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感恩节个人心得体会范文示例

    时间:2021-11-24 10:53:26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感恩节 个人 心得体会

      感恩节个人心得体会范文示例

      又到感恩节了!这个美国人的传统节日。很多人叫火鸡节。

      去年这个时候,我们在xxxx福利院住了四个星期,陪伴母亲度过生命中的又一个危机,同时也是对自己灵魂的再一次救赎,在非宗教的意义上。

      当然,可能许多人并不过感恩节,那又如何?因为是另类,我历年都被同事问起,你庆祝感恩节吗?我始终抱定同样的回答:我庆祝每一个不用上班的日子,美国人未必明白连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的的意思,只好似是而非地点头微笑。其实,在美国过了二十八个感恩节后,离每天不用上班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是不是从现在开始应该庆祝每一个上班的日子呢?

      有记载说感恩节起源于欧洲的十五世纪,像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一样,感恩节反映了农耕文化的普遍现象:庆祝丰收并期望来年风调雨顺。Thanksgiving, 照字面意思是“致谢”。感谢大自然的赐予和上帝的眷顾。有神论把大自然看作神,或认为大自然由神左右。五坛,建于明代,为明清两代帝王皇室御用,祭祀自然与神灵,是同一类的。

      想查一下,thanksgiving 何时因何译成“感恩”,也许用力不够,一无所获。可“致谢”和“感恩”意思在汉语中还是很不一样的。汉语通常说的“感恩”,有“报答”的意思,常常指对自己有重要帮助和影响的人,我们习惯称作“恩人”,说某人有“恩”于自己。

      西方人出于礼貌,“谢谢” 挂在嘴边。但好像不大有对“恩人报答”的概念,只感激上帝。基督教义认为,每个人都是带着前世罪孽来今生赎罪。所以要尽力做好事,尽力帮助别人。也许正因为如此,接受别人的帮助,不需要直接回报那个帮助过自己的人,而是尽力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这恐怕是中西文化的差别之一。

      如何感恩,也是社会价值观的一部分。

      为此,中国不乏千古流传的感恩故事和至理名言。有史书记载的,也有民间口耳相传的。

      前一段时间,网上流传两个外国故事。一个是小旅馆年轻前台服务生变成希尔顿酒店首任经理;二是擦皮鞋小男孩儿成为世界著名演员和制片人。这两个故事在西方原本是励志的,经过翻译的诠释演绎和再创作,就变成了感恩的故事了。这又关联着另一个概念,“善有善报”。小旅馆的前台服务生因无意中帮助了一对富有的老年夫妇,做了希尔顿酒店首任经理。擦皮鞋小男孩因为尽力寻找那个施舍他的著名导演还钱,最后被选中做演员,此后一发而不可收拾。要传达的是:今日行善,明日或来生定有福报。这样一来,行善的功利色彩就鲜艳夺目了。不幸的是,很多小旅馆的服务生没那么好的运气,一辈子行善,也还是在小旅馆做服务生。于是,有人就开始怀疑因果报应。

      这应该和佛教的影响分不开。

      我在两种文化中偶有“善举”,并非刻意为之,大多出于同情心,自己也是举手之劳。这里举两个例子,无意表现自己,只是想说明文化差异。

      1986年,一位学生毕业报考xx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成绩合格,可排名第四,前三名被录取,他不幸落榜。心事重重地跟我告别,一脸的沮丧和失落,说分回到了家乡xx海安的一所公社中学,县中的名额被人挤掉了。因为我是他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了解他的情况,当时我们相关专业正巧没招满,我就问他愿意不愿意考虑,就是专业更冷癖。他一听,立马变了一个人似的,眼里放出光芒。

      于是,跟南大研究生招办电话联系后,我带着介绍信,骑车去南大取回他的材料,经导师协调和教务部门批准,很快办好南师研究生的录取手续。他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来见我,脸上泛着笑容,眼泪尽情洒落,几句不连贯的话几乎是哭出来的。千恩万谢以后,他兴高采烈地回老家海安度暑假。

      九月初开学,我因参加自学考试封闭命题,前几天没在学校。结果好几个人告诉我,你这个学生一天找你几次。我见到他时,他手里提着一个线网兜,六七十年代常见的那种。里面有三只母鸡,一只基本死了,一只半死,一只活着。他不好意思地说,那是她母亲非要让他带的,乡下人家里没别的稀罕,只有生蛋鸡,平时换油盐酱醋。我说了他,他觉得委屈,说他跟父母一再说,刘老师是不会要的。可母亲说,刘老师是我们家的恩人,不会见怪的。他父亲忠厚老实不善言辞。我听完有点哽咽,说不出别的什么,让他转告母亲,母鸡在xx是很贵的,我们平时也不舍得买,谢谢她。那个男孩儿笑了,笑得很灿烂。

      三年研究生毕业,他分到xx淮海大学任教。虽不太理想,我说你还有机会,以后可以考博,一年后,我离开南师,几年后他考取复旦博士。又过了若干年,他几经辗转联系到我,告诉我他已结婚了,家在xx,孩子上小学了。他刻意强调现在是“xx人”。他们一家人除他自己谁都没见过我,但一家人都知道刘老师,“改变了他们一家人的命运”。我明白他的一番表达是由衷的,虽然他当时也不善言辞。

      一晃,当时的那个海安男孩儿,如今早已是有多部专著的语言学教授,虽然有二十多年没联系,网上一查便知。

      再一个就是美国的经历了。八年前,我们要招一名初级软件工程师,应聘的其中一位是大学毕业三四年的小伙子,学的是计算数学,毕业后在一个小镇上的小公司里干杂活,包括接电话,管理电脑和网络,跟软件工程搭不上。不过觉得他基础不错,人机灵聪明,虽然工作经验满足不了我们的需要。最打动我的是,与我女儿同年,他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太太全职在家带孩子,26岁就撑起一个四口之家。我女儿当时还在尽兴享受大学毕业后的潇洒生活。所以我觉得这样的人,给他机会,他一定会珍惜,有一些空间,他就能发展。

      于是招了他,破例地把他当“徒弟”带着,每周抽一两个小时帮他补所缺的书本知识。事实证明我当时是对的。三年后我离开公司,他已经独当一面,年薪从刚来时的四万加到了七万多。他事后说,他得到这个工作机会,全家从此就从小镇搬到大城市来。因为有一个懂他的上司,他的才华充分得到施展。在我们中华文化里,这叫“知遇之恩”。

      但他对我丝毫没有“感恩”的意思。我给他孩子买过礼物,也请他吃饭,可他连一个鸡蛋也没送给我,更不要说鸡了。因为,他是一个美国人。他深知他的一切都是他自己努力得到的。就像《国际歌》里唱到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国际歌》的精髓,应该存在于他们生理和文化的DNA中,虽然这个美国男孩儿压根儿就没听说过《国际歌》。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人生中都有过这样的“恩人们”,由于他们的帮助,特别是在人生重要转折点上的指点和引领,或是在人生低谷时的关怀与鼓励,让我们得以生存和发展。

      这两天看《高考一九七七》,朋友圈里不乏这个话题。许多人都联系自己的经历思考类似的问题:如果没有77年的恢复高考,我们会怎样?笼统地说,北大荒的可能还在北大荒;插队知青也许仍然在广阔天地,当然卖菜的离不开菜场,剃头的走不出理发店......正如《高考一九七七》的集名《改变命运》,任何一个由高考而改变命运的人,不能不深怀刻骨铭心的感激之情!

      然而,作为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事件,总是和其他事件关联着的。

      恢复高考,其实只是拨乱反正的重要举措之一。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在先,就无乱可拨,也就肯定没有也没有必要有77年的恢复高考!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一九七七年考入大学的那一批人,最早的大概十一年前就已经考上北大清华了,像电视纪录片《高考一九七七》中被采访的前xxxx市副市长。

      在观看《高考一九七七》的同时,一定有人心里还有一部《停考一九六六》。其实,我们有理由期待《右派平反一九七八》这样的电视记录片。除了描述右派平反的过程和艰难,回避不了的是《反右一九五七》。包公戏自古以来受百姓爱戴,不外乎“不畏权贵,(皇上例外),声张正义,还以清白”。倘若无冤假错案在先,何必多此一举?!

      感恩拨乱反正,我们更希望历史悲剧不再重演!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