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新媒体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向

    时间:2020-05-29 21:32:53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思想政治教育 转向 话语

     新媒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转向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实施的中介,具有意识形态性、互动性、时代性的特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现实话语与网络话语的冲突、政治话语与个性话语的阻隔、传统话语与现代话语的脱节、主体话语与客体话语的失序等现实困境。高校应该坚持实践性、时代性、主体间性原则,通过建构话语理念革故鼎新、优化话语语境融合更新、坚持话语内容与时俱进、实现话语形式转换创新,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向。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指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教育主体按照一定的语言规范,对教育客体实现说理活动的交往过程。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发生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主要有:话语主体、话语客体、话语介体、话语环体。其主要特点包括意识形态性、互动性和时代性。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现实话语与网络话语的冲突、政治话语与个性话语的阻隔、传统话语与现代话语的脱节、主体话语与客体话语的失序等现实困境。高校应该坚持实践性、时代性、主体间性原则,通过建构话语理念革故鼎新、优化话语语境融合更新、坚持话语内容与时俱进、实现话语形式转换创新,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向。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的困境 新媒体的广泛运用,深刻影响和改变话语传播的方式,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了机遇,同时也带来巨大的挑战,造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产生新的话语困境。

     1.现实话语与网络话语的冲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带来网络世界的空前繁荣,网络具有信息海量化、便捷化、即时性等特征,深受大学生追捧。在这虚拟空间里,人们用各种夸张、简便的方式沟通交流,衍生出许多与现实不同的话语交往方式和风格。开心可以发笑脸图片,伤心可以发哭泣的表情,问号代表怀疑,诸如此类,许多语言沟通变成符号化。又如“屌丝”“高富帅”等均以极简的方式表达着形象的内容。这些表意内容与现实话语不同,这些网络话语在方式上更加自由、开放、夸张,在词意上更具随意性、娱乐化,是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难以言说而在网上得以宣泄的通道。高校大学生是网络使用的主力军,也是网络话语的传播者,他们会将网络语言迁移到网下开展现实交流,由于高校教师习惯了传统的、单一的话语内容,并未对网络语言有过多的了解和掌握,容易造成师生在现实沟通中产生话语冲突。

     2.政治话语与个性话语的阻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功能,蕴含着较强的政治诉求,呈现出来的内容往往显得“高大上”,对个体需求的关照较为欠缺。网络世界不同,由于网络语言的随意化和交流的隐蔽性,也凸显话语内容的个性化,大学生可以在上面通过网络化语言肆意表达个体需求、内心想法、主观愿望,这与现实宏大话语叙述形成巨大的反差。高校教师依然使用传统的话语内容对学生开展灌输教育,由于内容的强制性、政治性,影响了教育的实效。

     3.主体话语与客体话语的失序。当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话语主体主要是教师,他们在话语交往过程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学生作为话语客体,居于从属和被动的地位。但是,新媒体时代下,话语发生的语境已经发生变化,学生可以非常容易地从网上捕获一手资讯,极大挑战了教师的话语权威;此外,他们在网上以开放、平等、互动的方式展开交流交往,回到线下他们也不会只是被动接受的教育对象,在网络时代成长的这一代学生更加推崇师生关系的平等、互动,这些改变给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挑战新困境。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强大的组织力量支撑下形成了一元主导的话语体系,忽视了学生作为客体的主动性、互动性,交往变成了教科书式的强制教育,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呆板、生硬、缺乏生机与活力。[1]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向的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构蕴含着自身的价值诉求,话语困境下必须寻求新的转向,以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向必须根据高校自身特点,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自身规律特点、大学生成长规律特点,具体就要坚持“三个原则”。

     1.坚持实践性原则。话语源于实践,也必须回到实践,才能获得持久生命力。要让深奥的话语内容为师生掌握,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从高校师生交往实践出发,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走入学生内心世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就是因为始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运用生活化、通俗化的语言为群众所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更应扎根实践、走入师生生活,才能为师生所接受。

     2.坚持时代性原则。当今时代是个瞬息万变、飞速流转的社会,所有新思想、新论断必须反映时代、记录时代才能做到与时俱进、保持活力。尤其在当前,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飞速发展,各种网络信息对人们的思想和观念带来各种冲击,尤其是对于在校大学生,他们思想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更容易获取新思想、新观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果,跟随时代前进的步伐,主动吸收时代语言,尤其是反映改革开放成果的新语言、新理论、新成果,并自觉转化为师生喜闻乐道的熟悉的话语内容,才能引起师

     生关注,进而产生共鸣。为此,高校教师必须主动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演变过程,善于总结话语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自觉掌握并形成符合时代特点的话语内容。

     3.坚持主体间性原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是主体之间关系的规定性,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关性、统一性、调节性。[2](P353)这里的主体既指教育者,也指受教育者,它是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对话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由于个体差异展现出来的弹性和张力。由于知识、经验、阅历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话语交往存在明显不对等性,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分强调教育者的权威和地位,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交往目的是实现育人根本目的,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尤其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对知识的获取途径多样,用传统单一教育模式难以使他们心悦诚服,必须坚持主体间性原则,构建平等、沟通、包容的和谐共生师生关系,如此才能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回归。

     三、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向的路径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要不断克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困境,必须坚持话语转向原则,主动因应时代发展要求,利用新媒体技术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推动话语理念、话语语境、话语内容、话语形式积极变革创新,不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向,从而构建符合高校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1.革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念。在新媒体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除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的政治功能之外,还蕴含着重要的价值功能,它是特定阶级对人的价值理性的期盼,是合工具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因此,要建构符合教育者目的的价值回归,必须革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念。首先,思想上要创新。要打破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灌输、强制式的单一思维模式,破旧立新,破除与新媒体时代不相适宜的旧思想、旧观念,主动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研究探索新时代话语特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工作实效性。其次,行动上要革新。课堂教学是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主渠道,新媒体时代,必须打破传统思维定式,要树立“大思政”思维,不仅要主动开辟“第二课堂”、社会实践,还要开辟网上途径,主动参与网络交往,才能适应时代要求,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交往实践。

     2.促进话语语境融合更新。语境是话语生存的土壤,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是受教育者学习的主要平台,高校必须善于运用并优化话语语境,主动占有网络阵地,才能不断丰富话语内容。首先,要提高话语主体和话语客体的媒介素养。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信息良莠不齐,对于高校而言,许多大学生正处于思想成长期,极易受到外界干扰或诱惑,高校应该根据新形势新情况,增加有关媒介素养的课程,引导学生学会辨别网络真假和是非。除此之外,高

     校教师作为主要教育者,应该首先提高自身媒介素养,主动了解新媒体,学会使用新媒体,并利用新媒体手段建立与学生良好的沟通方式。其次,要提高媒介引领力。教育者要充当网络正面榜样,在网络话语使用上站稳基本立场,引导学生在网络上进行正确的表达与交流。同时,加大对正面舆论的宣传与引导,弘扬主旋律,形成传播正能量的媒体舆论环境,净化网络空间。再次,要加大对网络舆情的监控力度。网络是西方势力渗透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广泛且隐蔽,高校必须改进技术,加大对网络舆情的监控和跟踪,加大对主流思想、主流舆论的推介力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代表主流的正面话语,与非主流意识形态抢占阵地。

     3.坚持话语内容与时俱新。话语内容是话语交往的内核,新媒体语境下,高校必须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不断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内涵和外延。首先,要研究新媒体技术,不断掌握话语规律。面对飞速发展的新媒体技术,教育者应该主动出击,密切关注新媒体发展动态,主动研究大学生内心需求,发现并掌握大学生交往特点和规律,提高自身话语运用水平。其次,要完善新媒体平台,拓展新时代话语资源。高校教育者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便捷性,主动学会并使用新媒体手段,拓展平台,利用 QQ、微博、微信等自媒体手段与学生开展互动、交流、沟通,并通过这些平台定期发布校园资讯,吸引受众关注、围观、点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再次,要主动吸收新媒体话语,丰富现有话语内容。新媒体语境下,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遭受巨大的挑战,由于网络内容的海量性、便捷性特点,许多大学生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由此产生丰富的网络语、流行语、热词、新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主动研究新话语,使用新话语,通过话语拉近与受教育者的距离。

     4.实现话语形式转换创新。新媒体语境下,高校在传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时,必须对现时话语进行“重构”,即将话语进行适度转译,使之更加大众化、通俗化,具体来讲要做到“四个转换”。一要实现理论话语向生活话语转换。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这些理论内容普遍具有体系化、系统化、抽象化特点,加上大学生大多理论功底还不够厚实,在话语实践中如果只是照搬原文字句,教育者难以传达理论精神,受教育者也难以领会理论内涵,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为此,必须对原有理论话语进行转译,尽量把抽象的理论转换为通俗易懂、平实朴素的话语,使受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并接受。二要实现精英话语向大众话语转换。精英话语是指由领导人掌握的话语,一般以讲话稿、政策文件、文本内容等形式呈现,具有宏观性、权威性、指导性等特征,精英话语要走进大众内心世界,为群众所掌握,必须走进大众生活,融汇生成与受教育者生活密切相关的大众化语言,才能提高话语感染力和吸引力。[3]三要实现传统话语向现代话语转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时代相吻合的话语。为此,高校必须坚持继承、创新的原则,首先要剔除其中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容,并继承传统话语中具有生命力的话语内容,转化为与新时代和新的语境条件相符合的现代话语。四要实现灌输话语向情感话语转换。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发挥话语主客体之间的主体间性,倡导公平、对等的话语交往,高校管理者必须在新的语境条件下,增强话语情感因素,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用春风化雨的教育方式,使受教育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进而达到教育效果。总而言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是个实践的动态过程,高校教育者必须不断总结新经验,研究新规律,因时因境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现转换创新,促进话语主体与客体的双向良性互动,构建和谐、统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蒙良秋.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变革研究[J].教育评论,2016,(2). [2]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牛凤燕.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现代转换[J].社会科学战线,2018,(12).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