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汉语言文学-论阎连科《受活》中魔幻现实主义

    时间:2021-02-05 20:17:09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现实主义 汉语言文学 阎连科

     摘

     要 阎连科是中国当代文坛的重要作家,他的众多作品都受到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但他在借鉴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同时也对其进行了创新,形成了“中国的魔幻现实主义”。《受活》代表了阎连科魔幻现实主义创作的高峰,小说讲述了乌托邦式的受活庄由入社到退社所经历的沉痛的历史以及县长柳鹰雀的荒诞梦想由“圆梦”到“梦醒”的过程。立足文本分析,从表现手法、魔幻意象、叙述语言三个方面分析作品中的魔幻现实主义特征,并探究作者阎连科在作品背后书写的真实意蕴。

     关键词:

     阎连科;《受活》;魔幻现实主义;

     Abstract In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ry arena, Yan Lianke is an important writer. Lots of his work was influenced by Latin American magic realism, but he also brings forth new ideas while referencing it, forming “Chinese magic realism”.Novel Shou Huo represents the peak of Yan Lianke’s creation of magic realism works. It depicts a painful history of a Utopian town named Shouhuo Zhuang from entering into a society to getting out of it. It also narrates an absurd dream of Liu Yingque, the head of the country, from being achieved to broken up.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ext analysis. It analyzes features of magic realism of this novel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which are expression technique, magic image and narrative language. It also explores real intention of the author in creating this work.

     Key words: Yan Lianke; Shou Huo; magic realism

     目

     录 一、引言 ........................................................... 1

     一、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对阎连科的影响

     ............................................................................. 2 (一) 关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 ...................................... 2 (二)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2 (三)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对阎连科的创作影响 ........................ 3

     二、《受活》中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

     ................................................................................. 3 (一)独特的表现手法 ............................................. 4 1.荒诞性:于荒诞中再现真实 ..................................... 4 2.梦幻性:乌托邦式的受活庄 ..................................... 6 3.象征性:象征之后的反讽 ....................................... 7 (二)魔幻化的意象 ............................................... 8 1.残病意象 ..................................................... 8 2.权利意象 ..................................................... 8 (三)叙述语言的变革 ............................................ 10 1.方言俚语的使用 .............................................. 10 2.多样化的修辞 ................................................ 11

     三、《受活》 —— “阎氏”魔幻背后书写的真实意蕴

     ............................................... 12

     (一)对乡土文明的哀叹 ........................................ 12 (二)对生存境遇的思考 ........................................ 13

     五、结语 .......................................................... 13

     注文 .............................................................. 14

     参考文献 .......................................................... 14

     致谢 .............................................................. 15

     1

     论阎连科《受活》中的魔幻现实主义 一、引

     言 阎连科,是新世纪一位声名显赫的河南籍本土作家,中国当代文坛的后起之秀。他的代表作《日光流年》、《受活》、《丁庄梦》等都受到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尤其是受到了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深刻影响,在其小说中存在着明显的魔幻化印记,所以他的创作风格一直被划分为“中国的魔幻现实主义”。但他并不是照搬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他曾说过“马尔克斯告诉我什么是真实”① ,受到马尔克斯真实观启发的阎连科将此观点渗透在他的作品中。接受了马尔克斯真实观以后,出于创作个性的需要,他逐渐走出了他者神话,在创作过程中结合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境,赋予了作品更多的本土化特色,使得他的作品在魔幻化的面纱下直指中国社会隐藏的真实,形成了“阎氏魔幻”,即“中国的魔幻现实主义”。

     自阎连科的作品受到文学界关注以来,对他本人及文本作品的研究逐渐增多,发表在中国知网上有关阎连科及其作品研究的论文,截止到 2019 年,共找到三百余篇,研究内容涉及形象分析、主题分析、叙事分析等。在这些论文中,研究小说主题的论文比较多,论文大部分都是对《日光流年》、《受活》、《丁庄梦》、《坚硬如水》等作品进行解读分析,例如韦永恒、陆汉军的《论阎连科乡村小说的苦难意识》、刘保亮的《论阎连科小说的苦难叙述》。其中对《受活》单本小说进行研究的论文, 一、有从乌托邦的角度进行研究的,如杨鼎的《三种乌托邦的博弈——评阎连科小说<受活>》;二、有从荒诞与现实的表现手法进行研究的,如魏静的《论<受活><炸裂志>中的现实“荒诞”与“荒诞”现实》;三、有从叙事策略和叙事方法方面对《受活》进行研究的,如何占涛的《<受活>絮言的叙事模式》。

     阎连科在中国当代文坛上有着极为重要的文学地位,他的作品一直以来都被归结于“中国的魔幻现实主义”行列,而他本人也一直被称为中国的魔幻现实主义大师。放眼望去,在中国文学研究史上,对阎连科及其作品研究的论文并不是太多,从魔幻现实主义角度去研究的论文更是屈指可数。本文选取阎连科以及代表着其魔幻现实主义创作高峰的作品《受活》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阎连科对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吸收与创新,并以《受活》为例去分析其中所体现的魔幻现

     2

     实主义特点,最后深思作者在《受活》背后书写的真实意蕴。

     一、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对阎连科的影响 “魔幻现实主义”作为一个名词发源于德国,作为一个小说流派流行于拉丁美洲。20 世纪 70 年代末,由于多种契机,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开始走进中国,而阎连科作为中国新世纪的作家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才受到其的影响。他在创作过程中借鉴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同时,也对其进行了前所未有的革新,创造出了“中国的魔幻现实主义”。

     (一) 关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这个文学名词并非源于拉丁美洲,早在 1925 年德国文艺评论家弗朗茨•罗发表一本评论后期表现派绘画的专著《魔幻现实主义,后期表现派,当前欧洲绘画的若干问题》中就已经出现。“魔幻现实主义”一词作为文学领域里的术语,是在 1927 年由《西方杂志》转译而来。不过,文学范畴中的魔幻现实主义与弗朗茨•罗所指的含义完全不同,甚至毫无联系。“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文学名词首次被用来指称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创作流派是在 1954 年,由拉美裔旅美批评家安赫尔•弗洛雷斯教授提出,随后该词逐渐流行于拉丁美洲。胡安•鲁尔福的《佩德罗•帕拉莫》以及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都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典型代表作,也是魔幻现实主义在拉美发展走向成熟的标志。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最显著的艺术特征是:将现实融入虚幻的环境和氛围中,进行客观详细的描述,给现实蒙上一层魔幻的光怪陆离的外衣,使得整个文本呈现出一种“亦真亦幻,虚实相生,真假难辨”的画面。其使用的魔幻手法通常为夸张、象征、荒诞、隐喻等,让真实和虚幻之间相互混淆,打破时空界限,常常出现活死人之间的正常对话等场景,显示的是拉美地区的本土文化和地域风情,表现了拉美神秘怪异的社会生活。

     (二)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0 世纪 70 年代末,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开始进入中国,其主要契机有三点:首先是在 1976 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打开了“思想的大门”,开始接受容纳各种新思潮,被封闭已久的知识分子

     3

     获得思想自由。此时,存在主义、解构主义、表现主义以及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等纷纷进入国门。其次,是在 1982 年,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巨作《百年孤独》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个消息让刚接触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中国感到十分震惊,一时间,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变得家喻户晓,并受到众多作家的竞相模仿。最后是拉美的历史以及国情与中国的十分相似,这是极为重要的一点。

     (三)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对阎连科的创作影响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进入中国以后,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出现了许多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其中包括莫言、余华、范稳等。而阎连科作为中国当代文坛的后起之秀是在 90 年代才受到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阎连科在 90 年代发表的瑶沟系列作品中就存在一些魔幻色彩了,1996 年发表的《年月日》是其创作成熟的标志,也是其由写实主义转向魔幻现实主义的转折点,随后发表的《坚硬如水》、《耙耧天歌》、《日光流年》等魔幻色彩越发的浓厚。2003 年发表的《受活》标志着阎连科魔幻现实主义创作的高峰。

     魔幻现实主义进入中国以后,就很难再保持其原有的本色了,这主要是由于文化与文化之间交流吸收之后发生了变异,并形成新的文化。中国当代作家即使受到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再多的影响,并在作品中留下难以消除的印记,但其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因为中国当代作家的思维方式以及所处的现实状况、社会环境和文化语境与拉美是有所差异的。例如阎连科,他在借鉴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同时,总在不自觉中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境以及地域文化传统,使得其创作出来的魔幻与拉美的魔幻存在不同的特征。首先表现在文体结构上进行了创新,比如《日光流年》的“索源”体、《坚硬如水》的“文革”体、《受活》的“絮言”体。其次在语言上,通篇使用方言俚语。最后就是利用中国式的魔幻“意象”,营造出魔幻化的氛围,并由此直指中国社会“看不见”的真实。

     二、《受活》中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 《受活》描写的是一个亦真亦幻的荒诞故事,作者阎连科在借鉴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同时,将荒诞与真实的并置,运用夸张、梦幻、象征等叙述手法,以及中国式的魔幻意象、方言俚语,创造出了具有中国化地域色彩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反映出中国社会隐藏的真实。

     4

     (一) 独特的表现手法 1.荒诞性:于荒诞中再现真实 受活,“北方方言,有享乐、享受、快活,痛快淋漓的意思。”② 在《受活》中,“受活”一词被用来命名一个村庄,即受活庄。这是一个由残疾人组成的,独立于世界之外的神秘的村庄。

     小说主要以两个条线索齐头并进,明线是县长柳鹰雀为在魂魄山上修建列宁纪念堂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而暗线则是以茅枝婆带领受活庄由入社到退社的过程进行的历史与现实相交织的荒诞而又真实的描绘。受活庄地处双槐、大榆、高柳三县交界处,遗世独立,极为偏僻,但这里的人们却过着自由自在,悠然自得、殷实而富足的生活。茅枝是一个女红军,从小就参加过革命,她是在西北一场斗争中与自己的队伍走散后受伤而流落到受活庄的,她一心想让受活庄入社,过上“天堂日子”,可是三个县都不想接纳这个神秘的村庄,她想了许多办法,最后才让受活庄挂名在双槐县柏树子公社下。入社后受活庄没过多久的舒坦日子,就迎来了铁灾,黑灾、红灾,以及在饥荒年遭遇圆全人的大肆抢夺,致使许多残疾人被饿死,在村民的眼里茅枝成了一切劫难的罪魁祸首,她和村民们要求县长退社,回到以前自由自在的日子,而这退社之路却历经三十年。小说的另一条线索则是苏联解体的消息传入双槐县,县长柳鹰雀因此想到了修建列宁纪念堂,购买列宁遗体放入其中并以此作为旅游景点来致富的主意,为了筹集“列购款”,他从受活庄残疾人的身上看到了商机,于是要求他们组成残疾人“绝术团” 外出表演,利用他们表演赚来的钱作为购买列宁遗体的筹资。在去俄罗斯购买列宁遗体的途中,被省长知晓了他极度荒唐的想法,丢了官,不过他在被撤职的前一夜,批准了受活庄退社,最终他也自残双腿,作为残疾人留在了受活庄。两条线索之间的交织点在于茅枝婆要求县长柳莺雀退社,而他以此作为条件,要挟茅枝加入“绝术团”进行表演。小说围绕“入社退社”、“列购款”、“绝术团”演绎了一场荒诞的闹剧。

     作者阎连科以其高超的语言能力塑造了一个亦真亦幻的想象世界,这是一个极度荒诞的故事,像是一段我们经历过的历史,更像是一则寓言,在事件的背后隐喻着社会的真实。作家以其锋利的笔触,戳穿了美丽光环下的虚幻。受活庄的这段“经历” 也正反映出我们当下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真实过往。县长柳鹰雀想要带着村民们走向致富的道路,所以他的一切要求都成了权威,为了让村里面

     5

     铺上泊油路,尽然要求村民们给南洋人下跪,以求其资助。最终,泊油路铺上了,电也通了,他成了致富模范。“致富”一词就像拥有某种魔力,听到它之后中国人跟受活庄的村民都一样,可以抛弃自己的尊严。为了筹集购买列宁遗体的款项,柳县长组织了“绝术团”进行表演,而村民们也不惜忍痛将自己的残缺暴露在众人的面前,小儿麻痹症的孩娃穿着玻璃鞋在表演台上奔跑,直到脚底血肉模糊,脸上依然洋溢着笑容,聋子的左脸被鞭炮炸的鲜血淋漓,他任然在继续表演……,这一切不过是为了得到世外人的尖叫称奇,拍手叫好,为了赢得物质上的满足。当利益、金钱观念逐渐占据人们的头脑时,什么价值观念,尊严都变得分文不值。他们不仅签了卖身契,而且在看到表演所得到的金钱是那么的丰厚时尽然打消了退社的念头,他们沉浸在利益的喜悦里,逐渐丢失了淳朴的本色,迷失了自我,忘记了曾经经历过的沉痛历史。当身体的残缺用来作为换取利益的工具时,那么其剩下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空壳。当村民们半年的工钱被圆全人洗劫而空后只能再次回到受活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受活庄就是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经历过创伤后的精神归宿。茅枝婆最后退社成功,完成了一生的心愿,其实也预示了,步入现代社会虽然可以让村民们实现财力的极大富足,但是这个社会有太多的“污点”,他们不属于这个社会,受活庄的村民们应该是“纯洁”的。在圆全人的眼里,残疾人不该富足,不该比他们过得好,就是这个被他们冠以“合理性”的想法驱使他们去抢夺,去侮辱残疾人。身体和心灵的双重伤痛致使村民们终于领悟到他们与这个社会的排他性,他们应该回归那个涵养他们“纯洁”性灵的港湾——受活庄。

     作者以受活庄入社后的革命历程作为源点,从而折射出“文革”和“大跃进”那两个时期中国的革命史,意在演绎历史,重现悲剧,并告诉人们这就是真实的历史。荒诞至极的故事让人笑中藏泪,却不免令人深思,荒诞的背后藏匿的是作家对人性,对现实生存境遇的反思,作家将人性置于历史的背景板里放大,并反映出当人们生存的现实由政治权利所主导时,任何人都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当权利被利益所驾驭时,政治必然会走向瓦解。而这些却都是人们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难以规避的劣根性。

     作为故事主角之一的县长柳鹰雀,身上肩负着重任,他一心想要带领村民们致富,建设乡土,这一点对其来说是极为真实的,但是通过购买列宁遗体,修建列宁纪念堂作为旅游景点来致富的想法却不免有点太“堂吉诃德式”了。然而在他的身上反映出的是作为乡土中国的一份子,在面对时代浪潮到来时内心的焦

     6

     虑。因为他作为领导班子必须带领贫困的双槐县走向脱贫才能完成自己的政绩,脱贫的方式就是发展经济。而茅枝婆的焦虑则是在绝技团的人们逐渐习惯外面的生活,不再想回到受活庄,留在受活庄的人也不想继续留下,就连她的外甥女都举手表决拒绝退社时所表现出来的。因为她所掌管的受活庄正在接受一场新“革命”的洗礼,就像她当初看到外面的世界在大搞合作社时,内心不免蠢蠢欲动,历史的沉痛记忆让她害怕卷入这场新“革命”的浪潮。

     2.梦幻性:乌托邦式的受活庄 《受活》与其说是讲述了一个荒诞的故事,到不如说是演绎了一场梦,梦醒了,一切又回到了原点。在《受活》中作者阎连科构设了两个梦想,一个是独立于世界之外的由残疾人组成的受活庄,另一个是县长柳鹰雀荒唐可笑的致富之路。受活庄,地处三县的交界处,是耙耧山脉中一个鲜为人知的村落,极为偏僻,在地图上都找不到它的踪迹,好像被这个世界遗忘了一样。这里的村民们都是残疾人,包括盲的,聋的,哑的,缺胳膊少腿的,不过他们依然相互结交,成亲繁衍,圆全人在这里倒成了异类。他们的生活状态极其和睦,这里的土地肥沃,他们勤做勤收,所以一年四季都有吃不完的粮,他们从未向各县各市交过税,纳过粮,过着悠闲、散淡、殷实的生活。世外的事与受活人们相隔好像有十万八千里一样,除了庄里的人出去镇上赶集捎回来一点消息以外,其于人根本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受活人有自己的一套语言习惯,他们把健康的人称为“圆全人”,把双胞胎称为“大孪胎”,把长不高的女孩子称为“儒妮子”……。每年大丰收的时候他们还会举行受活庆,这是一个只属于受活庄的盛大仪式。在为期三天的受活庆里,村民们聚集在一起听耙耧调,看绝技表演,吃大锅饭。

     当然他们也有主心骨和权威,不过这些不是来自财力和权利的持有者和上级的任命,是村民们自己确认的。茅枝作为红军革命者的遗孀流落于此,并成为村民们的领袖,她带领大家入社,搞集体主义劳作,有重大事件需要决策都由她主持,利用举手表决,印手印等方式。这样的受活庄就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道家学派代表老子眼中的“小国寡民”一样,人人自给自足,安居乐业,生活适得其所。然而这样安逸的日子没能持续多久,乌托邦式的受活庄在接触到现代社会以后就失去了原有的平静,这一切就要归咎于入社和柳鹰雀的荒诞之梦。茅枝本以为入社可以让村民们过上“天堂日子”,可随之而来的却是一场场灾难。黑灾、红灾、铁灾,让村民们精神上伤痕累累,生活上倾家荡产。大劫年,圆全人抢夺粮食,村民们相继饿死一大片,村口的新坟如雨后春笋一般疯涨,令人恐慌。

     7

     柳县长的伟大梦想是依托村民的绝技来完成的,“演出一个月就可以挣 3000 块钱”③ 的诱惑让槐花和断腿猴跃跃欲试,然而在接触到现代社会的利益甜头之后,村民们都把受活庄忘却了,想要留在现代都市,享受富裕的生活,直到被圆全人洗劫而空才彻底打消了他们对现代都市的幻想,带着一身伤痕回到受活庄,生活复归平静。所以说这就像是一场梦,是柳鹰雀的梦,更是受活人的梦,梦醒了,所有人又回归到自己的位置上,不过这一切却不再是最初的模样,此刻的受活庄不再是从前的乌托邦,因为它被现代文明的喧嚣所浸染了。受活人每一次尝试融入外面的世界都会付出惨痛的代价,乡土乌托邦一旦接触到现实就会被冲击得支离破碎,成为冷酷现实的附庸,并且失去其原有的品性。受活人本应是善良、淳朴的代表,可当他们成了利益和金钱的追逐者时,就与那些自私、凶残的现代都市的圆全人毫无差别。贪婪和欲望是致使受活人丢失其本色的始作俑者。传统乡土在向金钱利益屈服之后,个人尊严,人生价值就会变得一文不值。

     3.象征性:象征之后的反讽 “ 受活”作为一个象征性的代码,代表着幸福,作为一个缺失性的代码,代表幸福不在人们手中。受活人的生活本来是简单纯粹的,但外面世界的风起云涌惊扰了他们那颗沉静已久的心,并驱使他们做出回应。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受活人也一样。不过在追逐幸福的道路上受活人历经坎坷,虽然入社后的大生产,集体主义劳动让他们有过短暂的幸福,但是“天堂日子”在接踵而来的灾难中一去不复返。“大跃进”、“文革”他们被相继拉去批斗,生活变得一贫如洗。“大劫年”,他们成了圆全人的粮食供应站,一张张命令式的信条逼迫他们交出养家糊口的粮食,命令不成最后尽演变成了抢夺,致使大批受活人被饿死。他们把一切责任归咎于茅枝,由此造成了茅枝入社与退社的矛盾。革命是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或构造全新的社会景象,然而现实与理想却大相庭径,这是一个极大地讽刺。

     县长柳鹰雀有着极其“伟岸”的政治理想,他希望自己可以成为像毛主席、马克思、斯大林一样的人物,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受到众人的追捧,他把自己的人生规划的明明白白的,而这一切都要依托他那个荒诞的梦想来实现,通过修建列宁纪念堂,购买列宁遗体,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收到的门票费足以让村民们过上富裕的生活,这样势必所有人都会敬仰他,追逐他,自己就成一位伟人了。他本以为自己把一切安排得完美无缺,还时常在那个虚无的幻想里展望着“美好的未来”,可到头来却是一场笑话,政治上丢了官,还将妻子与秘书捉奸在床,

     8

     在这样双重打击之下,他的“伟大”梦想瞬间化为乌有。丢官前夜,他允诺受活庄退社,完成了茅枝一生的夙愿,自己也碾断双腿,变成残疾人,留在那个自己曾经厌恶的受活庄,这里也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二)魔幻化的意象 1、残病意象 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史上,有的作家由于某种原因有过痛苦的疾病或者残疾的经历,致使其在创作主题上就有一些是以疾病或残疾为主的,他们通过文学来阐释自己的生命体验,史铁生就是这样的作家,当然阎连科也一样,他和他的父亲曾经也经历过疾病带来的难以忍受的疼痛,由此让他感触极深,所以在他的作品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关于残疾人的意象,比如《受活》中的受活人,他们都是残疾的,或聋、或瞎、或哑……,就连受活庄里的狗都是残疾的。这可能是文学史上迄今为止对残疾书写量最大的一篇,也是唯一一篇。不过这些意象却不同于以往作家对残疾的书写,因为作者阎连科赋予了其魔幻化的色彩,受活庄里的残疾人拥有着连圆全人都做不到的独门绝技,比如断腿猴能独腿过刀山火海,马聋子能在耳朵上放鞭炮,还能把自行车挂到树上……,他们的绝技表演名扬四海,受到众多人的追捧,前来观看的人围的水泄不通。除此之外,在茅枝婆去世的时候,她的坟前居然出现了许多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残狗、残猫,它们一个个眼里含着泪,静静的候在坟前,看着茅枝婆入土为安,这些都是极其魔幻化的书写。在某种意义上,残病意象可以看作是作者对抗残病后的结果。在这些意象的背后反映出来的是作家内心的孤独感,自小出生于底层的阎连科在长大后又经历了疾病的疼痛,独特的人生经历让他时常将关注点倾注于底层人民的苦难境遇之上。

     2、权利意象

      权利,它自身所持有的诱惑力总是会不自觉地驱使人们去追随和膜拜。它无处不在,又是一把双刃剑,纵观人类的发展史,权利曾给人们带来过利益,但是它也曾使人们陷入绝境。

     《受活》中权利的使者当属柳鹰雀了,象征着其权利晋升的标志是他为自己设立的“敬仰堂”,在哪里记录着他人生每一个阶段官位的晋升。柳鹰雀是社校柳老师的养子,自小就在社校里学习,从那个时候,养父就给他规划好了他的人生轨迹,长大后的柳鹰雀从公社通讯员到社教员再到县长,一路顺利晋升,按照

     9

     养父规划一步一步的进行着。成为双槐县县长的柳鹰雀对权利更加迷恋了,在举行受活庆的时候,他给受活庄的每家每户发了钱和粮食,没有收到受活人对他跪拜感恩戴德让他心里面极度不快,以至于在吃饭时迟迟不动筷子,直到村民们陆续给他磕头致谢他才变得和颜悦色。他把自己标榜为受活庄的救世主,是他带领受活人过上好日子,所以受活人应该要十分敬仰他,见面不仅要和他打招呼,还要向他下跪。他的“敬仰堂”里挂满了毛主席、马克思、斯大林的照片和生平轨迹,他希望自己可以成为像他们一样的政治伟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受到世人的瞩目,能永垂不朽,在权力欲望的驱使下,他想出了修建列宁纪念堂和魂魄山森林公园,购买列宁遗体安放其中,以吸引游客游览的荒唐想法。为了实现他的政治野心,他打着为村民们谋福祉的旗号要求受活人组建“绝术团”去表演以筹集“列购款”,并以此作为筹码要求茅枝婆必须加入表演才允许退社。“绝术团”组建成功以后,他又回到了“敬仰堂”,一遍又一遍的端详着伟人的照片,并喜滋滋的将自己照片和他们并列在一起,还在自己的照片和人生轨迹下添了一笔,“三十八岁升任地区副专员”④ ,提前“任命” 自己,一切都做完以后才满意的离去。他在追逐权利的路上越走越远,每一步都让他沉迷于权利带来的快感。

     权利的洪流一但冲破堤坝,那将是永无止境的咆哮。此刻的柳鹰雀可以说已经达到政治狂人的境界了,在列宁纪念堂里,除了列宁的墓穴以外,他在旁边也给自己修建了一个墓,并用金子镶了“柳鹰雀同志永垂不朽”⑤ 几个大字,希望自己死后能够跟列宁并肩。他把一切构想得如此“完美”,最终就只能陷入欲望的深渊。他的理想主义不仅让受活人遭遇种种灾难,更是把自己推向了末路。作为一个“堂吉诃德式”的人物,柳鹰雀身上反映出来的是基层农村政治体制的混乱,他这样的角色在农村不可或缺,没有他,农村会一盘散沙,可有了他,却给劳苦人民带来的却是种种磨难,所以说到底,这都是体制给人造成的难以跳脱的怪圈。

     除了柳鹰雀以外,《受活》还有一个权利的代表——圆全人,他们给受活人带来的伤害罄竹难书。大劫年,他们带着一张张印有公章的信条要求受活人给他们救济粮,最后演变成了抢,在他们的眼里,圆全人都快饿死了,凭什么残疾人可以过得那么好,可以有粮食吃,这是不允许存在的,圆全人就是利用这种逻辑来作为他们“合理”抢夺的借口。当茅枝婆质问他们“大白天抢夺,没有王法了么?”得到回答却是“圆全人就是残疾人的王法。”⑥ 圆全人义正言辞的回答象征着此时此刻受活人已经失去了和他们平等对话的权利,他们把权利凌驾于残疾

     10

     人之上,总以为残疾人是低下的,圆全人要高人一等。在“绝术团”表演赚得盆满钵满之时,圆全人又在半夜乘机偷走了他们钱,玷污了槐花四姐妹。本就残缺的受活庄被以县长柳鹰雀为代表的圆全人利用的权利来要挟和引诱,致使其丧失了做人的地位。

     茅枝婆,作为一个权利意象她体现的是正义的一方,她是革命的遗孀,流落到受活庄以后就成了受活庄的当家人,受活庄的大小事务都由她来组织安排,比如入社前的“受活庆” 。她身上有作为“革命者”的人文关怀,看到外面世界在热火朝天的搞大生产,为了让受活庄这个世界的“弃子”能入社,她历经千辛万苦,入社后的受活庄过了一段天堂日子后就遭遇灾难,这让她后悔不已,致使她人生的最后三十年都在为退社而努力着。在受活人被柳县长引诱要外出巡演之时,她又以死相逼,希望能阻止这一切,茅枝婆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护受活人,为了不让沉痛的历史重演。在柳鹰雀的要挟下,她做了妥协,但这并不代表她对权利的恐惧,相反她憎恨甚至反抗权威,在小说的开篇就写到了她朝柳鹰雀脸上吐口水的行为,这是她对权利的挑战的表现。她所做的一切退步都只为退社。这些都是其人文关怀的表现,但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也她作为一个领导人为受活庄所做的救助,是她欠受活庄的,她应该把自由还给他们。

     (三) 叙述语言的变革

     1、方言俚语的使用

     《受活》中的魔幻荒诞气息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实现的,每位作家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风格。《受活》的语言、朴实、自然、平易近人,用阎连科的话来说就是让语言回归常态,摆脱以往叙述者那种居高临下的宣告姿态,放慢语气和语调,像聊天和讲故事一般,拉近与读者间的距离。在阎连科以往的小说,例如《坚硬如水》、《日光流年》中的叙述语言大都给人一种“陌生化”的距离感。直到《受活》的出版,他在语言的使用上才有极大地改观。

     《受活》在语言上的典型特征就是对方言俚语的通篇使用。方言是为特殊地区的人服务的地域性语言,是传达地域文化的一种工具,方言的使用可以反应一个地区人们的思想意识,从民众使用的方言中就可以了解到他们的思想观念,那么具有特殊历史时期的革命话语就能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癫狂状态。比如受活在入社后的经历的灾难“铁灾”“红灾”、“黑灾”,这些都是方言词汇,但从这些

     11

     词汇中我们仿佛能看到那个时期的民众为了搞建设而进行的一切荒诞、疯狂的举动。

     《受活》中使用的大都是北方方言,就连命名“受活”都是出自方言。在文章的开篇写到受活庄经历了一场“热雪”灾,方言词“热雪”指“夏日之雪”,由“夏天下大雪”的奇怪现象让小说的荒诞气息铺面而来。除此之外,还有“受活庆”(受活庄的节日)、“大孪胎”(多胞胎)

     、“洋车子”(自行车)等等方言词。

     有的方言词承载了一个故事,所以独立成篇作为絮言叙述,小说的絮言占据了大量篇幅,起着和正文同等重要的作用,这和以往的小说的结构有着极大的差异。正文是现在,而絮言是历史,两者交替进行让模糊的故事经过逐渐明了,而这正是阎氏魔幻的又一创新之处,采用“絮言体”结构讲述故事,给人一种似真似假的奇妙感受。

     方言的大幅使用可以看出这是作者有意回归乡土文化传统的表现,权利书写方面来看,方言是底层民众被压制,被愚弄的表现,通过传统文化的回归,以此来表现乡土社会的荒诞性是一个十分合适的方式。

      2.多样化的修辞 除了大幅使用方言以外,《受活》中的修辞更是空前繁荣,象征、隐喻、反讽、通感等随处可见。修辞的使用可以使语言极富有艺术魅力,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效果。而且,其对小说荒诞魔幻氛围的渲染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比如“敬仰堂”,这是权力的象征,代表着柳鹰雀人生权力的步步为营,也是导致其产生荒诞计划的直接来源。另外,柳鹰雀接到上级指示,跑到省长的办公室时,省长说道:“没啥事,叫你来,就是想看一下你是怎样一个人,我没想到我下边竟会有一个县长敢筹资去俄罗斯把列宁的遗体买回来……我已经知道你的伟大了。”⑦ 这是一个典型的言语反讽,此时此刻省长的话并不是在夸奖他,而是在讽刺他的荒唐计划,同时也是对其政治前途的否定。除此之外,小说中还存在情景反讽,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茅枝婆的入社与退社,小说在絮言中就写到茅枝起初为了入社经历的种种艰辛,茅枝婆“走了一百多里路,满脚都起了水燎泡”⑧ ,为了让受活庄入社她整夜辗转难眠,可还是没有一个县愿意收留受活庄,最终,在她亮出自己是红军的底牌以后才被双槐县收留。本以为入社以后能够过上舒坦的日子,可是现实却与理想背离,入社带给他们的只是一场场折磨人的灾难。这些经历给茅枝婆那一代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入社的艰辛与入社后遭遇的灾难以及退社就构成了小说的一大情景反讽。小说最后写到茅枝婆死后,不知从哪

     12

     里来了大片大片的残狗残猫围在她的坟前。这个场景是及其魔幻和荒诞的,但是也隐喻着茅枝所代表的一代乡土就此结束。新的时代会是什么样,无人知晓。

     三、《受活》——“阎氏”魔幻背后书写的真实意蕴

     2004 年《受活》一经发表在中国文坛上就引起了重大反响,作者阎连科运用荒诞、夸张的手法使小说文本充满了丰富的意蕴和内涵,笔者认为该书在退去了华丽的外衣之后,透过虚构的受活庄的曲折离奇的生活改变和遭遇展示了中国乡土社会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在物质利益的欲望的支配下逐渐主动走上背离传统乡土的道路,从而导致乡土文明的丧失。从圆全人与残疾人的几次对抗最终都以伤痕累累告终反映出来的是作者对当下社会弱势群体在现代社会中生存境遇的思考。

     (一)对乡土文明的哀叹 受活庄,这个由残疾人组成的村庄是独立于现代都市之外的另一个地域,残疾是受活人最大的特点,“残疾” 隐喻的另一个含义是“柔弱”,但相较于残酷的现代化都市而言,“残疾”指称的又是乡土农民。受活庄与圆全世界的几次对抗均以失败告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受活庄遭遇可以视作乡土中国的一个缩影,在当下中国有许多封闭、落后的农村,他们有着独属于自己的农耕文明,在物欲纵横的诱惑下,他们抛弃乡土去换取金钱利益,面对经济发展迅速的现代化都市,他们始终处于弱势的地位,不仅得不到都市的“接纳”,反而还丧失了生存的根基,最终只能像受活人一样成为筹集“列购款”的工具。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工业革命的社会化进程中,乡土农村只能扮演着“工具”的角色。所以作者阎连科在书写受活庄的受难史时有意无意的流露出对现代化都市的反感,对乡土文明丢失的哀叹。受活人在金钱利益的驱使下步入都市,他们期盼能被现代社会接纳,可后现代文明与乡土文明差异的尴尬使他们只能在夹缝中生存,直到受尽折磨之后才想起回归家园,而此时茅枝婆三十年的退社愿望终于实现,小说结尾处写到柳县长自残留在了受活庄,在茅枝婆的坟前有大片大片的残狗为她送行,这两出看似平常的描写,却耐人寻味,不管是柳鹰雀还是那些残狗,他们都是现代都市的“弃儿”,只有受活庄这片温暖,淳朴的土地才是适合他们港湾。可是被都市喧嚣繁杂洗涤过的乡土文明已经丢失其原有的本色,此时的受活庄已不再

     13

     是当初的模样,茅枝婆的死亡也预示着她所代表的那一代乡土文明就此终结。他们就只能从“节日”、“受活歌”、“花嫂坡”(小说最后一章絮言)中去追忆曾经的乡土。

     (二)对生存境遇的思考

     受活庄的几次劫难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圆全人和残疾人的斗争,也是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之间的对抗,不过每一次交战都让弱势群体“身负重伤”。在小说悲喜交加的结局中,作者留给我们一个思考:在如今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有的弱势群体背井离乡,想要在都市中某得一席之地,可是自身的局限性与都市的排他性,使得他们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压力,并呈现出一种无力感。这种无力感来源于大环境对现代都市城市化这一环节的疏漏。作者阎连科在《受活》对残疾人的大幅书写实际上反映的是他对现代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以及对其生存境遇的思考。

      五、 结

     语

     在《受活》中,作者阎连科在吸收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同时对其进行了较大的革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在创作过程中结合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境,赋予了作品更多的本土化特色。他利用中国式的“意象”来书写魔幻和荒诞,在荒诞的背后藏匿着真实,给读者营造了一种虚实相生的氛围。在文体和语言上,通篇使用北方方言,创造了“絮言”体,并利用“絮言”体进行叙事,让模糊的故事情节在正文与“絮言”交替进行中逐渐清晰起来。

     阎连科在《受活》中运用了大量荒诞、夸张的手法使得作品极具丰富现实意义,在乌托邦式的受活庄的种种奇幻遭遇的背后流露出的是作者对传统乡土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丢失的哀叹以及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在都市中的生存境遇的思考。

     14

     注

     文 ① 陶源,阎连科:《方言是种挑战》.北京青年报.2004:06.

     ② 阎连科:《受活》. [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06.

     ③ 阎连科:《受活》. [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06.

     ④ 阎连科:《受活》. [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06.

     ⑤

     阎连科:《受活》. [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06.

     ⑥ 阎连科:《受活》. [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06. ⑦ 阎连科:《受活》. [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06. ⑧ 阎连科:《受活》. [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06. 参 考 文 献 [1]陶冬·拒斥·共鸣·重构—阎连科对马尔克斯的接受研究[D].贵州大学,2019. [2]张继光. 新世纪中国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6. [3]佟鑫. 中国作家对魔幻现实主义的接受[D].沈阳师范大学,2013. [4]李方方. 反抗荒诞的写作[D].河南师范大学,2013. [5]李亚栋. 论阎连科小说的魔幻意象[D].河南大学,2011. [6]赵杏.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与中国当代小说[D].重庆师范大学,2007. [7]祁宗芹. 深潜乡土 挖掘生命底色[D].山东大学,2005. [8]董瑞鹏.最后的乡土挽歌——论阎连科长篇小说《受活》中乌托邦理想的幻灭[J].北方文学(下旬),2017:25+34.

     [9]周梦琴,周春英.一个“革命者”的人文关怀——《受活》中人物茅枝婆分析[J].名作欣赏,2016(02):58-59. [10]蒲虹伶.荒诞背后的悲凉——评阎连科的小说《受活》[J].名作欣赏,2015(30):15-17. [11]陈阵.反思历史与当下——试探阎连科小说《受活》中的反讽叙述[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24(02):71-73. [12]赵秀莲.论阎连科小说《受活》[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04):475-480. [13]杨涛.在现代文明夹缝中的乡土对抗与悲吟——由《受活》看当下农村面临的文化困境[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1):87-91. [15]杨剑龙,梁伟峰,赵欣.在荒诞里表达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关于阎连科《受活》的对话[J].理论与创作,2004(06):57-61.

     15

     致

     谢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大学时光即将接近尾声,如今回望自己的大学生活真的是感慨万分,有收获,也有遗憾。完成毕业论文以后有了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不过这也意味着我距离离开大学校园又更进一步了。在此,我想真诚的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缪舒珊老师。她性格温柔,为人谦和细心。在平时论文的修改中她总是像朋友一样耐心的给我指出不足的地方,在论文的写作和措辞等方面她总会以“专业标准”严格要求我。从论文的选题定题、开题报告、到论文初稿、中期修改,以及最终的定稿,缪舒珊老师一直秉承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在指导我,鼓励我,点拨我的写作思路。正是有了舒珊老师的细心帮助我才能顺利的完成我的学位论文,谢谢舒珊老师。其次,感谢语言与文化学院学院的老师们,他们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教学理念给了我很多启迪,让我成长了许多。在此向他们表示我由衷的谢意。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同学和室友,大学四年里,她们在生活上,学习上都给予我许多帮助,感谢你们的一路陪伴,因为有你们让我的大学时光有了很多美好的回忆,希望毕业后的我们还能一起前行,加油!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