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2021-2008年安徽省中考真题议论文阅读及答案

    时间:2021-07-05 20:25:37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安徽省 议论文 真题

      1 2021-2008 安徽中考真题议论文阅读及答案 2020 年阅读 [ [ 二7 ]

     (17 分) )

     材料一:

     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成长,一定意义上就是在重演人类的发展史。我们的祖先通过劳动实现了人类文明的提升,我们每个人,特别是在儿童阶段的成长,都离不开劳动的淬炼。

     《朱子家训》中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可见,古人讲究从细节培养生活自理的劳动习惯,从而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基本健康。现在有的家长却不让孩子做家务或参加其他劳动,习惯大包大揽,目的是让孩子多点时间读书学习。然而,这却剥夺了孩子一个非常重要的全面“学以成人”的机会。家长这样的做法,并不一定能帮助孩子提升学业成绩,反而可能会让孩子在人格发展上出现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我们必须谨记:尽管人类文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劳动仍然是我们“学以成人”的基础性活动。

     现代社会,劳动教育并不只是要锻炼体质,还要让儿童在劳动中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提高动手能力。这对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都有重要影响。比如说,人类往往在劳动中创造美的世界,让儿童学习通过劳动创造美的世界,可以提升儿童的审美情趣。由于劳动教育关涉诸多方面的教育,因此必须系统、合理地加以推进。

     (选自韩震《劳动是学以成人的基础》,《光明日报》2019 年 1 月 28 日,有删改) 材料二:

     2019 年长沙市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数据显示:我市普通中学学生普遍具有正确的劳动价值观。86.79%的初中生和 84.14%的高中生能正确认识劳动价值、尊重劳动、崇尚劳动;70.61%的初中生和 72.38%的高中生热爱劳动;68.75%的初中生、76.97%的高中生将集中体现吃苦耐劳、敬业奋斗精神的“科学家、教师、医生、工程师、警察、军人”等作为自己未来的理想职业。

     调研也发现,我市仍有部分学生劳动习惯有待加强。1.65%的初中生和 1.69%的高中生表示在家中“从不”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26.66%的初中生和 26.9%的高中生表示在家中“偶尔”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摘自《长沙发布“中小学校劳动教育评价指标”》,《长沙晚报》2020 年 4 月 16 日) 材料三: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从《尚书》中的“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到《国语》中的“劳则思,思则善心生”,再到《朱子家训》中的“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诸多古训格言都彰显了勤俭自持的中华传统美德。当今时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这就要求劳动教育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相呼应,挖掘劳动教育新内涵,创新劳动教育形式,鼓励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开展创造性劳动,使新时代劳动教育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要求。劳动教育要与立德、增智、强体、育美相结合,实现道德的提升、智慧的增长、体质的强健、美感的涵养,进一步彰显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的综合育人价值。

     (选自刘余莉《积极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人民日报》2020 年 4 月 30 日,有删改) 9.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儿童若缺少劳动,可能会在人格发展上出现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

     B.对儿童而言,劳动教育必须系统、合理地加以推进,因为这会关涉到诸多方面的教育。

     C.长沙市普通中学学生中,把工程师作为自己未来理想职业的,初中生比高中生的比例高。

     D.材料一阐述了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材料三阐述了新时代如何积极开展劳动教育。

      2 10.材料一第二段采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指出其中的一种,说说它有什么作用。(3 分) 11.请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说说新时代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应当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6 分) 12.材料一中说“人类往往在劳动中创造美的世界”,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5 分) 【答案】

     [二](17 分)

     9.C(3 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与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材料二第一段中“68.75%的初中生、76.97%的高中生将集中体现吃苦耐劳、敬业奋斗精神的“科学家、教师、医生、工程师、警察、军人”等作为自己未来的理想职业”可知,长沙市普通中学学生中,把包括工程师在内的“集中体现吃苦耐劳、敬业奋斗精神”的职业作为自己未来理想职业的,初中生比高中生的比例低。由此可知,C 项错误。

     10.(3 分)

     示例一:引用论证。引用《朱子家训》,表明古人重视从生活细节培养劳动习惯,从而论证了家长让孩子接受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示例二:对比论证。把家长大包大揽的目的与实际结果作对比,阐述了家长不让孩子接受劳动教育的危害,从而论证了劳动仍然是我们“学以成人”的基础性活动。

     示例三:道理论证。剖析家长大包大揽,不让孩子做家务的危害,论证了劳动仍然是我们“学以成人”的基础性活动。

     (“论证方法”1 分;“作用”2 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掌握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材料一第二段中,“《朱子家训》中说……”运用了引用论证;“现在有的家长却不让孩子……,目的是……。然而,这却剥夺了……机会”将目的与结果进行比较,运用了对比论证;“家长这样的做法,……难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运用了道理论证。回答作用时,需要结合句子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文章的分论点或论点来分析。

     【知识拓展】

     常用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等。

     ①举例论证:通过典型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更有力。

     ③对比论证:把……和……作对比,突出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

     ④比喻论证:把……比作……,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⑤引用论证: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11.(6 分)

     ①要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提高动手能力。②要端正学生劳动价值观,注意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③要使劳动教育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要求。④要与立德、增智、强体、育美相结合。⑤要重视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答对三点得满分)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时,需要阅读三则材料,从中提取信息要点。由材料一第三段“现代社会,劳动教育并不只是要锻炼体质,还要……”,可提炼出“要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提高动手能力”;由材料二“我市普通中学学生普遍具有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我市仍有部分学生劳动习惯有待加强”,可提炼出“要端正学生劳动价值观,注意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由材料三最后两句话可提炼出“要使劳动教育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要求”“要与立德、增智、强体、育美相结合”等。此

      3 外,由材料一可知,部分家长不让孩子接受劳动教育,据此可提炼出“要重视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12.(5 分)

     示例一:劳动能让我们的学习环境更美,我们打扫卫生,布置教室,张贴书法、绘画作品,使教室更美。我们要多参加劳动,让生活更美好。

     示例二:劳动能让我们生活环境更美,我们在庭院、小区栽花种草,使庭院、小区更加舒适、美观。我们应该多参加劳动,让生活更美好。

     (联系生活经历 3 分,创造美的体验 2 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联系日常生活,可以从学校、家庭、社会角度思考,说说在什么样的劳动中创造了怎样的美,言之成理即可。

     2016 年阅读[二](17 分)

     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铁凝 ①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地“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但我觉得,人们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 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②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记得扉页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深深感动,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量。

     ③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倚靠着田野上的草垛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问他当时为什么读这些书,他只说是因为喜欢。

     ④今天想来,类似的阅读实在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之举,因其自发性,所以也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重量撞击你,让你既甜蜜又酣畅。

     ⑤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有时却在于它的“轻”。这“轻”,不是轻浮,而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阅读心境的解放。

     ⑥今天,我们的阅读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诸多变化。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往往是更靠近生活的、实用的书: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已经“茫茫”。各取所需的阅读看上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

     ⑦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但它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它的“无用”本身 便是更大的作用。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呢?这种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或许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吧。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0.第①段中加点词语“这样说”具体指代文中哪一句话?(2 分)

     11.本文②③段,列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我“的一位亲人在下放农村时因喜欢而通读《资本论》《列宁全集》这两个事例,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这一中心论点。(5 分)

     12.第⑤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 分)

     13.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实现“有重量”的阅读?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只需答出两点)(6 分)

      4

      14 【二】(8 18 分)

     学者的态度与精神

     宗白华

     ①我向来最佩服的,是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最景仰的,是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

      ②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怎么样?他们的态度就是:绝对地服从真理,猛烈地牺牲成见。

      ③印度学说的派别将近百种。他们互相争辩的激烈,可想而知;但他们争辩的态度,却很可注意。当未辩论以前,那辩论者往往宣言:“若辩论败了,就自杀以报,或归依做弟子。”辩论之后,那辩论败的不是立刻自杀,就是立刻归依做弟子,决不作狡辩,决不作遁词①,更没有无理的谩骂,话出题外,另生枝词的现象,像我中国学者的常态。这种态度,你看可佩服不佩服?这才真是“只晓得有真理,不晓得有成见”呢!这就是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我希望中国的新学者也有这种态度。

      ④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又怎么样呢?他们的精神就是:宁愿牺牲性命,不愿牺牲真理。

      ⑤欧洲中古时的学者,因发明真理,拥护真理,以致焚身入狱的,很不鲜见。他们那为着真理,牺牲生命时所受的痛苦,若给中国学者看了,很觉得很不值得。但真理却因此昌明了!人类却因此进化了!那学者一时的生命与痛苦又算得什么,那学者的心中只晓得真理的价值,不晓得生命的价值,这才真是“学者的精神”!

     ⑥总之,学者的责任本是探求真理,真理是学者第一种的生命。小己的成见与外界的势力都是真理的大敌。抵抗这种大敌的器械,莫过于古印度学者服从真理、牺牲成见的态度;欧洲中古学者拥护真理,牺牲生命的精神。这种态度,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中国新学者应具的态度,应抱的精神!

      (选自《百年老课文》,有改动)

     【注】①遁词:因为理屈词穷而故意避开正题的话。

     10.下列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1.从第③段画线句子看,如果辩论失败,中国学者会有哪些“常态”?(4 分)

     答:

     。

     12.第⑤段谈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时,提到“中国学者”有什么作用?请加以分析。(6 分)

     答:

     。

     13.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4 分)

      [ 一]

     (18 分) 成长是一件怎样的事 ( 乔叶 )

     和许多人一样,小时候,我一直以为成长是因为年幼 i 我学习,我锻炼,我劳动,都是因为我还小,还得成长。而一旦长大,就不需要再付出任何努力。仿佛成长是一种储蓄,只要存够了一定的数额,就可以坐享其成,再无旁忧。

     后来才明白,不是这样。

     成长是一件最漫长的事情,漫长至终生。年龄阶段不同,成长的主题不同:一岁成长的是身体,十岁成长的是知识,二十岁成长的是情感,五十岁成长的是智慧……无论哪一方面的侧重,对于一个有悟性的人来说,成长都是一种必然的状态。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就是成长的另一种说法。

     成长是一件最丰饶的事情。因为成长,今天的麦苗是鲜绿的,明天就会变成金黄。因为成长,今天的玫瑰是含苞的,明天就会娇艳绽放。但不是所有的成长都有着明朗绚丽的色调,有些成长,注定是那种深沉厚重的乐章。你知道种庄稼有一道程序叫“蹲苗”吗?就是天旱的时候也不去浇水,没有水庄稼就不能往上长了,但是为了生存,它们就会拼命地往下扎根,吸取土层深处的水。这样,它们的根就能扎得牢牢实实的,再一浇水,就会长得又壮又稳。“蹲”,是一种必要的积蓄过程。不扎实地“蹲”,就不可能延展出发达的根系去获得最丰厚的滋养,就不可能在低潮之后充满爆发力地重新站起来。“蹲”,以一种外表的低姿态,隐含着一种内在精神的拔节。“蹲”,是...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