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人教版新课标语文必修3《蜀道难》教学设计

    时间:2021-04-14 12:03:51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教学设计 必修 人教版

    人教版新课标语文必修3《蜀道难》教学设计 本文关键词:教学设计,必修,人教版,新课标,语文

    人教版新课标语文必修3《蜀道难》教学设计 本文简介:《蜀道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理解诗意,感受诗人的情感世界。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3.情感目标:,领略古人独特的审美情趣。【教学方法】诵读和鉴赏【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一、导语今天我们的学习目标是李白的《蜀道难》。同学们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要学习这首诗吗?(

    人教版新课标语文必修3《蜀道难》教学设计 本文内容:

    《蜀道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理解诗意,感受诗人的情感世界。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领略古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教学方法】诵读和鉴赏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今天我们的学习目标是李白的《蜀道难》。同学们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要学习这首诗吗?(学生议论,大多表示不知道。)如果不清楚,请大家阅读“研讨与练习”四。(学生阅读后明确:原来《蜀道难》是李白的成名作。)

    是啊,《蜀道难》不仅是李白的成名作,也使他获得了“谪仙”的称号。“谪仙”就是下凡的神仙,他有什么特点?(学生议论,得出结论:不拘一格,行为飘逸)

    李白作为文学“谪仙”,具有风格飘逸、不拘一格的特点。

    (设计说明:导语从“研讨与练习”四入手,明确《蜀道难》的地位和价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由“谪仙”引出教学目标。)

    二、提出教学目标

    1、通过体会想象和夸张手法的使用,领会作者飘逸的风格。

    2、通过了解极写蜀道之难,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从而体会本诗不拘一格的构思法。

    三、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全诗一遍,力求读准字音。

    (注意这些字的读音:号(háo)

    转(zhuàn)

    匪(fēi)吮(shǔn))

    2、听朗读录音,理解一些文言字词。

    听后指出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

    (1)危乎高哉

    (2)开国何茫然

    (3)青泥何盘盘

    (4)可以横绝峨眉巅

    (5)猿猱欲度愁攀援

    (6)以手抚膺坐长叹

    (7)但见悲鸟号古木

    (8)连峰去天不盈尺

    (9)所守或匪亲

    参考答案:(1)高(2)多么,副词(3)多么,副词(4)越过(5)为……发愁(6)空、徒(7)只(8)距离(9)通“非”

    (设计说明:《蜀道难》作为一首乐府诗,具有文言文的特点,梳理出有古今异义特点的字词,既可积累文言字词,又可扫除阅读障碍。)

    3、学生再齐读全诗一遍,整体把握诗意。

    (设计说明:

    “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文章的情感和韵味、气势和神采,以及音韵美和节奏感等等,不经过反复诵读,一般是难以体会到它的美妙之处,第三环节学生三次品读诗文,为下一环节的赏析打基础。)

    四、诗文研读

    1、分组研读诗文段落,找出诗中使用了想象和夸张的句子,并体味它的效果。

    (1)全班分为三大组,每一大组的学生自读诗文中的一段。

    (2)学生合作讨论,找出所研读的诗文段落中运用了想象和夸张的句子,并体会其效果。

    (3)检查研读效果,每组派出学生代表宣读研读结果。

    (明确:第①段中几乎所有的句子都使用了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共同表现了蜀道的高;第②段中使用了想象和夸张的句子主要是“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突出了蜀道的险;第③段中使用了想象和夸张的句子主要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突出了蜀道的凶。)

    (4)小结:诗人运用奇妙的想象、浪漫的夸张和虚无缥缈的神话传说,创造了一个神奇瑰丽的艺术世界,产生出令人魂悸魄动的艺术效果。特别是自然景物的描写,围绕着“难”,挪景移情,层层渲染,突出蜀道之“高”“险”“凶”。正如殷璠所赞叹:“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充分体现了李白飘逸的风格。

    (设计说明:本环节是本教学的主要环节,以学生讨论交流为主,谈自己找到的诗句,并说出理由,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交流去感知课文内容,交流中学生的理解不全面的,可以互相补充,充分发挥了合作学习的优势。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充分肯定了学生交流的结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平时上课无所事事的学生也都参与了,可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

    2、探讨作者的写作目的。

    (老师问:李白把蜀道写得如此之高、险、凶,目的是什么?仅仅是为了写给我们读者看的吗?学生回答:不是。讨论后发现是告诫友人的。)

    (1)阅读课本P36注释①,明确本诗是诗人在长安时为送友人入蜀而作。

    (2)学生在诗中找到有关写作目的的诗句。

    (明确:“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3)小结:《蜀道难》这首诗,通过极力叙写蜀道之高、险、凶,表达出作者对友人入蜀的担忧以及关切之情。

    (4)仔细体会诗中作者的情感。

    学生有感情地串读“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三个句子,领会作者由惊讶——恐惧——无奈的感情变化,进一步体会作者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5)小结:从体裁上看,本诗属于送别诗。以乐府诗体写送别,这是李白在诗歌创作上的创新,体现了其不拘一格的创作风格。

    (设计说明:通过对诗歌内涵的挖掘,特别是通过对诗中重复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进一步体会作者借蜀道之难达规劝之目的的巧妙构思,从而体会本诗不拘一格的创作风格。)

    五、延伸阅读

    阅读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体会其借乐府诗体表达送别之意,以表心志的巧妙构思。

    海客谈瀛(yíng)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mǔ),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shàn)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lù)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jī),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dàn)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hōng)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jué)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设计说明: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与《蜀道难》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两诗的比较阅读,可进一步体会李白借乐府诗体表送别之意的巧妙构思。)

    六、课后探究

    关于《蜀道难》的寓意,有人认为李白“自为蜀吟”,“别无寓意”;有人认为诗中透露了诗人对于蜀地社会安危的忧虑与关切;有人认为此诗表面写蜀道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反映了诗人在长期漫游中屡遭挫折的生活和怀才不遇的愤懑。你是如何认识的?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