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传播学背景下从众行为研讨

    时间:2020-10-21 12:09:44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从众 传播学 研讨

     传播学背景下从众行为研讨

     作者:张丽芳 赵娜 吴风亮 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从传播学视角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视为一种传播活动,即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的传递和接受,活动的传播者是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传播受众则是接受教育的学生,传播的效果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作为传播者的教育工作者期望作为受者的大学生接受一定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文化教育等信息,从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呈现务实、宽容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思想和行为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为此,拟将传播学理论研究同高校学生工作实践联系起来,深入剖析大学生从众行为的表现、成因和对策。

     一、大学生从众现象的表现

     美国传播学者D惠勒和H乔丹于1929年,在《个别意见趋向团体意见的变化》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受众从众心理的概念。受众在传播活动中不知不觉受到群体压力而在认识、行为和观点等方面发生与群体中大多数人相一致的变化[2]。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和奥许曾于1936年至1956年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群体压力对人们行为的影响。事实证明,大多数人情愿追随群体的意见,即使这种意见与他们从自身感觉得来的信息相互抵触[3]。从众通俗地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体现在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

     1.学习从众班级、宿舍等群体内,很多人有相同或相似的兴趣

     爱好。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多数得奖学金、通过四六级考试、考研成功的学生大都集中在一个或几个宿舍,而逃课、旷课、考试不及格的学生,沉溺网络聊天、打游戏的学生也大都集中在一个或几个宿舍。

     2.消费从众集体生活的大学生,在吃、穿、住、行等各方面都出现了一致性或相似性。有些大学生为了面子上不落伍,不但抛弃自己原有的审美观念,还无视自己的经济基础,过分地讲究高档消费。这不仅会造成学生自身生活的压力,也给其家庭增添了沉重的负担。

     3.恋爱从众大学生寝室里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几个学生要么都没谈恋爱,要么几乎都在谈恋爱。有些学生一直坚持“上学期间不谈恋爱”的态度,但不知不觉看到身边的好朋友谈恋爱了,慢慢地自己也想谈恋爱,最后也成了大学生中的恋爱一族。可以说,从众是大学生普遍谈恋爱的原因之一。

     4.就业从众有的学生择业不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出发,而只简单考虑哪一行挣钱多,或是看别人找什么工作,便随波逐流,跟着别人的脚步走。很多抱着考研想法的学生,当双选会来临时,看到周围的学生纷纷签了约,原本考研的坚定决心动摇了,要么放弃了考研,要么边找工作边考研。可见,从众心理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心态。

     二、大学生从众心理的成因

     传播学者认为受众生活于一定的群体中,拥有个性差异和群体特征,我们只有从内外因(主客观)对从众现象加以研究和分析,才能准确地认识大学生从众行为的根源[3]。大学生从众现象的成因可

     分为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

     (一)个体因素

     1.思想不成熟,认识水平低目前的大学生,年龄大多在18至25岁之间,处于从青年过渡到成人的阶段。大学生思想单纯,缺乏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考虑问题简单片面。在行动上缺乏深思熟虑,遇事易激动,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而从众。

     2.不够自信或不敢独立承担责任坚持独立的意见和行为,就代表着独自承担相应的责任,选择从众就代表了与众人一起分担责任。在很多情况下,内心不自信或自卑的人,在“有难同当”、“法不责众”的观念影响下,觉得和大多数人保持一致才是最安全的。

     3.认同感、归属感的需要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青年人的社会化需求主要是在家人之外寻求情感归属对象,他们有强烈的被他人理解和尊重的需要,特别重视群体评价[4]。为了不被排斥惩罚,不被孤立冷落,选择“随大流”,以满足内心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需要。

     (二)环境因素

     首先,在“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出土的椽子先烂”等消极保护的传统文化观念熏陶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思维习惯会受到一定影响。

     其次,现在的大学生,是改革开放物质条件不断丰富下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在父母的“过度保护”和“溺爱”下长大,难免缺少独立自主性。同时,在以高考为导向的应试教育培养模式下,教育者盲目追求学生的高分数,忽视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明辨是非和自己

     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世界多元化发展、各种不同的文化思潮影响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的大学生常感到茫然失措。同时,高校宿舍、教室、校园三点一线较封闭的生活环境,和比较充裕的业余时间,使同学、舍友之间接触频繁而深入,因此大学生群体的群体压力要比其他群体大。在不自信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下,听从别人的意见,模仿别人的言行,这就形成了从众。

     三、促成积极的“从众”,减少消极的“从众”

     积极的从众能增加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利于团结;满足大学生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需要,维持大学生内心的平衡;有利于大学生道德的社会化,加速大学生尤其是农村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消极从众会使大学生失去独立性和创造性,思维形成依赖性,阻碍自己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削弱大学生独自解决问题、承担后果的勇气和能力。由消极从众形成的一些不良校园风气和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如学术造假,大量逃课、旷课、作弊行为等将对高校学风建设造成很大的挑战。而从传播学角度对大学生从众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促成积极的从众,消除或减少消极的从众,使教育工作者可以扬长避短地利用它,最大限度地为教育目标服务。

     (一)提高群体信息的权威性,建立健康的舆论导向

     传播学认为,人们越是认识模糊,越是容易对能够提供解决办法的群体产生依赖和从众,越需要权威性的信息和观点。舆论是群体中占优势的言论和意见,反映人心的向背,影响着人们的行动和局势的

     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从众行为就是个体迫于群体的舆论压力而发生的。舆论的形成,有两个相反相成的过程:一是来源于群众自发,二是来源于有目的引导。高校学生工作者要时刻注意,针对大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提供给大学生群体权威的信息,并保持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