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免疫真题大题考试复习重点总结

    时间:2020-10-15 15:11:34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真题 免疫 大题

     2016 年 年 10 月 免疫 26、简述抗原自身因素是如何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

     P22 抗原的理化性状、抗原表位的种类和数目均可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结果。如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形成凝集现象;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形成沉淀现象;粗糙型细菌在生理盐水中易出现自凝;血细胞同 IgG 类抗体反应可不出现凝集现象;单价抗原(半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不出现沉淀现象。

     27、简述免疫浊度测定的基本原理

     P89 抗原、抗体在特殊缓冲液中反应而又比例合适(抗体过量)时,形成的小分子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在增浊剂的作用下,迅速形成免疫复合物微粒,使反应液出现浊度。在抗体过量且固定的条件下,形成的免疫复合物量随抗原量增加而增加,反应液的浊度亦随之增强,即待测抗原量与反应后溶液的浊度呈正相关。用系列已知浓度的抗原标准品进行试验,制备剂量反应曲线,即可求出标本中抗原含量。

     28、简述凝集反应的影响因素

     P97 (1)电解质:颗粒性抗原都带负电荷,有互相排斥的作用,电解质可降低抗原的电荷,使其易于凝集。一般用 0.8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血清与菌液。

     (2)pH:一般凝集反应合适的 pH 为 6-8. (3)温度:除冷凝集素,一般温度高低与血清学反应速度正相关。但超过 60℃反而会破坏蛋白质结构,故凝集反应通常以室温或 37℃中进行为宜 (4)抗体与抗原的比例:凝集反应中多数情况下,抗体浓度越高则反应越强(前带现象:抗体浓度过高,反而不出现明显凝集)

     29、什么叫血清病?简述其发生的机制

     P249 (1)血清病属于 III 型超敏反应的全身性免疫复合物病。是指初次注射大量异种抗毒素血清1-2 周后,可出现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关节肿痛和一过性蛋白尿等症状。

     (2)发生机制:一次大量注入异种抗毒素血清后,机体产生抗异种血清抗体,由于注入的异种血清尚未完全清除,两者在抗原量多于抗体量的条件下结合,形成中等大小可溶性 IC,随血流运行至全身,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关节滑膜及皮下组织毛细血管壁中,引起一系列症状。

     (3)血清病具有自限性停止注射抗毒素后症状可自行消退。有时应用大剂量青霉素磺胺等药物也可引起类似血清病样的反应。

     30、简述对疫苗安全问题的防范措施。

     P271 疫苗都是用于健康人群,特别是儿童的免疫制剂,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千百万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在制作中应特别注意质量管理。灭活疫苗菌种为致病性强的微生物,应予彻底灭活;活疫苗的菌种要求遗传性状稳定,无返祖,无致癌性;血液制品需对献血员进行严格检查,确保血液不含病原体(如 HIV、HBV、HCV 等);应尽可能减少各种疫苗接种后的副作用,推荐口服接种或尽量减少注射次数。

     31、什么是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放射分析?试比较二者之间的区别

     P161 (1)放射免疫分析(RIA):标记抗原与非标记抗原对特异性抗体的竞争,待测的抗原量与结合的标记抗原-抗体复合物呈反比,与游离的标记抗原呈正比。

     (2)免疫放射分析(IRMA):非竞争性免疫结合反应。过量的标记抗体与待测抗原反应,充分反应后去除游离的标记抗体,抗原-标记抗体复合物的放射强度与待测抗原量呈正比。

     (3)比较

      32、试述 I 型超敏反应皮肤试验与 IV 型超敏反应皮肤试验的原理

     P252 (1)I 型超敏反应皮肤试验:

     ①原理:当变应原通过皮肤挑刺、划痕、皮内注射等方法进人致敏者皮肤,与吸附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特异性 IgE 结合,导致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在 20~30 分钟内局部皮肤出现红晕、红斑、风团及瘙痒感,数小时后消失。

     ②应用:寻找过敏原,预防药物或疫苗过敏 (2)V 型超敏反应皮肤试验 ①原理:用皮内注射、皮肤班贴等方法使变应原进入已致敏机体,体内致敏 T 细胞再次接触相同变应原后,释放多种细胞因子,造成局部以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48~72 小时内局部出现红肿、硬结或水疱。

     ②应用:寻找过敏原,判断变应原是否引起机体 V 型超敏反应或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

      2015 年 年 10 月 免疫 27、简述补体结合试验(CFT)的主要成分及检测原理

     P115 (1)主要成分有 5 种。已知抗原(或抗体)、待测抗体(或抗原)、补体系统、绵羊红细胞、相应抗体 (2)原理 ①直接补体结合试验:若反应系统中抗原与抗体特异结合,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能将同时加人的补体激活,消耗掉补体。当再加入指示系统时,反应液中已无游离补体,不出现溶血,为补体结合试验阳性,待检标本中含有已知抗原(或抗体)相应抗体(或抗原)。反之,为补体结合试验阴性。

     ②间接补体结合试验:某些禽类抗血清或某些疾病患者血清中常含有所谓抑制性抗体,当其与相应抗原特异结合后,既不能结合补体,还能阻止抗原与随后加入的抗体结合,故不能发生补体激活反应,反应液中仍有游离补体存在。此时加入指示系统会出现溶血反应,为补体结合试验阳性。

     28、简述细胞因子的检测方法及特点。

     P213 (1)细胞因子:是由活化免疫细胞和某些基质细胞分泌的,能介导和调节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的小分子多肽 (2)生物学测定法:是检测细胞因子某种特定的生物学活性,而无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前体分子、降解产物、聚合物以及与蛋白质或可溶性受体结合的细胞因子均不能用此法检出。

     (3)免疫学测定法:是用免疫学检测技术,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放射免疫分析、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和免疫印迹等,将细胞因子作为蛋白质抗原,用相应的特异性抗体进行测定;此法所测定的是细胞因子的蛋白含量,与其生物活性并不一定成正比。

     (4)分子生物学测定法:是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细胞因子相应的 DNA、RNA,反映的是细胞因子基因及其表达情况。

     29、简述 ELISA 双抗体夹心法“一步法”的原理及优点

     P121 (1)原理: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抗原时,采用针对抗原分子两个不同抗原决定族的单克隆抗体分别作为固相抗体和原标抗体。可将待测样品与酶标抗体并为一步加入。

     (2)优点:使用高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双位点一步法不但操作简单、时间缩短,而且敏感性和特异性也得到显著提高。

     (3)特点:①单克隆抗体分别作为固定抗体和酶标抗体;②采用高亲和力单抗可提高测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③标本中抗原过量时会出现钩状效应。

     30、试分析由于检测试剂因素引起免疫浊度法检测结果假性升高的原因

     P95 ①抗体效价低于 1:20 会增加伪浊度 ②抗血清灭活处理 ③抗血清含有交叉反应性抗体 ④PEG 浓度过高引起血清中杂蛋白的非特异性共沉 ⑤试剂污染(如细菌、尘埃等)和变质

     31、患者小红近来早晨出现“打喷嚏、流鼻涕、流眼泪”等症状最初给予感冒药治疗半个 月无效,反而时不时还伴有晚间咳嗽或气紧,让小红迮觉也睡不安稳了。随后又按气管炎 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治疗 6 个多月末见好转。随后进入另一家医院做了一些检测项目,结 果见下:

     (1)请根据以上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该患者可能患何疾病? IgE 明显升高,怀疑超敏反应

     (2)如果要进一步确定该疾病病因,你建议患者做哪些检测?

     P243

     2014 年 年 10 月 免疫 28、简述细胞因子的概念及其检测方法

     P213 (1)细胞因子:是由活化免疫细胞和某些基质细胞分泌得而,能介导和调节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的小分子多肽。

     (2)检测方法分为三大类:

     ①生物学测定法:是检测细胞因子某种特定的生物学活性,而无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前体分子、降解产物、聚合物以及与蛋白质或可路性受体结合的细胞因子均不能用此法检出 ②免疫学测定法:将细胞因子作为蛋白质抗原,用相应的特异性抗体进行测定。此法所测定的是细胞因子的蛋白含量,与其生物活性并不一定成正比; ③分子生物学测定法是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细胞因子相应的 DNA 、RNA,反映的是细跑因子基因及其表达情况。

     29、简述带现象及其在免疫学检测中的意义

     P21 (1)带现象:抗原抗体分子比例最合适的范围,称为抗原抗体反应的等价带。在等价带前后分别为抗体过剩或抗原过剩,形成的沉淀物少或无,这种现象在免疫测定中称为带现象。

     (2)意义:出现抗体过量时,称为前带。出现抗原过量时,称为后带。

     30、简述免疫佐剂的概念及在抗血清制备中应用免疫佐剂的目的

     P68 (1)同抗原一起或预先注射到机体内,能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性物质,称为免疫佐剂。

     (2)目的:是为了提高抗原的免疫原性,从而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水平.获得高效价抗体。

     31、简述直接荧光显微技术的原理及评价

     P144 (1)荧光显微技术是通过观察固定标本上荧光抗体的染色结果,进行抗原的鉴定和定位。

     (2)其基本过程是:在标本切片上滴加抗体试剂,使荧光抗体与标本切片中组织或细胞表面的抗原进行结合反应,洗涤除去游离的荧光抗体后,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现象,在黑暗背景上可见明亮的特异荧光。

     (3)评价:

     ①荧光显微镜所用光源的波长比传统显微镜光源的波长短 1/2,因此荧光显微镜的分辨能力超出了传统显微镜的分辨率的极限 ②荧光显微镜技术具有高度灵敏性和专一性。它所用染料的量是极其微小的,只相当于传统显微技术中染料消耗量的几千分之一. ③荧光显微镜能够直接显示细胞内的生物化学成分,并且显示的彩色效果很明亮,极易观察,极易进行定量分析,而且能以极低浓度的染料检测出含量极微的物质. ④随着新的荧光染料的发明,可不断扩大被测物质的范围.

     32、某实验室购买 ELISA 试剂盒进行乙肝三对检测 (1)乙肝三对包括哪几个项目? 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 e 抗原、乙肝 e 抗体、乙肝核心抗体 (2)每个项目的检测采用哪种反应类型? ①乙肝表面抗原:双抗体夹心法 ②乙肝表面抗体:双抗原夹心法 ③乙肝 e 抗原:双抗体夹心法 ④乙肝 e 抗体:竞争抑制法 ⑤乙肝核心抗体:竞争抑制法

     2013 年 年 10 月 免疫

     27、简述免疫电泳的原理及用途

     【先电泳后扩散】P89 (1)定义:将蛋白质区带电泳和双向免疫扩散相结合的免疫化学分析技术 (2)原理:先利用区带电泳将样品中不同的抗原蛋白质分子在琼脂凝胶内分离成若干区带,然后与电泳方向平行挖一小槽,加入相应抗血清,与已分离的抗原在琼脂凝胶内作双向免疫扩散,各种抗原与抗体特异结合,在二者比例合适处形成弧形沉淀线。根据沉淀弧得而数量、形态、位置,对比已知标准抗原、抗体生成的,分析样品中所含抗原成分及其性质。

     28、简述免疫放射分析的优点

     P170 免疫放射分析(IRMA):非竞争性免疫结合反应。过量的标记抗体与待测抗原反应,充分反应后去除游离的标记抗体,抗原-标记抗体复合物的放射强度与待测抗原量呈正比。

     (1)敏感度高:①抗体分子含酪氨酸多,可以结合多个放射性碘原子;②非竞争性免疫结合,抗体过量能与微少抗原充分结合。

     (2)特异性高:要求待测物必须具有两个结合位点,才能形成有效的双抗体夹心复合物,交叉反应低。

     (3)标记物稳定,标记容易 (4)检测范围较宽:抗体量大,能结合较多的抗原 (5)稳定性好:因标记抗体和固相抗体均属过量,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也不易受实验操作的影响

     29、HAT 培养基中英文 H、A 和 T 分别代表什么物质及其作用

     P72 【HAT 培养基:骨髓瘤细胞是一种缺陷型细胞,在 HAT 培养基上无法生长,所以骨髓瘤细胞之间形成的融合细胞也不能在该培养基上存活;脾细胞和脾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能在 HAT培养基上正常生活,但不能增殖,所以经过数代后,HAT 培养基上没有脾细胞和脾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骨髓瘤细胞与脾细胞之间形成的融合细胞能在 HAT 培养基上正常生活,并无限增殖。】

     HAT (H—Hypoxanthine 次黄嘌呤,A—Aminopterin 氨基喋呤,T——Thymidine 胸腺嘧啶核苷)

     (1)氨基蝶吟(A)为叶酸拮抗物,用以阻断细胞合成 DNA 的主要途径 (2)次黄嘌呤(H)和胸腺嘧啶核苷(T)提供核苷酸合成的前体,使细胞能通过替代途径合成DNA。

     30、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法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试分析其标记物-镧系元素的荧光特点

     P156 以镧系元素镇(Eu)鳌合剂作荧光标记物,利用其长荧光寿命的特点,延长荧光测量时间,待短寿命的自然本底荧光完全衰退后再行测定,所得信号完全为长寿命镧系螯合物的荧光,从而有效地消除非特异性本底荧光的干扰。

     31、试述 I 型超敏反应的发病机理及其主要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P243 (1)发病机理:

     ①致敏阶段:变应原进入机体,激活 CD4+Th2 细胞和特异 B 细胞,诱导产生特异性 IgE 抗体。IgE 抗体吸附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

     ②发敏阶段:已致敏机体再次遇到相同变应原而发生超敏反应的过程。

     (2)实验室检测方法——I 型超敏反应皮肤试验:

     ①原理:当变应原通过皮肤挑刺、划痕、皮内注射等方法进人致敏者皮肤,与吸附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特异性 IgE 结合,导致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生物

     活性介质。在 20~30 分钟内局部皮肤出现红晕、红斑、风团及瘙痒感,数小时后消失。

     ②应用:寻找过敏原,预防药物或疫苗过敏

     2012 年 年 10 月 免疫 27、简述捕获法 ELISA 的检测原理及应用

     P122-123 (1)原理:将血清中所有的 IgM(特异性或非特异性)捕获固定在固相上,去除 IgG 后,再测定特异性 IgM

     (2)应用:用于检测特异性的 IgM 抗体

     28、试分析皮肤试验出现假阳性的常见原因 P254 (1)试验溶液配置不当,过酸或过碱都会对皮肤产生非特异性刺激; (2)被试者皮肤反应性过强,如有皮肤划痕症; (3)试验抗原变质或试验抗原不纯; (4)浓度过大

     29、以检测尿液 HCG 为例,说明间接凝集抑制试验的检测原理及结果判断

     P101 (1)间接凝集抑制试验:是指已知抗原致敏的颗粒载体及相应的抗体为诊断试剂,检测标本中是否存在与致敏抗原相同的抗原。

     (2)不发生凝集者表明待测样品中含有相应抗原(或抗体)为阳性;发生凝集者说明样品中无相应抗原(或抗体),为阴性。

     30、为保证酶免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在采集及保存样本时应注意什么? (1)在血液采集和运输过程时,应注意避免溶血。否则,红细胞溶解时会释放出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中的亚铁血红素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物质,在以HRP为标记的ELISA试验测定中,可能会增加非特异性显色而出现假阳性结果。

     (2)血清标本适宜在新鲜时检测,若推迟检制需将标本低温保存。一般说来,在 5d 内检测的血清标本,可放置于 4℃,超过 1 周检测的需低温冰存。因为反复冰融会使抗体效价降低,所以,对需要保存做多次抗体测定的血清标本,应少量分装并冰存。

     (3)从标本采集开始就应往意无菌操作,避免标本破污染。因为菌体中可能含有内源性 HRP,会导致假阳性结果的出现。

     31、某实验室采用免疫比浊法对 C3 进行定量检测,某天对临床标本进行检测时发现当天的检测结果均偏高。

     (1)试述免疫比浊法检测 C3 的原理

     P89 抗原、抗体在特定的电解质溶液中反应而又比例合适时,形成的小分子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在

     增浊剂的作用下,迅速形成免疫复合物微粒,使反应液出现浊度。

     (2)试述导致检测结果偏高的可能原因

     P95 伪浊度:指非待测抗原抗体特异结合生成的免疫复合物形成的浊度 ①标本:混浊、高血脂、长期保存或反复冻融、处理不当 ②试剂:抗体效价低于 1:20 会增加伪浊度;抗血清灭活处理;抗血清中含有交叉反应性抗体;PEG 浓度过高引起血清中杂蛋白的非特异性共沉;试剂污染(如细菌、尘埃等)和变质。

     ③器材:不够清洁、灰尘污染等 ④其他:缓冲液的离子类型与强度、pH 及反应温度都对浊度形成影响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