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学校中层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5篇

    时间:2024-03-25 15:25:23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学校 中层干部 能力提升培训班 心得体会

      学校中层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5篇

    吸引人才、用好人才、培养好人才的关键是机制体制和全面开放。要进一步明确学校学院现阶段的核心目标、主要矛盾、化解主要矛盾的方法,积极吸纳先进经验,以国际化开放思维推动学校发展,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效能,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以下是蒲公英阅读网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校中层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一

      xx年7月31日至8月4日,根据校党委统一部署安排,我参加了在省委党校举办的学校中层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聆听了来自清华大学、xx师范大学、xx交通大学、省委党校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所做的8场专题报告,参加了培训班第3组学员两次分组讨论,阅读了xx教授所著《什么是好大学》理论专著。此外,我还根据培训班要求,紧扣学校实际、结合工作实践,将近期所学所思进行了梳理总结。

      现将主要的体会和收获、思考和建议汇报如下。

      一、收获和体会

      1.深化了认识

      经过几天紧张有序的培训,我系统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对党的认识。特别是听了省委党校xx教授的《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报告后,我对党的创新理论诞生的时代背景、主要内涵、实践要求都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通过赵教授“横向对比看自信”“纵向发展看自信”案例和数据分析,我进一步掌握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逻辑,增强“四个自信”,提升了拥护“两确立”、践行“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2.开阔了视野

      尽管长期在办公室工作,也从网络、电话交流等方式关注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和态势,但这次培训,认真聆听了来自清华大学、xx交大、xx师范大学等一流高校的专家和管理干部面对面的系统介绍,在思想观念认识上很受冲击,深感视野一下被打开。我感受到一流高校在办学定位上的科学、管理理念上的先进、在目标设定上的精准、在人才培养上的倾情倾力、在奋斗路径选择上的特色化,感受到一流高校在把服务国家大局的高度站位转化为一个个具体行动和措施的高明举措,感受到高校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激烈态势,切身感受到省委xx书记提到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步的重要论断。既感受到未来的责任和压力,更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动力。

      3.坚定了信心

      通过几天的学习培训,对标清华大学、xx交大、xx师范大学等一流大学,我深感学校差距的巨大,但同时通过xx等专家的经验介绍,我更看到了这些高校通过目标牵引、问题驱动、接续奋斗实现华丽转身、取得耀眼成绩、积累宝贵经验,走出了各具特色的一流建设路径。还是那句话,坐在办公室里空想,都是问题,走向实践探索,一切都有办法。

      在工作中岗位上,我见证了学校从入选“一省一校”,到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序列、部省合建高校行列,再到“双一流”建设第一个周期的专家评议、进入“双一流”建设第二轮建设名单,学校的发展已经进入建设一流大学的快车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xx书记提出前瞻三十年谋划,我想,未来的xx大学一定能够实现新的历史跨越。

      4.增强了责任感

      作为xx大学培养的学生,这里既是我的母校,也是我立业奋斗的地方。几天来,我按照别书记在开班仪式上的讲话要求,认真做好学习,同时放空自己、静下心来思考。回顾二十多年的郑大时光,回顾自己放弃其他岗位回到母校工作的初心,我想,xx大学给了我这样一个懵懂少年永难忘怀的成长经历,作为今天的郑大建设者,我有责任、有义务为未来千千万万个像自己一样的郑大学生,建设一所一流高校!

      5.明确了努力方向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母校发展责任所系、岗位职责要求所系,作为一名工作在党委办公室的中层干部,我将以学习为经、实践为纬,全面提升能力、持续改进作风,为更好服务学校一流大学建设尽己所能、奋斗不止。学习为经,就是把学习作为终身之事,重点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和对xx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习,对标中央和省委关于“双一流”决策部署学习,对标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先进经验学习,以学习深化理论认识、坚定理想信念、开阔思维眼界,为担当责任增势赋能。以实践为纬,就是积极投身工作,紧紧围绕学校一流大学中心工作,立足岗位、找准定位,勤勉履职、积极进取,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等。

      二、思考和建议

      1.攥紧拳头,打造学科高峰是当务之急

      xx交通大学教务处处长杨颉所做的《学科建设在高校改革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与高校内涵式发展》报告中,深刻揭示了学科建设在高校建设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可以说办大学就是办学科。学科是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志,更是国家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

      从国家政策发展来看,从“211”、“985”的以“帽子”配置资源,到第一轮的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再到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可以说越来越聚焦于学科,高校间围绕学科的竞争态势更加显著。

      从学校实践来看,与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相比,包括与xx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相比,没有学科高峰是突出短板,迫切需要以一流学科有力支撑一流大学建设。

      学科建设的主体在学院,但是学科的高质量发展,特别是突破性发展必须依靠学校的整体合力。

      建议学校系统研究国家战略布局和决策部署要求,参考第五轮学科指标体系,以一流建设学科和B类学科为主体,全面统筹人才、资金等各类资源集中力量布局冲A学科,确保实现A类学科突破,完成省委提出的中原大地起高峰的战略要求。

      2.融入大局,服务强国建设是长远之策

      无论是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xx讲的《服务党和国家需求,提升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探索与思考》,还是xx师范大学特聘教授xx讲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与大学治理的理论与实践》,还有xx交通大学教务长xx讲的《本科教学与一流本科建设》,都鲜明提出融入国家建设大局、服务强国建设。

      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顺应时代潮流、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是高校肩负的使命职责,也是很多知名高校长盛不衰的办学经验。

      从党和国家政策来看,高校被赋予服务强国建设的重大历史使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强调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出的“四个服务”要求,都集中反映了对教育的殷殷期盼。

      从外在环境来看,“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推动生产力发生深刻变革,创新发展、换道领跑、弯道超车已成为时代呼唤。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次培训时,杨颉教授提到,目前社会的知识创造、技术创新已经领先于高校。

      对xx大学来说,我们要想抢抓机遇、跑出更快“加速度”,就要把自身发展放在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找准定位,主动融入产业革命变局、民族复兴的时代伟业,以贡献求生存、以服务促发展,推动学校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具体到实践层面,就是要坚持开放办学,强化“四个面向”,加强与创新主体——头部企业的合作交流。

      建议学校加强对产业技术发展的前瞻研究,不断探索包括“万人驻万企业”等方式在内的校企合作的渠道和方式,把科技发展的触角、产业变革的风向、企业创新发展的诉求更畅通的引入校园,为学科发展、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指明方向、找准定位、注入动能。

      3.聚焦内涵,提升治理能力是动力之源

      此次培训各一流高校专家的报告,都体现竞争的压力、竞争的意识,体现了改革赋能、特色发展的鲜明趋势。与这些一流高校相比,我们确实有较大差距,在目前现有体制和资源配置方式下,沿着现有的赛道,我们的竞争劣势明显,还有差距进一步拉大的趋势。怎样尽快打造我们的学科高峰?怎么提高服务和支撑强国建设的能力?最根本的动力还是来源于我们内部的动力。

      简单说,要靠我们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变革增势赋能。当前,学校的体制机制改革方案已经省委常委会研究批准,我们需要做的是集中精力、狠抓落实,尽快推动包括大学治理、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五大块改革落地见效,在教育部提出的“两个先行先试”和“三个有组织”领域探索郑大经验。

      结合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陈廷柱教授的报告,建议学校在深化大部制和院办校改革过程中,一是坚持试点推进、逐步推进,先在部分制度完善、机制健全、班子完备的学院试点探索,总结建设经验,有序推进。二是坚持权力下放与学院能力建设相衔接,财务管理、人才引进等权力下放学院过程中要把建立健全学院配套制度机制、加强监督机制、强化人员培训作为前提条件。三是坚持学校顶层目标设计和激发学院创新活力相结合,学校层面坚持非均衡战略,攥紧拳头、突出重点的原则,聚焦优势特色学科集中发力,学院层面要围绕学校总体目标和要求,具体推动各项任务高质量完成,防止内部资源分散和无序竞争。

     学校中层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二

      培训5天来,按照别书记和李校长在开班仪式上的重要讲话要求,带着问题学、带着思考学,通过8堂专题报告和2次学习讨论,充分交流学习心得,深感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别书记讲:所为何来?蓄势赋能。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运用,要用学习收获武装头脑。从自身发展来看:学校正处于十四五建设时期、新一轮一流大学建设时期、第六轮学科评估冲A攻坚阶段,都是难打的硬仗。从外部环境来看:国际有新一轮科技革命、科技竞争卡脖子问题给高等教育培养质量带来的创新性挑战,国内有经济转型升级、人口负增长给高等教育生源数量和结构布局带来的系统性挑战。发展中的xx大学迫切需要:思变、知变、行变,破局、求进、谋新,团结聚力,只争朝夕。省委党校xx教授在报告中提到:“我们社会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不平衡不充分,认识到这个主要矛盾就认识了这个新时代”,当时我就在思考,我们学校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由此展开四个方面问题的总结汇报:(每个问题用两个关键词作为回答)一、学校当前主要矛盾是什么?两个关键词:错位、错配别书记在开班仪式上的讲话指出,学校一流大学建设和发展的短板,在我们的治理体系、治理架构、治理能力。我们深受触动,这点的具体表现,就是学校部分机构的错位导致资源的错配,学校开始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就说明已经找到了矛盾的焦点,现阶段正在逐步进行的体制机制改革就是在解决这些矛盾。目前,学校体制机制改革方案已经省委常委会会议研究批准,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就是找准了学校当前的主要矛盾、切中了学校发展脉搏。二、解决办法是什么?两个关键词: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招。通过学习讨论,我们认为,“改革开放”同样也是解决学校主要问题的关键一招。别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我们的核心生产力,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这些关键性的工作,要靠改革赋能。李校长在讲话中提到,要靠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如何改革?改革哪些?要坚持对外开放,对标一流大学、对标先进经验。前段时间,学校组织4个调研组赴9所一流大学调研,此次培训也邀请了清华大学、xx师范大学、xx交通大学等一流大学的专家学者、管理干部传经送宝,就是以开放促改革的具体实践。我对开放、开放性更深层次的理解是对系统而言,就是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要进行思想交换、信息交换、能量交换。我们要开阔视野、兼容并蓄,用开放性、包容性的态度去开展工作才能激发活力和热情。三、组织遵循是什么?两个关键词:自运转、不空转(这是针对集体行为而言)学校体制机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院办校,方向是激发院系办学活力。北师大xx教授在报告中打了个比方,动车的每节车厢都有动力,才能推动列车高速运行。这揭示了一个道理,作为组织运行的最好状态就是自运转、不空转。我们认为包含两个方面的理解,一方面,学校各部门、各单位、各岗位,要做接力、聚合力完成各项任务目标;另一方面,不能“等、靠、要”,防止没有目的、没有效率的空转。不知道怎么干的时候,我经常说的口头禅是“看目标、看宗旨、看指导思想”,学校的目标是“一流大学建设”,朝着这个目标出发就完了,干就完了,条条大路通一流,一流道路千百种,每个学校都不同,走出一条自己的路,一条特色发展的路,是我们这代郑大人的使命。四、做事遵循是什么?两个关键词:问题导向、结果导向(这是针对个人行为而言)一流大学建设,打的是组合拳,比的是接力赛,我们最终要的是建设成效。作为学校中层领导干部,对上要抓好学校决策的贯彻落实,对内要统筹本部门本单位的高质量发展。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并行,决不能有开头没结尾、有政策没效果。我个人更倾向结果导向,再好的药不治病就不是好药,再好的政策不见效果就不是好政策。不见效果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如果是落实方面的问题就及时调整方式方法,如果是梗阻方面的问题就及时调整配套举措,如果是适配方面的问题就及时调整政策方案。清华大学xx院长在报告中提到,他们从2000年到2014年对学位论文抽检盲评政策进行多次调整并最终形成现在的制度规范,其实就是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并行的典型示范,我们研究生院近两年针对提升学位论文质量持续进行的政策调整及文件修订也是遵循于此。总而言之,学校发展靠每一个人,靠大家的共同努力,各管理层级都要发挥重要作用,之所以要一级组织、要一级班子,是因为没有哪个政策、哪条路径是可以照搬照抄去做就行,都需要思考底层逻辑、发挥集体智慧、解读政策深意,通过层层落实、落地才能开花结果见成效。学校很多中层干部都是土生土长的郑大人,我本人是1999年毕业留校至今已有23年,我们大家对郑大的深厚感情无以言表,我们期待郑大越来越好并愿意为此奋斗终生!这次培训对我们来说很及时也很必要,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开展人才培养实践,我会将所学所获消化吸收并融会贯通运用到研究生教育,通过分类培养、分类评价转变教育观念、提升培养质量,通过教育、教学、教材改革培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通过规模、质量、结构、效益要素协同谋求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建立以一流学科建设为核心的研究生全分配原则和全链条管理,通过学位点动态调整及申报改善学科专业结构,通过理顺学科学院对应关系凝聚学科专业力量,以8个主干学科为核心分配研究生教育资源,对8个主干学科尤其是3个一流学科在计划分配、评优评奖、项目推选等方面给予资源和政策倾斜。同时抓好规章制度建设,修订《xx大学博硕学位论文写作规范》(含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国际生),以学位论文写作规范促进质量提升;制定《xx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章程》,明确三级学位评定委员会的组织机构、职责权限、议事规则等事宜;制定《xx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管理办法》,对各类渠道的联合培养、接收和派出的联合培养、联合培养双方单位等进行严格管理。以自觉的质量意识、优质的导师队伍、严谨的规章制度,推动xx大学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师生、社会、人民满意的研究生教育。最后表个态:把郑大建设为一流大学,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为郑大的荣誉而战,永不停息!

    学校中层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三

      7月31日—8月4日,在校党委组织部的精心安排下,第一批252名中层干部参加了xx大学中层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培训班是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学校中层干部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意义重大。培训内容充实、目的明确,为下一步工作扫清了思想障碍、明晰了前进目标、学到了具体方法。

      一流大学建设,关键在干部队伍,重点在学院发展。结合分管管理学院学科建设工作实际,下面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思考。

      一、学习体会

      第一,学思悟透先行,守规矩,重感情,以党员干部意识和学子对母校的深情建设好xx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xx大学承载着中原亿万百姓的重托,使命伟大。作为本科毕业重返母校任教任职的中层干部,此次培训使我进一步意识到: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用情用心建设好母校、发展好学院、培养好学生,为母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清华大学xx教授、xx师范大学xx教授都强调了高等教育在党的伟大事业中的关键作用。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作为长期在一线任教的党员干部,深知要坚持崇高理想信念和科学理论指导,确保高等教育方向。作为一名本科学子,更要时刻以莘莘学子心为母校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对标先进,理体制、建机制,以体制机制改革和全面对外开放为抓手推动一流大学建设上台阶。

      培训围绕大学治理、体制机制改革、人事人才制度等,设计了八场专题报告,内容丰富、重点突出。xx交通大学多名专家关于学科、专业和人事改革的报告,xx师范大学专家关于大学治理的报告,为我院我校对标对表地优化学科建设路径、提升建设水平提供了借鉴。

      一流大学建设,关键是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培养好人才的关键是机制体制和全面开放。要进一步明确学校学院现阶段的核心目标、主要矛盾、化解主要矛盾的方法,积极吸纳先进经验,以国际化开放思维推动学校发展,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效能,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

      第三,聚焦问题,找方向、明路径,扎扎实实将学校党委部署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问题是关键。xx大学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的问题是什么?是学科多、大但不强。围绕学科建设起高峰的具体路径是什么?作为一所规模巨大的高校,对照公众期盼、相比名校差距,如何严格贯彻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这值得我们深思。

      通过培训,更加坚定了我们建好一流大学的决心,明确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做好文化传承与创新、服务中原振兴和国家战略的落脚点,形成了在新时期推动一流大学建设的目标和路径,这是进一步工作的基础。下一步,建构特色学科和文化传承能力应该成为学校工作的重点抓手。

      二、学习思考

      第一,我校的学科建设要在面向长远的前提下强化重点突破,点面结合,注意点与面的有效平衡。我校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显示我们硬实力仍有欠缺,需要聚集全校之力去推动关键少数学科的突破。学校推出“学科创新中心”的思路适应了当前需求,但如何在重点突破的基础上实现整体发展,需出台实施细则,明确主干与支撑学科的责权利,建立协作机制。

      第二,应结合社会当前需求与未来战略需求进行学科优化,做好短期热点和长期战略的有效平衡。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革新整个社会,人工智能等学科、专业需求旺盛,但这并不能说明其他学科专业就没有价值。甚至,我校本科招生吸引力强的专业往往学科评估结果并不乐观,体现了社会需求与学科建设的矛盾。学校、学科要有战略定力,不断完善优化学科内涵,面向未来社会需要和国家战略需求建设学科,平衡好短期、长期目标。

      第三,学科布局优化本质是社会发展方向的调整,更是利益关系的调整,应做好利益再平衡机制的设计。宏观上讲,学科优化是不同领域利益关系的调整,微观上看,学科优化则是学院、现有学科、师生利益关系的深度调整。但凡涉及利益调整,一定会障碍重重。我校的整体学科布局和学科内部优化都需要考虑利益平衡问题,保持在较快步伐下的工作稳定,让不同学科的师生拧成一股绳。

      三、关于管理学院工作的初步想法

      管理学院发挥着软科学与硬科学相联系、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联系、科研与产业相联系的桥梁作用,在各重点大学都是重点建设的二级学院。管理学院虽经历管理工程学院与旅游管理学院的合并及一系列动荡,但学科评估取得历史性突破,为学院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第一,学院定位问题。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面临和我校整体基本相似的情况。进入B-说明学科达到了一定水平,但也暴露了基础不扎实、特色不突出的特点。作为包容性极强的一级学科,该学科具有向A类突破的较大可能性。关键在于特色引领下集中全校资源建设拳头方向,但涉及到院内外利益关系调整,也面临学院合并中的复杂且不稳定状态。

      管理学院的定位是什么?结合培训学习和学院即将要召开的战略咨询委员会一届二次会议专家意见,我认为管理学院应在一流大学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立足建设研究型国际化学院,通过凝聚学院师生共识,优化人才引进与培养,坚决聚集资源发展重点学科方向,推动更高层次和范围的国内外交流,以“N个管院”为抓手(创新管院、文化管院、乐学管院、数智管院、幸福管院、受人尊敬的管院),全面创新运行体制和制度体系,驱动学科和管理学院真正站在全国一流的平台,成为对省内引领和在全国代表xx发声的角色。学院学科基础、人才基础和学校多学科基础已具备推动该学科向更高更强突破的可能性。

      第二,学科优化建设问题。一是按照学校要求做好对“学科创新中心”的支撑。二是做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内部建设优化,聚焦国家战略、xx特色,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内涵属性为基础,强化智能制造质量管理、医康养信息系统与数智化转型、跨境电商与多式联运等2-3个学科方向,下定决心,将人才引进、场地和资金向这些方向集中。同时,给予其他非重点方向自由发展的机会,支撑人才培养和社会多样化需求,稳定发展局面。三是全面面向工程和新技术应用需要,加强与机械、土木、信息、交通、医疗健康等学科深度融合,以“工程管理MEM”专业硕士培养和专业博士点筹备为抓手,强化管理工程学科的工程属性,顺应社会需求变化。四是强化平台引领,着力推动现有省级平台实质性建设和新的部级、国家级平台筹备。五是专业优化,结合新工科、新文科建设趋势,对现有本科专业优化调整,该合并的合并,该撤销的撤销,该新建的新建,更好支撑学科建设。

      第三,学院发展的保障问题。在两院合并和专业优化的双重压力下,必须做好机制体制、经费、空间等方面的保障,保稳定促发展。一是建立以学生培养、教师成长为中心的运行体制,推动研究生创新能力和本科生乐学爱校意识培养改革,为不同类别、年龄教师提供基本的教学科研条件,建立驱动人才辈出、主动贡献的新机制,平衡好学科内利益关系,营造积极公平的学科氛围,推动幸福管院建设。二是创新经费筹集方式,优化经费使用,兼顾节约与增效,满足日常资金及重点工作突破需求;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发挥校友资金补充作用;在学校政策允许内,做好专业硕士和博士培养、社会培训与服务等增收工作。三是空间保障,以省级平台和学科团队建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抓手,推动空间优化调整,压缩行政办公面积,加大省级平台和共享研讨室等投入,响应师生诉求。

      在一流大学建设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关键时期,中层干部培训为我们及时补充了能量。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作为郑大学子和中层干部,我将继续加强学习,不断将个人智慧融入到学校学院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去,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昂扬的精神、务实的作风,为学校学院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学校中层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四

      8月7日至8月11日,在校党委精心组织下,我们在处处充满党建文化氛围的美丽党校,度过了紧张又充实的一周,八位专家的报告,内容丰富生动有高度,我们获益良多,深受启发,焕发了奋斗精神。

      一、专心学、深入学

      1、“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优秀的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诞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xx老师讲的《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今天,教育、科技、人才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教育成为重中之重。

      2、“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需要有一流大学群体的有力支撑,一流大学群体的水平和质量决定了高等教育体系的水平和质量”。xx、刘海峰、吴晔等老师的讲座,让我们更加深刻理解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意义与使命,一流大学追求的是价值观与信仰,引领学科发展方向,肩负英才培养的重任,对人类进步意义重大。各位老师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有价值的建设思路、经验与方法。

      3、李小年、仰颐、陈廷柱等老师,深刻剖析了大学管理、治理的内涵,梳理了存在的难点问题、关键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途径,让我们深刻认识到高校领导干部能力素养提高的重要性与责任的重大。丁晓敏老师的讲座让我第一次认识到教育舆情的复杂性,对舆情及应对的办法有了新的理解。

      二、研究学、结合学、思考学

      (一)中国特色一流药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中国优秀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诞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也应思考,如何让中国优秀文化与现代科学融合,创建中国特色一流大学一流学科,让中国文化为世界科学文化发展,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创建未来科学文化体系。特别是中医药如此伟大,与现代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深度融合,药学学科更应是具有引领性的中国特色一流学科(未来药学),进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未来生物医药大学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发展将促进科学与传统优秀文化深度融合,新的文明时代正在来临,我们处在文明大变革时代,必须对学科建设进行前瞻性深度谋划与顶层设计,将中国优秀文化与现代科学深度融合,才能建设中国特色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引领未来学科发展方向。

      (二)人才培养与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思考

      1、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核心任务与重要基础,要求“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我校本科教育从顶层设计到实施细节,与一流大学要求相比,都尚存在一定不足与差距,值得我们系统深思。建议先从高度重视、顶层设计做起,塑造以立德树人为本质任务和光荣职责的校园生态。

      2、研究平台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支撑平台。围绕“以学科建设为中心,以学院人才培养为主体”,建立多个主题鲜明、目标明确的支撑平台(包括研究平台、产业研究院、书院等),做到层次分明,高效凝练。

      3、重建博士生导师制。研究生培养高质量发展阶段,博士培养更是国家英才培养。博士生导师不但直接影响博士生的学术水平,而且对博士生人格思想境界的塑造也影响巨大。因此,博士生导师是一个高要求的严肃岗位,不但要有深湛的专业水平,更要有高尚的情操,高度的责任心,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经验与能力。但我校十年来,为了适应学校发展阶段的需要,不再执行博士生导师制度,而采取除了“博士、高级职称”的基本条件外,单纯以“当年获批有国家项目”方有带博士生的指标评定办法,这在一定阶段促进了青年人才的专业进步,满足了学校某个阶段的发展需求。但随着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到来,单纯按照项目来分配博士生指标(学术水平高低不能单纯以项目作为衡量指标)带来的诸多问题日渐突出,主要体现在:(1)直接影响博士生导师队伍的高质量建设(优秀的老师可能因为没有国家项目不能及时成为博士生导师,达不到博士导师资格水平可能因为偶然获得国家项目而成为博士导师),从而直接影响博士生培养质量(我校近年来博士生论文质量屡屡出现问题)。(2)忽略了博士生导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要求品德高尚、学术精湛、指导经验丰富)。(3)影响团队建设和项目持续深度,难以取得高水平的大成果。建议结合导师遴选制和指标分配制的优点,建立有利于高质量博士培养的科学合理的博士生导师遴选条件和遴选办法(博士生导师制),定期遴选,不唯项目(可以作为其中1项要求),确保优秀合格人才及时成为博士生导师;建立合理的指标分配制度,确保大项目、大成果的顺利实施;鼓励实行导师-导师组制,既有利于年轻博士生导师的培养,也有利于团队建设。

      (三)高校领导干部需要克服的一个普遍问题的思考

      高校管理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很多走向中层管理岗位的多是一线教学科研人员。优点是高知、接受知识能力强、热爱专业、拼搏、多淡泊名利,但存在一个从被服务的一线教师到管理者的角色转换转变过程。这一角色转换对高校老师可能更困难一点:因为是高学历、高知,受社会赞誉多;因为热爱专业,只想更好;因为一直多年在校园埋头教学科研,社会阅历磨练少,眼界和胸襟都需要磨砺;缺乏全面系统管理能力的培养培训,等等因素,导致了我们在站位、服务意识和管理能力上存在着差距,归根到底还是知识、能力、格局与认知的问题。导致应该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高校谋现实的多,谋未来的少,谋某个发展方向的能力强,谋学科发展全局的能力弱。非常感谢校党委组织的这次内容丰富的培训,也建议不断加强对中层干部的培训培养。只要中层干部力量再上台阶,xx大学各项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发展。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通过培训学习,我们更加深刻理解大学之道的含义,更加坚定信念:心怀大我,办好一所人民、历史满意的大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和成就一代又一代追求真理、追求理想、追求美好的英才,是我们无限光荣的使命,是值得我们为之奉献和奋斗的!

     学校中层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五

      医学教育周期长、内容多、实践性强、具有独特性,附属医院和临床医学院的建设、管理与运行也同常规院系有所区别;其中,学科建设在医学教育与医院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结合负责管理的xx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医学部具体情况,将优势学科建设作为本次培训研习过程中攻坚克难的重点,抓住我院全方位跨越式前进的重要契机,努力实现“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五位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化发展。通过总结内科医学部近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而明确专业定位、凝练学科优势、加强专科建设才是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内科医学部学科建设概览

      在此次培训前,我对内科医学部学科建设情况进行了详尽地调研摸底。xx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医学部下辖专业8个(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及代谢病科、感染性疾病科、消化内科、肾脏内科、风湿免疫),涵盖19个科室、71个病区、8个辅助科室、8个专科实验室。现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3个、呼吸疾病国家区域医疗中心、xx省医学重点专科3个。职工总数1900多人,副高以上占比约14.7%,有中原千人计划-中原学者1人、领军人才2人、中原名医5人;在中华医学会专业分会任职16人次(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1人,常务委员5人),xx省医学会任职139人次(主任委员10人,副主任委员39人,常务委员30人)。

      近年来,各专业根据自身特点发挥临床优势,取得不俗成绩:心内专业介入手术的数量及质量均独占鳌头,消化内镜创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走在世界前列,呼吸专业依托人工智能、床旁影像及生命支持技术提升重症患者治疗水平,肾脏病理活检突飞猛进跃居全国第二,造血干细胞移植居国内前列,内分泌介入等技术的开展实现疑难罕见病的诊疗突破,感染专业则在药物专利研发、肝病无创诊疗等领域取得不俗进展。学部成员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3项(重点项目1项、优青1项、联合重点3项、面上项目31项),共发表SCI论文736篇,其中10分以上论文34篇,包括《Lancet》、《Nature Metabolism》等行业顶刊。荣获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xx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4项、xx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8项。

      内科医学部承担xx大学系统内科、实验诊断、物理诊断本科生和留学生教学任务,负责内科临床实习、见习带教工作,以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刘章锁教授、秦贵军教授等组成的教学团队荣获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团队”荣誉称号,《内科学》获批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是我省临床医学教育所获最高国家级荣誉。《内科学》《实验诊断学》双双获得xx省本科教育线上教学优质课程壹等奖,三度受邀编写人卫版统编教材《内科学》,亦是对内科教学质量的肯定。

      二、学科建设的问题与困境

      但是,在经过详细调研后,我们发现在学科建设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学部、学科、科室定位与职能划分不清晰:国内知名医院多采取“医院-学部-学科-科室”分级管理的模式,而我院学部、学科、科室定位与职能划分不清晰,对于其长期可持续发展不利。

      2. 学科内部、学科间联合协作不佳:部分学科缺乏统一布局、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统一监督,难以集中力量干大事,无法形成合力突破瓶颈,学科间联合协作不佳、难以优势互补。

      3. 亚专业建设流于形式:科室亚专业定位模糊甚至有名无实,难以像协和医院等顶尖医院建立优势学科、优势方向,无法按照亚专业对于病人进行规范化精细化管理,难以依托亚专业进行高水平研究。

      4. 医改浪潮下的学科转型:单病种限费、DIP支付、药品耗材零加成、医保扣费等医改浪潮对医疗系统造成较大影响,急需寻求突破转变。

      5. 高水平科研的破局困境:缺少具备较高学术影响的带头人、缺少国家乃至国际级科研学术平台、缺少具有代表性的重点研究方向、缺少重大项目支持与牵头GCP研究、缺少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的转化。

      6. 人才引进与梯队建设欠缺:高端人才引进花费多贡献少,缺少杰青/优青,尤其缺乏本土化培养的接班人,人才差异化培养应提上日程。

      7. 临床工作精细化程度不足:尽管患者群体庞大,但缺乏规范而有效的临床处理流程,难以开展大规模临床研究;疑难危重症疾病的挖掘浅尝辄止,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疑难危重症疾病死亡率高、外转率高的问题。

      8. 缺少系统性教学架构:缺乏以学科为基础的专职化教学团队,缺少国家级名师团队或教学立项,没有设置教学专职副主任和教学秘书,缺少教学比赛、教学讲座等促教手段,缺少特色性临床教学。

      9. 宣传工作有待加强:全国级别学术会议交流宣传不足;缺少与顶尖医院合作交流;未能发挥进修医生的宣传作用;易忽视公共媒体的宣传作用,对于自媒体、视频号等新兴媒介的利用不足。

      三、对于学科建设破局的思辨

      1. 健全组织领导,强化学部职能:①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尽快完善领导班子,有针对性培养后备干部;②强化学部对学科、学科对科室的管理职能,能够统一部署、统一监管、统一调度,增加学科间联动,以期集中力量办大事;③对现有科室进行资源整合,按照DIP付费、疾病变迁等前瞻性调整科室。

      2. 加强优势学科建设,突出亚专业定位:①建设周期内,复旦排名及科技量值排行中1-2科室进入前十,3-5科室进入提名,争取获批区域医疗中心;②参照对标医院亚专业组设置及运行模式,年终考核细化至每个亚专业方向,③按照亚专业制定SOP、特色诊疗、技术创新、科研教学。

      3. 人才引进与培养任重道远:①人才按需引进、宁缺毋滥,引进同时更需注重自身培养,②青年人才按其专长进行差异化培养,③要做好科室人才梯队建设,根据人才培养的临床、科研、教学等方向,制定年终绩效考核体系。

      4. 临床工作高质量发展:①突出学科“小综合”临床优势;②加强病案质量,狠抓临床医疗质控;③全面加强学科间临床联动,充分发挥MDT在跨学科诊疗中的作用;④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鼓励新技术、新项目引进,加大基础研究向临床转化的力度。

      5. 科研工作步步为营:①科研工作遵循医院层面科研统一部署;②重点关注并扶持具有冲击国自然重点、杰青项目的潜力团队;③建立专业内部联合、专业间协作的科研模式;④积极整合科研成果,冲击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乃至国家科技奖。

      6. 教学工作丝毫不怠:①教学组织模式改革,教研室成立专职化教学团队,②举办教学比赛、教学讲座、观摩课等,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③严格临床见习、实习、规培、专培的带教管理,④注重教学项目申报,冲击省级乃至国家级精品课程、教学成果奖等。

      7. 文化及宣传工作:①重视国家、国际级别学术会议上的宣传工作,高水平学术交流同时扩大专业影响力;②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及新兴媒体进行宣传;③在“专病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上进行宣传,扩大社会辐射能力。

      通过主题教育及此次培训学习,我对新形势下重点学科建设有了新的认识,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研习出新的对策,相信在xx大学及第一附属医院党委班子的指引带领下,内科医学部必将上下一心、众志成城,针对学部发展中的瓶颈,敢于“啃骨头、涉深水、爬坡上山”,努力发扬自身优势,着力解决自身问题,以快速稳健之步伐,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