程,新增改造城市绿化面积 500 公顷,人工造林 15.22 万亩。建成城市东南部水系扩整连通工程,海宝公园、黄河湿地公园完成年度建设计划,新增湿地面积 5000 亩,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黄沙古渡被评为国家湿地公园,中山公园被列为国家重点公园。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实施节能改造项目 25个,年节约标准煤 45 万吨,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 9%以上,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分别削减 3.6%、2.8%,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 90%,跻身全国节能减排 20 佳城市行列。严格执行新建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进节水技术改造和中水回用,启动绿色回收网点建设,财政补贴推广节能灯 50 万只,有力推动了社会节能。加强突出环境问题治理,对31家企业重点污染源进行实时监控,开工建设第五污水处理厂,实施了二排沟、四二干沟、银新干沟清淤集污工程,拆除小锅炉151 台,制药企业空气污染、餐饮油烟、噪声扰民等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325 天,居西北地区省会城市首位。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收运处理,宁东镇等 4 个乡镇被命名为自治区“环境优美”乡镇。

     (五)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市、县(区)政府和乡镇机构改革稳步推进,调整界定部门职能209 项,全面推行“扁平化”管理改革。行政审批“两集中三到位”改革试点进展顺利,保留行政许可事项 180 项,在乡镇设立便民服务中心,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大力推行《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当行为问责办法》,行政机关效能和执行力不断提高。城投公司融资能力明显增强,发行企业债券工作进入国家发改委审批阶段。铸龙投资公司组建运行,阅海集团管理机制进一步理顺。自来水、污水处理市场化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供热价格实现了动态调整。园林事业单位改革全面推开、平稳运行,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全面实行。主动参与沿黄城市同城化发展,宁蒙陕甘毗邻地区合作深入推进,与连云港等城市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区域合作交流不断深化。重点围绕香港经贸旅游文化周、中国(宁夏)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活动,大力开展项目推介,落实招商引资项目 239 个,在麦地那、圣彼得堡等城市,开设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超市和展厅,对外经贸合作成绩喜人。

     (六)大力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出台《关于促进创业就业的若干政策》,开展了首届“全民创业月”活动,扶持建立创业孵化基地 3 个,创业示范园区 10 个,实施创业培训 1.4 万人,落实创业小额担保贷款 2849 万元,推

     动大中专毕业生开展创业就业见习,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明显。新增城镇就业 6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3.7%,转移农村劳动力13.7 万人次。面对危机,绝大多数企业做到了不裁员、不减薪,为维护全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启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 50%以上。着力解决学校“大班额”问题,投资 11 亿元,新建改造中小学校 33 所,三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设立了二中国际部、九中中德班和六中创意班,特色教育加快发展。创新型银川建设深入推进,安排重点科技项目 127 项,专利申请量增加 15%。全面启动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受益面进一步扩大,甲型 H1N1 流感防控工作有力有效。承办了首届食品安全论坛,整合监管职能,加强专项整治,成立食品(药品)公共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在部分中小学推广营养早餐,建设全国食品安全城市取得明显进展。培育新型人口婚育文化,实施人口出生缺陷社会化系统干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6.15‰。积极构建住房保障制度体系,开工建设廉租住房 41 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 53 万平方米,新建改造外来务工人员公寓 130 套,改造市区危房 13万平方米,将 8569 户困难家庭纳入廉租住房保障。城乡低保和社会救助力度加大,设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 34 个。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成效明显,移民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2831 元,增长16%。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入冲刺攻坚阶段,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动员社会力量纠正不文明行为,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升。隆重举行银川建城 2121 年庆祝活动,“贺兰岿然、长河不息”的银川精神得到广泛认同,市徽、市歌、市树、市花和市鸟正式确立。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月上贺兰》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湖城之夏·广场文化季”被评为全国特色品牌活动, 《黄河文学》入选全国“农家书屋”重点推荐书目,公共文化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国防动员和人防建设不断加强,双拥共建活动深入开展。统计、仲裁、档案、慈善、地方志、红十字、社会福利等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

     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 6 件、建议 56 件,政协委员提案 373 件,办复率均达到 100%。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加强政府立法工作,提请人大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 4件,出台政府规章 5 件,“五五”普法和法律援助工作深入开展,法治银川建设有力推进。启动新一轮平安银川创建活动,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解决了一批社会治安和信访突出问题,群体性上访事件下降 29%。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扎实开展“民族团结月”活动,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困难和挑战面前,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取得的成绩极其不易。这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鼎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市人民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向关心支持银川建设发展的驻银部队、武警官兵、人民警察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还十分紧迫,外贸进出口总额下降幅度较大,统筹城乡发展任务艰巨,个别部门和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执行力有待提高,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0 年工作安排

     2010 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最后一年。做好今年工作,对于我们巩固应对危机成果,夯实经济回升基础,保持经济社会平稳

     较快发展,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创造良好条件,至关重要。根据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今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加强科技和人才工作创新、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作为重点,乘势而上,奋力突破,着力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着力加强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和谐银川建设;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动力;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开创“两个最适宜”城市建设新局面。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12%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 1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 8%和 7%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7‰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 5%以上;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 2%以上。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确定以上发展目标,充分考虑了宏观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紧迫性,充分考

     虑了保就业、保民生、保稳定的现实需要,兼顾了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兼顾了经济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重中之重,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结构调整相结合,把继续做好应对危机各项工作与谋划长远发展相结合,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更加注重机制建设,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务求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

     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推进工业结构调整

     壮大“一强五优”产业,增强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工业增加值增长 13%以上。

     大力提升产业层次。深入实施“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扎实推进企业成长管理咨询服务计划,着力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引导支持有潜力的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增强行业整体竞争能力。加快宁东基地建设,推动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和精深加工,延伸煤化工下游产业链。继续推进机械装备制造业“铸龙”工程,支持模具、精加工等配套中心投产达效,提高区域专业化

     协作、配套水平。积极发展新材料产业,启动实施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铸龙”工程,加快提升羊绒产业技术层次,壮大发酵及生物制药产业实力,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实施投资 1000 万元以上工业项目 180 个,重点抓好银星能源 500 兆瓦太阳能发电装置、伊品生物 45 万吨玉米深加工等 30 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力促发电集团 2000 吨多晶硅、鄂尔多斯荣昌绒业 100 万件羊绒衫等项目建成投产,推进丰友化工热电联产等 35 个重点技改项目,完成工业投入 280 亿元,增长 27%。拓展工业发展空间,推进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夏区、永宁县“宁东工业园区”建设,抓好宁东基地临河 C 区等重点园区基础设施和标准化厂房建设,规划论证石油化工园区。整合现有工业园区,明确产业定位,严格执行投资强度等工业用地控制标准,增强园区承载能力。

     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落实和完善支持政策,推进光伏、光热产业和风电装备制造业发展,打造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鼓励宁东发展光伏发电产业,支持开发区建设西北地区新能源装备研发、制造和应用示范基地。大力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二)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坚持用工业化、城镇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力促“两强多优”产业聚集升级,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增加值增长 6%。

     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瞄准向城市供应主渠道,坚持农副产品提质、扩量、增效并重,支持节能温棚改造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设施园艺标准化、可控化和工厂化生产规模,新增设施园艺 4 万亩。加大奶产业“铸龙”工程实施力度,推进奶牛“出户入园”和品种改良,新增奶牛 2 万头。加速粮食生产现代化进程,建设千亩以上粮食高产示范区 12 个、有机粮食基地 10个,优质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 160 万亩。抓好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 50 万亩以上。实施“适水产业”铸龙工程,加快建设育种基地,扶持建设 6 个“适水产业”示范区。做强做大清真牛羊肉产业,推动花卉、长红枣、葡萄等优势特色产业一区一品、连片发展、规模经营。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发展体验参与、旅游度假、会展观光等都市型现代农业,办好第二届园艺博览会及特色农业展示洽谈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继续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振兴工程,新培育国家和自治区级龙头企业 8 家、市级 15 家、农村专业合作社 25 家。建立健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紧密型利益

     联结机制,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村企共建,建立生产基地,发展订单农业,带动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化生产,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完善农产品流通和市场销售体系,建成宁夏农产品物流中心。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提高农村信息化服务水平,抓好农技推广示范县(市)区建设,创建 5-10 个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园。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和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继续打造灵武长红枣等地理标志产品和有机、绿色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品质和附加值。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工作,奶牛、设施园艺投保率分别达到 50%和 30%以上。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行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取消三区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性质划分,做好住房、社会保障等配套政策的衔接,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在城镇就业和落户。积极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合法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以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突破口,做好农村宅基地整理复垦,抓好兴庆区、金凤区统筹城乡试点,新建“塞上农民新居”示范点 10 个,改造农村危房 2500 户。创新小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引导企业到小城镇开发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着力发展小城镇支柱产业,建设小城镇加工商贸园区。继续实施“黄河金岸”沿线、包兰铁路两侧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和生产力提升工程,建成高标准农田 30 万亩,新建农村公路 150公里,在全区率先基本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

      (三)注重产业培育和结构优化,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

     把促进服务业发展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着力点,强力推进“三个中心一个目的地”建设,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 17%。

     着力扩大居民消费。完善促进消费的配套政策措施,进一步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实施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加快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建改造农资、日用品配送中心 6 个、农家店150 家。实施社区“双进工程”,加快新建住宅小区商业网点设置,新增连锁、便利网点 50 个。大力培育商贸“小巨人企业”,抓好万达商业广场、华润万家等 15 个投资 5000 万元以上项目建设,力争引进沃尔玛、麦当劳等国际知名商企。积极培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旅游、教育培训、家政服务等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完善会展中心运营机制和配套服务体系,办好第四届中国银川清真美食文化节、第三届国际汽车博览会等系列展会,积极培育品牌、扩大影响。加快发展区域性总部经济,抓好金凤区中央商务区规划建设。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

     鼓励动漫软件、文化创意、工业设计等创意产业发展,扩建宁夏软件园,支持开发区建设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积极发展供应链业务外包和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培育一批骨干服务外包企业。完善现代物流体系,加快空港等物流园区建设,推动宁东与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物流联动。开工建设公铁联运场站,加强与青岛、连云港等港口的合作,争取开通银川至连云港集装箱“五定班列”、银川至天津集装箱专列。建成宁夏国际小商品交易中心、中国穆斯林国际小商品交易中心。

     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完善旅游业发展规划,加大资源整合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旅游业发展。加快贺兰山东麓文化旅游带、黄河长城旅游区和沿爱伊河休闲旅游带开发建设,推进旅游与文化等相关行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生态游、乡村游、自驾游等特色旅游产品,建设旅游商品市场,延长产业链条。加快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市场监管,提高接待服务层次,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推进运动休闲城市建设,办好全国登山大会、钓鱼大赛等大型休闲主题活动,完善体育设施布局,推广“人人运动计划”,组织好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和“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积极备战第七届全国城运会、第十三届全区运动会。办好第九届银川国际汽车摩托车旅游节,全年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收入均增长 20%以上。

      促进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综合运用土地、规划、销售等手段,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构建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做好公有住房房改和康居住房办证工作,促进二手房市场发展,盘活住房租赁市场。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依法严肃查处房地产开发企业圈地不建、捂盘惜售、囤积房源、哄抬房价等违规行为,加强市场监测,完善价格监管体系,加大信息披露力度,引导居民理性购房。

     (四)推进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把推进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加快建设创新型银川,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内在动力。

     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投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争取建成新瑞长城、小巨人机床等 8 家国家级、自治区级企业研发中心,力争建立 1-2 个优势特色产业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2 家。加快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础平台建设,搭建面向企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组织实施100项重点科技项目和50项科技创业项目,启动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工作,逐步取消政府组织的科技

     成果鉴定制度,培育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争创 1-2 个中国名牌产品、10-15 个宁夏名牌产品。

     加强人才工作。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培养创新人才团队,建立重点产业高层次人才信息库。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以项目招标形式引进科技创新骨干人才,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面向区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招聘一批在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学科、重点领域硕士学位以上的紧缺人才。以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为重点,制定分层次的人才培训计划,抓好党政人才公共管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工商管理及科技人才专业知识更新培训,鼓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才继续深造,努力构建人人享有学习和成才机会的学习型社会。完善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节能减排监管,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坚决执行落后产能限期淘汰制度。抓好伊品生物公司氨氮处理等节能改造项目,大力推行能源审计和合同能源管理,重点行业企业单位产品能耗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实施一批循环经济项目,扶持灵武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推进工业废物回收利用和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启动低能耗和绿色建筑示范项目、节能建材示范工程,推行 12 层以下新建住宅太阳能热水一体化应

     用系统。加快建筑节能和分户供热计量改造,分户计量达到 25%以上。加大高效节能产品推广力度,政府采购和公用设施一律采用节能产品。实施全民节能行动,开展“低碳社区”创建活动,大力倡导绿色健康“低碳生活”,推动全社会节水、节电和节材。加大源头治污力度,推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抓好第五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已建成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加强第二排水沟、永二干沟治理,开展机动车尾气治理,强化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严格耕地和水源地保护,推进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确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五)着力彰显品位,提升城市宜居水平

     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努力把城市做精、做美、做出品质,争创中国人居环境奖。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编制《银川市城市近期规划(2011-2015年)》和兴庆区东北部、金凤区西北部等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完善县(市)域总体规划,整合黄河以东区域发展规划,加快编制燃气、供热等专项规划,提升城市规划设计水平。安排市级重点建设项目 30 个,实施兵沟黄河大桥及连接线、城市南北中轴线和六盘山路、宝湖路、长城路公铁立交等重点项目建设,完成“黄河金岸”柏油路面及兴庆区段连接线、火车站站前广场、贺兰山体育

     场、黄河书院、黄河小镇建设工程,推进银川至宁东轻轨项目前期工作。改造小街巷 20 条,进一步完善市区路网体系。加大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拆迁整治力度,改造市区危旧房屋 10 万平方米。抓好上海路、文化街、民族街等特色街区改造工程,实施城市雕塑三期工程,提升城市品位。

     构建良好生态环境。实施银西 10 万亩生态防护林、职教基地周边绿化等工程,提升德馨公园、爱伊河两侧绿化档次,抓好城市景观林、道路配套绿化和节点改造,扩大市树、市花种植,新增改造绿化面积 500 公顷。积极申办第九届中国园博会。推进村庄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加大山沙区及贺兰山东麓生态治理力度,完成人工造林 11.8 万亩。加快实施城市西北环水系连通、阅海西侧防洪排水沟道整治、西南部防洪排水等工程,建立水质监测体系,加强湿地保护,完善城市水环境生态圈。

     大力开展“精细化城市管理年”活动。加快建设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完善“重心下移”管理机制,推行环卫保洁、垃圾处理市场化,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推进旧小区综合整治,着力解决城市供暖遗留问题,扩大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覆盖面,全面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实施占道摊区规范和改造工程,进一步优化市容环境。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扩大公交线网覆盖面,开通银川至宁东、灵武城际公交,加快公交向镇村延伸,提高运营服务水平。

     加强现代交通管理科技、设施装备的应用,优化市区交通组织管理,有效解决上下班高峰期部分路段交通拥堵问题。

     (六)加强政策引导,增强全民创业实效

     完善创业政策体系,优化创业环境,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

     加大政策扶持。安排创业专项资金 1000 万元。完善和落实全民创业政策措施,制定出台《关于鼓励科技人才开展科技创业的若干意见》,支持科技人员利用科技成果、专利技术创办或领办企业,鼓励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参与创业,引导农民围绕市场和产业基地自主创业,积极培育青年、妇女等各类创业主体。建立创业型城市评价和创业环境监测指标体系,强化部门推动创业职能,完善工作联动机制。

     优化创业环境。抓好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新建创业示范园区、孵化基地 10 个,建设标准厂房 10 万平方米。加大小额贷款担保力度,提高信贷额度,建立审批、担保、贷款发放“一站式绿色通道”。创新培训方式,为创业者提供项目推介、项目评审、经营管理、市场分析等全方位服务,全年培养小老板 1000 名,培育小企业 1000 家,开发创业项目 1000 个,创造就业岗位 1 万个。

      弘扬创业精神。深入开展“全民创业月”活动,办好创意创业展和创业项目推介会。积极培养、树立创业典型,着力培育创新创业文化,打造“创业银川”品牌。

     (七)推进改革开放,开创内陆开放型经济新局面

     着力破解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后劲。

     加快重点领域改革。夯实政府信用融资平台,扩大开发性金融合作规模,充分发挥城投公司和铸龙公司作用,积极推进城投公司发行企业债券。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提高资产综合使用效益。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扩大中小企业担保中心资本金,加大贷款贴息力度,引导企业扩大投资,支持企业上市融资。拓宽农村融资渠道,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互助资金组织 10个,推进农业设施抵押贷款和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引导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农村。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积极引入竞争机制,鼓励民间和社会投资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加强对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项目的支持。完成自来水总公司和污水处理公司改制,完善公交公司市场化经营和财政补贴机制。继续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努力扩大开放。加强区域交流合作,办好首届宁蒙陕甘毗邻地区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承办第三届中国回商大会及穆斯林企业家峰会,争取承办中阿经贸论坛,积极申请在我市设立中国回商商会、中国国际商会穆斯林分会。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紧盯世界和中国 500 强企业,突出产业链招商,加大对科技、金融、现代服务业项目的招商力度,继续实施世界银行“投资促进试点”项目,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 300 亿元。引导企业开展对外经贸合作、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积极推进与马来西亚、泰国互设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展销厅,力争外贸进出口总额有较大增长。

     (八)坚持民生优先,让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积极帮扶企业稳定就业,建立健全重点投资项目拉动就业增长机制,用三年时间解决政府历年欠企业工程款问题。开工建设人力资源市场,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加大就业困难群体和零就业家庭援助力度,切实帮助城镇无业青年、社会闲散人员及刑释解教人员实现就业,购买公益性岗位 800 个,新增城镇就业 4.5 万人。抓好培训和转移就业力度,实施就业、创业培训 5 万人,培养新型农民 2000 人,转移就业达到 80%以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按照三级政府分级负担的原则,为三

     区达到参保条件的 8 万农民办理养老保险,为 60 周岁以上农民发放养老金,切实抓好两县一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建立村干部、市级劳模、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相衔接的配套政策,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积极推行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和“一卡通”。建成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加大低收入群众帮扶力度,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会福利、慈善和残疾人事业。抓好整乡推进扶贫开发试点和产业扶贫工作,加大移民地区种、养殖业扶持力度,确保移民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开工建设外来务工人员廉租公寓和外来创业者公寓。加强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监管和市场调控,保持物价平稳运行。

     切实为民办好 10 件实事:

     1、全面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

     2、新建廉租住房 3000 套、经济租赁住房 500 套、经济适用房1000 套、限价商品房 800 套;

     3、通过长期租赁或购买方式解决 31 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用房;

     4、改造完善市区 10 处路口和 10 条主干道交通管理设施;

      5、新建和改扩建城市公厕 50 座;

     6、解决 14 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

     7、资助 1500 名高龄老人居家养老,建立完善 60 个养老服务站;

     8、为 5000 名城乡困难家庭孕期妇女免费进行新生儿出生缺陷干预;

     9、为 10 个社区和 1000 名贫困残疾人免费配发康复器材;

     10、新建改造 100 个社区未成年人室外活动场所。

     (九)繁荣社会事业,全力构建和谐银川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总揽,统筹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认真落实《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创新培训模式,强化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调整优化学校布局,实施一批中小学改扩建工程,完成第一幼儿园迁建,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改革教育质量评价方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办好国际班、创意班等特色教育。推广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办学模式,全面建成职教中心。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幼儿教育和农村学前教育,支持民办教育、民族教育发展。

     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扩大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试点,积极稳妥地推行市属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加强医院优势特色专科建设。继续做好甲型 H1N1 流感防控、治疗。加快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加大食品流通环节安全检测力度,全面推行营养午餐进校园,建立区域之间、部门之间信息交换和联合执法长效机制,确保食品安全。完善计生服务体系,推进人口素质提高工程。

     增强文化软实力。加快文明城市创建步伐,做好公共文明指数测评迎检工作,深入开展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提高市民素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广播电视、数字电影放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完成农家书屋建设。加快实施文化精品工程,继续打造“湖城之夏·广场文化季”、贺兰山岩画艺术节等活动品牌。做

     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完成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加快市属文化单位改革,抓好专业院团创作生产和《月上贺兰》巡回展演,支持文化城、回乡文化园等文化实体健康快速发展。依法规范文化市场准入、退出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文化市场环境。

     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认真抓好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积极预防和稳妥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建立重大群体事件问责制。深入推进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深化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完善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强化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确保生产安全。改善基层自治组织办公条件,抓好村(居)委会换届选举,推进“示范社区”创建。加大“诚信银川”建设力度,建立全市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大力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依法加强宗教事务规范化管理,巩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加快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

     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把编制“十二五”规划作为今年的一项重大任务,准确把握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发展大势,紧扣银川实际,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入手,把体现特色和发挥优势贯穿于规划编制的全过程,科学合理地确定“十二

     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思路和重大项目,明确建设“两个最适宜”城市的新任务、新目标,为银川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绘制更加美好的蓝图。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完成好今年的各项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坚持科学、民主、依法行政,切实做到公开、公正、阳光操作,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法治政府。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完成市、县(区)两级政府和乡镇机构改革,完善“扁平化”管理运行机制,切实加强和改善政府公共服务,注重为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效发挥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的作用。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务”,推行“两集中三到位”改革,逐步实现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办理,强化政务大厅服务功能。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办好政府门户网站、“12345”市长热线和市长信箱,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加快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加强灾害性天气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提升公共管理水平。

     (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大力推行科学立法、开门立法,提高

     政府立法质量,认真清理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依法规范行政行为,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落实重大决策、重大事项专家咨询、民主决策、社会公示、听证制度,建立公众有序参与政府决策机制。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加强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强化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广泛接受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抓好全民普法和法律援助工作,加快法治银川建设。

     (三)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加强政府效能建设,制定出台《银川市政府绩效管理条例》,健全政府绩效考核评估机制。全面实行政务协同办公,提高工作效率。大力弘扬和践行“贺兰岿然、长河不息”的银川精神,强化实干和责任意识,奋发有为,激情干事,紧盯重大项目、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强有力地抓好督查落实,切实提高执行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完善电子考勤管理,强化效能监察和行政问责。大力精简会议、文件及各类检查评比活动,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企业、深入一线、深入群众,破解难题、推进工作。

     (四)加强政府廉政建设。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深入开展对中央新增投资项目的监督检查,加强人财物管理,加大关键岗位的监督,强化规划、土地管理、政府采购、政府投资项目代建等重点领域监管,切实抓好工程建设

     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坚持厉行节约,大力压缩公用经费和一般性开支,降低行政成本。加大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力度,坚决纠正个别部门和公务人员中存在的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勤俭办事、干净干事,以良好的政府形象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回首 2009,我们在困难中奋进,耕耘收获;展望 2010,我们在希望中前行,激情跨越。让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扎实工作,乘势而上,奋力突破,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建设“两个最适宜”城市、开创银川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