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北京老字号生存发展创新

    时间:2020-06-10 00:20:58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老字号 北京 生存

     谈北京老字号的书有很多,但是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大家一致认定的关于老字号的定义。我这里把老字号定义为长寿的企业和企业品牌。2013 年,国家工商局发布了一个国内企业生存时间的分析报告,对 2000 年以来中国企业的寿命周期做了一个调研:3 到 5 年寿数的占全国企业总数的 49.4%,5 到 10 年的占企业总量的 32%。换句话说,我们在这里谈老字号与北京的这个时间,有相当数量的小型企业可能就死了。中国所有企业中,能活 24 年的占多少?1%。

     我们有个词叫“七年之痒”,其实也是企业遇到危机的时间。我们有句话叫“富不过三代”,其实在国外也有类似的说法,如韩国人说,自家的买卖传不过三代;日本人说,要想企业走向百年,得第三代女婿入赘,因为他们是传女婿、不传儿子。很多日本的老字号能够传下来,就和他们传女婿、不传儿子有关。中国有老字号,外国也有老字号,比如福特汽车就活了一百多年了。北京老字号,一般被人称为京味商文化,就像北京文化被称为京味文化一样。文化的定义很多,我知道的一个台湾作家,就把文化定义为:日子怎么过就是文化。因此,我们索性也从老字号的日子怎么过,去解读老字号与北京这座城市之间的关系。

     一、字号、匾额与楹联 1.字号 一个人出生后是要起名字的,老字号作为企业,在字号、名字上也是要有讲究的。“名不正则言不顺”,企业是名不正则业不顺。观察北京的老字号,我们能从字号上读出其企业宗旨,辨识出其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以及业态特点等。

     在反映企业宗旨的字号中,最短的只用了两个字,比如同仁堂。当年乐先生创办同仁堂时就评价“同仁”二字称,吾喜其公而雅,即大公无私、典雅。为患者服务,与自己的同仁乃至整个社会共襄悬壶济世的义举,就是同仁堂的企业宗旨。琉璃厂有来薰阁,一般人以为来薰阁就是上他们家受点熏陶,其实不然。《吕氏春秋》里讲八风,也就是八个方向,其中东南

     风叫薰风。薰风是使人轻灵之风,所以到这个店来能使您轻灵,这就指向了知识、智慧、方法、学习等。老年间,来薰阁是六个字的字号,名叫来薰阁琴书处,因其最早是卖古琴的,后来由于租给他人又赎回,后人为不忘先祖创业艰难与创业过程中的疏忽大意,所以有了这样一个名字,就像越王勾践在卧薪尝胆时每天都要让人提醒会稽之耻一样。再有,北京有个名叫二酉堂的书店。湖南沅陵县有个大小酉二山,有人在山中一个石洞里发现了很多古代典籍,据传是秦代为了避免焚书,有人偷偷地把书籍运到了山里。二酉堂的字号,就是说藏书如大小酉二山里的典籍那样丰厚。

     我们也能从一些字号上辨识出企业、店铺的行业特点。比如,鹤年堂、永安堂、长春堂、德寿堂,这些店铺的字号都和人的寿数、健康有关系,这是北京药店的特点。琉璃厂的汲古阁、隆福寺的修绠堂,出自《荀子•荣辱》的“短绠不可以汲深井之泉”,即:我们从井里提水,绳子短的话,深处的水是够不着的,实际上讲的是做学问一定要有方式方法。

     我们还能从一些字号上看出企业的市场细分。比如,内联升,其名字就告诉您,到我这个店里来买鞋的话会在大内里连升官级,其原名就是内联升官靴店。步瀛斋,其字号典故出自唐代的十八学士登瀛州,且清代新的进士及第时,被授予官衔的仪式之一就叫步瀛。可见,步瀛斋早年间服务的对象是进京赶考的举子们。便宜坊曾经是熟肉铺,后来发展成了以焖炉烤鸭著名的大饭庄。砂锅居原名叫和顺居,后来大家都喜欢称其为砂锅居,于是就变成了这个名字,相同的还有烤肉季、白魁等。

      2.牌匾 如同名片一样,有了字号,企业就要做牌匾。六必居着火了,店员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把老匾抢救下来,搬到临汾会馆去。据说老板赶到现场问的第一句话,也是问匾。匾是什么,匾就是企业的生命。沈从文先生在 1948 年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叫《谈写字》。他说到,北

     京的市面上这些字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题写匾的人是不一样的,乾嘉时期多是一些执政的名臣;到了咸丰、同治年间就多了一些儒将,也就是军队文职;到了晚清就是一些诗人和名士的手笔;到了民国,涉及面就更广了,如黎元洪、袁世凯、吴佩孚、段祺瑞等人。比如,现存的匾额中,大栅栏的瑞蚨祥砖雕上头那匾便是徐世昌题的。由此可见,很多皇上赐匾的传说都是民国后编的。

     老字号的匾额都是一些名人、达官贵人题的,但老年间并不是花钱请字的。琉璃厂德宝斋的店主,叫李诚甫,和克勤郡王关系很好。克勤郡王就给德宝斋题了匾。两三年以后,德宝斋装修门脸,又找克勤郡王题楹联。克勤郡王便让他去找新科状元翁同龢。为什么克勤郡王要点翁同龢的名,不仅仅是两个人的字相配,还有另外一层因素,就是翁同龢在古玩鉴赏上也是龙门级的人物。由此说来,题匾或题联,对于老字号而言,不只要字好、名人,还要对企业、商品有所了解。

     3.楹联 匾额展现的是字号,楹联则展现的是企业的经营、追求。贴对联原来是过春节的习俗,店铺什么时候开始兴起贴楹联?据《楹联丛话全编》记载,有一年除夕,朱元璋下旨让所有的官府、民居、店铺贴春联,后来他微服私访,发现一家骟猪匠的店铺没贴,便写了一副“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他。慢慢地,店铺贴春演化成了贴楹联。楹联要讲些什么?我们要在楹联里体现若干要素,比如企业的追求、企业的信念或解释自己是做什么行当的。如“金鸡未唱汤先热,红日高升客满堂”,说的是澡堂子;“当归方寸地,独活世间人”,说的是中药店;“虽非羁旅招商店,却是藏龙卧虎堂”,说的是鸡毛店;“虽是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说的是理发店。“只望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但愿人常健,何妨我独贫”,这些都是中药店体现社会责任担当的楹联。琉璃厂的有名楹联有二,一是一得阁的“一艺足供天下用,得法多自古人书”;二是来薰阁的“运天地精华,藏古今学术”。一得阁创始人叫谢崧岱,31 岁进太学念书,念书期间研发出墨汁的做法。研发出

     墨汁后,他写了一篇札记,说我不能独享其有,于是琉璃厂出现了一得阁墨汁店。“一艺足供天下用”,是说我有一个技艺足够天下人使;“得法多自古人书”,是说没有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厚研究、开发、整理、继承,也谈不上“一艺”。这幅楹联也是一幅藏头联,上联的“一”、下联的“得”,便是一得阁。来薰阁的“运天地精华,藏古今学术”,说的是天地精华运于书店之中,古今学术都在收藏之中。琉璃厂是北京城一个特殊的地方,特殊就特殊在琉璃厂无形中让北京人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无形中使北京城增添了学术氛围。所以,北京有很多传统文化的东西,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二、老字号的传统与发展 北京老字号的传统,来自建筑、产品、文化与经营等诸多方面。

     1.北京老字号的商业建筑 大栅栏的老字号在建筑方面有四个字的特点——明茶暗布,就是说茶叶店要亮堂,卖布的店要适当暗一点。茶叶店的高度要高,要敞亮,如张一元大栅栏店的店铺装修时,拆下来的檩和梁都有茶叶的香味。布店如瑞蚨祥,整体建筑现在被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的就是门脸。大门是扇形的,里边是木头,外面包着铁,大门一关就能隔绝火势,里面堵上几个沙袋也能起到挡水的作用。大门里面是个天棚,又起了天然隔火带的作用。瑞蚨祥现在还保留着一个大帆布口袋,如果遭遇火情,两个人撑开口袋,其他人就可以往里头放丝绸布匹,方便把商品转入到地下室。地下室冬暖夏凉,也成为了一个待客的地方。瑞蚨祥的店高四十米,中间有一个 12 米高的挑棚,四周是玻璃,采自然光。在这种情况下,客人所看到的布的颜色,放到室外一定是非常鲜艳的。所以说,老字号牛就牛在细节。

     2.北京老字号的产品

     以内联升为例,在其百余年的历史上,有“三双鞋”是极具代表性的:“第一双鞋”就是上面提到的清代官靴。清朝灭亡后,官靴就没人穿了,内联升就开始生产“第二双鞋”,小牛皮底圆口布鞋。新中国成立后,内联升顺应时代潮流,增添了女鞋产品。著名的“第三双鞋”,就是奥运会颁奖礼仪小姐的用鞋。这“三双鞋”都载入了中国服装服饰史、北京的社会生活史,特别是最后的这“第三双鞋”,更是载入了世界奥林匹克运动史。盛锡福则是以“三顶帽子”而著名。“第一顶帽子”是礼帽,是民国元年诞生的。“第二顶帽子”是新中国成立后,盛锡福的员工们以解放军的帽子为基础设计出的前进帽。“第三顶帽子”则是我们常能在摄影作品上看到的羊剪绒帽子。老字号能有如此长的寿数,并不一定在于每天创新,而在于他们的创新都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所谓一顶帽子、一双鞋、一个时代。北京稻香村在1926 年歇业。到了 1984 年,北京日报发布了其恢复营业的消息,当天早上就排了长长的队。可见,北京人追稻香村追了58年。北京人爱老字号,而稻香村之所以能够“死而后生”,就在于他们成功地完整地继承了当年的生产技艺、原料及企业文化。六必居酱菜好,好在哪儿?就好在其对原料的讲究。

     3.北京老字号的经营 老字号要创新、发展,不必学习外国的经验或模式,还是应该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上下功夫,有所领悟、有所思索。企业经营以及业态方面的创新也是如此,比如沃尔玛的连锁业态,就是从瑞蚨祥的经营经验中来的。在 30、40 年代,盛锡福也有了连锁经营,在国内有将近四十个城市有自己的店铺。而且,我们还可以在更早的时候发现这种连锁业态,如在明朝苏州出现的孙春阳杂货店,就有了连锁业态的早期形式。

     据传,内联升有一本书,叫《履中备载》。这本书的内容就是清代北京高官穿鞋的尺码记录。那时候,如果有人来到北京打算给官员送礼,只要去内联升提官员的名字,他就能给你办好。据说官员去了内联升,店铺老板迎出来,在门口寒暄的时候,门槛里面的两块大方砖就会被

     人换成盛着黄土的木托盘。待官员跨过门槛,踩上黄土,鞋样就会被拓下来,这便是中国早期的顾客信息管理了。那么,这种方式又是怎么来的呢?琉璃厂的书店也有。书店店员给顾主家送书时,会记住顾主的藏书及学习、研究动向。然后,等顾主再来书店里看书的时候,店员就会为顾主准备好他没有的藏书或者对他当下学习、研究有益的相关书籍。这种“履中备载”的早期模板还有更早的出现,即明代小说《醒世恒言》里“勘皮靴单证二郎神”的故事,而这一故事的来源还能追溯到宋代的画本。所以我们才更要说,“得法多自古人书”。

      三、老字号的员工与企业文化 老字号与新生企业、公司的最大区别,就是其企业文化与员工素养。林语堂先生在谈到北京的服务员时,称北京的服务员是远近闻名,他们发明了既不失尊严,又周到热情地为顾客服务的秘诀。以东兴楼为例,东兴楼的服务员是身着蓝色礼服、胳膊上搭着条白毛巾的,几乎是用喊的而不是用说的,道出他们对顾客的亲切问候,如当客人进到屋里头,“张大爷您来了”“李叔来了”,特别亲切。对于这种喊人和接待人,林语堂先生说,仿佛让你感觉到你就是最伟大的人物,他尽最大的努力将你服侍得舒舒服服,用坦率的眼神看着你而不是盯住你钱包的薄厚,用淳厚的语调和你谈话。

     老字号的人还讲究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瑞蚨祥原来有一根柱子,距离地面 60 到 70 公分的地方包了一层铜皮。柱子所在的地方是帐房里学徒工站的地方,学徒工要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距离柱子十公分直直地站着。学徒工只有唯一的动作,就是拿手挠那根柱子,还不能挠出声来。没想到一两个学徒工居然把柱子磨出一个槽来,碍于观瞻就拿铜皮给包上了。此外,老字号对于员工的书法训练也是特别严格的。员工白天在柜台是一套训练,晚上还要写书法。

     盛锡福给员工发电影票,员工看完电影回来,老板就问——电影怎么样?好。怎么好?李向阳双枪。李向阳穿什么呀?没注意。李向阳戴帽子了吗?没注意。谁让你看电影去了,坐你边上的人戴帽子了吗?不知道。你怎么什么都不知道,让你看电影里的人的穿着打扮和帽子的关系,让你看电影院里的人,最时髦的帽子是什么——实际上是做市场采风、调查去了。所以老板教育员工:我们是做帽子的,我们是帽业,什么叫帽业,业就是事业。我们不能跟顾客说没有,哪怕我们就是没有,今天晚上连夜赶制,明天也得给顾客送到手边。所以,今天强调工匠精神,就是当年的事业精神。

     同仁堂当年是个下洼子门,什么意思?就是马路高,店铺低,进同仁堂得下几步台阶,然后推门进去。凡是家里有病人的,一定心里也闹得慌,那么去买药的时候,从一个充满活力的商业街上走下去,所谓每况愈下,推开门把药方递上去,药工把症状以及怎么煎药说得一清二楚;拿着药往外走,心里的希望出来了,步步高升,走回充满活力的商业街,这就是同仁堂老药店的建筑价值所在。

     所以说,什么是老字号,老字号的员工讲的是,我们一辈子就是伺候人的。由此我们就能想到,为别人着想,正是天下第一等的学问,做不好这个学问,企业就只有 3 到 5 年的寿数;不断地做这个学问,企业就能经营到 20 年、30 年。换句话说,传承这样一种文化、延续这样一种学问,老字号就是这样活了上百年。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