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2021高考语文作文名校模拟标杆作文合集

    时间:2021-04-23 15:09:13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作文 标杆 合集

     2021 高考 语文 作文名校模拟文 标杆作文 10 篇 1 1.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一篇文章(0 60 分)

     曹操平定北方后,率大军南下,逐刘备,进逼东昊。东吴方面分化为主降派和主战派,主战派主张联刘抗曹。刘备也有联吴抗曹之心,派诸葛亮前往东吴游说。诸葛亮先用激将法,后分析时局,孙权听后心动。都督周瑜力主抗曹,并指出了曹军的不利因素,最后孙权断案立誓,联刘抗曹。

     在广佛中学"鉴古知今"的主题读书会上,大家围绕这个故事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面对强敌,孙权、诸葛亮、周瑜均有出彩的表现,谁才是你最欣赏的人呢?请写一篇发言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 ∶ 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 ;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于 不少于 0 800 字。

     1 1 、作文改卷标准

     一、完成写作任务:

     1,是否完成基本写作任务 1:未能在题目规定的“孙权”“诸葛亮”“周瑜”之间择其一展开论述的,如,写其中两人,或三人都写,视为未能完成基本写作任务。最高不超过 30 分。

     2,是否完成基本写作任务 2:未能在题目规定的“孙权”“诸葛亮”“周瑜”之间择其一展开论述的,如,写

     “刘备”,视为未能完成基本写作任务,且离题。最高不超过 25 分。

     3,是否完成文体要求:发言稿格式(改卷以 “称呼”为统一标准),未完成,总分扣 3 分。

     4,是否完成核心写作任务:未能体现“鉴古知今”主题,不能判为 50 及以上的分数。(参见标杆文四、五之间的区分)

     联系现实

     5,是否完成隐含写作任务 1:未能体现“最欣赏”这一比较逻辑,或未能体现“权衡取舍”这一过程,不作为必要判分依据,但判 50 以上的文章应该有所体现。

     体现 ”最 ”

     二、文章论述的核心:

     1,能紧扣材料事件,分析人物对错得失和出彩之处,并能结合现实生活(今天社会的普遍现象)展开论述,即具体体现“鉴古知今”这一主题,可判 54 及以上,(参见标杆文一、二)

     2,基本能扣材料事件,基本能对人物对错得失和出彩之处进行分析,但思想浅显,内容单薄,即是结合了现实生活(今天社会的普遍现象)展开论述,“鉴古知今”二者之间也缺乏内在逻辑,生拉硬拽在一起,不判 45 及以上。(参见标杆文六)

     3,基本能扣材料事件,基本能对人物对错得失和出彩之处进行分析,但思想逻辑混乱有偏差,价值观模糊不清,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判 36 左右。(参见标杆文七)

     4,文章开篇基本能扣材料事件,基本能对人物对错得失和出彩之处有所分析,但之后开始脱离材料,无边无际,自说自话,更不能“知今”,判 36 以下。(参见标杆文八)

     三、文章完成度:

     1, 文章完整,但字数不足:

     600 至 800 字,正常给分,按照距 800 字,每差 50 字扣 1 分;600 字以下:600 字 30 分,500 字 25 分,400 字20 分,300 字 15 分,200 字 10 分,100 字 5 分,只有标题2 分。

     2, 文章不完整

     (明显残文,慎判敢判),且字数不足:600 字以下,按上一条“600 字以下”给分;600 至 800 字判 30-32 分。

     3, 文章不完整(☆明显残文,慎判敢判),且字数足:36 分左右。

     标杆文一:7 57 分( 24+23+10 )

     读三国,借古悟今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很荣幸能在“鉴古知今”的主题读书会上发表我在读完《三国演义》之后的一些想法。面对曹操之兵强势南下,孙刘联合亦是大势所趋,相较孙权、周瑜二人,诸葛亮的表现最令我由衷敬佩。

     肩负使命,临危不惧,方显大勇。在强敌南下之时,诸葛亮受刘备之命,前往东吴进行联合抗曹的游说。试想,如果诸葛亮没有对天下人安危记挂于心,没有身临危险仍一往无前的勇气,他又何能在危难面前接受使命呢?这不由让我想起了这些来自全国“五湖四海”的抗疫天团,他们在 2020 年初的新冠疫情里响应国家号召,把 “为国”与“为民”装在心中,肩负起保卫中国人民健康的使命,以面罩护卫服为盾牌,以专业知识与满腔关怀为利剑,临危受命驰援武汉,从古至今,这样的人数不胜数,他们在危难面前,用责任心与勇气筑造起坚实的城墙,捍卫他们的心之所向。同学们,诸葛亮那种“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勇气,又是否打动了你们?分析时局,全盘把握,尽得大观。

     在说服孙权联刘抗曹之时,诸葛亮肯定对天下之局势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对战争的背景进行了综合评估,他深知曹操虽兵力强盛,但毕竟北方之兵不习水战,长途征战必水土不服。而孙,刘地处南方,虽力量微弱,但共同联合则足以拒曹。在当今,21 世纪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中,疫情撕裂美国,脱欧累垮英国,恐袭威胁法国的时代背景下,更需要我们拥有分析时局把握全局的能力,如此,才能应对在风云变幻的国际时局里层出不穷的危险与挑战。其实,不仅仅在国家治理层面,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也应有分析问题,把握全局的能力,我们应对各个学科有充分的自己认知,正如诸葛亮在分析各个势力兵力战斗值时一样,我们也应对自我能力有全盘的分配与认识,各位同学,这一方面你们又是否认同呢? 灵活运用,另辟蹊径,是为大智。诸葛亮面对的孙权是敌亦是友,而相较于苦苦恳求与强硬胁迫孙吴来联合抗曹,诸葛亮运用的是激将法,将关乎对方重点利益的问题摆到桌面上,从而利用对方的弱点达成自己的目标。这种灵活运用以及创新亦是当今的我们应当学习的。在我们解决一道数学难题的时候,我们又是否囿于传统的思路,而被他们蒙蔽了我们发现题目要害之处的目光呢?尝试灵活运用,另辟蹊径来达到解题的目的吧!

     同学们,古时的人物和故事释放出智慧的光辉,对如今我们做事看问题有许多可贵的启示,读三国,借古之道,知悟现今之事。

     谢谢大家!

     【 点评】这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审题精准,有三大优点:其一,较好地完成了写作任务。以发言稿的形式,

     呼应了“鉴古知今”的主题读书会上发言的情境,较为清晰明确地回答了题目的问题,并紧紧围绕“鉴古知今”的主题,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诸葛亮对今天的借鉴,联系自身实际,谈得非常具体。其二,观点独到,思维清晰,结构谨严。阐述诸葛亮为什么值得欣赏,“肩负使命,临危不惧,方显大勇;”“分析时局,全盘把握,尽得大观;”“灵活运用,另辟蹊径,是为大智。”三个角度的回答清晰独到。其三,材料使用灵活自然,对话感强。“知今”的材料论据准确有力,从全国抗疫天团到 21 世纪的世界格局再到自身学习生活实际,视角多变,表达灵活。由三国讲到当今的现实价值,再又回到听众的身份进行交流,对话感和现场感很好,这也是本文最突出的亮点。

     标杆文二:5 55 分( 23+23+9 )

     做心有大局的领航人

     尊敬的各位来宾:

     大家好!

     很荣幸能在“鉴古知今”的读书会上发言,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做一个心有大局的领航人,在通读三国史后,我认为其中的领导者——孙权,最值得欣赏。若无孙权执大局之举,领航东吴,也不会有联刘抗曹之决策。一个好的领导者,往往是一个团队,甚至是一个大国成功的关键

     与核心。从孙权的领导决策中,我们可以从中悟得身为一个领导者应有的品德与智慧。

     首先,身为领导者,需要有知人善用之智慧。孙权在此决策中不仅利用了自己的得力战将周瑜,还借了诸葛亮一臂之力,巧妙地听取各方意见,最终为我所用,这正是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而不是充耳不闻,一意孤行。唐太宗与魏征之间的相互依靠也成了千古佳话,太宗多年来一直将魏征喻为“明镜”,任凭魏征进尽忠言,指其过失,他都欣然接受,最终促成流芳百世的“贞观之治”。由此可见,领导者需“开张圣听,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带领一个团队走向成功。反之,若是无法协调人力资源,便会使团队的优势丧失殆尽。

     其次,身为领导者,需要有能屈能伸之气度。领导者的本意并不是一个人的理念决定团队之成败,若是如此,便可完全照个人思想行事,无需团队了。所以,仅凭个人观点处事一意孤行,实为自私自利的表现,再看孙权,身为一个领导者怎能轻易为他国使臣所动摇?这么做岂不是大失脸面?他却没有计较,而是听取了诸葛亮的意见更改决策,这实在体现了他的胸襟与气度。看近代中国共产党又何尝不是这样?在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亦或是民族被侵略危急存亡之秋,两党之争相较之下,已不值一提,我

     党放低了姿态,与昔日的敌人团结起来,朝着共同一致的目标携手合作,最终取得伟大的胜利。

     最后,作为领导者,需要有当机立断之决心。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我认为其中也包含了抓准机遇的智慧。若是犹豫不决,踌躇不前,反会失去良机,一去不返。孙权在最后的时机中斫案立誓,联刘抗曹,这便是一种当机立断的决心体现,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也体现了机遇的重要性。同样的我们也应学会沉住气,耐得住寂寞,沉淀下来把握内涵,再抓住最后的关键机遇,纵身一跃。中国的发展史便是这样一个例子,在数十年前,中国看似默默无闻,实际上却是在不断的提升自己与综合实力,数年后抓住全球化的浪潮与科技的发展,我们也最终实现了经济腾飞。

     同学们,倘若我们想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就必须有掌舵人应有的智慧、气度与决心,像孙权一样,心有大局,以小我改变大我!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各位!

     【 点评】本文以“领导者心有大局”为核心立意,从“知人善用、能屈能伸、当机立断”三个方面论证了孙权作为东吴领导者的素养,对材料中人物品质概括准确。主体段落能紧扣材料,就事论事,分析孙权在联刘抗曹过程中表现出的卓越领导智慧,并能联系古今领导者的相关论

     据深入分析,体现了作者较丰厚的素材积累和清晰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国共合作”“中国的发展史”等论据的使用符合“鉴古知今”的读书会主题,使历史事件具有了时代价值。不足之处是分析人物时未考虑材料中强敌压境的情境设置。总体来看,本文是一篇审题立意较为准确的考场作文。

     标杆文三:2 52 分( 22+22+8 )

     鉴古知今效孔明

     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很高兴能在本次读书会上发言。

     掩史沉思,曹操大军压境之际,纵有周公瑾力主抗曹,不畏强敌之谋略,孙仲谋权衡利弊斫案立誓之胆略,我最欣赏的,还是不负使命,洞悉时局的诸葛亮。就其才略,我想在此与大家分享我的认识与思考,鉴古知今,不妨一效孔明。不负使命,终成千古佳话,这是跨越古今的担当。

     酌古,孔明只身赴东吴,力挽狂澜。曹操统一北方,部众何其强大,大军南下,逐刘备,势不可挡。岌岌可危之际,诸葛亮被刘备派往东吴,游说孙权联手抗曹。倘若诸葛亮不是那个胸怀天下,致力于兴复汉室的孔明,倘若他并未拥有如此强烈的使命感,试想,他又如何能担此大任?东吴方面存在着主降主战两种声音,孙权举棋不定,诸葛亮

     想必也深知此行非易,可他还是毅然前往,给历史留下一个顶天立地的背影。

     斟今,使命担当,是我辈今人助国家富强的精神底色。我们这一代人,欣承历史变革的重大节点,处于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这与三国之群雄逐鹿何其相似。而今美国之科技战、“卡脖子”正力图扼杀共和国迈向科技强国之契机,我们又如何能不效孔明之使命担当,勇担时代使命,助推国家富强?又如何能不效孔明之使命担当,助成赤壁佳话,让国家矗立于强国之林?剖析时局,运筹帷幄之才,这是跨越古今的才干。

     鉴古,孔明循循善诱,终促孙刘联合。是的,孙吴方面不乏主战的将领,譬如周瑜,但孙权仍在观望,尽管曹操威胁深重,尽管强敌压境,孙刘想要联合,就少不了刘备一方传达的信号。而负责传达的,倘若没有诸葛亮的辩才,没有诸葛亮的智慧,自然也无法先激将、后分析,更遑论谈及更深层的利益交换,达成抵抗曹操这一强敌的共识,也不必提孙权能为此斫案立誓了。唯有孔明之才略,才助成了赤壁之战。

     知今,洞悉时局,我辈今人联结个人发展与民族复兴的必要条件,处于人生的起点,我们唯有看清前路,才能更好出发,唯有效孔明之智谋,才能推动国家行稳致远。否则,也只会沦于庸碌,一事无成。斯人已矣,精神长存,

     你我又何妨一效孔明,不负使命,洞悉时局,在古今中成就自己,成就国家。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 点评】本文主题鲜明,时代感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本文紧扣“鉴古知今”的读书会主题,挖掘材料中人物事迹的现实意义,“知今”部分所列举的人物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构思新颖独特,别具一格:鉴古、知今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析理准确,合乎时局:析古人孔明之使命担当,看今人我辈之强国重任;析智囊孔明运筹帷幄之才能,明当今栋梁之才洞察时代之智慧。完成作文任务,人物身份明确。

     同时也要看到,本文后半部分的“知今”,内容较为空洞,缺乏较强的说服力。希望作者不仅是立足时局空谈“看清前路”,还能补充事实论据,使析理更透彻,增强实践意义。文章的现场感颇有欠缺。

     标杆文四:0 50 分( 22+20+8 )

     寄一段团结之慧,品一腔善纳之胸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够在中学“鉴古知今”主题读书会上发言。

     国之争,面对突来强敌,孙权、诸葛亮、周瑜三人皆展现了过人的智慧。而我最欣赏的人当是孙权。鉴古人流芳,吾辈青年亦应学习孙权展现出的团结之慧,广怀善纳之胸。

     面对强敌,联手奋进,流千古之传颂。面对曹操率兵南下的威胁,孙权深思熟虑,最终拍案决定联刘抗曹,偕刘备之手,走更长远的路。若没有孙权联刘的智慧,或许历史早已改写易主。团结自古便是华夏文明所推崇的精言要义。团结是冬日坚冰上缓缓温热的一簇火光,足以将困难融化涌成热泪两行。观之今年战疫一事,江城疫起,九州蒙尘。新冠病毒肆虐,带领中华民族星河长明的仍是团结二字。医疗支援队从全国汇于武汉,正如张定宇所言:“神兵天降!”毛青所带领的援鄂队奋战七十二天,将团结的力量镌刻进我们的血脉。援鄂队星星之火联结一致,方成燎原之势。吾辈青年鉴史知新,当秉团结之心,抗难敌、闯险关。

     面对强敌,当机立断,余后世之品读。面对主降派和主战派纷争莫衷一是,诸葛亮和周瑜的建议纷纭,在最危难的紧要关头,孙权当机立断,斫案立誓,挽救危亡。通常若有巨石横亘眼前,慌忙与焦虑会充斥我们的头脑,此时...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