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乡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2023-06-07 15:13:19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乡村 文化建设情况 调研报告

    乡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作用。以下是蒲公英阅读网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化建设既是建设物质文明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近期,为了解当前xx市乡村文化建设情况,省局社会科技统计处孙磊处长一行到xx市修武县走访了相关部门,随机抽选了2个乡镇文化工作机构、6个文化产业企业以及2个行政村的23位农村居民开展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xx市乡村建设情况

      (一)文化建设相对完备

      x已建成县、乡、村三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拥有文化馆、图书馆和博物馆,县文化馆和图书馆被文化部评定为国家一级馆,全县有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87个行政村有基层综合性文化中心,上下联通、服务优质。xx年已完成17个试点村的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完善工作。

      (二)文化服务供给丰富

      积极打造活动品牌,深入挖掘xx文化,结合本地文化资源,创新培育当地文化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推动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实现一乡一品牌,在大南坡村举办“南坡秋兴”活动,邀请五条人、小河等多位知名音乐人参加,多个国家、省、市媒体进行了报道。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打造具有我县特色的乡村节庆文化活动品牌。各乡镇依托文化站、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阵地,借助文化旅游体育资源,打造地域性、民俗性的节庆文化活动,如x镇消夏文化活动、x村大枣节、x镇冰菊节、西村乡农耕文化节、红叶节等极具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活动,大位村举办的滑板大赛、农民节会活动月等活动。

      (三)文化惠民工程新颖

      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作用。结合重大时间节点和重要节日持续组织开展红色文艺轻骑兵、快乐星期天、舞台艺术送基层等文化惠民活动,丰富乡村群众文化生活,xx年以来,开展送文化下乡110余场,公益电影放映2300余场;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作用,开设戏曲、歌曲、舞蹈、葫芦丝、汉服舞蹈培训班60余期,受益群众2000多人;开展“义写春联、新春送福”活动、700余个谜面“有奖竞猜”活动和“迎春节庆元旦云上非遗、书法、绘画展”;开展全民阅读送书上门服务50余次,共送书刊3800余册,阅读人数达11000余人;举办“x年春节优秀节目展演”直播活动4场共计观看人数20余万人次。

      (四)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

      修武创新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大南坡村乡村旅游通过建设艺术中心、社区营造中心、碧山工销社、方所全国首个乡村店、怀梆剧社等,引导村民积极地进行自我完善发展。社区营造团队通过带领村民们学习环保、捡拾垃圾、美化庭院、排练戏曲、给孩子们建立阅读角等方式,激发出了村民对大南坡村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利用社区营造培育群众文化素养,探索和重建乡村文化体系。

      (五)优秀乡土文化传承好

      积极盘活乡村文化资源,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开展“艺术乡村”建设,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传承发展。收集整理乡村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截止目前,共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保护名录91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5项,市级19项,对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重建“大南坡艺术团”,使怀梆剧、豫剧、大秧歌等文化艺术在时隔四十年后“芳华再现”;打造了韩庄乡村村晚、郜屯村重阳节、七贤镇消夏文化节、农民丰收节等地域性、民俗性的文化活动,极大的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鼓励具备条件的村建设村史馆、乡情陈列馆、艺术乡村展示馆、农民文化公园、非遗展示馆等主题功能空间,营造乡村艺术氛围,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弘扬优秀乡土文化。

      二、xx乡村特色文化建设成效显著

      (一)文化数字建设突出

      修县是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的试点建设县,先后筹措资金70余万元,依托省级“文化豫约”平台,完善“修武县百姓文化超市”平台功能,建设智慧化公共文化场馆。目前,已建立数字化平台和微信公众号,开展数字化文化预约、网上直播活动60余场,观看群众400余万人次。疫情期间,开展“众志成城、“艺”心战疫”云上直播活动19次,共计观看人数100余万人次;推文58篇(抗疫推文36篇,抗疫文艺作品鉴赏14篇,收集文艺抗疫作品42篇),为抗疫工作贡献了文化的力量。

      (二)品牌引领效应强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修武县借鉴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当阳峪村,实施乡村振兴的发展方略,按照“做靓品牌、做强支柱、补链延链、强村富民”的思路,实施了一系列挖掘、保护、恢复、发展的措施,根据各村实际,因地制宜,造就乡村发展,实现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的转化,成为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三)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通过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积极打造品牌,拓展旅游新业态、新场景,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如修武县在打造“一河一山一拳”战略定位的同时,一是延伸”千年瓷都”的品牌效应,主动适应旅游消费新需求,找准文化与旅游的结合点,打造文化旅游核心产品,促进文化与旅游、生态深度融合。二是借力当阳峪绞胎瓷有内涵的文化符号,助推旅游的发展,通过旅游发展的推动,去助力陶瓷产业发展。同时,加大创新力度,在产品中融入文化、品牌、旅游元素,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全市经济发展。

      三、居民感受总体满意

      本次调查共收集到23位居民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感受及意见建议,受访者中,82.6%人的年龄集中在31-50岁,高中及以上学历者占82.61%。

      (一)乡村文化生活满意度高

      一是居民乡村文化建设意识比较强,78.26%的居民代表持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态度的,其余的21.74%居民代表则持一般态度,没有代表持不满意态度。二是公共文化设施及文化活动对大家文化需求的满足程度居于中等偏上水平。26.09%的代表认为非常能满足,30.43%的代表认为比较能满足,而剩余的43.48%代表均认为满足程度较为一般。

      (二)节庆文艺演出倍受欢迎

      在本村或社区举办戏曲下乡或文艺演出这一方面,从满意程度上看,持非常满意态度的人员占31.25%,持比较满意态度的人员占56.25%,持一般态度和不满意态度的各占6.25%。可以发现,居民对于本村或社区举办戏曲下乡或文艺演出这类活动的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

      (三)活动参与度有待提高

      86.95%的居民代表表示其所在村(社区)是有文化活动中心或文化活动室的,现代设备配备好、管理规范服务好。从活动频率方面,其中47.83%的人员每月会到村文化活动中心活动3次或以上,35%的人员每月会去1-2次,其余10%则是几个月中偶尔才会去一次。

      四、乡村文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文化经费建设不足

      调研发现,部分乡镇、村社等基层文化建设意识不足,文化品牌欠缺,文化产业发展滞后,乡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均衡,乡镇之间经费投入不平衡,常态性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存在明显差异。

      (二)文化专业人才缺乏

      基层文化工作者队伍整体呈现力量单薄、职能多、人员少、专业素质不高等问题,乡镇(街道)、村(社区)承担文化工作的专业人才缺乏,懂文艺、懂推广,又能做好群众文化组织工作人才更是稀少。基层文化工作岗位编制少、待遇低,基层文化工作者流动性较大。

      (三)文化设施使用率不高

      近年来,xx加大乡村投入,外出务工人员也有一定的回流,但总体看文体设施使用是以老年人、未成年、妇女居多,书屋、电子阅览室、文体活动区等文体设施使用率较低,群众参与度有限,一些文体活动参与者是一批固定人群,受众面有待提升,年轻人更是少有参与。

      五、对乡村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政策支持

      建议提高运管水平,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力度,政府加强政策导向和服务绩效方面评估,可以通过政府委托运营整体场馆或部分项目形式,引入符合条件的企业和社会组织,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同时适当加大对基层文化建设费用投入,解决基层文化建设经费使用难、报账难等问题。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建议发展壮大公共文化人才队伍,提高队伍整体水平和待遇。实施人才培训提升计划,建立市级公共文化服务培训师资库,为基层提供输送更多的文化人才、文化专才。

      (三)持续文化产品供给

      提高认识,制定规划,将乡村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文化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加强乡村文化组织领导,形成文化建设有专人管、专人抓的工作格局;完善服务质量监测体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第三方评价机制。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