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yg

    时间:2021-03-12 00:07:26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整治 水环境 可行性研究报告

     ******

     水环境 综合整治工程

     可行性研究 报告

      实施单位:

     报告编制:

     二零零 九 年 四 月

     1 ******

     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批

     准:

      实施单位:

     报告编制:

     二零零 九 年 四 月

     2 目 目

     录 目 目

     录 录

     1

     综合说明

     2

     区域现状基本情况

     3

     地质概况

     4

     工程任务与规模

     5

     工程布置与工程设计

     6

     施工组 织设计

     7

     占地、拆迁

     8

     环境保护设计

     9 水土保持

     10

     工程管理

     11

     工程估算及资金筹措

     12

     经济评价

     ******水环境整治工程主要工程内容附表 工程投资估算表 附图

     3

     1

     综合说明 1.1

     绪言 开发建设 xx 新城是市委、市政府打造“五大新城”,推进 xx 城市 xx 战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市委、市政府对 xx 新城开发建设高度重视,不仅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 xx 新城开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 xx 新城开发建设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而且各个地块的组织实施办法正在紧锣密鼓的规划准备当中。

     xx 新城位于无 xx 部,西到 xx 高速、北到 xx 路,东到 xx 高速,南与新区接壤,总面积 125 平方公里。高铁地区位于 xx 新城中部,西到 xx 河,东至 xx 大道,面积 45.62 平方公里。

     xx 新城是大 xx 都市圈服务业节点与创新型制造业节点之一,xx 建设长三角区域节点城市的战略性枢纽之一,xx 城市功能的重点优化发展区,无 xx 部现代化综合新城。整个新城由东、中、西三个板块组成。西部 V-PARK 板块由 xx 经济开发区和 xx 商贸物流城组成,依托轨道 2 号线,发挥道口经济优势,实现优化发展。中部高铁商务区板块,依托高铁车站交通枢纽,彰显山水特色。积极发展中心职能,培育生产服务职能,开拓生态休闲职能,建设区域交通枢纽、具有现代生产服务功能和充满活力的城市中心。东部 XX 板块依托东部园区,发挥 xx 荡生态优势和道口经济优势,实现跨越发展,建设以科技研发、休闲商务和高端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区域。

     4 在空间上,形成“一核三区,两廊多片;双轴齐飞,青蓝互契”的结构。一核指 10 平方公里的高铁商务启动区;三区指东、中、西三大功能板块;两廊指沿高铁和 xx—xx 河的生态绿廊;多片指包括商务区、国际社区、服务业集聚区等在内的多个功能组团;双轴指xx 大道—行政绿带发展轴和新华路—长塘河发展轴,两条发展轴把xx 新城三大板块与中心城、新区紧密联系起来;青山碧水相融,构筑山水生态新城。

     交通方面,三角高速交通环、“井”字型快速路网、五横六纵主干路网和人字型公交走廊构筑“双快”交通体系,实现高铁站点8 分钟到达高速道道口、10 分钟到达江海路快速内环、20 分钟到达xx 新城和 xx 新城、30—60 分钟到达 xx、xx、xx、xx 等地。

     河道是接纳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天然泄水道。就规划的高铁商务区而言,进行河道的整治是确保防洪排涝安全和投资建设厂区环境的必备条件,事关城市的品位和城市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等,河流水系在构成城市景观、传承古代文化、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城市小气候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河道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2002 年 xx 市政府批准通过了《xx 市城市防洪规划》。该规划在“河道水面控制及法治管理”章节中,强调“在今后城市改造和开发建设过程中,要十分重视河道的整治保护工作……”,并阐明“由于城内排水河道为城区地面径流的出路,其中部分河道又是大包围内的涝水滞蓄水面,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河道水面,保护排水河道,严禁随意填塞、缩窄河道。……河道的任何开发建设不得有碍城市防洪。”

     5 同样,在《xx 流域 xxxx 区防洪规划》“工程运行管理”章节中,也提出“严禁围湖造地、减少水面积……”的要求。

     上述水利规划均强调和确认了河道调蓄雨洪之功能对于确保地区防洪排涝安全的重要性。然而,在过去的城市建设过程中,由于对河道的作用和重要性认识不足,侵占河道现象屡屡发生,河道水系严重萎缩。同时,现有城区河道水环境普遍较差,“水质型缺水”和“水资源环境退化”已严重影响到城市形象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为更好地改善城区的环境面貌,提升城市品位,对于一些死水潭、断头浜,也必须加以妥善治理。这些问题,敦促我们要着眼长远、加强对河道的规划和治理,让河道水系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 xx 高铁商务区用地的城市化过程中,随着道路和建成区面积的不断扩大,硬质化地块面积不断增加,由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量也随之增加,汇水速率加快,排水要求提高,对城市河道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现状许多河道曲折多弯,既不利于水畅其流,也不利于地块的充分利用。同时,现有城区河道水环境普遍较差,“水质型缺水”和“水资源环境退化”已严重影响到产业园区内的投资形象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为更好地改善城区的环境面貌,提升城市品位,对于一些死水潭、断头浜(尽端河、短小的支浜或死浜),也必须加以妥善治理。这些问题,敦促我们要着眼长远、加强对整个园区内河道的规划治理,从总体上把握区域水系。

     为了在以后本园区的建设发展过程中能更好地保护河道,并便于加强对河道的控制和管理,xx 经济开发区建设指挥部决定对整个

     6 高铁商务区的水环境进行整治,特编制本可研报告。其中内容主要包括河道清淤、护岸的建设及沿河的景观建设等内容。

     1.2

     工程现状情况 高铁商务区规划用地范围地处 xx 水乡,现有河道基本上为历史留存。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河道及水质总体上保持良好;但自八十年代起,随着 xx 片区乡镇工业的兴旺发达,和对环境问题重视不够,河道状况就开始呈现加速恶化趋势。同时,由于此前从未进行过统一的规划整治。

     项目区内河道现承担着圩区的排水任务,在汛期还兼有调蓄洪量、排泄洪水的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平时沿河有大量的污水排入河道,加上河道本身存在许多不足,水体呈逐年恶化的趋势。河道本身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水系萎缩、引排不畅、河床淤积、河水污染、河道护岸工程质量参差不齐、河道岸貌差乱、整治力度不足和沿河居民对河道的保护意识普遍不强。

     1.3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xx 高铁商务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既是整个商务区防洪排涝的需要,也是商务区建成后吸引投资发展的需要,而且还是是改善商务区的水环境的需要。

     1.4

     工程任务及规模 xx 高铁商务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总目标是:进行水系调整,提高整个园区内的防洪排涝能力;同时使水系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前提下具备调水条件;消除河道水体长年黑臭现象及改变河道脏乱差

     7 的面貌,通过对河道的美化、亮化建设,使之成为园区内所有基础建设的一个亮点。

     需整治河道共 25 条(未包括村庄内的六级河道),总长约为65173m。其中主要的投资集中在 xx 河、xx、xx 浜及 xx 河等几条二、三级河道上。

     1.5

     工程设计 河道工程:所有需要整治的河道断面型式均采用梯形断面明河,河道两侧修建护岸,现有护岸的地方进行整修加固美化设计,河底清淤工程在干河前及干河进行驳岸工程时均可以同时进行,两岸的绿化造景工程等清淤及护岸工程结束后再进行。

     1.6

     施工进度安排 整个工程的建设周期为 2009 年 10 月~2012 年 12 月。

     1.7

     工程占地、拆迁 本次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永久占地 98.7 亩(为绿化景观用),临时占地 673.8 亩,拆迁民房 12.4 万㎡。占地、拆迁及安置补偿费用总计 18828.95 万元。

     1.8

     工程投资估算 本工程静态总投资 123050.11 万元,其中主干河道土方及各支河的清淤工程费用为 13203.326 万元,主干河道沿河护岸工程的费用为 40198.09 万元,河道绿化景观工程的费用为 32114.7 万元。

     8 1.9

     工程效益分析 经分析比较,工程实施后将会带来巨大的直接效益,可以进一步改善园区内的水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为地区经济带来新的动力。

     本工程作为公益性项目,能达到防洪、环保、改善水生态环境、更好的吸引外资,提升城市形象的要求。应尽早实施。

     9 2

     区域现状基本情况 2.1

     自然 概况 2.1.1 位置 与面积 中国的长三角成长为全球经济增速最快的区域之一,这个地区人口占全国的 6%,土地占 1%,但国内生产总值却约占全国 20%。加快长三角的发展不仅是长三角地区的需要,也是加快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江苏的 xx 市又是长三角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一部分,而 xx 区是xx 的一个主要的行政区域。规划******范围位于 xx 中心城区以东,xx 区中部,北至 xx 路,东至 xx,西、南至规划 xx 河。总规划面积约 45.6km2 。

     在 xx 流域分区中,xx 区地处 xxxx 区域 xxxx 南片,地势低洼平坦,地面高程一般▽3~5 米(吴淞高程,下同);仅 xx 区与中心城区交接处的局部区域地势相对较高,但地面高程也仅▽6 米左右。

     2.1.2 气候特征 工程区域位于北亚热带和北温带的过渡地带,属北亚热带湿润的季风气候区,气候总的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冬季北风多,受北方大陆冷空气侵袭,干燥寒冷;夏季偏南风占多,受海洋季风的影响,炎热湿润;春夏之交

     10 多“梅雨”,夏末秋初有台风,干湿冷暖适量。

     该地区多年平均气温 15.6℃(代表站:xx 站,下同),极端最低气温 -12.5℃(1969 年),极端最高气温 39.9℃(2003 年);最冷出现在 1 月份,月平均气温 2.9℃,月平均最低气温-0.3℃;最热出现在 7 月份,月平均气温 28.0℃,月平均最高气温 31.9℃。年平均无霜期约 222 天,最早初霜日为 1955 年 10 月 19 日,最晚终霜日为 1961 年和 1987 年 4 月 16 日。年平均相对湿度 80%;年平均水面蒸发量 935 毫米,最大 1223 毫米(1967 年),最小 741 毫米(1980年);陆地蒸发量 756 毫米。

     该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1112.3 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 125天。降水年际变化较大,1954 年降水量达 1521.3 毫米,1991 年 1630.7毫米,而 1978 年降水量仅 552.9 毫米;年内降水量的分布,有一个明显的集中阶段,5~9 月份的汛期雨量占到年平均降雨量的 60%以上,汛期最大降雨量为 1991 年达 1216.1 毫米。

     每年春夏之交,出现典型的梅雨期,其特点为范围广、雨期长、雨量集中。平均梅雨日约 27 天左右,平均梅雨量 246.1 毫米;最大梅雨日56天(1954年,梅雨量410毫米),最大梅雨量792.2毫米(1991年,梅雨日 55 天)。

     时段降雨也有差异。xx 站最大 1 日雨量 221.2 毫米(1990 年 8月 31 日),最大 24 小时暴雨 225.5 毫米(1991 年 7 月 1 日),12小时最大时段雨量 163.2 毫米(1990 年 8 月 31 日),1 小时最大时段雨量 82.7 毫米(1992 年 9 月 7 日)。

     2.1.3 水文特征 xx站所测水位为xx市河的代表水位,该站特征水位见表2.1-1。

     11 市河水位变化与区域降水和上下游河湖水位及调度运行有密切关系,一般在每年汛期开始随降水径流、上游来水增多而起涨,7 月份达到最高值,高水期延至 10 月,10 月以后水位下降,到翌年 1~2 月达到最低值。总体分析表明:该地区汛期为每年的 5~9 月,非汛期为 10 月~翌年的 4 月。

     xx 站多年平均水位 3.06 米,多年平均高水位 3.79 米,历史最高水位 4.88 米(1991 年 7 月 2 日),历史最低水位 1.92 米(1934年 8 月 26 日)。xx 警戒水位为 3.59 米。

     表 2.1-1

      地区特征水位表(xx 站)

     序号 特征水位名称 单位 水位值 备注 1 历史最高水位 m 4.88 xx 站,1991 年 2 历史最低水位 m 1.92 xx 站,1934 年 3 多年平均水位 m 3.06

     4 多年平均最高水位 m 3.90

     5 多年平均最低水位 m 2.69

      2.1.4 自然灾害 xx 区地处平原水网地区,历史上经常发生水旱灾害。据《xx市志·水利卷》记载,不完全统计:

     自明代至清代(1488 年~1911 年):xx 地区共出现较为严重的旱涝灾害 53 次。其中旱灾 28 次,平均 15.1 年出现 1 次;水灾 25次,平均 17 年出现 1 次。

     民国时期(1912 年~1948 年):xx 地区共出现较为严重的旱涝灾害 7 次,其中旱灾 2 次,平均 18.5 年出现 1 次;水灾 5 次,平

     12 均 7.4 年出现 1 次。

     建国以后,洪涝灾害依然频繁,主要灾害年份有:

     ●1954 年:xx 流域发生严重水灾,汛期(5~9 月)雨量 980.7毫米。梅雨期长达 56 天(6 月 5 日至 7 月 30 日),梅雨量达 410毫米。由于连绵的大雨和暴雨,引起江湖并涨,7 月 28 日 xx 南门水位出现 4.73 米高水位。洪涝并至,致使市区退水缓慢,高水位持续时间长,南门水位超警戒时间长达 141 天。其中:水位 4.00 米以上天数达 91 天,4.50 米以上水位持续 27 天。xx 市区受淹 15km2(含近郊),受淹时间长达 80 多天,经济损失约占当年工农业总产值的 25%。

     ●1962 年:台风成灾。9 月 5 日~7 日,xx 遭受 14 号台风袭击,连续降雨 46 小时,降水量 295 毫米,南门水位由 3.20 米陡涨至 4.64 米。大批农田受涝,房屋坍塌,水利工程被毁,客轮停航。

     ●1978 年:旱象持续期长,春旱接夏旱和秋旱,全年降水量仅552.9 毫米。9 月 13 日南门出现最低水位 2.4 米,为 1934 年以来最严重的大旱年。xx 水枯,河浜干涸,环湖地区农业灌溉、渔业养殖都受到严重影响。

     ●1983 年:梅雨兼客水汹涌成灾。xx 洪水倒灌,高水期长,沿湖许多农田受淹。

     ●1991 年:特大洪涝。汛期连降中雨、大雨及暴雨,汛期雨量达 1216.1 毫米,超过了年平均雨量 103.8 毫米。大运河 xx 水位猛涨至 4.88 米,创有记载以来最高记录。xx 犊山口最高水位 5.15 米,并居高不下,超 4.00 米水位天数达 59 天。全市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0 亿元,间接经济损失 70 亿元,损失严重。

     13 ●1999 年:xx 流域大范围降雨,形成流域性特大洪涝。7 月 8日 xx 水位达 5.08 米,超过历史记录。但因 1991 年之后兴建的大量水利工程和治太流域工程发挥作用,xx 地区所造成的损失仅为 1991年的十分之一。

     2.1.5 地震烈度 根据 xx 市地震局和地震工程检测中心提供的资料,近一千多年来,xx 市区范围内未发生过 5 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市区位于相对稳定地区。xx 区属 xx 市区东南片区,据 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xx 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0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2.1.6 流域概况 ******位于 xxxx 区的 xx 新城的中部,地处 xx 流域 xxxx 区南部地区。

     xx 流域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缘,1986 年国家计委批准了《xx 流域综合治理总体规划方案》(简称《总体规划方案》),《总体规划方案》以流域防洪除涝为主,统筹考虑供水、航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利益,确定流域防洪以抗御 1954 年型洪水为标准(相当于 50 年一遇)。经过上世纪末 xx 流域综合治理,流域防洪除涝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目前全流域防洪尚不能抗御不同降雨典型的 50 年一遇洪水,为此水利部部署了 xx 流域新一轮防洪规划工作,先后提出了《若干意见》和《防洪规划》,明确了 xx 流域近期目标为 2010 年防御不同降雨典型的 50 年一遇洪水标准;远期目标防御 100 年一遇洪水标准。确定了以保证流域整体防洪安全为主,兼顾水资源利用、水环

     14 境保护、航运以及城市供排水等方面效益的流域综合治理的原则。

     2.2

     社会经济概况 xx 区区划面积 396.79 平方公里,辖 xx、xx、xx、xx、xx、xx和 xx7 个建制镇,31 个居委会,92 个行政村。

      总人口 53.44 万人(户籍人口 38.76 万人,外来人口 14.68 万人),城镇化水平 49.5%。全区总建设用地 99.47 平方公里,其中建城区48.03 平方公里,农村及其它建设用地 51.44 平方公里。

     xx 区历史悠久,历来是一个人文荟萃、经济发达的地区。行政区划调整前的 xx 县被誉为“华夏第一县”。2001 年建区后,xx 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全区经济继续保持稳步增长。

     2005 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182.50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 1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5.30 亿元,增长 5.0%;第二产业增加值 118.50 亿元,增长 16.9%;第三产业增加值 58.70亿元,增长 15.3%。财政总收入 30.29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 18.9%。

     2005 年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47448 元,比上年增长 15.1%。区属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24049 元,比上年增长 1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6003 元,比上年增长 17.9%。农民人均纯收入8002 元,比上年增长 13.5%。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水利的发展,要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要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支撑。

     水利要全面履行防洪减灾、水资源供给、水资源保护和水土保

     15 持等职能。在满足城市防洪保安、改善水环境等基础上,逐步为居住环境、交通旅游、航运、养殖等提供服务,不断提升水利服务水平,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日益提高的生活需要,从“城市水利”向“科技水利”和“生态水利”的转变。

     3

     地质概况 3.1

     区域地质 条件 规划******用地范围位于 xx 地区。xx 地区大部分隶属 xx 湖沼平原区,北端小部分属长江三角洲堆积平原区,xx 水网平原的北部与长江新三角洲平原相衔接,工程场地位于 xx 水网平原地貌单元。

     场区位于扬子台褶带东端。印支运动(距今约 2.3 亿年)使该地区褶皱上升成陆,燕山运动发生,使地壳进一步褶皱断裂,并伴之强烈的岩浆侵入和火山喷发。白垩纪晚世,渐趋宁静,该区构造格架基本定型。进新生代,地壳运动总的趋势是山区缓慢上升,平原区缓慢沉降,并时有短暂海侵。

     场区地层隶属于 xx 地层区,区内第四纪沉积物覆盖广泛,以松散碎屑沉积为主,分布广泛,发育齐全,岩性岩相复杂多样,沉积连续,层序清晰。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性良好。

     3.2

     工程地质 特征 根据初步地质勘察报告及以往周边地区的勘察报告,地质情况

     16 基本相似,各层土的性状基本相同,仅土层厚度有所变化,现根据xx 区 xx 的地质条件、结论及建议作详细阐述。

     1.根据单桥静力触探原位测试成果资料分析表明,拟建场地在垂深 10.0 米的深度范围内可划分成 3 个工程地质层 4 个亚层。

     第一层(1-1)层素填土:黄灰色,湿,松散,以粘性土为主;在村庄及工业厂房分布地段为杂填土,夹少量建筑垃圾。层底埋深0.9~2.5 米,层厚 0.9~2.5 米。该层土仅分布于河道两岸,力学性能差。

     第一层(1-2)层淤泥质中粉质壤土:其层底埋深 2.1~4.2 米,层厚 1.1~2.6 米。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 Ps=0.8M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 ak =60KPa,压缩模量 Es=3.1MPa。该层为高压缩性土,力学性能差。

     第二层(2)层重粉质壤土:其层层底埋深 4.9~5.7 米,层厚1.1~4.1 米。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 Ps=3.1MPa,地基承载力值f ak =230KPa,压缩模量 Es=8.3MPa。该层为中压缩性土,全场分布,力学性能良好。

     第三层(3)层轻粉质壤土夹砂壤土:层底埋深大于 10 米,层厚大于 4.3 米。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 Ps=3.9MPa,地基承载力值fk=150KPa,压缩模量 Es=7.2MPa。该层为中压缩性土,全场分布,力学性能中等,该层本次勘察未穿透。

     2.地下水 场地地下水类型按其埋藏条件分为孔隙性潜水、孔隙性承压水。拟建场区浅部地下水为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浅层填土、②层以下各土层中,富水性和渗透性一般;在 J2 孔附近采用挖坑测得地下水

     17 位埋深 1.00m。下部主要含水层渗透性较上部强,富水性更高。根据调查,场地附近无污染源,其地下水及地基土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勘察期间(2007 年 11 月)测得河道沿线线层素填土水位埋深0.7~1.3 米,水位标高 3.0~3.6 米,浅部地下水属潜水型,主要赋存于浅层填土、②层以下各土层中,富水性和渗透性一般,主要补给来源为河水及大气降水,水位随季节与气候有升降变化。场地内及附近无污染源,地下水清澈、透明、无异味,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3.场地地震效应 据勘察资料,场地覆盖厚度大于 50.0 米,20 米以浅土层实测剪切波速为 185.6(m/s)。再结合本次勘察结果,以 J14 号孔估算场地土层剪切波速为 159(m/s),故判定拟建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xx 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05g,设计地震为第一组,拟建构筑物丙类建筑,可不考虑地震液化,本场地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

     3.3

     结论 1.本场地内第一层(1-1)层素填土分布于河道两岸,结构松散,力学性能差,不能利用;第一层(1-2)层淤泥质壤土为拟建不良工程地质软弱层,力学性能差,但厚度不大,基础施工时需清除。在清除上覆软弱土层时需采取一定围护措施防止坑壁坍塌。

     2.第二层重粉质壤土力学性能较好,结合拟建构筑物特性,建议采用第二层土作为拟建护岸基础持力层。

     3.拟建场地属中软场地土,场地类别为Ⅲ类。xx 地区抗震设

     18 防烈度为六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05g,设计地震为第一组,拟建建筑可不考虑地震液化的影响,本场地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

     4.场地浅部地下水类型属潜水,本场地地下水和地基对混凝土无腐蚀。

     5.基槽(坑)开挖后,应进行基槽检验。

     4

     工程任务与规模 4.1 工程位置及现状 4.1.1 工程位置 规划******范围位于 xx 中心城区以东,xx 区中部,北至 xx 路,东至 xx,西、南至规划 xx 河。总规划面积约 45.6km2 。

     4.1.2 工程现状 ******地处 xx 水乡,现有河道基本上为历史留存。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河道及水质总体上保持良好;但自八十年代起,随着 xx 片区乡镇工业的兴旺发达,和对环境问题重视不够,河道状况就开始呈现加速恶化趋势。同时,由于此前从未进行过统一的规划整治,因此,目前虽圩中有河,但杂乱无章,河中有水,但水质恶化。并且,随着城镇的扩张和各种厂房的建设发展,填埋河道、侵占河岸、污染河水等违规行为仍在继续发生。河道水环境及其命运前途令人堪忧,迫切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所以项目区内水系的情况要跟上高铁商务区的规划要求,必须加强对河道的综合整治。

     19 项目区内河道现承担着圩区的排水任务,在汛期还兼有调蓄洪量、排泄洪水的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平时沿河有大量的污水排入河道,加上河道本身存在许多不足,水体呈逐年恶化的趋势。河道本身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水系萎缩、引排不畅、河床淤积、河水污染、河道护岸工程质量参差不齐、河道岸貌差乱、整治力度不足和沿河居民对河道的保护意识普遍不强。

     4.1.2.1 水系萎缩 由于经济发展和城市的迅速扩展,用地需求猛增,加上疏于管理等原因,导致了填堵河道、侵占河岸、覆盖河面等种种蚕食河道面积行为时有发生。利益的驱动导致了与河争地,城市的与水争地较之农村的与水争地不但“回报丰厚”,似乎也“理由十足”。据统计,项目区范围内由于池塘填塞,河道断坝等使区域内原有的水面积减少了将近 1.5%。

     4.1.2.2 引排不畅 工程范围内河道以前未经统一规划,区域河道虽多但断头浜不少,据统计,区域内目前还存在大大小小共计 70 几条断头浜。另外,圩内河道填、塞、堵现象严重,内部主要引排河道如 xx 河、xx 北联河等河道局部未相互沟通,使得河水无法水畅其流。除东面几条河外,各骨干河道与外河均未完全的沟通,导致汛期泵站抽排不能形成回流,从而影响到区域整体的排水排涝效果。加上圩区地势东低西高、北高南低,地势变化较大,当地政府建设的闸门基本一直是处于关闭状态的,使河道水体相互截断,水体交换基本没有,圩内河道死水一潭。见下图:xx 河中部某处已断流,路下只留了一根0.8 米直径的砼管。

     20

     4.1.2.3 河床淤积 园区内的几条主要的河道前几年当地的水利部门虽已疏浚一遍,但由于管理不善,加上水体流动缓慢,河床淤积速度惊人。水不流则易腐,流不畅则易淤。河床淤积,不仅使得河道过水能力变差,影响到当地的引水、排水和蓄水,还降低了水体自净能力,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和污染加重。据调查,目前区域内河道大部分淤积较严重,淤积厚度为 1 米左右,xx 河的几条支浜的淤积特别严重,淤积达 1.5 米以上。河底高程一般在▽0.00~1.00 米之间,低洼地区在▽0.00 以下。见下图:xx 河的部分河段淤积严重,水面下已能见到河床了。

     21

      4.1.2.4 河水污染 河水污染成因很多,但工厂废水超标排放和雨污合流直接排放入河,超出了河道的最大纳污容量是导致河水污染、水色发黑、发臭最主要的原因,也是最难治的顽症。目前,圩内的河水,水质普

     22 遍劣于 V 类。另外,由于地势低洼,圩内的河道,均不与外面的河道相通,河水通常处于停滞少动甚至静止状态,这就使得水体的复氧自净能力减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水质恶化。

     除了水质污染外,有些河段并有垃圾飘浮、水草封盖,水环境很差。河水脏恶化了自然生态景观,与整个高铁商务区的规划环境要求形成极大的反差。见下图:xx 河中部的厂区受污染严重,河水黑臭,漂浮物满河。

     23

     4.1.2.5 河道护岸工程质量参差不齐 圩区河道护岸大多为八十年代以前,由沿河的企事业单位及当地的水利部门各自修建,未经过整体的规划设计,标准较低质量较差。虽 91 年后有的河道护岸进行了加固,但还有许多护岸未进行加固和整修,护岸渗漏严重,稳定性较差,造成一些河道护岸破残、局部塌陷、河道脏乱的局面。且本园区内的绝大部分的河道至今还是土堤,导致水土流失,更增加了河道淤塞。见下图:规划范围内部分河段现有老驳岸老化严重,很多沿线还为土坡。

     24

     4.1.2.6 河道岸貌差、乱 据调查,现有园区内河道,已建护岸处河岸基本定形,但大部分护岸质量较差。未建护岸处则常有成堆垃圾、杂树野草或乱搭乱建的违章建筑,许多河段沿河还留有早期建造的工厂、猪舍、码头、住宅,房屋破旧、设施简陋,河岸面貌既脏又乱。临河建房(包括民房、厂房、围墙等),地是充分利用了,但负面影响也随之而生,一不利于防汛抢险,二不利于环境保护,三不利于沿河绿化布景,四封闭了视野空间。

     4.1.2.7 整治力度不足 以前,河道建设和整治力度大大滞后于经济发展和市政建设的速度,河道整治水平尚未达到系统综合整治的程度。水利建设滞后,导致可预留的水利建设用地到处受到“挤、抢、占”的威胁,致使河网系统常遭破坏。并且,待河道两岸开发完毕再回过头来整治河道,在程序上颠倒,将会导致施工困难和高价的二次拆迁,使水利

     25 建设投资大大增加,造成经济上的浪费。河道整治需要加快步伐、加强力度。见下图:园区内某段现有河道旁民房临河而建,岸边杂草丛生。

      4.1.2.8 沿河居民对河道的保护意识普遍不强

     26 城区许多河段沿河建有居民住宅,周边居民爱护河道环境的意识参差不齐,一些环境保护意识较差的居民贪图方便,随意往河道内倾倒生活垃圾及污水、杂物的现象时有发生,加重恶化了河道的环境面貌。所以说下大力度投入重新整治了园区内的河道后,水系环境必会大大改观,但园区内的厂矿企业内的居民的生活习惯也得提高后才能维持好的水环境。

     4.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4.2.1 工程建设是 高铁商务区 防洪排涝的需要 ******位于 xx 低片,地面高程一般在▽4.0-5.0 米,地势低洼,抗灾能力差,经常遭受洪涝灾害的侵袭,防洪排涝任务繁重,迫切需要加快区域河道整治,改善区域河道的引排调蓄能力,提高抗灾能力。

     由于******内现有河道大多数早期是以农田水利为主,未经整治,存在着水系紊乱、河道弯曲淤浅、河道排涝能力低、工程状况差等情况,一些市政设施建设又导致河道颈缩严重,过水断面减小,进而造成排水不畅,内涝严重,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产业园区的形象和 xx 新城城市功能的完善,必须对该地区进行河道水系的整治,确保防洪排涝安全,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4.2.2 工程建设是****** 经济发展的需要 高铁的建设将促进生产要素的高效率自由流动和产业的深度融合,使得昆山、苏州、xx 等城市真正成为 xx 都市区的产业功能区与宜居家园。建成后地区人口的高速集中,使得区域内硬质化地表

     27 面积越来越多,雨水汇集排放速度越来越快,区域排涝要求提高,圩区现有狭窄淤塞的河道已经不能适应区域高科技经济的发展,需要顺应社会需求加以整治,增加河道引排调蓄能力,消除内涝。

     4.2.3 工程建设是改善******内 内 水环境的需要 本次水环境整治范围内原本就地处 xx 水乡,现有河道等环境水利设施基本上为历史留存。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河道及水质总体上保持良好;但自八十年代起,随着乡镇工业的兴旺发达,和对环境问题重视不够,河道状况就开始呈现加速恶化趋势。并且,伴随城市扩张、建设发展和控污不力,填没河道、侵占河岸、污染河水等不法行为仍在继续发生。目前区域河道水质大部分已劣于 V类。河道水环境令人堪忧,必须加强和加快对河道进行综合整治,改善河道环境面貌,才能顺应整个 xx 经济开发区投资环境的需要。

     4.3

     工程目标及任务 4.3.1

     工程来源

     高铁站商务区以建设长三角区域节点城市战略性枢纽,打造 xx城市功能优化发展区、无 xx 部新城区的中心区和窗口区、以高铁站点为核心的现代化城区为发展目标,深化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规划,深化空间系统、用地布局研究。结合高铁站屋建设进度,提出《xx新城(高铁地区)2009-2011 年三年建设行动计划》:

     一、三年建设总领:一站一区 xx、五横六纵 一站——高铁站屋及南、北广场。

     一区——以 xx 路、xx 大道、xx 大道、xx 大道构成的高铁商务

     28 启动区(10 平方公里)。

     xx——xx 河改道景观工程。

     五横——xx 大道、xx 路、xx 路(连接到 xx 路)、xx 路(连接到xx 路)、xx 路。

     六纵——xx 路、xx 北路(连接到 xx 路)、新华路、xx 路、xx路(连接到 xx 路)、xx 路(连接到 xx 路)。

     项目区实施后将使土地资源的整合更加合理,环境建设更加优越,投资环境现代化。河道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项目区内水环境的整治也是整个开发区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水环境是园区内最具特点、最有象征意义的面貌,但是现状的水环境与规划目标不相协调,面貌相对滞后,与整个地区形象不能匹配,河道水环境较差,将严重影响到本地区的投资环境。

     所以说高铁商务区内水环境整治工程应该与项目区内其他主体工程的建设步骤同时进行。

     4.3.2 工程目标及任务 根据目前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由高铁商务区建设项目指挥部牵头,会同当地水利站等有关部门拟对整个园区内的水环境进行综合整治,结合 xxxx 区的防洪规划,拟定了园区水环境综合整治的目标及任务。

     4.3.2.1 工程目标 ******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总目标是:进行水系调整,提高整个产业园区内的防洪排涝能力;同时使水系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前提下具备调水条件;消除河道水体长年黑臭现象及改变河道脏乱差的面貌,通过对河道的美化、亮化建设,使之成为园区内景观的一个

     29 亮点。

     4.3.2.2 工程任务 (1) 完善水系,积极沟通水系,加快水体流动,并拓宽局部较狭窄的河段,增加园区内的水面率; (2) 坚持清淤,减少水体二次污染,增加河道过水和蓄水能力; (3) 修建、新建沿河护岸,改善沿河环境并美化、亮化两岸; (4) 结合规划要求,在各规划河道的行洪范围内对阻碍水流的岸线进行修正,局部采用拆迁、拆除已失去功能的跨河建筑物等手段来畅通水系。

     4.4

     工程规模 4.4.1 工程范围与内容 结合高铁商务区内的地块改造规划及现有河道的情况,拟出本工程的范围及内容。

     4.4.1.1 工程范围 需整治河道共 21 条(未包括村级六级河道),总长约为 65173m。其中主要的投资集中在 xx 河、xx、xx 浜及 xx 河等几条二、三级河道上。需整治的河道范围及长度如下表:

     表 4.4-1 高铁商务区水环境整治工程河道一览表 序 号 河 道 名称 河 道等级 起迄地点 本次项目 整治长度 河宽 新开或拓宽长度 新开 河宽 备注 1 xx 河 二级 xx 口~嘉菱荡 7931 26~66 6731 30

     2

     三级 xx 河~xx 荡 4147 15~26 2277 30

     3

     三级 xx 河~区界 2555 15~22 975 30

     4

     三级 xx 运河~桑xx 11625

     11625 70

     5

     四级

     4460

     4460 20

     30 6

      15 2145 20

     7

      12~14 1150 15

     8

      20~50 2260 20

     9

      8~12 1368 20

     10

      19~39 0

      11

      20~45 620 20

     12

      11~20 900 15

     13

      13~24 795 20

     14

      15~26 0

      15

      11~20 900 15

     16

     2060 10

     17

      11~18 0

      18

     1225 10

     19

      7~10 0

      20

     1995 15

     21

     1440 20

     合计

      65173

     42926

      项目整治长度中包含新开河道长度。

     4.4.1.2 工程内容 (1)

     新开河道用以勾通各骨干河道与圩外河道的联系; (2)

     新开河道用以勾通各骨干河道,对于影响河道过水断面的旧的溢流坝、桥梁等阻水建筑物进行拆除; (3)依据市区河道规划要求,对达不到河道规划标准的河道或河段进行拓宽;

     (4)对各支流进行整治,特别是断头浜; (5)根据区域规划要求,对达不到排涝要求的,增设相应的排涝容量。同时对失去功能的建筑物进行改造或全部拆除; (6)对园区内全部河道进行彻底清淤; (7)对没有河道护岸的河段新建护岸,对原有河道护岸已经老化或毁坏的河段进行整修,对河道护岸进行美化处理,同时根据两岸的景观的规划要求,对河道两岸进行初步的美化、亮化。

     31 4.4.2 工程规模 4.4.2.1 河道工程规模 河道整治的内容有:河道清淤,新建护岸,护岸的整修加固、护栏建设,岸边简单的绿化建设等。河道工程量为:河道清淤 50.02万 m 3 ,新建护岸 85852m、护岸整修加固 44495m、新建护栏 76824m。新建亲水平台 4554 m 2 ,沿河绿化 1070490 m 2 。

     32

     5

     工程布置与工程设计 5.1 工程等别与设计标准 5.1.1 工程等别与主要建筑物级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94),在《xx 流域 xxxx 区防洪规划报告》中确定,xxxx 区域内部河道均为Ⅲ等工程。因此,本次******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属Ⅲ等工程,其主要建筑物的级别为 3 级,次要建筑物的级别为 4 级,临时建筑物的级别为 5 级。

     5.1.2 地震烈度 建筑物设计应符合《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的有关要求。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l8306—2001),xx 地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05g,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 VI 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35s。

     5.1.3 设计标准 5.1.3.1 防洪标准 根据国家《防洪标准》,在江苏省 xx 院编制的《xx 流域 xxxx区防洪规划报告》中明确:xxxx 区域设防标准为 50 年一遇。根据规划成果,xx 站 50 年一遇最高洪水位为 4.53 米。圩区外围控制建筑物须抗御 4.53 米最高洪水位。

     根据《xx 市城市防洪规划》,项目区地区属于运东大包围外相

     33 对独立的圩区,圩内最高控制水位为 4.5m。

     5.1.3.2 排涝标准 根据《xx 市防洪规划》要求,圩区排水设计标准采用 3 年一遇(1 小时雨量),圩子周边排涝站总排流量按此标准并结合内河调蓄能力确定。

     5.1.3.3 改善水环境标准 主要是通过河道疏拓整治工程,为区域调水提供良好的过流条件,使水流在调水的一定时段内有比较明显的流速,从而有利于水质改善,满足商务区内景观水的要求。

     5.2

     工程总体布置 5.2.1 园区 总 排水原则 根据规划区内现有地面和规划地面高低不平的情况,本区域用小包围的型式,重新规划河网蓄水和排水体系,采取高水平时采用新规划的雨水管网自排,低水利用现有的排涝泵站抽排的型式。

     5.2.2 河道工程布置 原则 根据整个开发区内路网及用地等的详细规划的布置,河网的布置原则将按照“不破坏现有的河网体系,并利用现有河网进行沟通,通过在河两岸修建生态驳岸及绿化等景观工程,使商务区内的水环境成为整个园区的一个特色”的原则。

     考虑到河道两岸现有设施情况,河道工程实施时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满足 xx 市 xx 区防洪规划对河道的要求;

     34 (2)沟通水系,使圩内河道相互连通,同时有必要的打通圩内河道与圩外河道的联系; (3)尽量沿原河岸线布置新的河岸线,保持原有水面率; (4)填埋不需要的小河塘; (5)局部拓宽颈缩河段,减少水位雍高,增大过水断面; (6)按照拟定的的河道整治控制范围线进行岸边整治。

     5.3

     工程设计

     5.3.1 工程设计依据

     1、《xx 流域 xxxx 区防洪规划报告》,2001.10 2、《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3、《防洪标准》,GB50201-94 4、《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 5、《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 6、《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5077-1997 7、《水工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SL/T191-96 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9、《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88 10、《公路桥涵设计规范》 5.3.2 河道设计 高铁商务区本次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的河道有 21 条,主要为二级河道 xx 河及三级河道 xx、xx 浜及 xx 河。其余均为四级和五级河道,整治河道总长 65173 米,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整个主干河道及保

     35 留支浜断头浜的清淤工程,主干河道的沟通工程(新开河道工程),主干河道的驳岸修建工程,景观要求比较高的河段的亲水平台的建设等,另外在河道两岸做景观绿化带。

     5.3.2.1 清淤工程 经实测,园区内现有的一些淤积严重的河道目前淤积大部分在1m 以上。河道淤积不仅减弱了河道的过泄水能力,且淤泥对水体造成了二次污染。

     清淤断面原则上离护岸岸脚 1m 后,按 1:2.5 边坡或自然坡至河底。根据河道具体位置确定清淤方式,但园区内本次整治的河道除 xx 河外,其余河道都不具备通航条件,在清淤工程实施时可先采用水力冲挖,再采用抓斗式挖泥船辅以运输船舶,外运至弃土区。为彻底清除淤泥,在进行跨河建筑物工程或护岸工程实施时需要干河时,可筑坝后再用泥浆泵清除河底剩余的稀泥,直至硬土层,彻底清除淤泥。

     5.3.2.2 河道总设计 所有需要整治的河道断面型式均采用梯形断面明河,河道两侧修建护岸,断面设计情况如下:

     按照河道引排需要,同时确保圩区水面率不减少的原则,通过前面推算,现有的河道过水断面已能满足汛期泄洪的需要,所以,除新开河道外,其余整治河道的河口宽度均在现有河道的宽度的基础上稍作修整。基本在 25~45 米的范围内,河底高程▽0.0~0.50米左右,梯形断面土质边坡 1:2.5,在高程▽1.0~1.5m 处设一小平台,各宽 1.0m 左右,平台以上建护岸。

     (一)河两岸有建设余地的可建成下部直立式挡墙,上部多级

     36 平 台 的 广 场 式 河 道 :

     37

     (二)远离居住区及企业厂区的,可利用老河道土岸,稍作绿化修整,建成原生态式的河道:

     38

     (三)原河道较窄,但对景观要求较高的河段可建设垒石或仿木桩及植草砌块等形式的生态河道:

     39

     5.3.2.3 河道护岸设计 5.3.2.3.1 新建护岸设计

     40 对于现在没有护岸河道新建护岸,对原有护岸损坏严重的进行拆除重建。

     护岸工程按商务区范围内常水位▽3.50m 设计,同时考虑结构沉降高度预留,新建护岸工程设计顶高程为▽4.00m,护岸墙后以 1 :2 的斜坡与原地坪相接。局部河段由于沿河建筑物离河道岸线较近,不具备放坡条件,同时结合周边地形高程,新建护岸工程设计顶高程采用▽4.00m 和▽4.50m 两种。园区外围控制建筑物按抗御 50 年一遇最高洪水位(▽4.53m)标准设计。

     为确保施工质量,并结合整个商务区内沿河的景观设计的要求,所有河道的新建护岸型式可分为常规的直立式的硬质墙身的挡墙及亲水式的景观生态挡墙两种,挡墙底板高程根据区域地质情况和河道断面要求综合确定。新建护岸段均采取干河施工。

     新建挡墙根据河道所处位置,确定挡墙的各种结构形式,基本原则为:一般的商业居住区及企业比较分散的地段,对两岸景观要求不高的河段,采用直立式的钢筋砼挡墙或重力式的浆砌石挡墙为主;居民密集区,商业集中区及企业比较集中的地段,两岸的景观特别有要求的,可采用新型的生态挡墙结构形式;在园区的中心地带的河道,特别是新开的 xx 河段和商务区中心的 xx 河段,四周护岸可采用亲水式的矮墙形式,沿河做亲水平台,岸边再造景处理;离中心园区较远的地带的河道,可利用老河道,两岸稍作整坡绿化处理。总的来说,需新建挡墙的河段主要以一下几种结构形式为主:

     (一)下部为直立式的钢筋砼挡墙,上部岸 1:2 放坡至规划地坪,有余地的地方可在墙后做人行便道及绿化造景。

     41

     新建挡墙断面(一)

     (二)下部为重力式的浆砌块石挡墙,上部按 1:2 放坡至规划地坪,有余地的地方可在墙后做人行便道、二级衔接墙及绿化造景。

     新建挡墙断面(二)

     (三)水下面为重力式的浆砌石挡墙,水上部分用黄石垒砌,墙后可绿化造景,建成生态式的垒石驳岸。

     42

     新建挡墙断面(三)

     (四)原生态的荣勋预制块挡墙结构形式,可从基础做至水面以上,如墙身较高的,可在墙后铺设加筋格栅网,以保持墙身的稳定。建成后墙体表面可种植植被,水体与墙后的土体是连成一片的。

     新建挡墙断面(四)

     (五)原生态的植物砼护坡挡墙结构形式,适合墙身较矮,持力层较浅的河段。建成后墙体表面可直接种植花草,水体与墙后的

     43 土体也是连成一片的。

     新建挡墙断面(五)

     (六)下部浇筑钢筋砼的基础平台,并留好插槽,上部为预制的钢筋砼仿木桩,建成后看上去就是河两岸均为木桩结构的生态驳岸。

     新建挡墙断面(六)

     44 (七)水下面从河底放坡至水面以上,可用浆砌石护坡,上部可建人行便道或植草绿化。本断面适合于比较开阔的河道两岸,如xx 河南段。

     新建挡墙断面(七)

     (八)水下部可建简易的重力式的浆砌石挡墙护土,防止水下的水土流失,水上面放坡后在岸边堆砌景观石。本断面也适合于比较开阔的河道两岸,且要求亲水式的,岸边造景要求较高的河段。

     45 新建挡墙断面(八)

     5.3.2.3.2 整修加固处理设计 对于目前现有护岸已经老化、破旧残缺、沉陷以及由于常年水力冲刷基础局部被掏空的护岸,进行整修加固处理。下部采用在原底板前趾加设砼底板或打桩固基方式对基础进行加固,新基础与老基础打锚筋连成整体,以提高护岸的整体稳定性,上部结构采用加大墙身断面等方法,提高护岸自身强度及防止渗漏。

     具体加固处理方式为:在干河前先进行水下打桩护基部分的施工,再筑围堰干河,进行墙身外覆砼、墙身贴面等处理,筑围堰干河施工时,根据护岸情况分为两种,一种是墙身破残砂浆强度降低,护岸自身强度不够的,按墙身外覆砼、墙身做贴面处理;另一种为护岸上部较好,原基础受损或原基础埋置深度不够的护岸,只加固基础和墙身做贴面处理。

     圩内河道护岸工程按圩内常水位▽3.50m 标准设计,护岸加固工程设计顶高程为▽3.80m,护岸墙后以 1 :2 的斜坡与原地坪相接。局部河段由于沿河建筑物离河道岸线较近,不具备放坡条件,同时结合周边地形高程,护岸加固工程设计顶高程采用▽4.00m 和▽4.50m 两种。圩区外围控制建筑物按抗御 50 年一遇最高洪水位(▽4.53m)标准设计,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考虑结构沉降高度预留。

     整修加固挡墙根据河道所处位置,确定挡墙临水面是否进行贴面,基本原则为:居民密集区,挡墙临水面 2.80m 以上用 636 花岗岩贴面,其他位置的挡墙不贴面。护岸整修加固断面见下图。

     46

     老墙整修加固断面图

     5.3.2.3.3 亲水平台设计 在局部河段(特别是商务区中心地段的 xx)设亲水平台和码头,增加停留空间,通过高低错落的景致留给人们不同的空间感受,吸引不同人群在不同时间段的充分使用,创造出独具 xx 水乡风格的步行景观空间。

     亲水设施的建设,拉近了人与水之间的距离。人们在水边嬉水、观景,一方面是对河道整治效果的检阅,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的适应及和谐共处,协调了人与自然、生态、水之间的关系。亲水平台断面见下图:

     47 500550新建亲水平台断面图 5.3.3 分河道布置与设计情况 由以上数据统计可知,整个园区内规划前的水面积为 277.93 万m 2 ,规划中填埋河塘 2.6 万 m 2 ,主干河道沟通水系等工程措施后增加水面积为 8.1 万 m 2 ,所以规划后园区内的水面积为 283.43 万 m 2 ,而本块园区的总面积约为 45.62km 2 ,所以...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