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范文大全
  • 古典文学
  • 职场知识
  • 中国文学
  • 公文书信
  • 外国名著
  • 寓言童话
  • 百家讲坛
  • 散文/诗歌
  • 美文欣赏
  • 礼仪知识
  • 民俗风情
  • 谜语大全
  • 名言警句
  • 一位行走的诗人——苏轼

    时间:2022-10-15 10:29:41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诗人 苏轼 散文

    一位行走的诗人——苏轼

      如果要从中国历代文人中选一位最受欢迎的诗人,苏轼肯定为第一人选。千百年来,他的诗文广为流传,凡识字者都能吟诵一二,而他那豁达乐观的心态更令人景仰,被视为知识分子的典范。林语堂曾这样评价他:苏东坡是一个无药可救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酿酒师、工程师、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但这些评价并不能完全道出苏轼的全部。

      在中国文坛中,苏轼比中国其他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既视感,个人的幽默感,再配上那颗乐观豁达的初心——这样的混合就好像是莎士比亚的智慧触碰了塞万提斯的坚毅。想要去了解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那便要从他行走的历程中去探寻。

      苏轼总结自己的一生时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贬谪时期,往往会激发诗人对于诸多复杂矛盾的人生感慨。而赤壁矶便成为诗人抒发感慨的理想圣地。在黄州,苏轼成为了“东坡居士”。这一时期,苏轼的文学创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黄州所创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体现了其鲜明豪放风格,苏轼也被认为是豪放词的开创者。《赤壁赋》则被认为是宋代“文赋”的第一代表作,同样是在黄州所作,连同《后赤壁赋》,都体现出苏轼经过两年多的贬居生活后,坚定而洞达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苏轼贬谪惠州时已进入晚年,虽然生活无比艰辛,但此时期的诗歌中却书写了一番不同于黄州时期的独特面貌,即已较少流露出苦闷之情,更多展现了他随缘自适,平静自然的生活心态。

      这一时期,陶渊明的田园生活就成为了苏轼晚年生活的追求。在惠州他一共写了47首和陶诗,苏轼对这一创作也较为满意,他说道:“吾前后和其诗凡一百有九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三十多年的政治生涯让苏轼明白了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生命的长度以及生活的享受,而在于有生之年活着的价值。这些思想都体现在和陶诗里。“诗言志,歌咏言”,诗作如此,苏轼在惠州的生活也是如此。

      经历了官场的坎坷之后,这位行走的诗人,逐渐接受了被贬的现实。初到惠州那一日,当地百姓的站满码头去迎接这位老人,苏轼当即赋诗一首《十月二日初到惠州》;

      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吏民惊怪坐何事,父老相携迎此翁。

      苏武岂知还漠北,管宁自欲老辽东。岭南万户皆春色,会有幽人客寓公。

      好的印象带给诗人诸多感动,惠州三年的短暂生活,苏轼用自己的能力为百姓办了诸多好事。他发现惠州的气候常使人染病,因地方落后严重缺医少药;惠州城四面环水,出入不便,时常发生溺水事故。看到这些难题,苏轼总想着做一些实事。因自身无实权和钱财,他只能凭借过去的交情,请好友帮助。苏轼自身或交由好友办的事就有这些:修建东新桥,西新桥;推广农具秧马,水碓磨,提高生产技术;钻研医学,搜集药方,施药救人;安葬孤骨,教化黎民等。苏轼不仅从心里关心百姓,也从具体行动为民众办实事。

      绍圣元年哲宗亲政,新党受宠,于是残酷贬谪元佑旧臣,苏轼又被流放到儋州。在儋州,苏轼依旧保持乐观心态,依旧和百姓相处的融洽。最重要的是,苏轼也为海南开发贡献了巨大的力量。王国宪在《重修儋县志叙》中从多方面高度评价了苏轼的贡献。千百年来,人们缅怀苏轼为儋州人民所做的一切时,都会用东坡精神激励后人。苏轼在儋州的政绩,大的方面来讲共有四点贡献。

      一是劝导民族团结。面对汉族官员对黎族人民的压榨与剥削,苏轼义正言辞的呼吁:“咨尔汉黎,均是一民”。中国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下,苏轼能为少数民族伸张正义,这是难得可贵的。

      二是弘扬中原文化。历史上,官员被贬都有可能贬谪到海南。海南儋州也就成为了古代较为落后的地方,而今日儋州文化的逐步兴起,正是苏轼弘扬中原文化的结果。苏轼教化儋州功不可没。《琼台记事录》载:“宋苏文公之谪居儋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这些评价都反映了苏轼的卓越成就。

      三是倡改落后习俗。儋州雨水充沛,但是病菌就在百姓引用的河沟水中生存繁殖,这样人们便容易生病。为改变这样的不良习惯,苏轼便在他的居所桄榔庵附近挖了一口井。此井至今仍为群众饮用。同时他也极力倡导用诗书礼乐教化人们改变风俗,从而变化人心。苏轼这么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由于他的存在,中国文学有了更快的发展。所以,每每跟海南人提起苏轼,都能深刻体会到海南人民的爱戴。

      苏轼的魅力不仅仅体现在文学上,还在于他对美食的执着。陆游的《老学庵笔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苏轼与友人一同买饼,但这饼“粗恶不可食”,友人便放下筷子而叹息,然而苏轼却狼吞虎咽的吃完了饼。友人便笑着打趣道:“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苏轼对进食的形象不大注重,每回都是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可谓是性情中人。

      苏轼对美食的热爱可谓是到了极致,使得乐观豁达的他面对美食时变得格外“自私”。苏轼在海南时,他品尝到了“蠔”的美味,并且给了高度的评价“食之甚美,未始有也。”他怕帝王尝到美食便来海南与他争夺美味,因此告诫苏辙不要把这美食同他人讲。苏轼的一生跌宕起伏,他曾喜爱士人阶级的豪华盛宴,然而当他被贬谪之后,却也能在田野中寻找自然的美味。就连旁人不屑的食物,苏轼往往能提炼出食物的价值。他能将别人认为不好的食物通过加工配料,使食物的味道鲜美,口感爽快,著名的“东坡肉”,“羊脊肉”、“二红饭”就是如此。

      苏轼是一个热爱自然,对生活有着无限激情的人,所以才对美食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苏轼与周围的一切融为一体,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美食就是他进入和谐境界的桥梁。诗人陶醉于此,将那不断被贬的心态寄托在这自然与美食中,成为他人生的曙光,一路向前。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