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范文大全
  • 古典文学
  • 职场知识
  • 中国文学
  • 公文书信
  • 外国名著
  • 寓言童话
  • 百家讲坛
  • 散文/诗歌
  • 美文欣赏
  • 礼仪知识
  • 民俗风情
  • 谜语大全
  • 名言警句
  • 促进留守儿童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3-06-02 10:08:57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留守儿童 阅读 实践与思考

    促进留守儿童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推动乡村儿童阅读,尤其是留守儿童阅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却又不可回避的任务。以下是蒲公英阅读网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留守儿童在农村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促使这些儿童阅读,要比在城市里难度大得多。

      农村缺少良好的文化生态,农人闲暇时没有阅读的习惯,家里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图书。乡村的青壮年大多常年在外务工,照顾孩子的责任一般由思想守旧、观念落后、文化知识匮乏的爷爷、奶奶承担。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推动学生阅读,困难可想而知。

      虽说困难重重,但并不代表留守儿童阅读工作无从开展。身为乡村老师,多年的班级阅读实践告诉我:只要诚心想做,办法总是有的,农村甚至还有一些城市所不及的有利因素。

      老师必须热爱读书,这是促进留守儿童阅读的前提。在阅读习惯养成上,城市儿童处于良好的阅读生态中,很多孩子能享受到优质的亲子阅读和文化氛围的熏陶。乡村儿童则不同,他们的阅读兴趣的形成与发展全靠老师。一个热爱阅读的老师,才可能想到发展学生的阅读,老师对书籍的热情也会感染学生。反之,一个不读书的老师绝对教不出爱读书的学生。

      读故事、讲故事、导读引领,是激发阅读兴趣的重要手段。如果是低年级儿童,给他们读绘本故事、上绘本课是培养阅读兴趣最好不过的方式。可是乡村学校师资薄弱,一二年级多由年龄偏大,身着坚固的应试铠甲的老师任教,导致不少班级的学生上了中年级还没有任何阅读的基础。在这样的班级开展阅阅读,我不会一开始就喊着、逼着学生读书--孩子不感兴趣的事,老师越逼,他们会越排斥。我不动声色地坚持每天课前给他们讲故事,或者读故事,所讲的故事就来自教室后面图书角里的书籍。儿童往往有个特点,对于老师用过的东西都很好奇,我读过的书他们当然也有兴趣翻一翻。我的另一个吸引学生的方法就是上整本书导读课,通过有趣的故事、悬念去捕获孩子的好奇心,引诱他们去书中一探究竟。这为后续的班级共读奠定了基础。

      解决书源问题是发展乡村儿童阅读的关键。

      把阅读当成课程,才能确保"长读不懈"。课程,意味着其在教育序列中不可侵犯的地位。语文、数学之所以如此受重视,除了应试的倒逼,还有一个原因,在学校和老师眼里它们是课程。阅读虽然也被大众认可,但它在众人心目中并不像语文课那样重要,所以被随意挤占,似乎成了大家时间富裕时、有兴致时的“调味剂”。真正推动学生阅读,一定要赋予阅读课程的地位,课内有固定阅读时间,还要有相应的激励、评价机制,在选书、交流分享等方面都要慎重对待,系统谋划。

      把坚持阅读变成一个自我管理的过程。阅读习惯的形成需要长期坚持,学生在校读书时间毕竟有限,大量的阅读要居家完成,可是处于阅读初期阶段的儿童在家庭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很难做到自觉读书,老师又鞭长莫及。面对如此情形,既然无法控制过程,那就管理结果。我建立了一个班级阅读“动力系统”,每天为学生的阅读加分,积够规定分数发放“阅读之星卡”,积累相应“阅读之星卡”换取奖励。这招让全班每一个学生“为之所读”。我说过农村孩子阅读也有有利的一面,那就是他们不用上补习班,没有家长安排的作业,在家的时间可以自己支配,因此,阅读倒训练了学生的自我管理。

      以输出倒逼阅读。共读的最大优势就是便于集体交流分享。为了促使学生认真阅读,除了每周一节课的主题交流,每天课前3分钟也用于聊前一天读过的书,或者朗读书中的片段。学生要想分享时不致“原形毕露”,就得踏踏实实读书,至少达到底线要求。

      推动乡村儿童阅读,尤其是留守儿童阅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却又不可回避的任务。实施这项任务的主体只能是乡村学校和教师,这就倒逼每一位乡村教育人要把它作为一个课题去攻克。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