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范文大全
  • 古典文学
  • 职场知识
  • 中国文学
  • 公文书信
  • 外国名著
  • 寓言童话
  • 百家讲坛
  • 散文/诗歌
  • 美文欣赏
  • 礼仪知识
  • 民俗风情
  • 谜语大全
  • 名言警句
  •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学习笔记

    时间:2024-02-17 13:18:29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中央一号文件 学习笔记 “三农”工作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学习笔记

    全面落实党政同责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底线文件强调,坚持压实责任和强化扶持两手发力,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重点加大产粮大县支持力度,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以下是蒲公英阅读网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月3日,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正式发布,再次发出了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是今后一个时期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路线图”。

      一、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千万工程”是“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简称。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过20多年持续努力,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不仅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整体面貌,也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其中的先进经验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其实就是要求各地学习其中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学习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方法论。但是,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理念时,各地不能机械地将某个地方的乡村振兴模式作为“图纸”来施工,而是要找准切口、因地制宜,不能生搬硬套、搞‘一刀切’,坚决反对搞形象工程、做表面文章。

      二、202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总要求中央一号文件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聚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个主题,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明确了202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对“三农”工作的总要求,概括起来就是“两个确保、三个提升、两个强化”。“两个确保”,就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重点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重点是落实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着力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

      “三个提升”,就是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重点是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提升乡村建设水平重点是从各地实际和农民需求出发,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提升乡村治理水平重点是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安宁。

      “两个强化”,就是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重点是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乡村振兴增动力、添活力。强化农民增收举措重点是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支持农民持续增收致富,日子越过越好。

      三、全面落实党政同责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底线文件强调,坚持压实责任和强化扶持两手发力,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重点加大产粮大县支持力度,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让地方政府抓粮不吃亏、有动力,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一是稳定播种面积。为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价格上,适当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合理确定稻谷最低收购价,防止谷贱伤农。补贴上,继续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政策,优化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提高补贴效能。保险上,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实施范围,实现三大主粮保险全国覆盖、大豆保险有序扩面。

      二是主攻单产提升。文件明确,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重点是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在种子上,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形成突破性进展。在耕地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和质量,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全面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三是拓展食物来源。在保护好生态环境前提下,面向整个国土空间资源要食物,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让全国人民吃得饱、吃得丰富、吃得健康。

      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目前,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6%。但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仍然不到50%。目前,农村人口市民化的难点在于没有可供落户的稳定住房,痛点在于农民工随迁子女是否能够享有在当地参加中考和高考的权利。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而不是几句鼓舞人心的口号就万事大吉了。但是,县城、乡镇、村庄都在县域空间之内,把县域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布局,将是一个科学的定位。因此,文件提出“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具有现实必要性。以县城为载体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将吸引农村居民向县城迁移流动,从而增加县城对所在县域农村居民的吸引力,实现非农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创业。

      所以,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一体设计、一并推进,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一要扎实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重点是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加快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覆盖。文件强调,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将城镇常住人口全部纳入住房保障政策范围,帮助能进城愿进城的农民更好融入城市。二是保护进城落户农民在农村的合法权益,即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

      五、不断完善乡村全面振兴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文件强调,要坚持将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确保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落实土地出让收入支农政策。规范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策工具,支持乡村振兴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强化对信贷业务以县域为主的金融机构货币政策精准支持,完善大中型银行“三农”金融服务专业化工作机制,强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支农支小定位。

      强化财政金融协同联动,在不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前提下,开展高标准农田和设施农业建设等涉农领域贷款贴息奖补试点。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有效防范和纠正投资经营中的不当行为。加强涉农资金项目监管,严厉查处套取、骗取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