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古典文学 职场知识 中国文学 公文书信 外国名著 寓言童话 百家讲坛 散文/诗歌 美文欣赏 礼仪知识 民俗风情
  • 范文大全
  • 古典文学
  • 职场知识
  • 中国文学
  • 公文书信
  • 外国名著
  • 寓言童话
  • 百家讲坛
  • 散文/诗歌
  • 美文欣赏
  • 礼仪知识
  • 民俗风情
  • 谜语大全
  • 名言警句
  • 怎样发表一篇学术论文:如何评价一篇学术论文

    时间:2020-03-06 03:14:46 来源:蒲公英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蒲公英阅读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怎样发表一篇学术论文 如何写好一篇学术论文 如何评价一篇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目的是使工作更高效,结构更合理,那要怎样发表一篇学术论文呢?下面是由小编整理怎样发表一篇学术论文的方法,谢谢你的阅读。

      怎样发表一篇学术论文

      1、确定自己的学术论文专业和分类方向。

      2、查阅期刊,寻找合适自己学术论文的相关期刊,并对其规范性,合法性,及专业程度进行综合的了解和考评。

      3、寻找代理机构或者杂志社。在此杂志之家网就得提醒各位,一定确认其合法性,正规性了,对于这些机构,杂志社也要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考评,并作出慎重的结论。

      4、达成协议,支付定金。然后按照编辑或者审稿专家的意见对学术论文进行修正。

      5、收到用稿通知后,付清余款。学术论文成功发表之后,杂志社或者相关机构会给你寄去样刊。

      6、收到样刊,确认自己的学术论文已经成功发表。(记得确认期刊是正刊,并到知网去查询下有没有被收录)

      关于数学的学术论文

      推敲数学语言,发展数学素养

      摘要:数学是一门语言精炼、推理严谨的科学。对数学课本中语言文字及其表述方式的推敲和发掘,有利于学生多种数学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点具体的做法。

      一、在不同读法中比较推敲,提高阅读自学能力

      在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又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现实而深远的意义。通过几年的教学尝试,笔者觉得通过推敲数学语言的文字表述,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都有很大帮助,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教学平均数问题,教材中提出这样的问题:“要求四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就相当于把四个杯子里的水合在一起,在平均倒在四个杯子里。”我提醒学生,为什么用“相当于”这个词,而不用“就是”这两个字?学生一时不能理解。我又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如果是求是个人的平均身高”(书上的练习题),学生的发言踊跃起来。一位学生说:求人的平均身高,不能把几个人的身高都摞起来再平均分,所以只能用“相当于”,而不能用“就是”。通过对“相当于”这个词的推敲,使学生们很快地理解了求平均数,不等于平均分,区别了不同的概念,找到了突破教学难点的切入点。

      二、深入推敲语言背后的寓意,培养质疑与反思的精神品质

      数学语言极其精准,往往在其表述的背后,隐含着一定的数学道理。如果能引导学生学会推敲其语言表述的背后寓意,能够促进学生学会大胆质疑和勇于反思。

      比如,教学整数概念时,教材上有两句话:“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我们小学学的是大于0或者等于0的整数。”我说,前一句话已经说得很明确了,为什么又加上后一句话?学生们经过认真的推敲,有的说,后一句话告诉我们今后我们还要学习小于0的整数。一句话道破了天机,博得了全体同学的热烈掌声。另一位学生补充道,这句话的意思也提醒我们,不能说整数只是0和自然数。这样将课堂推向了高潮。

      又如,在进行加法运算律运用练习中有道题是7+39+43+61+8+32的简便计算。我针对前面学生对“三个数相加”与“几个数相加”的推敲,又提出讨论:这里为什么不是三个数相加,而是很多数相加?学生总结说,这里我们可以同时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所以可以是很多加数相加。通过再次推敲,学生们明白了不同的语境,决定了不同的语言运用,这样使得学生对加法结合律、交换律的概念理解和运用得到了质的升华。

      三、逐字逐句推敲,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和灵活性

      在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时,我发现在要求学生通读教材过程中,从文字到图形,从例题到练习题,困难还是很多的。有些知识比较抽象,特别是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公式的形成,需要一些感性手段的支撑。我在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学会边读边想,想问题,想疑惑,想难点。在读的过程中,我又提倡学生动手读,结合教材的提示,进行一些实际操作,边动手边想,提高预习效率。有些知识,前后联系很紧密,我就指导学生先做些复习旧知的功

      课,学会用原有的知识和 经验来主动前移解决新问题。这样逐字逐句分层推进,逐步引导学生学会预习。

      比如,教学乘法的意义,我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加以推敲,最后形成:乘法——一种运算——一种简便运算——一种求和的简便运算——一种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使学生对乘法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避免了死记硬背。

      四、由此及彼推敲,形成知识 网络结构

      数学知识之间往往是相互 联系的,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开展由此及彼的联想与推敲,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形成知识系统,自觉地整理知识,构建成较为合理的知识网络和认知结构。

      如教学乘法运算律(乘法结合律)的运用时,书上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学过25×16的简便算法。我及时追问:我们什么时候学过?谁能回忆一下,并举一个例子。一位学生说,我们上学期学过(指一个数乘两位数,有时改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比较简便)。接着他举了一个例子:128×25,这道题与25×16的简算有明显的区别,25×16是把16拆开成两个一位数2和8,或者4和4,而128×25不可以拆开成两个一位数。其他学生一听都笑了起来。我指着128×25问,这道题真的不能简便计算了吗?同学们经过思考,有的说,128×25=128×5×5。有的说,这样算不简便,可以把128拆开为128×25=32×(4×25)=32×100=3200。又有人说,128×5×5可以这样想:128×25=1280÷2×5=640×5=3200(即把a×5变为a×10÷2)。这里几位同学的推理,很清晰地体现了这样的整理过程:由我们学过——原来的简便方法——一个数×5的简算或者一个数×25的简算——乘法结合律的运用,如穿珍珠一样,引出了一个简便运算的知识结构。

      综上所述,笔者体验到认真地寻找数学 语言文字叙述的关键词语,精心 组织学生开展推敲讨论、大胆质疑、沟通联系,既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渗透数学素质 教育,也能发挥出数学本身的教育功能和数学语言的魅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切实减轻教学负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看了“怎样发表一篇学术论文_如何发表一篇学术论文”的人还看:

    1.如何发表学术论文

    2.学术论文如何发表

    3.本科生如何发表学术论文

    4.怎样可以发表学术论文

    5.学术论文怎么发表呢

    • 范文大全
    • 职场知识
    • 精美散文
    • 名著
    • 讲坛
    • 诗歌
    • 礼仪知识