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莫言《红高粱》传播学解读 .doc

    时间:2020-06-06 08:36:30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传播学 高粱 解读

     莫言《红高粱》的传播学解读

     摘要:本文从《红高粱》构成的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三个方面解剖,论证其反叛中国人的传统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形成人内传播阻碍,从而导致文本解读障碍的局限性。

      关键词:红高梁 阅读习惯 传播解读

     一、人物:原生态

     人物描写追求人物原生态的方法是《红高梁》人物塑造的一个显著特征。这种创作方法源于莫言从哲学的角度审视我们的民族文化心理。莫言对历史、对人进行哲学审视是他学习马尔克斯的大胆试验。莫言认为马尔克斯“之所以能如此潇洒地叙述,与他哲学上的深思密不可分。我认为他在用一颗悲怆的心灵,去寻找拉美迷失的温暖的精神家园。”莫言也试着“站在一个非常的高峰”(哲学)来审视“东北高密乡”“迷失的温暖的精神家园”。努力打破传统文艺作品总是刻意寻找人物的英雄面或卑微面,以集中显示社会教育作用的创作原则,回归人的本性,从而深层次地剖析我们的民族。“创作者要有天马行空的狂气和雄风。无论是在创作思想上,还是在艺术风格上,都必须有点邪劲儿。”[2]莫言用长镜头的方式“邪劲”地将人物的本性全部扫进了《红高梁》,让读者在心灵的揉搓里感受到人物是否英雄是件次要的事,重要的是感受我们民族的生命和文化。

     《红高梁》人物的原生态最突出地表现在对性的冲动与占有。“野合”描写是“我”奶奶和“我”爷爷本性的凸现。“那人把奶奶放到地上。奶奶软得像面条一样,眯着羊羔般的眼睛”。“粗鲁地撕开我奶奶的胸衣,让直泻下来的光束照辉着奶奶寒冷紧张、密密麻麻起了一层小白疙瘩的双乳上。”“在他的刚劲动作下,尖刻锐利的痛楚和幸福磨砺着奶奶的神经………”“野合”粗而不俗,正是“我”爷爷、“我”奶奶为人性的自由而向封建道德破胆开战的精神所至,是我们民族的顽强生命意识的表现。“我”奶奶在弥留之间的宣言对我们民族的执着生命意识进行了高度概括。“我爱幸福,我爱力量,我爱美。我的身体是我的,我为自己做主,我不怕罪。我不怕罚。我不怕进入的十八层地狱。我该做的都做了,该干的都干了,我什么都不怕。但我不想死,我要活,我要多看几眼这个世界……”这种呐喊.这种呼唤,是在渴望生命、渴望自由。“我”爷爷、“我”奶奶、罗汉大爷们伏击日寇也是人物原生态的表现么?“我”爷爷本身是土匪,杀人是他的生存方式。然而,他的杀人都有他的道理。他杀掉单家父子,是因为单家父子蹂躏了美的化身(“我”奶奶);他杀日寇,原因也很简单,是因为日寇践踏了他与“我”奶奶野合的天堂,是因为日寇抢夺了他们的生命与自由。罗汉大爷恨骡操铲,恨的本身就是日寇抢走了“我”奶奶的骡,抢走了象征他对“我”奶奶的爱的信物。他们是“英雄”,还是狗雄?他们是他们自己。他们是一群农民,有着愿为民族愿为自己而抗争的农民,有着要为自己要为私欲而拼命夺取的心态的农民。他们是“最美丽最丑陋、最超凡最脱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最王八蛋”的农民。这就是原生态的农民文化心理。

     人物的原生态,让我们从人性的角度,看到了人的本身。《红高梁》确实有股揉搓读者心灵的“邪劲儿”,让读者在心灵的冲击中去思考人,去思考生命、自由、幸福的真正含义。透析人性才是真正的艺术。然而这种反传统的人物塑造,致使读者很难自我消解,形成人内传播的障碍。

      二、情节:超时空

     传统文艺作品视情节为生命。马克思在致拉萨尔的信中谈到情节时说:“首先,我应当称赞结构和情节”。恩格斯在致拉萨尔的信中也说:“如果首先谈形式的话,那么,情节的巧妙的安排和剧本的从头到尾的戏剧性使我惊叹不已”。传统文艺作品精心构思情节。让读者在扣人心弦中爱不释手。然而《红高梁》却反叛了这个创作原则。他将情节淡化。淡化到没有曲折,没有冲突,没有引人入胜。淡化到只有一个线索,即“我”爷爷余占鳌在墨水河畔伏击日寇以及和“我”奶奶的爱情纠葛。

     “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为了更自如地反映深刻的心理状态,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读者更深入地潜入人物的灵魂。在文艺作品结构上,通常故意打乱时间顺序。使情节颠倒、跳跃……”《红高梁》在叙事上采用了“心理时间”,让读者随着“我”的“心理时间”一起去感受。这种叙事方法是在对读者传统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进行肢解。“好端端的传统故事变得面目全非,明白晓畅的情节变得如此陌生”。俄国批评家施克洛夫斯基认为“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长度……”《红高梁》的叙事手法遭到了众多非议,但非议者却在阅读

     习惯的揉搓中得到了心灵的洗涤。

     象征、隐喻、暗示、借代等表现手法是魔幻现实主义者惯用的技法。他们用虚幻、荒诞、变形的方式表现出一种超表象、超现实的氛围。对此,莫言毫不隐讳地说:“没有象征和寓意的文艺作品是清汤寡水。空灵美、朦胧美都难离象征而存在”。“在海一样的蓝天里翱翔”的鸽子是中华民族渴望生命、渴望自由的象征,“野合”是反叛封建,追求幸福的象征,红高梁酒是敢恨敢爱精神的象征。与马尔克斯相比,莫言的象征又附着了我过的传统艺术,即朦胧,空灵,使其象征更具有博大的空间。读解象征的意义是需要耐心的,这种耐心像毛毛虫似地反复揉搓着读者的心灵。很少有人能一次读完文艺作品《红高梁》,倒是挤着去看电影《红高梁》。

     三、环境:大特写

     莫言为了从哲学的角度审视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采用了影视艺术中常用的大特写。

     在《红高梁》“无边无际的红高梁红成汪洋的血海。高梁高密辉煌,高梁凄婉可人,高梁爱情激荡”,在这里“我”“奶奶用烧酒洗脸”,在这里“三百多个乡亲叠股枕臂、陈尸狼藉,流出的鲜血灌溉了一大片高梁,把高下粱的黑土浸泡成稀泥”,而“我”奶奶“飘然而起。跟着鸽子,划动新生的羽翼,轻盈地旋转,”“跟着鸽子飞着……”。这里充满着红色,高梁是红的,太阳是红的,酒是红的,血是红的。这种红色布满东北高密乡,布满《红高梁》,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的震撼。《红高梁》的

     环境大特写,不仅表现在红色的夸张,也表现在环境的人格化。“遍野的高梁都在痛苦”,“我爷爷辈的好汉们,都有高密东北乡人高梁般鲜明的性格”,天地人和,物我合一,体现出中华民族传统的生命哲学,一旦红高梁的自由与幸福遭受侵犯,红高梁人也就能拼命为自由与幸福而抗争。

     莫言曾说:“无论创作思想上还是艺术风格上,不妨有点随意性,有点邪劲儿。不要害怕和别人走的不是一条路”。《红高梁》便是他创作理念的注解。他反叛传统文艺作品在人物、情节和环境创作原则,借用福克纳和马尔克斯的创作技巧,对人物性化,对情节淡化,对环境强化,通过人的原生态的描述、心灵的叙述,虽然站在哲学的高度揭示了我们民族强烈的执着的生命意识和存在的多变的农民文化心理,但是读者却难以读解,导致人内传播的堵塞,从而严重影响了纸本《红高梁》的广泛传播。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