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范冰冰:用作品反击.doc

    时间:2020-06-06 08:35:44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用作 反击 范冰

     范冰冰:用作品反击

      她有一张精致得近乎完美的脸――连最恶毒攻击过她的人,都不能不承认这一点。即便在漂亮女星扎堆的娱乐圈,她的美貌依然少人能及。

      靠着清纯、美丽,还有一点可以忽略不计的演技,《还珠格格》里的金锁迅速走红。那一年的《还珠格格》成全了很多年轻人的梦想,除了范冰冰以外,还有赵薇、周杰、林心如……

     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只有范冰冰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被强行推向了“话题女王”的“宝座”。美貌是敲门砖,帮她敲开了娱乐圈的大门,同时也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伴随着居高不下的关注度的,是各种流言蜚语、污言秽语以及胡言乱语。其中很多攻击,譬如包养,譬如透光照,其诬蔑手段之下作令人难以想象。任何一条,都足以毁掉一个女演员的前程。

     而她,却幸存下来,并且越走越高。

     槌不扁的铜豌豆

     如果说范冰冰以前对于网络还是又爱又恨的话,那么现在她剩下的只有心灰意冷。所有针对她的不实传闻,几乎全部出自网络。其中最著名的一场闹剧,便是去年的包养传闻。

     一个网友在某网站发帖,以圈内人的身份曝光所谓范冰冰曾被包养的新闻。文章煞有介事、言之凿凿,消息发布之后立即引起轰动。范冰冰和她当时的经纪公司华谊兄弟传媒集团迅速回应,不仅坚决予以否认,而且毫不犹豫选择报警。此后戏剧化的一幕出现了,该网友在同一网站发帖向范冰冰道歉,主动承认自己是受人唆使,所说一切都是诽谤,而自己只是一名初二学生。

     对于范冰冰来说,这样的结果最多只能让她舒一口气,绝对不可能高兴得起来。这是一条不可复制的经验,相对于发帖人恶意中伤的“零成本”,回应和澄清的代价高得几乎不成比例。面对网络诽谤,范冰冰曾经不止一次寻求司法解决,但结果往往是在公证员的陪同下,对网络上的不实文章进行了取证。接着通过公安机关的追查,获得发帖人的 IP 地址,而这些IP 地址的源头很多竟是某些乡镇的公共网吧!想找发帖的网站理论,人家却早已用“只提供平台,对其中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任何责任”的一纸声明,将自己的责任撇得干干净净。这样的事情经历多了,范冰冰形容自己,“除了莞尔一笑,剩下的态度就只有无尽的沉默。”

     和纯属空穴来风的恶意诽谤相比,更加令她防不胜防的,是那些半真半假的报道。

     今年五月份,范冰冰在北京参加某品牌太阳镜展,活动过程中,她始终微笑,对于要求合影的影迷也是有求必应。后来有记者提问,双方有了如下对话:

     记者:“最近有传你和赵薇不和……”

     范冰冰:“胡说八道。”

     记者:“那你和赵薇关系怎么样呢?”

     范冰冰:“我就不想告诉你啦,这是我们自己的事情。”

     记者:“那有说赵薇在炒作自己是吗?”

     范冰冰:“胡说八道。”

     这一段视频后来被放到网站,新闻标题是:“范冰冰一提赵薇就翻脸。”

     这是一个“绝妙”的标题,从字面上看完全没错,但对于谁先提到赵薇,提到了赵薇的什么事情,这样的关键事实,它选择了避而不谈。

     范冰冰关掉了自己的博客,在题为“乱箭穿心,习惯就好”的最后一篇博客里写道,“时值至此,我已无力再为自己辩解太多,亦不想激起如千层浪高的意见与回函。谢谢你们这段时间对我的关心及照顾,我更会记得你们陪着我一起走过在成长岁月中的点点滴滴。”

     也许她以为远离网络,就能远离是非。殊不知蜚短流长,从来不是网络的发明。滋生流言的,不是网络,而是人性的阴暗角落。七十年前,连电话都远未普及,更别说网络,自杀身亡的阮玲玉一样感到“人言可畏”。

     不过范冰冰完全不一样,她更像关汉卿形容的“蒸不烂、煮不熟、槌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她关了博客,不代表不再回应。她是要把所有的精力和精神放到表演里去,她已经意识到,面对流言和不怀好意的人,她的作品才是最有力的反击。

     一鸣惊人的“第三者”

     从 2005 年开始,范冰冰的工作重心明显转移到大银幕,而从 2006 年至今,她更是连续推出《墨攻》《爱情呼叫转移》《心中有鬼》《寄生人》《导火线》《苹果》,目前正在制作的还有《合约情人》《回家的路》,一连串电影可谓目不暇接。说起范冰冰与大银幕的缘分,要向前追溯到 2003 年冯小刚执导的贺岁片《手机》。

     最初面对冯小刚的邀约,范冰冰非常犹豫。那时她刚刚 20 岁,而《手机》中的武月比她要大七八岁。更要命的是,之前范冰冰演过的角色全部是清纯善良、不谙世事的小女孩,而武月是一个心计深重、社会经验丰富的人,范冰冰的生活阅历完全够不上这个角色。冯小刚那时已经拍了好几部成功的贺岁片,用过的女主角都是像刘蓓、吴倩莲、关之琳这样比较成熟的女演员。范冰冰觉得自己这么年轻,很难想象自己在他的电影里出现时的样子。左思右想,她决定拒绝。

     范冰冰的决定遭到了她当时的经纪人王京花的激烈反对。平时关系特别好的两个人,甚至为此大吵一架。年轻的范冰冰一直对武月这样的角色有抵触心理,王京花对她说,“戏里的角色并不叫范冰冰,专业演员不应该担心角色。观众自己会去想,他们是很聪明,有文化有知识的,不会因为你演这种人,就认定你生活中是这种人。”

     王京花的决定是对的,范冰冰因为在《手机》里的出色表演,获得了当年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甚至可以说,这个角色的高度是她至今未能越过的瓶颈。然而,在另一方面,范冰冰从此开始绯闻缠身。王京花认为“观众自己会去想,他们是很聪明,有文化有知识的”的论断,似乎有点过于

     乐观。

     冯小刚的鼓励对范冰冰最终出演《手机》也起了很大作用。他对范冰冰说,你和刘蓓属于同一个类型,你们从对面过来,都不是走过来,而是飘过来的。范冰冰看过《一声叹息》,刘蓓在片中的角色也是一个第三者,这个说法给了她很大的信心。为了打消范冰冰对角色本身的顾虑,冯小刚特意打电话给她,说武月这个角色会诠释得很好,会有她悲伤的一面,让人同情的一面,她会有一些跟其他所有电影里面女性不一样的特质。

     接手角色以后,为了丰富自己对人物的认识,范冰冰到市面上买了很多小说来读。虽然很不善谈,但还是努力去接触许多有这方面经验的女性朋友,与她们聊天,听她们讲故事。就这样,她积累了很多素材,思考过程中,她还有了这样的感悟,“多亏这些故事不是我亲身经历的,当局者迷,如果是亲身经历的,可能根本不知道怎么去化解。我觉得没经历过不见得是件坏事,因为人的脑子只有一个有限的空间,有了素材,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反而可以把故事想得更远更长。”

     范冰冰为人物设计了很多细节,这些细节出现在电影中特别出彩。比如洗完手,一般人总是甩一甩,或者用毛巾擦干,武月却会把手上的水擦到别人衣服上。《手机》里范冰冰有很多和葛优的亲热戏,葛优以前没演过这种戏,范冰冰更加没经验,所以刚开始拍的时候,两个人都挺尴尬。后来通过沟通,两人磨合的很好,后面的戏越演越顺。《手机》制作完成,举行了小规模放映,反响很好。葛优给范冰冰打电话:“我们去看片了,我和你说句真话,你演得特别好!”范冰冰当时就傻了。后来有很多朋友,比如陆川、滕华涛都来跟她说演得好,她觉得很振奋,但因为演的是这么

     一个角色,她还是觉得挺不好意思。

     不做没有动静的“花瓶”

     2005 年的《情癫大圣》是范冰冰第一次参与港台影片的演出,接拍这部戏的最大原因是导演刘镇伟。范冰冰说:“我很喜欢他导的戏,《大话西游》那时候在我们这里可谓家喻户晓,很多人能大段背片中的台词。再一个,我也想看看他们拍片的模式是什么样的。”

     香港绝大多数演员都不是科班出身,表演时的动作和表情相当随意。对照自己中规中矩的表演,范冰冰很受启发,“和别人合作,就要吸收别人新鲜的东西。拍摄《情癫大圣》,我是一边适应一边学习。”虽然片中角色,范冰冰仍未摆脱“花瓶”性质,但她觉得自己的表演是成功的,因为她能够把自己的表演融入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电影风格中去,“《情癫大圣》里你看不出来我和香港演员在表演上有很大差异”。

     范冰冰不介意别人把她看作“花瓶”,她介意的是,不能做一个“不努力的花瓶,没有动静的花瓶。”

     张之亮导演的《墨攻》是一部男性化的电影,范冰冰作为唯一女主角,戏份并不多。这部电影风格粗犷质朴、以灰黑色为主色调。虽然造型时,范冰冰试了几套女装,但实拍时一套也没给她穿。从头到尾,她都穿得黑乎乎的。虽然失去了亮丽的色彩,但范冰冰照样把这个本属“花瓶”性质的角色,演得高潮迭起。她和刘德华饰演的革离之间的爱情,在战争背景下,尤其显得荡气回肠。

     影片最后一场戏写的是范冰冰饰演的逸悦被关在水牢之中,即将溺死,革离赶来营救,在水中四处寻找,却最终功亏一篑,逸悦死在爱人怀中。导演对这场戏的设计是,革离要潜到水中四五次,寻找七八分钟的时间,然后才在水中将逸悦捞起。范冰冰本来没有太在意,她想这么长的镜头肯定要分好几次拍,谁知到了现场,听导演说要一条完成,她顿时傻眼了。

     范冰冰会游泳,但这和潜水完全是两码事。剧组找来氧气瓶让范冰冰背着,潜入水中。谁知不会潜水的她跳入水中后,屁股和大腿却始终浮在水面上。大家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又在范冰冰身上绑上秤砣,她这才算彻底沉了下去。

     就算有了氧气瓶,在水下呼吸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况范冰冰从未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她在水下呼吸越来越急促,却始终得不到让她浮出水面的讯号。一秒一秒过去,时间的步伐却越来越慢,范冰冰很想放弃,但她知道,为了拍这场戏,几乎所有的工作人员此时都在水里泡着,而这里,是十一月下旬的北京。她如果在关键时刻放弃,就意味着全组人必须为这个镜头再折腾一遍。“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去。”范冰冰在水下,咬紧牙关。就在她觉得自己下一秒就要窒息的时候,刘德华伸手过来,把她托出水面。她急忙装作挣扎的样子,趁机脱掉身上的氧气瓶和秤砣。这个镜头顺利完成。

     一直到十几天以后,范冰冰正常呼吸时,还能感到肺部的疼痛,她这才后怕地想到,那天真是到了极限。

     形象多变

     从范冰冰近期一系列角色的选择中,可以明显感觉到,她正在寻求单一银幕形象的突破。

     范冰冰和刘若英主演的《心中有鬼》是一部创意独特的恐怖片,讲的是两个阴阳相隔的女人争夺一个男人的故事。片中范冰冰和刘若英大飚演技,令观者十分过瘾。范冰冰说,“刘若英是一个很会演戏的演员,和她演对手戏的时候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她是一个很有思想的女孩,长得可能不是很惊艳,但我觉得她很耐看。”

     今年春节期间,范冰冰主演的电影《苹果》入围柏林电影节,她也因此有资格竞争电影节的影后。很多采访纷至沓来,都在问她如何看待即将到来的柏林之行,再加上这也是范冰冰第一次参加国际电影节,心里不免忐忑不安。正好刘若英来北京,大家聚在一起吃饭,聊天时她觉察出范冰冰的紧张,就对她说:“我的建议是,只要能漂漂亮亮走过红地毯,就算完成任务了。”一语惊醒梦中人!范冰冰说:“她常能给我许多精神上的支持。”

     范冰冰在《心中有鬼》中演技有突破,但依然保持唯美的造型。而在《寄生人》中,范冰冰主动打破了自己的这种完美形象,饰演一个为追寻父亲死亡真相、独自生活的叛逆女孩儿。范冰冰说:“她的造型比较男人婆,她是跟哥哥一起在孤儿院长大的,从小失去亲情,动作举止非常粗野。”

     《苹果》里的洗脚妹,是范冰冰对自我形象的一次彻底颠覆。这个来自底层的女性,常常是蓬头垢面、衣冠不整。范冰冰第一次看到自己在《苹果》里的造型时,也吓了一跳,她是既惊奇又兴奋:“从来没有过的,我觉得应该去尝试一下。导演李玉和制片人方励对我很有信心,所以我要拿相应的勇气出来。”在这个角色身上,范冰冰第一次这么深切地体会到当演员的快乐。

     为了体验生活,范冰冰在北京某按摩城待了一个多月,整天和那些外地来的按摩技师吃饭、喝酒、唱歌、跳舞,她真正感受到来自另一种生活的快乐,“有钱人有有钱人的快乐,没钱人有没钱人的快乐。没钱人的快乐不见得少于有钱人的。”更有意思的是进组以后,范冰冰为了保持做洗脚妹的感觉,她给剧组所有工作人员都按过脚。有些人不放心她的手法,不敢给她按,却因为不敌范冰冰的“强悍”,被她强行脱下袜子接受了按摩。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