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范文大全
  • 古典文学
  • 职场知识
  • 中国文学
  • 公文书信
  • 外国名著
  • 寓言童话
  • 百家讲坛
  • 散文/诗歌
  • 美文欣赏
  • 礼仪知识
  • 民俗风情
  • 谜语大全
  • 名言警句
  • 留在味蕾上的美食散文随笔

    时间:2022-10-18 09:24:10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美食 散文 随笔

    留在味蕾上的美食散文随笔

      在关中道上,有不少特色美食风味小吃,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但常常令我垂涎欲滴的,还是东府的老潼关肉夹馍。

      声名远播的老潼关肉夹馍,特色亮丽,特点鲜明:刚出炉的千层饼,外脆内糯、酥软香醇;精心炖煮的肉块,色泽清亮、汁多酥烂、肥肉不腻、瘦肉不柴、咸淡相宜、香气四溢、滋味悠长,大有入口即化之感。这香喷喷的馍和肉,令闻者口水欲出,会蜂拥而来,让食者满口留香,会思念存想。

      我大约六七岁时,随父亲第一次回河南老家。傍晚时分,住在老潼关城里的父亲同乡家。两年没见面的主人格外热情,一边端来洗脸水,一边张罗着泡茶,女主人赶忙去灶房准备饭菜。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红薯小米稀饭,两碟各样的潼关酱菜端上桌。这时候,男主人拿着一只小纸袋进了门,把一分为四切开的饼子摆入碟中,一股肉馍混合的香味散发开来。男主人满脸喜气地说:“你们赶得早不如赶得巧,咱这里的名小吃——老潼关肉夹馍,街口一家店今早刚开张,剩下这最后一块饼,只能尝尝鲜!”小小年纪的我,早已奈不住香味的诱惑,接过主人递给的一小块饼,三口两口就下了肚。我一边说“好吃”、“好吃”,一边眼睛瞅着碟子里的饼,完全忘记面前这碗香味扑鼻的小米稀饭,完全忘记在巴拿马世界名特食品博览会得过大奖的潼关酱菜。打这以后,老潼关肉夹馍便刻在我的记忆深处。

      从第一次品尝“鲜味”,到再此吃到“美味”,竟然相隔整整三十八年。我转入企业的那年冬天,头一回下班站,是参加变电运行处组织的季度交叉检查。一辆面包车,处里的主任、书记、两名专责和四个班站长,上午在潼关跑了三个变电站,已是午后一点钟。主任问书记:“咱们午饭吃啥?”书记随声道“那还用说,肉夹馍呗!”心领神会的老司机没用多大功夫,就把车开到一家肉夹馍店门前。饭时已过,客人不多,落座就十来分钟,两个肉夹馍一碗鸭片汤便端上桌。白里透黄的千层饼,香味扑鼻的鲜肉末,热气升腾的鸭片汤,十份同样的配置一起上桌,小厅里一下变得香气缭绕,热气袅袅。等这份“标配”快餐下肚,满嘴留香,额头沁汗,胃也不叫了,浑身也暖了,那真叫一个舒坦。我在回味无穷的时候,自然想起在潼关老城里头一回吃肉夹馍的难忘情景。从这以后,无论是到这里公干,还是因私逗留,都要尝尝这绝美绝配的——肉夹馍和鸭片汤。

      这是多年前发生在陕北军营的真实故事。为积极参与地方农田基建会战工程,部队机关专门召开干部大会。动员会上,一位从省城西安调来不久的部队首长,指名道姓要后勤部一位助理员负责伙食,为第二天午饭准备若干份肉夹馍。话音未落,这位助理员站起来就问:“首长,到底是肉夹馍,还是馍夹肉?”这一句问话,把大家逗得哄堂大笑;这一句问话,也把首长逗得火冒三丈,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斥。其实,那时候在陕北是见不到肉夹馍的。这一问一训,让更多的官兵知道了肉夹馍。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美食蕴藏一方人文。“肉夹馍”的叫法,是古汉语的省略句式,其意为“肉夹于馍中”。在关中道的多个区县,都讲究吃肉夹馍,饼多为白吉饼、月牙饼。像老潼关这样“千层油酥” 的特色饼,还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号。这一张张饼、一块块馍背后的秘诀,在于流传千年的工艺和传承精神。一种传统美食与地域文化,总是有着一定的渊缘。

      这些年,在古都西安许多条大街上,几乎都能看到老潼关肉夹馍专营店,有的大街还不止一家。在多个大型商业综合体里,老潼关肉夹馍也从不缺席。这些店面,以时尚、亮堂、洁净的现代装饰为个性,以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连锁化运营为中心,以亲民消费、平价实惠、简便快捷为主导,常常是客人盈门,排起老长的队。品质潜在优势,加之各方同心,让这千年名牌获得了人们认可和喜爱,也汇入了新时代餐饮业的宏阔大潮。老潼关肉夹馍在古都西安的红火景像,让人备感欣慰。

      老潼关肉夹馍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传承需要创新,创新不忘守正,对传统品质的精益求精延伸拓展,更有利于不断传播和持续发展。地方特色与时令美食的有机融合,“叠加”与“混搭”会有一定的火爆期,但应当防止走偏乃至走失。传统美食,只有不失特色保存本真,又运营延续得法,才会形成大众消费,才会成为大众美食,也才会走得更远。老潼关肉夹馍是传统的,但它顺应了时代潮流,适应了市场变幻,合上了年轻消费群体的生活节拍,赢得了顾客,赢得了市场。

      我曾在古都西安中山门外的一家职工杂志当过多年编辑,常常光顾中山门内永兴坊的老潼关肉夹馍店。不大的店面,整洁的环境,老远就能闻到肉的清香味道,还有经营者满脸的喜气、整洁的衣着、娴熟的匠艺、拳拳的匠心。平日里,有亲戚朋友来,都要一起去品一品老牌子的味道,尝一尝老潼关的特色,可以炫耀东府的品牌,可以让自己解个馋。有天下午,一位陕南的文友来访。我俩说着话就进了永兴坊,老远就看见肉夹馍店门前鲜见的空荡。上前一打问方知,原来是中午旅游团队暴增,这饼和肉早早就买光了,店里只有一位准备关门下班的师傅。只好在隔壁的澄城水盆店,咥一碗羊肉泡馍。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正都是东府的名吃。和这位文友告别时,还不忘请他下次来补上吃老潼关肉夹馍这一课。

      我和潼关是有缘分的,也是熟悉的。年少时生活的大荔县,和古潼关隔河相望,河南的老家在潼关紧东边。转到企业后,多次来潼关参与这里的农村电网改建、电气化县建设、集中抄表试点、多种经营总结、安全生产教育、文明单位创建等相关活动,跑遍了各个乡镇和企业最基层的班站。我多次陪同客人在杨震祠堂、潼关古城、三河口风景区流连。几乎每一次的抵达,总少不了品尝老潼关肉夹馍。

      老潼关肉夹馍知名品牌的背后,始终藏着香味和乡味的融合,藏着人们许多美好的记忆。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