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竞聘演讲
  • 会议发言
  • 爱国演讲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思想学习
  • 征文演讲
  • 经验材料
  • 述职报告
  • 调研报告
  • 工作汇报
  • 年终总结
  • 申报材料
  • 学习体会
  • 企划方案
  • 活动方案
  • 技巧经验
  • 模板范例
  • 思想宣传
  • 经济工作
  • 工作报告
  • 组织人事
  • 反腐倡廉
  • 慰问贺电
  • 先进事迹
  • 思想汇报
  • 入党申请书
  • 党会发言
  • 先进性教育
  • 入团申请书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调查报告
  • 实习报告
  • 和谐社会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作文范文
  • 自我鉴定
  • 讲话稿
  • 自查报告
  • 2021年幼儿教师资格证重点笔记归纳

    时间:2021-03-08 20:04:38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年幼 归纳 资格证

     2021 年 幼儿教师资格证 重点笔记归纳 第一章

     幼儿心理学概述

     考点聚焦

     识记:幼儿心理学的概念。

     掌握:幼儿心理学发展阶段的划分。

     考点导图 第一节 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内容 一、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幼儿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期(3—6、7 岁)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二、幼儿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描述幼儿发展的普遍行为方式; 2.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揭示幼儿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3.探究不同的外在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4.提出帮助和指导幼儿发展的最优化方法。

     三、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描述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幼儿心理发展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幼儿初期、幼儿中期、幼儿晚期。目前,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探讨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一是幼儿认知过程(智力活动)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言语、想象等,思维发展的年龄特征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环。例如在思维发展中,其年龄特征表现为:在幼儿初期,思维仍以

     直觉动作思维为主,具体形象思维开始萌芽;到了幼儿中期,具体形象思维开始占据思维的主导地位;而到了幼儿晚期,虽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逻辑思维已开始萌芽。

     二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兴趣、动机、情绪、自我意识、能力、性格、人格等,自我意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其中最主要的环节。例如,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年龄特征表现为:在自我概念方面,幼儿对自己的描绘大多限于身体特征、年龄、性别和喜爱的活动等,几乎不会描述自己的心理特征,如性格;在自我评价方面,3 岁幼儿的自我评价还不明显,自我评价开始发生转折的年龄在 3.5—4岁,5 岁幼儿绝大多数已能进行自我评价,但还不能独立进行自我评价,并且评价带有极大的情绪性和笼统性;在自我体验方面,幼儿的转折年龄为 4 岁,5—6 岁幼儿大多数已表现出自我情绪体验,主要特点是,幼儿自我情绪体验由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体验(如愉快、愤怒)向社会性情感体验(如委屈、自尊、羞愧感)不断深化、发展,同时又表现出易受暗示性。

     (二)探究个体差异与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 探究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也是幼儿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决定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是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就智力发展领域而言,一般认为遗传提供了智力发展的可能性(即发展空间),而环境则是将这种可能性发展转化为现实性(即决定个体智力最终落在发展空间的哪个点上)。探究个体差异与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不仅有助于揭示幼儿心理发展的机制和原

     因,也有助于为幼儿的教育与培养提供科学建议,同时还可为营造幼儿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提供科学的指导。

     (三)揭示幼儿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个体差异及影响因素,其目的之一是要揭示幼儿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解决心理发生发展的一般理论问题,从而建构心理发展的理论体系。要揭示幼儿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就需要探讨以下几个问题。(1)关于遗传和环境(含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问题。(2)关于心理发展的外因与内因问题。(3)关于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问题。对心理发展原因和机制的揭示,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对幼儿的科学教育与培养提供了依据。

     第二节 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原则、方法和意义 一、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

     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年龄特征的科学,它应该以下列基本原则为其研究的指针。

     (一)客观性原则 幼儿心理是客观存在于幼儿头脑中的反映,因此,研究幼儿心理必须依据幼儿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以及幼儿机体的发展,特别是幼儿高级神经活动的发展来进行。

     (二)实践性原则 幼儿心理不是对客观存在的机械的反映,而是在幼儿的实践活动中的能动的反映。因此,幼儿心理学必须从幼儿的行动和活动中去研

     究,从幼儿主体与其客体(环境和教育等)的矛盾统一的关系中去研究。

     (三)矛盾性原则 幼儿心理发展也同一切事物的运动发展一样,是一种矛盾运动,是按照矛盾法则进行的。因此,幼儿心理学必须从幼儿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和幼儿心理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上来研究。

     (四)教育性原则 一切幼儿心理的研究,都必须符合教育的要求。不允许进行损害幼儿身心健康的研究(例如,关于幼儿惧怕的研究,或那些不考虑幼儿健康情况的心理实验),不允许向幼儿提出跟教育目的和任务相矛盾的问题或作业等。

     (五)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 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应当密切结合我国幼儿教育事业中所提出的实际问题来进行。在研究过程中应当注意更多地通过实际来进行,而不是脱离实际来研究。当然,这也决不意味着把研究工作局限在很狭小的“实用”范围内。

     (六)一般与个别相结合原则 幼儿心理发展既具有一般性,也具有特殊性,因此,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事实和规律,也应当考虑到幼儿心理发展的特殊规律和个别差异,而不应当把一般和个别绝对对立起来。

     二、幼儿心理学的研 究方法 ★★★

     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谈话法、作品

     分析法等。

     (一)观察法 所谓观察,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幼儿在一般生活条件下言语和行为的变化,并且根据观察的结果判断幼儿心理发展的特征和规律的一种方法。

     由于观察的目的不同,观察法可以分为不同种类。

     1.从观察的时间分 (1)长期的观察,即在比较长的时期(一般可以长到几个星期、几个月或几年)内持续进行有系统的观察。很多心理学家对幼儿心理发展所做的日记式或传记式的记录和分析,就是属于这种观察法,如达尔文的《一个婴儿的传略》和我国教育家陈鹤琴的《儿童心理之研究》中的部分章节“一个儿童发展的程序”等。这种观察法有时也叫日记法或传记法。

     (2)定期的观察,即按一定时期进行观察。例如,为研究学前儿童游戏活动的心理特点,可以每周观察一两次,每次一两个小时,如此观察若干次,到一定时期,把记录的材料加以整理分析。

     2.从观察的内容分 (1)全面的观察,即观察幼儿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的心理表现。全面观察由于涉及的项目比较多,因而观察的时间往往比较长。例如,幼儿园或学校教师为了给幼儿作出正确的个性鉴定而进行的全面而经常的观察,就属于这一类。很多所谓个案研究,也是一种全面的观察法。

     (2)重点的观察,即有重点地观察幼儿在一定时期内某一活动(游戏、学习、劳动)或某一活动过程中的某一环节或几个环节的心理表现。

     (二)实验法 实验也是一种观察,只不过是一种有控制的观察,即有计划地控制各种条件,特别引起或改变某一条件,来研究幼儿心理特征的变化。在幼儿心理学上常用的实验法有以下几种。

     1.自然实验 所谓自然实验,即在幼儿日常生活活动(游戏、学习、劳动等)的自然情况下,引起或改变影响幼儿的某些因素,来研究幼儿心理特征的变化。

     教育心理实验是自然实验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它将幼儿心理的研究与一定的教育和教学过程结合起来,从而研究幼儿在一定的教育和教学过程影响下某些心理过程或个性品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自然实验,特别是教育心理实验,是研究幼儿心理的重要方法。因为这种研究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结合教育实际,为教育实践服务。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不容易精密地控制实验条件,因而在运用这种方法的时候,适当地跟实验室实验结合起来常常是必要的。

     2.实验室实验 实验室实验是在特别创设的条件下进行的,有时要利用专门的仪器和设备。例如,在研究幼儿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发展特点的时候,常常采用实验室的实验方法。实验室实验主要有以

     下特点:(1)随机取样和随机安排; (2)对实验情景和实验条件进行严格控制;(3)实验结果量化,记录非常客观、准确;(4)使用大量的实验仪器。

     实验室实验的一个很大的优点是能够精密地控制实验条件,但它的缺点是有很大的人工性,跟幼儿的实际生活隔离。因此,用它来研究一些复杂的心理现象,如幼儿活动的特点或个性品质的特点,就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谈话法 谈话法是通过谈话来了解幼儿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因为言语是人的心理活动最重要的外部表现之一。采用这一方法的时候,应当根据研究的目的和谈话对象的特点拟定谈话的话题和内容;要求幼儿能够回答和乐于回答,并能从中分析出他们的心理活动;跟幼儿进行谈话的时候,必须随机应变,随时提出足以了解有关幼儿心理状态的具有灵活性而又恰当的问题;谈话的过程和结果应当由研究者本人或共同工作者作详细的记录,如用录音机记录,则更为方便、可靠。

     (四)作品分析法 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对幼儿作品的分析来了解幼儿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幼儿的作品很多,如绘画、各种作业、工艺制作等。通过这些作品,可以分析幼儿某一方面的心理活动和幼儿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也可以分析幼儿的兴趣和理想等。

     三、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

     1.幼儿心理学的研究,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

     的实践意义。

     (一)幼儿心理学的理论意义 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辩证唯物论、普通心理学等提供理论依据。

     首先,幼儿心理学可以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科学根据。幼儿心理发展体现着唯物辩证法的各种规律。幼儿心理学研究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以及幼儿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揭示幼儿心理发展中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过程,这也可以论证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矛盾运动的原则、质量互变规律等基本思想。

     其次,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充实、丰富了心理学的一般理论。幼儿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只有对幼儿心理作深入和科学的了解,发展心理学才是完整的。关于幼儿思维和语言发生发展的研究,有助于解决思维和语言的关系这一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许多著名心理学家的研究中,也都涉及幼儿心理发展问题。幼儿心理学还为学前教育学等学科提供理论依据。

     (二)幼儿心理学的实践意义 幼儿心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源于实践的,反过来又为实践服务。

     1.社会实践的需要是幼儿心理学产生的根源 幼儿心理学的产生不是人类出现时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资产阶级革命引起了儿童观的根本改变,要求尊重儿童,以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为教育的依据。l882 年德国生理学家

     和心理学家普莱尔出版了《儿童心理》一书,标志着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20 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人才培养的问题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这为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如进化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建立,神经生理学、医学等科学的发展以及录音录像、微电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更好地研究幼儿心理提供了前提。

     2.幼儿心理学必须为社会实践服务 首先,幼儿心理学对于早期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家长只有掌握了幼儿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了解了自己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及规律,才能使家庭教育向着科学化方向迈进。另一方面,掌握了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有利于学前教育工作者科学有效地贯彻教育方针,确定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正确组织幼儿园的各项活动,更好地开发幼儿智力;有助于科学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有利于因材施教,促使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与提高。其次,幼儿心理学为一切与幼儿有关的工作领域服务。幼儿心理学不仅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其他与学前教育有关的工作,如幼儿卫生保健工作、幼儿文艺工作、幼儿玩具和服装设计工作等,都需要融入相关的幼儿心理学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开展,更有生命力。幼儿心理学为社会实践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第二章

     幼儿认知的发展

     考点聚焦

     识记: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的概念。

     理解:幼儿认知的各个方面发展的阶段特点。

     掌握:幼儿感知觉、注意与记忆、想象、言语和思维的发展。

     名师课堂 第一节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

     (一)感觉 感觉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我们看到颜色、听到声音、尝到味道都是我们的感觉。感觉本身是相当直接、及时的基本经验,是一切较高级的心理现象的基础。它起着个体和环境之间的基本桥梁作用,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二)知觉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知觉是有机体为了认识世界而表现出来的主动行为,知觉过程就是不断从环境中分化有效刺激的过程。比如儿童在积木的搭建过程中,能发现同一块积木在大小、颜色、外表、质地等方面的不同,在不同位置还能察觉出该积木的大小和形状变化,但它实际还是那块积木。当积木在不同位置变化时,必定发生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事件。通过操作过程,儿童从物体中将获得越来越多的信息、事件和环境的时空序列。

     二、感知觉的种类和特征 ★★★★★

     (一)感觉的种类和特征 1.感觉的种类 感觉可以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大类。外部感觉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觉察,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内部感觉是个体对内部刺激的觉察,主要包括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

     2.感觉的特征 对于相同的刺激,不同的人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感觉,这取决于个体的感觉能力。感受性就是指人对刺激的感觉能力。不同的人对刺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感受性是人的感觉系统机能的基本指标。人不可能对所有的刺激都产生反应。人的感官只对一定量的、范围内的刺激产生反映。只有在这个范围内的刺激,才能引起人的反应。这个刺激范围,称之为感觉阈限。它是测量人的感觉系统感受性大小的指标。

     3.感受性的变化 在不同的条件下,同一感觉的感受性是不同的。人活动的性质、刺激的强度、持续的时间、注意水平、个体的态度、年龄等都可能影响感受性。感受性是可以变化的。

     (1)适应 适应是指感受器在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的变化。适应既可以提高感受性,也可以使感受性降低。“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就是对适应的描述。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觉都可能产生适应。

     (2)感觉的对比

     感觉的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的对比分为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同时对比是指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比。例如,同样两个灰色正方形,一个放在白色背景上,一个放在黑色背景上。结果在白色背景上的正方形看起来比黑色背景上的正方形要暗得多。先后对比是指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比。比如,在吃了糖后再吃橘子,会觉得橘子很酸,等等。这都是感觉的对比现象。

     (3)感觉的相互作用 感受性的变化还体现在感觉的相互作用中。感觉的相互作用一般是指一种感觉的感受性因其他感觉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在同一时间,人会接受多种刺激、产生多种感觉。他们之间彼此影响,使感受性发生变化。一般的变化规律是:对于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可以因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微弱刺激的影响而提高;反之,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刺激则引起感受性的降低。感觉的相互作用可以在多种感觉之间发生。比如,微弱的光刺激,可以提高对声音的感受性;食物的颜色和温度可以影响对食物的味觉,等等。这就是为什么走夜路时,一丁点声音也会吓得我们“心惊肉跳”。吃饭时,色彩好看的食物更能引起我们的食欲的道理。

     (二)知觉的种类和特征 1.知觉的种类 根据何种分析器在知觉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可以将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等;根据人脑所认识的事物特性,可以

     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空间知觉处理物体的大小、形状、方位和距离的信息;时间知觉处理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信息;运动知觉处理物体在空间的位移等信息。知觉还有一种特殊的形态叫错觉。

     2.知觉的特征 人的知觉活动表现出四种基本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人所处的环境复杂多样。在某一瞬间,人不可能对众多事物进行感知,而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与此同时把其他事物作为知觉背景,这就是选择性。分化对象和背景的选择性是知觉最基本的特性。

     有时人们可以依据自身的目的进行调整,使对象和背景互换,例如双关图(图 2—1)中的少女与老妪、花瓶与人脸。选择其中一部分作为对象时,图片的内容是少女、花瓶;选择另一部分作为对象时,图片的内容是老妪、人脸。

     (2)知觉的整体性 虽然事物有多种属性,由不同部分构成,但是人们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的、孤立的几个部分,而倾向于把它们组合为一个整体。例如,呈现一个由许多小写字母 S 组成的一个大写字母 H,通常人们首先反映到大脑的是字母 H,然后才细辨它是由许多小写字母 s 组成的。再如,同样一个图形“l3”,当它处在数字序列中时,我们把它知觉为 l3,而当它处在字母序列中时,我们又把它知觉为 B。这些都

     反映了知觉把对象组合为整体的特性。

     正因为如此,当人感知一个熟悉的对象时,哪怕只感知了它的个别属性或部分特征,就可以由经验判知其他特征,从而产生整体性的知觉。例如,面对一个残缺不全的零件,有经验的人能马上判断出它是何种机器上的何种部件。这是因为过去在感知该事物时,是把它的各个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来知觉的,并在头脑中存留了部分之间的固定联系。当一个残缺不全的部分呈现到眼前时,人脑中的神经联系马上被激活,从而把知觉对象补充完整。而当知觉对象是没经历过的或不熟悉的部分时,知觉就更多地以感知对象的特点为转移,将它组织为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即知觉的组织化。其原则是视野上相似的、邻近的、闭合的、连续的易组合为一个图形(如图 2—2)。

     (3)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人用过去所获得的有关知识经验,对感知对象进行加工理解,并以概念的形式标示出来。其实质是旧经验与新刺激建立多维度、多层次的联系,以保证理解的全面和深刻。在理解过程中,知识经验是关键。例如,面对一张 X 光片,不懂医学的人很难知觉到有用的信息,而放射科的医师却能获知病变与否。

     正因为知觉的理解性,人会作出“不可能图形”的判定。在图2—3 的不可能图形中,知觉的理解性表现得更为明显。人们根据知觉对象提供的线索,提出假设,检验假设,最后作出合理的解释。当知觉对象是我们熟悉的事物时,人们对对象的理解往往采取压缩的形

     式,知觉者直接给对象命名,把它纳入一定的范畴之内,如说“这是一个三角形”,“这是一部山地车”等。

     (4)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条件发生变化时,知觉的印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在视知觉中,知觉的恒常性十分明显。

     视知觉的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形状恒常、亮度恒常、颜色恒常。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一韵门,视网膜上的投影形状并不相同,但人们仍然把它知觉为同一扇门,这是形状恒常性。一个人由近及远而去,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是越来越小的,但是人们并不会认为这人在慢慢变小,这是大小恒常性。煤块在日光下反射的光亮是白墙在月色下反射的光量的 5 万倍,但看上去我们仍然认为煤是黑的,墙是白的,这是明度恒常性。家具在不同灯光的照射下颜色发生了变化,但人对它颜色的知觉保持不变,这就是颜色恒常性。

     三、幼儿感觉的发生发展

     (一)视觉的发生发展 视觉是指物体的影像刺激视网膜所产生的感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视敏度的发展和颜色视觉的发展 1.视敏度 视敏度是指眼睛精确地辨别细小物体或运距离物体的能力,且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4—5 岁幼儿视敏度的平均距离为210 厘米;5—6 岁为 270 厘米;6—7 岁则为 300 厘米。随着年龄的增长视敏度在不断提高,5—6 岁幼儿的视敏度和 6—7 岁幼儿的视敏度

     比较接近,4—5 岁幼儿的视敏度和 5—6 岁幼儿的视敏度水平相差较大。

     教师应注意幼儿视敏度的发展规律:年龄越小,提供的字画应该越大,上课时不要让幼儿坐在离图片或实物太远的地方,注意幼儿用眼卫生。

     2.颜色视觉 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幼儿初期,幼儿已能初步辨认红、橙、黄、绿、蓝等基本色,但还不能很好地辨认紫色等混合色以及蓝与天蓝等近似色,也很难说出颜色的正确名称;幼儿中期,大多数幼儿已经能认识基本色,区分一些近似色,如黄色与淡棕色,并能经常说出基本色的名称;幼儿晚期,幼儿不仅能认识颜色,而且在绘画时能运用各种颜色调配出需要的色彩,并能正确说出黑、白、红、蓝、绿、黄、灰、粉红、紫等颜色的名称。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指导幼儿认识和辨别各种色彩,并调配各种色彩,同时把颜色的名称教给幼儿。

     (二)听觉的发生发展 听觉是声波作用于听觉器官,使其感受细胞兴查并引起听神经的冲动发放传入信息,经各级听觉中枢分析后引起得感觉。听觉是仅次于视觉的重要感觉通道,包括听觉感受性和言语听觉能力的发展。

     1.听觉感受性 听觉感受性(或称听觉敏度)的发展,包括听觉的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听觉绝对感受性指分辨事物最小声音的能力,差别感受性

     则指分辨不同声音最小差别的能力。幼儿听觉感受性个体差异明显,4 或 5 岁至 7 岁的幼儿对纯音的听觉感受性不同于成人,相比之下,在不同频率上,幼儿的音阈限值比成人高 2—7 分贝。8 岁幼儿比 6岁幼儿的听觉感受性几乎增加一倍。在 12—13 岁以前,幼儿听觉感受性一直呈增长趋势。音乐教学或音乐游戏都能有效促进幼儿听觉感受性的发展。

     2.幼兑言语听觉能力 言语听觉能力主要指辨别语言的能力。幼儿中期,幼儿可以辨别语音的微小差别;幼儿晚期,幼儿几乎可以毫无困难地辨明本族语言包含的各种语音。教师和家长一定要注意,有些幼儿会出现“半聋”“半听见”(“重听”)状况,幼儿虽然对别人说的话听不清楚或者听不完整,但是,他们常常能够根据说话者的面部表情、嘴唇的动作以及当时说话的情景,争取猜到别人说话的内容。如果忽视这种现象,对幼儿言语听觉、言语能力的发展都会带来影响和损害。

     (三)触觉的发生发展 触觉是生物感受本身特别是体表的机械接触(接触刺激)的感觉,是由压力和牵引力作用于触感受器而引起的,是肤觉、压觉和运动觉综合而成的感知能力。

     婴幼儿主要通过手和口来完成触觉的探索,即口腔探索和手的探索。因此幼儿经常把东西放到嘴里,家长和托儿所、小班的老师要注意:

     (1)不给幼儿过小的、可以放进口中的物体或玩具玩,比如小珠

     子、小盒子、塑料小积木等,以免幼儿误食。(2)不给幼儿,特别是刚刚学会走路的幼儿诸如筷子、长柄汤勺之类坚硬的物体玩,以免他们噙在嘴里四处走动时,不小心跌倒而伤害自己。

     (3)不给幼儿不卫生或含有毒素的东西玩,以免病毒细菌进入口中。

     利用口腔进行探索活动是幼儿的“专利”,大些的幼儿及成人的触觉探索主要是通过手来进行。婴幼儿期是手的探索活动形成的时期,其形成和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手的本能性触觉反应阶段,如抓握反射。(2)视触协调阶段,即手眼协调。

     (3)手的有目的的探索阶段,即操作~探索活动形成阶段。通过看、听、嗅、触摸等活动认识事物的形状、大小、颜色、声音、味道、温度等;通过挤、压、折等动作发现事物的弹性等隐蔽特征,也通过搭、拼、折等组合活动感知事物的结构、性能和其中蕴含的关系、原理。

     第二节 幼儿注意与记忆的发展 一、幼儿注意的发展 ★★★★★

     (一)注意及注意的种类 1.注意的概念及特点 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它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在清醒的每一瞬间,心理活动都指向某个对

     象,而离开其他对象。

     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在指向某一事物的同时,会把精神都集中到这一事物上,使人的活动得以进行下去并使活动得以完成。

     2.注意的种类 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无目的以及抑制努力程度的不同,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

     (1)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是:刺激物的特点和人本身状态。

     (2)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做一定努力的注意。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有以下几种:加深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培养间接兴趣,合理的组织活动,用坚强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3)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二)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 注意的选择功能是对信息进行选择,使心理活动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任务相一致的各种刺激;避开或抑制其他无意义的、附加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各种刺激。

     2.保持功能 外界信息输入后,每种信息单元必须通过注意才能得以保持,如

     果不加以注意,就会很快消失。因此,需要将注意对象的一项或内容保持在意识中,一直到完成任务,达到目的为止。

     3.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 有意注意可以控制活动向着一定的目标和方向进行,使注意适当分配和适当转移。

     (三)注意的发展 1.注意稳定性的发展 意为主,有意注意刚刚萌芽。小于两岁半的婴儿在看电视时容易被屋内的玩具或其他事件吸引,稳定性差。学前儿童的注意稳定性还是不高,但总的来说呈增长的趋势。

     2.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的发展 注意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塑向不同对象的现象。l 岁以后,言语的产生与发展使婴儿的注意活动受第二信号系统特征的制约和影响。主要表现为当说出某个物体的名称时,婴儿便会相应地注意那个物体,但这种能力还有待发展。幼儿园小班儿童的注意转移和分配能力都比较差,表现在观察图片时只能注意主要、鲜明的地方;幼儿园中班后能力有所提高,在弹琴中能看乐谱,两手分弹;幼儿圈大班儿童的注意转移和分配能力继续提高。

     (四)注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改善措施 1.无关刺激的干扰 活动室的布置过于花哨,更换过于频繁,环境过于喧闹,教学辅助材料过于有趣、繁多,甚至老师的衣着过于新奇,都可能分散幼儿

     的注意。

     改善措施: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因素,即活动室周围要保持安静;活动室的设计要让幼儿参与进来或及时组织他们参观;物品摆放整齐,玩教具符合教学需要即可,不必过于新奇,与教学无关的收起放到物品柜里,教具用完后及时收好。老师着装应整洁大方,不要有过多的装饰等。

     2.疲劳 幼儿的神经耐受性比较差,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或从事单调的活动,便会引起大脑疲劳,降低觉醒水平,从而使注意涣散;幼儿休息时间不足也易引起疲劳。

     改善措施:制定严格的作息制度,保证充足的睡眠。活动时间不宜过长,注意动静协调。

     3.缺乏兴趣和必要的情感支持 活动内容过难或过易;班上幼儿过多,师幼交流少;教师控制较多,幼儿缺乏主动性。

     改善措施:活动要以幼儿的已有经验为出发点,难度适宜,不要强迫幼儿注意;控制班上人数,尽量排除干扰因素;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教育活动,注意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幼儿参与进来;让幼儿明确活动目的,以便幼儿自觉集中注意力;活动安排要动静结合,合理变化活动内容和形式,使幼儿保持旺盛精力。

     (五)多动症 注意区分好动与多动症,二者分别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注意力方面:好动的幼儿遇到感兴趣的事情,便能静下来,集中较长时问的注意力,甚至讨厌别人干扰。多动症患儿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无法在稍长的时间里集中注意,即使在做感兴趣的事情或游戏时,也很难坚持到底。

     2.行为的目的性:好动的幼儿常有一定的目的性,有意图、有计划、有安排。而多动症患儿无法控制自己,心神不宁,动作不停,无法自控。

     3.智力方面:好动的幼儿智力不低,只是由于注意分散,导致学习不佳。多动则是一种轻微的心理疾病,对幼儿智力与学习都有较大影响。

     教师不要把多动的幼儿都当成多动症患者,要注意分析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改善教学。培养幼儿良好的注意习惯。

     二、幼儿记忆的发展 ★★★★★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

     (一)记忆的类型 记忆按其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1.形象记忆 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人物、物体或自然景物的直观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形象记忆的内容是生动具体的事物或形象材料。

     2.运动记忆 运动记忆是以身体的运动状态或动作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幼儿学会各种动作,掌握各种生活、学习、劳动及运动的技能,都要依靠运

     动记忆。

     3.语义记忆 语义记忆是以语言材料作为记忆内容的记忆。这种记忆在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其内容是儿歌、故事等。

     4.情绪记忆 情绪记忆是对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当某个情景或时间能引起人强烈或深刻的情感体验时,这个情景、时间和与之相关的情感,会同时被深深地埋藏在记忆之中。

     5.情境记忆 情境记忆即对亲身经历的,有时间、地点、人物和情节的事件的记忆。

     (二)幼儿记忆的发展特点 目的性 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3 岁前幼儿并没有明确的记忆目的和意图,并不是为了记住故事的内容和歌词,而是为了追求情感上的满足,因此幼儿对感兴趣的事物记忆效果比较好。幼儿的有意记忆是在成人的教育下逐渐产生的。他们最容易记住的,是那些具体的、直观形象的材料;其次是那些关于某些事物的名称、事物的形象和行动的语言材料,比如讲故事后要求幼儿复述故事,听过儿歌之后让幼儿回忆歌词等。

     2.牢固性 幼儿记忆不具有牢固性,记得快忘得也快。

     3.精确性 幼儿的记忆缺乏精确性,是支离破碎、主次不分、容易混淆的。

     (三)发展记忆力的方法 1.让幼儿多感官地参与 让幼儿既听又看,动手操作。如让幼儿讲故事、看老师作画、看图画书、借助图谱记歌词等。此外教师还可借助多媒体来促进幼儿记忆力的发展。

     2.歌诀记忆 把记忆的材料变成歌诀进行记忆。如《数字谣》中的“l 像铅笔细又长,2 像小鸭水中游,3 像耳朵听声音,4 像小旗迎风飘,5 像衣钩挂衣帽”。

     3.提出明确的记忆目标 教师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向幼儿提出明确具体的记忆任务。如让幼儿记歌词时仔细听,听完后,请小朋友说说,他听到了什么。对于没有听到的,可以在第二遍的时候,着重提出,如“仔细听听,除了刚才小朋友们说到的,还有什么”。讲故事时,第一遍请小朋友们仔细听,听听故事里说了些什么,让小朋友回忆,然后教师针对幼儿没有说出来的,提出更具体的要求,如“仔细听,听听蜗牛对大象说了些什么”。

     第三节 幼儿想象的发展 想象概述 ★★★

     (一)想象的概念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

     象的心理过程。任何想象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形成的。我们的大脑借助于综合、夸张、拟人化、典型化等方式实现想象。想象的两大特点是形象性与新颖性。

     (二)想象的种类 根据新形象的形成有无目的性,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是指没有特定目韵、不自觉的想象,是最简单的、初级的想象。如幼儿看见玩具听诊器,就想象自己成了医生,给娃娃看病;看见香蕉,就拿起来当电话等。无意想象实际上是一种自由联想,不要求意志努力,意识水平低;是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

     而梦是无意想象的一种极端的表现,它是人在睡眠状态下的一种漫无目的、不由自主的奇异想象,梦完全不受意识的支配,所以皮亚杰称之为“无意识的象征”。做梦,是脑功能正常的表现,它不仅无损于身体健康,而且对脑的正常功能的维持是必要的。

     2.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也称随意想象,它是有预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人在多数情况下,总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自觉地进行想象活动。例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完成某项学习任务,获得某些知识的想象;工程师和工人对建筑图纸的想象等。

     对于有意想象,根据它的新形象的新颖性、独特性和创造性的不同,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1)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的描述或非语言(图样、图解、符号等)的描绘,在头脑中产生有关事物新形象的过程。人在阅读文艺作品、历史文献,工人看建筑或机械图纸,学生听教师对课文生动形象的描述时,头脑中出现的有关事物的形象,都属于再造想象。

     (2)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在创造新产品、新技术、新作品时,人脑所构成的新事物的形象都是创造想象。它的特点是新颖、独创、奇特。

     (三)幼儿想象的发展 幼儿期是想象最为活跃的时期,想象几乎贯穿幼儿的各种活动,幼儿的思维、游戏、绘画、音乐、行动等等,都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幼儿行动的推动力,创造想象是幼)LOIJ 造性思维的典型表现。幼儿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想象发展。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1)从无意想象发展到有意想象;(2)从简单的再造想象发展到创造想象;(3)从极大夸张的想象发展到合乎现实的想象。

     1.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的发展 在幼儿的想象中,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是在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幼儿的无意想象主要有以下特点。

     (1)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如 3、4 岁的幼儿看见小汽车或者小凳子,就开着“车”当司机,嘴里还“嘀嘀……嘟嘟……”、“下车了”说个不停。

     (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内容零散。在幼儿期,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成熟,儿童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不稳定的现象。如在游戏中,幼儿正在当“老师”,忽然看见别的小朋友在给娃娃打针,他也跑去当“医生”,加入打针的行列。

     (3)以想象过程为满足。由于幼儿的想象主要是无意想象,所以幼儿的想象一般没有什么目的,更多的是从想象的过程中得到满足。如小朋友讲故事时,看起来有声有色,既抑扬顿挫,又有表情,还有动作,听故事的小朋友也听得津津有味,但成人一听,却不知道他在讲什么,完全没有来龙去脉和情节。孩子们就这样在讲和听的过程中进行想象,感到满足。

     有意想象在幼儿期开始萌芽,幼儿晚期有了比较明显的表现。在大班幼儿的活动中出现了更多有目的、有主题的想象,但这种有意想象的水平还很低,并且受条件的左右。在教育的作用下,有意想象逐渐发展起来,并且逐渐占主导地位。

     2.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发展 幼儿期主要以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在再造想象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幼儿再造想象的特点是:想象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描述;想象常常根据外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实际行动是幼儿想象的必要条件。2~3 岁是想象发展的最初阶段,这时期幼儿想象的过程进行缓慢,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提示和感知动作的辅助;想象在 3—4 岁时迅速发展,这时以再造想象为线索,在幼儿的绘画、音乐、游戏等活动中都出现了再造想象的成分;4—5 岁幼儿在再造想象过程中,逐渐开始

     独立地进行想象,想象的内容已有独立创造的萌芽。5—6 岁幼儿的创造想象已经有相当明显的表现,想象内容开始有了较多的新颖性,如幼儿开始想象“取下太阳光给奶奶暖手”、“在月亮上荡秋千”等。

     幼儿期是创造想象开始发生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创造想象主要有以下特点:(1)最初的创造想象是无意的自由联想,这种最初级的创造,严格来说,还只是创造想象的萌芽或雏形;(2) 幼儿造想象的形象与原型只是稍有不同,是一种典型的不完全模仿,如原型是 3 个圆圈,幼儿“创造”出 5 个圆圈;(3)想象情节逐渐丰富,从原型发散出来的数量和种类增加。

     幼儿刨造想象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1)3 岁左右幼儿想象的创造性还很低,基本上是以重现生活中某些经验的再造想象为主。(2)4 岁左右,随着知识经验的丰富及语言和抽象概括能力的提高,幼儿的想象便有了一些创造性成分,如在看图说话时,加入本来没有的人物、情节,使整个故事更加生动、丰满;能用图形组合出许多别人意想不到的物品,比如用一个长椭圆及两个小长三角形组成企鹅,两个三角形组成蝴蝶等。(3)5 岁时想象内容丰富,新颖性增加,独立性发展到较高水平,且力求符合客观现实,能更多地运用创造想象进行一些创造性的游戏和活动。

     第四节 幼儿语言的发展 一、语音的发展 ★

     随着幼儿发音器官的成熟,语音听觉系统的发展及大脑机能的发

     展,幼儿发音能力迅速加强,发音机制开始稳定和完善,基本能够掌握本族的全部语音(发音器官包括: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口腔、鼻腔、咽腔)。根据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的研究,我国 3—6 岁幼儿语音的发展有如下的特点。

     (一)幼儿发音的正确率与年龄的增长成正比 兆吉等曾以《汉语拼音方案》中规定的声、韵母来测查 3—6 岁幼儿语言的正确率,得到如下的数据:

     从表中测试的结果可以得知,幼儿发音的正确率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而错误率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下降。

     (二)3—4 岁是语音发展的飞跃期 发音水平在整个幼儿期是逐步提高的,但 4 岁时进步最为明显。4 岁以上幼儿一般能掌握本民族语言语音。此后发音开始稳定,趋于方言化即开始局限于本民族或本地的语音。因此,4 岁前后,是培养正确发音的关键期,在这期间,儿童几乎可以学会世界各民族语言的任何发音。例:南方儿童在学普通话时,“en”和“eng”,“in”和“ing,’等有无鼻音的韵母就较难区分。这和成人在学外语或其他方言时常带乡土口音的情况是类似的,因此,必须注意学前儿童,特别是 3—4 岁儿童的正确发音。

     (三)幼儿对声母、韵母的掌握程度不同 4 岁以后,城乡的绝大部分幼儿都能基本发清普通话中的韵母,而对声母的发音正确率稍低。大多数 3 岁的幼儿可以发清声母,一部分幼儿发声母的错误主要集中在 zh、ch、sh、Z、C、S 等辅音上。研

     究者认为 3 岁的幼儿发辅音错误较多,主要是因为其生理上发育不够成熟,不善于掌握发音部位与方法,故发辅音时分化不明显,常介于两个语音之间,如混淆 zh 和 Z、ch 和 C、sh 和 S 等。

     (四)幼儿语音的正确率与所处社会环境有关 虽然发音器官的成熟度决定了幼儿的发音水平,但社会环境也严重影响着幼儿发音的准确度。根据我国的研究发现,在跟随成人即时发音时,幼儿对不少音素的发音是正确的,然而当他们独自背诵学会的 材料时,不少原来能正确发的音却又变得不正确了。这说明,当发音器官已基本成熟之后,当地语言的发音习惯对幼儿的正确发音产生了严重的障碍作用,除此之外,环境中的其他因素(教育条件,家庭环境)也会影响幼儿的正确发音。

     二、词汇的发展

     词汇是言语的基本构成单位,词汇量越丰富就越容易表达思想,掌握的词汇越多,对事物的认识就会越深。因此,词汇的发展是言语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幼儿词汇的发展有如下特点。

     (一)词汇数量逐渐增加 国内外有关研究材料表明,3—6 岁幼儿的词汇量是以逐年大幅度增长的趋势发展着的;词汇的增长率呈逐年递减趋势;幼儿期是词汇量飞跃发展的时期。

     (二)词类范围不断扩大 随着词汇数量的增加,幼儿词类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这主要体现在词的类型和词的内容两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掌握同一类词

     的内容也在不断地扩大。他们先掌握与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词,再过渡到与日常生活距离稍远的词,词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也进一步提高。

     (三)对词义的理解逐渐加深 幼儿不断增加的词汇量促使其对所掌握的每一个单词本身的含义的理解也逐渐加深。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对词义的理解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即词义理解的扩张和缩小。

     词义理解的扩张指幼儿最初使用一个词时,容易倾向于过分扩张词义,无意中使其包含了比成人更多的含义。他们可能用“狗狗”一词称一只猫或一只兔子,或是一切全身长毛、四脚有尾巴的动物。这种过度扩张的倾向在 1—2 岁时最为明显,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词汇被扩大运用,到了 3~4 岁时逐渐有所克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1)幼儿理解力较低,他们还不能理解界定一个概念的核心特征;(2)幼儿缺乏相应的词汇。

     词义理解缩小的倾向即幼儿把其初步掌握的词仅仅理解为最初与词结合的那个具体事物。例如,“桌子”一词仅仅指他家里的某张桌子。这种缩小倾向与扩张一样,都表明幼儿最初对词义的理解是混沌、未分化的。只有经过进一步发展,幼儿才能从具体到抽象地逐步理解词义。

     第五节

     幼儿思维的发展

     一、思维的概述 ★

     (一)思维的基本概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人认识的高级阶段。

     (二)思维的特点 思维具有两个基本特点:间接性和概括性。

     1.思维是对事物间接的反映 思维与感知不同,它不是直接对事物作出反映,而是间接地反映事物。例如,我们早晨起来看到屋外地上都是湿的,我们就知道昨天夜里下过雨。这时并没有看见下雨,我们只是通过潮湿的地面,间接地知道昨天夜里下雨了。由于人的思维具有间接性的特点,所以人可以推测未来,了解远古,透过表面现象知道事物的本质。

     2.思维是对事物概括的反映 思维不像感知觉那样只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具体的事物,而是反映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或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我们判断昨天夜里下了雨,是因为我们多次见到这样的现象,认识到下雨后的共同特征就是屋外都是湿的。这就是人们通过思维对下雨这一现象的概括。任何科学概念、各种定义、定理以及规律、法则等都是通过概括得出的结论。如植物生长需要空气,这不仅仅是指树、草,而且是指所有的植物。这一结论的得出,是从各种植物的生长条件中分析概括而来的。

     二、儿童思维的阶段性 ★★★★★

     (一)直观行动思维 儿童最初的思维是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直观行动思维是指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的思维。直观行动思维的主要特征为:

     1.思维依赖于一定的情境

     2—3 岁的孩子直观行动思维表现非常突出。3—4 岁幼儿身上也常有表现。这种思维更多依赖一定的具体情境,依赖于对具体事物的感知和对动作的概括。处于这种思维水平的孩子离开了实物就不能解决问题,离开了玩具就不会游戏。例如,当幼儿手里有一个娃娃时,他就会想起抱娃娃并玩娃娃的游戏,当娃娃被拿走以后,他的游戏也就结束了。

     2.直观行动思维离不开儿童自身的行动 这个思维阶段的孩子,其思维只能在动作中进行,常表现为先做后想,边做边想,动作一旦停止,他们的思维活动也就结束。如正在画一条线,他说是虫子,可是所画的线一弯曲,他又说画的是香肠。这个阶段思维的特点之一,就是行动没有事先的计划和预定的目的,也不会预见行动的后果。

     (二)具体形象思维 3—6、7 岁的儿童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谓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儿童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进行的思维,即依靠具体事物的表象以及对具体形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

     例如,这个阶段的幼儿在开展游戏活动、扮演各种角色、遵守规则等活动时,主要是依靠他们头脑中的有关角色、规则和行为方式的表象。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是在直观行动性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

     (三)抽象逻辑思维 6、7 岁以后,儿童的思维开始进入逻辑思维阶段。抽象逻辑思

     维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是指运用概念、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来进行的思维。它是靠语言进行的思维,是人类所特有的思维。幼儿阶段只有抽象选择思维的萌芽。

     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是由直观行动思维发展到具体形象思维,最后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

     三、幼儿的概念、判断与推理的发展特点 ★★★

     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