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范文大全
  • 古典文学
  • 职场知识
  • 中国文学
  • 公文书信
  • 外国名著
  • 寓言童话
  • 百家讲坛
  • 散文/诗歌
  • 美文欣赏
  • 礼仪知识
  • 民俗风情
  • 谜语大全
  • 名言警句
  • 省市场监管与营商环境建设评估分析研究报告

    时间:2024-01-24 13:47:10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省市场监管 营商环境建设 评估分析 研究报告

    省市场监管与营商环境建设评估分析研究报告

    改革监管体制,改进监管方法,提供高效便捷成本低的政务服务供给,有效降低企业交易外的制度性成本。以下是蒲公英阅读网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市场监管环境是营商环境优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推动省委、省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的部署要求落地,查找市场监管中影响营商环境优化建设的短板,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大力推动xx省营商环境优化建设,开展xx省市场监管和营商环境建设评估分析研究。

      一、评估工作概述

      (一)评估背景和目的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对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作出系列部署,提出打造服务和效率高于周边、成本和负担低于周边的营商环境xx高地的目标。市场监管覆盖市场主体进入市场、竞争、退出等全生命周期,涵盖资格准入、经营行为监督、市场竞争规范、知识产权保护等各方面,加强和改善市场监管环境是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抓手。国务院《“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把形成便利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作为“十三五”时期市场监管工作的重要目标。本次评估紧扣市场监管理念变革、制度创新和服务优化,通过调研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估分析市场监管工作对促进全省营商环境优化的积极作用,对标国际国内前沿水平,查找问题差距并提供针对性建议措施,以期更好发挥市场监管职能,推动全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二)评估指标和方法

      1.评估指标。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营商环境优化提升部署要求,借鉴世界银行评价体系,借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营商环境评价(调查)指标,结合市场监管主要职能,将xx省市场监管与营商环境评价指标明确为“开办企业”“市场监管”“知识产权保护”等3个。

      (1)开办企业。企业开办便利度大幅提升,企业设立登记、刻制公章、申领发票和银行开户等开办事项实现“一网通办”,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

      (2)市场监管。监管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及时惩处各类市场违法行为;推进跨部门联合监管和综合执法,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础,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取得重要进展。

      (3)知识产权保护。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实现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的高效衔接,提升受众对产权执法、管理服务、商标使用、专利使用监管的满意度;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健全知识产权纠纷的争议仲裁和快速调解制度。

      2.评估方法。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价结合、理论研究与评估分析结合、大数据调研与实地调查结合,围绕市场监管在“开办企业”“市场监管”“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实务、监管创新以及发挥市场监管职能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建设,进行深度调研和全面评估分析。

      (三)调研调查

      1.政策数据线上调研。运用大数据技术手段,检索相关兄弟省(市、区)市场监管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典型做法以及xx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网站公开的各类信息和数据。

      2.市场监管部门调研。通过座谈访谈、资料收集、数据印证等,对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全覆盖调研,重点访谈调研17个县市场监管局,了解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在履行职责中存在的困难及其原因、解决思路;与企业调研获得的数据(开办企业数据)相互印证。

      3.企业访谈调研。以随机抽选方式,深入全省21个县400多户企业开展实地访谈,了解企业对市场监管环境建设的获得感及意见建议。

      4.服务窗口暗访。对9个市(州)和贵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市场监管业务窗口,以及17个县政务服务中心市场监管部门业务窗口进行暗访调查,并进行开办企业情景模拟,调查了解市场监管系统窗口部门是否存在长时间排队等候(包括取号等候)、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效率以及执行一次性告知等。

      二、评估结果

      近年来,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坚持改革导向、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为牵引,通过自我革命带动整个市场准入审批制度改革,市场准入环境、竞争环境和消费环境建设取得重大成果:营商环境优化建设成效显著,市场准入环境更加宽松便捷,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理念方式改革创新成效明显,市场主体获得感明显增强。大力推动全省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全省新设市场主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市场主体总量迈上300万户台阶,居西部第5位,近3年来年均增长15%以上,平均每天登记新增市场主体1847户,其中新设企业388户。

      (一)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显著

      1.大幅提升xx省“开办企业”指标前沿水平

      调查数据显示,全省“开办企业”时间在xx年承诺8.5天的基础上,xx年“开办企业”时间压缩到3个工作日(其中市场监管办理环节为1个工作日),成本降至零,大幅提升了全省“开办企业”指标评价的“前沿距离”。

      经将xx数据导入到世界银行《xx年营商环境报告》“开办企业”指标评价模型测算,xx省“开办企业”指标(0—100)前沿分数95.9分,相当于世行评价的190个经济体中“开办企业”分数排名第10的爱尔兰的水平。从国内来看,我省得分较全国平均(93.52)以及世行对中国营商环境评价采样地区xx市(93.7)、xx市(93.37)都高。

      2.xx省“开办企业”测量指标影响因素分析

      (1)手续。开办企业“手续”指申办企业的组织或个人与相关方如政府机构、特种行业(印章刻制)、公共服务(银行)等的互动。全省开办企业手续减少为设立登记、刻章备案、申购发票,共三个。xx市、xx市和全国平均为4个手续,此项我省得分高。

      (2)时间。假定拟开办企业的组织或个人没有事先与办事人员联系和接触,已清楚开办企业的相关法规以及开办企业所必需的手续和程序先后,从提交申请之日起直至取得办理完成后的文件之日止的天数,以日历天数记录,企业收到办理完成后的文件,手续便算完成。测得企业开办时间为3.2个工作日。

      (3)成本。开办企业的成本包括官方费用和税,评价的量化指标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百分比。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在企业设立登记审批中未收取费用,各地方政府承担企业设立登记中印章刻制费用,司法、律师和会计等的专业服务费用未要求使用。据此,xx省开办企业成本总额为零,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百分比为零。

      (4)最低法定资本金。法定资本金又称法定最低资本金,是指国家规定开办某类企业必须筹集的最低资本金数额,如果企业达不到这一数额,就不予批准设立。评价的量化指标为占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百分比。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对企业设立登记不验收最低注册资本证明,最低法定资本金按零计算,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百分比为零。

      3.营商环境优化建设目标逐步实现

      评估认为,与周边省份相比,xx省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和效率高于周边、成本和负担低于周边的营商环境‘xx高地’”目标在企业开办环节已实现。

      (1)“手续”方面。除xx市在企业开办中需要进行基本银行账户预约、xx省需要进行社保登记外,xx和其他省份开办企业“手续”均减少到“设立登记”“刻章备案”“申购发票”3个环节。

      (2)“时间”方面。中国大陆(8.6个日历天)、xx市(8个日历天)、xx市(9个日历天),xx省开办企业用时3.2个工作日保持在国内前列。

      (3)“成本”方面。包括xx省在内的大多数地区企业开办实现零成本,xx省新开办企业印章刻制由企业自费。

      (4)“最低法定资本金”方面。xx省与全国大多省(市)一致,不再对开办企业最低法定资本金进行验资,企业出资实行承诺认缴制。

      (5)“多证合一”“照后减证”方面。xx省已实现“三十四证合一”登记,改革成效优于全国其他地区。

      (6)“信息化”建设以及“一窗通办、一网通办”等方面。包含xx省在内的各地区均大力推动信息化建设和“一窗通办、一网通办”改革,“企业开办”效率在不断提高。

      (二)市场准入环境更加宽松便捷

      1.注册登记便利化改革深入推进

      (1)“证照分离”破解营业难题。为破解企业面临的“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问题,根据100项行政许可事项的不同情况,按照完全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服务方式、强化准入管理等5类进行分类管理,推动“照后减证”。同时,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xx)和xx省网上办事大厅等政府统一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跨部门、跨区域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强化落实事中事后监管措施,既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又有效提升了监管的精准性。

      (2)“多证合一”压减涉企证照。针对企业办理证照审批部门多、材料重复交、办理时间长等问题,将属于信息采集、记载公示和管理备查类的各种证照进一步整合到营业执照上,从“三证合一”逐步拓展到“三十四证合一”营业执照,整合了20个部门的34项涉企证照事项。

      (3)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提升办事效率。依托xx省网上办事大厅,建成适用各类市场主体各登记事项的无纸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有效解决身份认证和电子营业执照发放等问题,实现注册登记从现场登记到网络办理、从8小时服务向24小时延伸。

      2.产品准入进一步加快

      工业产品许可证改革进一步深化,审批时限由60天缩短为7天,取消13类工业产品许可证管理,将2类许可压减合并统一管理。对低风险产品逐步取消强制认证,引入“自我声明”方式。持续推进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改革,资质认定承诺时限低于10天,较国家规定时限少12天

      3.食品药品医疗器械许可审批进一步深化

      开展食品经营许可“告知承诺制”试点,将许可时限缩短至12个工作日。试点探索食品经营许可申报、查询、提交资料和证件打印“四个自助”智慧审批模式。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一次性进口药品申请76件,9家企业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涉及48个批准文号。

      4.知识产权注册便利化进一步推进

      协同推进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深化落实专利资助、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促进专利实施转化。全省有效发明专利11218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量3.12件,提前超额完成省“十三五”规划确定的每万人2.5件目标任务。全省有效商标注册量200199件,同比增长42.17%,每万户市场主体商标拥有量669.15件。

      5.简易注销解决“退出难”

      完善企业简易注销制度,通过优化登记流程、减少申请文件、信息公开共享等措施,让有退出需求、债务关系清晰的企业快捷便利退出市场,6万余户企业通过国家企业信用公司系统(xx)进行简易注销公告。

      (三)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省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系,运用法律、行政、社会治理手段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开展常态化专项打击行动,突出新业态、新领域的保护,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治理。

      1.持续推进“双打”。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技术体系和运行机制,推进建设区域性侵权判定信息数据库和侵权假冒线索智能检测系统,建立重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名录库,设立全省首家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执法“铁拳”“雷霆”“溯源”等专项行动,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办理知识产权违法案件2662件,移送司法机关案件24件。

      2.加强网络、电子商务等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督促网络交易平台删除违法商品信息208条,责令整改网站326个次,提请关闭网站141个次,责令停止平台服务的网店15个次,立案查处电子商务假冒专利案件1261件。

      3.加强酒类、地理标志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开展茅台酒市场专项整治,强化制假售假、包装材料、物流运输和网络市场的全链条监管,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和跨区域专项执法,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茅台酒违法行为和“黄牛党”炒卖行为,茅台酒“控价”效果基本显现。办理酒类案件464件,移交公安机关侦查21件,查扣涉嫌侵权假冒酒12.45万瓶。xx被纳入全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使用核准改革试点省份,新增17家企业获准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加强地理标志保护国际合作,15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纳入第二批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清单,“xx茅台酒”成为“中泰3+3”中方首批3个地理标志产品互认互保试点产品之一。xx年新增50个地理标志,较xx年增长了47.1%,地理标志总数增至348个。

      (四)理念方式改革创新成效明显

      1.“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建成全国首个全省统一、资源共享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面推行,建立健全以“一意见一清单一办法三制度”等为支撑的监管制度,其中《xx直销市场双随机抽查工作指引(试行)》为全国首创,获总局推广。省级34个部门市县两级2862个部门6.92万名执法人员和353.99万户监管对象全部纳入平台动态管理。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完成双随机抽查全流程整合,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常态化,双随机抽取检查对象4.55万余户,抽查率6.47%。

      2.信用监管。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xx)初步实现涉企信息跨部门跨地区互联共享和集中公示,归集41个部门涉企信息3484.46万条,部门和地区涉企信息归集覆盖率85.42%。企业年报率稳中有升,xx年度年报公示企业54.96万户,年报率93.4%,高出全国平均年报率1.93个百分点。依法开展企业失信名单管理,累计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20.76万户,累计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3.13万户。

      3.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有效落实。率先在全国建立公平竞争审查省级联席会议机制,并实现省市县三级政府及其部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覆盖。同步推进规范性文件增量审查和存量清理,清理存量政策措施29516件并调整出台文件305件、废止文件532件,审查增量政策措施31439件,调整出台178件。

      4.依法查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进一步强化反垄断执法,查办行政垄断案3件,坚决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办理案件55件,罚款109.94万元。查处xx市烟花爆竹行业价格串通案件,全年共查办价格收费案件26件,实施经济制裁1035万元。牵头推进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开展协作执法1875次,查办案件420件,移送司法机关56件,曝光典型案例8起,其中4起案例被市场监管总局列为典型案例。保持打击传销高压态势,办理案件31件,移送司法机关5件,取缔传销窝点1183个,全省传销举报量同比下降55.2%。

      (五)市场主体的获得感明显增强

      调查统计数据显示,企业对“实行‘多证合一’后,与以往相比较”便利度评价得分98.58分;实行“并联审批”改革之后与改革前比较,效率评价得分95.15分;“转变监管方式,推动市场监管改革创新成效”评价得分88.22分;“市场准入相关政策改革后,与改革前比较,您认为市场准入变得宽松”评价得分91.11分;对市场监管部门“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成效的满意度”评价得分81.44分;对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创新成效”满意度评价得分87.64分;对“xx省市场监督管理系统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成效”总体满意度评价得分87.17分。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营商环境整体氛围营造不够。一是基层对营商环境优化建设的思想认识不到位。“上级希望、企业渴望、基层观望”,认识还不到位,服务意识淡薄,思想不解放、政策不灵活、服务不主动,营商环境优化建设工作以会议落实会议的“嘴上说说”和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纸上写写”,没有具体目标和改革措施。二是宣传动员不到位。部分领导和干部对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政策和工作要求不熟悉,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知晓率低,没有形成广泛参与的浓厚氛围。

      (二)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些好政策、好措施没有真正落实到位,不敢担当,怕出差错被问责。

      (三)服务能力供给不足。一是审批效率不高。审批环节多、时限长、所需材料多,各行业部门之间数据的互联互通、共享共用不够;二是服务质量不高。干部害怕和企业家打交道,不敢与企业家交朋友,重监管轻服务,政商关系疏远。三是业务素质不强。一些关键服务岗位和窗口人员政策不熟悉、业务不精通、现代手段不掌握;一些专业监管人员不能熟练驾驭新设备。四是惠企政策落实不够。公开形式单一,市场主体知晓率不高,尤其在执行层面不及时、不到位。五是人员配备不足,基层市场监管人员配置与监管需要之间的矛盾突出。

      (四)企业开办便利化程度不够。一是少数基层政务服务中心市场监管业务窗口仍然存在排队人数多、等候时间长现象;二是“办照容易办证难”现象仍然存在;三是企业变更手续繁琐、耗时太长的现象仍然存在;四是“全程电子化”落实不到位;五是涉企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不畅;六是“注册容易注销难”,材料要求多,办理时间长。

      (五)监管精准度和针对性不强。一是“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针对性不强;二是“僵尸”清理不及时不彻底,降低抽查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影响了抽查效率和质量。

      四、改进建议

      改革监管体制,改进监管方法,提供高效便捷成本低的政务服务供给,有效降低企业交易外的制度性成本。

      (一)大力营造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整体氛围。一是进一步提高营商环境建设重要性的思想认识;二是进一步加大营商环境建设宣传力度,扩大各界对营商环境优化建设工作的知晓度。

      (二)压实主体责任。一是市场监管部门作为“市场监管”等职责的责任单位和责任部门,应明确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二是加强对基层市场监管部门的培训指导和督促检查;三是将营商环境优化建设作为专项目标纳入目标绩效管理体系进行管理。

      (三)加强市场监管自身能力建设,提升政务供给水平。一是根据各地市场主体数量及发展趋势,协助基层市场监管部门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按市场主体数量比例配备监管人员;二是根据各地主场主体的分布状况,合理调配专业人员;三是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提升监管人员的专业能力;四是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分解任务;五是合理规划业务窗口和窗口人员,强化业务培训提升人员综合素质。

      (四)大力加强市场监管信息化建设。一是加快“全程电子化”进程,改进当前系统短板,真正做到“一趟都不跑”“零碰面”;二是打通各领域信息系统之间的障碍,真正实现市场监管信息互通共享;三是充分运用“大数据+市场监管”技术手段,对市场主体分门别类精准“画像”。

      (五)大力提升监管精准度,提升监管效能。一是加强各业务系统间数据的互联共享,保持省、市、县三级市场监管系统数据的同步性;二是进一步加快对“僵尸”企业的清理工作,提升抽查有效性;三是对市场主体实行分级监管,提升监管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四是分领域、分专业构建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

      (六)深入推进简政放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以“照后减证”为重点,持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市场准入分类精准监管。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