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黄惇精美书法作品|黄惇

    时间:2020-03-03 03:28:26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黄惇精美书法作品 黄惇书法作品欣赏 黄惇书法讲座大全

      黄惇先生是我国当代非常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中有着什么样的书法艺术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黄惇精美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黄惇精美书法作品欣赏
    黄惇精美书法作品

      黄惇精美书法作品图片1
    黄惇精美书法作品

      黄惇精美书法作品图片2
    黄惇精美书法作品

      黄惇精美书法作品图片3
    黄惇精美书法作品

      黄惇精美书法作品图片4

      黄惇个人概述

      黄惇,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47年生于江苏太仓,祖籍扬州。1982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美 术系,师从陈大羽教授攻读硕士学位。1985年6月获文学硕士,毕业后留校。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评审委员、全国篆刻艺术展评委、江苏省美术馆艺术鉴定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等。

      黄惇教授注重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并重,篆刻作品1983年曾获《全国篆刻征稿评比》一等奖,书法作品1993年曾获《第五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奖"。其作品曾参加历届《全国书展》、历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历届《全国篆刻艺术展》。并曾多次参加国际展览,如《日本海外总合书展》、《韩国第十一届国 际艺术展》等。作品曾为中南海、毛主席纪念堂及海内外博物馆、美术馆收藏。十多年来,他曾撰写书法、篆刻史论学术论文六十余篇,刊登于《书法研究》、《中国书法》、《中国篆刻》等多种专业刊物上。曾多次出席国际书法研讨会,如“国际书法史研讨会”、“韩国汉阳大学96国际学术会议”、“香港中文大学97中国书法国际学术会议”等。并应邀讲学于中央学院、山东工艺美院、香港中文大学等国内外高等院校。著有《中国书法全集--董其昌卷》、《董其昌书论注》、《中国古代印论史》、《中国书法全集--金农、郑燮卷》(与周积寅教授合作)、《中国书法通史--元明卷》等。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黄惇主编的《书法篆刻》教材,至今已重印逾十万册。他所著的《中国古代印论史》,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秦汉魏晋南北朝书法史》96年被定为文化部艺术院校重点教材之一。

      敦煌硬笔书法改写中国书法发展史

      莫高窟出土两万多张硬笔书写经卷

      敦煌学专家李正宇教授从长期的研究中发现,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经卷和在敦煌莫高窟及周边地区发现的多种古代民族文字的纸帛文书和题壁文字中,除了绝大部分为毛笔写本外,还发现了一些特殊的经卷,这些卷子上的字迹怎么看都像现代人写的钢笔字,这就是敦煌古代的硬笔书法写本。

      专家们将这些特殊的经卷经过对比以后发现,这些字迹和毛笔书法大不相同,而和现在的钢笔或者圆珠笔书写的字体颇为相似。这些类似钢笔字的文书有儒家典籍、治病药方、寺院账册、官府文牒、借贷契据、学童习字等,各种文体洋洋大观,很多是失传的传统文献。据考证,这些字都是用改良过的木笔、竹锥笔、苇管笔、骨笔、红柳木笔蘸墨写成,和近现代从西方引进的蘸笔十分接近。

      李正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敦煌的一个西夏时期的遗址里,发现了一个不长的细竹管,这个竹管一头削成一个尖尖,中间还开了一个缝,就可以沾上墨汁写字了,可以说是中国钢笔的老祖宗。这就是从西汉一直到元代在敦煌地区普遍流行的硬笔书法。现已发现的敦煌古代硬笔写本的存量大约有两万页,这在我国书法史上是一宗了不起的发现。在此之前,人们只零零星星见到过少许在砖瓦、石片、玉器或木版上用刀刻写的文字,不曾见到过大量写在纸、帛上又数百年连续出现的硬笔写本。大量的敦煌古代硬笔写本的发现,突然打开了久已消失的汉、唐、宋、元硬笔书法存在和流行的历史窗口。它证明了西汉以来,硬笔书法依然存在和流行于日常书写应用之中,出人意料地填补了中古时期硬笔书法的空白。

      李正宇认为,中国书法的诞生可以说是从硬笔书法开始的,这个可以一直追溯到中国最早认定的文字——甲骨文。汉字硬笔书法起源于殷,盛行于商、周、秦代,式微于毛笔出现后的秦汉至民国时期,20世纪后半叶以来再度成为汉字书写的主要工具。中国书法史不只是毛笔书法的一统天下,还有更加源远流长的硬笔书法。两千多年来,汉字硬笔书法从未间断,它一直以不显山不露水的方式低调地存在着,而且是贯穿中国五千年书法史全过程的唯一通脉。

      敦煌发现我国最早的古代硬笔实物

      据了解,敦煌古代硬笔书法的文字品种有汉文字和多种古代民族文字。敦煌保存下来的古代硬笔书法写本中,内容最丰富、门类最广泛的当数汉文硬笔写本,它包括儒家典籍、阴阳占卜、治病药方、诗歌辞赞、佛教经文、寺院账册、审计决算、官府文书、百姓启状、借贷契据、祭文悼辞、随手写记、学童习字等等,各种文体俱全,多有失传的传统文献。这说明,古代的敦煌地区,硬笔书法非常普遍流行,敦煌使用硬笔书写汉字的人,层面广泛,有官吏、文士、僧尼、学郎、汉人、少数民族,其普及程度出乎我们的意料。

      李正宇教授披露,在1991年,敦煌发现了一支古代硬笔的实物——一支竹锥笔。这支笔是敦煌市转渠口乡硝矿民工李真在敦煌市西北哈喇淖儿东南岸的汉代高望燧遗址掘出的,伴随出土有汉代墨觚一枚,铜箭镞二枚及汉代毛笔一枝。考古专家们参照出土文物加以推断,这支竹锥笔亦为汉代遗物。这支硬笔通长11厘米、宽为0.8厘米、厚0.8厘米器物质料为竹质,人工制成扁平状,一端刀削平齐,一端刀削为尖状。骂器物表面打磨光滑。刀削尖状一端似漆非墨之迹,一面无迹。经专家们考证,这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古代硬笔。此笔可插于发髻,盖古代文官常簪笔于发髻,以备随时取用。《汉书·赵充国传》云张安世“持囊簪笔,事孝武帝数十年”,所簪之笔殆即此等锥笔之类。这支笔的发现,表明西汉时,不仅京城的文官张安世之流在用,就连敦煌的普通官员也同样使用这种硬笔,进行书写。

      敦煌硬笔书法改写中国书法发展史

      敦煌汉字硬笔书体笔画的特点,基本上保持了甲骨文、大小篆、古隶、秦隶一脉相传的汉字硬笔书法笔画的传统法则,并为近现代汉字硬笔书体、书体笔画奠定的基本的规范。近现代汉字硬笔书体的笔画造型,基本上仍未超出敦煌古代硬笔书体笔画的形制大法,同敦煌古代硬笔书体的笔画并无二致。

      李正宇认为,敦煌古代硬笔书体的笔画,由于受其书写工具(硬笔)性能的制约,在笔画造型上,不追求面的渲染,一般不见笔画的面性张缩,因而同毛笔字的笔画造型异貌别质,区别十分明显。敦煌古代硬笔书体,无论是点还是线,都保持着线条的基本特征,不见明显的面性呈现,至少在视觉上不给人造成面的印象和联想。严格地说,敦煌硬笔书体的点画,不过是线条的缩短;敦煌古代硬笔书体的线,不过是点的延长或曲折。点和线的区别只是线的长短曲直不同而已。因此,敦煌古代硬笔书法其实都是“线”,点是短线,而横竖曲折钩挑捺则是延长及走向变换和曲折不同而已。

      近日,我国著名书法家、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主席张华庆在敦煌考察时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就敦煌硬笔书法的传承和创新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指出:敦煌不但是硬笔书写的发源地,而且敦煌硬笔书法将改写中国书法发展史。

      张华庆说,敦煌硬笔写经,它是指自东汉到元这段历史的写经的硬笔书写,它弥补了以前存在的空缺。因为人们一直以为毛笔在中国的书法和书写中占据着主流的地位。原来最早我们的文字产生的时候,人们是用硬笔来书写的,后来有段时间,硬笔变化了,毛笔成了主要的书写工具,根据敦煌硬笔的写经证明了这段历史的延续。中国书法、书写的历史,硬笔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硬笔书写、硬笔书法是中华文化传承的唯一脉躯,这样一来,就证明我们敦煌硬笔书法写经在中国硬笔书写、硬笔书法的发展史上,占据迄今最重要的地位。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