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范文大全
  • 古典文学
  • 职场知识
  • 中国文学
  • 公文书信
  • 外国名著
  • 寓言童话
  • 百家讲坛
  • 散文/诗歌
  • 美文欣赏
  • 礼仪知识
  • 民俗风情
  • 谜语大全
  • 名言警句
  • 《切问而近思》教案高品质版.doc

    时间:2021-03-27 00:07:39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高品质 教案 而近

     《切问而近思》教案

     李建辉 教学目的

     1 积累文言词语,熟悉省略句式,重点掌握“且”“因”的用法;

     2 归纳析孔子及其弟子有关学习方法的观点;

     3 能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对孔子有关学习方法的观点作出自己的评析。

      第一课时(2007 年 3 月 26 日 星期一)

     内容 预习课文,初步疏通课文,完成练习二,并翻译其中的例句。

     步骤

     一导入,由口头作文导入到“好学”,用八分钟时间完成第 13 课练习四,将那段文言文翻译在作业本上。

     二 教师快速口译课文(10 分钟)

     三学生在课本上完成练习二(把例句直接翻译在课本上),十分钟后,教师讲解展示如下:

     思考·探究二 文言文基础知识

     1 补充下列各句的省略成分

     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译:我和颜回讲了一天的课,他没有提出相反的意见,好像很愚蠢。

     ⑵ 是鲁孔丘与?译:这就是鲁国的孔丘吗?

     ⑶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译:接舆快步躲开了他,孔子没有能够和他说上话。

     ⑷ 不仕无义。译:如果不出来做官,那么没有正义感了

     2 辨别下列各句中虚词的用法

     ⑴

     且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译:况且与其跟从那个逃避邪恶者的人,……

     不义而富且贵。

     译:不正当手段而获得富裕并且高贵,……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译:北山的愚公,年龄将近九十岁。

     民劳,未可,且待之。

     译:使百姓劳累,不可以这样做,暂且等待它。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译:再说因为一块和氏璧特地让强大的秦国不高兴,这是不可以的。

     (2)因

     因不失其亲。译:所依靠的都是值得亲近的。

     我欲因之梦吴越。译:我想通过这个而梦游吴越一带。

     后因伐木,始见此山。译:后来因为砍伐木头,才发现这座山。

     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译:不如趁着那个机会而攻取它。

     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译:如果没有固定的产业,因而就没有坚定的心志。

     四,布置课后对课文内容进行质疑,请课代表收集

     课后收集学生提问如下:

     1 在上一课里孔子说“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乎!”也就是说,他认为“听话”就是好学生,可是这里孔子为什么对颜回对自己讲课没有提出反对意见,而又说学生愚笨呢?(毛婷婷、杨杏萍)

     2 孔子为什么在说完“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后连续反诘两句“人焉廋哉”?(李海武)“以”“由”“安”之间有什么关系?

     3 为何研究了与自己主张不同的学说,就可以避免其伤害呢?(杨杏萍)“攻”能作“研究”解吗?

     4 为什么孔子入太庙有关礼仪之事都去问人,在别人看来他这是不懂“礼”的表现,可是他却自认为这正是“礼”的表现呢?(董妙君、杨杏萍)

     5 “何有于我哉”课本上解释为“对于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可老师为什么又解释为“这些对我有什么难呢”,这样不是显得孔子很骄傲吗,与他谦恭的作风似乎不符。(陈凤玲、董妙君)

     8 孔子是瞧不起农夫的,认为读书人就是要“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可是为什么他还会面对农夫的提问说自己“无知”呢?(杨杏萍)

     9 孔子说“一以贯之”的指什么?(董妙君)

     10 孔子在这里用类比的方法说要做好一件东西,先要把做东西的工具搞好,这与“问仁”有什么关系?是不是很片面?(董妙君)

     11 孔子在这里是不是认为“思”不如“学”?如果是,那么只“学”不“思”不就是“死学”吗?(杨杏萍)孔子在《为政篇》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是否与这段话思想有矛盾?其实质是什么?

      第二课时(2007 年 3 月 27 日 星期二)

     内容 精读课文第一段至第六段,解答学生相关的质疑

     步骤

     一 导入 由口头作文引入,复习上一节课文言文基础知识

     二 精读第一段至第三段,答疑讨论如下:

     1 在上一课里孔子说“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乎!”也就是说,他认为“听话”就是好学生,可是这里颜回听课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孔子为什么又说他愚笨呢?(毛婷婷、杨杏萍)

     (解答:孔子说颜回“听话”是指他认同自己“仁义”的思想,也就说,在总的哲学思想政治主张上,孔子要求学生“听话”;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孔子作为一个教育家,还是很开放的,他非常重视与学生的“互动”,因此,在课堂上一言不发,他又是不满的。)

     追问颜回先在老师面前“不违”,可是课后在同学面前却又“足以发”,这可以看出他怎样思想性格?(明确:如果从肯定的角度看,可以说他比较谦恭,对教师的尊重;但从否定的角度看,这其实就是一种虚伪。用今天的目光看,即使在教师在权威面前,一个有思想的学生应该畅所欲言,以求真正的思想碰撞,即便自己观点错误的,但这种思想“碰撞”,无论对自己还是对教师权威都是有价值的。)

     2 孔子为什么在说完“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后连续反诘两句“人焉廋哉”?(李海武)

     (解答:这里从修辞上说运用了反复和反问,有强调突出言说者非常激动兴奋的作用。)

     追问:“以”“由”“安”之间有什么关系?(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由表及里的;先是外在的动作行为,接着是说做事的方法途径,最后说其动机目的。)

     3 为何研究了与自己主张不同的学说,就可以避免其伤害呢?(杨杏萍)

     (解答:这就是所谓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当时百家争鸣的背景下,孔子的儒家学说遭到了诸如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反对,在孔子看来,这些异质的学说自然是异端邪说,会给自己的学生带来祸害,因此,抵御这种祸害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们说成“异端”,并且加以“攻”之。)

     追问:“攻”是“攻击”还是“研究”意思?(明确:这里做“攻击”更准,因为此处的“攻”不是指人身攻击,而是指学术的批判,其中就应该蕴含了“研究”意思。)

     三 精读第四至第六段,答疑讨论如此:

     4 为什么孔子入太庙有关礼仪之事都去问人,在别人看来他这是不懂“礼”的表现,可是他却自认为这正是“礼”的表现,为什么?(董妙君、杨杏萍)

     (解答:因为别人所说的“礼”是指司仪过程中的仪式礼节之类,其实这些孔子也是很内行的,孔子之所以“每事问”主要表现出他的谦恭谨慎,这其实正是一种精神品质的“礼”。)

     5 “何有于我哉”课本上解释为“对于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可老师为什么又解释为“这些对我有什么难呢”,这样不是显得孔子很骄傲吗?这与孔子谦恭的作风相符吗。(陈凤玲、董妙君)

     (解答:其实这个质疑中已经包含的答案;是的,课本上的解释更贴切。这里还可以从关键词的解释上得到进一步的印证:“有”是“具备”的意思,与“何”构成介宾倒装,连起来理解就是“具备什么”;“于我”就是“对于我来说”的意思,也是状语倒装;整个句子又是承前省略主语“此三者”;把它们“恢复”原状,就应该是“此三者于我有何哉”,翻成现代汉语就是“这三点,对我来说,具备了哪些呢”。)

     6 孔子跟学生说“我非生而知之者……”目的是什么?

     (明确:目的在于强调后天努力的重要性;等于说:既然被你们奉为“圣贤”的我都尚且如此,何况你们呢?)

      第三课时(2007 年 3 月 28 日 星期三)

     内容承接上节课,继续精读第七至十二段,解答相关的质疑,归纳全文,完成练习一。

     一 导入

     由口头作文引到“学习方法”的话题上来

     二 精读第七至第九段,答疑讨论如此:

     7 孔子说“我无是也”的“是”代指什么?后面说“知之次也”又是指什么比什么“次”?

     (明确:“是”代指“有不知而作之者”,也就是那种自己没有知识却能凭空创作的人。后面说的“知之次也”是指自己“学而知之者”比那些“生而知之者”略为“次”一点;这里孔子是用一种很谦恭的语气告诉学生完全可以做仅次那种“生而知之”“圣人”的“智者”。)

     8 孔子是瞧不起农夫的,认为读书人就是要“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可是为什么他还会面对农夫的提问说自己“无知”呢?(杨杏萍)

     (解答:在这里孔子主要是现身说法地告诉学生“学海无边”的道理,希望学生始终保持一种虚心好学的心态。而这里所谓的“无知”也正是他“有知”所到达的一种境界,知识圆圈越大,其圆周涉及到的“无知”面也就越大,这样就会越令人感到自己“无知”。从另一方面说,孔子认为读书的目的就是要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 “大志”,而不是去做“农夫”,所以,他的“歧视”是一种人的身份歧视,这与他“礼”教种的等级观念是一致,而从求学途径态度上说,孔子又历来主张不耻下问的,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很显然,他求学的态度是谦恭的,而治学的目标又是“远大崇高”的。所以从两个不同角度看,就没有矛盾了;孔夫子有人的身份歧视这是他毫不隐讳的,当然这也是那个时代的主流文化,这种文化今天还是

     很有市场的。)

     9 孔子说“一以贯之”的指什么?(董妙君)

     (解答:孔子用来整合所以知识理论的思想就是“忠恕”二字,“忠”就是仁至义尽;“恕”就是推己及人,忍让宽容。前者对自己而言,后者对别人而言;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其实就是要求整合知识,使知识系统化,只有系统化的知识才能形成能力。这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三 精读第十至第十二段,答疑讨论如此:

     10 孔子在这里用类比的方法说要做好一件东西,先要把做东西的工具搞好,这与“问仁”有什么关系?是不是很片面?(董妙君)

     (解答:这里说的“事”就是喻指“治国平天下”之事,“器”就是喻指个人的道德修养,也就是“仁”,接下去说的就是怎样“利器”,孔子认为要让自己有好的修养就必需让自己有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因此要“事贤”“友仁”就是和那些贤德的大夫一起共事,和那些仁爱的世人做朋友。孔子对于不同的学生关于“仁”的问题的解答,总是选择一个侧面给予不同的解说,这看似片面,但其实还是很有针对性的;比如在这一节中,他面对是子路,而子贡政治抱负不小,有较强的参政热情,因此,孔子就从加强自身修养与成就功业的关系上,来告诫学生要首先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

     11 孔子在这里是不是认为“思”不如“学”?如果是,那么只“学”不“思”不就是“死学”吗?(杨杏萍)

     (解答:孔子在这里所谓的“思”就是独自思考,而“学”就是阅读吸收知识;孔子并没有把“思”与“学”对立起来,他的意思是说,在你为一个问题百思不解的时候,如果还苦思冥想,那是不可取的,这种时候不如去阅读学习有关的知识。其实,孔子在“学”与“思”的关系,有很好的见解,他在《为政篇》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阅读与思考要结合起来,今天我觉得还要加一点就是表达,写作,只有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才算真正吸收了知识,才算把问题思考清楚了。)

     12 “笃志”是“坚守志向”的意思吗?“切问而近思”又是什么意思?

     (解答:在这里“笃志”应该是“牢记学习目的”的意思,所谓的“志”就是针对“博学”而言的。广泛的阅读,往往会让当初的阅读目标转移,所以就有一个“牢记学习目的”的问题,因此此处不宜把“笃志”宽泛地理解成“坚守志向”。“切问而近思”,课文把“切”解释为“恳切”也是值得商榷的,我以为这里谈的并不是学习态度,而是学习方法问题,所以“切”应该理解为“切身”更好,整句的意思是“联系切身新近的事进行质疑并且深入思考”。)

     四 归纳全文,以课后练习一为话题,进行口头交流,展示如下:

     思考·探究一

      认真阅读课文后思考

     1 试概括和归纳课文中孔子及其弟子提出的学习方法,并说说你对这些学习方法的理解。

     答:孔子及其弟子提出的学习方法,大致可以归纳如下:①学思结合,亦学亦思;②广搜博采,一以贯之③深入实际,不耻下问;④ 研究异端,抓住矛盾。我以为这些学习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很有指导意义。学思结合的方法,其实就是要关注识记知识与形成能力的关系;第二条,就是要处理好广博的知识与深邃思想的关系;第三条,是要解决获取知识的途径问题;第四条,是要批判吸收,多元兼容,在矛盾碰撞中获得真知灼见。

     2 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在平常的学习中,运用了课文中那些学习方法,效果如

     何?是否需要调整?

     答:对于这些方法我都比较认同,尤其注重学思结合,关注矛盾。一般地说,我最反对死记硬背,而在“思考”的基础上“识记”性的“学”就很有效果,比如,《论语》很难记,我自己零散的“学”过不知有多少次,可是就是“死记”不住,但是现在教学备课,我总是一边“学”一边“思”,脑子里总会冒出不少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就又要“多方面”去“学”,结果很多句子,你没有死记的,也“学”会了;就像这课里第五段最后一句“何有于我哉”到底是“自省”性的自问,还是一种“自现”性的言说呢?带着这样的思考,就去查找资料读《论语集注》,最后有了一个比较满意的答案,这句话也就记住了。还有喜欢关注“矛盾”,比如,在上 13 课第十段,孔子慨叹“莫我知也夫”后面学生追问“何为其莫知子也?”,他却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看起来答非所问,而且他平时教育学生常说“不患人之不己知”,为什么这里自己却慨叹没有人理解他呢?这里就有两对矛盾:明明是哀叹的口吻,却又说不怨不尤;教育学生 “不患人之不己知”,可自己却慨叹“莫我知也夫”。经过思考阅读,我最终解决了这两个“矛盾”:他之所以“不怨天,不尤人”,是因为他认为自己的境遇是自己选择的,所谓“知其不可而为之”,尽“忠”而已,另一方面,他认为自己知识境界高,也不是一般的凡夫俗子可以理解的,自然也不应该责备别人了,因此才说 “知我者其天乎”;至于他平时教育学生不要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实质上是要学生首先提高自己的素质,而这里的慨叹,是一种超尘脱俗清高,既有自嘲,又颇有些自鸣得意的意味。通过这些 “矛盾”,可能就更贴近了孔子。

     五 布置自习课作业,完成练习三、练习四,作业后,展示如下:

     思考·探究三

     把《八佾

     十五》 《子罕 八》 《卫灵公 十》 翻译成现代汉语。

     [原文]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八佾

     十五》译文]

     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有人说:“谁说此人懂得礼呀,他到了太庙里,什么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到此话后说:“这就是礼呀!”

     [原文]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罕 八》译文]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其实没有知识。有一个乡下人问我,我对他谈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我只是从问题的两端去问,这样对此问题就可以全部搞清楚了。”

      [原文]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卫灵公 十》译文]

     子贡问怎样实行仁德。孔子说:“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事奉大夫中的那些贤者,与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

      思考·探究四

      给下面一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

     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鉏言於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於夹谷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定公曰诺

     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鉏言於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於夹谷。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

     定公曰:“诺。”

     译文:鲁定公十年春季,孔子随定公来到齐国平这个地方。夏季的时候,齐国大副黎鉏对齐景公说:“鲁国重用孔丘,那发展的趋势对齐国是很大的威胁啊。”齐国就派使者出使告诉鲁国表示齐国愿意与鲁国和好会盟,把会盟地点约定在夹谷。鲁定公准备用乘坐好多车骑的方式应邀前往。孔子当时掌管了国相的权力,就对定公说:“我听说,国家有非军事的外事活动一定要有配备军事方面的人才;而有军事活动又一定要配备有非军事方面的人才。古代的诸侯出访一定要让文武两方面的官员随从,请您还是准备左右(文武)方面的有关人员吧。”定公说:“好的。”

     对爸爸的印象,从记事的时候,就有了,他留给我的印象就是沉默少言的,但是脸上却始终有微笑,不管家里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有爸爸在,一切都能够雨过天晴的,小时候,家里很穷,可是作为孩子的我们(我和哥哥),却很幸福。爸爸从来不会因为缺钱,而让我们感觉得些许的拮据和紧张,哪怕的低三下气的问人借钱,爸爸都会按时给我们交了学费,从来都不会给我们兄妹俩拖欠学费。爸爸闲下来的时候,就会给我和哥哥讲他们生活的那个年代,很苦很累,还经历过自然灾害,穷的时候,连饭都吃不饱。在我的印象里,最深的一件事情就是过年的时候,不管这一年钱赚的多还是少,爸爸总会让妈妈带着我和哥哥去买新衣服,当然了,妈妈也必须买新的,唯有爸爸,他是家里面唯一一个可以穿旧衣服过新年的人,这就是我关于爸爸的儿时的印象,他爱家人,从来不肯委屈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成长岁月里的爸爸在我们渐渐成长的的岁月里,作为孩子,我们都有了自己的认知和想法,青春期的叛逆,我们也给爸爸惹了不少祸,但是,不管我们闯的祸有多大,最后都是爸爸出面,来摆平解决一切。在这个渐渐懂事的过程中,爸爸扮演着一位良师的角色,事情过后,爸爸也会趁机好好的教育我们,让我们懂得,我们做的是对的,值得鼓励的,还是不对的,今后需要去改正的。爸爸在社会上经历的多了,懂得的道理也比我们多很多。我们是在跌跌撞撞的认知中去探索这个社会,而爸爸就是这条探索道路的指明灯!在我们长大的青春光阴里,我们在爸爸身上看到了责任、懂得了承担的重要性!爸爸,在我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他让我们(大哥和我)拥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教会了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如何去更好的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渐渐上了年纪的爸爸:我只想用“渐渐上了年纪”来形容现在的爸爸,不想要用已经“老去”来形容爸爸。没错,岁月是真的很无情的,不知不觉间,爸爸的眼角多了些许的皱纹,额头的皱纹也不自觉的来向他报到了,爸爸再伟大,也终究抵不过岁月的蹉跎。两角鬓白的爸爸,让我们看着多了很多的心疼,一向雷厉风行、无所不能的爸爸,渐渐地,变得老了,特别是当我们都成家以后,爸爸也算是把他一生最重要的任务也都完成了,上了年纪的爸爸,更多的心思,留在了妈妈的身上,一路走来,是妈妈的陪伴和默默的奉献,才让爸爸能够在外工作的时候,毫无杂念!妈妈,就是爸爸最为坚强的后盾,而我们,是爸爸努力奋斗的最大动力,如今,爸爸渐渐地老了,作为儿女,我们无法让时光倒流,能做的就是多陪伴他们,让他们的晚年生活能够幸福!爸爸的一生,都在付出,为了家和家人而付出,如今的我们,都已经成家,更加体会到了为人父母的心酸苦楚,我们能做的就是常回家看看!让父母不感到孤独!

     我们都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我们跟母亲之间的关系,血浓于水,彼此间的那种爱,是神圣而又不可侵犯的,是妈妈给了我们生命,也是妈妈无怨无悔的把我们抚养成人,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不管是好还是不好,妈妈都一味的去包容,去引领着我们我和妈妈的温情小生活,母爱,总是那么的伟大!都说慈母多败儿,其实啊,母亲在我们的生活着,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没有母亲的无私奉献,又怎会有我们的今天呢?更多的时候,是我们忽略了母亲的重要性,甚至是把母亲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变成了理所当然!其实啊,也是因为我们从出生的时候,就拥有了母亲的爱,也就变得不那么的珍惜了!我觉得,我们生活在这个世上,更要好好地对待我们的母亲,在我的记忆深处,母亲总是很慈祥的,她也有属于她自己的小忧愁,但是,却从来都不会让我们知道,不管生活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或者坎坷,她总是自己一个人想办法面对和解决!以至于曾经的我一直觉得母亲是万能的,没有什么困难事情是母亲不能解决的!儿时记忆中,最深刻的一件事情就是那年的的大冬天,下了很厚很厚的雪,我跟哥哥上学的地方是需要骑着自行车去的,妈妈早早的叫醒了我和哥哥,并且告诉我们下大雪了,路上滑,要早点出发,路上慢一点走,当我们吃了早饭准备出发的时候,妈妈也跟着一起出发了。大冬天的,天黑黑的,母亲拿着手电筒,给我和哥哥照明,因为下了雪,有的路段不好走,我们就推着自行车,一路上有说有笑的,时不时的哥哥还会调皮一下,就这样,母亲拿着照明灯,一路护送我和哥哥到了学校,现在回想起来曾经的岁月,满满的回忆,满满的温暖!不知不觉间,我们就都长大了,哥哥也成家了,有自己的孩子,妈妈看着我们生活幸福,她也就是开心满足了,可是,岁月却是那么的无情,不知不觉间,妈妈的眼角就多了些许的皱纹,她在岁月的淘洗中,渐渐地老去了!她没有多么伟大的理想,唯一的希望,就是我们都能够生活的健康,平安,快乐,幸福!母亲,从来都不曾奢望我们能够有多么大的丰功伟绩,最大的心愿就是我们平安快乐,她的一生心血,都在我们这些孩子身上,而对于她自己,似乎总是少了很多的关心,作为儿女,长大后的忙碌,确实忽略了对母亲的爱,当我们真正的意识到母亲老去的时候,岁月一晃已经过去了几十年!母爱,虽然平凡,但是却很伟大,我跟妈妈的温情小生活,那些记忆中的点滴,一直萦绕在脑海中,让我感受到幸福,感受到温暖!爱你,亲爱的妈妈,愿你生活幸福,健康平安!其实也就是平凡的一年,和往常相比较,也没有太多的区别,唯一的不同就是自己就业了,不再是学生了,也不再是那个向父母伸手就要钱的小姑娘了!步入社会的自己,很开心,同时也很紧张,毕竟社会才是一个真正的大染缸,才能让一个人真正的成长和坚强!父母的爱,平凡中渗透着伟大,这一年,感恩父母!在初入社会的这一年里,是要感恩很多的朋友同事领导,但是,我最想要感恩的两个人,其实就是我的爸爸妈妈!也许,你会觉得很奇怪,步入社会,经历的很多人或事,不应该都是单位或者工作吗?怎么会是要感恩父母呢?没错,我最最想要感恩的就是我们爸爸和妈妈!为什么呢?且听我慢慢道来!每一年的母亲节和父亲节,都只有一天,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下父亲节发生的小故事,虽然很平凡,很普通,但是我的心确实五味杂陈暖暖的!这一年的自己,已经参加了工作,也有了自己的收入,虽然工资不是很高,但事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结余的,父亲节到了,那天早上一醒来,我就给父亲微信上发了红包,金额不多,也就只有 100 元的红包,这一天,我一直在等待着父亲领红包!可是,等啊等啊等啊,眼看着 24 小时就要过去了,可是父亲还是没有领取红包,难道是忙碌着,一直没有看到吗?或者是信息太多,被挤下去了,于是,我就告诉了妈妈,让妈妈去提醒父亲,记得领取父亲节的红包。当我和妈妈说了以后,妈妈却告诉我说:你爸爸说了,他还能赚下钱,不差钱,他没有理由领取你的钱,你在外工作也不容易,留着让你自己花了,!听了妈妈的话,我的心,那一刻的感觉,真的时候无法形容的,于是,我就告诉妈妈,说也就只有 100块,不多,我也不缺这 100,多少一点心意,就领取了吧,我再三提醒让领取,可是,最后的结果是,红包退还了回来,这就是父亲,他不过是一个平凡的农民,对于孩子给予的,他却觉得孩子出门在外不容易,不愿意花孩子的钱!事情虽然很小,但是,却真的触动了我的心,也激发了我更要好好的工作,努力赚钱,以后给予父母更好的生活!记得还有一次是我小学的朋友要

     结婚了,因为处的不是很好,很一般,礼钱也就 200 元,当天我也没回去,于是,就让妈妈去上礼了!不过,我前一天就给妈妈发了红包,可是妈妈愣是没有领取,非说是要给就等你回来了的吧,其实啊,我知道,妈妈的意思就是要让我常回家看看!爸爸和妈妈都在用他们的觉得对的方式,爱着自己的孩子,在他们的眼中,孩子永远是长不大的。平凡的小事情,渗透着浓浓的爱意,或许,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很多向我父母一样的家长,他们不愿索取孩子们的金钱,只愿孩子们能够健借此机会,也借此平台,感恩亲爱的爸妈,希望爸爸妈妈身体健康,幸福快乐!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