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范文大全
  • 古典文学
  • 职场知识
  • 中国文学
  • 公文书信
  • 外国名著
  • 寓言童话
  • 百家讲坛
  • 散文/诗歌
  • 美文欣赏
  • 礼仪知识
  • 民俗风情
  • 谜语大全
  • 名言警句
  • 衢州古塔的千年韵味游记散文

    时间:2023-08-22 09:48:32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衢州古塔 千年韵味 游记 散文

    衢州古塔的千年韵味游记散文

    在衢州众多文化遗存中,古塔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衢州各类古建筑一起,历尽风霜,犹如一颗颗绚丽的宝石,镶嵌在三衢大地的青山绿水间,点缀在蓝天白云下。以下是蒲公英阅读网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塔,起源于古印度,原本是埋藏、供奉佛祖释迦牟尼舍利子的纪念性建筑。中国古塔是随着佛教传入我国而逐步时兴起来的。在我国,塔作为佛教信仰的重要标志之一,被佛教界人士尊为佛塔,他们在接受印度佛塔建筑样式的同时,也不断地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相融合,创造出自己喜爱的塔的样式。于是,在古塔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各种形式多样、造型优美、能充分体现本民族特色的塔不断涌现,成为各民族建筑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时至今日,塔已遍布亚洲许多国家。在中国大地上,各种造型的古塔数量有上万座。矗立在祖国大江南北的古塔,被誉为中国古代高层建筑的代表作,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载体之一。

      在衢州众多文化遗存中,古塔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衢州各类古建筑一起,历尽风霜,犹如一颗颗绚丽的宝石,镶嵌在三衢大地的青山绿水间,点缀在蓝天白云下。一代代衢州人无论是登塔、望塔还是说塔,都真切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古人的力量、古人的信仰。同时,这些历尽风霜的古塔还为研究衢州的地方历史、建筑工艺、雕刻艺术、宗教信仰等方面提供了实物资料。

      衢州古塔知多少

      衢州曾以独特的山地条件、秀丽的生态风光和开放的风气之先,成为我国佛教传播较早的地区之一,是历代佛道僧士建寺修塔传道的亲近之地,留下了大量的佛教文化遗产。据史料记载,衢州历史上有各种形式、构造、功能、材料建造的古塔40多座。现存的达20多座。柯城、衢江、龙游、江山、常山、开化均有分布,建造年代最早的是衢州城内的天皇塔,最新建造的是府山公园内的钟灵塔。从六个县(市、区)的分布情况看,龙游县和江山市境内古塔数量最多。龙游县境内有8座,即:舍利塔、横山塔、湖岩塔、鸡鸣塔、龙洲塔、浮杯塔、刹下塔和沐尘塔;江山市境内也有8座,即:百祜塔、凝秀塔、景星塔、凤林塔、清漾塔、峿峰塔、文昌塔、佛在塔。衢州城内早期有三座古塔,它们分别是坐落在天皇巷的天皇塔、坐落在城西北角的铁塔和坐落在城西南角的铜塔。这三座古塔都排列在古城的同一轴线上,背靠峥嵘山,面对衢江水。从鹿鸣山东望,三塔在古城内一高两低,很像一座笔架,成为衢州古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由于太平军围攻衢州城,守城将领为加强城市防守功能,拆毁了铁塔铸成铁炮;为弥补军饷,拆毁了铜塔铸成钱币。最后,只剩下建于南朝梁代的天皇塔,还屹立于水亭街旁。天王塔比衢州建城还早,民间有“先有天王塔,后有衢州城”之说。衢州人对它怀有特殊的感情,进城的人远远看到它,就说“城里快到了”;出城的人回头见塔身模糊时,就说“离城很远了”。民间有俚语“看不见天皇塔,泪水滴滴嗒”,由此看出天王塔在衢州人心目中的地位。据清康熙年间的《西安县志》记载,天王塔始建于梁天监年间(502-519)。其时衢州佛教初兴,道教亦未衰,故有“铁拐李飞砖造塔”的传说。沧桑有年,几度兴废,天王塔于1952年遭拆除,遗塔基和地宫。几十年来,民间要求重建天王塔的呼声一直不绝。2013年,市政府作出重建决定,开始按史载之图,因考古之得,起塔七层,结构悉仍宋制,规模翼然鼎新,并于2015年建成。现址天王塔根据街道现状进行了适当的移位。这座承载着衢州人无数乡愁和记忆的古塔在坍塌了半个世纪之后重新矗立在了信安湖畔,与水亭门遥相呼应,成为衢州一道璀璨的风景,也成为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的网红打卡点。府山公园内的钟灵塔,则是一座新建的仿古塔。钟灵塔建于2000年,占地面积244.88平方米,为七层八面仿宋建筑,塔名“钟灵”,寓意钟灵毓秀。塔的一层外墙刻有衢州古城图、府山古迹遗址图、南宗孔庙平面图、衢州水系九龟图。塔顶置有一重达2吨的铜钟,钟周刻有钟铭。登塔远眺,全城景色尽收眼底。开化凤凰塔始建于元泰定年间,由进士方森捐建,塔身七层,塔尖高耸入云,登临塔顶,百里峰峦,尽收眼底,故称“文塔凌霄”,因建于凤凰山上,又称“凤凰塔”,是开化十大气象景观地之一。该塔曾被列为浙江省二级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被拆毁后,仍保留塔址。为恢复县城古八景,浓厚城市文化底蕴,县政府决定在原址重建凤凰塔,重建工程于2015年9月正式破土动工。重建的凤凰塔沿袭宋代建筑风格,七层八面,塔身为阁楼式,四周建有回廊,塔高49.7米,总建筑面积1489.5平方米。重建的凤凰塔成了开化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每天华灯初上,全身通亮的凤凰塔更是在夜色中熠熠生辉。

      衢州遗存至今的其他古塔主要修建于明清时期,多建于崇山峰顶,或建于集镇村庄的东南方位。建筑师大多采用介于圆方之间的六角或八角外形平面,形式上以最能代表中国塔特色的楼阁式为主,从塔内可阶梯而上。塔身外观层数以七层居多,大部分古塔都是以砖石建造,塔内以空心为主。

      衢州古塔的类型

      纵观衢州古塔,形式多样、造型优美,主要有三种类型,即佛塔、风水塔及墓塔。佛塔,又名浮屠,最初是用来供奉舍利、经卷或法物的。有句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在漫长的沧桑历史中,佛塔却早已不止象征佛教,中国佛塔,更是两千年的历史回眸。位于龙游县城东湖镇下街的舍利塔就是一座佛塔。该塔系楼阁式实心砖塔,六面七层,高27.31米,基座每面宽2.3米,须弥座高1.6米,是衢州唯一一座列入全国重点文物的古塔。塔始建年代无记载,推断应在唐末宋初之际,嘉祐三年(1058),本地乡绅江延厚筹资对其重新修葺。塔身构造模仿木结构样式,每层每面有倚柱和佛龛,倚柱间用阑额相连,上有砖砌扶壁栱二朵,转角及补间用四铺作单抄斗栱。每层皆砌出平座、柱枋、斗栱形式,每面中央设壶门式壁龛,内供佛像,龛内分别陈列铜佛、铜塔、玉佛,每层六个佛龛,内置玉佛。塔檐用菱角牙子层层叠涩出檐,起翘弧度较大,顶层檐角安铁制风铎,塔顶安铁制刹柱,置相轮六重,六角挑檐上均挂有铜铃,古塔塔顶为黄铜铸成葫芦形。该塔比例修长,每层层高与平面对径皆以相同的比例收缩,故外轮廓为圆锥体,益增修长之感。风水塔,是随着明清时期风水学说的盛行而兴起的。风水塔从最初的佛教意味到后来佛塔的道化、儒化及世俗化的转变,创造性地将塔这种建筑和中国传统的风水观念结合起来,以表达人们趋吉避邪的美好愿望。衢州风水塔在模仿佛塔的建筑结构和形制的基础上突出了塔名、塔身上的装饰和文字表现,风水塔身上的雕饰与文字不再以宣扬佛教教义为主,而是突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造化参笔、文光射斗、直步青云、层峦耸翠、朝晖夕阳等改善风水的意念表达为主,呈现出不拘一格和多样化的特点。衢州现存的风水塔有巽峰塔、黄甲山塔、横山塔、湖岩塔、鸡鸣塔、龙洲塔、浮杯塔、刹下塔、沐尘塔、百祜塔、凝秀塔、景星塔、凤林塔、清漾塔、峿峰塔、文昌塔、文峰塔、兴贤塔等。墓塔,是为埋葬僧人骨灰、安置法身舍利而建造的佛塔。衢州现存两座墓塔,内藏佛经或法身偈,也称为法身塔。一座在衢江区全旺镇西山寺附近,此塔又名“普同塔”“化度亭”,始建于宋端拱元年(988),明永乐六年(1408)重修立碑。另一座位于江山市峡口镇三卿口村窑弄塔岗嘴的小山坞里。据塔壁题记,该塔建于明崇祯九年(1636)仲冬七日,系一高僧墓塔。两座墓塔形制都较小,构造简单,体现了佛教僧侣朴素的生命价值观念。

      古塔文化在衢州的融合发展

      每一座古塔自兴建时起,便带着浓厚的佛教文化色彩。随着时间的流逝,古塔文化中的佛教文化色彩会慢慢淡去,当地流行的其他文化慢慢与其碰撞融合,产生新的古塔文化。衢州的先人们大都从事农业生产,农耕文化绵延流长。许多地方建风水塔的积极性较高,其本意更多的是为了把农耕文化融合到古塔文化中,通过建塔镇妖避邪,求得风调雨顺,保证农作物年年有个好收成。坐落在杜泽镇东南方的巽峰塔,是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建造的,当初造塔的目的就是用来镇水定风,保障当地人物阜民丰,海晏河清。如今,杜泽古塔已经成为当地农耕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建造文峰塔改善风水,让子孙后代人才辈出,是衢州古塔文化和风水文化的重要结合体。余绍宋编纂的《龙游县志》中提及的曹垅塔,其《造塔记文》中就记载,该塔系当地乡绅为改善家乡文风昌盛和地方风水而建。借助好风水,让读书种子云集、人才辈出,这是古塔文化的被赋予的另一种新意。如果一个地方长期培养不出秀才、举人,就认为风水不好,需要堪舆家选一处山岗或者水口,建造文峰塔,希望“补山水形胜,助文风之盛兴”。百祜塔和凝秀塔构成的江山双塔,分别坐落在江山江两岸的山麓,两塔隔江相望,风姿绰约,意境盎然。两塔倒影随着明媚的阳光投射在江面上,江面上立时出现“双塔倒影”景观,无形中为江山城市增添了一道独一无二的文化美景。据百祜塔塔壁题记,百祜塔和凝秀塔的建造,就是为江山人镇锁江水以兴文运的。更有意思的是,在衢州,古塔文化还与南孔文化不期而遇。当孔子后裔定居衢州,开始传播儒家文化时,发现古塔文化在民间已经流行较广,孔子嫡传后人们在著书立说、传道授业时,便把儒家文化与古塔文化相交融,并与其它地域文化相融合,成就了南孔文化在衢州的开枝散叶。从此,古塔文化便愈来愈失去原来印度佛教的本色,而几乎归属于儒家,成为儒化的佛教了。经过800多年的发展和演进,南孔文化变得更加博大精深,一座“最有礼的城市”开始出现在三衢大地。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