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范文大全
  • 古典文学
  • 职场知识
  • 中国文学
  • 公文书信
  • 外国名著
  • 寓言童话
  • 百家讲坛
  • 散文/诗歌
  • 美文欣赏
  • 礼仪知识
  • 民俗风情
  • 谜语大全
  • 名言警句
  • 《马克思墓前讲话》说课稿

    时间:2021-03-26 06:02:54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马克思 墓前 讲话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墓前,讲话,说课稿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 本文简介:各位老师、各位评委,你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职高第四册的课文,是一篇自读课文。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把握本文在整个单元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首先我打算简单地向学生介绍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从而在宏观上把握这一篇课文教学的侧重点。这一单元的教学目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 本文内容:

    各位老师、各位评委,你们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职高第四册的课文,是一篇自读课文。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把握本文在整个单元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首先我打算简单地向学生介绍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从而在宏观上把握这一篇课文教学的侧重点。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两点:一是引导学生揣摩语言。揣摩语言的实质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对语言的深层含义和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和品味。语境,即运用语言的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如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人际关系等)和内部环境(如文章中心、上下文等)。在阅读中只有注意揣摩语言、理解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的语感。二是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揣摩语言的技巧,学会抓取关键词和关键句子,并结合语境进行揣摩和理解。

    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继《荷塘月色》、〈〈拿来主义〉〉两篇教读课文后的一篇自读课文。1883年3月17日,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葬礼在伦敦郊区的海格特公墓举行。当马克思生前好友哥雷姆克代表“社会民主党人报”和“伦敦共产主义工人教育协会”向马克思的遗体献出了花圈后,恩格斯在葬礼上用英语发表了这篇演说。这是一篇经典演说辞,内涵丰富,通俗易懂。概括了马克思一生在革命理论和斗争实际方面的伟大贡献。

    根据以上的教学内容,我确立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仍然是引导学生揣摩语言,不能只重语段的分析,应该引导学生熟悉课文,总体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进而揣摩关键词语的深刻含义、感情色彩、表达作用,培养学生揣摩语言的能力。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我确立本文的教学重难点是:1、总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2、注重关键词语,揣摩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深刻含义;3、怎样选择关键词语揣摩语言,并从中归纳教学方法是本文的教学难点,估计学生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这就需要加以引导。

    为了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首先指导学生做课前预习,在教学课堂中我打算使用讨论与答题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围绕“自读要点”,精心设计思考点,通过自读、讨论,启发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关键词是相对而言,只要言之有理,都可。课时安排为一课时,为了提高课堂时间的有效利用和教学质量、效率,采用投影仪、投影胶片、录音机、录音磁带等教学用具。

    在上述教学方法的指导下,我打算这样安排教学程序,主要是在朗读的前提下,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进一步揣摩语言。

    具体教学程序如下:

    一、

    在对旧知识复习的前提下,导入对新课的学习。

    二、

    教师范读课文,在疏通全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感悟文章内容。

    三、

    具体研习课文,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前提下,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目的在于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和课堂积极性。)

    四、

    结合课后练习二,重点引导学生揣摩语言。(这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文的教学难点)强调学生揣摩语言,不能只重语段的分析,应该引导学生熟悉课文,联系上下文,进而揣摩关键词语的含义。课堂上要求学生自由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进行点拨,并归纳总结。

    五、

    布置作业

    为巩固我这堂课的教学,我打算有针对性布置一些难易适中的作业,以达到巩固与检测的目的。

    预期效果和巩固、检测

    通过对这篇窗自读课文的教学与点拨,我预想学生能够在初步理解全篇思想内容的前提下,选择与中心内容有关的句段揣摩语言,在揣摩语言中,怎样选择关键词语揣摩语言,并从中归纳一些方法,比较难。估计学生不能够在短短的课堂时间内完全掌握。在指导学生做课后练习一、二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补充一些相关的练习。

    六、

    为了加强学生的语言实践,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进一步指导学生做巩固与检测练习,要求学生在特定情境下,设计一段讲话的开头,或以特定的身份,就某一段问题写一段看法等。

    七、

    小结

    我打算对本课所教学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再次强调教学目的,突出重难度,从而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篇2:学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及心得体会

    学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及心得体会 本文关键词:自然观,心得体会,马克思主义,学习

    学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及心得体会 本文简介:学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心得体会姓名:国晨学院:精仪学院班级:仪表1班学号:2014202186摘要:通过对李老师所教的自然辩证法这门课的学习,我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自然观作为世界观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本体论基础和方法论前提。它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存在着唯物主义、辩证

    学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及心得体会 本文内容:

    学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心得体会

    姓名:国晨

    学院:精仪学院

    班级:仪表1班

    学号:2014202186

    摘要:通过对李老师所教的自然辩证法这门课的学习,我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自然观作为世界观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本体论基础和方法论前提。它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存在着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等论争,并由此推动其演化和进步。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是具有革命性、科学性、开发性和与时俱进等特点的辩证自然观,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价值;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是从19世纪40年代初开始研究人类生存环境问题的,并在完成哲学的革命变革的同时,创建了“实践的人化自然观”,研究和探讨马克思主义关于环境问题特别是对自然观的思想,对于我们深入认识和分析当今严峻的环境问题以及生态危机的根源,并据此提出切实的应对之策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同时也对我们研究生分析和解决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很大帮助。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1.马克思主义关于在自然界具有双重属性、双重地位的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在自然界中具有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因此,人在自然界中具有“双重地位”。首先,人类是自然界的存在物,具有自然属性。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一再告诫人们要摆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和自然的最基本关系是对象性关系,揭示了人和自然关系的本质。其次,人又是一种社会存在物,具有社会属性。“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在这里,马克思将自然——人——社会看作一个统一的系统,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去把握自然环境问题,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将自然、人、社会割裂开来的弊端。使人们认识到,人与自然的矛盾是和人与人的矛盾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不能抛开社会关系来认识和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

    2.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人化自然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的人化自然观认为:“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也就是说,自然界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参与之后,它才作为人的对象的存在物,而没有经过人类实践改变的自然界,对人类来说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我们所说的自然,是地球上经过人类改造过的现实的自然。当前理论界在环境与发展关系问题上的一些争论,有些就是对“自然”这一概念没有统一认识引起的。在争论的过程中,一些人有意无意地回避“人化自然”概念,他们所说的自然,正是马克思所批评的那种“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的自然界。

    3.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生产力”的思想。马克思历来重视“自然生产力”,充分肯定了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撇开社会生产的不同发展程度不说,劳动生产率是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这些自然条件都可以归结为人本身的自然和人的周围的自然”。因此,要推动社会进步,就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但发展社会生产力不能无视自然生产力。如果自然生产力受到破除,社会生产力最终也得不到发展。马克思曾指出:在农业中,问题不只是劳动的社会生产力,而且还有由劳动的自然条件决定的劳动的自然生产力。可能有这种情况:在农业中,社会生产的增长仅仅补偿甚至还补偿不了自然力的减少。从这里所讲的‘补偿’中,不难看出自然生产力对社会生产力的制约关系。

    4.马克思主义关于由“异化劳动”到异化消费的思想。异化劳动是马克思用它来概括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及劳动本身的关系。他认为,劳动是人的类本质,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却发生了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被扭曲,人们进行着非自由自觉的活动,这是一种病态的社会现象。于是资本主义社会为了缓和异化劳动带来的社会矛盾,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物质需要的满足上,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因此人们在广告的影响下疯狂地追逐高消费,即异化消费,而不是出于自身真正的需要,把消费的多少作为衡量自己幸福程度的标准,这样对自然的掠夺日益疯狂,不仅导致了生态危机,同时也造成了人格的扭曲。“在这一过程中,人控制自然并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实际上是通过利益分配进行人对人的控制和掠夺,因此,自然的异化.是人的异化的基础”。只有消灭“异化消费”才能消灭“异化劳动”,进而有效地制止生态危机。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主要内容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要全面完整把握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必须进一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和高度发展的产物,人高于自然,但人却来自于自然并且只能在自然中生存和发展。恩格斯指出:“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这决定了人与自然本质上是统一的。这种同一性首先表现为人对自然的依赖性。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永恒的、必要的物质前提。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空间,由植物、动物、岩土、空气、阳光等构成的地球生物圈,是人类生活的家园、生存的场所。自然环境还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了两大类的物资资料源泉,即一类是天然的生活资料,如:阳光、空气、水等;一类是天然的生产资料,如:煤、铁、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质资源。正如马克思

    所说:“实际上,人的万能正是表现在他把整个自然界——首先就它是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而言,其次,就它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而言——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来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形影不离的身体。”人与自然的统一性还表现在人类实践活动对自然界的客观存在的依赖。马克思指出:“没有外部自然界,劳动者就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外部感性世界是劳动者用来实现他的劳动,在其中展开他的劳动活动,用它并借助它来进行生产的材料。”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离不开自然界给人类的启示,人类正是通过对蝙蝠的研究发明了雷达,通过对苍蝇眼的研究发明了复眼系统,通过对鸟类飞行的研究发明了飞机。可以说今天人类文明所取得的很多成果都离不开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不同的公社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活资料。因此,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不相同。”马克思的论述表明,人类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是借助于自然界的客观存在而进行的,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形成也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这是因为,在生产力大体相似、其它社会条件基本相近的前提下,自然资源的丰富与贫乏、地理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生产的效率,并最终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甚至影响人们的生存状况和生活方式。例如曾经的阿拉伯除了沙漠一无所有,正是发现了深埋在地下的石油,几乎一夜之间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地区之一。

    人与自然之间不仅是相互统一的,而且是相互作用、相互限制。自然的客观规律制约人的实践活动,而人则按照自身的需要,利用自然规律来改造自然,使自然朝着有利于人的生产和生活的方向发展。这就是在改造自然过程中人的内在尺度与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人的内在尺度,是指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需要、本性以及对自己的需要、本性的自我意识。即人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目的进行

    实践活动。人按照自己的内在尺度来改造自然,体现人的活动与动物活动的根本区别,体现了人在活动中的自觉性和创造性。马克思说:“动物只能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把内在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他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自然的外在尺度即作为人的认识对象和实践对象的自然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和规律。人的内在尺度的形成过程就是以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并把这种认识转化为目的、计划、方案等,也就是人将自身的需要与自然客观本性、客观规律结合起来的过程,是人的内在尺度与自然的外在尺度相统一的过程。这表明,人一方面要按照自己的本性、需要,把自然改造为适合于人的需要的人化自然,使自然的发展服务于人类。另一方面,人又必须顺从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为所欲为。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表现出自然对人的限制,又表现出人对自然的超越,即人与自然之间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给我们的启示

    我们人类作为地球上最高级的理性“存在物”,具有自我调节以及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能力。在维护人类整体利益的前提下,按照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将经济社会发展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的负面效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人类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

    必须确立科学的发展观。生产力水平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但不是最重要,更不是唯一的尺度。面对日益加剧的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面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我们只能得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正处于畸形和病态中的结论,要消除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异化关系,彻底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必须摆脱生产力标准的束缚,把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最根本标准。马克思的“人化自然”理论,将自然看成是“属人的自然”,将人看成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人的历史的现实基础,为确立以人与自然关系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和新的社会评价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因而,我们必须确立科学的发展观,真正做到以“人化自然观”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

    2.

    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创造一种个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十分重要,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我国的资源从总量上来说是资源大国,人均却是资源小国。因此,必须实行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的方针,把解决浪费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率,科学、合理、综合、有效的利用现有资源,开发尚未开发的自然资源来取代已近枯竭的稀缺资源。同时还必须研究新材料、开发新能源,建立完善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价格体系,逐步建立资源更新的经济补偿制度,利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自然资源。还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摆脱对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依赖。作为高新技术的精密仪器产业,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大力发展精密仪器可以使我国的科技水平制造水平有极大提升。

    3.必须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平机制。按照马克思的自然观,要消除人与自然的异化关系,首先要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关系。在当今社会,解决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异化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平机制。一方面在国际上真正确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秩序,缩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另一方面,在国家内部要努力消除社会分配不公问题,消除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少数人过分追求“利益差”而造成的对自然的盲目行为。真正建立健全和完善社会公平机制,逐步解决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异化问题。

    4.必须倡导和建构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观和消费观。以“虚假的需求”和“强迫性的消费”为主要特征的异化消费现象告诉我们:消费主义不是马克思为人类所设计的生活方式,我们有责任创建一种与消费主义有别的新的生活方式。其一,必须切实地把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到生产领域,引导人们不是首先在消费领域而是在生产领域获取满足。人类对自己的最大误解就在于只是在消费领域寻求满足。人类之所以能在生产领域获得真正的满足,关键在于:通过参加直接性的生产活动得以自我实现,使人们真正能创造性的生活。其二,必须全面地满足自己的需求,特别是精神和文化方面的需要。文化消费是一种高层次的日常活动,它能较好地满足我们的精神文化需要,而满足这种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通过有形的物质消费过程对人的生理需求的补偿作用。其三,必须在物质消费领域打断“更多”与“更好”之间的联结,使“更好”与“更少”结合在一起。只要我们能生产出更多的耐用品以及更多不破坏环境的东西,或者更多地生产出那种每个人都可以得到的东西,那么,消费的越少,但生活得却更好,这就是可能的。只要在消费领域能够实现“更好”与“更少”的结合,那么人类就可能进入“更少地生产,更好地生活”的境界。实现

    “更好”与“更少”的结合,实际上就是“由量的标准转向质的标准”。单纯量的增加并不能必然改善整个人类的命运,而只有注重质的标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获取幸福的问题。这是一场改变人的需求结构的革命,即要建立一种把消费的质、生活的质放在第一位的需求结构。

    5.必须坚持实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1992年的全球环境与发展会议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其理论根据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我国于1994年颁布了世界第一个国家级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一种新的发展战略思想,也是一种解决现代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路、新方法。“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对环境、资源、人口等严重威胁全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问题高度重视而达成的共识。其核心思想是:社会经济发展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切实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子孙后代发展所需要的资源。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性原则,应当包括的内容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参照,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为指导原则,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健全的主体性原则,不是把生产劳动视为掠夺环境,单存追求利润为目的的活动,而应探寻自然多方面的价值:以自然为参照,不断建立起人与自然最全面的联系,即在劳动基础上形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有消费关系,认识关系,还应有审美的乃至伦理的关系。健全的主体性原则,是把人本身的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可持续发展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问题时,总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相一致。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变化发展的,各种需要之间,不同代人的需要之间难免会发生冲突,然而,随着人类实践能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处理这类冲突的能力越来越强,人的发展也就会越来越自由和全面。可持续发展是为了解决当代与未来、经济与环境、事实与价值等一系列冲突而提出来的,它服从、服务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最高目标。

    总结

    作为一名仪器仪表专业的研究生,在认真做好研究的同时,必须学好自然辩证法。它可以提高我们的哲学素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掌握,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能让我们找到更好的方法来分析我们在实验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因为我们在实验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与自然界息息相关,这些问题可能看起来很小,甚至你不注意就会忽略它,但是如果不学会用自然辩证法去分析问题可能会导致很大的错误,就像自然界中的蝴蝶效应一般,蝴蝶轻轻扇动一下

    翅膀就会导致千里之外的一场风暴。因此我们要学会运用正确的思维工具去分析自然界和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

    参考文献

    李树业.自然辩证法概论.天津大学出版社

    篇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调查报告—我们的诚信观:食品安全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调查报告—我们的诚信观:食品安全问题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调查报告,概论,基本原理,诚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调查报告—我们的诚信观:食品安全问题 本文简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调查报告——我们的诚信观:食品安全问题14计算机科学(全英文)班2014329600004胡悦(15957120097/660097)14计算机科学(全英文)班2014329600008吴柳苗(17826855896/665896)摘要:人无信不立,国无德不兴。“诚信”作为一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调查报告—我们的诚信观:食品安全问题 本文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调查报告

    ——我们的诚信观:食品安全问题

    14计算机科学(全英文)班

    2014329600004

    悦(15957120097/660097)

    14计算机科学(全英文)班

    2014329600008

    吴柳苗(17826855896/665896)

    摘要:人无信不立,国无德不兴。“诚信”作为一种传统的道德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而食品安全是诚信问题的又一表现,制售假冒伪劣和行业质量违法“潜规则”问题比较突出,“三鹿”“毒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染色馒头”事件等质量诚信缺失现象愈演愈烈,广大企业和公众深受其害。所以,我们必须站出来,从个人,到团体乃至整个社会关注食品安全,取缔假冒伪劣!

    关键词:诚信

    食品安全

    企业

    第一部分:问题简述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诚信这一次有这样的解释:基本含义是表里一致、不说谎、讲信用、说话算数。当前理论界普遍认为诚信包含经济、道德、法律3个层面的内容,道德诚信指实话实说的人格品性和言必信、行必果的行为规范;经济层面的诚信指经济活动中讲究信誉、求实无诈、履行契约义务、承担经济责任的市场规范和道德约束;它是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儒家文化把诚信作为人的立身处世之本、底线道德,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靰,其何以行哉?”作为一种美德、一种理念,可以说诚信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宝贵财富,源远流长。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观念遭遇了强烈的冲击,许多违背诚信的现象逐步凸显,信用缺失现象随处可见。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就是诚信缺失的一大体现。

    如今我国的食品安全面临三大挑战:

    一是食品安全风险前移,涉农企业成高危群体。中国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非法添加是表面现象,实际上最大的隐患在前端,在于大气、水源、环境污染。没有净土、没有净水,哪来食安?这一问题短期内难以有效解决。

    二是食品造假已成为食品产业的毒瘤,这是全球性的问题。

    三是食品原料的来源日趋多元化,供应链复杂化,输入性风险加大,成为新的风险。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的食品安全之路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民以食为天,当食品安全出了问题,深受其害的是我们广大老百姓。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少商家利益熏心,不惜作假造假,甚至是危害生命的健康的食物,以换取高额利润。过去几年里,双汇瘦肉精,地沟油,毒生姜,染色馒头,毒奶粉,黄曲霉…已经算是人尽皆知,还有近期的沃尔玛,哇哈哈食品问题事件,不得不令人心寒。看着那些能把人吃病吃死的问题食品,不禁质问?商家的诚信在哪,传承几千年的中华美德在哪?

    在今年的3.15晚会上,食品安全问题再一次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呷哺”,沃尔玛,物美等老百姓经常接触的饭店,超市再次被媒体曝光:“呷哺”小肥羊被曝猪血冒充鸭血;北京沃尔玛清河店,变味儿肉绞馅卖,发黑发臭才回收;物美超市熟食当天卖不完改换标签再上架。

    以上的这些行为是违法的,属于欺诈行为,本身违反了《消费者权益法》等法律法规。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生命健康权等。而面对这些我们已经不能再容忍下去了。

    第二部分:数据分析

    针对种种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做了一次调查,以下是我们的调查数据。

    关于食品安全问卷调查

    发放问卷:120份

    回收问卷:98份

    有效问卷:96份

    1.

    您的年级是: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分析:由于调查问卷主要在同年级人群发放所,以从年级角度考录数据有一定不周全的地方,但这并不影响最终调查的结果。可以说最终统计出来的结果和我们所预测的非常相近。

    2.

    您的性别:

    A.男

    B.女

    分析:男女比例比较相近,因此数据在此方面较为准确,不存有因性别带来的选择区别。

    3.

    您之前知道“食品质量标识”这个概念吗?

    A.知道

    B.不知道

    C.介于两者之间

    分析:不难看出,对“食品质量标示”的同学占大多数。然而,所谓的“食品质量标示”就是我们平常经常可以看得的QS商标或绿色食品标志这一类的商标,因此推进食品安全的先关科普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4.

    您在购买食品时,主要通过哪种方式判断食品是否安全?

    A.

    品牌

    B.价格

    C.标识

    D.新闻媒体

    E其他

    分析:价格对于我们的购物真的有很大影响,所以我认为我们在追求实惠的时候更多的是应该关注性价比而不是单纯的价格,这样遭受因贪图小利小惠而带来的恶果的可能性就会相对小很多。

    5.

    选购食品之前,是否有查看包装袋上有安全标识的习惯?

    A.一定会看

    B.偶尔会看

    C.很少会看

    D.从来不看

    分析:综合第2题,我认为推广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和强化相关意识真的是非常需要的,我们只有拥有防范意识才能真正做到防范于未然,否则没有一个具体的意识在脑海里形成根本就无法保护自己。

    6.

    购买食品时,你一般会关注食品包装上的哪些信息?(多选)

    A.外观

    B品牌、生产厂家及厂址

    C.生产日期及保质期

    D.食品安全标志

    E.产品成分

    F.其他

    分析:根据买家心理学,商品的外观确实会对买家的购买欲产生一定影响,但庆幸的是从这题的综合结果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大多数人还是会理智地检查生产日期及保质期的,这从很大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因食用过期食品而产生的食物中毒。

    7.

    您所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有(多选):

    A.没有达到卫生标准

    B.假冒知名品牌

    C.虚假宣传或夸大

    D.过了保质期还在销售

    E.其他

    分析:各种问题大家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这组数据从侧面可以很好地说明,目前我国食品市场的安全隐患较为严重,问题涵盖范围广。希望国家能够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提升人民生活品质,降低各类侵害消费者权益和安全的恶性事件。

    8.

    平常外出时,您是否会买街摊食品?

    A从来不会

    B经常买

    C偶尔会买

    分析:关于街边摊其安全性确实有待深究,这一方面政府也很难限制群众的购买,只能一方面提高大家的安全防范意识,另一方面加强查处禁止食品安全高位摊贩的出现。

    9.

    下列食品销售场所,您认为最容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是?

    A.超市

    B.食品零售店

    C.集贸、批发市场

    D.小摊贩

    分析:这一题和第8题的关联性非常大,也正如第8题所说的,群众购买欲是很难限制的。这也恰恰是人心矛盾之处,半数以上的人知道小摊贩并不安全,但任然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去购买其三无产品。

    10.

    你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是什么?

    A.蔬菜中的农药残留超标

    B.肉品种的兽药残留超标

    C.食品中的违规使用添加剂

    D.非食用原料加工食品

    E食物中毒

    F.其他

    分析:食品中的违规使用添加剂和非食用原料加工食品是调查下来大家最担心的两个点,这可能与微信上时常疯传的“专家养生常识”有一定关系,但大家的担心确实不是无中生有,食品中的违规使用添加剂和非食用原料加工食品是存在很高的致癌可能,而且这类原因引发的病症往往需要积累较长时间,导致因由难以追溯,这才是真正的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11.

    包装袋上的标识会影响您的购买意向么?

    A

    没有标识的不购买

    B

    倾向于购买具有标识的

    C

    没有影响

    分析:不购买三无产品这是非常基本的安全准则,虽然此题和第3题结果略有出入的地方,但这可以用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概念不明晰很好地解释。

    12.

    你如何看待食品安全问题处理中“查处比曝光慢半拍”的问题?

    A.监管部门失职、监管“马后炮”

    B.以利定取舍,“执法为利”

    C.问责不到位,出了问题直指肇事者

    D.失职渎职、以利谋私、执法腐败、部门牟利等行为严重

    分析:这里大家意见不一但主要还是倾向于问责不到位,这说明在群众心里政府的干预还是不够,起码并没有让大家切身地感受到。

    13.

    当您买到问题食品后,您如何处理?

    A.忍气吞声,就当自己倒霉

    B.找卖家要求退款甚至赔偿

    C.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分析:忍气吞声,自认倒霉,明明很委屈还要把打落的牙往肚里咽,这是一种消极的应对态度,正是因为群众的一次次忍气吞声,不良商贩才能一次次侥幸逃脱甚至东山再起。为了我们自己应有的权利我们应该勇敢地站起来,把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出来,这样人人献出一点力,我们的食品交易市场就会更安全。

    14.

    .您认为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环境怎么样?

    A.逐渐好转

    B.差不多

    C.越来越差

    D.说不清

    分析:大家对现况总体还是满意和持平的,说明国家监管力度应该在保证原有水平的基础上适当提高。

    15.

    您认为目前中国不断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政府部门监管不力

    B.相关法律不健全

    C.一些企业和个人缺少社会道德

    D.是中国社会发展现阶段的必然现象

    E.还是社会问题,人们觉悟提高,自然而然的挟制了其发展

    F.事情没那么严重,是媒体炒作出来的

    分析:政府部门监管不力、一些企业和个人缺少社会道德这是最显而易见的核心要素,令人吃惊的是相当一部分同学选择了是中国社会发展现阶段的必然现象,诚然许多发达国家或多或少都遭遇过此类问题,但中国作为一个新新崛起的发展中国家更应该努力不走上发达国家的老路。

    16.

    您是否采取某些途径查询质量标识的真实性?

    A.通过电话、短信查询过

    B.没有查询过

    C.有想过,没有实践

    分析:实践的人少之又少和第13题结合,忍气吞声似乎是一个很安全的选择,但这样的选择只可能是一时放手,时间一长总是会反咬一口的。

    17.

    若您不投诉,主要原因是?

    A.不知道如何投诉

    B.投诉了也不能解决问题

    C.投诉需要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分析:和第13题及第16题结合,人们的忍气吞声是因为投诉需要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然而静下心仔细想想这不正是因为现状下的中国执法不严,导致有关部门和不良厂家相互踢皮球让问题久久不得以解决。

    18.

    您一般是从哪种途径了解食品安全的知识?(多选)

    A.有购买经验的人

    B.书籍、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

    C.电视、广播

    D.网络

    E.相关知识讲座

    F其他

    分析:电视广播作为主流媒体占了大头,然而以网络为首的新兴媒体也不容小觑,因此加大宣传力度应从这两方面媒体一同入手,双管齐下加强群众意识。近年来群众的实现虽然或多或少地转向了食品安全,但是重视程度仍然有待提高,因此媒体加大宣传是一部份,政府出台政策帮助群众聚焦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只有更多的人用心关注再带动身边小集体一起关注,一传十十传百由小至大才可以得到各界人群的关注,把食品安全问题放到大家心中,共同努力。

    19.

    你认为应如何加大食品安全法的执行力度?

    A.建立完善、透明的消费者事前监督机制

    B.进一步加大惩处力度

    C.进一步明确和完善检验标准

    D.帮助食品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分析:主要还是需要政府下大力气去抓,群众所能做的出了多加防范和积极举报真的少之又少。政府是大头,是强势的一方也是服务人民的一方,只有政府切身为人民着想,一切行动只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食品安全问题才会有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

    20.

    企业采取什么措施能够提高您的消费信心?(多选)

    A.通过国家有关食品认证

    B.树立放心品牌

    C.开展诚信经营及行业自律

    D.严格食品检验检测

    E.采用最新防伪技术

    分析:国家是一方面,企业个人优势另一方面。只有越来越多的良心商家出现在这个社会上才会有越来越少的食品安全问题在新闻媒体上露脸。

    第三部分:个人感想

    从此次调查得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从个人到企业到整个社会共同参与,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换来一个安全的食品社会。

    首先,政府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15年4月24日修订通过,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该法律健全和完善了之前的法律。之后是执法必严。近年来的食品安全事件屡禁不止,表明政府的监管依然缺位或者低效。曾经有商家这样说过,自己也想要生产正规的合格的食品,但是有人造假却不被取缔,价格战之后必定使得合格的商家完败,而这正是变相支持了无良商家。因此质检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能,引导全社会培育和践行“诚信”的核心价值准则。一是加强质量诚信体系建设。以规范和服务质量诚信体系制度建设为目的,建立健全质量诚信标准体系。二是健全质量失信惩戒机制。加强质量信用信息采集和利用,在更大范围和领域实施质量失信“黑名单”制度,加大质量失信惩戒力度,探索建立质量违法企业“终身出局”制度和实施办法,营造“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质量诚信环境。

    其次,是企业,企业是诚信建设的主体,是诚信建设的主力军。保障食品安全,就必须激发企业投入诚信建设的热情,呼唤食品行业珍视“道德血液”,敦促企业认识到“诚信也是生产力”,主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由“经济人”向“社会人”转变。食品安全问题的根子在于诚信缺失。因利益驱使,部分企业掉进钱眼不能自拔,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无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诚信缺失已然成了食品安全领域的短板。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近年来相继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企业要贯彻落实相应地政策,遵守法律法规,不做假,不生产问题食品。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诚信之心。企业负责人引导和促进企业完善质量诚信内部管理制度,建立覆盖设计、生产和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质量诚信制度,加强员工质量责任感和质量诚信意识的教育。

    对个人而言,应当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从身边做起。当购买食品时,关注包装上的品牌,生产厂家及厂址、.生产日期及保质期

    、.食品安全标志、.产品成分等一些信息。一旦发现异常,要敢于联系有关部门,举报其违法行为,让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使该食品下架。同时,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不能贪图小便宜购买那些假冒伪劣的食品,在路边摊购买食品时,要注意食品的安全性,由于路边摊贩不稳定,出了问题也难以究其责任,建议尽量到正规的超市或店面购买食品。即使不幸购买到问题食品,不要自认倒霉,因为一个人自认倒霉了,另一个也会出现,就会没人站出来指责。要敢于反映现象到有关部门,或者向相关负责人讨说法。多去从媒体新闻或一些讲座中了解食品法律法、.食品安全常识、食品安全事件等相关食品安全知识,做一个有心人。

    总之,只有政府,企业,个人都能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关乎民生的食品安全才不再成为一个问题,这也是民生的基础。诚信建设关系发展大局,不容迟缓;食品安全人命关天,不容马虎。加强建设诚信体系,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治本之策,也是我们建设食品强国、全面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做到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我们的社会才会少出现问题,才会更有秩序,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2015年06月05日

    星期一

    参考文献:

    [1]余健,《食品安全法》对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

    [2]叶明,《食品安全法》框架下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初析,口岸卫生控制,2011。

    [3]张永伟、王会敏、郝海鹰、张桃苏,《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后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置,职业与健康,2010。

    [4]姚蕊,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的关键是急需食品安全立法,2005。

    [5]宣讲欧盟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经验,助推《食品安全法》的有效实施——中国-欧盟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食品添加剂,2009。

    [6]石国胜,《食品安全法》专家有话说,人民日报,2007-11-21。

    [7]邢曼媛、侯晶晶,浅议食品安全的刑法规制——从《食品安全法》的角度,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

    [8]郭燕春,标准混乱成为食品安全之痛,中国商报,2004-12-17。

    附录一:

    资料采集:胡

    悦、吴柳苗

    问卷发放:胡

    悦、吴柳苗

    数据汇总:吴柳苗

    数据分析:胡

    文章编写:胡

    悦、吴柳苗

    附录二:

    关于食品安全问卷调查

    1.您的年级是: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2.您的性别:

    A.男

    B.女

    3.您之前知道“食品质量标识”这个概念吗?

    A.知道

    B.不知道

    C.介于两者之间

    4.您在购买食品时,主要通过哪种方式判断食品是否安全?

    A.品牌

    B.价格

    C.标识

    D.新闻媒体

    E其他

    5.选购食品之前,是否有查看包装袋上有安全标识的习惯?

    A.一定会看

    B.偶尔会看

    C.很少会看

    D.从来不看

    6.购买食品时,你一般会关注食品包装上的哪些信息?(多选)

    A.外观

    B品牌、生产厂家及厂址

    C.生产日期及保质期

    D.食品安全标志

    E.产品成分

    F.其他

    7.您所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有(多选):

    A.没有达到卫生标准

    B.假冒知名品牌

    C.虚假宣传或夸大

    D.过了保质期还在销售

    E.其他

    8.平常外出时,您是否会买街摊食品?

    A从来不会

    B经常买

    C偶尔会买

    9.下列食品销售场所,您认为最容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是?

    A.超市

    B.食品零售店

    C.集贸、批发市场

    D.小摊贩

    10.你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是什么?

    A.蔬菜中的农药残留超标

    B.肉品种的兽药残留超标

    C.食品中的违规使用添加剂

    D.非食用原料加工食品

    E食物中毒

    F.其他

    11.包装袋上的标识会影响您的购买意向么?

    A

    没有标识的不购买

    B

    倾向于购买具有标识的

    C

    没有影响

    12.你如何看待食品安全问题处理中“查处比曝光慢半拍”的问题?

    A.监管部门失职、监管“马后炮”

    B.以利定取舍,“执法为利”

    C.问责不到位,出了问题直指肇事者

    D.失职渎职、以利谋私、执法腐败、部门牟利等行为严重

    13.当您买到问题食品后,您如何处理?

    A.忍气吞声,就当自己倒霉

    B.找卖家要求退款甚至赔偿

    C.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14您认为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环境怎么样?

    A.逐渐好转

    B.差不多

    C.越来越差

    D.说不清

    15.您认为目前中国不断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政府部门监管不力

    B.相关法律不健全

    C.一些企业和个人缺少社会道德

    D.是中国社会发展现阶段的必然现象

    E.还是社会问题,人们觉悟提高,自然而然的挟制了其发展

    F.事情没那么严重,是媒体炒作出来的

    16.您是否采取某些途径查询质量标识的真实性?

    A.通过电话、短信查询过

    B.没有查询过

    C.有想过,没有实践

    17.若您不投诉,主要原因是?

    A.不知道如何投诉

    B.投诉了也不能解决问题

    C.投诉需要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18.您一般是从哪种途径了解食品安全的知识?(多选)

    A.有购买经验的人

    B.书籍、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

    C.电视、广播

    D.网络

    E.相关知识讲座

    F其他

    19.你认为应如何加大食品安全法的执行力度?

    A.建立完善、透明的消费者事前监督机制

    B.进一步加大惩处力度

    C.进一步明确和完善检验标准

    D.帮助食品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20.企业采取什么措施能够提高您的消费信心?(多选)

    A.通过国家有关食品认证

    B.树立放心品牌

    C.开展诚信经营及行业自律

    D.严格食品检验检测

    E.采用最新防伪技术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