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考工记》心得体会 ——语言的魅力

    时间:2021-08-26 11:36:25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考工记》 心得体会 语言

      《考工记》心得体会 ——语言的魅力

      初读《考工记》,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其温润的文风。整篇通读下来,作者并不追求详尽地描述事情的每个细节,而是采用了留白的手法,寥寥几笔便将读者带回当时的那个年代,余下的部分便交给读者自己,通过理解和想象完成与这本书的沟通和思考。

      《考工记》就如一幕大电影,在时代变迁中,时间渐渐流逝,四小开的青年时光渐行渐远,当年奢靡的生活在战乱面前被轻易打碎。自行车上的青春少年,夜晚马路上舞女长长的倒影,抗战中小龙坎蘑菇中毒死去的女生,辗转千里狼狈归来的游子,穿着旗袍带穿西装吊带裤的儿子去提蓝桥监狱探监的冉太太,木匠铺修表铺毛衣铺里相视而笑的三个年轻人,骑自行车去看朋友坐的轮渡,站在楼梯上叫爷叔的厨娘,西餐厅里喝完罗宋汤将面包打包的校长,海关里香港寄来的食品箱,阴暗的老宅上玻璃天瓦漏下来铜钱大的光斑,院子里地砖上积水里的月亮,从老宅顶楼自我了断的人影。大宅雕梁画栋上热热闹闹的八仙,历次运动中或色厉内荏或穷凶极恶的面孔,老宅里瓶盖厂佛魔混杂的各色人等,从前景渐次变为背景,最终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的茕茕孑立的七十岁老人,踽踽独行于即将坍塌的破败老屋,渐渐消隐于前黑后青的背景中。

      接下来我通过引用几个片段来简要地谈一下我的感想。

      “废墟上亮起一星点火,洇染开一圈,火上的瓦罐突突地小沸,有食物的甜香弥漫在空气里,他吸吸鼻子,辨出南瓜的气味。映着幽暗的光,面前呈现一片白,这一片白仿佛无限地扩大和升高,仰极颈项,方够着顶上一线蓝天,恍然悟到,原来是宅院的一壁防火墙,竟然还在——从前并不曾留意,此时看到,忽发觉他的肃穆的静美。他不过走来二年半,却像有一劫之长远,万事万物都在转移变化,偏偏他不移不变。”

      这一段描写的是是陈书玉重回上海的时候,一个人走回祖宅的路上看见的一幕。细细分析下来,这时候的主人公经过战争的一个废墟,废墟中有人在煮粥,火光照亮了周围的景色。就如我开头所说的“留白”手法,作者没有非常仔细的交代所有的细节,而是点出重点后就此收手,比如战后的废墟指点出了“废墟”二词,交代了地点;紧接着的第二句话就转到了火光;第三句话则是关于瓦罐,第四句话描写食物······如此类推,但是读者并不会因为迅速地叙述感到不适,这种表达效果让我非常震撼。

      在我写作的过程中,有时为了渲染气氛和展现自己写作能力,会极尽所能花大量笔墨来描绘事务。但是读下来还是能感受到自己语言描绘能力的不足。但是《考工记》简洁的语句背后,给我的感受是字字的用心,略去了很多无用的部分,用最恰当的来形容。只点出“废墟二字”,但是根据主角生活的年代推算读者可以知道这是上海被侵略过后战争的;形容火用的是“一星点”非常的俏皮可爱,生动形象,一下子就能让人想像出一小簇火在夜幕中跳跃的场景,火光“洇染”开来其实就是周围被火光照亮,但是作者将染布和这个情景结合起来,仿佛火光将周围“染上”橘黄色。并且作者前半句往往留下悬念,到后半句解决这些疑问,比如“映着幽暗的光,面前呈现一片白,这一片白仿佛无限地扩大和升高,仰极颈项,方够着顶上一线蓝天,恍然悟到,原来是宅院的一壁防火墙,竟然还在”,读着前半句想必大家都很是懵逼,是什么“映”着光,又是什么“一片白”,感到十分奇怪,但是实际上这些描写是从陈书玉的视角出发,写的是陈书玉在夜幕中衬着篝火看见眼前有一片白色的东西,他追着这白色的望上去发现这是附近宅院的墙。读者跟着主角的动作了解信息,更有一种沉浸感和神秘感。

      同时,本书的环境描写我也认为是一绝。对于读者我来说,阅读这本书有一个首要的难题就是对本书所处的上海以及其历史变迁不适很熟悉,因此在阅读时候会存在一定的感知差异。因此作者对环境的描写十分重要,这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例如书中的故事围绕着陈书玉一家和他家祖宅的兴衰展开,作者花了大量笔墨描写房子的变迁,对老宅的精细描摹贯穿在整部小说中,时时刻刻营造着一种厚重历史与轻盈生活交错的美感。

      “门里面,月光好像一池清水,石板缝里的杂草几乎埋了地坪,蟋蟀蛐蛐地鸣叫,过厅两侧的太师椅间隔着几案,案上的瓶插枯瘦成金属丝一般,脚底的青砖格外干净。他看见自己的影,横斜上去,缀着落叶,很像镂花的图案。走上回廊,没人靠的栏杆间隔里伸出杂草,还有一株小树,风吹来还是鸟衔来的种子,落地生根。回廊防宫制的歇山顶,三角形板壁上的红绿粉隐约浮动。跨进月洞门,延墙的花木辅导了,却有一株芭蕉火红火红地开花,映着一片白——防火墙的内壁。”

      历史的厚重从文字中漏了出来,石板缝、青砖、太师椅、几案、瓶插、回廊等等词语有着非常明显的老建筑特色,可以说都不需要过多的描绘,读者的心中已经有所联想,不由自主地就陷进这个氛围中。这段描写也是非常优美的,眼前仿佛能看见月光如沙砾一般透过屋顶漏下来,铺满整个院落。院落中生与死并存,枯萎的瓶插和充满生机杂草与树碰撞,有一种奇妙的氛围。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