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年语文组教研古诗词与散文教学专题活动简报

    时间:2020-09-30 11:59:04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古诗词 简报 教研

     0 2020 年语文组教研古诗词与散文教学专题活动 简报

      9 月中旬,语文组着眼于古诗词专题教学与散文专题教学,开展了组内听评课活动。刘明、罗牧、高欣、罗牧四位新教师亮相课堂。

     活动同时在李涵和总校两地进行,组内老师根据上课时间选择至少一堂课,以现场听课+文字评课的形式分头进行。组内所有老师都参与了本次活动,反响较好。

      第一节课《雨霖铃》

     授课老师:刘明

     【老师评课】

     刘明老师上的《雨霖铃》以词眼“自古多情伤离别”中的“伤”字展开,抽丝剥茧,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寻找并理解词中体现“伤感”词句,进行分析体会和阅

     读指导,整节课一气呵成。

     【老师评课】今天早上听了刘明老师上课,受益匪浅。课前听说刘明老师是从二中调过来的,早就听说岩头中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果不其然啊!刘明老师上的是柳永词《雨霖铃》一上课,马老师就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让学生齐读一遍后,要求学生找出本词词眼“伤离别”,品读完“多情自古伤别”,就抛出了本节课关键性的问题:这首诗体现出“伤”的句子有哪些?这一问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接下来放开让学生品析、鉴赏,教师只作启发引导,经 7 位同学发言,对“伤”的句子品析理解,全篇也就品读完成了。然后老师简介了作者生平,理解了本词离别的是爱人、知己,还有作者的理想。真正做到了放收自如,教学重点突出,教学思路非常清晰。

     诗词教学注重“读”,“读”贯穿了整节课,除开头的齐读,学生品析理解过程中的单句读,还有品读完后让学生同桌互相听读,最后又叫了几个学生 全篇朗读。

     欠缺之处就是对朗读的指导少,以致最后时间多出来,只让学生一个个读,最后时间安排不够紧凑。

     如果对朗读作些指导,或让学生自由读后当堂背诵,或许气氛会紧些。这种设计一个问题而牵制全篇学习的构思方法,欣赏;教态沉稳,亲切自然。欣赏!

      【高欣老师评课】

     整堂课思路清晰,全程围绕“伤离别”一词展开,采用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板书整洁、有一定设计,且教师在教授新知时能够做到循循善诱来引导学生主动、自主地获取新知。但课程教学的各环节设置缺乏一定的新意,教师上课时的音调起伏较小,在课程后半部分教师授课的音量有一定下降,班级学生的情绪比较低。课程最后的总结较少,没有带领学生一起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齐读词的次数较少。

     【老师评课】

     诗歌是文学之骄子,是文学的最高形式之一。朱光潜先生说“诗比别类文学更严谨、更纯粹、更精微,一切纯文学都有诗的特质”。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

     情感丰富,意境深远,语言精炼简洁,音调和谐、节奏鲜明。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诗经》到《楚辞》到唐诗 宋词到现代汉诗,源远流长。诗歌教学是学生学习、继承和发扬我国古老而优秀的诗歌文化 途径之一,而且诗歌深远的意境和情感有助于增强学生严谨的思维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提高 审美情趣,丰富情感体验,陶冶情操。

     刘明老师的课堂不失从容,多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节课包括吟诵、疏通、品读、迁移等环节,内容很丰富。《雨霖铃》本身理解难度不大,所以马老师通过寻找“词眼”串联课堂。但如果能有一个更明晰的主问题如“寻找最伤情处”,然后让学生自己品读,说说理由。也许可以更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诗词作品需离不开诵读。马老师安排了齐读、散读、个别读等的多种朗读形式,颇为充分,只是诵读的目的性有些模糊,未能很好地带动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是否能将不同的朗读形式安排得分散一些、首尾呼应一下?每次读之前宜明确朗读的目的,比如第一次齐读感悟大意、第二次散读体会情感、请同学个别读比较优劣、充分讨论品味后再次齐读融入情境等等。诵

     读是理解诗歌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单一的手段,应更好地为理解服务。

     最后,马老师对词人生平的介绍,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词人之伤,是一大亮点。

      【评课】听刘明老师的课《雨霖铃》,可以看得出马老师语文基本功扎实;教态自然,师生双边交流良好;问题设计随课文内容展开,水到渠成;教学过程能基本落实教学内容。

     几点思考:

     1.信息化手段不缺失。即便是不成熟的信息化手段运用,也要积极向大数据要教学质量。

     2.关键问题(大问题)要重点突破,深刻落实,不流于形式。方向性问题可让学生讨论提出,讨论回答。

      3.课前教学(导学案)要提倡。这是科学教学理论的要求。对“翻转课堂”的理解要到位。“翻转课堂”要求教学形态上从“教到学”→“学到教”。它的上位概念的依据是培养具有终生学习能力的人(教育方针)

     →以生为本、因材拖教(教育教学原则)→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理念)→翻转课堂(“先学后教"的各类具体教学形态)。

      第二节课《我心归去》授课者:罗牧

      【老师评课】开课利用社会事件导入,引发学生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堂课设计环节清晰,问题的承接、过渡自然,问题导向明确,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文本。在对于学生最难把握的作者情感和对故乡的理解部分,与学生做了很深入的探讨,帮助学生攻克文章的重难点。

     建议:教学环节设计中,有一个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写一段关于自己对故乡的理解,如果这一环节能让学生当堂展示他们的文字,或许能成为这堂课的一个亮点。

     【老师评课】罗牧老师的课堂生动自然,利用具有争议性的人物新闻引导学生思考故乡与人的关系,并顺势进入本课《我心归去》。在上课过程中,罗牧老师自然大方,课堂环节环环相扣,课堂问题能与学生的实

     力生活体验相关联,结合课文文本,加深学生对乡土情怀的理解。课堂最后的疑难点处理有些匆忙,但瑕不掩瑜,她的这堂课也让我学习到了很多。

     第三节课《念奴娇赤壁怀古》授课者:高欣

     【老师评课】金老师在本节课中,上课状态始终饱满,展现了年轻教师的激情和活力。金老师以设置一个主问题为本课的教学任务,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即“词中哪些句子体现出苏轼词的豪放”,然后让学生自行去结合词句挖掘内涵说出自己的体会,最后总结得出:景—赤壁—壮观;人—周瑜—豪迈;情—苏轼—乐观、壮志,并进而完成全课对苏轼词豪放风格的鉴赏。在整个的教学流程中,金老师也始终抓牢“品悟豪放”这个主线,引导学生结合词句进行赏析,对个别词句的赏析也很细致、到位,如对“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的赏析,金老师让学生抓住动词并明确词人的写景角度来进行赏析。在与学生的互动中,金老师也能根据学生生成顺势引导,及时调整授课进度和角度,可以说展现了较强的课堂掌控力。只是,在主问题抛出之后, “词中哪些句子体现出苏轼词的豪

     放”,学生一会儿取写景的词句,一会儿取写人的词句,一会儿又跳到抒情句的体会;学生跳动性太大,不利于老师就一个点深入细化讲析,常常只能点到为止,老师跟着学生跑有点吃力。不如在主问题之后再细化一下,主动界定学生的赏析角度和范围,如:词中写景的词句如何体现了苏轼词的豪放?或许,这样老师在课堂上更易提纲挈领吧。另外,金老师在赏析文本之情安排学生先齐读全词,并马上要求学生用激昂的语调来读,这个可能有点操之过急,在全词赏析之后再读,学生应该会更有体会。总之,金老师的课展现了年轻教师扎实的基本功,体现了年轻教师较强的业务素养。可谓后浪无畏!后浪可畏!

     【老师评课】优点:

     1.金老师的教态非常好,虽然临场时 ppt 出了问题,但金老师还是很自然地完成了整堂课,可见准备很充分对教材很熟悉;非常重视诵读,整堂课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多次对文本进行诵读,课堂结束学生基本能背了。

     建议:

     1.最好能教师范读一下,并对学生的朗读有一个评价;

     2.建议在品析文本时分上下阙,这样思路会更清晰。

     【罗牧老师评课】

     古诗词教学中“读”是很重要的部分,高欣老师以读为纽带,贯穿整篇课文,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有齐读和个别读的方式,在指导学生读的同时,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所体现的诗人的情感,但我认为还需要有范读。注重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体验,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见解。但在“惊涛拍岸”的“拍”字解读时不够清晰。在课堂结束时候的朗读我认为应先请个别学生朗读,最后再齐读。

     第四节课《登高》授课

     【高欣老师评课】

     “看图猜人”的导入方式能够使学生在猜谜的过程中将注意力集中在多媒体课件上,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整堂课将诗分成了“他看到”和“他想到”两部分去引导学生找到诗中的关键词并进行简要分析,从而把握住诗歌的基调,与学生的互动环节较多,且抓住了古诗词教学要多读的特点

     引导学生多次朗读诗歌来体会诗歌情感。而在板书设计方面,课程中途才将课题写在黑板上,板书部分与多媒体课件的内容重复;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方面,部分页存在字数过多或重点不突出的问题;整堂课前半部分节奏有些快,部分多媒体页面的展示、停留时间过短,问题的出示和学生的回答进行得较快,前半部分内容总结较少。

     【老师评课】

      导入之后,在学生还没有理解诗歌的时候就抛出了“他为什么悲?”这样比较宽范围的问题,学生比较难以回答,教师有强行引导的感觉。建议先进行充分的朗读感知。

     讲课速度比较快,教师过分关注自己的 ppt,带着学生按着自己的 ppt 流程走,因此师生互动有些僵硬,当学生还没真正理解完教师抛出的问题,教师就代为作答,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短,另外,也没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消化掉所讲知识点,学生反应就有些迟缓。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点评也不充分,对于错误答案没有充分的纠正和引导,“你读出了几层意思”这个问题对学生有难度,但是教师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太短。

     朗读的环节重点被放在了课堂结尾,个人觉得应该放在课堂开始环节,让学生从朗读中初步感受诗人情感,继而再让学生去谈这首诗悲的地方,也许学生理解起来会更深刻一些。

     整堂课听下来,最大的感觉就是速度太快,来不及思考和消化,问题设置太多,环节个别不够合理,忽视学生对新知识接收的延迟性,教师熟悉课文,比较快的把重点都讲了一遍,学生短时间可能吸收不了那么多,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职高学生,也许节奏是太快的。但是基本思路是比较清晰的,先对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悲”做了感知,再分上下联分别通过景物和背景对诗人的情感做了深入剖析,最后总结。

     本次组内研训首次尝试了自主选择听评课并分头活动的形式,老师参与度高,节时高效,有课堂的亮点,也有不失为一次大胆的尝试。当然评课的效度和影响力还需要老师在课后反复咀嚼,方能评出余味。

      2020 年 9 月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