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读韩东短篇小说《素素与李芸》有感

    时间:2022-01-17 10:11:41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短篇小说 《素素与李芸》 读后感

      读韩东短篇小说《素素与李芸》有感

      作为老牌的作家、诗人,韩东早已在年轻时代写出了令人惊艳的代表作,诗歌和小说皆有进入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篇章。令人欣喜的是,几十年如一日,韩东一直在写。这两年,我开始关注文学期刊,经常看到他的名字。印象深刻的,有他发在《十月》上的那篇《门和门和门和门》(题目怪异,担心写错,特意查了一下,哦,有四个门呢)。调侃地说,这题目里的四个门说明什么?说明韩东的创作力没有衰退,他仍然在文本形式方面保持着探索的姿态。与题目一样,这篇小说的叙事结构和视角也很有特点。我下面要说的,却不是这篇“四扇门”,我选了韩东发表在《花城》2021年第5期上的一个短篇,题目是《素素和李芸》。

      我想先谈一下阅读感受。阅读韩东小说的时候,我是愉悦的。这种愉悦并不是阅读的常态。实际上,文学期刊大部分的作品并不能让我感到愉悦。当然,有无愉悦感不能作为判断作品好坏的标准,只是说明我喜欢或不喜欢。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喜欢一个作家的作品呢?作为一个同样从事写作的读者,我认真想过这个问题,得出的结论是:小说“叙事者”的形象让我产生了好恶(因本人理论功底几乎为零,所以叙事者这个概念可能是不准确的,我只聊阅读感受)。无论讲什么故事,每篇小说的背后都有一个“叙事者”。这个“叙事者”给我的印象几乎决定了我是否喜欢这个作品。比如我不怎么喜欢毛姆的小说,就是因为不喜欢他小说里那个叙事者。我喜欢的美国作家多于欧洲作家,也是因为美国作家作品中的叙事者更让我感觉舒服。

      《素素与李芸》中的叙事者,经常在韩东的小说中登场。“这个人”读过不少书,却并不清高,有低级趣味,感官敏锐,内心戏丰富。这样的叙事者是自然的,真实的,不俗气的,更重要的是,他是真正的个体,是纯粹的“独唱”,没有代表某类人群发声的野心。

      我喜欢略带某种“偏见”的叙事口吻。这个,韩东的小说可以保证充足的供给。如这篇《素素与李芸》中,韩东先后写到女人的手、足和嘴唇,这三样不但是小说叙事的坐标,而且兼具象征意义。这是一种男性窥视女性的视角,难以摆脱物化女性的嫌疑。在韩东这里,这种“不正确”成了一把调料,没有这东西就没有了趣味。这篇小说叙事者的男性姿态摆得很低,没有凌驾于女性之上,也不猥琐,相反他极为真诚,清楚自己的位置和处境,很守规矩。

      我始终觉得韩东在描述人物尴尬的处境方面有超强的能力,这让他的叙事者又有了憨厚可爱的一面。在《素素与李芸》中,“我”与两个女孩认识后,开始“三人约会”,形成一种微妙的“三角稳固”状态。后因“李芸”倾诉的需求和“我”更喜欢“素素”的意愿,稳固的三角遭到拆解,两组“二人约会”的模式形成。都市中的孤独男女,就这么约来约去,交流之中满是试探、隐藏和犹疑,形成很多尴尬的时刻。每逢写到这种时刻,韩东的描述就变得细腻起来,这是他叙事的重点。比如每当约会结束,“我”送“素素”回家,简单的小事,被韩东当成关键性情节,不惜多耗笔墨。男人送女人到楼下,要不要上楼坐坐,是一件很让人困扰的事。韩东以一个尴尬的事放在此处,避免俗套情节的发生。男人嫌女人的拒绝太过生硬,想改变一下,就与女人握手,没想到“尴尬没有减轻反而急速加剧,反而爆表了”。后面还有更尴尬的事,比如“我”与“李芸”单独约会,前者被后者当成倾诉对象,大谈自己的婚外情,直到前者浮想联翩,产生一种诡异的爱意。而到后来,消除这种爱意的,竟然是女人整形后的鼻子。在写“鼻子”事件时,韩东似乎嫌尴尬得还不够,又加了一个额外的情节,朋友将男人和女人的包并排放在床上,意图撮合二人,这恰恰让尴尬的程度达到峰值。

      我记得2021年初,韩东在《青春》上发表过一个短篇小说,叫《佛系》。叙事结构上,《佛系》与《素素与李芸》有点相似,都明显地分成几个小节,并加以小标题。我不得不说,在讲究紧凑的短篇小说里,这是很少见的做法。韩东这样做,增强了在他小说中本就存在的“散淡感”。小标题的存在拉长了小说中的时间,让叙事者的气息变得舒缓,不急不躁,有时又像游离于事件之外。所以我觉得这种结构与他的叙述者是相得益彰的。叙事者的单一性,又对各小节起到黏合的作用,消除了断裂感,形成一种顺畅通达的气息。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