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中外文化交流

    时间:2020-07-05 11:44:32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文化交流 中外

      浅谈澳门与中西文化交流

      摘要: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中西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但具有近代意义的中西文化交流,则是从明清时期的澳门被入侵开始,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前,澳门不仅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贸易口岸,而且也成为一个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从16世纪起,一批西方传教士通过澳门进入内地,观察、学习中国文化,并经过他们传播,将中华民族文化介绍到欧洲,引发了欧洲的“中国热”。中国人民也通过澳门这一窗口,接触到了西方的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作为中西方文化的交汇地,经过长时期的异质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澳门逐渐形成了中西合璧的文化特色。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再次成为国人注目的焦点。澳门虽为弹丸之地,但自开埠400多年来,特别是香港发达之前,作为中国面向世界的一个窗口,曾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融合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16世纪至20世纪初澳门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

     一 、 中西方的认识

     由于地理位置的影响,在古代,中国与西方之间很少来往,而是通过一些中介环节间接地实现相互影响。如贯通中亚的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中国与西方之间的贸易活动和文化交流得以实现。无直接的接触,彼此的认识是模糊的。至葡萄牙人东来,中国人甚至不知其国名,不知其地理位置,而是从东南亚的伊斯兰教徒口中转译过来称其为“佛朗机”或“大西洋国”。而14、15世纪新兴的欧洲各国商人,则对传说中“遍地黄金、香料盈野”的中国充满向往。在西方人眼中,中国还是一片未清晰展现出轮廓的海市蜃楼,因此非常想探明中国的一些情况。足见, 16世纪前中西方的直接交往是极少的,彼此的认识也是模糊不清的。

     二 、 16 至 18 世纪澳门与中西方文化交流

     历史上, 西洋文化的东传, 以及中国文化的西播, 主要是由天主教教士进行的。随着葡萄牙殖民势力的进入澳门, 天主教教士亦来到澳门进行传教活动.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及全球海路的开通,使欧洲各国的船队有条件来到中国沿海,中西方开始了直接的接触。随着葡萄牙商人东来,天主教耶稣会的大批传教士也随着商船来到澳门进行传教活动。传教士来到澳门首先学习中国语言,研究中国实况; 继而进入内地传教,拉开了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帷幕。耶稣会士在了解、熟悉和研究中国文化的同时,也向欧洲自己的祖国介绍和

     传播,而中国的有识之士又通过耶稣会士学习和领会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彼此互相吸收,取长补短。这一时期的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是双向进行的。

     ( ( 一) ) 西学东渐

     早期耶稣会传教士懂得“到中国来传教,决不是强大的舰队,或是其它人类的武力所能奏效的…要传扬圣道,总得凭书籍才行”,因此他们陆续带来了大批西方的书籍。这些西书尽管不全是当时欧洲科技学术最高成就的反映,但不少已是西方科技高水平的代表作。它们的传入,是给自然科学的发展已大大落后于欧洲的中国一份极好的礼物,对当时中国的天文学、算学、地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对医药、文学、美术、音乐和建筑等方面的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1. 西方数学 、 天文历学的传入

     利玛窦是这一时期对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代表人物。1606年,由他口授、徐光启笔译的欧几里得所著《几何原本》六卷,向中国介绍了近代数学的最基本知识,包括几何学、代数学和割圆学等。中国的有识之士十分重视此书,康熙帝曾下令将其译成满文。利玛窦还把由教皇格里高里十三世颁布的现行公历传入中国,制作了浑天仪、地球仪、考时晷、报时具,推动了近代天文学和历学在澳门和中国内地的传播。

     2. 地理学、建筑学的传入

     西方的建筑学和建筑术传入中国,是从耶稣会士在澳门兴建教堂开始的。利玛窦初来澳门带来的《万国舆图》,使中国人始知天下有五大洲。其后西耶稣会士在澳门兴建了圣保禄堂、圣母望德堂、圣老楞佐堂等10多座大教堂。稣会士在内地所建的西式建筑,以圆明园的长春园最为典型。这些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迥然不同的建筑,为中国建筑艺术的发展增添了靓丽的一笔。西方地理学、地图学的传入,促进了中国地理学、地图学的发展,使部分中国人开始了解世界大势,了解西方。这样一来,无疑大大扩展了中国人的视野。

     3 3 . 近代水利 、 器械的传入

     近代水利学的知识也是由利玛窦和意大利会士熊三拔经澳门传至内地的。1612年,熊三拔著《泰西水法》六卷,集中了欧洲水利工程学的精萃,首次向中国人介绍西洋水利科学的取水、蓄水等方面力学机械的原理,并附有图说。传教士东来,还将西方制造火炮的技术传入中国。明清两朝的统治者依靠传教士的技术力量,大量制造铳炮。从而, 使西方的数学、天文、历法、地理、物理、兵法、

     火器、生物、医学、绘画、音乐、建筑艺术以及哲学和伦理学等, 由澳门传入了中国内地,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 二) ) 东学西渐

     西学东渐,给古老的东方文明输入了新鲜血液;东学西渐,也使灿烂的中华文化成为赐予欧洲启蒙运动的一份厚礼。耶稣会士要在澳门和进入内地传教,就需要通晓中国的语言文字,熟悉中国的风俗习惯,因此对中国的文字和儒家思想学习甚勤,并对中国儒家经典加以翻译和注释,运回欧洲各国出版,积极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可以说,耶稣会士在中国古代文化和欧洲18世纪启蒙运动之间起了媒介作用,使得欧洲掀起了研究中国的热潮。

     1. 中国文化的西传 -- 中国儒家经典的释译及文字文学的西传

     语言是沟通的工具。传教士为到澳门及内地传教,编纂了多部学习中国语言文字的工具书。其中有: 利玛窦著的《西字奇迹》; 金尼阁著的《西儒耳目资》。葡萄牙传教士马若瑟著的《中文概论》,注重分析汉字的构造与性质,为研究汉语打下了基础。这些实用性很强的工具书的编纂,也为后来者提供了学习汉语的捷径。

     通晓汉语的传教士又先后将中国古典经籍翻译、注释,陆续出版。利玛窦首先翻译了《四书》,金尼阁亦将五经译为拉丁文。这一时期,中国文学也开始传入欧洲。英国商人魏金森将中国小说《好逑传》翻译成英文,并向英国介绍中国文学的发展和成就。中国的中医学、建筑学、工艺美术等传到欧、洲,都引起过轰动,甚至中国的一些风俗习惯,欧人也争先效仿。茶叶大量西运,使茶成为欧洲人饮食的一部分。家经典著作和中国文化传到欧洲,西方的有识之士开始注意研究中国文化, 17、18世纪欧洲掀起了“中国热” ,推动了欧洲启蒙思想运动的发展。

     综上所述, 16至18世纪到澳门及内地传教的耶稣会士实际上成为西学东渐、东学西渐的传播者和宣传者。这些来中国传教的耶稣会士又紧密地和澳门相联系。因为凡准备入内地的传教士,大都先赴澳门天主堂学习中国语言,所以澳门成为他们进入中国大陆的必经之所。

     三 、 19 世纪至 20 世纪初澳门与中西方文化交流

     中西文化交流, 给澳门和中国社会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并引发了近代中国的一系列革命, 从而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过程。首先, 中西文化交流把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异质文化通过长期在澳门的接触、交融和相

     互渗透, 创造出第三文化, 即所谓的“澳门文化” 。而土生葡人的产生, 则是“澳门文化”最重要的物质载体。其次, 澳门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窗口, 还为许多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接触外来影响,萌发革命思想提供了契机, 再次, 鸦片战争以后, 面对民族危机, 中国人民不断掀起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浪潮 。

     1704年 ,由于罗马教皇的政策,清政府以罗马教皇干涉中国内部事务为由,康熙决定决定推行禁教政策,使得传教士的活动逐渐在内地销声匿迹。后来再次来到澳门及中国沿海各口岸的,不是耶稣会传教士那样的宗教家兼学者了,而是由大炮作后盾的鸦片贩子、士兵。前一时期的中西方文化交流,是在中、西双方都被对方的文化所吸引的情况下,平等的双向的文化交流,中国保持着独立自主的地位。而到了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需对外扩张,四处寻求原料市场;中国却沉醉在“天朝大国”的美梦里, ,已不是此前西方人向往的文明中心,成了愚昧、落后的代名词。故这一时期,中西方文化交流是以西学东渐为主,东学西渐则逐渐萎缩。鸦片战争后,随着沿海的五口开辟为通商澳门的窗口、桥梁作用并没有完全消失,中国进步思想家如林则徐、魏源、梁启超、孙中山等,都透过澳门而有机会接触外国进步思想。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期间,为“探访夷情” ,曾组织翻译“澳门新闻纸” (即得自澳门的报纸) ,涉及内容有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也曾到过澳门。澳门还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卓越的社会活动家孙中山先生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

     四 、 结论 ---- 澳门是中西文化的交汇地

     澳门虽是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汇地,但没有像其它地区那样发生流血冲突事件,而是不同文化间互相尊重,互相了解,和平共处。文化的多元性和融合性是澳门文化的特点。澳门有多种宗教,但各种宗教和谐共存。澳门的建筑装饰也是中西合璧的。中西方不同的风俗礼仪在澳门互为鉴,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异族通婚在更广的范围内进行。澳门是汉语、葡语、英语多种语言共存、通用的社会。汉语在华人和土生葡人中流通,是澳门民间的主要语言交流工具。葡文一直是官方语言,而英语在澳门主要用于金融、现代科技大学教育等方面,是沟通现代业务与联系世界的重要语言工具。在迈入21 世纪的今天, 我们重温澳门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特殊地位以及这种交流对中国近代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