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纪念袁隆平——关于粮食的心得和感悟

    时间:2021-05-31 11:08:58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纪念 袁隆平 粮食 心得 感悟

      纪念袁隆平——关于粮食的心得和感悟

      一、

      一大早醒来,人在xx代县。吃一份xx人特制的烧麦,喝一碗小米粥,便去火车站坐车,前往佛教圣地五台山。

      在路上,打开手机,收到昨晚xx、xx、xx三地突发地震的消息,还没反应过来,便又收到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接着是他的秘书出来辟谣,说袁老还活着,只是身体不适,刚进医院,但情况不是很乐观。接着,是网民们纷纷指责媒体们吃饱了撑的。接着,各大媒体也把稿子撤了,出来辟谣……

      下午两点,正式通报,袁老逝世!

      在去五台山的路上,在朋友圈看到很多人发图文悼念,然后又纷纷转发“假消息”。突然觉得,被媒体牵着鼻子走的老百姓,真的好可怜!

      前两天,年仅50岁的企业家左晖去世,有不少网友在表示惋惜之余,最关心的是他留下的那150亿怎么分。第二天,就出来一个帖子《左晖和你很熟吗?》。的确,选择做正确而难的事情的左晖,跟大部分不问是非选择容易的事情做的人,有啥关系?道不同不相为谋,150亿也分不到你头上。

      而袁隆平院士和左晖一样,选择的也是一件正确而难的事情,但他没有150亿,却有无数爱戴和感念他的人!因为,他毕生的贡献,和大多数中国人都有关!

      “正确”是因为粮食关乎国计民生,是中国乃至全人类生存的基础。华夏民族乃至人类历史上都曾有过无数次饿殍遍地的噩梦,需要有这样一批人或一个团队站出来,结束这个噩梦。

      “难”是因为杂交水稻的培育是一件真科学,水稻杂交不成功,种子落到地上就不会结出像样的粮食来,骗不了人;不像现在的造汽车,可以靠伪技术骗补贴,忽悠老百姓。

      二、

      我是南方人,生于xx赣州,这里属于长江水系,主食是白米饭。我的祖辈世世代代都是农民,客家人,贫下中农,衣冠南渡之后,靠着丘陵地带开垦的几亩薄田,种水稻为生。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是种水稻、吃白米饭的民族(南方的汉族、苗族、瑶族、畲族、土家族……以及非洲兄弟),都在或直接或间接地和袁隆平及其团队发生关系。市场上卖的稻种,便出自他老人家所在的研究院。

      水稻种植很辛苦,从发芽、播种、插秧到育苗,都离不开水,灌溉就成了大问题。小时候,见过村民为了给稻田灌溉,扛着锄头大打出手。

      我儿时还有交粮食税的记忆。辛苦大半年的收成,被一大袋一大袋地装上绿皮卡车,拉到镇上的粮管所。

      后来,粮食税终于取消了,中央媒体大肆宣传,说延续了两千多年的皇粮国税终于在这个时代终结了,压在农民头上的大山被搬走了。而放眼全球,在同时期,xx和欧美国家早已经在给农民各种生产补贴,反哺农业。而我们,才刚开始一点点摆脱“苛政猛于虎”的枷锁,就沾沾自喜。

      而没过多少年,村里种地的农民越来越少,年轻人都去xx和xx打工了,河水干涸了,老人家也干不动了,土地成片成片地荒废掉。仲夏夜,也再难“听取蛙声一片”了。

      直到前年冬天,疫情前,我从xx回乡过年,才发现村民们的土地都转给了承包商,种起了大棚菜。承包商在河边打井,抽水机快把地下水也给抽干了!

      三、

      行走中国的途中,来到xx和xx,洞庭湖和xx平原都被称作是鱼米之乡。在两省的博物馆里,看到《齐民要术》等农书中关于旧时水稻种植的介绍,总会本能地联想到爷爷奶奶跟我讲述的关于饥饿的记忆。

      来到xx和xx,这里是京杭大运河的起点和终点。贯通五大水系的大运河,明清时期的漕运,运的大部分也是江南水乡的稻谷。

      四、

      我有一段工作经历,是在xx的一家公益教育机构。那段时间,我在机构同事和公益同仁的感染下,养成了吃饭要光盘的习惯。这个习惯对我影响至深,像是被刻进了骨头里:每次出门赴饭局,只要稍微有点话语权,我总会提醒对方:“吃多少,点多少,尽量别浪费。”

      在xx德格支教时,住在藏民家中。藏族人在家用餐有一个习惯,吃到最后会用舌头把碗舔干净。每次看到他们这么做,心中油然生出几许敬意。

      在佛教中,粮食被视为福报的一种,珍惜粮食,便是惜福的体现。

      在过去,农业生产技术不发达的时代,人们只能靠天吃饭,一场大水、一次大旱,便能死很多人,活下来的也四处流窜,成了盲流。那时候,贫穷总是和饥饿连在一起。冯小刚导演的电影《1942》算是对农耕文明中众生苦难的一次呈现和总结。但那部电影票房并不高,可见,人们普遍还是缺乏直面苦难的勇气。

      袁隆平院士在一次接受采访中,回忆起他在上世纪60年代经历的大饥荒,历历在目,神情动容。那是中国少有的几次出现人口负增长,它不仅仅是天灾,更是人祸,之所以有“亩产万斤”这样的超现实的梦诞生,要归咎于人们在政治挂帅的风气面前所表现出来的盲从、不诚实和反常识。

      饥饿还会带来一系列的次生灾害,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性深处的恶。我在饥肠辘辘的时候,脾气就特别差,不受控制地骂人。而有些人,为了能活下去,甚至能干出易子而食、草菅人命的事情来。

      值得庆幸的是,时代在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也在提升。得益于袁隆平院士等人的努力,在全球范围内,饿死人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少发生了——水稻种植技术已经推广到了非洲尼罗河谷地。

      但是,由于过往的饥饿记忆所带来的匮乏感,却需要好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彻底清洗干净。于是,在现实中,我们总能看到:永远有那么多怎么也喂不饱的巨婴和蛀虫。

      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贫穷和饥饿之间关联度在日渐薄弱,在现代社会,贫穷更多地和个体的懒惰以及制度不公联系在一起。20XX年上映的西班牙电影《饥饿站台》讲的就是这个问题:人类总体的粮食供应是足够养活地球上的70亿人的,但因为人性贪婪和制度不公,总免不了有一些人吃不饱饭、甚至被饿死。

      在现实中,我们也看到:贫穷导致的不一定是饥饿,也有可能是糖尿病和肥胖症。大多数现代人的战争,更多的是跟自己的贪婪和懒惰作斗争。

      五、

      行走中国一年多,除了各地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我看到最多的,便是沿途的餐厅和饭店。各地名吃,不同做法,花样繁出……看餐厅和饭店的营业状况,就能看出中国这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和消费能力。地域辽阔、物产丰富的中国,饮食文化可谓享誉内外。

      20XX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之初,自我隔离的普罗大众,首先想到要囤积的,也是粮食。为了复苏经济,最先开放的一批产业和公共场所中,就有餐饮服务业。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以“吃货”著称的国家,竟然曾经也有穷困到要骗人吃观音土、啃树皮的地步,也是闻所未闻。

      六、

      1981年,联合国将每年的10月16日定位世界粮食日,旨在唤醒全世界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重视。

      我很希望在世界粮食日这一天,或者在每年的今天——袁隆平院士的忌日,大家能断食一天。每年用这一天的时间,体验一下什么叫做饥饿;也从这个角度感知自身的欲望。

      毕竟,真的有很多人,吃得太饱了!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