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范文大全
  • 古典文学
  • 职场知识
  • 中国文学
  • 公文书信
  • 外国名著
  • 寓言童话
  • 百家讲坛
  • 散文/诗歌
  • 美文欣赏
  • 礼仪知识
  • 民俗风情
  • 谜语大全
  • 名言警句
  • 建筑结构楼盖设计课程设计

    时间:2021-02-03 20:26:08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楼盖 建筑结构 课程设计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钢筋混凝土楼盖 课程设计

      题目:

     某轻工厂房楼盖 2-2

      院(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起止时间: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院(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教研室:结构教研室 学 号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课程设计(论 文)题

      目 某轻工厂房楼盖 2-2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 任务:

     1 某轻工厂房为多层内框架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肋形楼盖,砖砌体承重外墙厚370mm,钢筋混凝土柱尺为 400mm×400mm,建筑平面 31.5m×20.7m。不考虑楼、电梯间。

     2.楼面做法 40mm 厚水泥砂浆面层,容重为 24kN/m3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结构层,钢筋混凝土容重为 25 kN/m3 ;20mm 厚石灰砂浆抹底,容重为 17 kN/m 3 。

     3.可变荷载:板和次梁为 5.0kN/m2 ,主梁为 4.0kN/m 2

     4.材料 混凝土采用 C35; 梁和板中受力钢筋采用 HRB400 级,梁中箍筋采用 HPB300 级。

     四、设计内容 1.结构平面布置:确定柱网尺寸,布置结构构件(主梁、次梁)。

     2.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及次梁的计算(其内力计用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

     3.现浇钢筋混凝土主梁的计算(其内力计算按弹性理论考虑)。

     4.绘制结构施工图 (1)

     绘制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包括梁、板编号); (2)

     板和次梁的配筋图; (3)

     主梁配筋图,主梁内力包络图及抵抗弯矩图; (4)

     钢筋表及必要的结构设计说明。

     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

     成绩 平时进度 10% 计算书,图纸 80% 答辩 10% 合计

      学生签字: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论 文)

      目

     录

     1、设计资料…………………………………………………………………1

     2、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1

     3、板的设计…………………………………………………………………2

     4、次梁设计…………………………………………………………………4

     5、主梁设计…………………………………………………………………6

     6、参考文献…………………………………………………………………11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论 文)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论 文)

     第 1 页 共 11 页 某轻工厂房的建筑平面如图 1 所示,环境类别为一类,楼梯设置在旁边的附属房间内。板和次梁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 5kN/2m ,主梁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4kN/2m ,楼盖拟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试进行设计,其中板、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主梁按弹性理论设计。

     1.设计资料 (1)某厂房为多层内框架结构,现浇混凝土肋形楼盖。

     (2)楼面构造层做法:40mm 厚水泥砂浆面层,容重 24kN/3m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结构层,容重 25KN/3m ;20mm 厚石灰砂浆抹底,容重 17kN/3m 。

     (3)活荷载:板和次梁活荷载标准值 5kN/2m ,主梁活荷载标准植 4kN/2m

      (4)恒载分项系数 1.2,活载分项系数 1.3 和 1.4。

     (5)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 C35(cf =16.7N/mm2 ;tf

     =1.57N/mm2 )

      钢筋:梁中纵向受力钢筋采用 HRB400 级(yf =360N/mm2 )

      其余采用 HPB300 级(yf =270N/mm2 ) 2.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主梁的跨度为 6.9m,次梁的跨度为 6.3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跟次梁,板的跨度为 2.3m, 8 . 2 3 . 2 / 6 . 601 02  l l ,因此可按单项板设计。

     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 h≥ mm 7 . 76 30 2300  ,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 h≥80mm ,取板厚 h=80mm。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 h=ol /18~ol /12=350~525mm。考虑到楼面活荷载比较大,取 h=500mm。截面宽度取为 b=200mm。

     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 h=ol /15~ol /10=460~690 mm。取 h=650mm。截面宽度取为b=300mm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论 文)

     第 2 页 共 11 页 6300 6300 6300 6300 630031500混凝土柱400*400次梁 200*500主梁

     300*650B5B2B1B3B2B1B4B5B1B2B3B2B1B4B66900 6900 690020700

     图 2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 3.板的设计 轴线①~②、⑤~⑥的板属于端区单向板,轴线②~⑤的板属于中间区单向板。

     (1)荷载:

     40mm 厚水泥砂浆面层

     0.04×24×1=0.96kN/2m

     80mm 混凝土板自重

     25×0.08×1=2kN/2m

     20mm 厚石灰砂浆板底粉刷

     17×0.015=0.26kN/2m .

      小计

     3.22kN/2m

     板的活荷载标准值:

     5 kN/2m

     恒荷载分项系数取 1.2;因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 4.0 kN/2m ,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应取 1.3。于是板的

      面恒载设计值

     g=1.2×3.22 =3.86kN/2m

     面活载设计值

     q=1.3×5 =6.5kN/2m

     合计

     g+q=10.36kN/2m

      进取 g+q=10.4kN/2m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论 文)

     第 3 页 共 11 页 (2)计算简图:

     次梁截面为 200mm×500mm,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 100mm,取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 120mm。按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

     边 跨 :0l = /2nl h  =2300-100-120+80/2=2120mm < 1.025nl =2132mm,

      取0l =2120mm 中跨:

      0l =nl =2300-100-100=2100mm 因跨度差<10%,说明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 取 1m 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计算简图如下图

     图 3

     板的计算简图 (3)弯矩设计值:

     由表可查得,板的弯矩系数m 分别为:边跨中,1/11;离端第二支座,-1/11;中跨中,1/16;中间支座,-1/14。故 m kN l q g M MB        25 . 4 11 12 . 2 4 . 10 11 ) (2 201 1 m kN l q g M C          28 . 3 14 1 . 2 4 . 10 14 ) (2 201 m kN l q g M       87 . 2 16 1 . 2 4 . 10 16 ) (2 201 2 这是对端区格单向板而言的,对于中间区格单向板,其CM 和2M 应乘以 0.8,分别为

     m kN M C       62 . 2 ) 28 . 3 ( 8 . 0

     m kN M     30 . 2 87 . 2 8 . 02 (4)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环境类别一类,C35 混凝土,板的最小保护层厚度 C=15mm,板厚 h=80mm, 0h =80-20=60mm;板宽 b=1000mm。,α=1.0,cf =16.7N/mm2 ,tf =1.57N/mm2 ;HRB400钢筋,yf =360N/mm2 。连续板各截面配筋计算见表 1。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论 文)

     第 4 页 共 11 页

      连续板各截面配筋计算

     表 1 截面

     1 B 2 C 弯矩设计值( m kN  )

     4.25 -4.25 2.30 -2.62 21 0/s CM f bh   

     0.071 0.071 0.038 0.044 1 1 2s    

     0.074 0.074 0.039 0.045 轴线 ①-② ⑤-⑥ 计算配筋 0/S c yA bh f f  

     206.0 206.0 108.6 125.3 实际配筋 (2mm )

     6/8@150 262 SA

     6/8@150 262 SA

     6/8@150 262 SA

     6/8@150 262 SA

     轴线 ②-⑤ 计算配筋 0/S c yA bh f f  

     206.0 206.0 0.7×108.6 =76.02 0.7×125.3 =87.71 实际配筋 (2mm )

     6/8@150 262 SA

     6/8@150 262 SA

     6/8@150 262 SA

     6/8@150 262 SA

     计 算 结 果 表 明 ,均 小 于 0.35 , 符 合 内 力 重 分 布 的 原 则 ;% 33 . 080 1000262bhA S,此值大于 % 196 . 036057 . 145 . 0 45 . 0   ytff,可以;同时此值等于 0.2%,符合要求。

     4.次梁设计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取主梁的高 h=650mm,宽 b=300mm。根据本车间楼盖的实际使用情况,楼盖的次梁和主梁的活荷载不考虑梁从属面积的荷载折算。

     (1)

     荷载设计值

     恒荷载设计值 板传来恒荷载

      3.86×2.3=8.88kN/ m

     次梁自重

      0.2×(0.5-0.08)×25×1.2=2.52kN/ m

     次梁粉刷

      0.015×(0.5-0.08)×2×17×1.2=0.26kN/ m

     小计

     g=11.66kN/ m

     活载设计值

     q=6.5×2.3=14.95kN/ m

     合计

     g+q=26.61kN/ m

     (2)计算简图 次梁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为 240mm。主梁截面为 300mm×650mm。

     计算跨度:边跨

     0l = /2nl a  =6300-120-300/2+240/2=6150mm <1.025nl =1.025×6030=6180mm, 取0l =6150mm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论 文)

     第 5 页 共 11 页 中跨 0l =nl =6300-300=6000mm 跨度差<10%,说明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内力计算,次梁计算简图如下图。

     图 4

     次梁计算简图 (3)内力计算

     由表分别查得弯矩系数和剪力系数。

     弯矩设计值:

     m kN l q g M MB      50 . 91 11 ) (20 1 m kN l q g M     88 . 61 16 ) (20 2 m kN l q g M C       73 . 70 14 ) (20 剪力设计值:

     m kN l q g Vn A    64 . 73 ) ( 45 . 01 m kN l q g Vn Bl    19 . 98 ) ( 60 . 01 m kN l q g Vn Br    28 . 89 ) ( 55 . 02 (4)承载力计算 a)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跨内按 T 形截面设计,翼缘计算宽度:

     中跨:

     l b f31" =6900/3=2300mm;又 "fb =b+ns =200+2100=2300 mm,故取"fb =2300mm。

     C30 混凝土,1

     =1.0, 0 . 1 C ,cf = 16.7N/mm2 ,tf

     =1.57N/mm2

     ,纵向受力钢筋采用 HRB400,yf =360N/mm2 ,箍筋采用 HPB300,yf =270N/mm2 。经判别各跨内截面均属于第一类 T 型截面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过程列于下表。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论 文)

     第 6 页 共 11 页

     连续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表 2 截面 1

     B

     2

     C M( m kN  )

     91.50 -91.50 61.88 -70.73 20"1/ h b f Mf c S  

     20 1/ bh f Mc s  

     0.011 0.129 0.008 0.100  =S 2 1 1  

     0.011 0.139 0.008 0.106 y c f sf f h b A /1 0"  

     y c sf f bh A /1 0  

     539.9 593.2 392.6 452.4 选配钢筋(2mm )

     2 20

     2 20

     2 20 2 20 钢筋面积(2mm )

     628 628 628 628 计算结果表明,支座截面均小于 0.35,符合内力重分布的原则;同时% 63 . 0500 200628bhA S,此值大于min  % 196 . 0 45 . 0 ytff同时大于 0.2%,满足最小配筋的要求。

     b)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验算截面尺寸:

     mm h h hf w380 80 460"0     ,因 4 9 . 1 200 380    b h w ,截面尺寸按下式计算:

     0025 bh f cc =0.25×1×16.7×200×460=384.1kN kN V 19 . 98max  ,故截面尺寸满足要求。计算所需腹筋:

     验算是否需计算配筋:

     07 . 0 bh f t =0.7×1.0×1.57×200×460=101.1kN kN V 19 . 98 max   , 故各截面腹筋按构造配筋。

     S<56.6270/(0.24×1.57×200)=202.79mm

     所以取 6@200

     5.主梁设计 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

     (1) 荷载设计值:为简化计算,将主梁自重等效为集中荷载。

     次梁传来的恒荷载

      11.66×6.9=80.45kN 主梁自重 (主梁粉刷)

     {0.3×(0.65-0.08)×2.3×25×1.2+0.015×(0.65-0.08)×2.3×2×17}×1.2=12.60 kN 恒载设计值

      G=93.05kN

     取 G=93kN 活载设计值

      Q=1.4×4×2.3×6.9=88.87kN 总荷载

      G+Q=181.87kN。

     (2)计算简图 主梁按连续梁计算,端部支承在砖墙上,支承长度为 370mm,中间支承在 400mm×400mm 的混凝土柱上。其计算跨度: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论 文)

     第 7 页 共 11 页 边跨:

     nl  6900-200-120=6580mm,因 0.025nl =0.025×6580=164.5 mm〈a/2=185mm,

     取0l =1.025nl +b/2=1.025×6580+400/2=6945mm,近似取0l =6940mm。

     中跨:

     0l =6900mm。

     跨度差<10%,说明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内力计算,简图如下图

     图 5 主梁计算简图

     (3)内力设计值及包络图 a)弯矩设计值 弯矩

     0 2 0 1Ql k Gl k M   ,1k 、2k 由附表相应栏内查得。

     m kN M         73 . 335 94 . 6 87 . 88 289 . 0 94 . 6 93 244 . 0max , 1

     m kN M B           14 . 364 94 . 6 87 . 88 311 . 0 94 . 6 93 267 . 0max , m kN M         63 . 165 9 . 6 87 . 88 200 . 0 9 . 6 93 067 . 0max , 2

      b)剪力设计值 剪力

      3 4V k G k Q   ,3k 、4k 由附表相应栏内查得。

     kN V A 40 . 129 87 . 88 689 . 0 93 733 . 0max ,    

     kN V Bl 34 . 234 87 . 88 311 . 1 93 267 . 1max ,      

     kN V Br 60 . 201 87 . 88 222 . 1 93 0 . 1max ,    

     c)弯矩、剪力包络图 弯矩包络图:

     1)第 1、3 跨有活荷载,第 2 跨没有活荷载 由附表知,支座 B 或 C 或 D 弯矩 m kN M MC B            36 . 254 94 . 6 87 . 88 133 . 0 94 . 6 93 267 . 0

     在第一跨内以支座弯矩 0,AM  m kN M B    36 . 254 的连线为基线,作G=93kN,Q=88.87kN 的简支梁弯矩图,得第一个集中荷载和第二个集中荷载作用点处的弯矩值分别是: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论 文)

     第 8 页 共 11 页 m kNMl Q GB        94 . 335336 . 25494 . 6 ) 87 . 88 93 (313) (310 (与前面计算的 m kN M   73 . 335max , 1相近)

     m kNMl Q GB    15 . 25132) (310 在第 2 跨内以支座弯矩 m kN M B    36 . 254 , m kN M C   36 . 254 的连线为基线作G=93kN,Q=0 的简支梁弯矩图,得集中荷载作用点处弯矩值分别为:

     m kN M GlB        22 . 39 36 . 254 94 . 6 9331310 2)第 1、2 跨有活荷载,第 3 跨没有活荷载

     在第 1 跨内:在第 1 跨内以支座弯矩的 m kN M A   0 , m kN M B    14 . 364 连线为基线,作 G= 93kN,Q=88.87kN 的简支梁弯矩图,得第一个集中荷载和第二个集中荷载作用点处的弯矩值分别是:

     m kN      35 . 299314 . 36494 . 6 ) 87 . 88 93 (31 m kN     97 . 177314 . 364 294 . 6 ) 87 . 88 93 (31

     在第 2 跨内:

     m kN M C           91 . 225 9 . 6 87 . 88 089 . 0 9 . 6 93 267 . 0 。以支座弯矩 m kN M B    14 . 364 , m kN M c    91 . 255 的连线为基线,作 G=93kN,Q=88.87kN的简支梁弯矩图,得第一个集中荷载和第二个集中荷载作用点处的弯矩值分别是:

     m kNM M M l Q GC B C            24 . 90 ) 91 . 255 14 . 364 (3291 . 255 9 . 6 ) 87 . 88 93 (31) (32) (310 m kNM M M l Q GC B C            31 . 126 ) 91 . 255 14 . 364 (3191 . 255 9 . 6 ) 87 . 88 93 (31) (31) (310 3)③第 2 跨有活荷载,第 1、3 跨没有活荷载

      m kN M MC B            36 . 254 94 . 6 87 . 88 133 . 0 94 . 6 93 267 . 0

     第 2 跨两集中荷载作用点处弯矩值分别为:

     m kN M l Q GB        94 . 163 36 . 254 9 . 6 ) 87 . 88 93 (31) (310 (与前面计算的2,maxM =65.63KN.m 相近)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论 文)

     第 9 页 共 11 页 第 1,3 跨两集中荷载作用点处弯矩设计值分别为:

      m kNMGlB        11 . 129 36 . 254319 . 6 93313 310 m kNMGlB        33 . 44 36 . 254329 . 6 933132310

     剪力包络图:

      ① 第一跨

      kN V A 45 . 129max , ; 过第 1 个集中荷载后为 129.40-93-88.87=-kN;过第 2个集中荷载后为 52.47-93-88.87=-234.34kN。

      kN V Bl 34 . 234max , ;过第 1 个集中荷载后为-234.34+=-52.47kN;过第 2个集中荷载后为-52.47+93+88.87=129.40kN。

     ② 第二跨

      kN V Br 60 . 201max , ; 过第 1 个集中荷载后为 201.60-93=108.6kN。

     当活荷载仅作用在第 2 跨时 kN V Br 87 . 181 87 . 88 0 . 1 93 0 . 1      ;过第一个集中荷载后为 18.87-93- 88.87=0。

     B A(b)(a)-254.3644.33129.11-364.140201.60181.87234.34234.3452.4752.47129.40192.40335.94251.15164.84108.6 弯矩.剪力

     包络图

     (4)承载力计算

      a)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跨内按 T 型截面计算,因 1 . 0 13 . 0 610 800"   h b f ,翼缘计算宽度按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论 文)

     第 10 页 共 11 页 m l 3 . 2 3 9 . 6 3   和 m s bn6   中较小值确定,取 m b f 3 . 2"

     B支座边的弯矩设计值 m kNbV M MB B        51 . 40024 . 087 . 181 14 . 36420 max , 纵向受力钢筋均为一排布置,跨内截面经判别均属第一类 T 形截面。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列于下表

     主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截面 1 B 2 弯矩设计值 M 335.73 -364.14 165.63 20"1/ h b f Mf c S  20 1/ bh f Mc s   0.023 0.205 0.012 2 / ) 2 1 1 (s sa r    0.988 0.884 0.944 ) /(0h f r M Ay s s

     1547.4 1923.1 758.8 选配钢筋(2mm)

     2 22+2 25 As=1610 2 20+2 15 As=1923 2 22 As=760 计算结果表明,均小于 0.518,符合内力重分布的原则;% 389 . 0650 300760bhA S,此值大于min % 18 . 03603 . 1445 . 0 45 . 0   ytff,可以;同时此值大于 0.2%,符合要求。

     主梁纵向钢筋的弯起和切断按弯矩包络图确定。

     b)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验算截面尺寸:

     截面尺寸按下式计算:

      mm h h hf w515 80 595"0     ,因 4 74 . 1 300 515    b h w ,截面尺寸按下式计算:

     00.25c cf bh  =0.25×1×16.7×300×595=745.24kN kN V 34 . 234max  ,故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计算所需腹筋:

     采用双肢 200 @ 8  箍筋,0 07 . 0 hsAf bh f Vsvyv t CS  =276.98kN,大于各支座处最大剪力,故不需弯起钢筋。

     验 算 最 小 配 筋 率 :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论 文)

     第 11 页 共 11 页 % 17 . 021057 . 124 . 0 24 . 0 % 17 . 0200 3003 . 50 2     yvt svsvffbhA ,满足要求。

     次梁两侧附加横向钢筋计算:

     次梁传来的集中力:

     kN F l 87 . 181 87 . 88 93    , mm h 100 500 6501   ,附加箍筋布置范围 mm b h s 900 3 21   ,取附加箍筋双肢 200 @ 8  ,则在长度 s 内可布置附加箍筋的排数 6 1200900   m 排,次梁两侧各布置 3 排,另加吊筋 1 18,25 . 254 mm A sb  ,由公式  1 1sin 2sv y sb yA mnf A f  2×360×254.5×0.707+4×2×270×50.3=292.52kN>lF ,满足要求。

     因主梁的腹板高度大于 450mm,需在梁侧设置纵向构造筋,每册纵向构造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小于腹板面积的 0.1%,其间距不大于 200mm,现每册配 2 14,配筋率 % 18 . 0570 300308>0.1%,满足要求。

     6. 参考文献 1. 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05 出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11 出版)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1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11出版)

     4. 浙江大学《结构静力计算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12 出版)

     5. 建筑结构构造资料集编辑委员会《建筑结构构造资料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06 出版) 6. 唐岱新 孙伟民。《高等学校建筑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03 出版)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