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范文大全
  • 古典文学
  • 职场知识
  • 中国文学
  • 公文书信
  • 外国名著
  • 寓言童话
  • 百家讲坛
  • 散文/诗歌
  • 美文欣赏
  • 礼仪知识
  • 民俗风情
  • 谜语大全
  • 名言警句
  • 禽病学课件

    时间:2020-12-24 20:13:50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课件 禽病

     禽病学 禽病的病因分类 一、 传染病 1 病毒病:新城疫(ND)、禽流感(AI)、传染性喉气管炎(ILT)、传染性支气管炎(IB)、禽传染性脑脊髓炎(AE)、减蛋综合征-1976(EDS-76)、鸡痘、鸭瘟(DP,DVE)、鸭病毒性肝炎、雏鸭细小病毒病。

     2.支原体病(慢性呼吸道病,CRD):鸡败支原体感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传染性滑膜炎(M. synoviae,MS)、火鸡支原体病(M. meleagridis,MM)。

     3.衣原体:鹦鹉热,鸟疫:非鹦鹉禽类引起的人类感染。

     4.螺旋体病:疏螺旋体、密螺旋体。

     5.细菌病:沙门氏菌病-白痢、伤寒、副伤寒,禽大肠杆菌,霍乱(多杀性巴氏杆菌病),鸭疫巴氏杆菌病,传染性鼻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病,结核杆菌病,伪结核,李氏杆菌,绿脓杆菌。

     6.真菌:曲霉菌,鸭对黄曲霉特别敏感;念珠菌病,冠癣。

     二、寄生虫病:

     1.原虫病:球虫病,鸡、火鸡、鸭、鹅、鸽;白细胞原虫病:卡氏病,沙氏;毛滴虫病:上消化道粘膜溃疡、坏死;组织滴虫:黑头病,盲肠肝炎。

     2.蠕虫病:吸虫病、绦虫病、线虫病。

     蜘蛛昆虫:禽羽虱、螨病、软蜱病。

     三、家禽肿瘤性疾病 1. 马立克氏病(MD):幼禽特有。

     2. 禽白血病(ALV):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一般是老年鸡。

     3. 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反转录病毒引起。

     4. 其它肿瘤性疾病:食管癌、原发性肝癌、肾癌、小肠癌、卵巢癌、皮肤癌等等。

     四、家禽普通病:

     (一)营养疾病 1. 营养及代谢障碍:饥饿、缺水。

     2. 蛋白质与氨基酸缺乏。

     3. 维生素缺乏。

     4. 矿物质缺乏:各种微量元素缺乏。

     5. 其它代谢疾病:痛风、脂肪肝综合症、腹水。

     (二)中毒病 农药:有机磷;氟中毒,砷,汞。

     药物:磺胺、喹乙醇、痢菌净。呋喃唑酮 2~4/万; 喹乙醇:促生长剂:禽 25~35ppm,猪 50ppm; 速丹:3 ppm 预防鸡环虫,对鸭非常敏感。

     食盐:家禽对钠、氯比较敏感。

     CO 中毒:与血红蛋白结合率比 O2 大 300 倍,表现:尸僵不良,血液不凝固。

     霉菌毒素:引起免疫抑制,黄曲霉共有 16 种,B1 最毒:陈米、花生油。

     肉毒梭菌毒素中毒:软颈病。

     其它普通病:啄癖、肛门淋、嗉囊阻塞、肌胃腐蚀、气 肿、龙骨囊肿等。

     五、遗传性疾病:基因及染色体突变引起的疾病。

     六、应激反应:冷、热、噪音、震动、运输等。

     七、外科病:创伤、挫伤、骨折、脱肛等。

     禽病的诊断 一、 病情及病史的了解:不可不信、不可全信、不可迷信。

     1.

     禽群的基本情况:种类、品种、数量、日龄、饲养的方式、密度、通风、保温等。一般是土种鸡抗感染能力强,但有些情况特殊:外来鸡对鸡白痢感染率反而低。

     2.

     发病的经过:发病日龄、病程、发病率、死亡率。

     3.

     症状:特别是一些特殊的症状。

     4.

     诊断史:

     5.

     治疗史:用什么药、用量、服法、疗程。

     6.

     免疫接种情况:接种了何种疫苗、日龄、剂量、途径等。

     鸭出败保护期只有 2-3 个月,鸭瘟的保护期至少有半年。

     饲料、饮水、季节:喂何种饲料,发病前后有否换料。

     二、临床检查 1. 禽群的动态:在安静状态下观察其身体状况,要多了解正常情况下禽群的表现。

     2. 个体禽只的检查:动态情况下寻求个别特殊的禽只,检查外观、羽毛、可视粘膜(天然孔附近)、皮肤、关节、眼鼻、泄殖腔、呼吸音等。

     三、病理学的诊断 1. 大体解剖:肉眼诊断在临床上特别重要,往往可以发现诊断依据。

     2. 显微或组织切片检查:例如大肠杆菌病、禽出败可通过显微镜观察到较为特征性的细菌;脑脊髓炎大体看来很少病变,但通过组织切片检查可观察到脑传导细胞形成包涵体。

     3. 试验动物的接种:同种易感动物。

     4. 血清学的检查:琼脂扩散试验、平板(试管)凝聚、荧光抗体、HA、HI、ELISA、病毒中和(SN)试验等。〖纸条法〗

      特点:微量、准确、快速、自动化。

     四 、其它诊断方法 1. 物理化学分析:饲料成份检查,钙、磷、氟、怀疑毒物分析。

     2. PCR、RT-PCR、核酸探针(杂交)、基因芯片等分子生物学手段。

     五 、人工发病试验:柯克(Koch)氏四条件:病原-培养基上培养-用分离到的病原是否能复制出与临床病例相同的症状-人工发病动物又可分离到微生物。

     六 、综合分析判断 禽病的防制 一、 综合性的防制措施:

     1. 预防为主,防重于治。

     2. 领导重视,明确岗位责任制(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

     3. 饲养管理人员和兽医员工素质的提高。

     4. 禽场场址选择及布局已定的情况下,依靠完善的防疫措施,健全各种防疫制度。

     5. 重视环境的消毒工作,定期杀虫、灭鼠。

     6. 有条件的场地进行带鸡消毒,正常情况下 2 次/周。

     7. 药物的预防。

     8. 全进全出(AI/AO)。

     9.

     免疫程序的合理编制和执行。

     10.

     抗体监测。

     传染病的防制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互连接的必备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

     一、 平时的预防措施

     1. 饲养管理:全价营养、全进全出,育雏期的密度、保温、通风。

     2.

     防疫制度:

     3.

     免疫程序制定 参观访问控制。

     二、发生传染病时的紧急措施 1.隔离消毒和封锁:少数禽只发病,抓走病鸡;大禽场,设立隔立舍;大部分发病,把健康鸡隔离。烈性传染病:封锁疫区,例如:HPAI(H5N1、H5N4、H7N3)

     。

     2.病死禽的妥善处理:深埋、焚烧、煮熟喂鱼、喂猪。

     3.紧急接种:鸭瘟可以进行紧急接种(弱毒疫苗);出败:正常免疫可用弱毒和灭活疫苗,但紧急接种只能用灭活疫苗。ND 用 IV 系;ILT 点眼、滴鼻(饮水、注射效果不好);IBD 一般用饮水法。

     紧急接种原则:

     (1)先注射健康群; (2)一般用两倍量的疫苗; (3)多换针头(原则上一只禽一个针头); (4)预防继发或并发感染细菌病。

     禽痘 ( (Fowl pox )

     禽痘是家禽和鸟类的一种缓慢扩散、接触性传染病。特征是在无毛或少毛的皮肤上有痘疹,或在口腔、咽喉部粘膜上形成白色结节。

     一、病原学:

     禽痘病毒(Avipoxvirus)属于痘病毒科(Poxviridae)禽痘病毒属(Avipoxvirus)。成熟的病毒呈砖形或卵圆形,大小 250×354nm。其基因组为线状的双股 DNA,分子量约 2×108 道尔顿。病毒可在感染细胞的胞浆中增殖并形成包涵体(Bollinger 氏体),此包涵体内有无数更小的颗粒,称为原质小体,每个原质小体都具有致病性。

     1.用鸡胚绒毛尿囊膜复制病毒,在接种痘病毒后的第 6 天,在鸡胚绒毛尿囊膜上形成一种致密的局灶性或弥漫性的痘斑,灰白色,坚实,厚约 5mm,中央为一灰死区。

     2.鸡痘病毒能在 10~12 胚龄的鸡胚成纤维细胞上生长繁殖,并产生特异性病变,细胞先变圆,继之变性和坏死。

     抵抗力:病毒大量存在于病禽的皮肤和粘膜病灶中,病毒对外界自然因素抵抗力相当强,上皮细胞屑片和痘结节中的病毒可抗干燥数年之久。病毒对乙醚有抵抗力。在腐败环境中,病毒很快死亡。

     二、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发生于鸡和火鸡、鸽有时也可发生,鸭、鹅的易感性低。各种年龄、性别和品种的鸡都能感染,但以雏鸡和中雏最常发病,雏鸡死亡多。本病一年四季中都能发生,秋冬两季最易流行,

      病鸡脱落和破散的痘痂,是散布病毒的主要形式。它主要通过皮肤或粘膜的伤口感染,不能经健康皮肤感染,亦不能经口感染。

     三、临床症状

     1.皮肤型:皮肤型鸡痘的特征是在身体无或毛稀少的部分,特别是在鸡冠、肉髯、眼睑和喙角,亦可出现于泄殖腔的周围、翼下、腹部及腿等处,产生一种灰白色的小结节,渐次成为带红色的小丘疹,很快增大如绿豆大痘疹,呈黄色或灰黄色,凹凸不平,呈干硬结节,有时和邻近的痘疹互相融合,形成干燥、粗糙呈棕褐色的大的疣状结节,突出皮肤表面。皮肤型鸡痘一般比较轻微,没有全身性的症状。产蛋鸡则产蛋量显著减少或完全停产。

     2.粘膜型(白喉型):此型鸡痘的病变主要在口腔、咽喉和眼等粘膜表面,气管粘膜出现痘斑。初为鼻炎症状,后在粘膜上生成一种黄白色的小结节,以后小结节逐渐增大并互相融合在一起,形

     成一层黄白色干酪样的假膜,覆盖在粘膜上面。这层假膜是由坏死的粘膜组织和炎性渗出物质凝固而形成,很象人的“白喉”,故称白喉型鸡痘或鸡白喉。随着病的发展,假膜逐渐扩大和增厚,阻塞在口腔和咽喉部位,使病鸡尤以幼雏鸡呼吸和吞咽障碍,严重时嘴无法闭合,病鸡往往作张口呼吸,发出“嗄嗄”的声音。

     3.混合型:本型是指皮肤和口腔粘膜同时发生病变,病情严重,死亡率高。

     4.败血型:在发病鸡群中,个别鸡无明显的痘疹,只是表现为下痢、消瘦、精神沉郁,逐渐衰竭而死,病禽有时也表现为急性死亡。

     四、病理变化

      皮肤型鸡痘的特征性病变是局灶性表皮和其下层的毛囊上皮增生,形成结节。结节起初表现湿润,后变为干燥,外观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皮肤变得粗糙,呈灰色或暗棕色。粘膜型禽痘病变出现在口腔、鼻、咽、喉、眼或气管粘膜上。

      败血型鸡痘,其剖检变化表现为内脏器官萎缩,肠粘膜脱落,若继发引起网状内皮细胞增殖症病毒感染,则可见腺胃肿大,肌胃角质膜糜烂、增厚。

     五、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病鸡的冠、肉髯和其它无毛部分的结痂病灶,以及口腔和咽喉部的白喉样假膜就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则有赖于实验室检查。

     1.接种鸡胚脲囊膜或鸡胚成纤维细胞。

     2.制备病变组织的涂片,作瑞氏染色,进行包涵体检查。

     3.血清学试验:被动血凝试验和荧光抗体技术 七、 防制

     预防:

     (1)鸡痘鹌鹑化弱毒疫苗:

     (2)鸡痘蛋白筋胶弱毒疫苗(鸡痘原):

     (3)鸡痘蛋白筋胶弱毒疫苗(鸽痘原):

     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主要采用对症疗法,以减轻病鸡的症状和防止并发症。

     传染性贫血 (Avian Infectious Anaemia)

     鸡传染性贫血病(CAA)是一个以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淋巴器官萎缩,造成免疫抑制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又称出血综合征、贫血、出血性贫血综合征、出血性再生不良性贫血综合征、泛骨髓痨、贫血皮炎和蓝翅病等。

     一、病原学

     鸡传染性贫血因子属细小病毒或环状病毒属。为球形或六角形颗粒状、单链 DNA 病毒。可在鸡胚中繁殖,但不致死鸡胚。也能在部分淋巴瘤细胞系培养物中增殖。不同毒株的毒力有差异,但抗原性相同。

     二、流行病学

     几乎广泛存在于世界是所有主要的养禽国家,某些国家该病在鸡群中的污染率相当高。鸡是其唯一的自然宿主,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几乎所有的鸡群都会受到感染,但多呈隐性感染。CAA 可垂直感染,发病鸡是主要传染源,可通过污染的饮水、饮料、工具和设备等发生水平的间接接触性传播。通过孵化蛋而发生的介卵垂直传播可能是其最重要的传播途径。

     三、临床症状

     其特征性症状是严重的免疫抑制和贫血,其它可见发育不全, 精神不振,鸡体苍白,软弱无力,死亡率增加等。死亡高峰发生在出现临床症状后的 5~6d,其后逐渐下降,5~6 天后恢复正常。有的可能有腹泻, 全身性出血或头颈皮下出血、水肿。

     血稀如水,血凝时间长,颜色变浅,血细胞比容值下降,红细胞、白细胞数显著减少。

     四、病理变化

     特征性的病变是 骨髓萎缩,呈脂肪色、淡黄色或淡红色,常见有 胸腺萎缩,甚至完全退化, 呈深红褐色。法氏蠹萎缩,体积缩小,外观呈半透明状。肝、脾、肾肿大,褪色。心脏变圆,心肌、真皮和皮下出血。骨胳和腺胃固有层粘膜出血,严重的出现肌胃粘膜糜烂和溃疡。有的鸡有肺实质性变化。

     五、诊断

     根据临诊症状和剖检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须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病毒分离鉴定和血清学试验。其特征是病理组织学变化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淋巴器官萎缩,肝脏是分离 CAA 的最佳材料,可接种到 MDCC-MSB1 细胞进行。血清学方法有病毒中和试验、免疫荧光法和间接 ELISA 法等,均可用于检测鸡血清或卵黄中的抗体。

     六、防制

      本病无特异性治疗方法,通常采用抗生素控制继发性的细菌感染,但没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 对肉鸡的威胁很大,可降低饲料转化率和体重,所造成的损失相当大。如与其它免疫抑制性传染病相互作用所造成的损失更大,所以对该病的防制具有双重意义。

      该病的商品疫苗已经在国外市场上销售使用。

     鸭瘟 ( (Duck

     Plague )

     鸭瘟又名 鸭病毒性肠炎(Duck

     Virus

     Enteritis,简称 DVE)是鸭、鹅和其他雁形目禽类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其临床症状特点是肿头、流泪,脚软,排绿色稀粪,体温升高。病变特征为食道有假膜性坏死性炎症,泄殖腔粘膜充血、出血、水肿和坏死,肝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和坏死灶。

     一、 病原学 鸭瘟的病原是鸭瘟病毒(Duck Plague Virus),属于 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属,双股线性 DNA。

     鸭瘟 病毒 无血凝活性和血细胞吸附作用。

     同 不同 DVE 分离株的免疫原性基本相同。不同 DVE 分离株的致病性有差异。

     在病鸭在肝、肺、脑含毒量最高。毒株间在毒力上有差异,但免疫原性相似。病毒能在 9~12 胚龄的鸭胚绒毛尿囊上生长。能适应于鹅胚。不能直接适应于鸡胚 。病毒对外界抵抗力不强。

     二、流行病学

     1. . 易感宿主 :

     雁形目禽类(如鸭、鹅、天鹅)

     2.传播途径:

     水平传播——鸭瘟可通过病禽与易感禽的接触而直接传染,也可通过与污染环境的接触而间接传染。

     3.易发时间: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秋季流行较为严重。

     三、临床症状

      病初体温升高达 43℃以上,高热稽留。病鸭表现两脚麻痹无力,病鸭不愿下水。病鸭食欲明显下降,甚至停食,渴欲增加。

     病鸭的特征性症状:

     1.流泪和眼睑水肿,眼有分泌物,初为浆液性,后变为脓性,常造成眼睑粘连。

     2.病鸭鼻中流出稀薄或粘稠的分泌物,呼吸困难。

     3.病鸭发生泻痢, 排出绿色或灰白色稀粪。

      4. 部分病鸭可见头和颈部发生不同程度的肿胀,俗称“ 大头瘟” 。

     四、病理变化 1.出现急性败血症,全身小血管受损,尤其 消化道粘膜出血和 形成假膜或溃疡,淋巴组织和实质器官出血,坏死。

     2. 食道与泄殖腔的疹性病变具有特征性。

     3. 肌胃角质膜下层充血和出血。肠粘膜充血、出血。

     4. 肝表面和切面上有大小不等的灰黄色或灰白色的坏死点。

     5.胆囊肿大。

     6.心外膜和心内膜上有出血斑点。

     7.病鸭的皮下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炎性水肿。

     8. 鹅感染鸭瘟病毒后的病变与鸭相似。

     五、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综合分析,一般即可做出诊断。进行 病毒分离鉴 定和 血清学试验以及应用 分子生物学方法加以确诊。

     鉴别诊断:主要注意与鸭巴氏杆菌病相区别。

     1.鸭出败一般发病急,病程短,鸭瘟自然感染时仅造成鸭,鹅发病。

      2.鸭出败不会造成头颈肿胀,食道和泄殖腔粘膜上也不形成假膜,肝脏上的坏死点仅针尖大,且大小一致。

      3.染色镜检,可见两极着色的小杆菌。

     4.应用抗生素治疗有较好疗效。

     六、防制

     对鸭瘟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

     在受威胁地区,所有鸭、鹅均应接种鸭瘟弱毒疫苗。

     对经济价值较高的鸭,可在病初肌注鸭高免血清 0.5ml/只,也可用聚肌胞肌肉注射 1mg/只,三日一次,连用 2~3 次,可收到良好疗效。

     鸭病毒性肝炎

     ( (Duck Virus Hepatitis )

      鸭病毒性肝炎(DVH)是由鸭肝炎病毒 (Duck Hepatitis Virus ,DHV)

     )引起的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发病急,传播迅速,病程短和死亡率高;临床表现为角弓反张,剖检见肝脏肿大和大量的出血性斑点,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疾病之一,无公共卫生意义。

     一、病原学

     病原为 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 )。病毒大小约 20~40nm,属于小 RNA 病毒科,肠道病毒属。

     病毒有 3 个血清型,即Ⅰ、Ⅱ、Ⅲ型。

     三个血清型见无抗原相关性,没有 交叉 保护和交叉中和作用 用。此病毒不能与人和犬的病毒性肝炎的康复血清发生中和反应,与鸭乙型肝炎病毒也没有亲缘关系。

     在 病毒能在 9 日龄鸡胚尿囊腔中繁殖。

     鸭胚肝或肾原代细胞可用来培养该病毒。

     不凝集禽和哺乳动物的红细胞。

     二、流行病学

     自然条件下本病主要发生于 3 周龄以下雏鸭,成年鸭可感染而不发病,但可通过粪便排毒,污染环境而感染易感小鸭。本病的传播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在野外和舍饲条件下,本病具具有极强的传染性。野生水禽可能成为带毒者病愈鸭仍可通过粪便排毒 1~2 个月。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三、临床症状

     雏鸭都为突然发病。开始时病鸭表现精神萎靡,共济失调。发病半日到一日,而发生全身性抽搐,约十几分钟死亡。头向后背,呈 角弓反张姿态故俗称“背脖病”。

     端和爪尖瘀血呈暗紫色,少数病鸭死亡前排黄白色和绿色稀粪。

     本病的死亡率因年龄而有较大差异,1 周龄内雏鸭的病死率可达 95%,2~3 周的雏鸭病死率不到30%~70%,4 周龄以上的雏鸭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低。

     四、病理变化

     1.常常体况良好,绒毛外观亦较好,喙端和爪尖淤血而呈暗紫色。

     主要剖检病变见于 肝脏, 表现为肿大 、 质 脆、色暗淡或发黄, 表面有 大小不等的 出血 斑点。

     。

     2.胆囊肿胀呈长卵圆形,内充满胆汁,胆汁呈褐色、淡茶色或淡绿色胆汁。

     3.脾脏有时肿大呈斑驳状 4.多数病例肾肿胀、灰暗色,血管充血,呈暗紫色的树枝状。

     病理组织学变化特征是肝组织的炎症变化,急性病例肝细胞坏死,其间有大量红细胞。

     慢性病变为广泛性胆管增生,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反应和出血。脾组织呈退行性变性坏死。

     五、诊断

     根据本病发病急,传播迅速,病程短;3 周龄内死亡率高,成年鸭不发病;明显的神经症状;肝脏的变性和出 血,可作出初步诊断。

     1.可用病毒分离物接种 1~7 日龄的敏感雏鸭。

     2.将病料接种 9 日龄鸡胚。

     3.利用直接荧光抗体技术

     4.SN,AGP,对流免疫电泳试验及 ELISA。

     * 鉴别诊断:

     1.鸭瘟病例肝脏虽变有出血病变和坏死灶,但主要 在食道、肠道出血, 有伪膜或溃疡。

     2.鸭出败病例具有 特征性的肝肿大, 散布针尖大小的坏死点 和心外膜出血、十二指肠出血等变化,镜检可见两极染色的巴氏杆菌。

     3.球虫病亦可使小鸭急死,症状也见有角弓反张,肝脏无出血变化,肠内容物涂片镜检,可见有大量裂殖体和裂殖子存在。

     六、防制

     1、可用严格隔离的方法预防,4 周龄以下的雏鸭对 DHV 易感,故对 4 周龄以内的雏鸭隔离饲养。实行严格的消毒是预防本病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每批鸭苗进入鸭舍前,用 5%氢氧化钠水溶液等喷洒消毒。

     2、疫苗免疫 1)弱毒疫苗 种鸭免疫:

     雏鸭免疫:

     2)灭活疫苗 目前生产实践中,一般情况下广泛使用的是弱毒疫苗,而灭活疫苗由于价格贵和产生免疫力所需时间长而很少使用。

     3、特异性抗体使用 对于没有母源抗体保护的雏鸭,可于 1-2 日龄每只鸭皮下注射 0.5-1ml 高免血清或高免蛋黄液,可有效预防 DVH 的发生。

     DVH 暴发初期,每只鸭皮下注射 1.5-3ml 高免血清或高免蛋黄液,可有效地控制 DVH 的蔓延。

     球

     虫

     病( (Coccidiosis )

     )

     鸡球虫病是鸡常见且危害十分严重的寄生虫病,它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美国 20 亿$,广东 3 亿¥)

     。雏鸡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病愈的雏鸡生长受阻,增重缓慢;成年鸡多为带虫者,但增重和产蛋能力降低。

     1. . 病原学

     病原为原虫中的艾美耳科艾美耳属的球虫。世界各国已经记载的鸡球虫种类共有 13 种之多,我国已发现 9 个种。不同种的球虫,在鸡肠道内寄生部位不一样,其致病力也不相同。柔嫩艾美耳球虫、

     毒害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和缓艾美耳球虫、哈氏艾美耳球虫、早熟艾美耳球虫、布氏艾美耳球虫、变位艾美耳球虫、。

     鸡球虫的发育要经过三个阶段:无性阶段、有性生殖阶段、孢子生殖阶段。

     鸡球虫的感染过程 2 .流行病学

     各个品种的鸡均有易感性,15~50 日龄的鸡发病率和致死率都较高。病鸡是主要传染源。鸡感染球虫的途径主要是吃了感染性卵囊。

     饲养管理条件不良,鸡舍潮湿、拥挤,卫生条件恶劣时,最易发病。在潮湿多雨、气温较高的梅雨季节易爆发球虫病。

     球虫虫卵的抵抗力较强,在外界环境中一般的消毒剂不易破坏,在土壤中可保持生活力达 4~9个月,在有树荫的地方可达 15~18 个月。

     3. . 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沉郁,羽毛蓬松,头卷缩,食欲减退,嗉囊内充满液体,鸡冠和可视粘膜贫血、苍白,逐渐消瘦,病鸡常排红色葫萝卜样粪便,若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开始时粪便为咖啡色,以后变为完全的血粪,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致死率可达 50%以上。

     4. . 病理变化

     病鸡消瘦,鸡冠与粘膜苍白,肠管肿大 柔嫩艾美耳球虫主要侵害盲肠 毒害艾美耳球虫损害小肠中段:粘膜出血、严重的坏死 巨型艾美耳球虫损害小肠中段

     堆型艾美耳球虫多在上皮表层发育

     哈氏艾美耳球虫损害小肠前段

     多种球虫混合感染 5. . 诊断

     生前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或粪便涂片查到球虫卵囊,或死后取肠粘膜触片或刮取肠粘膜涂片查到裂殖体、裂殖子或配子体,均可确诊为球虫感染,但由于鸡的带虫现象极为普遍,因此,是不是由球虫引起的发病和死亡,应根据临诊症状、流行病学资料、病理剖检情况和病原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6. . 防制

     成鸡与雏鸡分开喂养,以免带虫的成年鸡散播病原导致雏鸡爆发球虫病。

     加强饲养管理

     免疫预防:疫苗(肉 4 种 7),免疫调节剂,微生态制剂

     药物防制:对鸡球虫病的防制主要是依靠药物(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毛滴虫病

     又称鸡毛滴虫病,鸽毛滴虫病、鸽口腔溃疡病。寄生于鸽、火鸡和鸡的上消化道,该病严重侵袭鸽,可引起口腔粘膜溃疡、坏死、呼吸困难、衰竭而死亡,给养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成年鸽通过嗉囊中的鸽乳直接将虫体传染给雏鸽,鸡和火鸡的感染是由于吞食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在我国,约有60%的鸽感染过该病。

     火鸡的易年龄在 16-30 周。

     鸽的潜伏期约为 7-12 天。

     主要侵害消化道粘膜表层。病初在粘膜表面见针尖大小干酪样病灶,病灶周围出血。

     干酪样物质增多后堵塞食道。

     肝脏也常受侵害,偶尔会侵害腺胃。

     诊断:虫体镜检。

     治疗:1,2-二甲基-5-硝基咪唑;灭滴灵;痢特灵。

     溃疡面:可涂 10%碘甘油或金霉素;0.2%高锰酸钾;1%新洁尔灭。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