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理】2020高考冲刺大题精讲精练(2)—《立体几何与选修内容》答案

    时间:2020-09-24 15:14:00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立体几何 高考 精练

      1 2020 高考冲刺大题精讲精练(2)—《立体几何与选修部分》答案 Part 1:《立体几何》 【例 1】

     (1)证明:∵底面 为正方形, ∴ ,又 , ∴ 平面 , ∴ . 同理 , ∴ 平面 . (2)建立如图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

     则 , 设 为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 又 , ∴

     令 , 得 . 同理 是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 则 . ∴二面角 的正弦值为 . 【练 1-1】

     (1)连接 ,由 , 是 的中点,得 ,

     由平面 平面 ,可得 平面 , ,又由于四边形

     是边长为 2 的菱形, ,所以,从而 平面 . (2)以 为原点, 为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有,,令平面 的法向量为 ,由 ,可得一个 ,同理可得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为 ,所以平面 与平面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例 2】

      2 证明:

     , ,, , E 为 AD 的中点, , ≌ , , ,, , 又 平面 ABCD , 平面 ABCD ,, 又 ,且 PH , 平面 PEC ,平面 PEC , 又 平面 PEC , .

     解:

     由 可知 ∽ , 由题意得 , , , , , , , 、 EC 、 BD 两两垂直, 建立以 H 为坐标原点, HB 、 HC 、 HP 所在直线分别为 x , y , z 轴的坐标系, 0, , 0, , 4, , 0,, 0, , 假设线段 PC 上存在一点 F 满足题意, 与 共线, 存在唯一实数 , ,满足 , 解得 , 设向量 y , 为平面 CPD 的一个法向量,且 , , ,取 ,得, 同理得平面 CPD 的一个法向量 , 二面角 的余弦值是 , , 由 ,解得 , , , 线段 PC 上存在一点 F ,当点 F 满足时,二面角 的余弦值是 .

      3 【练 2-1】

     (1)证法一:

     ,且 ,, 又 为正三角形,所以, 又 , ,所以 , 又 , // , ,, 所以 平面 ,又因为 平面 , 所以平面 平面 .

     证法二:

     设 在平面 内的射影为 ,连接, 则 即为 在平面 内的射影,故 即为 与底面所成的角,因为 ,所以 而 , ,所以 , 又 为正三角形,所以,所以

     由 , ,得 , 所以

     ,从而 是正方形, 由 , 得:

     平面 ,于是平面 平面 . (2)由(1)可知, , , 两两垂直,以它们所在直线分别为 轴, 轴,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 , , , 由 可得 ,所以,, , 设平面 的法向量为 , 则 ,即 ,令,得 , , 所以 ,显然, 是平面 的法向量.

      4 设二面角 为 , 则, 依题意有 ,解得 . 【例 3】

     (1)连接 , 底面 , 底面 , ,且 与底面 所成的角为 ,即 . 在等边△ABC 中,易求得 . 在△AOD 中,由余弦定理,得 , . 又

      又 , 平面 , 又 平面 , , 又 , 平面 . (2)如下图所示,以 为原点,分别以所在的直线为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故

     由(1)可知

     可得点 的坐标为 , 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是 . 设平面 的法向量 ,由 得

     令 则

     则 ,

     易知所求的二面角为钝二面角 , 二面角 的平面角的余弦角值是

      5 . 【例 4】

     (1)若 AB ⊥ CD ,因为 AB ⊥ AD , AD ∩ CD = D , 所以 AB ⊥面 ACD ⇒ AB ⊥ AC .

     由于 AB=1,

     AD=BC=

     ,AC= , 由于 AB ⊥ AC .,所以 AB 2 + a 2 = BC, 所以 1 2 + a 2 =( ) 2 ⇒ a =1,

     所以在折叠的过程中,异面直线 AB 与 CD 可以垂直,此时 的值为 1

      (2)要使四面体 A - BCD 体积最大,因为△ BCD面积为定值 , 所以只需三棱锥 A - BCD 的高最大即可,此时面 ABD ⊥面 BCD .

      过 A 作 AO ⊥ BD 于 O ,则 AO ⊥面 BCD , 以 O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如图),

     则易知, 显然,面 BCD 的法向量为

      ,

     设面 ACD 的法向量为 n =( x , y , z ), 因为 所以 ,令 y = ,得 n =(1, ,2),

     故二面角 A - CD - B 的余弦值即为 . 【练 4-1】

     解:

     连结 MO 并延长交 AB 于 E ,设 AC , BM 的交点为 F . , O 是 CD , AC 的中点, ,

      6 , 是 AB 的中点, . . . , , ≌ , , . , . , ,即 . 平面 ABCD , 平面 ABCD , ,又 平面 PAC , 平面 PAC ,, 平面 PAC ,又 平面 PBM , 平面 . 当 N 为 PM 靠近 P 点的三等分点时, 平面 PAB . 证明:连结 PE ,由 可知 , , , ,又 平面 PAB , 平面 PAB , 平面 PAB .

     Part 2 :《选修部分》 【例 1】(1)】

     【答案】(1)

           R , 22 cos sin 1 0         ;(2)

      2,2 2 . 】

     【解析】(1)由题意可得,直线 l 的极坐标方程为       R . 曲线 M 的普通方程为    2 21 1 1 x y     , 因为 cos x    , sin y    ,2 2 2x y    , 所以极坐标方程为  22 cos sin 1 0         . (2)设  1 ,A   ,  2 ,B   ,且1 ,2 均为正数, 将    代入22 cos 2 sin 1 0          ,得 22 cos sin 1 0         ,

     当4π0,    时,28sin 4 04πΔ       ,所以 1 22 cos sin        , 根据极坐标的几何意义, OA , OB 分别是点A , B 的极径. 从而 1 22 cos sin 2 2πsin4OA OB              . 当4π0,    时,π π π,4 4 2    ,故 OA OB 的取值范围是  2,2 2 .

      7 (2)】

     【答案】(1)解集为  3.5 0.5 x x x   或;(2)见解析. 】

     【解析】(1)

       4 1 f x x    ,即为2 1 4 x x     , 该不等式等价于如下不等式组:

     1)22 1 4xx x     3.5 x    , 2)2 12 1 4xx x     x   , 3)10.52 1 4xxx x     ,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 3.5 0.5 x x x   或. (2)  2.5 2.5 2 2.5 2 4.5 x f x x x x x           ,    4 1 1 4 1 1 4 14 1 5 2 4 4.52 2 2b aa ba b a b a b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  4 12.5 x f xa b    .

     【例 2】】

     【答案】(1)直线 l 的普通方程为3 3 0 x y    ,曲线 C 的直角坐标方程 222 4 x y    ;(2)

     4 3 3 MA MB    . 】

     【解析】(1)直线 l 的普通方程为 3 3 y x   ,即 3 3 0 x y    , 根据极坐标与直角坐标之间的相互转化,cos x    ,2 2 2x y    , 而 4cos    ,则24 cos     ,即 222 4 x y    , 故直线 l 的普通方程为 3 3 0 x y    ,曲线 C 的直角坐标方程  222 4 x y    . (2)点 3,0 M 在直线 l 上,且直线 l 的倾斜角为 120 ,可设直线的参数方程为:

     132 32x ty t( t 为参数),代入到曲线 C 的方程得 22 3 3 4 3 0 t t      , 1 23 2 t t    ,1 23 4 3 t t   , 由参数的几何意义知1 24 3 3 MA MB tt     ,故4 3 3 MA MB    . (2)

     【答案】

     (1)

      4,0 ,3    ; (2)3 1,2 4   . 】

     【解析】(1)当 1 a   时,不等式   2 f x  可化为 1 2 1 2 x x     , ①当12x  时,不等式为 1 1 2 2 x x     ,解得0 x  ; ②当112x   时,不等式为 1 2 1 2 x x     ,无解; ③当 1 x  时,不等式为 1 2 1 2 x x     ,解得43x  , 综上,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 4,0 ,3    .

      8 (2)因为   2 f x x  的解集包含1 3,2 4   ,则不等式可化为 2 1 2 x a x x     ,即 1 x a   . 解得 1 1 a x a       ,

     由题意知314112aa    ,解得3 12 4a    , 所以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3 1,2 4   . 【例 3】】

     【答案】(1)

     4 0 x y    ,2C 的参数方程为3cossinxy (  为参数);(2)3 1,2 2Q   . 】

     【解析】(1)由曲线1C 的参数方程为322522x ty t   ( t 为参数),消去 t ,得 4 0 x y    , 由231 2sin, 2 21 2sin 3      ,即2 2 22 sin 3      , 2 2 22 3 x y y     ,即2213xy   ,2C  的参数方程为3cossinxy (  为参数). (2)设曲线2C 上动点为 3cos ,sin Q   ,则点 Q 到直线1C 的距离:2sin 4cos sinπ3 432 2d        ,  当 sin 13π    时,即π6  时, d 取得最小值 2 ,即 PQ 的最小值为 2 , 33cos6 21sππin6 2xy    ,3 1,2 2Q   .

     (2)】

     【答案】(1)1 5,4 2   ;(2)

       5,3  .

     】

     【解析】(1)

       1 3 2 3 f x x x a x       ,可转化为14 2 2 3xx x  或1 14 2 2 3xx x     或12 4 2 3xx x   ,解得512x   或114x   或无解,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1 5,4 2   . (2)依题意,问题等价于关于 x 的不等式1 4 x x a     有解, 即  min1 4 x x a     , 又 1 1 1 x x a x x a a          ,当   1 0 x x a    时取等号. 所以 1 4 a  ,解得 5 3 a    ,所以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  5,3  .

     课后作业 1.试题解析:(1)连接 ,因为 ,底面 等边三角形, 又因为 是 的中点, 所以

     又因为 ,

      9 所以 平面 . (2)因为 , 由(1)可知 , 而 ,所以

     以 为原点,以 的方向为 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则 , , , , 由题得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为 . 设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为

     所以 ,即

     令 得

     所以 , 所以

     由题意知二面角 为锐角, 所以二面角 的余弦值为 . 2.(1)证明:∵矩形 和菱形 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 ∴ , ∵矩形 菱形 ,∴ 平面, ∵ 平面 ,∴ ,

     ∵菱形 中, , 为 的中点. ∴ ,即

     ∵ ,∴ 平面 .

     (2)由(1)可知 两两垂直,以 A 为原点,AG 为 x 轴,AF 为 y 轴,AD 为 z 轴,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 , 则 ,故 , ,, , 则 , ,, 设平面 的法向量 , 则 ,取 ,得 , 设平面 的法向量 ,

      10 则 ,取 ,得 ,

     设二面角 的平面角为 ,则,

     易知 为钝角,∴二面角 的余弦值为. 3.3.(1)证明见解析;(2)4214. (1)连接 AM ,三棱柱1 1 1ABC ABC  所有的棱长为 2 ,1 12 AB AC   , M 是棱 BC 的中点;所以1AM BC  ,所以 22 2 21 12 1 1 AM AB BM      . 又3 32 32 2AM AB    ,12 AA  ,所以2 2 21 1AM AM AA   , 所以1AM AM  ,且 AM BC M  ,所以1AM  平面 ABC ; (2)分别以 MA 、 MB 、1MA 为 x 、 y 、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则   0,0,0 M ,   3,0,0 A ,   0,1,0 B ,  0, 1,0 C  ,  10,0,1 A , 又   3,1,0 AB   ,  13,0,1 AA   , 所以     1 1 10, 2,0 3,0,1 3, 2, 1 BC BC BB BC AA           , 设平面1 1ABB A 的法向量为   , , n x y z  ,则100n ABn AA    ,即3 03 0x yx z     , 令 1 x  ,则 3 y z   ,所以   1, 3, 3 n  ; 所以1113 2 3 3 42cos ,14 1 3 3 3 4 1n BCn BCn BC         , 所以直线1BC 与平面1 1ABB A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4214.

      4. (1)

     )】

     【答案】(1)π4sin3     ;(2)4. 】

     【解析】(1)可知曲线 C 的普通方程为   223 1 4 x y     , 所以曲线 C 的极坐标方程为

      11 22 3 cos 2 sin 0         ,即π4sin3     . (2)由(1)不妨设  1 ,M   ,22π, N     , 1 20, 0     , 1 21 1 2π8 sin sπ πin 4 sin 2 42 2 3 2π3 3MONS OM 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 MON △ 面积的最大值为 4. (2)

     【】

     答案】(1)0;(2)见解析. 】

     【解析】(1)原不等式等价于134 1 5xx   或1233 2 5xx   或24 1 5xx , 解得113x     或113x    ,即 1 1 x    ,∴1 a   , 1 b  ,∴ 0 a b   . (2)由(1)知 4 1 0 x y    ,即 4 1 x y   ,且0 x  , 0 y  , ∴ 1 1 1 1 4 44 1 4 2 5 9x y x y x yx yxy y x y x y x y x                ,

     当且仅当16x  ,13y  时取“  ”,∴ 9 x y xy   .

      12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